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药代动力学的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血液净化治疗共识 被引量:5
1
作者 《基于药代动力学的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血液净化治疗共识》专家组 潘龙飞 +6 位作者 马青变 朱华栋 张国强 马岳峰 裴红红 孙宝妮 张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33-1043,共11页
近年来,药物导致的急性中毒逐年增多,但多数药物中毒缺乏特效解毒剂。血液净化治疗在药物急性中毒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关于其在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方面的应用尚无统一推荐意见。本专家共识以药代动力学为核心,对血液净化... 近年来,药物导致的急性中毒逐年增多,但多数药物中毒缺乏特效解毒剂。血液净化治疗在药物急性中毒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关于其在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方面的应用尚无统一推荐意见。本专家共识以药代动力学为核心,对血液净化治疗在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治疗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增进临床医生对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相应血液净化治疗模式的理解,从而使其在诊治药物急性中毒患者时可以基于导致中毒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选择合理的血液净化治疗模式并制订恰当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案,最终提高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患者的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药物过量 药代动力学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 急性中毒 药物中毒 血液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细胞因子监测在判断CBP治疗SAP时机选择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海滨 王旭东 史海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 :通过监测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时机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SAP患者入院后即行CBP治疗,CBP治疗模式为连续性静... 目的 :通过监测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时机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SAP患者入院后即行CBP治疗,CBP治疗模式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ity veno-venos hemofiltration,CVVHF),每天治疗12 h,连续3 d。根据CBP治疗距SAP发病时间,将33例SAP患者随机分为A、B、C共3组,分别在SAP发病0~24、24~48、48~72 h开始给予CBP治疗。在CBP治疗开始及结束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IL-6、IL-8、血淀粉酶(amylase,AMY)、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APACHEⅡ评分等指标变化。结果:3组SAP患者经过CBP治疗后,TNF-α、IL-1、IL-6、IL-8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AMY、CRP、APACHEⅡ评分等病情评估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比较3组SAP患者的AMY、CRP、APACHEⅡ评分等病情评估指标的降低幅度上,C组(48~72 h CBP治疗组)较A、B组(0~24、24~48 h CBP治疗组)明显减少;而TNF-α、IL-1、IL-6、IL-8等炎性细胞因子的降低幅度上,C组较A、B组明显增加。结论:通过CBP治疗可有效降低SAP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浓度,并改善病情。48 h内开始CBP治疗对SAP患者病情的改善幅度要优于48 h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重症急性胰腺炎 炎性细胞因子 治疗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鲁欣怡 石安 +1 位作者 张素兰 李娇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8-541,共4页
目的:总结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行氨甲蝶呤化疗后出现氨甲蝶呤排泄延迟,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5例恶性肿瘤病人行氨甲蝶呤化疗发生排泄延迟后行血液净化治疗,主要护理措施包括个体化治疗模式、容量管理、预防感染、预... 目的:总结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行氨甲蝶呤化疗后出现氨甲蝶呤排泄延迟,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5例恶性肿瘤病人行氨甲蝶呤化疗发生排泄延迟后行血液净化治疗,主要护理措施包括个体化治疗模式、容量管理、预防感染、预防出血及营养支持。结果:5例病人在血液净化治疗后氨甲蝶呤血药浓度降至正常范围内,肾功能恢复正常,顺利转出重症监护室。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技术治疗氨甲蝶呤排泄延迟具有独特优势,结合肿瘤病人的特点,加强感染预防、密切观察出血风险及早期开展肠内营养支持对促进病人康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氨甲蝶呤排泄延迟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护士工作嵌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黄丽璇 戴小梅 +1 位作者 吕桂兰 刘宇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4-1088,共5页
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护士工作嵌入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0-12月5个省份8家医院的145名连续性血液净化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工作嵌入量表、护士工作环境量表和离职意愿量表对其调查。结... 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护士工作嵌入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0-12月5个省份8家医院的145名连续性血液净化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工作嵌入量表、护士工作环境量表和离职意愿量表对其调查。结果连续性血液净化护士工作嵌入总均分为(3.62±0.64)分;护士工作环境感知总均分为(3.15±0.54)分;离职意愿总均分为(2.14±0.7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嵌入的影响因素包括离职意愿、用工性质、护士工作环境、生育状况和学历(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40.7%。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护士的工作嵌入处于中等水平,管理者可根据其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以改善护士工作环境、降低离职意愿,提高工作嵌入水平,从而达到稳定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人才队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护士 工作嵌入 护士工作环境 离职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彭登高 卿国忠 +2 位作者 唐卓 尹剑 李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706-2708,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并伴有应激性高血糖需CBP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共24例,检测其CBP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并伴有应激性高血糖需CBP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共24例,检测其CBP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计算患者CBP治疗前、治疗后24 h葡萄糖输入量与胰岛素用量比值(G/I),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所有患者经CBP治疗后FPG、FIN、hs-CRP、IL-6、TNF-α水平及HOMA-I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G/I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P治疗可以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超量的炎性递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透析 脓毒症 血糖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5
6
作者 付素珍 孙杰 +2 位作者 董云 赵琪 关炳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731-273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脓毒症患者促炎/抗炎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脓毒血症患者分为CBP组(60例)和常规治疗组(42例),在相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CBP组加用CBP治疗,持续治疗72 h。比较两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脓毒症患者促炎/抗炎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脓毒血症患者分为CBP组(60例)和常规治疗组(42例),在相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CBP组加用CBP治疗,持续治疗72 h。比较两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记录28 d生存率和重症病房(ICU)住院时间。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48、72 h各时点抽取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中辅助性T细胞1/2(Th1/Th2)比值;酶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治疗后CBP组APACHEⅡ、SOFA评分均下降(P<0.05)。两组28 d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BP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72 h后,CBP组患者外周血IL-1、IL-10、TNF-α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h1/Th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与同期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P能通过清除炎症介质,增加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恢复Th1/Th2的平衡,从而改善脓毒血症患者的总体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连续性血液净化 TM TH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高出血风险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43
7
作者 赵尚平 欧好 +3 位作者 彭玥 刘作良 杨明施 肖雪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34-1339,共6页
目的:探讨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技术在高危出血风险患者血液净化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52例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伴高出血风险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按时间段分为两组,A组(68例)采用肝素钠抗凝法,B组(84例)采用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法。观察... 目的:探讨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技术在高危出血风险患者血液净化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52例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伴高出血风险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按时间段分为两组,A组(68例)采用肝素钠抗凝法,B组(84例)采用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法。观察两组滤器、静脉壶的凝血情况,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滤器前后全血活化凝血时间及电解质等指标。结果:与A组比较,B组滤器和静脉壶凝血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降低(P<0.05),且患者新发出血和原有出血加重发生率也大大下降;A组滤器后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在治疗后各时间点较治疗前延长(P<0.05),而B组滤器后的ACT浓度在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p H,Na+,HCO3–,Ca2+浓度均维持在正常范围。结论: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技术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可取得良好的局部抗凝效果,出血风险低,是高危出血风险患者理想的体外抗凝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枸橼酸钠抗凝 血液净化 出血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姚红兵 文明波 +2 位作者 黄高 吴定国 杨志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0-191,194,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机理。方法:选择2007-06/2010-06本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8例,按照是否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组58例,监...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机理。方法:选择2007-06/2010-06本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8例,按照是否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组58例,监测治疗前后病情及行动态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II)评分变化,并分别在治疗0、6、12、24、48、72h各时间点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10、IL-8水平的变化。结果:经72h治疗后,CBP治疗组患者在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且CBP治疗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有显著改善,住院期间死亡病例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BP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10、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常规治疗组患者在治疗72h内所有上述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CBP治疗能快速有效改善SAP患者病情,清除患者血清中过多的TNF-α、IL-6、IL-10、IL-8细胞因子,改善SAP患者临床转归,可成为治疗SAP的重要辅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小儿严重脓毒症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林勇 彭静君 +6 位作者 李颖 张翔 李文成 赵兴艳 陈寿珊 黄莉 黄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4-319,共6页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小儿严重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某院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CBP...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小儿严重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某院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CB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炎性指标、免疫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及免疫指标(CD3^+、CD4^+、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各炎性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后各炎性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各免疫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后各免疫指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PCIS评分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ICU转出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试验组28天生存率高于对照组(95%vs 6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vs 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BP可有效改善严重脓毒症患儿机体炎症反应,提高被抑制的细胞免疫功能,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小儿 连续血液净化 临床疗效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对Th1/Th2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彭侃夫 吴雄飞 +4 位作者 赵洪雯 王军霞 吴亿 王殿珍 赵笑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877-1879,共3页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对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循环Th1/Th2的影响。方法36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 ltip 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 e,MODS)患者行CBP治疗。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采用Prism a连续性...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对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循环Th1/Th2的影响。方法36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 ltip 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 e,MODS)患者行CBP治疗。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采用Prism a连续性血液净化系统、以及配套的M60管路和滤器AN69(PAN膜,2.0 cm2)进行前稀释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72 h采血检测Th1/Th2。结果30例患者肾功能均恢复正常。在CBP治疗开始后24 h血Th1/Th2比值逐渐上升,48 h下降后有显著差异,72 h接近正常。24 h时与开始前比较,72 h与24 h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BP治疗可能可改善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S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TH1/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连续性血液净化体外循环凝血导致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的实践 被引量:23
11
作者 樊蓉 孔凌 +3 位作者 邹华 王好 龚德华 吕桂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4期475-477,共3页
目的 :探讨降低连续性血液净化(CBP)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的措施及实践效果。方法 :对危重病人CBP非计划性下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原因,制定对策,落实措施,分析比较活动前后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的差异和协作科室护士满意度变化。结果 :CBP... 目的 :探讨降低连续性血液净化(CBP)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的措施及实践效果。方法 :对危重病人CBP非计划性下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原因,制定对策,落实措施,分析比较活动前后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的差异和协作科室护士满意度变化。结果 :CBP病人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从活动前的25.45%降低至活动后的10.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协作科室护士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 :本实践活动可明显降低CBP病人非计划下机的发生率,密切多学科之间的协作程度,提高CBP治疗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非计划性下机 体外循环凝血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低体温发生的临床护理进展 被引量:28
12
作者 王好 郑凌 吕桂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33-1336,共4页
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作为一种多脏器保护及生命支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2012年"透析创伤"的概念被提出后,CBP相关并发症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CBP治疗中体外循环的热量丢失可... 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作为一种多脏器保护及生命支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2012年"透析创伤"的概念被提出后,CBP相关并发症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CBP治疗中体外循环的热量丢失可造成患者体温下降,产生降温效应,其利弊尚存争论。持续低体温导致的生理功能改变不利于危重症患者预后,但临床实践中目前尚无针对这一并发症的相关指南或建议。文中通过回顾CBP治疗中低体温相关研究的方法与结果,探讨合理管理CBP治疗的有效措施,减少CBP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低体温 危重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蜂蛰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涛 张凡 +3 位作者 魏萌 朱长亮 郭东阳 程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28-831,共4页
目的:评价连续性静脉-静脉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蜂蛰伤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疗效。方法:72例蜂蛰伤致ARF的患者分成血液透析(haemodialysis,HD... 目的:评价连续性静脉-静脉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蜂蛰伤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疗效。方法:72例蜂蛰伤致ARF的患者分成血液透析(haemodialysis,HD)组(n=30)和CVVH/HP组(n=42)。测量治疗24 h后的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钾离子(K+)、pH值、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和肌红蛋白,记录并比较各组的总有效率,少尿期平均持续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治疗24 h后,2组的BUN、Scr、K+较治疗前均下降,HCO3-和pH值较治疗前均提高(P<0.05);HD组的β2-MG和肌红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CVVH/HP组的β2-MG和肌红蛋白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2组在K+、HCO3-和pH值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CVVH/HP组的BUN、Scr、β2-MG和肌红蛋白低于HD组(P<0.05)。CVVH/HP组的总有效率高于HD组,平均少尿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HD组(P<0.05)。结论:CVVH联合HP可以很好的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有效的清除体内毒性物质,明显改善肾功能和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该方法临床疗效显著,可能是治疗蜂蛰伤致ARF的一个很好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急性肾功能衰竭 蜂蛰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心肺复苏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建利 檀立端 +4 位作者 陈治国 王久吉 周大鹏 王海珠 程瑞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73-1075,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心肺复苏术(CPR)后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5月承德市中心医院经急诊院前、院内行CPR的心搏骤停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心肺复苏术(CPR)后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5月承德市中心医院经急诊院前、院内行CPR的心搏骤停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入重症监护室(ICU)后予以CBP联合常规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T1)及治疗后24 h(T2)、48 h(T3)及72 h(T4)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水平及72 h存活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不同时间PT、APTT、TT、F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治疗组与对照组PT、APTT、TT、F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治疗组与对照组PT、APTT、T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治疗组Fg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组PT、APTT和TT在T2、T3、T4时较T1时降低,T3、T4时较T2时降低,T4时较T3时降低(P<0.05);治疗组Fg水平T3、T4时较T1时升高,T4时较T2、T3时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72 h后存活率高于对照组,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CBP可使CPR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短期内临床获益,CBP是治疗CPR后凝血功能障碍、防治MODS和改善预后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连续性血液净化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小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英谦 郝京霞 +4 位作者 黄波 杨娟 朱孟沙 李丽景 张贵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3476-3480,共5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小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6月收住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低氧血症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氧合指数(PaO2/FiO2)分为ALI...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小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6月收住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低氧血症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氧合指数(PaO2/FiO2)分为ALI组30例和ARDS组30例,进一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常规综合治疗ALI组)15例,试验1组(CBP治疗ALI组)15例;对照2组(常规综合治疗ARDS组)15例,试验2组(CBP治疗ARDS组)15例。记录各组不同时间点(0 h、24 h、48 h)的PaO2/FiO2、静态肺顺应性、呼吸道阻力,抽取静脉血检测肝肾功能、心肌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血乳酸水平,同时记录患儿的呼吸机撤离时间、低氧纠正时间,计算病死率。结果试验1组患儿48 h静态肺顺应性较对照1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组患儿静态肺顺应性48 h时较0 h、24 h时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与试验2组患儿0 h、24 h、48 h PaO2/FiO2、静态肺顺应性、气道阻力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和试验2组患儿不同时间点PaO2/FiO2、静态肺顺应性、气道阻力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与试验1组患儿24 h、48 h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患儿AST 24 h、48 h与0 h,BUN 48 h与0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组患儿ALT 24 h、48 h与0 h,血肌酐(Scr)24 h、48 h与0 h,BUN 24 h、48 h与0 h,AST 24 h、48 h与0 h,CRP 48 h与0 h、24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与试验2组患儿48 h A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患儿CRP 24 h与0 h、48 h与0 h、48 h与24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组患儿AST 24 h与0 h、48 h与0 h、48 h与24 h,TNF-α48 h与0 h、24h,CRP 24 h与0 h、48 h与0 h、48 h与24 h,血乳酸48 h与0 h、24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I组与ARDS组呼吸机撤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氧纠正时间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P可通过降低炎性递质水平,调整脏器功能,改善呼吸力学及肺顺应性,缩短撤机时间,且病情早期实施CBP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加曲班与低分子肝素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抗凝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赵志权 磨红 +5 位作者 蒙洁英 何联义 赵奇胜 徐瑾 宁燕虹 唐喜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06-2008,共3页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抗凝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在行CBP治疗时,实验组采用阿加曲班注射液抗凝,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CBP治疗中监...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抗凝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在行CBP治疗时,实验组采用阿加曲班注射液抗凝,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CBP治疗中监测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管路动脉压、静脉压变化;观察管路、滤器凝血情况;观察患者有无组织器官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阿加曲班组治疗后4h及8h静脉端APTT明显增高,动脉端APTT也增高,但不如静脉端明显,而且治疗后恢复接近治疗前水平。低分子肝素组滤器及或管路凝血发生率26.7%;阿加曲班组滤器及或管路凝血发生率6.7%。阿加曲班组滤器及或管路凝血或器官出血发生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已观察到阿加曲班的体外抗凝效果有优于低分子肝素的趋势,而很少并发出血,可应用于伴有出血倾向的MODS患者行CBP治疗时的抗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阿加曲班 低分子肝素钙 连续性血液净化 抗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儿科危重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霍习敏 吕丽格 +2 位作者 石晓娜 杨帆 孙慧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86-789,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在儿科危重症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2例患儿均使用瑞典出产的珠海红陹FH-400血液净化机,置换液自行配置,根据患儿血气和电解质情况及时调整置换液成分;对中毒患儿采用血液灌流(HP)治疗,其余均为...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在儿科危重症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2例患儿均使用瑞典出产的珠海红陹FH-400血液净化机,置换液自行配置,根据患儿血气和电解质情况及时调整置换液成分;对中毒患儿采用血液灌流(HP)治疗,其余均为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所有患儿在血液滤过前后检查肾功能、渗透压、血气、电解质,并记录患儿生命体征。结果22例患儿中18例存活,5例中毒患儿全部治愈,肾功能全部明显好转,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结论CBP对儿童危重症有肯定的疗效,尤其对中毒、急性肾衰竭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危重症 连续性血液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体外循环堵管风险积分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6
18
作者 何朝生 符霞 +2 位作者 梁馨苓 宋利 史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2-275,共4页
目的构建24 h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体外循环堵管风险积分模型。方法研究对象为425例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其中302例用于建立体外循环堵管风险积分模型,103例用来验证该模型,观察终点为CRRT体外循环管路堵塞。所有数据采用SPSS ... 目的构建24 h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体外循环堵管风险积分模型。方法研究对象为425例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其中302例用于建立体外循环堵管风险积分模型,103例用来验证该模型,观察终点为CRRT体外循环管路堵塞。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 h CRRT体外循环堵塞的风险积分模型的风险评分为0~5分。模型积分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0.790(95%CI 0.719~0.826),P〈0.001,可较好地判断24 h内CRRT体外循环是否会堵塞。检验结果显示,CRRT体外循环堵管预测积分模型的拟合度良好,预测堵管的发生率与实际堵管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R2=0.301,P=0.232)。验证组病例中低危、中危和高危三组体外循环管路的生存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体外循环堵管风险积分模型,包括血流量不足、无抗凝剂治疗、HCT、LAC和APTT值等可以预测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堵管问题。根据预测可及时提前进行干预处理,减少了意外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体外循环 凝血 积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儿童脓毒性休克的非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9
19
作者 徐梅先 刘刚 +5 位作者 曹利静 白新凤 康磊 赵欣 石晓娜 李丽景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4-208,共5页
背景脓毒性休克是儿童常见的危重症,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在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液净化治疗(CBP)能否改善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尚存在争议。目的探讨CBP对脓毒性休克患儿的预后以及液体平衡的影响。设计非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纳... 背景脓毒性休克是儿童常见的危重症,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在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液净化治疗(CBP)能否改善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尚存在争议。目的探讨CBP对脓毒性休克患儿的预后以及液体平衡的影响。设计非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纳入2015年5月至2020年5月河北省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儿(年龄1月龄至14岁),根据是否行CBP分为CBP组和非CBP组;CBP组再根据启动血液净化时间分为0~24 h亚组和~48 h亚组。CBP采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或CVVH透析(CVVHDF)模式,置换量30~50 mL·kg-1·h-1。比较各组7 d和30 d生存率、CBP 72 h(简称72 h)的液体正平衡比例、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心率、动脉氧分压与吸氧浓度比(P/F值)、血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计数绝对值、IL-6、PCT和PICU住院时间。主要结局指标入住PICU后的7 d生存率。结果CBP组64例,0~24 h亚组44例,~48 h亚组20例;非CBP组30例。CBP组与非CBP组年龄、男性比例、PRISMⅢ评分、有创机械通气比例、初始状态下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心率、P/F比值、血淋巴细胞及亚群计数、IL-6和P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①CBP组7 d和30 d生存率(82.8%、78.1%)均高于非CBP组(70.0%、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CBP组72 h液体正平衡比例(31.2%)低于非CBP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CBP组72 h血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计数均高于非CB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72 h时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心率、P/F比值、IL-6和PCT在CBP组和非CBP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⑤72 h时,0~24 h亚组和~48 h亚组比较,液体正平衡比例、IL-6水平,血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BP能够提高脓毒性休克患儿7 d和30 d的生存率,并有助于改善液体平衡,减少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促进细胞免疫抑制的解除;早期给予CBP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脓毒性休克 液体负荷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病人血液净化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的耐受性管理 被引量:8
20
作者 叶向红 彭南海 +2 位作者 江方正 童智慧 李维勤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外科脓毒症病人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联合早期肠内营养(EEN)的耐受性管理措施。方法:将入住我科ICU诊断为脓毒症并行床旁CBP治疗的危重症病人23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118)病人在生命体征平稳、肠道功能恢复后开始EN治... 目的:探讨外科脓毒症病人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联合早期肠内营养(EEN)的耐受性管理措施。方法:将入住我科ICU诊断为脓毒症并行床旁CBP治疗的危重症病人23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118)病人在生命体征平稳、肠道功能恢复后开始EN治疗;观察组(n=121)病人在入住ICU的24-48 h即开始给予EEN治疗。结果:治疗后一周,观察组病人血清清蛋白(ALB)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总蛋白(TP)、ALB、前清蛋白(P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EEN耐受率达80.12%,入住ICU天数、机械通气时间与对照组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脓毒症病人CBP联合EEN的同时采取耐受性管理措施,不仅可保障EEN的安全实施,而且有效地改善病人的营养指标,缩短机械通气和入住ICU时间,有利于加速病人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连续性血液净化 早期肠内营养 耐受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