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远场地震下钢筋混凝土梁桥抗震韧性对比
1
作者 陈锦晶 周荃 +1 位作者 宋颜培 黄坤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332,共10页
为揭示近、远场地震下公路钢筋混凝土梁桥抗震韧性的差异,基于云图法分别建立桥梁在近、远场地震作用下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和易损性曲线。以此为基础,采用基于概率的抗震韧性评估方法对比分析了桥梁在两类地震下的功能恢复曲线,以及抗... 为揭示近、远场地震下公路钢筋混凝土梁桥抗震韧性的差异,基于云图法分别建立桥梁在近、远场地震作用下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和易损性曲线。以此为基础,采用基于概率的抗震韧性评估方法对比分析了桥梁在两类地震下的功能恢复曲线,以及抗震韧性随地震动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近、远场地震下桥梁的抗震韧性及使用功能的差异性与地震动强度有关。研究结论揭示了近、远场地震下公路钢筋混凝土梁桥的地震响应规律,为该类桥梁抗震韧性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韧性 近断层地震动 远场地震动 连续梁桥 易损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加载历史的小半径曲线桥梁梁轨相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于向东 宋浩 敬海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9-1089,共11页
目前,大部分考虑加载历史的梁轨相互作用研究都集中在直线桥梁上,针对曲线桥梁,尤其是小半径曲线桥梁,梁轨相互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采用理想弹塑性滞回阻力模型模拟扣件纵向阻力,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以城东特大桥为研究对象的钢轨-桥梁... 目前,大部分考虑加载历史的梁轨相互作用研究都集中在直线桥梁上,针对曲线桥梁,尤其是小半径曲线桥梁,梁轨相互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采用理想弹塑性滞回阻力模型模拟扣件纵向阻力,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以城东特大桥为研究对象的钢轨-桥梁-墩台三维有限元空间力学计算模型,研究曲线半径对于梁轨相互作用的影响,探究了多荷载耦合作用、往复荷载作用以及循环荷载作用下考虑加载历史效应的曲线桥梁梁轨相互作用情况,并提出“拉力百分比”以及“压力百分比”的概念以便分析曲线半径对传统线性叠加法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曲线桥梁中梁轨纵、横向相互作用分别与曲线半径成正、反比,相关数据改变幅度与曲线半径成反比且当曲线半径超过800 m时基本收敛,此时可采用“以直代曲”的简化算法;曲线半径对于横向梁轨相互作用影响程度大于纵向,相较于挠曲、制动工况,伸缩工况受曲线半径影响更加显著;多荷载耦合作用下,采用传统线性叠加法相较于考虑加载历史更为保守且温度荷载起主要贡献;考虑加载历史时钢轨在往复荷载作用下会产生不可忽视的残余内力,且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将会产生收敛于第1次往复荷载下的残余内力,这是扣件纵向阻力的弹塑性滞回特性决定的;线性叠加法误差与曲线半径具有相关性,相较于挠曲、制动工况,伸缩工况下对其更为敏感。研究结果可为考虑加载历史下曲线桥梁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载历史 曲线半径 无缝线路 梁轨相互作用 多荷载耦合 线性叠加法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绝对位移法的曲线梁桥多维多点弹塑性随机响应分析
3
作者 李喜梅 赵廷龙 陶铖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4-173,共10页
针对当前地震动空间效应下曲线梁桥地震反应分析多采用确定性激励输入且忽略桥梁非线性的情况,采用了多维多点非平稳随机激励对曲线连续梁桥进行弹塑性响应分析。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降维解耦非平稳地震动非平稳演化功率谱(energy po... 针对当前地震动空间效应下曲线梁桥地震反应分析多采用确定性激励输入且忽略桥梁非线性的情况,采用了多维多点非平稳随机激励对曲线连续梁桥进行弹塑性响应分析。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降维解耦非平稳地震动非平稳演化功率谱(energy power spectral density,EPSD)矩阵,采用绝对位移法对桥梁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考虑不同视波速、场地条件、相干性以及平稳与非平稳地震激励,综合分析了曲线连续梁桥的随机响应及其频域特性和时域特性。结果表明,地震动空间效应和地震动的非平稳性对曲线梁桥随机响应影响很大,其中地震动空间效应对桥梁随机响应大小及其频域分布有显著影响,而非平稳性会对随机响应大小及其时变响应趋势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曲线连续梁桥抗震分析中需充分考虑地震动空间效应和地震动非平稳性,以避免错误估计桥梁抗震性能。提供了全面的分析结果,对加强曲线连续梁桥的抗震设计和评估,从而提高其抗震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连续梁桥 多维多点 虚拟激励法 非平稳激励 绝对位移 非线性 地震动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半径曲线梁桥的无缝线路有限元模型简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唐启辉 曾志平 +4 位作者 李秋义 尹华拓 李平 刘卓 张天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3-1034,共12页
为更简便地建立小半径曲线梁桥的无缝线路有限元模型,降低计算成本并保证计算精度的可靠性,本文比较分析不同简化程度的模型。首先,依据已有桥上无缝线路模型的形式,通过不同程度简化桥梁上部结构,由简到繁确立了单刚臂模型、多刚臂模... 为更简便地建立小半径曲线梁桥的无缝线路有限元模型,降低计算成本并保证计算精度的可靠性,本文比较分析不同简化程度的模型。首先,依据已有桥上无缝线路模型的形式,通过不同程度简化桥梁上部结构,由简到繁确立了单刚臂模型、多刚臂模型、准梁格模型、平面壳模型、空间壳模型、实体模型共6种模型,并通过扣件横向和纵向阻力试验取得了模型的关键参数;其次,以曲线半径为200 m的(40+50+50+40) m连续梁桥为实例,计算了桥上无缝线路在伸缩、挠曲、制动和断轨等其他组合工况下的结果;最后,以实体模型的计算结果为基准,将前5种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体模型的进行对比,通过欧几里得距离量化分析了各模型的计算精度。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模型复杂程度和计算精度,多刚臂模型和准梁格模型相比于空间壳模型性价比更高,梁格法在桥梁工程中被大量用于异形桥梁计算,且支座分布以及边界条件更符合实际情况。因此,推荐在进行小半径曲线梁桥的无缝线路计算时采用准梁格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半径曲线梁桥 无缝线路 有限元模型 纵向附加力 欧几里得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效应下小半径曲线桥梁轨作用及扣件阻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乔宏 黄承颖 +3 位作者 王少钦 戴祖豪 阮良奉 杜宪亭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79,共8页
为研究温度效应对小半径曲线桥梁轨相互作用的影响,以某小半径有轨电车曲线桥为背景,建立考虑无缝线路线形的线-桥-墩一体化空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验证。分析并对比直线桥与小半径曲线桥梁轨相互作用规律,研究了整体升温工况与局部升温... 为研究温度效应对小半径曲线桥梁轨相互作用的影响,以某小半径有轨电车曲线桥为背景,建立考虑无缝线路线形的线-桥-墩一体化空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验证。分析并对比直线桥与小半径曲线桥梁轨相互作用规律,研究了整体升温工况与局部升温工况下小半径曲线桥钢轨伸缩附加力、桥梁墩顶横向力和纵向力的大小及其分布规律,提出3种扣件布置方案并从减小钢轨伸缩附加力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直线桥,整体升温情况下小半径曲线桥上钢轨横向位移及墩顶横向力均较大;对于小半径曲线桥,整体升温情况下,随着桥梁温度的升高,钢轨的伸缩附加力逐渐增大;采用整体升温工况进行设计检算时,钢轨所受伸缩力及墩顶纵向力与局部升温工况相比结果偏大;相较于铺设常阻力扣件,铺设小阻力扣件可以明显减小钢轨伸缩附加力,但纵向阻力过小容易导致钢轨折断时断缝过大。研究结果可以为有轨电车小半径曲线桥上无缝线路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小半径曲线桥 无缝线路 梁轨相互作用 温度效应 扣件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标线设置对连续梁桥的挠度冲击系数影响研究
6
作者 张恒 周勇军 +3 位作者 王业路 范凯翔 赵煜 薛宇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5-275,共11页
为了研究振动标线设置对长大坡桥梁结构挠度冲击系数的影响,以30 m连续箱梁桥和五轴车辆为研究对象,基于实际振动标线结构形式进行不平顺度模拟,建立车桥耦合振动方程。借助ANSYS及APDL语言,采用直接积分法进行求解,得到了不同跨中位置... 为了研究振动标线设置对长大坡桥梁结构挠度冲击系数的影响,以30 m连续箱梁桥和五轴车辆为研究对象,基于实际振动标线结构形式进行不平顺度模拟,建立车桥耦合振动方程。借助ANSYS及APDL语言,采用直接积分法进行求解,得到了不同跨中位置挠度时程曲线和冲击系数,研究了振动标线数量、组间距和位置对连续梁桥不同跨中截面挠度冲击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振动标线后连续梁桥挠度冲击系数均大于规范值,且最大值为规范值的2.40倍;振动标线组数增加对下坡方向第一跨跨中位置挠度冲击系数影响不大,但对第二跨跨中挠度冲击系数有较大影响;随着振动标线组组间距增大,不同跨中截面挠度冲击系数变化规律不同;振动标线设置位置对不同跨中截面挠度冲击系数有一定影响;当振动标线组数为6时,首条振动标线宜选择距梁端距离4 m位置,振动标线组间距宜为4.5 m,当振动标线组数为4或5时,需根据不同跨径布置选择相应的振动标线设置形式。研究结论可为桥梁结构中振动标线的设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连续梁桥 振动标线(DLA) 冲击系数 车-桥耦合 时程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半径曲线简支梁桥上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无缝线路研究
7
作者 孙魁 农兴中 +3 位作者 肖军华 冯青松 翟利华 罗信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8-74,共7页
为研究小半径曲线简支梁桥上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无缝线路的力学特性,根据梁轨纵向和横向相互作用原理,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三维曲线简支梁桥上嵌入式轨道无缝线路模型,详细分析了钢轨温度、曲线半径、高分子材料纵向阻力和横向刚度对钢轨... 为研究小半径曲线简支梁桥上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无缝线路的力学特性,根据梁轨纵向和横向相互作用原理,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三维曲线简支梁桥上嵌入式轨道无缝线路模型,详细分析了钢轨温度、曲线半径、高分子材料纵向阻力和横向刚度对钢轨和桥梁纵、横向受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钢轨温度的增加会显著加剧伸缩工况中梁轨横向相互作用,故在进行小半径曲线桥上无缝线路设计时,需要考虑钢轨温度对桥墩横向受力的影响;(2)随着曲线半径的增加,钢轨伸缩力和梁轨纵向相对位移逐渐增加,梁轨横向相对位移和桥梁墩台横向受力则呈现整体减小的变化趋势;(3)当曲线半径大于300 m时,梁轨纵、横向相互作用与直线模型的计算结果逐渐趋于一致;(4)降低高分子材料纵向阻力可以显著减小桥梁墩台纵向和横向受力,对无缝线路力学特性而言,高分子材料横向刚度不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参数;(5)曲线半径对伸缩工况和断轨工况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对挠曲工况和制动工况的影响相对较小;(6)采用直线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钢轨强度和断缝值检算是偏安全的,但在检算小半径曲线地段桥梁墩台横向受力时需要采用曲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线路 有轨电车 嵌入式轨道 简支梁 小半径曲线 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轨电车S型小半径曲线桥梁无缝线路相互作用分析
8
作者 祝朋玮 张硕 +4 位作者 娄徐瑞利 刘文武 李平 黄伟雄 娄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93-5004,共12页
为探究有轨电车S型小半径曲线桥梁无缝线路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以广州某有轨电车S型小半径曲线桥梁无缝线路为工程背景,建立ABAQUS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研究桥梁温度、扣件纵向阻力、钢轨伸缩调节器、扣件横向刚度及车辆横向摇摆力等因... 为探究有轨电车S型小半径曲线桥梁无缝线路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以广州某有轨电车S型小半径曲线桥梁无缝线路为工程背景,建立ABAQUS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研究桥梁温度、扣件纵向阻力、钢轨伸缩调节器、扣件横向刚度及车辆横向摇摆力等因素对梁轨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基于钢轨伸缩附加力、钢轨纵向位移、梁轨纵向相对位移及桥墩支座横向力等指标,探讨不同工况下S型小半径曲线桥梁无缝线路相互作用特征,进而提出减小S型小半径曲线桥梁无缝线路相互作用的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桥梁温度变化对钢轨伸缩附加力、梁轨纵向相对位移的影响显著,且S型曲线连续梁上的钢轨伸缩附加力、梁轨纵向相对位移及钢轨横向位移在曲线衔接处达到最大。在连续梁桥上采用小阻力扣件有利于减小钢轨伸缩附加力和钢轨纵向位移。S型小半径曲线连续梁桥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可减小钢轨伸缩附加力,但会显著增大钢轨纵向位移,建议S型小半径曲线连续梁桥不设或少设钢轨伸缩调节器。扣件横向刚度对钢轨横向位移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对桥墩支座横向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车辆横向摇摆力的施加位置对钢轨横向位移和桥墩支座横向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研究结果可为有轨电车曲线连续梁桥无缝线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S型小半径曲线 连续梁桥 无缝线路 梁轨相互作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墩顶转体法施工的大跨度曲线钢桁梁桥总体设计及创新——以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安家庄特大桥主桥设计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艳明 徐升桥 +1 位作者 彭岚平 李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55,共8页
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安家庄特大桥为全线的控制性工程,左右幅主桥分别位于半径1600 m和1500 m的圆曲线上,依次跨越丰沙铁路、永定河和现状109国道,桥梁施工安全、河道防洪和环保要求均较高。为解决上跨铁路需采用转体法施工以及桥墩阻... 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安家庄特大桥为全线的控制性工程,左右幅主桥分别位于半径1600 m和1500 m的圆曲线上,依次跨越丰沙铁路、永定河和现状109国道,桥梁施工安全、河道防洪和环保要求均较高。为解决上跨铁路需采用转体法施工以及桥墩阻水比偏高的问题,创新提出了大跨度曲线钢桁梁桥墩顶转体法施工以及大直径厚壁钢管混凝土桥墩的设计方案,左右幅主桥分别采用(248.95+248.95)m钢桁斜拉桥和(171.95+171+75.25)m连续钢桁梁,转体长度分别为(248+248)m和(171+171)m,水中墩采用钢管混凝土桥墩。结合桥位处相关工程建设条件,对桥梁孔跨布置、桥式方案、水中墩结构的选择依据进行分析,简要介绍主桥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及基础、转体系统等主要设计内容。该桥突破钢桁梁不宜采用墩顶转体施工的技术瓶颈,扩大了连续钢桁梁桥和墩顶转体技术的使用范围;采用大直径厚壁钢管混凝土桥墩,有效降低了墩柱截面尺寸,拓宽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大跨度曲线钢桁梁构造及受力特性较为复杂,采用BIM正向设计技术,实现了复杂结构信息和设计意图的精准表达,提高了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公路桥 曲线桥 钢桁斜拉桥 连续钢桁梁 墩顶转体法 钢管混凝土桥墩 BIM正向设计 总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曲线槽-箱混合连续梁的曲率效应
10
作者 刘青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3-67,共5页
将槽形梁与箱形梁结合形成的槽-箱混合连续梁是一种适用于铁路小半径曲线区段的新型结构,但较大的曲率会引起显著的弯扭耦合作用,从而导致曲线梁体开裂或支座破坏。为研究曲线半径对铁路曲线槽-箱混合连续梁空间力学行为的影响,以在建... 将槽形梁与箱形梁结合形成的槽-箱混合连续梁是一种适用于铁路小半径曲线区段的新型结构,但较大的曲率会引起显著的弯扭耦合作用,从而导致曲线梁体开裂或支座破坏。为研究曲线半径对铁路曲线槽-箱混合连续梁空间力学行为的影响,以在建揭阳—惠来单线铁路跨梅州—汕头高铁两等跨槽-箱混合连续梁为依托,建立空间梁单元有限元模型,分析该桥在悬臂转体施工和成桥运营阶段的位移、应力和自振特性,并计算曲线半径对转体施工和运营阶段的主梁变形、应力、自振特性等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转体(悬臂)和运营(连续梁)阶段,梁体曲线内外竖向位移差主要是恒载产生的,其他荷载影响较小;对于两跨单线铁路槽-箱混合连续梁桥,在跨径较大且主梁宽度与曲线半径比值较小的情况下,曲线半径并非影响主梁顺桥向正应力和自振频率的敏感参数,但曲线半径对槽-箱混合连续梁桥曲线内外竖向位移差影响较大;最不利工况条件下,两等跨铁路曲线槽-箱混合连续梁桥在转体施工和运营阶段的变形、应力、自振特性等关键静动力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该新型结构适用于曲线半径超过300 m、建筑高度受限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曲线槽-箱混合连续梁 空间力学分析 曲率效应 曲线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各施工阶段受力影响的连续刚构桥梁地震损伤分析
11
作者 刘仕远 王慧东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9-168,178,共11页
为研究处于各施工阶段的连续刚构桥梁受力情况的不同在抗震易损性方面的影响,通过研究一座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进一步对该类桥的地震损伤性能进行分析。以Midas/Civil软件建立各施工阶段模型,提取施工阶段的受力情况,并将各阶段受力情况... 为研究处于各施工阶段的连续刚构桥梁受力情况的不同在抗震易损性方面的影响,通过研究一座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进一步对该类桥的地震损伤性能进行分析。以Midas/Civil软件建立各施工阶段模型,提取施工阶段的受力情况,并将各阶段受力情况输入Abaqus软件建立的结构模型中,并以等效荷载法提出的适用于连续刚构桥在施工阶段下主梁和主墩的内力等效荷载计算公式验证内力的吻合情况。基于规范反应谱生成10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记录,分别输入两组模型,以增量动力分析法对是否考虑施工阶段受力情况的两组模型进行时程分析。曲率延性系数为损伤指标划分损伤状态,基于理论易损性分析方法,加速度峰值作为地震动强度指标,取得主墩墩底、墩顶和墩梁固结处地震易损性曲线。研究结果显示:内力等效荷载计算公式模拟的等效内力与各施工阶段的内力吻合较准确;相同地震动强度不同施工阶段下,墩底、墩顶和墩梁固结处各损伤状态的损伤超越概率均随主梁悬臂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不考虑施工阶段桥梁的受力将会低估墩底、墩顶的损伤概率,同时高估墩梁固结处的损伤概率。损伤概率低估量在墩底沿纵桥向最大,且该低估量的大小也与主梁悬臂长度有直接关系,随悬臂长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施工阶段 受力影响 等效荷载法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损伤分析 易损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中等跨径RC连续梁桥系统易损性研究 被引量:83
12
作者 李立峰 吴文朋 +1 位作者 黄佳梅 王连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2-160,共9页
中等跨径混凝土连续梁桥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桥梁结构形式,地震作用下该类桥梁的破坏主要体现在桥墩、桥台和支座位置。以一典型多跨连续梁桥为例,考虑材料强度和上部结构容重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运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建立了10个桥梁... 中等跨径混凝土连续梁桥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桥梁结构形式,地震作用下该类桥梁的破坏主要体现在桥墩、桥台和支座位置。以一典型多跨连续梁桥为例,考虑材料强度和上部结构容重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运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建立了10个桥梁样本。根据场地类型从PEER强震数据库中选取100条地震波来模拟地震动的不确定性,并与10个桥梁样本随机组合。对结构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后得到结构的响应,并分别定义了各构件的四种极限破坏状态,采用传统可靠度概率方法形成了桥墩、桥台和支座的易损性曲线,并运用联合失效概率方法研究了结构的系统易损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型桥梁的支座比墩柱、桥台更容易遭受地震破坏,尤其是桥台处活动支座;采用一阶界限法和二阶界限法计算的结构系统失效概率均大于各构件破坏概率,显然用结构系统易损性来评估桥梁抗震性能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桥梁 系统易损性 易损性曲线 中等跨径连续梁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规则连续刚构桥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董俊 单德山 +1 位作者 张二华 马腾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5-851,878,共8页
为探讨非规则桥梁的抗震性能,建立了典型非规则公路桥梁的地震易损性理论模型.考虑桥梁结构参数和地震动的不确定性,抽样生成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模型样本库.用Open Sees软件对模型样本库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以获得结构动力响应.在... 为探讨非规则桥梁的抗震性能,建立了典型非规则公路桥梁的地震易损性理论模型.考虑桥梁结构参数和地震动的不确定性,抽样生成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模型样本库.用Open Sees软件对模型样本库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以获得结构动力响应.在研究桥墩反弯点时程曲线和桥墩曲率包络线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确定桥梁构件的损伤指标.采用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方法获得桥梁各构件易损性曲线,并基于一阶可靠度理论获得桥梁系统的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非规则桥梁支座最容易损伤破坏,桥梁系统的易损性明显高于桥梁构件的易损性;易损性曲线可用于评估非规则桥梁的抗震性能,为震后桥梁损伤识别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非规则连续刚构桥 地震易损性 易损性曲线 地震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件的RC连续梁桥地震体系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钟剑 庞于涛 +1 位作者 曹飒飒 袁万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3-198,共6页
提出了考虑各构件(桥墩、支座、桥台)地震响应相关性的体系易损性计算方法.首先利用均匀设计得到56个结构-地震样本对,得到各构件的地震响应;其次通过Matlab计算得到联合概率地震需求模型(JPSDM),并计算出对应的各构件能力样本;最后借... 提出了考虑各构件(桥墩、支座、桥台)地震响应相关性的体系易损性计算方法.首先利用均匀设计得到56个结构-地震样本对,得到各构件的地震响应;其次通过Matlab计算得到联合概率地震需求模型(JPSDM),并计算出对应的各构件能力样本;最后借助蒙特卡洛抽样(MCS)得到桥梁结构体系易损性曲线.以一座3跨连续梁桥的非线性Opensees模型为例,结果表明不考虑构件相关性的体系易损性会带来较大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连续梁桥 易损性曲线 构件相关性 体系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陀螺的大跨桥梁连续线形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盛 胡文彬 +2 位作者 杨燕 刘芳 甘维兵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74,共6页
为实现大跨桥梁的结构线形快速检测,及时定位桥梁最大变形部位,采用基于光纤陀螺的连续轨迹测量技术进行桥梁线形检测技术研究。分析基于光纤陀螺传感技术开展桥梁连续线形检测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原理,推导连续线形轨迹的计算公式,提出了... 为实现大跨桥梁的结构线形快速检测,及时定位桥梁最大变形部位,采用基于光纤陀螺的连续轨迹测量技术进行桥梁线形检测技术研究。分析基于光纤陀螺传感技术开展桥梁连续线形检测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原理,推导连续线形轨迹的计算公式,提出了线形检测流程及对测试结果的修正与标定方法,并在缩尺模型桥和实际大跨桥梁中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光纤连续线形测量系统的测试结果与传统百分表及全站仪的测试结果吻合,所测线形轨迹连续、精确,可准确定位桥梁结构最大变形部位。该技术可用于大跨桥梁连续线形的快速、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桥 光纤陀螺 线形检测 连续线形 结构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半径曲线桥上无缝线路稳定性加强方案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魏贤奎 王平 +1 位作者 庞玲 陈嵘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18,共5页
针对小半径曲线桥上无缝线路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无缝线路稳定性加强方案,建立了考虑护轨作用的计算模型,通过修改计算参数,分析护轨本身和加强方案对桥上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护轨的影响,曲线半径小于600 m地段的无缝... 针对小半径曲线桥上无缝线路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无缝线路稳定性加强方案,建立了考虑护轨作用的计算模型,通过修改计算参数,分析护轨本身和加强方案对桥上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护轨的影响,曲线半径小于600 m地段的无缝线路稳定性会被降低;在加强方案下,曲线半径大于250 m地段的无缝线路稳定性均能够得到提高,且随着曲线半径增大,提高量显著增大;加强方案下的护轨横撑槽钢强度能够满足要求;建议在进行小半径曲线桥上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时考虑护轨的影响,采用60 kg/m钢轨护轨的对桥上无缝线路稳定性影响的效果要好于采用50 kg/m钢轨护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半径曲线 桥上无缝线路 稳定性 有限元法 加强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施工及使用过程时效仿真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石现峰 宣言 王澜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65,共5页
根据BP-2理论,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预应力及其损失等因素的影响,采用按龄期调整的有效弹性模量法和有限单元步进法,编制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的时效仿真分析软件,计算结构在整个施工过程及投入使用后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内力和变... 根据BP-2理论,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预应力及其损失等因素的影响,采用按龄期调整的有效弹性模量法和有限单元步进法,编制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的时效仿真分析软件,计算结构在整个施工过程及投入使用后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内力和变形,实现对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施工过程进行实时控制的目的。应用该仿真分析软件对1座3跨曲线连续梁桥的分析表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和预应力对桥梁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均有较大的影响,而且某些截面的控制内力往往发生在施工过程中而非成桥后。因此对于分阶段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应该结合实际的施工过程进行相应阶段的内力计算,以确保各个施工阶段的内力值在安全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曲线桥 连续梁桥 时效分析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桥台性能影响的连续梁桥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郭军军 钟剑 +1 位作者 袁万城 徐变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2-537,共6页
由于目前桥台性能对整个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对考虑桥台性能的连续梁桥地震易损性进行研究。以一典型三跨连续梁桥为例,分别建立了有、无桥台两种情况下的有限元模型;根据四类场地从PEER(Pacific earthquake engineer... 由于目前桥台性能对整个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对考虑桥台性能的连续梁桥地震易损性进行研究。以一典型三跨连续梁桥为例,分别建立了有、无桥台两种情况下的有限元模型;根据四类场地从PEER(Pacific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强震数据库中各选取100条地震波来模拟地震动的不确定性,并组成"结构—地震波"样本对;采用Open Sees对结构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后得到构件响应,并定义了各个构件的四种极限破坏状态;采用可靠度理论得到各个构件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研究表明:桥台对构件的地震响应有显著影响,若不考虑桥台作用将会使其他构件的损伤概率明显增大;且在同一场地条件下,墩柱最易损伤,滑动支座次之,而桥台最不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桥台 场地 不确定性 地震响应 易损性曲线 Open SE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曲线连续梁桥的减隔震 被引量:22
19
作者 顾正伟 钟铁毅 张贞阁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51,共5页
针对某3跨门式桥墩轨道交通曲线连续梁桥,采用其桥址《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提供的3条地震动时程曲线,应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分析未隔震和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隔震条件下的罕遇地震响应,进行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曲线连续梁桥的减隔... 针对某3跨门式桥墩轨道交通曲线连续梁桥,采用其桥址《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提供的3条地震动时程曲线,应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分析未隔震和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隔震条件下的罕遇地震响应,进行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曲线连续梁桥的减隔震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曲线连续梁桥各桥墩的内力响应受响应内力方向与地震动输入方向夹角的影响;仅固定墩切向隔震时,固定墩的切向内力大幅减少,弯矩和剪力分别减小约70%和50%,但各墩的径向内力均有增加,最大增幅约达10%,不能满足桥梁的抗震要求;固定墩切向和径向双向、滑动墩径向隔震时,固定墩的切向和径向内力均大幅减少,弯矩和剪力分别降低约73%和49%,同时各滑动墩的径向内力也大幅降低40%~60%,减震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连续梁桥 减震 隔震 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 地震响应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薄壁高墩曲线多跨连续刚构桥自振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杰 周明坤 陈淮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9-114,120,共7页
为确定双薄壁高墩曲线多跨连续刚构桥的自振特性,以某双薄壁高墩曲线五跨连续刚构桥为实例,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中的Solid 65实体单元和Beam 188梁单元建立该桥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同时利用Midas/Civil建立大桥空间梁单元有限元模型,探... 为确定双薄壁高墩曲线多跨连续刚构桥的自振特性,以某双薄壁高墩曲线五跨连续刚构桥为实例,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中的Solid 65实体单元和Beam 188梁单元建立该桥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同时利用Midas/Civil建立大桥空间梁单元有限元模型,探讨不同软件、不同单元类型以及预应力张拉对双薄壁高墩曲线多跨连续刚构桥自振频率的影响,分析曲线桥梁结构的平曲线半径对双薄壁高墩曲线连续刚构桥的自振特性的影响,最后按照桥墩等线刚度的原则分析墩高对双薄壁高墩曲线连续刚构桥的自振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曲线连续刚构桥第1阶振动模态一般为纵飘;曲线桥梁结构动力特性及其力学行为的分析,建议选用可考虑翘曲的Beam 188梁单元模型;对于高等级公路中的曲线半径较大的双薄壁高墩曲线连续刚构桥,曲率半径对桥梁的自振特性影响很小;在保持墩线刚度不变的前提下,结构的自振频率随着墩高的增大而减小,可以通过优化墩的纵桥向厚度或双薄壁墩间距改善结构的整体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连续刚构桥 自振特性 曲率半径 墩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