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19篇文章
< 1 2 2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bility Analysis of Long-Span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with Thin-Wall Pier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波 史雅楠 +2 位作者 朱宏平 郭文增 陈勇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08年第3期247-253,共7页
During cantilever cast in construction of high-pier and large-span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s, structural stability in the longest cantilevered stage is very important. Based on a practical design case of a large-... During cantilever cast in construction of high-pier and large-span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s, structural stability in the longest cantilevered stage is very important. Based on a practical design case of a large-span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in Wuhan, the longest span stability coefficient is calculated with linear-buckling and nonlinear-buckling methods, respectively. The influences of both geometrical nonlinearity and the dual nonlinearity of material and geometry are considered.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onlinear solution is necessary to stability analysis because linear buckling loads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nonlinear buckling. Thus, the edge fiber yield criterion is more convenient and faster than ultimate loading criterion when estimating nonlinear stability of structure, and can be used easily in the initial engineering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STABILITY Nonlinear buckling Edge fiber yield criter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hanical deformation properties of Continuous Welded Rail on kilometer-span suspension bridge for high-speed railway 被引量:2
2
作者 Xiaopei Cai Wanli Liu +2 位作者 Liang Gao Yonghua Su Jingfan Yang 《High-Speed Railway》 2023年第2期97-109,共13页
The complex bridge-track interaction between kilometer-span bridges and continuous Welded Rail(CWR)brings great challenges to CWR designing.Taking a suspension bridge with laying CWR as a case,the mechanical propertie... The complex bridge-track interaction between kilometer-span bridges and continuous Welded Rail(CWR)brings great challenges to CWR designing.Taking a suspension bridge with laying CWR as a case,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WR on the bridge are analyzed to reveal the sensitive areas of the track,and the design method of CWR and track structures on the beam ends are propo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idirectional Rail Expansion Joints(REJ)need to be installed on the beam end of the kilometer-span bridge to reduce rail longitudinal force.Due to the bridge characteristics,there is no CWR fixed area on the kilometer-span bridge,and rail longitudinal force on the main span caused by bending loads needs to be concerned.The deformation of track on the beam end is complex,which is the weak area on the kilometer bridge,the large relative displacement between the stock rail of REJ and the main beam can cause poor stability of ballast bed on beam end,small resistance fasteners need to be laid on the sides of stock rail on the main beam to increase the stability of ballast and fasteners on the beam end.To improve the driving safety and comfort of beam end,the Sleeper-Supporting Apparatus(SSA)should be specially designed to ensure the uniform transition of track on beam ends.Temperature and wind load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rack regularity on the kilometer span bridge,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rains and bridges under those loads needs to be attended 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lometer-span suspension bridge continuous welded rail Rail expansion joint Statics mechanical properties Sleeper-supporting apparatus Dynamic respon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mage assessment of a continuous beam bridge based on the strain mode
3
作者 杜思义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03年第2期28-30,共3页
Based on the method of strain mode, damage identification of continuous beam bridges by comparing the variance of several curves of strain modes difference is studied. Three case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demonstrate t... Based on the method of strain mode, damage identification of continuous beam bridges by comparing the variance of several curves of strain modes difference is studied. Three case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pplicable to detecting many a damage in a continuous beam bridge, which accurately identifies the damaged positions of the bridge, and detects the damage severity of an element by its according peak value of the curve of strain modes difference that is found to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damage seve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uous beam bridge DAMAGE DETECT strain m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ilding a Cultural Bridge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4
作者 李永仙 《海外英语》 2016年第9期223-,233,共2页
Language classrooms should be seen as mini intercultural communities in which interactions take place. It is English teachers' responsibility to acquaint learners with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strategies for cross... Language classrooms should be seen as mini intercultural communities in which interactions take place. It is English teachers' responsibility to acquaint learners with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strategies for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While teaching linguistic features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s, cultural bridge should be built to enhance cultural continuity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URAL bridge CULTURAL continuITY CULTURAL AWARENESS a DIALOGIC approach CULTURAL divers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入射角影响的H型超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易损性研究
5
作者 陈士通 范鑫 +2 位作者 甘平平 郭超群 向敏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0-242,313,共14页
相比常规桥梁,H型双柱式超高墩连续刚构桥梁受力更加复杂、高阶振型影响显著、纵横向刚度差异大,地震动入射角是影响其地震响应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探究入射角对其易损性的影响,以西部山区某高速铁路三跨超高墩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建立... 相比常规桥梁,H型双柱式超高墩连续刚构桥梁受力更加复杂、高阶振型影响显著、纵横向刚度差异大,地震动入射角是影响其地震响应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探究入射角对其易损性的影响,以西部山区某高速铁路三跨超高墩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建立仿真模型开展地震响应分析。基于纵桥向和横桥向开展构件双向易损性分析,同时考虑超高墩、支座对桥梁系统的贡献率,基于一阶可靠度理论构建桥梁复合系统易损性模型,建立桥梁系统易损性曲面,探讨地震动入射角对桥梁系统地震易损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纵向地震激励下超高墩相比中、低墩墩身中部损伤概率明显提升,且横桥向峰值曲率与能力需求比不同步,仅凭峰值曲率判断超高墩薄弱部位不能合理评估其抗震性能;墩底部位最不利入射角区间为0°~15°和165°~180°,墩身横系梁部位最不利区间为60°~120°,墩顶部位最不利区间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下存在变化;支座地震易损性对地震动强度和入射角的变化较为敏感,不同工况地震激励下呈现出不同的损伤趋势且相比桥墩更易出现损伤,设计时应注重横向挡块的力学性能;桥梁系统地震易损性与地震动入射角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最不利入射角区间为75°~105°和255°~2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超高墩连续刚构桥 地震易损性 最不利入射角 震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大跨PC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技术
6
作者 卢伟荣 司德嵘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10期158-161,共4页
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无线通信、云计算等技术,成功搭建某高速铁路西南下行联络线特大桥的施工监控系统,实现桥梁施工监控信息的全过程采集、处理和反馈。利用控制理论对传感器量测信息进行处理,可以对施工误差进行评估,并设定控制... 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无线通信、云计算等技术,成功搭建某高速铁路西南下行联络线特大桥的施工监控系统,实现桥梁施工监控信息的全过程采集、处理和反馈。利用控制理论对传感器量测信息进行处理,可以对施工误差进行评估,并设定控制目标和调整策略。这些信息将被反馈给施工单位,以指导下一阶段的施工,从而实现桥梁施工监控的目标。同时,通过对桥梁施工信息的协同共享,可以全面了解桥梁构件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施工质量控制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大跨PC连续梁桥 施工监控技术 无线通信 云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臂施工连续梁桥摩擦摆支座减隔震特征研究
7
作者 聂利英 潘子坚 +1 位作者 邵云澜 韩刘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1期95-101,共7页
文中以某悬臂施工连续梁桥为背景研究纵向摩擦摆支座减隔震特征.基于有限元分析,探讨支座主要影响参数、主墩与边墩墩底弯矩随支座摩擦系数变化规律相反的特点及机理.结果表明:摩擦系数是摩擦摆支座耗能减震主要控制参数;主墩与边墩减... 文中以某悬臂施工连续梁桥为背景研究纵向摩擦摆支座减隔震特征.基于有限元分析,探讨支座主要影响参数、主墩与边墩墩底弯矩随支座摩擦系数变化规律相反的特点及机理.结果表明:摩擦系数是摩擦摆支座耗能减震主要控制参数;主墩与边墩减震耗能机理不同,主墩是通过支座摩擦力对上部梁体惯性力起隔震作用,边墩是上部梁体通过摩擦摆支座耗能抑制边墩自振.结合现行规范B类桥梁两阶段设计,展示该桥型摩擦摆支座下边墩控制设计的现象,并明确主、边墩各自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施工连续梁桥 摩擦摆支座 减隔震特征 边墩控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伊高速黄河特大桥主桥主梁方案比选及设计关键技术
8
作者 王健 闫生龙 +1 位作者 宋松林 王翰哲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5,共7页
沁伊高速黄河特大桥主桥为(85+25×100)m连续组合梁桥,为选取合适的主梁形式,结合项目建设条件,选取工字钢-混组合梁、整体钢-混组合箱梁及双边箱组合梁方案进行对比。从结构整体性、桥面板局部受力、施工便捷性、工程经济性、运营... 沁伊高速黄河特大桥主桥为(85+25×100)m连续组合梁桥,为选取合适的主梁形式,结合项目建设条件,选取工字钢-混组合梁、整体钢-混组合箱梁及双边箱组合梁方案进行对比。从结构整体性、桥面板局部受力、施工便捷性、工程经济性、运营维修养护及景观效果等角度综合考虑,最终选用整体钢-混组合箱梁方案。主桥主梁采用混凝土桥面板+斜腹板槽形钢主梁组成的箱形等截面组合梁。主梁总高4.8 m,宽16.5 m,其中钢梁高4.5 m,桥面板厚0.28 m。采用优化钢梁上翼缘宽厚比、控制高腹板稳定性、改善桥面板多体系受力和采取负弯矩区桥面板防裂措施等多项设计关键技术,保证了主梁承载力、腹板稳定性、桥面板耐久性以及结构经济性。结构受力分析结果表明:钢梁抗弯(剪)承载力、桥面板承载力、裂缝宽度和腹板稳定性等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组合梁 槽形钢主梁 腹板稳定 防裂措施 方案比选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双幅刚构-连续梁桥最大双悬臂阶段风致效应分析
9
作者 王博 白杨 +2 位作者 郑恒斌 王伟 张敏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9,共9页
为确保大跨桥梁施工期抗风安全,以沿海地区某主跨200 m的双幅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梁桥为背景,研究其最大双悬臂阶段在双幅邻近主梁气动干扰效应下结构的风致效应。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考虑双幅主梁间的气动干扰效应计算双幅... 为确保大跨桥梁施工期抗风安全,以沿海地区某主跨200 m的双幅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梁桥为背景,研究其最大双悬臂阶段在双幅邻近主梁气动干扰效应下结构的风致效应。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考虑双幅主梁间的气动干扰效应计算双幅主梁典型断面处的三分力系数;基于本征正交分解(POD)的脉动风场快速模拟方法和Davenport准定常气动理论,采用抖振时域法计算分析0°风攻角下最大双悬臂阶段桥梁在脉动风作用工况、平均风与脉动风联合作用工况下的位移和应力。结果表明:迎风侧主梁气动力系数显著大于背风侧,采用迎风侧气动力系数作为抗风分析依据;风荷载作用下主梁横、竖向最大瞬态位移响应分别为71.1 mm和43.9 mm,对应挠跨比分别为1/1 392和1/2 255,均小于规范限值1/300;各位置处主梁及主墩考虑施工状态和风荷载作用的累计应力基本均为压应力,最大压应力分别为13.30 MPa和6.27 MPa,均小于规范限值,结构应力状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构-连续梁桥 双幅桥面 气动干扰效应 最大双悬臂阶段 风致效应 抖振时域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联大跨桥梁的梁端承托装置结构及稳定性研究
10
作者 邓艳 许三平 饶少臣 《铁道勘察》 2025年第2期129-135,共7页
长联大跨桥梁中钢轨伸缩调节器所处地段是线路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为解决该问题,研究一种悬臂梳子板式伸缩缝梁端承托装置。以长赣高铁湘江特大桥为背景工程,该桥为(96+93+390+93+96)m的斜拉桥,基于梁-轨相互作用理论,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 长联大跨桥梁中钢轨伸缩调节器所处地段是线路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为解决该问题,研究一种悬臂梳子板式伸缩缝梁端承托装置。以长赣高铁湘江特大桥为背景工程,该桥为(96+93+390+93+96)m的斜拉桥,基于梁-轨相互作用理论,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主桥及桥上无砟轨道线路系统模型,对悬臂梳子板式伸缩缝强度及连接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对于缝宽400 mm、齿宽300 mm型悬臂梳子板式伸缩缝,在不同的梁端转角、位移、轮轴工况下,其结构内力及应力水平均较低。在工作状态下,悬臂梳子板式伸缩缝的应力保持在70 MPa以下,最大剪力不超过280 kN。此外,钢轨与底座板、底座板与侧梁的连接在受力过程中内力稳定,变化率均在10%以内。研究结果表明,悬臂梳子板式伸缩缝作为梁端承托装置,不仅能解决因温度力导致钢轨伸缩位移较大所引发的问题,还能提升长联大跨桥梁在梁端大梁缝处的梁轨跟随性,从而增强轨道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 长联大跨桥 连续梁 大梁缝 钢轨伸缩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连续梁桥锌铝芯GFRP高阻尼橡胶支座减隔震性能研究
11
作者 王江飞 梁春雨 +2 位作者 缪锋阳 徐建国 齐万帅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3,共9页
针对地震中大跨连续梁桥主梁的惯性力较大,现有隔震支座无法满足其抗震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该类型桥梁的Zn-22%Al芯玻璃纤维增强板高阻尼橡胶支座(ZA-GFRPHDR支座),开展该支座的拟静力试验,分析其基本力学性能。以某黄河特大桥为... 针对地震中大跨连续梁桥主梁的惯性力较大,现有隔震支座无法满足其抗震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该类型桥梁的Zn-22%Al芯玻璃纤维增强板高阻尼橡胶支座(ZA-GFRPHDR支座),开展该支座的拟静力试验,分析其基本力学性能。以某黄河特大桥为背景,建立采用该支座的大桥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场地类别地震波作用下桥梁关键部位的地震响应,并与采用盆式橡胶支座的桥梁地震响应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盆式橡胶支座,ZA-GFRPHDR支座能显著降低桥梁地震响应,竖向和水平力学性能稳定,滞回性能优秀,其减隔震性能随地震动强度增大而提升;在Ⅰ类、Ⅱ类和Ⅲ类场地中,ZA-GFRPHDR支座对桥梁的减隔震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连续梁桥 ZA-GFRPHDR支座 拟静力试验 地震波 力学性能 地震响应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塔斜拉体系加固既有连续梁桥受力性能研究
12
作者 代天宇 覃清玥 +1 位作者 张文学 许乐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5年第1期36-40,91,共6页
随着服役年限的增长,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会出现腹板开裂和跨中下挠等问题。针对既有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损伤问题,以一座三跨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应用矮塔斜拉体系加固前后的受力状态。通过有限元模拟对比加固前... 随着服役年限的增长,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会出现腹板开裂和跨中下挠等问题。针对既有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损伤问题,以一座三跨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应用矮塔斜拉体系加固前后的受力状态。通过有限元模拟对比加固前后桥梁的应力分布及挠度变化,探讨加固方案的整体加固效果以及塔梁锚固区和索塔锚固区的局部受力状态。结果显示,应用矮塔斜拉体系加固方案后跨中下挠由72.61 mm改善为22.25 mm,主梁由部分截面受拉变为全截面受压。加固后横隔板、箱梁顶板等锚固区域整体应力分布合理,极小范围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可采用加强措施。验证了矮塔斜拉体系加固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加固 矮塔斜拉体系 大跨径连续梁桥 局部应力 锚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研究
13
作者 张庆国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23-127,共5页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因其自身优良的特性在桥梁工程中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在悬臂浇筑时受到施工载荷及施工技术的制约,其受力及线形往往与设计值有较大差异。研究以A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线形监测和应力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因其自身优良的特性在桥梁工程中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在悬臂浇筑时受到施工载荷及施工技术的制约,其受力及线形往往与设计值有较大差异。研究以A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线形监测和应力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过程中的应力和线形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个A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过程中,最大压应力与最大拉应力分别为16.45MPa, 1.27MPa,都在可控的区域内;线形监测中,在11#块浇筑和11#块张拉施工步骤处产生的变化量最大,差值为1.10mm,误差都在允许范围之内。因此,研究结果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控制方面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数值模拟 施工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效应对波形钢腹板连续梁桥地震易损性影响分析
14
作者 高非凡 王竞宇 +1 位作者 陈博宇 张运波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82-89,共8页
针对桩-土相互作用对波形钢腹板桥梁构件易损性的影响问题,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一典型波形钢腹板梁桥的三维基底固结模型以及桩-土-桥模型,通过PEER数据库筛选出15条地震动记录,以位移延性比为损伤指标,对模型进行IDA时程分析,... 针对桩-土相互作用对波形钢腹板桥梁构件易损性的影响问题,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一典型波形钢腹板梁桥的三维基底固结模型以及桩-土-桥模型,通过PEER数据库筛选出15条地震动记录,以位移延性比为损伤指标,对模型进行IDA时程分析,通过对比墩底固结模型及桩-土-桥模型桥梁构件在四种损伤情况下的易损性曲线,得出桩-土效应对桥墩及支座易损性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桩-土-桥有限元模型中桥墩及支座发生损伤破坏的概率均大于基底固结模型中桥墩及支座发生损伤破坏的概率,因此在实际工程进行易损性分析时,需要考虑桩-土效应对结构易损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QUS 桩-土效应 波形钢腹板连续梁桥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G1503绕城高速公路跨吴淞江大桥主桥设计关键技术
15
作者 周云岗 孙一鸣 吴忠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1,共9页
上海G1503绕城高速公路跨吴淞江大桥主桥采用三跨连续闭口钢箱组合梁桥,主桥总宽36.25~46.88 m,分东、西两幅桥布置。组合梁支点处高7.15 m,高跨比为1/19.3;跨中处高3.65 m,高跨比为1/37.8。中墩区域钢箱梁底板设置厚0.35~0.60 m的C50... 上海G1503绕城高速公路跨吴淞江大桥主桥采用三跨连续闭口钢箱组合梁桥,主桥总宽36.25~46.88 m,分东、西两幅桥布置。组合梁支点处高7.15 m,高跨比为1/19.3;跨中处高3.65 m,高跨比为1/37.8。中墩区域钢箱梁底板设置厚0.35~0.60 m的C50低收缩混凝土,以加强钢底板压曲稳定性。桥面板采用由钢桥面板与厚0.15 m的C50纤维混凝土板组成的组合桥面板。针对闭口钢箱组合梁新型结构,研究了组合桥面板有效宽度、构造细节、开裂性能和宽箱室箱梁构造等关键技术。组合桥面板的有效宽度可参照《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确定,并进行折减;组合桥面板的板厚组合宜采用薄钢板+较厚混凝土板;曲线桥梁组合桥面板的加劲肋可采用球扁钢、板肋和U肋;剪力钉在钢箱组合梁腹板两侧加密布置,有效宽度范围外适当加大间距均匀布置;组合桥面板的抗裂性能优于混凝土桥面板;宽箱室箱梁抗扭性能好,但截面利用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组合梁桥 闭口钢箱梁 组合桥面板 加劲肋 剪力钉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跨倾斜PC连续梁桥预拱度设置方法
16
作者 廖宗熙 李元松 +1 位作者 叶绍其 郑和智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5年第1期69-74,共6页
预拱度的设置关系到车辆高速运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解决大跨径桥梁悬臂施工过程中桥梁预拱度线形不达标的问题,适应桥梁实际工程特点,提出一种考虑结构自重、预应力、收缩徐变效应、汽车荷载和温度效应等多种影响因素的预拱度设置和... 预拱度的设置关系到车辆高速运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解决大跨径桥梁悬臂施工过程中桥梁预拱度线形不达标的问题,适应桥梁实际工程特点,提出一种考虑结构自重、预应力、收缩徐变效应、汽车荷载和温度效应等多种影响因素的预拱度设置和调整方法。以南昌某多跨倾斜PC连续梁桥为背景,基于设计文件和MIDASCivil程序,建立空间杆系结构纵向计算模型,对该桥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各节梁段的预拱度并用于指导施工。监控结果表明:大桥成桥线形高程与监控成桥高程误差符合规范要求,二者高差绝对值不超过20mm,所提方法理论清晰、简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跨PC连续梁桥 悬臂施工 数值模拟 预拱度设置方法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高铁无砟轨道桥上小阻力扣件设置标准研究
17
作者 谭社会 张泽 戴宗林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29,50,共6页
TB10015—2012《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规定小阻力扣件的铺设位置、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目前设计单位在大跨桥上小阻力扣件的设置原则、铺设范围上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以长三角范围内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考虑该区域最不... TB10015—2012《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规定小阻力扣件的铺设位置、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目前设计单位在大跨桥上小阻力扣件的设置原则、铺设范围上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以长三角范围内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考虑该区域最不利温度条件及最不利线路条件,基于梁轨相互作用理论,建立不同温度跨度常用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计算模型,分析4种小阻力扣件方案下的无缝线路受力特征,提出长三角范围内的小阻力扣件铺设原则。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长三角地区温度跨度介于120~200 m的桥梁应铺设小阻力扣件;当120 m≤温度跨度<160 m时,采用连续梁边跨+相邻1跨简支梁的方案;当160 m≤温度跨度<200 m时,采用连续梁全桥+左右各2跨简支梁的铺设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连续梁桥 无砟轨道 无缝线路 小阻力扣件 设置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连续梁桥施工与监测控制研究
18
作者 孙树仁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2期197-200,共4页
为了保障高速铁路连续梁桥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本文深入研究了连续梁桥的施工与监测控制。首先,通过结构仿真,详细设计了结构参数,并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特别关注了混凝土容重和弹性模量的影响。随后,探讨了施工控制策略,确保施工过程... 为了保障高速铁路连续梁桥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本文深入研究了连续梁桥的施工与监测控制。首先,通过结构仿真,详细设计了结构参数,并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特别关注了混凝土容重和弹性模量的影响。随后,探讨了施工控制策略,确保施工过程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最后,基于测试截面与测点布置,计算了结构位移与应变,并分析了施工监测结果。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施工与监测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方法能有效提升高速铁路连续梁桥的施工精度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连续梁桥 施工 监测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桥梁工程中的预应力连续梁桥悬臂技术
19
作者 廖军彦 《江苏建材》 2025年第2期97-98,共2页
文章介绍了预应力连续梁桥悬臂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以235国道泰顺司前至罗阳段改建工程SG02标段为例,详细阐述预应力连续箱梁桥悬臂施工技术的施工难点。通过公路桥梁工程中的预应力连续梁桥悬臂技术的全面剖析,促进预应力连续... 文章介绍了预应力连续梁桥悬臂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以235国道泰顺司前至罗阳段改建工程SG02标段为例,详细阐述预应力连续箱梁桥悬臂施工技术的施工难点。通过公路桥梁工程中的预应力连续梁桥悬臂技术的全面剖析,促进预应力连续梁桥悬臂技术的优化与发展,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预应力 连续梁桥 悬臂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某匝道桥侧倾事故分析
20
作者 吴清伟 郑俊楠 《浙江建筑》 2025年第2期16-19,共4页
针对杭州市某匝道桥发生的侧倾事故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设计复核、现场检测等方法对各种因素展开具体分析。设计复核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现场检测从桥梁的轴线、箱梁的尺寸、预应力及主筋分布、支座及其垫石尺寸类型、桥梁防滑锚栓等方面进... 针对杭州市某匝道桥发生的侧倾事故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设计复核、现场检测等方法对各种因素展开具体分析。设计复核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现场检测从桥梁的轴线、箱梁的尺寸、预应力及主筋分布、支座及其垫石尺寸类型、桥梁防滑锚栓等方面进行,最后结合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防止该类事故发生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桥梁侧倾 事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