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L分数阶定义的PCCM Boost变换器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仁明 李啸 张赟宁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6,共8页
研究了基于R-L分数阶定义的电感电流伪连续PCCM(pseudo-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Boost变换器模型,并由此导出了变换器的状态平均模型,然后推导出升压比,直流静态工作点,电感电流波纹以及输出电压波纹的表达式。结果表明,与基于Caput... 研究了基于R-L分数阶定义的电感电流伪连续PCCM(pseudo-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Boost变换器模型,并由此导出了变换器的状态平均模型,然后推导出升压比,直流静态工作点,电感电流波纹以及输出电压波纹的表达式。结果表明,与基于Caputo分数阶定义下的变换器模型相应表达式比较,R-L分数阶定义下的直流静态工作点和升压比不仅与占空比相关,而且还与电感和电容的阶数有关,输出电压波纹的表达式不仅与分数阶电感的阶数α有关,与分数阶电容的阶数β也相关。电感和电容的阶数对状态变量的直流分量和分数阶PCCM Boost的稳态特性有很大影响。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R-L分数阶PCCM Boost变换器数学模型和电路模型,仿真结果显示R-L分数阶PCCM Boost变换器模型的分析结果比其他PCCM Boost模型的分析结果更加稳定,误差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变换器 分数阶模型 电感电流伪连续模式 状态空间平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关电感电池均衡器的CCM软开关实现算法
2
作者 高彬桓 胡勇 +3 位作者 刘爱忠 刘俊 刘宇涵 阚加荣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1-259,共9页
针对开关电感的锂离子电池均衡器在小功率便携式用电设备中仍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但传统控制策略控制的均衡器中开关管为硬开关的问题,提出1种基于开关电感锂电池均衡器电流连续运行模式下的软开关实现算法。分析均衡器电感电流电池单体... 针对开关电感的锂离子电池均衡器在小功率便携式用电设备中仍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但传统控制策略控制的均衡器中开关管为硬开关的问题,提出1种基于开关电感锂电池均衡器电流连续运行模式下的软开关实现算法。分析均衡器电感电流电池单体充、放电电流大小的决定因素,由此提出均衡器中开关管的软开关实现算法并分析了该算法的控制精度。通过检测电池单体的电压与充电电流的变化率可实时得到电池单体的等效阻抗与开路电压,进一步保证了算法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软开关控制算法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均衡器 开关电感 电流连续模式 软开关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速SRG功率变换器及其CCM风电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冠群 宋春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9-305,共7页
提出一种无主开关管的新型开关磁阻发电机(SRG)功率变换器拓扑,在高速运行和连续导通模式(CCM)下分析其励磁和发电两阶段工作过程,并与通过开关角控制的经典不对称半桥功率变换器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的励磁和发电工作过程基本相同。进一... 提出一种无主开关管的新型开关磁阻发电机(SRG)功率变换器拓扑,在高速运行和连续导通模式(CCM)下分析其励磁和发电两阶段工作过程,并与通过开关角控制的经典不对称半桥功率变换器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的励磁和发电工作过程基本相同。进一步通过仿真和实验,获得新型功率变换器在高速CCM时的相电压、相电流等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并获得转速、励磁电压、发电电压、功率四者的约束关系,从而优化输出功率时可采用调节励磁电压和发电电压的方式,相比于不对称半桥功率变换器,两者的发电输出能力相当。最后,以变速风电应用为例,给出控制策略,无需转子位置检测和风速检测,基速以上无桨距角调节,证实了所提新型功率变换器及其控制策略在高速CCM运行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开关磁阻发电机 功率变换器 无开关管 连续导通模式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输入倍压整流LLC谐振变换器的时域分析
4
作者 熊兰 高迎飞 +1 位作者 宋佳 刘林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8-237,共10页
宽输入谐振变换器在储能与新能源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需求。应用时域分析法求取LLC谐振变换器的电压增益特性时,已有研究通常假定移相控制电路处于电流断续模式,使得变换器连续模式的增益分析结果出现明显误差。针对倍压整流LLC谐振变换... 宽输入谐振变换器在储能与新能源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需求。应用时域分析法求取LLC谐振变换器的电压增益特性时,已有研究通常假定移相控制电路处于电流断续模式,使得变换器连续模式的增益分析结果出现明显误差。针对倍压整流LLC谐振变换器,提出识别2种模式的时域分析计算方法。首先通过模态分析得出电流连续或断续的判据;然后以时域分析法推导2种模式的归一化计算模型,并使用计算结果和判据验证工作模式;最后通过不同条件下电压增益曲线的计算、仿真和实验对比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可能出现连续模式的LLC变换器更加适用,增益分析的准确性有所提高,有助于参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C谐振变换器 宽输入 时域分析 电流连续模式 电流断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感双输出CCM Buck变换器输出交叉影响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瑶 许建平 +1 位作者 钟曙 何圣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371-2378,共8页
以工作于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CM)的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IDO)Buck变换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平均等效电路方法,给出SIDO CCM Buck变换器的直流电压增益及系统的输出/控制、交叉影响... 以工作于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CM)的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IDO)Buck变换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平均等效电路方法,给出SIDO CCM Buck变换器的直流电压增益及系统的输出/控制、交叉影响、耦合等传递函数。在此基础上,得到一种分析SIDO CCM Buck变换器交叉影响的功率级小信号模型。论文建立电压控制SIDO CCM Buck变换器的闭环小信号模型,分析变换器两路输出负载变化对两路输出支路的交叉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导电模式 单电感双输出 交叉影响 小信号模型 负载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工作于CCM模态的高效图腾柱无桥PFC变换器 被引量:14
6
作者 章治国 李世锋 +2 位作者 李鑫 程鹏铭 罗全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57-1967,共11页
提出一种具有零电压开通(zero-voltageswitching,ZVS)和零电流关断(zero-current switching,ZCS)的可工作于CCM腾柱式无桥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电路拓扑。该拓扑在传统图腾柱无桥PFC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辅助谐振支... 提出一种具有零电压开通(zero-voltageswitching,ZVS)和零电流关断(zero-current switching,ZCS)的可工作于CCM腾柱式无桥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电路拓扑。该拓扑在传统图腾柱无桥PFC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辅助谐振支路来实现功率开关管(MOSFET)的ZVS导通,同时辅助谐振支路亦可有效地抑制其体二极管电流的di/dt,实现ZCS关断,极大地缓解了MOSFET体二极管反向恢复问题;工作在电流断续模态下的辅助谐振支路,其开关管均能实现零电流开通,变换器的所有开关管均工作在软开关状态。该拓扑克服传统硅基图腾柱无桥PFC的MOSFET体二极管反向恢复问题,以及只能工作在电流断续导电模式或临界导电模式的限制,拓宽其工作范围,与传统图腾柱式无桥PFC电路相比,有更高的效率和功率密度。基于对所提出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稳态特性的分析,设计一台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拓扑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腾柱无桥PFC变换器 零电压开通 零电流关断 连续导电模式 辅助谐振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输出电压纹波三态PCCM CUK PFC变换器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斐 许建平 +1 位作者 舒立三 董政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0-84,90,共6页
提出了一种具有低输出电压纹波的三态伪连续导电模式(PCCM)CUK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及其控制策略。在CUK变换器的中间储能电容(过渡电容)上串联一个开关管,使得中间储能电容电压在一个开关周期内存在3个工作状态,进而获得低输出电压... 提出了一种具有低输出电压纹波的三态伪连续导电模式(PCCM)CUK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及其控制策略。在CUK变换器的中间储能电容(过渡电容)上串联一个开关管,使得中间储能电容电压在一个开关周期内存在3个工作状态,进而获得低输出电压纹波和快速的负载动态响应速度。分析了三态PCCM CUK PF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同时通过一个200 W的实验电路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结果表明三态PCCM CUK PFC变换器具有输入功率因数高、输出电压纹波小和动态响应速度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因数校正 变换器 动态响应 低输出电压纹波 伪连续导电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电流–电容电压纹波控制单电感双输出CCM Buck变换器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280-3287,共8页
为研究减小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SIDO)Buck变换器输出支路间交叉影响的控制方法,该文以工作于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continue conduction mode,CCM)的SIDO Buck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描述其工作原理和开关状态,推导出... 为研究减小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SIDO)Buck变换器输出支路间交叉影响的控制方法,该文以工作于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continue conduction mode,CCM)的SIDO Buck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描述其工作原理和开关状态,推导出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并建立了SIDO CCM Buck变换器的功率级小信号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电容电流–电容电压纹波控制(capacitor current and capacitor voltage ripple controlled,CCVR) SIDO CCM Buck变换器,对其控制原理进行阐述,并建立了小信号模型。进一步地,分析了变换器输出支路间的交叉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峰值电流型控制(peak current mode controlled,PCM) SIDO CCM Buck变换器,CCVR SIDO CCM Buck变换器可有效减小输出支路间的交叉影响。最后,由设计的CCVR SIDO CCM Buck变换器实验电路,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电流–电容电压纹波控制 单电感双输出 连续导电模式 交叉影响 小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CCMPFC控制器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卫平 王柏樟 张晓强 《电源学报》 CSCD 2016年第5期7-14,共8页
PFC控制器在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PFC控制器芯片投入到市场中。PFC尺寸和性能都得到了提升,控制器芯片内部集成了数字补偿器。介绍并比较了UC3854和ICE3PCS03G两种CCM PFC控制器,分析PFC... PFC控制器在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PFC控制器芯片投入到市场中。PFC尺寸和性能都得到了提升,控制器芯片内部集成了数字补偿器。介绍并比较了UC3854和ICE3PCS03G两种CCM PFC控制器,分析PFC原理以及两个PFC控制器芯片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功能;基于ICE3PCS03G控制器设计了一个PFC电路,对控制器的外围电路参数设计进行了分析。利用该芯片进行实验验证,保证了PFC功能和各次谐波分量,而且使用这个控制器大大降低了PFC变换器的设计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因数校正 连续导通模式 UC3854 ICE3PCS03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出电压纹波控制两开关PCCM Buck-Boost PFC变换器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斐 许建平 +1 位作者 董政 舒立三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3-118,共6页
研究了两开关伪连续导电模式(pseudo 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PCCM)Buck-Boost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为了简化两开关PCCM Buck-BoostPFC变换器的控制器设计,在分析单相PFC变换器输出电压纹波... 研究了两开关伪连续导电模式(pseudo 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PCCM)Buck-Boost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为了简化两开关PCCM Buck-BoostPFC变换器的控制器设计,在分析单相PFC变换器输出电压纹波的基础上,提出了输出电压纹波反馈控制算法。该算法采样PF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通过计算得到输出电压纹波值来实时调整电流控制环的补偿系数,无需增加额外的硬件电路,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编程方式即可实现。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当负载功率发生大范围变化时所设计的系统具有快速动态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动态响应 功率因数校正 伪连续导电模式 两开关Buck—Boost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M开关变换器离散滞环电容电流脉冲序列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明 王锐 +1 位作者 宋胜男 王克文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5-82,共8页
针对传统脉冲序列PT(pulse train)控制连续导电模式CCM(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开关变换器存在的低频振荡问题,提出了一种离散滞环电容电流脉冲序列DHCC-PT(discrete hysteretic capacitor current-pulse train)控制方法。DHCC-PT... 针对传统脉冲序列PT(pulse train)控制连续导电模式CCM(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开关变换器存在的低频振荡问题,提出了一种离散滞环电容电流脉冲序列DHCC-PT(discrete hysteretic capacitor current-pulse train)控制方法。DHCC-PT控制方法通过限制每一个开关周期起始时刻电容电流i_(C)(nT)的运动区域,将其控制在不易发生低频振荡所对应的电容电流边界区间内,即可实现低频振荡的有效抑制。以CCM Buck变换器为例,详细阐述了DHCC-PT的基本原理、控制流程以及低频振荡抑制机理,设计了简单可靠的DHCC-PT控制器实现电路,并通过仿真和试验对其控制规律和输出特性进行了研究,验证了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表明:DHCC-PT控制方法简单有效,DHCC-PT控制CCM开关变换器具有良好的输出电压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换器 脉冲序列控制 连续导电模式 低频振荡现象 输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Σ-Δ调制器的CCM Buck变换器滑模控制
12
作者 熊远生 俞立 +1 位作者 徐建明 南余荣 《机电工程》 CAS 2009年第7期8-10,共3页
针对常规滑模控制方案应用于电流连续型(CCM)Buck变换器中,存在开关频率不固定及电感启动电流过大等问题,对电流连续型Buck变换器建立了仿射非线性模型,在Σ-Δ(sigma-delta)调制器的基础上,选定反映控制目的的合适滑模面后,设计了指数... 针对常规滑模控制方案应用于电流连续型(CCM)Buck变换器中,存在开关频率不固定及电感启动电流过大等问题,对电流连续型Buck变换器建立了仿射非线性模型,在Σ-Δ(sigma-delta)调制器的基础上,选定反映控制目的的合适滑模面后,设计了指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滑模控制的电流连续型变换器具有固定的开关频率,并且启动时间和电感启动电流可通过调节滑模控制器中的控制参数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Σ-Δ调制器 滑模控制 电力电子 BUCK变换器 电流连续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交叉影响的V2控制PCCM SIDO Buck变换器稳定性及瞬态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述晗 周国华 +1 位作者 叶馨 王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6748-6759,共12页
为解决电压型控制伪连续导电模式(pseudo continuous conductionmode, PCCM)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SIDO) Buck变换器输出支路存在交叉影响、负载瞬态响应慢等问题,提出一种输出支路无交叉影响、负载瞬态响应速度快... 为解决电压型控制伪连续导电模式(pseudo continuous conductionmode, PCCM)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SIDO) Buck变换器输出支路存在交叉影响、负载瞬态响应慢等问题,提出一种输出支路无交叉影响、负载瞬态响应速度快的V2控制PCCM SIDO Buck变换器技术。首先,阐述V2控制PCCM SIDO Buck变换器的基本工作过程,建立实际电路参数下V2控制和电压型控制PCCM SIDO Buck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利用波特图对比分析2种控制方法的负载瞬态性能和交叉影响特性;然后,建立V2控制PCCM SIDO Buck变换器的采样数据模型,通过对平衡点处的雅克比矩阵及其特征值进行分析,得到电路参数变化时变换器的状态区域分布图,为电路参数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并验证所提理论的正确性。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电压型控制,V2控制PCCM SIDO Buck变换器的输出支路间交叉影响为零,且负载瞬态响应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感双输出 伪连续导电模式 V2控制 交叉影响 瞬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负载DC-DC变换器电荷平衡数字控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邱楹 陈希有 +1 位作者 仲崇权 齐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40-47,17,共8页
提出一种适用于连续模式和断续模式DC-DC变换器的电荷平衡数字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并行运算和组合逻辑,通过连续计算和比较平均充电电流和输出电流从而生成期望的占空比。得益于该机制,新的方法对跨越两种导通模式的扰动仍具有良好的... 提出一种适用于连续模式和断续模式DC-DC变换器的电荷平衡数字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并行运算和组合逻辑,通过连续计算和比较平均充电电流和输出电流从而生成期望的占空比。得益于该机制,新的方法对跨越两种导通模式的扰动仍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该方法通过引入双模控制策略利用线性补偿器消除稳态误差,且适用于包括Buck,Boost和Buck-Boost在内的3种基本变换器。对同相Buck-Boost变换器的仿真与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连续模式 断续模式 数字控制 电荷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模式控制Buck-Boost变换器建模及非线性现象仿真 被引量:13
15
作者 袁雷 沈建清 肖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72-979,共8页
根据电流模式控制下Buck-Boost变换器的工作特性,建立变换器的统一数学模型,并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分别搭建工作于电流连续和电流断续模式下变换器的仿真模型。通过对电流连续模型进行仿真,揭示参考电流Iref和电感L在不同的工... 根据电流模式控制下Buck-Boost变换器的工作特性,建立变换器的统一数学模型,并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分别搭建工作于电流连续和电流断续模式下变换器的仿真模型。通过对电流连续模型进行仿真,揭示参考电流Iref和电感L在不同的工作情况下出现倍周期分叉并最终导致混沌的现象;对电流断续模型进行仿真,得出以输入电压E变化时的混沌相图,验证电流断续模式下混沌现象的存在性。同时为消除这2种模式下的混沌现象,引入PID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设置适当的参数,可以有效地抑制变换器中的混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BOOST变换器 建模 电流连续模式 电流断续模式 PID控制器 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ck变换器最优负载瞬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倪雨 许建平 +1 位作者 于海坤 王金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8-14,共7页
分析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CCM)Buck变换器的最优负载瞬态响应过程,通过负载跃变阈值概念的提出,获得负载突变时Buck变换器输出电压的最优超调量(跌落量)和稳态调节时间,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Buck变... 分析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CCM)Buck变换器的最优负载瞬态响应过程,通过负载跃变阈值概念的提出,获得负载突变时Buck变换器输出电压的最优超调量(跌落量)和稳态调节时间,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Buck变换器在负载跃变时存在最优瞬态工作过程。研究最优负载瞬态特性在滑模控制Buck变换器中的应用,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最优负载瞬态特性的研究对Buck变换器主电路参数和控制策略的设计与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负载瞬态特性 BUCK变换器 连续导电模式 主电路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快速动态响应的三态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斐 许建平 +1 位作者 王金平 于海坤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9,25,共8页
提出一种三态Boost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其相应的系统控制策略,采用DSP实现系统的全数字控制。通过在Boost变换器电感两端并联开关管,使Boost变换器工作在伪连续导电模式从而获得2个控制自由度并实现控制环路的解耦。详细分析三态Boost功... 提出一种三态Boost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其相应的系统控制策略,采用DSP实现系统的全数字控制。通过在Boost变换器电感两端并联开关管,使Boost变换器工作在伪连续导电模式从而获得2个控制自由度并实现控制环路的解耦。详细分析三态Boost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不但解决了不连续导电模式Boost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不能应用于中大功率场合和连续导电模式Boost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控制电路设计复杂的问题,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功率因数校正能力,拓宽了Boost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负载范围,并提高了Boost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动态响应速度。通过一台400W的实验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态变换器 连续导电模式 不连续导电模式 快速动态响应 功率因数校正 伪连续导电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全新的临界工作模式下的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工作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邓卫华 张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6-40,共5页
该文首先分析了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中普遍存在的储能电容电压过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临界工作模式下的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在对PFC变换器及DC/DC变换器的临界条件进行了数学解析后,得出了电路工作状态的... 该文首先分析了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中普遍存在的储能电容电压过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临界工作模式下的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在对PFC变换器及DC/DC变换器的临界条件进行了数学解析后,得出了电路工作状态的精确解并提出了控制储能电容电压的临界点工作方式。该电路在利用普通控制芯片实现较高功率因数的同时,有效地控制了储能电容的电压值,降低了开关应力,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单级PFC电路中的电流畸变特性,得出PFC电路的功率因数表达式。最后实验验证了该文数学推导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临界工作模式 工作特性 控制芯片 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电感电流连续导通和断续运行模式的DC/DC电路建模和参数辨识 被引量:29
19
作者 马皓 毛兴云 徐德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4-69,共6页
电力电子电路作为开关型功率变换器,其离散事件与连续时间动态特性相互作用,使其呈现混杂系统的动态特征。给出电力电子电路基于混杂系统的统一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能应用于故障诊断的参数辨识法。建立Buck、Boost、Buck-Bo... 电力电子电路作为开关型功率变换器,其离散事件与连续时间动态特性相互作用,使其呈现混杂系统的动态特征。给出电力电子电路基于混杂系统的统一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能应用于故障诊断的参数辨识法。建立Buck、Boost、Buck-Boost、Cuk、反激式直流变换、正激式直流变换等6种DC/DC电路的混杂系统模型,并且上述模型兼顾了电感电流运行在连续导通模式(CCM)和断续导通模式(DCM)。基于上述模型,以Buck电路为例,给出应用最小二乘算法对该模型的参数进行辨识的方法。通过Buck电路的滤波电感、滤波电容和电容ESR的辨识实验验证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电路 混杂系统 参数辨识 连续导通模式 断续导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变换器模式快速识别PI自适应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20
作者 谢桢 付立军 +1 位作者 肖飞 王瑞田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30,共6页
针对三电平H桥直流变换器在传统的PI控制下,受到电流连续模式和电流断续模式切换大扰动时动态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模式快速识别PI自适应非线性控制策略。采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和开关网络平均法,建立了变换器在两种模式下的数... 针对三电平H桥直流变换器在传统的PI控制下,受到电流连续模式和电流断续模式切换大扰动时动态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模式快速识别PI自适应非线性控制策略。采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和开关网络平均法,建立了变换器在两种模式下的数学模型,并设计了数字控制器。控制器有效提取了电感电压特征,能在一个开关周期内对模式进行快速识别,克服了依据电感电流检测模式速度慢且准确性不高的问题,从而根据模式实时改变PI参数以实现最佳的动态性能。将新型控制策略和传统PI控制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变换器在突加50%负载工况后,采用新型控制的输出电压最大跌落较传统控制降低了25.2%,从而验证了该新型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H桥 电流连续模式 电流断续模式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