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结构光扫描的工件高精度三维测量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洪汉玉 吴裕强 +1 位作者 叶亮 邵洋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为了提高工业中对复杂轮廓工件的测量精度和效率,设计了一套高精度非接触三维测量系统,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线结构光扫描的工件轮廓三维测量方法。首先,利用高精度相机和三轴移动平台采集线结构光图像。然后,通过基于差分区间的灰度质心算... 为了提高工业中对复杂轮廓工件的测量精度和效率,设计了一套高精度非接触三维测量系统,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线结构光扫描的工件轮廓三维测量方法。首先,利用高精度相机和三轴移动平台采集线结构光图像。然后,通过基于差分区间的灰度质心算法,精确而高效地提取出线结构光中心线,并生成原始点云模型。接着,对采集到的点云数据进行必要的点云滤波和精简预处理。最后,将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与CAD模型精确配准,进行工件表面轮廓的测量与误差评定。实验结果表明:测量工件轮廓高度的绝对误差小于0.07 mm,相对误差小于0.5%。所提出的三维测量系统及方法测量误差较低,能够实现工件的高精度三维测量,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结构光 点云处理 三维测量 轮廓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轮廓误差灵敏度函数的增益匹配研究
2
作者 姜佳利 董蓉桦 +2 位作者 郑涛 张辉 林福严 《航天制造技术》 2024年第2期64-70,共7页
现有数控系统和伺服驱动系统开放性有限,实时轮廓误差控制策略难以实现,为避免加工设备二次开发,研究了精密加工轮廓误差的离线补偿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减少轮廓误差为目的的跟踪误差匹配方法。首先在构建各进给系统的机电混合控制模... 现有数控系统和伺服驱动系统开放性有限,实时轮廓误差控制策略难以实现,为避免加工设备二次开发,研究了精密加工轮廓误差的离线补偿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减少轮廓误差为目的的跟踪误差匹配方法。首先在构建各进给系统的机电混合控制模型的基础上,推导轮廓误差关于参考轨迹的灵敏度函数;然后以轮廓误差灵敏度函数为理论依据,针对数控加工过程中常用的G01直线和G02/G03圆弧指令,分析伺服参数在不同运动学参数下对加工轨迹的影响;最后通过调整各伺服轴的控制参数,匹配动态误差系数,提高轮廓精度。此方法可在不增加控制系统复杂性的同时减小各轴动态特性导致的误差,对提高多轴联动加工轮廓精度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误差 数控加工 灵敏度函数 运动控制 动力学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多叉树映射布尔体廓后验误差的自适应层切
3
作者 郭洪帅 张树有 +2 位作者 伊国栋 刘晓健 谭建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8-760,共13页
在给定构建方向下,层切厚度影响熔融沉积成型零件表面的阶梯效应,层切轮廓及其层次关系是路径规划的研究基础.为此,提出基于布尔体廓运算的自适应层切方法,在零件模型不同高度层切面上构建局部轮廓拓扑并计算内核域,根据内核点连线与轮... 在给定构建方向下,层切厚度影响熔融沉积成型零件表面的阶梯效应,层切轮廓及其层次关系是路径规划的研究基础.为此,提出基于布尔体廓运算的自适应层切方法,在零件模型不同高度层切面上构建局部轮廓拓扑并计算内核域,根据内核点连线与轮廓环的交点,将轮廓环数据映射到一维坐标轴,基于拓扑映射判定轮廓环层次关系.建立层次关系多叉树,以树高映射体廓特征变化的布尔运算,根据层变阈值设计自适应层厚,通过体廓后验误差估计任意层厚的体积误差,验证自适应层切的有效性.实例打印及不同自适应层切方法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体廓后验误差计算的层切体积误差精度比牙尖高度法的更高;通过控制体廓特征部位的层厚来减小体积误差,有助于提高模型特征部位的表面成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沉积成型 自适应层切 拓扑映射 体积误差 层次多叉树 体廓后验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轴机床加工零件轮廓误差预测方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吕盾 刘青 +3 位作者 刘沛 汤洪涛 赵万华 卢秉恒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5,共7页
研究了五轴机床进给轴实际位置预测方法和零件轮廓误差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轴机床加工零件轮廓误差预测方法。机床进给轴实际位置的预测,通过辨识选定机床进给轴传递函数和读取待加工零件插补指令、将各轴指令输入各轴传递函数... 研究了五轴机床进给轴实际位置预测方法和零件轮廓误差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轴机床加工零件轮廓误差预测方法。机床进给轴实际位置的预测,通过辨识选定机床进给轴传递函数和读取待加工零件插补指令、将各轴指令输入各轴传递函数获得。零件轮廓误差的求解,通过正运动学变换求解工件坐标系下待加工零件的指令位置轨迹和实际位置轨迹、求解二者之间的轮廓误差来实现。以S形试件为加工零件,以科德KMC600S UMT五轴铣车立式复合加工中心为加工机床,预测了S缘条直纹面A的轮廓误差。刀尖位置误差和刀轴姿态误差引起的零件轮廓误差随着直纹面的位置变化,误差分别在0.04 mm和±7×10^-5 rad内。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五轴机床加工零件轮廓误差预测方法,可以在加工前实现零件轮廓误差的精确预估,提前判断选定机床是否能够满足零件轮廓误差的要求,为优化加工参数、保证高速加工下的零件轮廓精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数控机床 轮廓误差 精度预测 S形试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迹误差建模的多轴联动机床轮廓误差补偿技术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学伟 赵万华 卢秉恒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52,共6页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多轴联动加工精度,减小由传动机构和运动部件质量、刚度、阻尼及摩擦等因素造成的轮廓误差,针对交叉耦合控制参数难以选择及容易使系统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多轴联动机床进行运动轨迹误差建模和补偿的方法.该方...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多轴联动加工精度,减小由传动机构和运动部件质量、刚度、阻尼及摩擦等因素造成的轮廓误差,针对交叉耦合控制参数难以选择及容易使系统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多轴联动机床进行运动轨迹误差建模和补偿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机床的典型实际联动轨迹,来建立轮廓误差模型,实现了加工过程轮廓误差的实时估算和补偿.通过对x、y轴工作台的联动轮廓误差建模和补偿实验,证明此方法可以显著减小圆弧及曲率连续变化曲线轨迹的加工误差,从而提高了在高速条件下的数控机床多轴联动的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误差 交叉耦合 误差补偿 多轴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非对称复合材料构件超声C扫描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艳颖 吴瑞明 +1 位作者 周晓军 程耀东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208-1211,1234,共5页
针对非对称复合材料构件在进行超声C扫描检测时存在探头对准法线方向困难、超声波衰减大的问题,采用仿形测量和重建模型的方法实现对构件曲面的跟踪和灵敏度的实时补偿.利用超声探头采集的初始数据建立外蒙皮的初始曲面模型,计算出控制... 针对非对称复合材料构件在进行超声C扫描检测时存在探头对准法线方向困难、超声波衰减大的问题,采用仿形测量和重建模型的方法实现对构件曲面的跟踪和灵敏度的实时补偿.利用超声探头采集的初始数据建立外蒙皮的初始曲面模型,计算出控制超声探头运动的点位信息.采用仿形测量方法和反求技术重建构件的外蒙皮曲面模型,利用重建模型计算构件上各个测点处的厚度,实现灵敏度补偿.根据重建模型和超声波衰减最小原则,规划超声C扫描检测时的路径,最后得到构件的超声C扫描检测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明显提高大型非对称复合材料构件超声检测的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复合材料 超声C扫描 仿形测量 曲面重建 无损探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切向-轮廓控制与位置补偿的凸轮轮廓控制 被引量:4
7
作者 隋振 范维 +1 位作者 王静 徐峰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16年第6期767-773,共7页
为解决凸轮磨削系统的轮廓控制问题,在分析轮廓误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位置跟踪补偿算法与切向-轮廓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在两运动轴间引入切向-轮廓控制,将轮廓误差坐标变换于切向-轮廓坐标系中。对此变换后得到的两个误差分量,单... 为解决凸轮磨削系统的轮廓控制问题,在分析轮廓误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位置跟踪补偿算法与切向-轮廓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在两运动轴间引入切向-轮廓控制,将轮廓误差坐标变换于切向-轮廓坐标系中。对此变换后得到的两个误差分量,单独设计其对应的控制器。为弥补切向-轮廓控制带来的不足,在位置环外增加补偿器,通过额外补偿跟踪误差,以保证系统性能,同时提高了系统各轴对输入信号的跟踪能力。所提控制策略在Simulink仿真平台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减小了系统的跟踪误差和轮廓误差,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与轮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轮磨削 轮廓误差 切向-轮廓控制 位置跟踪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Y平台伺服系统交叉耦合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军 田龙 +2 位作者 刘伟 汤海伦 朱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3-738,共6页
目的研究设计XY双轴伺服进给系统交叉耦合自适应控制器,探讨在改善位置误差和轮廓误差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方法先对直流伺服进给系统进行建模,再设计一种简而有效的轮廓误差算法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交叉耦合自适应控制器,利用LabVIEW... 目的研究设计XY双轴伺服进给系统交叉耦合自适应控制器,探讨在改善位置误差和轮廓误差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方法先对直流伺服进给系统进行建模,再设计一种简而有效的轮廓误差算法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交叉耦合自适应控制器,利用LabVIEW软件中的运动控制与仿真模块对其进行模拟仿真.结果在外力干扰的条件下,CCAC在直线路径下对位置和轮廓误差的改善效果均优于PI控制器和CCC,为PI的31.49%~53.31%,为CCC的32.81%~56.07%;在圆形路径下,CCAC对位置和轮廓误差的改善效果同样优于PI控制器和CCC,为PI的31.48%~53.34%,为CCC的31.34%~55.58%.结论交叉耦合自适应控制器对位置误差与轮廓误差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并且可增强系统的鲁棒性,提高系统的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进给系统 位置误差 轮廓误差 交叉耦合自适应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任务坐标系的二轴电液系统轮廓控制 被引量:3
9
作者 熊义 魏建华 +1 位作者 冯瑞琳 张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63-2072,共10页
将基于正交全局任务坐标系(GTCF)的非线性自适应鲁棒控制(ARC)方法扩展应用于二轴电液系统的轮廓运动控制,以解决精确轮廓控制的难题.构造二轴电液系统在笛卡尔坐标系下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将该模型坐标变换于正交全局任务坐标系中.... 将基于正交全局任务坐标系(GTCF)的非线性自适应鲁棒控制(ARC)方法扩展应用于二轴电液系统的轮廓运动控制,以解决精确轮廓控制的难题.构造二轴电液系统在笛卡尔坐标系下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将该模型坐标变换于正交全局任务坐标系中.针对此变换后得到的强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及其中存在的参数不确定性、不确定非线性和建模误差,利用非线性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综合二轴电液系统的轮廓运动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灵活地调整轮廓控制刚度与跟踪控制刚度,可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轮廓控制的性能.将所提控制方法与基于交叉耦合的自适应鲁棒轮廓运动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即使在单轴跟踪误差较大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了更为精确的轮廓控制,在实验条件下轮廓误差的均方根值在15μm以内,表现出良好的轮廓控制性能与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局任务坐标系(GTCF) 电液系统 轮廓控制 自适应鲁棒控制(ARC) 轮廓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C多轴运动控制系统轮廓误差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建仁 胡赤兵 王保民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40,共4页
在分析CNC多轴运动连续轨迹控制轮廓误差形成的基础上,研究提高轮廓加工精度减小轮廓误差的方法.针对CNC机床两轴运动控制系统建立直线轮廓、不同曲率半径圆弧轮廓及一般曲线轮廓误差模型,指出轮廓误差与跟踪误差的关系和轮廓误差形成机... 在分析CNC多轴运动连续轨迹控制轮廓误差形成的基础上,研究提高轮廓加工精度减小轮廓误差的方法.针对CNC机床两轴运动控制系统建立直线轮廓、不同曲率半径圆弧轮廓及一般曲线轮廓误差模型,指出轮廓误差与跟踪误差的关系和轮廓误差形成机理.通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基于轮廓误差模型的交叉耦合控制可以大大降低轮廓误差,提高轮廓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C多轴运动控制 轮廓误差 跟踪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带有印花图案服装图像的轮廓提取 被引量:7
11
作者 安立新 李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2-136,共5页
引入轮廓误差和支点等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轮廓提取方法并应用于带有印花图案服装图像。首先通过形态学方法提取初始轮廓,再将初始轮廓划分为若干个单值分支,最后通过轮廓误差计算消除分支内的纹理噪声。研究表明,基于形态学方法的初始... 引入轮廓误差和支点等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轮廓提取方法并应用于带有印花图案服装图像。首先通过形态学方法提取初始轮廓,再将初始轮廓划分为若干个单值分支,最后通过轮廓误差计算消除分支内的纹理噪声。研究表明,基于形态学方法的初始轮廓提取算法可以有效去除服装图像内部的像素点和外部的阴影与水印;采用轮廓误差计算可以有效识别纹理噪声数据,修补印花图案对服装轮廓的影响。与其他轮廓提取方法相比,提出的算法更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提取 纹理噪声 轮廓误差 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伺服变增益交叉耦合协调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伟 陈勇 +2 位作者 黄琦 李坚 蔡东升 《兵工自动化》 2011年第1期56-59,65,共5页
针对常见的双轴跟踪雷达伺服跟踪精度以及协调控制问题,为提高系统控制精度和协调性能,提出一种变增益交叉耦合协调控制模式。通过对双轴雷达伺服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在分析俯仰和水平伺服电机跟踪误差对整个雷达伺服系统精度的影响的基础... 针对常见的双轴跟踪雷达伺服跟踪精度以及协调控制问题,为提高系统控制精度和协调性能,提出一种变增益交叉耦合协调控制模式。通过对双轴雷达伺服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在分析俯仰和水平伺服电机跟踪误差对整个雷达伺服系统精度的影响的基础上,将系统跟踪误差推广到任意运动轮廓曲线的情况,采用变增益交叉耦合控制算法对雷达伺服系统进行协调控制。经仿真验证,该方法能提高系统跟踪精度,减小系统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伺服系统 轮廓误差 协调控制 交叉耦合控制 变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控制用于高精度 CNC 系统多轴轨迹联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本贤 陈荣保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55-60,共6页
分析了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的动特性对多坐标联动轮廓加工误差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模糊推理耦合轮廓误差补偿方法的原理,并给出了相应的控制算法及实现措施。该方法依据系统的轮廓误差,通过自适应模糊控制手段向各联动轴提供附加补偿... 分析了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的动特性对多坐标联动轮廓加工误差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模糊推理耦合轮廓误差补偿方法的原理,并给出了相应的控制算法及实现措施。该方法依据系统的轮廓误差,通过自适应模糊控制手段向各联动轴提供附加补偿作用,进而提高CNC系统的轮廓加工精度。通过在四轴数控机床上实验,证明该补偿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误差 轨迹控制 数控机床 CNC系统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机器人柔性负载振动控制的输入整形技术实现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琳 胡锡钦 邹焱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2-17,共6页
在机器人应用中高精度的运动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当机器人抓持柔性部件运动时,柔性部件自由端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振动,尤其当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运动方向与柔性负载的变形方向相同时,振动更加严重。针对此问题,采用输入整形技术来抑制... 在机器人应用中高精度的运动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当机器人抓持柔性部件运动时,柔性部件自由端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振动,尤其当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运动方向与柔性负载的变形方向相同时,振动更加严重。针对此问题,采用输入整形技术来抑制柔性负载自由端的残余振动,从而实现高速高精度的点到点运动。为设计合理有效的输入整形器,采用基于傅里叶频谱分析和时域分析的模态参数识别算法估计机器人-臂系统的频率和阻尼。随后为了消除整形引起的轮廓误差,提出了一种在笛卡尔空间中沿轨迹方向的整形方法。最后搭建了机器人-柔性臂实验平台,对所述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将柔性臂自由端的残余振动降低了约90%,而且消除了轮廓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输入整形 残余振动 轮廓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档数控机床伺服系统误差源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海 于锡纯 徐心和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6-369,共4页
通过对CNC控制系统的分析,建立了轮廓误差的数学模型.从复杂加工曲线中抽取出典型曲线,讨论了产生轮廓误差的主要原因和外界扰动的特性,为进一步设计控制器提供了有用的结论.
关键词 轮廓误差 插补 控制器 数控机床 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与牛顿迭代的两轴系统轮廓误差控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华 赵秋舸 +1 位作者 何再兴 李嘉然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0,共11页
针对轮廓误差影响运动系统精度的问题,提出结合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和牛顿迭代法对轮廓误差进行预测、通过转换任务坐标系对轮廓误差进行补偿的方法.在运动平台上提取特征轮廓与数据,将牛顿迭代法应用于对轮廓误差的计算,通过计算... 针对轮廓误差影响运动系统精度的问题,提出结合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和牛顿迭代法对轮廓误差进行预测、通过转换任务坐标系对轮廓误差进行补偿的方法.在运动平台上提取特征轮廓与数据,将牛顿迭代法应用于对轮廓误差的计算,通过计算出的轮廓误差对优化后的LSTM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建立更准确的轮廓误差预测模型.通过转换任务坐标系,将预测的轮廓误差作为前馈补偿到参考轮廓中,提高轮廓控制性能.通过试验对比PID、迭代法和神经网络法,利用随机NRBUS轨迹验证泛化性,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预测并控制轮廓误差,在精密运动控制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轴运动控制 轮廓误差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前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特性影响加工精度的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建仁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5-47,共3页
讨论了系统稳态特性对轮廓误差的影响,认为在闭环控制系统中进行连续切削加工时,轮廓跟随精度与伺服驱动系统的稳态、动态特性有关.同时介绍了位置环增益与跟随误差的概念,推导了跟随误差与轮廓误差之间的数学描述,分析了在加工直线轮... 讨论了系统稳态特性对轮廓误差的影响,认为在闭环控制系统中进行连续切削加工时,轮廓跟随精度与伺服驱动系统的稳态、动态特性有关.同时介绍了位置环增益与跟随误差的概念,推导了跟随误差与轮廓误差之间的数学描述,分析了在加工直线轮廓和圆弧轮廓时跟随误差与轮廓误差之间的关系,以进一步提高零件轮廓的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进给伺服系统 位置环增益 跟随误差 轮廓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维零件精确成型及参数校准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淑娟 曹珊 符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共6页
在三维打印过程中,由于打印机、打印材料、黏结剂特性以及打印参数等的影响,使成型后的三维零件与原始零件的轮廓误差较大。以标准正方体为对象,研究在3DP制造室中不同成型区,试件在X,Y和Z方向上的轮廓误差。结果表明:当黏结剂的饱和度... 在三维打印过程中,由于打印机、打印材料、黏结剂特性以及打印参数等的影响,使成型后的三维零件与原始零件的轮廓误差较大。以标准正方体为对象,研究在3DP制造室中不同成型区,试件在X,Y和Z方向上的轮廓误差。结果表明:当黏结剂的饱和度水平和铺粉层厚度一定时,采用渗出补偿方法获得在不同方向上的补偿值来校准打印参数,达到较低的轮廓误差;通过摆线针轮三维打印进行验证,该方法在三维零件打印过程中可以有效补偿轮廓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 精确成型 参数校准 三维零件 轮廓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彩色PDP运动图像动态假轮廓的延伸编码及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梁宁 郭滨刚 +1 位作者 刘纯亮 孙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0-193,203,共5页
为了解决常规的线性延伸编码在消除动态假轮廓时需要子场数目多的不足 ,从动态假轮廓的成因入手 ,在常规的线性延伸编码尾部添加微调码 ,对其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为了维持原有的子场数目 ,引入了误差扩散技术 .仿真结果表明 ,改进后的线... 为了解决常规的线性延伸编码在消除动态假轮廓时需要子场数目多的不足 ,从动态假轮廓的成因入手 ,在常规的线性延伸编码尾部添加微调码 ,对其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为了维持原有的子场数目 ,引入了误差扩散技术 .仿真结果表明 ,改进后的线性延伸编码能够有效地消除动态假轮廓 ,运动图像和静止图像的相关系数为 0 8972 ,使图像显示质量大为改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等离子体显示器 动态假轮廓 线性延伸编码 误差扩散 微调码 图像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误差法的凸轮磨削算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隋振 苏振东 徐峰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165-172,共8页
为提高凸轮磨削的加工精度和解决凸轮磨削系统的磨削精度问题,提出了基于等效误差法和B样条曲线的凸轮磨削平台的轮廓控制策略。运用B样条曲线插补的方法给出两轴运动命令指令,将凸轮的升程数据通过B样条反算法进行处理得到生成序列的... 为提高凸轮磨削的加工精度和解决凸轮磨削系统的磨削精度问题,提出了基于等效误差法和B样条曲线的凸轮磨削平台的轮廓控制策略。运用B样条曲线插补的方法给出两轴运动命令指令,将凸轮的升程数据通过B样条反算法进行处理得到生成序列的控制顶点等参数,从而进行插补运算。根据等效轮廓误差为被控对象,以建立凸轮磨削系统中的非线性等效误差模型,将两轴跟踪精度问题转化为等效误差稳定化问题,进而将计算得到控制输入值补偿到两轴,从而对轮廓误差进行补偿。为使设计的控制器与B样条曲线产生的指令兼容,采用Sylvester隐式化方法将B样条曲线的参数形式转换为代数形式,结合使用两种方法进行控制器设计,以满足数控凸轮磨削平台的高精度加工要求。通过在Sinulink仿真平台实验表明,该方法可行且有效减小了系统的轮廓误差和跟踪误差,同时具有良好的轮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轮磨削 等效误差法 B样条曲线 轮廓误差补偿 Sylvester隐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