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产儿产房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支持不同连接装置治疗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琪 钟晓云 吴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1-1174,共4页
目的:比较极早产儿产房内复苏时使用双鼻孔鼻导管或面罩连接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极早产儿共249例,依据出生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不同连接方式分为双鼻导管组(124例)和面罩... 目的:比较极早产儿产房内复苏时使用双鼻孔鼻导管或面罩连接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极早产儿共249例,依据出生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不同连接方式分为双鼻导管组(124例)和面罩组(125例),比较2组的复苏效果、住院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复苏时经双鼻导管连接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提供持续气道正压的早产儿,生后1 h内血气分析pH值高于面罩组(P<0.05)、PaCO_(2)值低于面罩组(P<0.05),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时的吸氧浓度低于面罩组(P<0.05),2组早产儿心率>100次/min的时间、经皮氧饱和度(SpO_(2))>80%的时间、复苏时气管插管率以及生后5 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早产儿Ⅲ~Ⅳ度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发生率、Ⅱ期以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房内使用双鼻孔鼻导管连接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提供持续气道正压在改善二氧化碳潴留、减轻酸中毒等方面优于面罩,且不增加早产儿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可用于极早产儿产房内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产房内复苏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阈值压力负荷呼吸肌训练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脑卒中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及呼吸功能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奕罕 朱宁 薛孟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077-2082,共6页
背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脑卒中关系密切,两者并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且可能增加病死率。目前关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呼吸训练对脑卒中伴OSAHS患者的临床研究较为缺乏。目的 观察阈值压力负荷呼吸... 背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脑卒中关系密切,两者并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且可能增加病死率。目前关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呼吸训练对脑卒中伴OSAHS患者的临床研究较为缺乏。目的 观察阈值压力负荷呼吸肌训练(TIMT)联合CPAP对脑卒中伴OSAHS患者睡眠状况、肺功能及呼吸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符合入组标准的69例脑卒中伴OSAHS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35)和对照组(n=34)。对照组行CPAP与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行TIMT,疗程6周。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状况、肺功能及呼吸肌功能。结果 干预6周后,2组患者平均血氧饱和度(SpO_(2))、深睡眠比例(N3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比例)、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_(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率(FEV1/FVC)、最大呼气压(MEP)、最大吸气压(MIP)均高于组内干预前(P<0.05);试验组干预6周后SpO_(2)、深睡眠比例(N3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比例)、LSaO_(2)、FEV_(1)、FVC、FEV_(1)/FVC、MEP、MIP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干预6周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觉醒指数、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均较组内干预前降低(P<0.05)。试验组干预6周后ODI、觉醒指数、E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IMT联合CPAP能明显改善脑卒中伴OSAHS患者的睡眠紊乱状况,提高动脉氧分压、呼吸肌肌力与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脑卒中 阈值压力负荷呼吸肌训练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小程序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CPAP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娅琴 刘雪莱 +3 位作者 罗锐 胡杰 魏蕾 陈红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90-894,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移动管理平台是否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的疗效及依从性。方法:选择2022年... 目的:评价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移动管理平台是否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的疗效及依从性。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重庆市人民医院确诊为中重度OSAHS并进行CPAP治疗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分为微信小程序管理组(n=36)和传统门诊随访组(n=32)。在第3个月和第6个月评估患者CPAP治疗疗效及依从性、CPAP治疗的不良反应和主观睡眠质量。结果:与门诊随访组比较,微信小程序组在治疗后3个月的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及Epworth嗜睡程度评价(Epworth sleepiness scale score,ESS)评分更低(P<0.05),但在治疗后6个月的AHI和ESS与门诊随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门诊随访组比较,微信小程序组在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每晚使用CPAP时间及每月使用的天数更多(P<0.05)。结论:基于微信小程序的OSAHS移动管理平台能够有效提高OSAHS患者CPAP的依从性及改善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疗效 依从性 微信小程序 移动管理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无创通气模式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早期救治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任天成 侯传勇 +2 位作者 张明 刘荣明 魏芳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37-940,共4页
目的比较早期无创通气(NIV)模式中比例辅助通气(PAV)、双水平正压通气(Bi PAP)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救治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ACPE患者80... 目的比较早期无创通气(NIV)模式中比例辅助通气(PAV)、双水平正压通气(Bi PAP)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救治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ACPE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PAV组、Bi PAP组和CPAP组,各20例。4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PAV组、Bi PAP组和CPAP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PAV、Bi PAP和CPAP治疗。记录4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 h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B型脑钠肽(BNP)和动脉血气〔p H、二氧化碳分压(Pa CO2)、血氧分压(Pa O2)、血氧饱和度(Sp O2)〕、气道峰压(PIP)、气管插管率和NIV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舒适度。结果治疗前,4组HR、RR、MAP、BNP和p H、Pa CO2、Pa O2、Sp 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h,4组p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HR、RR、MAP、BNP和Pa CO2、Pa O2、Sp 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AV组、Bi PAP组和CPAP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PAV组、Bi PAP组和CPAP组PIP和V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i PAP组和CPAP组PIP和VAS均高于PAV组(P<0.05)。4组气管插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AV组、Bi PAP组和CPAP组气管插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AV组、Bi PAP组和CPAP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应用NIV可迅速改善ACPE患者的生理学参数和动脉血气指标,缓解呼吸困难;PAV气道峰压较低、同步性和舒适性好,安全、有效,更易为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水肿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比例辅助通气 双水平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3
5
作者 熊道学 冯琰 +1 位作者 彭哲 谭艳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3410-3412,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9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3~12岁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36例(除外合并先天性心脏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治疗组19例。对照组常规应...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9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3~12岁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36例(除外合并先天性心脏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治疗组19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抗感染、氧驱动雾化、吸痰及鼻导管吸氧;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NCPAP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24、48 h时呼吸频率及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危重病例评分体系(PCIS)。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12、24、48 h时呼吸频率及PaO2、PCI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12、24 h时TcS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例(10.5%),对照组5例(29.4%)患儿治疗效果不满意,最终改为气管插管,呼吸机机械通气。结论 NCPAP治疗较大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有效,能迅速纠正低氧血症,同时减少气管插管和对机械通气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炎 呼吸功能不全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与持续经鼻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6
6
作者 史源 唐仕芳 +2 位作者 赵锦宁 胡章雪 李廷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991-1994,共4页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09例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大坪医院儿科NICU(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住院的NRDS患儿(男性69例,女性40例)分为NIPPV组(51例)与nCPAP组(58例),观察比较两种方法治疗的时间、治疗前后患儿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氧合指数(oxygenase index,OI)、并发症、治疗后需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比例及预后。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OI差异无显著性(P>0.05),NIPPV组治疗后1h动脉血pH值、p(O2)和OI显著高于nCPAP组(P<0.05)。NIPPV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nCPAP组(88.2%vs75.9%,P<0.05)。NIPPV组患儿的预后结局中治愈好转出院者显著高于nCPAP组(94.1%vs84.5%,P<0.05)。结论NIPPV可显著降低NRDS患儿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比例,其临床疗效优于nCP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间歇正压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前瞻性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机械通气干预对出血性脑卒中术后低氧血症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杨雪辉 朱宁 +2 位作者 李晓卫 童莉 张文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4-557,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干预对出血性脑卒中术后低氧血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术后低氧血症患者1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干预对出血性脑卒中术后低氧血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术后低氧血症患者1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8例。A组:积极的早期机械通气干预组,患者术后给予持续末梢血氧饱和度(Sp O_2)及血气分析监测,当持续2 h平均Sp O_2在93%~95%和/或平均动脉血氧分压(Pa O_2)在71~80mm Hg(1 mm Hg=0.133 k Pa),即积极的早期给予机械通气。B组:早期机械通气干预组,当持续2 h平均Sp O_2在91%~92%和/或平均Pa O_2在61~70 mm Hg,给予机械通气。C组:保守机械通气组,待持续2 h平均Sp O_2≤90%和/或平均Pa O_2≤60 mm Hg,才给予机械通气。记录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术后再出血、脑积水发生率、机械通气持续时间,术后随访6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及病死率。结果 3组患者VAP、术后再出血、脑积水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及GO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和B组患者机械通气持续时间短于C组,GOS评分高于C组(P<0.05);A组与B组患者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及GO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机械通气能够缩短出血性脑卒中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机械通气持续时间,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和并发症Meta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唐玉英 李涛 +2 位作者 付生军 黄莉 杨静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288-293,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civer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civer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收集BiPAP和NCPAP治疗早产儿RDS的RCT文献。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应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BiPAP和NCPAP的治疗失败率、氧合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9篇RCT文献进入Meta分析,共纳入571例患儿,BiPAP组289例,NCPAP组282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BiPAP组治疗失败率低于NCPAP组,OR=0.42(95%CI:0.20~0.89),按出生体重行亚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 500 g)的1篇文献两组治疗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49(95%CI:0.51~4.33);BiPAP组较NCPAP组显著提高呼吸支持后12 h和24 h PaO2,MD分别为6.88 mmHg(95%CI:4.38~9.38)和6.36 mmHg(95%CI:4.80~7.92);显著降低呼吸支持后12 h和24 h PaCO2,MD分别为-5.00 mmHg(95%CI:-5.75^-4.25)和-5.39 mmHg(95%CI:-6.18^-4.61);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6(95%CI:0.34~1.69)。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脑室内出血、气胸、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发生率BiPAP和NCPAP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iPAP治疗早产儿RDS疗效优于NCPAP,且并发症发生率与NCPAP相当,但BiPAP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疗效仍需积累更多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无创通气模式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撤机后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4
9
作者 卢隽滢 卢红艳 +1 位作者 常明 王秋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797-2801,共5页
目的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早产儿撤机后分别应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和经鼻... 目的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早产儿撤机后分别应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RDS早产儿依据拔管撤除呼吸机后呼吸支持方式分为NIPPV组(20例)、BiPAP组(24例)和NCPAP组(26例),分析三组患儿无创通气前后血气分析指标、1周内拔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等。结果拔管前三组PaO2和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与BiPAP组无创通气后6 h PaO2、12 h 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高于NCP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6 h PaCO2最低,NCPAP组最高,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与BiPAP组12 h 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低于NCP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7 d内再插管、气胸、脑室内出血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无创通气期间患儿腹胀发生率较BiPAP组和NCPAP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早产儿RDS撤机后的过渡方式,NIPPV与BiPAP均能更好改善肺通气功能;在NIPPV使用中需要关注避免PaCO2过低;在BiPAP和NCPAP使用中需关注腹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双水平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症 早产儿 撤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缪碧芳 沈宁 +3 位作者 肖建宏 彭锦芸 曾林淼 胡良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25-935,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搜集在常... 目的系统评价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搜集在常规降压药物基础上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单纯采用降压药物治疗OSAHS合并高血压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10月。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RCTs,包括210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随访小于12周时,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组日间收缩压[MD=–12.60,95%CI(–17.68,–7.52),P<0.00001],夜间收缩压[MD=–21.90,95%CI(–25.94,–17.86),P<0.00001],夜间舒张压[MD=–11.90,95%CI(–15.44,–8.36),P<0.00001]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但日间舒张压、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大于等于12周时,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组24h平均收缩压[MD=–7.88,95%CI(–12.09,–3.66),P=0.00002]、24h平均舒张压[[MD=–5.14,95%CI(–6.00,–4.28),P<0.00001]、日间收缩压[MD=–5.89,95%CI(–8.79,–2.98),P<0.0001]、日间舒张压[MD=–4.34,95%CI(–6.32,–2.36),P<0.0001]、夜间收缩压[MD=–7.06,95%CI(–11.12,–2.99),P=0.0007]、夜间舒张压[MD=–4.49,95%CI(–7.39,–1.58),P=0.006]降低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降低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长期随访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但短期随访时其降压效果不明显。受纳入研究质量限制,本研究结论尚需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高血压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联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卫红 何国平 +4 位作者 王美蓉 肖旭平 何瑛 丛丽 陈华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559-2563,共5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联合干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6例OSAHS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回访,干预组采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联合干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6例OSAHS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回访,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后4、8、12周两组患者CPAP治疗依从情况及干预前后患者主观嗜睡、睡眠质量及焦虑情绪情况。结果经过4、8、12周干预后,干预组的CPAP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8、12周后,干预组平均每天使用CPAP的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干预组的Epworth嗜睡量表(ES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能有效提高OSAHS患者的CPAP治疗依从性,至少能延长至CPAP治疗12周时间内,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白天过度嗜睡和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依从性 睡眠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EEP水平的鼻塞持续正压通气对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庆南 朱建幸 +4 位作者 谢利娟 何振娟 陈妍 夏红萍 张永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71-873,共3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呼吸末正压(PEEP)水平的鼻塞持续正压通气(NCPAP)对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6例出生后发生反复呼吸暂停且胎龄≤34周的早产儿实施NCPAP治疗。患儿根据PEEP的不同设置分为低(2~3cmH2O)、中(4~6cmH2O)...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呼吸末正压(PEEP)水平的鼻塞持续正压通气(NCPAP)对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6例出生后发生反复呼吸暂停且胎龄≤34周的早产儿实施NCPAP治疗。患儿根据PEEP的不同设置分为低(2~3cmH2O)、中(4~6cmH2O)、高(7~8cmH2O)PEEP组。观察和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6例患儿中共65例进入结果分析。低、中、高PEEP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7.1%、92.3%和91.7%,实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早产儿的百分比分别为42.9%、7.7%和8.3%;统计学分析表明,中、高PEEP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低PEEP组,而实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早产儿的百分比明显低于低PEEP组(P<0.05)。高PEEP组气漏发生率为33.3%,明显高于低、中PEEP组的0%和7.7%(P<0.05)。结论当PEEP设置在4~6cmH2O时,NCPAP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的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塞持续正压通气 呼吸末正压 早产儿 呼吸暂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新生儿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压力不稳定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尹同进 吉海燕 +2 位作者 尹萍 雍其军 刘婷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83-885,共3页
目的观察影响新生儿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过程中导致压力不稳定的因素。方法对2006年10月—2009年8月新生儿科148例使用n-CPAP辅助呼吸的新生儿,记录导致n-CPAP压力不稳定的因素,包括鼻塞滑脱、鼻塞堵塞、管路冷凝水过多、患儿... 目的观察影响新生儿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过程中导致压力不稳定的因素。方法对2006年10月—2009年8月新生儿科148例使用n-CPAP辅助呼吸的新生儿,记录导致n-CPAP压力不稳定的因素,包括鼻塞滑脱、鼻塞堵塞、管路冷凝水过多、患儿躁动不安、固定不妥、鼻塞过小、管路漏气等,并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鼻塞滑脱、鼻塞堵塞、管路冷凝水过多、患儿躁动不安、固定不妥与n-CPAP压力异常显著相关。结论鼻塞脱落、鼻塞堵塞、管路冷凝水过多、患儿躁动不安、固定不妥为引起压力异常的主要因素,应予以及时、及早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呼吸道正压 影响因素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影响研究 被引量:53
14
作者 刘新兵 冯六六 +7 位作者 黄红漫 俞建华 曹国良 张书富 周明成 许其倓 陈允硕 李毅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熄者心律失常影响的研究。方法:将80例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标准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支持,采用持续性正压通气模式,...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熄者心律失常影响的研究。方法:将80例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标准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支持,采用持续性正压通气模式,呼吸频率12~16次/min,滴定在6~10cmH2O(1cmH2O=0.098kPa),每晚至少3h。对照组40例,按冠心病指南进行标准治疗。两组均在入选第1天和3个月后检测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浓度。主要终点:心律失常负荷的变化。次要终点:心源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植入永久起搏器联合终点。结果:动态心电图监护:治疗组第1天和3个月后的前后差值与对照组第1天和3个月后的前后差值比较,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计数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连续24h内正常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每5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校正的QT值(QTc)、QT间期的离散度(QTd)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3个月内共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3例,其中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对照组植入永久起搏器2例,治疗组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结论: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予兀创机械通气治疗能显著降低心律失常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冠心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持续正压无创机械通气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间歇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Meta分析 被引量:40
15
作者 唐仕芳 赵锦宁 +2 位作者 沈洁 胡章雪 史源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255-263,共9页
目的评价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 ed、EMBASE、Ovid、Springer、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获得NIPPV与NCPAP治疗NRD... 目的评价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 ed、EMBASE、Ovid、Springer、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获得NIPPV与NCPAP治疗NRDS的相关RCT文献。根据随机分配方法,分配隐藏,对研究对象、治疗方案和研究结果测量者采用盲法,结果数据的完整性,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其他偏倚来源进行文献偏倚评价。以治疗成功率和脱机成功率为主要结局指标;以预后良好率,早产儿呼吸暂停次数,脑室内出血(IVH)、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PVL)、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和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生率等为次要结局指标。计数资料选取OR及其95%C I表示,计量资料以加权均数差(WMD)及其95%C I表示。结果①13篇RCT文献进入M eta分析。13篇文献均采用了正确的随机方法,均提及报告数据的完整性,均未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12篇文献采用了分配隐藏;2篇文献提及未对研究者实施盲法。漏斗图检验未见显著发表偏倚。②M eta分析结果显示,NIPPV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NCPAP组,OR=0.39(95%C I:0.23~0.56),P<0.000 01。NIPPV组脱机成功率显著高于NCPAP组,OR=0.15(95%C I:0.08~0.31),P<0.000 01。③NIPPV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NCPAP组,OR=0.30(95%C I:0.13~0.68),P=0.004。NIPPV组早产儿呼吸暂停次数显著减少,WMD=-0.48(95%C I:-0.58^-0.37),P<0.000 01。NIPPV组ROP发生率低于NCPAP组,OR=0.36(95%C I:0.15~0.87),P=0.02。NIPPV组和NCPAP组BPD(OR=0.59,95%C I:0.29~1.16)、IVH和PVL的发生率(OR=0.54,95%C I:0.24~1.20)以及住院时间(WMD=-2.97,95%C I:-11.26~5.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IPPV可显著降低NRDS患儿行机械通气的比例,可显著提高机械通气拔管后脱机成功率,并可改善早产儿呼吸暂停次数和减少ROP的发生率。现有研究尚不能证实NIPPV可显著降低BPD、IVH和PVL的发生率。有关NIPPV对NRDS的远期疗效仍有待大规模、多中心的RCT研究予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18
16
作者 高晓刚 李毅 +5 位作者 席刚 侯东哲 孙岩伟 崔悦 刘刚 左芝治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4-287,共4页
目的分析自动压力模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Auto-CPAP)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122例,将合并OSAHS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阴性... 目的分析自动压力模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Auto-CPAP)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122例,将合并OSAHS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4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Auto-CPAP治疗。将未合并OSAHS的44例脑梗死患者为空白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入院时及治疗后7、14、28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以评估疗效。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阴性对照组和治疗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入院第7、14、28天,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P<0.05)。入院时与入院第7、14、28天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做差值,结果显示,Auto-CPAP治疗可使合并OSAHS的脑梗死患者明显获益(P<0.05),而不同程度OSAHS患者的差值结果显示,Auto-CPAP治疗使中重度OSAHS获益更多。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OSAHS早期应用Auto-CPAP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中重度OSAHS患者获益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脑梗死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AP和Auto-CPAP治疗重度OSAHS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17
作者 岳英明 孟琨 邱小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0-127,共8页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与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Auto-CPAP)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与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Auto-CPAP)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依从性,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通过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选取重度OSAHS患者60例,PSG正常对照组56例,均行肺功能检查(pulmonary function test,PFT)。将重度OSAH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CPAP组和Auto-CPAP组各30例,分别接受CPAP和Auto-C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的PSG参数、呼吸机治疗所需压力、平均每晚呼吸机使用时间、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及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1)重度OSAHS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1秒用力呼出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1秒用力呼出容积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FEV1%)、FEV1/FVC、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一氧化碳弥散量(carbon monoxide diffusing capacity,DLCO)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气道总阻力(airway resistance 5,R5)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总量(closing capacity,CC)/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P=0.038)、50%最大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50)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P=0.041)、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aximum midexpiratory flow,MMEF)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CPAP组和Auto-CPAP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nighttime mean pulse oxygen saturation,M Sa O2)、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nighttime the lowest pulse oxygen saturation,L Sa O2)、睡眠潜伏期(sleep latency,SL)、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SE)、FVC、FEV1、FEV1%、FEV1/FVC、TLC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DLCO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R5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CC/FRC%、PEF50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MMEF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ESS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uto-CPAP组觉醒次数(wake after sleep onset,WASO),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及快速动眼(rapid eye movement,REM)期睡眠各占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的比例、呼吸机治疗所需压力、平均每晚呼吸机使用时间与CP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的AHI、WASO、Ⅰ期+Ⅱ期比例、ESS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 Sa O2、L Sa O2、Ⅲ期+Ⅳ期比例、REM比例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和SE指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EV1/FVC、TLC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DLCO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R5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CC/FRC%、PEF50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MMEF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病例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重度OSAHS患者早期肺功能受损病变主要发生在小气道且该病变呈不可逆趋势。CPAP和Auto-CPAP对于重度OSAHS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当,但Auto-CPAP对患者睡眠结构改善更佳且依从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多导睡眠图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史源 唐仕芳 +3 位作者 沈洁 赵锦宁 胡章雪 李华强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6期494-498,共5页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采用RCT研究的方法,选择2008年1~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NICU住院的呼吸衰竭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n...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采用RCT研究的方法,选择2008年1~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NICU住院的呼吸衰竭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nIPPV组和nCPAP组,分别实施nIPPV或nCPAP干预,观察患儿动脉血气分析、应用nIPPV和nCPAP时间、并发症和预后等指标,比较nIPPV组和nCPAP组治疗后需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比例及其预后结局。结果研究期间nIPPV组纳入48例,nCPAP组纳入53例。两组在性别构成比、胎龄、年龄、出生体重、出生后5 m inApgar评分、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和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比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呼吸衰竭原发病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IPPV组治疗后1 h血气分析pH和PaO2显著高于nCPAP组(P<0.05)。nIPPV组治疗成功率为77.1%(37/48例),nCPAP组为62.3%(33/53例),nIPPV组显著高于nCPAP组(P<0.05)。nIPPV组和nCPAP组治疗成功的患儿平均应用nIPPV和nCPAP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IPPV组的预后结局中治愈和好转出院45/48例(93.8%),nCPAP组为46/53例(86.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nCPAP相比,nIPPV治疗可显著降低呼吸衰竭新生儿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应用BNCPAP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肖作源 陈国娟 +5 位作者 唐新意 张雪华 黄师菊 郭蕾 李晓峰 冯艳萍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8-81,87,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压力为8cmH2O的气泡式鼻塞持续正压通气(BNCPAP)预防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56例胎龄27~37周、羊水泡沫实验(-~+)的早产儿,分为预防组31例(治疗前未出现呼吸窘迫);治疗组25例,(治疗前...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压力为8cmH2O的气泡式鼻塞持续正压通气(BNCPAP)预防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56例胎龄27~37周、羊水泡沫实验(-~+)的早产儿,分为预防组31例(治疗前未出现呼吸窘迫);治疗组25例,(治疗前出现呼吸窘迫症状,胸片提示有不同程度NRDS改变)。均于生后半小时内应用压力为8cmH2O的BNCPAP预防和治疗NRDS。【结果】预防组31例中有27例未出现呼吸窘迫症状,预防成功率为87.1%。4例患儿4~6h后出现呼吸窘迫症状,其中2例(胸片为Ⅰ~Ⅱ级)继续治疗8h后症状逐渐改善;2例(胸片为Ⅲ~Ⅳ级)于生后8h行气管插管注入PS并改用机械通气,存活1例,死亡1例(为27周,死于大面积硬肿和感染性休克),死亡率为3.3%。治疗组25例中有24例治疗2h后血气改善,治疗6~8h后临床症状改善,BNCPAP治疗成功率为96%。1例在8h后呼吸困难加重行气管插管注入PS并改用机械通气最终存活。【结论】生后早期(半小时内)应用压力为8cmH2O的BNCPAP对于预防及治疗胎龄28周或以上早产儿NRDS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气泡式鼻塞持续正压通气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睡眠质量改善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雪君 康健 +3 位作者 王玮 肖丹 侯显明 于润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n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的效果。方法 :选择 2 0例OSAS病人在睡眠多导生理记录仪监测下 ,进行nCPAP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呼吸参数和睡眠结构的变化。结果 :全部病人的呼吸参数和睡...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n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的效果。方法 :选择 2 0例OSAS病人在睡眠多导生理记录仪监测下 ,进行nCPAP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呼吸参数和睡眠结构的变化。结果 :全部病人的呼吸参数和睡眠结构紊乱均得到明显改善。nCPAP压力值与呼吸暂停指数 (AI)、总共呼吸暂停时间呈正相关 ,与最低SaO2 呈负相关。结论 :nCPAP能够有效地改善OSAS病人的睡眠结构和呼吸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低氧血症 治疗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