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rmally Controllable Break Junctions with High Bandwidths and High Integrabilities
1
作者 孟超 黄璞 +2 位作者 周经纬 段昌奎 杜江峰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7期110-113,共4页
Break junctions are important in generating nanosensors and single molecular devices. The mechanically con- trollable break junction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method for a break junction due to its simplicity and stabil... Break junctions are important in generating nanosensors and single molecular devices. The mechanically con- trollable break junction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method for a break junction due to its simplicity and stability. However, the bandwidths of traditional devices are limited to about a few hertz. Moreover, when using traditional methods it is hard to allow independent control of more than one junction. Here we propose on-chip thermally controllable break junctions to overcome these challenges. This is verified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dopting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produces features of high bandwidth and independent controllability to this new break junction system. The proposed method will have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on on-chip high speed independent controllable and highly integrated single molecule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ly controllable Break Junctions with High bandwidths and High Integrabili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网络中多跳路由协议的延迟控制与带宽优化
2
作者 王振运 《无线互联科技》 2025年第3期120-123,共4页
文章分析了网络节点的移动特性和带宽需求,设计了一种动态路由选择机制。该机制有效降低了路由中的数据传输延迟,优化了带宽分配策略。该研究使用仿真测试和实际网络部署相结合的方式,验证了所提算法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表现。结果显示,... 文章分析了网络节点的移动特性和带宽需求,设计了一种动态路由选择机制。该机制有效降低了路由中的数据传输延迟,优化了带宽分配策略。该研究使用仿真测试和实际网络部署相结合的方式,验证了所提算法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表现。结果显示,该方法显著提升了网络的传输效率,降低了网络负载和资源浪费,为未来移动网络中多跳路由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网络 多跳路由协议 延迟控制 带宽优 自适应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filter with controllable transmission zero
3
作者 高天琪 魏斌 衡勇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5期16-20,共5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microstrip feedline structure to introduce an extra and controllable transmission zero(TZ)with high rejection for a narrowband filter. This structure loads a reconfigurable capacitor at t...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microstrip feedline structure to introduce an extra and controllable transmission zero(TZ)with high rejection for a narrowband filter. This structure loads a reconfigurable capacitor at the end of the input feedline without changing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filter. The capacitor is recognized by a 2-bit inter-digital capacitor array. The asymmetrical microstrip feedline structure is suitable for multiple-pole filter designs. A low-loss six-pole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bandpass filter with a reconfigurable TZ is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The center frequency of the filter is 5.22 GHz with TZ at the lower stopband. The TZ can be tuned among four different states. The out-of-band rejection at the TZ frequency is higher than 90 d B, and the insertion loss is lower than 0.92 d B. The measured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si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rollable capacitor insertion rejection tunable asymmetrical bandwidth tuned bonding tu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oint Optimization of Admission Control and Rate Adaptation for Video Sharing over Multirate Wireless Community Cloud
4
作者 Peng Zhao Xinyu Ya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6年第8期24-40,共17页
Emerging wireless community cloud enables usergenerated video content to be shared and consumed in a social context. However, the nature of shared wireless medium and timevarying channels seriously limits the quality ... Emerging wireless community cloud enables usergenerated video content to be shared and consumed in a social context. However, the nature of shared wireless medium and timevarying channels seriously limits the quality of service(QoS), partially owing to the lack of mechanisms for effectively utilizing multi-rate channel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the joint optimization of admission control and rate adaptation is proposed, resulting in a bandwidth-aware rate-adaptive admission control(BRAC) scheme to provide bandwidth guarantee for sharing social multimedia contents. The analytical approach leads to the following major contributions:(1) a bandwidth-aware rate selection(BRS) algorithm to optimally meet the bandwidth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session and channel conditions at the physical layer;(2) a routing-coupled rate adaption and admission control algorithm to admit data sessions with bandwidth guarantee. Moreover, extensive numerical simulations suggest that BRAC is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in meeting the bandwidth requirements for sharing social multimedia contents. These insights will shed light on communication system implementation for multimedia content sharing over multirate wireless community clou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less community cloud MULTIRATE rate adaptation bandwidth guarantee admission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局部谐振阻尼的XY柔顺平台优化设计与实验
5
作者 陈忠 邱钰莨 张宪民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3,共13页
柔顺精密定位平台是精密装备的核心部件,其高速、高精度的定位操作要求平台具有高响应速度与良好的调节能力,被动阻尼可以有效地提升平台的快速响应能力。为了提升含局部谐振阻尼的XY柔顺定位平台的快速响应能力,该文提出了一种综合提... 柔顺精密定位平台是精密装备的核心部件,其高速、高精度的定位操作要求平台具有高响应速度与良好的调节能力,被动阻尼可以有效地提升平台的快速响应能力。为了提升含局部谐振阻尼的XY柔顺定位平台的快速响应能力,该文提出了一种综合提升模态阻尼与固有频率的柔顺平台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根据弹性理论以及卡氏第二定理,完成了平台刚度的解析建模与刚度综合,并推导了平台固有频率的表达式。然后,以控制增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了固有频率与共振区频响曲线面积构成的单目标优化函数、平台优化设计问题的数学表达式以及ABAQUS-Python-Matlab联合优化模型。为简化有限元计算的复杂度,基于平台一阶固频等效,建立了优化后平台的等效结构。通过对优化后的平台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固有频率解析表达式的正确性。最后,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对含局部谐振阻尼的XY柔顺平台进行了静态、动态和轨迹追踪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综合优化方法可使平台X轴和Y轴控制带宽分别提高7.42%和24.70%,并有效提升系统的轨迹追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顺平台 优化设计 局部谐振阻尼 控制带宽 有限元分析 轨迹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同轴谐振器的紧凑型双通带滤波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慧阳 黄婵琪 +4 位作者 徐金旭 卜斌龙 丁海 孟弼慧 章秀银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77,83,共6页
文中提出了基于双同轴谐振器的紧凑型双通带带通滤波器。提出的双同轴谐振器由一个同轴谐振器嵌入另一个同轴谐振器组成,其中一个谐振器的金属谐振柱用作另一个谐振器的屏蔽腔,对比传统的单模同轴谐振器,在不增加尺寸的情况下形成双模... 文中提出了基于双同轴谐振器的紧凑型双通带带通滤波器。提出的双同轴谐振器由一个同轴谐振器嵌入另一个同轴谐振器组成,其中一个谐振器的金属谐振柱用作另一个谐振器的屏蔽腔,对比传统的单模同轴谐振器,在不增加尺寸的情况下形成双模谐振器。文中研究了双同轴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以及谐振器之间的耦合系数控制方法,从而通过设计双同轴谐振腔间两个模式的激励和耦合方式,实现了具有通带频率和带宽独立可控的双通带滤波器。测试结果的中心频率为2.73 GHz和3.19 GHz,插入损耗分别为0.92 dB和0.75 dB,3 dB相对带宽分别为5.0%和3.4%,两个通带中间产生了一个传输零点,实现了良好的双通带滤波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带滤波器 双同轴谐振器 小型化 频率可控 带宽可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G~5G通信的双频双极化基站天线设计
7
作者 王帅 李晓明 安万通 《无线电工程》 2024年第6期1522-1528,共7页
为满足多种通信制式融合的无线通信需求,提出一款覆盖2G、3G、LTE、Sub-6 GHz波段的交叉偶极子基站天线。2对呈±45°正交的偶极子用以实现天线的双极化特性,辐射单元中的扇形内环、钻石状的外环分别对应天线要实现的低频以及... 为满足多种通信制式融合的无线通信需求,提出一款覆盖2G、3G、LTE、Sub-6 GHz波段的交叉偶极子基站天线。2对呈±45°正交的偶极子用以实现天线的双极化特性,辐射单元中的扇形内环、钻石状的外环分别对应天线要实现的低频以及高频波段,可以通过对内环以及外环结构参数的调整实现对2个频段的独立控制。天线上方的寄生贴片用以优化天线阻抗匹配。通过制作实物,测得天线在2个频段分别具有49.9%(1.70~2.80 GHz)和19.2%(3.20~3.88 GHz)的相对带宽,隔离度整体优于20 dB,主视轴的交叉极化比优于21 dB,2个波段的半功率波束宽分别为66°±5°、78°±6°。与已有研究比较,该天线结构简单,在交叉极化和增益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偶极子 基站天线 相对带宽 双极化 独立控制 5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策略的自适应ADRC磁轴承控制仿真
8
作者 孙咏叶 张艳兵 刘鹏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40-347,共8页
针对磁悬浮轴承位置控制过程中存在非线性耦合、内外部扰动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四自由度磁轴承迭代学习控制策略。首先依据四自由度磁悬浮轴承系统模型搭建自抗扰控制器,其次将估计的总扰动通过间接迭代控制在线... 针对磁悬浮轴承位置控制过程中存在非线性耦合、内外部扰动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四自由度磁轴承迭代学习控制策略。首先依据四自由度磁悬浮轴承系统模型搭建自抗扰控制器,其次将估计的总扰动通过间接迭代控制在线调整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带宽,实现不同增益下观测器参数的自适应整定。Simulink仿真实验数据表明:系统约在0.14 s处达到稳定,加入干扰后约0.05 s恢复稳定;基于迭代控制的自适应ADRC四自由度磁悬浮轴承控制性能好,同时调节速度快,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经比例-微分型间接迭代学习控制律在线更新带宽后,超调量小且跟踪目标误差积分性能指标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自由度磁悬浮轴承 自抗扰控制 间接迭代学习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通信总线带宽资源的控制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广大 宋菊 宋明昊 《汽车电器》 2024年第7期32-35,39,共5页
CAN总线在汽车通信网络中应用广泛且占据着重要地位,但随着电气类功能,尤其智驾和智舱域功能的不断丰富,总线上需要交互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总线带宽资源也因此越来越紧张,负载率越来越高。过高的总线负载率将影响信号传输的实时性和稳定... CAN总线在汽车通信网络中应用广泛且占据着重要地位,但随着电气类功能,尤其智驾和智舱域功能的不断丰富,总线上需要交互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总线带宽资源也因此越来越紧张,负载率越来越高。过高的总线负载率将影响信号传输的实时性和稳定性,因此,在网络架构设计之初进行网络带宽资源的管控至关重要,这将影响网络架构的平台化设计和后续功能的拓展。本文从信号层面、总线层面和拓扑层面介绍通信总线的负载率管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宽 管控 信号 CAN总线 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响应交流永磁伺服系统快速电流环带宽扩展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签华 纪科辉 +1 位作者 吴昊 熊卫华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1-99,共9页
交流永磁伺服控制系统中现有电流采样和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占空比更新的方法延迟时间较长,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电机的电流环带宽和动态特性;针对该问题,建立了电流环闭环系统数学模型,分析了电流环的内部延迟和影... 交流永磁伺服控制系统中现有电流采样和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占空比更新的方法延迟时间较长,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电机的电流环带宽和动态特性;针对该问题,建立了电流环闭环系统数学模型,分析了电流环的内部延迟和影响电流环带宽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过改进电流采样与PWM更新时间的电流环带宽扩展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前PWM占空比更新时机来降低电流采样和PWM占空比更新之间的延迟,减小信号传输滞后,从而扩展电流环系统的闭环带宽,提高系统响应速度。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电流采样方法,采用新方法的交流永磁伺服控制系统的电流环具有更宽的带宽和更高的动态响应能力,从而提高了交流伺服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和稳态精度。该方法可为交流伺服系统在机器人、高端智能装备等对响应速度和定位精度要求较高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永磁伺服 快速电流环 电流采样 占空比更新 电流环带宽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车间数据通信传输带宽分配方法
11
作者 邱思维 覃纯 《长江信息通信》 2024年第8期72-74,共3页
当前车间数据通信传输带宽分配模型多为单一分配结构,分配效率较低,导致时延增加。为此,文章提出智能制造车间数据通信传输带宽分配方法。根据当前带宽分配需求,先进行数据传输需求分析,计算出链路带宽配置。以此为基础,采用多阶段的方... 当前车间数据通信传输带宽分配模型多为单一分配结构,分配效率较低,导致时延增加。为此,文章提出智能制造车间数据通信传输带宽分配方法。根据当前带宽分配需求,先进行数据传输需求分析,计算出链路带宽配置。以此为基础,采用多阶段的方式,设计传输带宽多目标分配模型,提升分配效率。采用最优平衡修正的方式进一步修正分配结果,实现最终分配。测试选定3条制造车间生产线所形成的数据,与初始的带宽时延标准比对可知:此次所得出的时延被控制在0.5s以下。说明此次所设计的数据通信传输带宽分配方法更为高效、精准,针对性较强,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车间 车间数据采集 通信传输 带宽分配 分配方法 远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异构网络TCP拥塞控制算法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志明 曾孝平 +2 位作者 刘学 陈礼 郭博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80-786,共7页
针对互联网中端对端带宽、时延和丢包率等的差异性日益加剧,导致TCP传输性能严重退化,该文提出一种链路自适应TCP拥塞控制算法(INVS)。INVS在拥塞避免阶段初期采用基于指数函数的凸窗口增长函数,以提高链路利用率;在窗口增长函数中引入... 针对互联网中端对端带宽、时延和丢包率等的差异性日益加剧,导致TCP传输性能严重退化,该文提出一种链路自适应TCP拥塞控制算法(INVS)。INVS在拥塞避免阶段初期采用基于指数函数的凸窗口增长函数,以提高链路利用率;在窗口增长函数中引入了自适应增长因子实现窗口增长速率与链路状态相匹配;采用了自适应队列门限的丢包区分策略以提高无线环境下TCP的性能。性能分析和评估表明,INVS提高了TCP拥塞控制算法的吞吐量、公平性、链路利用率和RTT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网 传输控制协议 拥塞控制 时延带宽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带宽估计的ad hoc网络拥塞控制机制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庆辉 潘学松 王光兴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48,共7页
针对adhoc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宽估计的拥塞控制机制。该机制通过实时的监测无线节点链路的工作状态,来估计节点的可用带宽,从而获得节点的拥塞程度指标,根据包的类型进行拥塞控制。由于带宽估计不需要与其他节点进行状态信息交换,降... 针对adhoc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宽估计的拥塞控制机制。该机制通过实时的监测无线节点链路的工作状态,来估计节点的可用带宽,从而获得节点的拥塞程度指标,根据包的类型进行拥塞控制。由于带宽估计不需要与其他节点进行状态信息交换,降低了系统开销。同时拥塞控制机制缓解了无线网络的拥塞状态,提高了网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HOC网络 拥塞控制 带宽估计 队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Σ-ΔADC的伺服系统电流环带宽延拓技术研究
14
作者 丁信忠 储诚兵 《现代建筑电气》 2024年第9期12-17,40,共7页
研究了基于Σ-ΔADC的伺服系统电流环带宽延拓技术,旨在提高电流采样精度和电流环带宽。设计了一种与PWM中心对齐的平均电流同步采样方法,以减少采样过程中的噪声和延迟。通过优化PWM更新时序并采用SINC3滤波器的同步策略,实现了电流采... 研究了基于Σ-ΔADC的伺服系统电流环带宽延拓技术,旨在提高电流采样精度和电流环带宽。设计了一种与PWM中心对齐的平均电流同步采样方法,以减少采样过程中的噪声和延迟。通过优化PWM更新时序并采用SINC3滤波器的同步策略,实现了电流采样时刻与PWM周期的精准对齐,从而降低了电流环中的谐波干扰。提出了PI分离控制策略,分别为比例控制器和积分控制器配置不同滤波器,以兼顾系统的动态响应和稳态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使相电流中的谐波幅值降低了80%,转矩反馈波动降低了64%,电流过零点的延迟时间从1.5 ms缩短至0.5 ms,电流跟踪的正弦度显著提升,有效提高了伺服系统电流环的动态性能和稳态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Σ-ΔADC 电流环带宽延拓 电流同步采样 PI分离控制 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伺服转台高精度控制系统带宽设计的探讨 被引量:12
15
作者 曾鸣 张东纯 苏宝库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1年第2期55-59,共5页
以实际的伺服控制系统设计为例 ,从跟踪误差、干扰控制、噪声衰减和系统不稳定性的限制等几个方面研究了伺服控制系统的带宽问题 ,给出了选择带宽的方法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较好地折衷了系统稳定和系统性能的关系。
关键词 伺服控制系统 带宽设计 转台 三轴精密测试转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闭环加速度计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7
16
作者 顾欣怡 张晞 魏渊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0-173,共4页
分析了用于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数字闭环检测系统的控制算法,为满足数字闭环加速度检测电路的需要,设计了数字控制系统。与传统的模拟闭环检测系统相比较,采用全数字处理能够提高系统的检测精度。首先,提出了系统的数字闭环模型,然后对... 分析了用于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数字闭环检测系统的控制算法,为满足数字闭环加速度检测电路的需要,设计了数字控制系统。与传统的模拟闭环检测系统相比较,采用全数字处理能够提高系统的检测精度。首先,提出了系统的数字闭环模型,然后对其中所用的纯积分控制器和改进的控制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得出控制算法可行有效且能够极大提高系统带宽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计 数字闭环 控制器 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学习的自主联合无线资源管理算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永靖 冯志勇 张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76-680,共5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Q学习的联合无线资源管理(JRRM)算法,用于异构无线接入技术条件下B3G系统的自主资源优化。JRRM控制器通过与无线环境的"试错"交互,学会为每个会话分配合适的接入技术和业务带宽。为降低存储需求,算法引入...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Q学习的联合无线资源管理(JRRM)算法,用于异构无线接入技术条件下B3G系统的自主资源优化。JRRM控制器通过与无线环境的"试错"交互,学会为每个会话分配合适的接入技术和业务带宽。为降低存储需求,算法引入了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用于泛化其输入状态空间。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通过在线学习实现了JRRM的自主化,且在频谱效用和阻塞率之间获得了很好的性能折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接入技术(RAT) 联合接纳控制 带宽分配 Q学习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轴控制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傅承毓 马佳光 +2 位作者 叶步霞 汪红熳 黄永梅 《光电工程》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12,共12页
复合轴控制是提高光电跟踪系统跟踪精度和控制带宽的一种有效手段,尤其在光束定向器系统中,不仅要求系统要稳定地跟踪上动态目标,而且必须将光束锁定在目标的某一点上,这对控制系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必须采用双或三复合轴控制方式... 复合轴控制是提高光电跟踪系统跟踪精度和控制带宽的一种有效手段,尤其在光束定向器系统中,不仅要求系统要稳定地跟踪上动态目标,而且必须将光束锁定在目标的某一点上,这对控制系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必须采用双或三复合轴控制方式。本文从应用角度叙述、分析和讨论了双检测型复合轴系统的主、从结构模式、视场和带宽匹配以及稳定性问题,并给出了应用设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总跟踪精度达到±2″(RMS),较一般光电跟踪系统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跟踪系统 复合轴控制系统 应用 双检测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P-Shape:一种改进的网络拥塞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程京 沈永坚 +1 位作者 张大方 黎文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21-1625,共5页
网络拥塞是由于网络业务流不可预测的流量突发现象造成的.文章从考虑网络业务流突发现象产生的特点出发,采用可用带宽测量技术和流量整形技术,提出了一种针对传统网络拥塞控制算法的改进算法(TCP-Shape).改进后的拥塞控制算法能够快速... 网络拥塞是由于网络业务流不可预测的流量突发现象造成的.文章从考虑网络业务流突发现象产生的特点出发,采用可用带宽测量技术和流量整形技术,提出了一种针对传统网络拥塞控制算法的改进算法(TCP-Shape).改进后的拥塞控制算法能够快速地探测到网络链路中可用剩余带宽并能够有效地消除网络业务流中的突发现象.使得在网络业务流的吞吐量和数据报文段的丢失率等性能上,更加优越于传统拥塞控制算法所获得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控制 可用带宽测量 流量整形技术 网络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网流量监控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荣 万振凯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8-72,共5页
针对校园网用户和业务流量的不断增长、各种网络应用无序抢占有限的带宽致使校园网络核心应用带宽无法保证等问题,采用流量控制技术分别制定了服务器策略、办公科研及教学区管理策略、学生宿舍策略、重要用户保障策略以及防范ARP、DDOS... 针对校园网用户和业务流量的不断增长、各种网络应用无序抢占有限的带宽致使校园网络核心应用带宽无法保证等问题,采用流量控制技术分别制定了服务器策略、办公科研及教学区管理策略、学生宿舍策略、重要用户保障策略以及防范ARP、DDOS攻击策略等校园网流量管理方案.实践证明:此设计方案能够有效地优化校园网络带宽,提高校园网络带宽利用率,从而为高校校园网络的管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控制 带宽策略 运算机制 网络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