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黏性土循环弱化特征及海上风力机桩基累积位移规律分析
1
作者 邱子宁 许成顺 +1 位作者 杨钰荣 刘开源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9-628,共10页
通过开展室内饱和黏土竖向-扭转双向耦合剪切试验,提出考虑主应力轴连续旋转的黏土刚度软化模型并嵌入Flac^(3D)三维桩-土相互作用数值模型,分析粉土、粉质黏土和黏土这3类场地中海上风电大直径桩基的循环累积变形规律。结果表明,3类场... 通过开展室内饱和黏土竖向-扭转双向耦合剪切试验,提出考虑主应力轴连续旋转的黏土刚度软化模型并嵌入Flac^(3D)三维桩-土相互作用数值模型,分析粉土、粉质黏土和黏土这3类场地中海上风电大直径桩基的循环累积变形规律。结果表明,3类场地的泥面位移累积率均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先增加后趋于稳定;桩基侧向累积位移与场地土体的塑性指数密切相关,塑性指数越大,割线模量衰减越慢,桩身累积位移发展越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 单桩基础 累积变形 黏土软化模型 主应力轴连续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主应力方向变化的原状黏土强度及超静孔压特性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沈扬 周建 +1 位作者 张金良 龚晓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3-847,共5页
针对许多实际岩土工程问题中,土体所受应力路径主应力方向会旋转变化的特点,采用空心圆柱仪(HCA)对主应力轴方向突变和连续旋转条件下杭州典型原状黏土的强度和孔压特征进行研究。试验表明:土体强度主要受原生各向异性影响,试样在破坏... 针对许多实际岩土工程问题中,土体所受应力路径主应力方向会旋转变化的特点,采用空心圆柱仪(HCA)对主应力轴方向突变和连续旋转条件下杭州典型原状黏土的强度和孔压特征进行研究。试验表明:土体强度主要受原生各向异性影响,试样在破坏时的主应力作用方向以及中主应力参数是影响土体强度的主要因素,而主应力轴旋转对于强度则无显著影响;试样无论是否经历主应力轴旋转,在破坏时都会有显著的剪切带产生,同时剪切带平面与大主应力作用方向的夹角基本保持一个常数;主应力轴旋转会引起土中孔压积累,积累程度受主应力轴转幅及旋转时剪应力幅值、剪应力水平支配。这部分孔压增量较之主应力方向固定不变剪切产生的极限孔压而言不能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应力方向 主应力轴旋转 各向异性 孔压 强度 剪切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应力轴持续旋转条件下饱和松砂的振动孔隙水压力特性 被引量:6
3
作者 郭莹 栾茂田 +2 位作者 何杨 许成顺 李木国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6-162,共7页
利用新研制的“土工静力-动力液压三轴-扭剪多功能剪切仪”,针对福建标准松砂,在三向非均等固结条件下,进行了能够模拟海洋波浪荷载作用下主应力轴连续旋转的循环耦合剪切试验。通过试验着重探讨了初始主应力方向、振动过程中主应力方... 利用新研制的“土工静力-动力液压三轴-扭剪多功能剪切仪”,针对福建标准松砂,在三向非均等固结条件下,进行了能够模拟海洋波浪荷载作用下主应力轴连续旋转的循环耦合剪切试验。通过试验着重探讨了初始主应力方向、振动过程中主应力方向连续变化对不排水条件下砂土的振动孔隙水压力增长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在振动过程中主应力轴连续旋转的条件下,初始主应力方向对砂土的动孔压比与振次比之间关系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初始大主应力与竖向之间夹角的增大,动孔压比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具有较好的规律性;归一化孔压比与广义剪应变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与初始主应力方向角和振动剪应力幅值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耦合剪切试验 主应力轴连续旋转 初始主应力方向角 三向非均等固结 振动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耦合循环剪切条件下饱和砂土体应变发展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赵凯 吴琪 +2 位作者 熊浩 茅文博 陈国兴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60-1269,共10页
砂土的剪胀与循环应力路径密切相关。针对饱和南京细砂,利用空心圆柱扭剪仪(HCA)进行了一系列均等固结条件下轴向-扭转耦合循环剪切排水试验,研究了复杂应力路径下饱和砂土的剪胀性及其体应变量化方法。研究表明:双向耦合循环剪切条件... 砂土的剪胀与循环应力路径密切相关。针对饱和南京细砂,利用空心圆柱扭剪仪(HCA)进行了一系列均等固结条件下轴向-扭转耦合循环剪切排水试验,研究了复杂应力路径下饱和砂土的剪胀性及其体应变量化方法。研究表明:双向耦合循环剪切条件下饱和砂土的剪胀由一个完全可逆的循环体应变分量和一个不可逆的累积体应变分量构成,循环应力路径对累积体应变发展规律影响显著;以等效循环应力比ESR作为表征复杂应力路径下动应力大小的指标,饱和砂土累积体应变与ESR值具有事实上的唯一性关系,累积体应变随ESR的增加而线性累积;通过引入参数ESR,提出了双向耦合剪切条件下饱和砂土累积体应变规准化方法。验证性试验表明新的体应变增量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结果的吻合度较高,而基于循环直剪试验结果建立的Byrne模型对双向耦合剪切条件下饱和南京细砂的体应变预测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胀 均等固结 应力主轴旋转 应力路径 等效循环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原状软黏土非共轴特性与其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严佳佳 周建 +1 位作者 管林波 龚晓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102,共7页
很多情况下圣维南假设(主应变增量方向和主应力方向相同)对土体材料并不成立,即土体材料的主应变增量方向和当前主应力方向存在非共轴特性,土体这一特性已经被很多试验所证实。利用浙江大学5 Hz空心圆柱扭剪仪对杭州原状软黏土进行了主... 很多情况下圣维南假设(主应变增量方向和主应力方向相同)对土体材料并不成立,即土体材料的主应变增量方向和当前主应力方向存在非共轴特性,土体这一特性已经被很多试验所证实。利用浙江大学5 Hz空心圆柱扭剪仪对杭州原状软黏土进行了主应力轴连续旋转、往复循环旋转以及主应力方向角和剪应力同时增大等3种应力路径下的试验,对原状软黏土的非共轴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不同主应力轴旋转条件下原状黏土的主应变增量方向和主应力方向之间都存在明显的非共轴现象,与砂土类似但表现形式并不完全相同。初始剪应力较大或主应力轴旋转的同时增加剪应力非共轴性都会减弱;主应力轴往复旋转时,中主应力系数b≠0会使非共轴性更为复杂;经历主应力轴逆向旋转之后非共轴角会增大。此外,试验结果还表明随着扭剪应变的显著增大,非共轴角会减小,甚至出现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软黏土 主应力轴旋转 非共轴 非共轴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耦合剪切条件下饱和砂土动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许成顺 高英 +1 位作者 杜修力 耿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35-2340,共6页
针对饱和粉细砂,利用双向耦合多功能剪切仪进行了均等固结条件下的循环耦合剪切试验。应用已有的动强度定义,着重研究了双向动荷载的相位差β,双向动荷载的幅值比值λ对砂土动强度及孔压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砂土液化动强度与相位... 针对饱和粉细砂,利用双向耦合多功能剪切仪进行了均等固结条件下的循环耦合剪切试验。应用已有的动强度定义,着重研究了双向动荷载的相位差β,双向动荷载的幅值比值λ对砂土动强度及孔压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砂土液化动强度与相位差β及幅值之比λ密切相关,现有的动强度定义在复杂加载情况下具有一定局限性;双向动荷载相位差β以及幅值比值λ对孔隙水压力增长速度影响显著,但对归一化孔隙水压力发展模式没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应力轴连续旋转 相位差 均等固结 孔隙水压力 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向振动空心圆柱扭剪仪模拟主应力轴旋转应力路径能力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周正龙 陈国兴 吴琪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26-132,共7页
主应力轴旋转对土体的动力特性有着显著影响。利用GDS动态空心圆柱扭剪仪(HCA)能够实现内围压、外围压、轴力和扭矩四向动态加载的功能,提出了3种主应力方向变化的应力路径加载方式,分析了3种应力路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进行了试验... 主应力轴旋转对土体的动力特性有着显著影响。利用GDS动态空心圆柱扭剪仪(HCA)能够实现内围压、外围压、轴力和扭矩四向动态加载的功能,提出了3种主应力方向变化的应力路径加载方式,分析了3种应力路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当四向动载根据推导的波形函数加载时,可以实现:1平均主应力p、中主应力系数b和偏应力q保持恒定,主应力轴循环旋转的应力路径;2平均应力p和中主应力系数b保持不变,偏应力q循环变化,而主应力方向角?=90°突变的应力路径;3平均主应力p、中主应力系数b保持不变,偏应力q、主应力方向角α连续变化的应力路径。应力路径1为模拟海洋波浪荷载作用下的应力路径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应力路径2可用于模拟不同方向地震荷载的作用,应力路径3可以模拟波浪荷载作用下桩周土体的应力路径以及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应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应力轴旋转 空心圆柱扭剪仪 四向动态加载 应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应力轴旋转对地铁荷载作用下 软黏土累积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肖军华 许世芹 +1 位作者 韦凯 洪英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938-2944,3027,共8页
为了定量评价主应力轴旋转对地铁荷载作用下隧道下卧软黏土累积变形的影响,通过有限元方法并结合实测数据的验证对地铁荷载下地基土的应力路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借助空心圆柱仪对这一复杂应力路径进行室内模拟和对比试验研究。结... 为了定量评价主应力轴旋转对地铁荷载作用下隧道下卧软黏土累积变形的影响,通过有限元方法并结合实测数据的验证对地铁荷载下地基土的应力路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借助空心圆柱仪对这一复杂应力路径进行室内模拟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主应力轴旋转增大了软黏土的累积变形,且最大有效主应力比(有效最大主应力与有效最小主应力之比)越大、或加载频率越高增大更明显。在实际地铁荷载和通常隧道埋深条件下,考虑主应力轴旋转使软黏土的累积变形增加9%~23%(加载频率越高,增加越大)。可用常规循环三轴的累积变形试验结果乘以土体分别在有、无主应力轴旋转下变形的比值,来预估实际地铁荷载下软黏土的累积变形,初步研究得到该比值与土体的最大有效主应力比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动荷载 主应力轴旋转 软黏土 累积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松砂的双向耦合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栾茂田 金丹 +2 位作者 张振东 许成顺 李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9-325,共7页
为了模拟海床及海洋建筑物遭受波浪荷载时所引起的循环应力,进行了一系列均等固结条件下的应力控制式轴向-扭转双向耦合循环剪切试验。试验时在竖向和扭转向同时施加动应力,使加载路径在正应力偏差(σz-σθ)/2与剪应力τzθ应力空间内... 为了模拟海床及海洋建筑物遭受波浪荷载时所引起的循环应力,进行了一系列均等固结条件下的应力控制式轴向-扭转双向耦合循环剪切试验。试验时在竖向和扭转向同时施加动应力,使加载路径在正应力偏差(σz-σθ)/2与剪应力τzθ应力空间内为椭圆。分别控制竖向和扭转向循环荷载的大小,以此来探讨双向耦合剪切试验中竖向应力与剪应力幅值的变化对饱和松砂变形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所有的竖向应变均以拉伸向为主。对于椭圆应力路径所包围的椭圆面积相同的一组试验,当竖向荷载分量与扭转向荷载分量之比小于某一临界值时,竖向应变完全表现为单拉伸方向的变形,大于临界值时则呈现出拉伸向更为显著的双向循环累积特性破坏。剪应变虽都表现为双向循环累积,但是两个荷载分量的比值不同,应力应变关系的滞回圈曲线形状不同。而椭圆面积的大小对土样的变形特性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变形特性 轴向–扭转双向耦合剪切试验 主应力轴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开采顶煤裂隙扩展的应力驱动机制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家臣 王兆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376-2388,共13页
为探究采动应力场作用下顶煤裂隙场发育特征,采用室内实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等方法对综放开采顶煤裂隙场扩展的应力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顶煤冒放性同采动裂隙发育程度呈正相关,推导出顶煤裂隙发生Ⅰ,Ⅱ和Ⅰ-Ⅱ型扩展的应... 为探究采动应力场作用下顶煤裂隙场发育特征,采用室内实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等方法对综放开采顶煤裂隙场扩展的应力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顶煤冒放性同采动裂隙发育程度呈正相关,推导出顶煤裂隙发生Ⅰ,Ⅱ和Ⅰ-Ⅱ型扩展的应力场条件和优势扩展裂隙角确定方法,顶煤裂隙扩展与否和扩展类型受到主应力大小和主方向的影响;煤层回采后,顶煤最大和最小主应力均存在超前峰值现象,最大主应力演化存在增大和减小2个阶段,最小主应力则经历增大、减小和反向增大3个过程;煤壁前方最大和最小主应力方向在平行于推进方向的垂直平面(α)内向采空区旋转,两者在平面α内的旋转角度一致,煤壁后方发生反向回旋,最大主应力偏离平面α,最终旋转至工作面倾斜方向;最小主应力在水平面内的旋转角度同推进方向与初始最小地应力方向之间的夹角相等,最大主应力在水平面内不旋转;由于主应力增大和主方向旋转,顶煤裂隙首先发生Ⅰ型扩展,最大主应力峰值附近,顶煤裂隙在高围压作用下发生纯II型扩展,煤壁附近,顶煤裂隙在开挖卸荷作用下发生Ⅰ-Ⅱ混合型扩展,破碎顶煤最终于支架后方冒落;由于主应力方向的旋转效应,顶煤采动裂隙向采空区倾斜,根据顶煤裂隙扩展机理的不同,将顶煤划分为原岩应力区、微裂隙加密区、剪切破坏区、拉剪混合破坏区和散体冒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应力大小 主应力方向 应力旋转 裂隙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场等效孔模型及主应力旋转规律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洪涛 陈子晗 +4 位作者 郭晓菲 韩子俊 刘勤裕 韩洲 张红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646-3658,共13页
针对采场侧方巷道非对称破坏现象严重、巷道周边主应力旋转规律不明确的问题,基于主应力方向旋转下的非等压圆孔塑性区边界方程和蝶形破坏理论,阐述了巷道周围主应力旋转与巷道非对称破坏之间的联系。建立采场等效孔的理论模型,研究了... 针对采场侧方巷道非对称破坏现象严重、巷道周边主应力旋转规律不明确的问题,基于主应力方向旋转下的非等压圆孔塑性区边界方程和蝶形破坏理论,阐述了巷道周围主应力旋转与巷道非对称破坏之间的联系。建立采场等效孔的理论模型,研究了不同初始侧压系数下采场侧方主应力方向旋转的演化规律,以神东布尔台矿2220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沿推进方向对采场的不同位置进行等效孔拟合,验证了采场等效孔模型的可靠性,为采场侧方主应力旋转角度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①当巷道处于蝶形风险区时,其周围主应力方向的旋转会引起蝶形塑性区的旋转,对巷道稳定性造成影响。提供了采场等效孔的理论模型可用于计算采场侧方主应力的旋转角度,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吻合度较高。②采场前后一定范围内的侧方煤体中主应力方向会发生旋转,主应力的旋转角度由采场未开挖时周围的初始地应力与采场等效孔半径决定。当初始侧压系数大于1时,最大主应力由垂直方向逐渐旋转为水平方向,可以用主应力旋转45°隐性方程对采场侧方旋转45°的位置进行判定;当初始侧压系数小于1时,最大主应力由垂直方向先向水平方向旋转一定角度,随后会回转至垂直方向。采场等效孔半径表征采场的影响范围,半径越大则采场的影响范围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孔模型 蝶形塑性区 巷道 主应力方向旋转 采动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应力轴旋转情况下土的各向异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志华 高彦斌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8期10-14,20,共6页
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国内外主应力轴旋转情况下土的各向异性研究进行了对比和总结,并提出了一些研究建议。指出:在理论方面,应对屈服面方程采用应力分量表示的模型在三维空间里进行屈服面性状的描述,并考虑不同加载方向下屈服面的变... 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国内外主应力轴旋转情况下土的各向异性研究进行了对比和总结,并提出了一些研究建议。指出:在理论方面,应对屈服面方程采用应力分量表示的模型在三维空间里进行屈服面性状的描述,并考虑不同加载方向下屈服面的变化特性以及旋转硬化的问题;而实验方面,则应多以粘性土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进行对加载方向变化时土体屈服面变化特性的实验研究以及旋转硬化规律的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主应力轴旋转 本构模型 土性实验 加载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应力条件下原状饱和海洋黏土残余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13
作者 刘功勋 栾茂田 +2 位作者 唐小微 邵琪 张俊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31-1938,共8页
针对取自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原状饱和海洋软黏土,进行了一系列非均等固结条件下的应力控制式双向耦合循环剪切试验,着重探讨了初始大主应力方向角α0、循环剪切荷载分量比R以及循环应力水平(用循环应力比Rc来表示)对饱和海洋黏土残余变形... 针对取自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原状饱和海洋软黏土,进行了一系列非均等固结条件下的应力控制式双向耦合循环剪切试验,着重探讨了初始大主应力方向角α0、循环剪切荷载分量比R以及循环应力水平(用循环应力比Rc来表示)对饱和海洋黏土残余变形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α0对循环剪切过程中产生的残余轴向应变εr、破坏时的εr以及残余轴向应变比渐减小。对应相同N/Nf,随着R值减小,εr/εrmax值先增大后减小。试验数据经归一化处理后,不同R值对应的εr/εrmax-N/Nf关系曲线集中于一个狭窄的条带内,可用统一的表达式来表示。α0=0°与90°时,不同R值对应的残余剪应变γr–循环次数N关系曲线差异性并不十分明显,而α0=30°与60°时,R对γr-N关系影响显著。低应力与高应力水平循环荷载作用下εr与γr随N的增加变化规律差异性明显,分别建议了相应的εr/εrmax-N/Nf关系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饱和黏土 三向非均等固结 双向耦合循环剪切 主应力轴持续旋转 循环应力水平 残余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主应力旋转下砂土孔隙水压力发展及海床稳定性判断 被引量:26
14
作者 沈瑞福 王洪瑾 +1 位作者 周克骥 周景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0-78,共9页
海洋波浪荷载可以简化为连续行进的无限长简谐荷载,它在海床内土体中引起的动应力的特点是动应力幅恒定,动主应力方向连续旋转。本文介绍用双向振动的动力扭剪仪实现这种加载方式的试验结果,着重研究这种加载条件下土样中孔隙水压力... 海洋波浪荷载可以简化为连续行进的无限长简谐荷载,它在海床内土体中引起的动应力的特点是动应力幅恒定,动主应力方向连续旋转。本文介绍用双向振动的动力扭剪仪实现这种加载方式的试验结果,着重研究这种加载条件下土样中孔隙水压力的发展规律。通过对系统试验资料的回归分析,将孔隙水压力表示为振动次数的函数或者是广义剪应变的函数。最后通过算例说明利用孔隙水压力公式判断海床土体在波浪荷载作用下发生破坏的可能性,并用常规动扭剪试验资料作对比,说明不考虑动主应力旋转可能带来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主应力旋转 孔隙水压力 砂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压桩与抗拔桩侧阻的研究 被引量:46
15
作者 杜广印 黄锋 李广信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91-93,共3页
对抗压桩和抗拔桩的桩侧摩阻力进行了理论探讨 ,从定量上考虑了桩周土的剪胀性及主应力方向旋转对侧阻的影响 。
关键词 桩侧阻力 剪胀性 抗压桩 抗拔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耦合循环剪切条件下超固结饱和海洋黏土孔压与强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功勋 栾茂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215-221,共7页
针对长江口地区的重塑饱和海洋黏土,进行了一系列均等固结条件下的应力控制式轴向-扭转双向耦合循环剪切试验,着重探讨了循环荷载分量比R与超固结比OCR对孔压与动强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R的减小,波动孔压幅值逐渐降低,而残... 针对长江口地区的重塑饱和海洋黏土,进行了一系列均等固结条件下的应力控制式轴向-扭转双向耦合循环剪切试验,着重探讨了循环荷载分量比R与超固结比OCR对孔压与动强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R的减小,波动孔压幅值逐渐降低,而残余孔压先降低后升高,R=1时残余孔压最小。在循环耦合剪切作用过程中,对应相同循环次数,随着OCR的增大,累积孔压变小,而波动孔压幅值却在增大。对应相同循环次数比N/Nf,随着OCR增大,残余孔隙水压力比ur/urmax减小。经归一化处理后ur/urmax-N/Nf关系曲线对于正常固结与超固结饱和黏土可分别用不同的表达式来表达。随着R的降低,破坏循环次数先增大后减小,R=1时最大。随着OCR的增大,饱和黏土的强度变化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固结饱和黏土 双向耦合循环剪切 主应力轴持续旋转 孔压 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主轴连续旋转对冻结黏土变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雷乐乐 王大雁 +2 位作者 张志成 李栋伟 袁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3-150,共8页
冻土的变形特性是寒区基础设计中地基变形稳定性验算的重要参数,且随应力方向改变而发生变化,现有研究中鲜有考虑应力主轴方向变化对冻土变形特性的影响。为此,采用冻土空心圆柱仪,对冻结黏土开展一系列纯应力主轴单向旋转试验,探索应... 冻土的变形特性是寒区基础设计中地基变形稳定性验算的重要参数,且随应力方向改变而发生变化,现有研究中鲜有考虑应力主轴方向变化对冻土变形特性的影响。为此,采用冻土空心圆柱仪,对冻结黏土开展一系列纯应力主轴单向旋转试验,探索应力主轴方向角α旋转速度及旋转方向对冻结黏土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纯应力主轴旋转中,即使不改变应力幅值,也会在冻结黏土中产生塑性变形,变形过程中应变峰值滞后于应力峰值;α旋转速度会对单向旋转中冻结黏土的轴向应变及剪应变产生较大影响,存在一临界α旋转速度,在该条件下,冻结黏土能较好发挥其承载能力;α旋转方向不同改变了冻结黏土的受力过程,且冻结黏土中形变量越大,α旋转方向对其变形的发展规律影响越明显。滞回曲线特性分析表明,当α旋转速度较小时,会对冻结黏土的强度有较大影响,当α旋转速度较大时,对冻结黏土强度的影响反而会降低。α旋转方向对冻土强度的影响与所受的应力路径参数选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主轴方向 旋转速度和方向 应力-应变行为 变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