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OF和CSF方法的变截面毛细流动数值建模 被引量:4
1
作者 姚兴军 张凤阳 +1 位作者 王正东 章文俊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9-172,共4页
在CFD平台软件OpenFOAM上,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变截面毛细流道中的毛细流动行为。该数值方法利用流体体积比函数(volume of fluid,VOF)来跟踪流体流动前沿界面,再用连续表面张力模型(continue surface force,CSF)来描述毛细驱动力。... 在CFD平台软件OpenFOAM上,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变截面毛细流道中的毛细流动行为。该数值方法利用流体体积比函数(volume of fluid,VOF)来跟踪流体流动前沿界面,再用连续表面张力模型(continue surface force,CSF)来描述毛细驱动力。VOF和CSF方法的结合使得毛细驱动力的求解能适应截面的变化。分别用该数值方法和解析方法对变间距平行平板间毛细流动进行了分析,发现两者的分析结果一致性较好。基于VOF和CSF的数值方法有望进一步应用于更复杂流场中的毛细流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流动 连续表面张力 流体体积 界面跟踪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估计多自由度手指力的ShuffleVT模型
2
作者 李思诺 耿艳娟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110,共9页
为了实现基于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连续手指力估计,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ShuffleNetV2基本单元与Vision Transformer(ViT)结构的新模型,命名为ShuffleVT。为验证该模型的性能,采用公开数据集NinaPro,其包含40名健康受试者的sEMG数据和6个... 为了实现基于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连续手指力估计,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ShuffleNetV2基本单元与Vision Transformer(ViT)结构的新模型,命名为ShuffleVT。为验证该模型的性能,采用公开数据集NinaPro,其包含40名健康受试者的sEMG数据和6个自由度的手指力数据。性能评估指标为Pearson相关系数(CC)、均方根误差(RMSE)和决定系数(R^(2))。结果显示,ShuffleVT模型的CC、RMSE和R^(2)平均值分别为0.92±0.05、1.27±0.66和0.83±0.10,显著优于ShuffleNetV2、ViT、Transformer和LSTM等4种深度学习模型。该结果展示了ShuffleVT模型在基于表面肌电的连续运动意图估计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手指力 连续估计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CSF流体表面张力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汪欢欢 朱晓临 殷竞存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1-144,共4页
传统连续表面力(continuum surface force,CSF)模型模拟流体表面张力时,流体表面的粒子受到的表面张力都是法向力,很难保证流体表面的光滑性,从而使得表面张力模拟失真;此外,流体表面的粒子不足还导致流体表面密度计算精度降低,模拟稳... 传统连续表面力(continuum surface force,CSF)模型模拟流体表面张力时,流体表面的粒子受到的表面张力都是法向力,很难保证流体表面的光滑性,从而使得表面张力模拟失真;此外,流体表面的粒子不足还导致流体表面密度计算精度降低,模拟稳定性差。文章在CSF模型的基础上,对流体表面施加切向力,使得流体表面更加光滑;对边界粒子进行密度修正,提高了密度计算精度和模拟的稳定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模拟的流体表面张力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质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 连续表面力(csf)模型 表面张力 法向力 切向力 密度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twin wheel creep-feed grinding machine using continuous dressing for machining of aircraft rotary wing 被引量:1
4
作者 KIM Jin-seob HWANG Jong-dae JUNG Yoon-gy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704-710,共7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 twin wheel creep-feed grinding machine using continuous dressing to machine precise axisymmetric turbine blades that have been difficult to machine using a conventional creep-...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 twin wheel creep-feed grinding machine using continuous dressing to machine precise axisymmetric turbine blades that have been difficult to machine using a conventional creep-feed machine.In order to develop such a machine,3D-modeling and machine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and a twin wheel creep-feed grinding machine was manufactured.Furthermore,the axisymmetric precision of the machined workpieces through practical machining was evaluated and the quality of the continuous dressing effect of the developed machine was established.In addition,experimental considerations for a proper dresser-to-wheel speed ratio and proper feed rate of the dresser were carried out.As a result,a twin wheel creep-feed grinding machine with continuous dressing is developed through machine simulation,manufacturing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Optimum condition for the dresser feed rate is 0.3μm/rev.In cases of large dressor-to-wheel speed ratio,grinding efficiency can be enhanced,but the surface roughness shows a conflicting trend.Developed twin wheel creep-feed grinding machine has satisfactory appraisal with regard to surface roughness,flatness,and parallelism.Satisfactory surface roughness below 0.1μm can be obtained for the blade of aircraft.However,in order to perform precise machining,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the twin wheel creep-feed grinding mach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ep-feed grinding twin wheel surface roughness grinding force continuous dressing flatness parallel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精确的含可溶性表面活性剂两相流动相场方法
5
作者 陈黎明 张良奇 +2 位作者 王小双 肖姚 曾忠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55-1472,共18页
基于相场理论,该文提出了一种精确的考虑可溶性表面活性剂作用的两相流相场方法.为保证相界面处动量输运的守恒性,引入一致性的质量通量以考虑相变量扩散对质量守恒的影响,应用有限体积方法离散守恒形式的控制方程;选择五阶WENO格式处... 基于相场理论,该文提出了一种精确的考虑可溶性表面活性剂作用的两相流相场方法.为保证相界面处动量输运的守恒性,引入一致性的质量通量以考虑相变量扩散对质量守恒的影响,应用有限体积方法离散守恒形式的控制方程;选择五阶WENO格式处理控制方程的对流项,改善界面处理的精度和稳定性.此外,还构造了多组二维差分模板以进一步改善表面张力项中的梯度离散,并证实了对应格子Boltzmann D2Q9模型的模板能够显著降低伪势速度,改善表面活性剂浓度的计算精度.通过对静态液滴、双液滴融合、大密度比气泡上升以及剪切流中的单液滴变形与破裂等问题进行数值研究,充分验证了所提出的两相流相场方法的精度、守恒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相场方法 可溶性表面活性剂 连续表面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拱桥无砟轨道线形控制及调整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胜杰 左家强 +3 位作者 谢远超 周岳武 万明 张大付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5,共5页
一座跨越通航河流的主跨180 m铁路连续梁拱桥,由于锁定轨枕标高后再浇筑道床板、后浇部分三墙工程,以及底座板施工后梁面CPⅢ测点未复测,使得最终轨面线形低于设计值。为解决揭板重新铺设轨道费用高、产生废弃工程、污染环境、整治施工... 一座跨越通航河流的主跨180 m铁路连续梁拱桥,由于锁定轨枕标高后再浇筑道床板、后浇部分三墙工程,以及底座板施工后梁面CPⅢ测点未复测,使得最终轨面线形低于设计值。为解决揭板重新铺设轨道费用高、产生废弃工程、污染环境、整治施工工期较长等问题,提出一种通过调整吊杆内力来调整轨面线形的方法,这种方法弥补了重铺轨道的缺点。该方法技术难度大,实施中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精确计算桥梁梁体线形与吊杆力的线性关系,对结构的受力进行分析,并利用磁通量传感器、千斤顶等设备开展现场监测和控制,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对轨面线形的精确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拱 轨面线形 双块式轨道 吊杆力 施工监控 线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磨粒纳米加工单晶碳化硅非连续表面机理研究
7
作者 王一凡 唐文智 +3 位作者 何艳 高兴军 凡林 宋淑媛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100,共9页
建立金刚石磨料纳米加工单晶碳化硅衬底的分子动力学模型,从矢量位移、切削力、晶体结构相变及缺陷等方面研究划痕对原子去除过程的影响以及划痕壁面的材料去除机理。结果表明:划痕区域原子的去除方法主要是剪切和挤压。划痕入口区壁面... 建立金刚石磨料纳米加工单晶碳化硅衬底的分子动力学模型,从矢量位移、切削力、晶体结构相变及缺陷等方面研究划痕对原子去除过程的影响以及划痕壁面的材料去除机理。结果表明:划痕区域原子的去除方法主要是剪切和挤压。划痕入口区壁面变形为弹性和塑性混合变形,划痕出口区壁面变形主要为塑性变形,增加纳米加工深度能够提高原子的去除量。衬底表面存在的划痕使纳米加工过程中的切向和法向切削力均降低,最大差值分别为300和600 nN,划痕区域原子的缺失是切向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磨粒的剪切挤压作用使碳化硅原子的晶体结构发生了非晶转化,产生了大量不具有完整晶格的原子,并且衬底表层的原子与临近的原子成键,形成稳定的结构。衬底温度受影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磨粒的下方,并向衬底的深处传递,在2、5和8?纳米加工深度下衬底温度之间的差值约为100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加工 单晶碳化硅 非连续表面 位移矢量 切削力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数曲面楔块的PCE型离合器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凯 严宏志 +1 位作者 何明生 谭援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7-651,共5页
在分析强制连续约束型离合器(PCE型离合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离合器关键零件——楔块进行了设计,并构造出了对数曲面楔块与单圆弧曲面楔块PCE型离合器的三维模型。将模型导入ADAMS中进行动力学仿真,模拟了离合器楔合过程的动作... 在分析强制连续约束型离合器(PCE型离合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离合器关键零件——楔块进行了设计,并构造出了对数曲面楔块与单圆弧曲面楔块PCE型离合器的三维模型。将模型导入ADAMS中进行动力学仿真,模拟了离合器楔合过程的动作过程。对两种离合器的楔合时间、接触力及溜滑角等参数的分析表明,对数曲面楔块的离合器楔合迅速,其瞬态冲击力与稳态接触力小于单圆弧曲面楔块离合器的瞬态冲击力与稳态接触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数曲面楔块 PCE型离合器 接触力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梯荷载下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力学特性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鹏飞 涂建 +2 位作者 桂昊 雷晓燕 刘林芽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45-952,共8页
为研究横向和竖向温度梯度对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纵向力学特性的影响,以梁-板-轨相互作用原理为基础,建立大跨度连续梁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空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计算了轨道板竖向温度梯度和阴阳面横向温度梯度荷载... 为研究横向和竖向温度梯度对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纵向力学特性的影响,以梁-板-轨相互作用原理为基础,建立大跨度连续梁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空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计算了轨道板竖向温度梯度和阴阳面横向温度梯度荷载作用下各轨道和桥梁结构的纵向力和位移.结果表明:在其他温度荷载相同的情况下,轨道板竖向温度梯度对钢轨的纵向力和位移影响不大;当阴阳面横向温度差为10℃时,连续梁上背阴侧钢轨最大的纵向力是向阳侧的1.4倍,背阴侧桥墩最大的纵向力是向阳侧的3.5倍;在横向温度梯度作用下,钢轨纵向附加力由梁体伸缩和扭曲变形共同作用产生,横向温度梯度越大,背阴侧钢轨纵向力、位移最大值越大,向阳侧钢轨纵向力、位移最大值越小;横向和竖向温度梯度的存在不利于轨道和桥梁结构安全使用,因此,在高温差地区设计东西走向的大跨度桥上无缝线路需重点关注钢轨、轨道板和桥梁墩顶受力,并且对无缝线路的横向稳定性进行验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线路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 温度梯度 阴阳面 纵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装芯片封装中非牛顿流体下填充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3
10
作者 姚兴军 张关华 +2 位作者 王正东 章文俊 周鑫延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3,78,共6页
倒装芯片封装中的下填充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封装连接的可靠性,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含有硅填料的环氧树脂是常用的下填充胶料,在下填充流动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非牛顿流体特性。利用Fluent软件对具有非牛顿流体特性胶料的下填充过程进行... 倒装芯片封装中的下填充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封装连接的可靠性,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含有硅填料的环氧树脂是常用的下填充胶料,在下填充流动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非牛顿流体特性。利用Fluent软件对具有非牛顿流体特性胶料的下填充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采用流体体积比函数(VOF)对流动前沿界面进行追踪,再用连续表面张力(CSF)模型来计算下填充流动的毛细驱动力,并用幂函数本构方程来体现下填充胶料的非牛顿流体特性。通过数值模拟,获得了下填充流动前沿位置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这些数据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吻合度。该数值方法可较好地预测具有非牛顿流体性质胶料的下填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装芯片 下填充 非牛顿流体 流体体积比函数 连续表面张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连续分层流体中水波与截断圆柱浮体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尤云祥 徐杰 +3 位作者 魏岗 常煜 张军 赵峰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5-663,共9页
研究了在线性连续分层流体中水波与截断圆柱浮体相互作用的问题。在Boussinesq近似下,基于分离变量法,表明了对给定的频率,当它大于浮力频率时,流场中只有一种模态的平面前进波,当它小于浮力频率时,流场中有无数多个模态的平面前进波。... 研究了在线性连续分层流体中水波与截断圆柱浮体相互作用的问题。在Boussinesq近似下,基于分离变量法,表明了对给定的频率,当它大于浮力频率时,流场中只有一种模态的平面前进波,当它小于浮力频率时,流场中有无数多个模态的平面前进波。基于特征函数匹配理论,建立了作用在截断圆柱浮体上水动力的计算方法。对作用在截断圆柱浮体上的水平波浪力、垂向波浪力和力矩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表明了在某个频率范围内,流体的线性连续分层效应对这些水动力量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特别地,在入射波频率小于浮力频率时,高阶模态入射波对截断圆柱浮体水动力的影响也是重要的,在海洋工程的实践中应予以特别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分层流体 表面波模态 内波模态 截断圆柱 水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气泡运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乐 樊敏 +1 位作者 詹翔宇 杨顺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5期142-149,共8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交错气泡运动形变特征及运动过程,采用Open FOAM开源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利用VOF方法,对三维两气泡在不同间距及偏移距离时的上升运动行为进行模拟,研究气泡间距及偏移距离对流场、速度场及气泡形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为了进一步探讨交错气泡运动形变特征及运动过程,采用Open FOAM开源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利用VOF方法,对三维两气泡在不同间距及偏移距离时的上升运动行为进行模拟,研究气泡间距及偏移距离对流场、速度场及气泡形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气泡运动至聚并为一个气泡前,两气泡两侧存在4个大小不一的旋涡,下气泡左侧旋涡影响范围较小;两气泡聚并为一个气泡后,该一个气泡两侧形成2个大旋涡并随着偏移距离增大,左侧旋涡影响的范围也越大。两气泡的间距及偏移距离影响着气泡上升及聚并过程中的气泡形态。气泡间距一定时,下方气泡偏移距离越大,两个气泡顶部速度增幅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气泡 气泡运动 双气泡 运动特性 数值模拟 VOF方法 cs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预报模式中双三次曲面地形与水平气压梯度力计算 被引量:1
13
作者 辜旭赞 唐永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8-96,共9页
利用C3连续双三次曲面拟合了全球数值模式地形曲面;讨论构建了有复杂地形数值模式引入地形追随高度坐标(^z坐标)后,同时引入包含定常斜率、曲率和挠率的双三次曲面地形,又进一步讨论了双三次曲面地形模式大气的水平气压梯度力计算问题... 利用C3连续双三次曲面拟合了全球数值模式地形曲面;讨论构建了有复杂地形数值模式引入地形追随高度坐标(^z坐标)后,同时引入包含定常斜率、曲率和挠率的双三次曲面地形,又进一步讨论了双三次曲面地形模式大气的水平气压梯度力计算问题。结果表明,对^z坐标模式大气的压、温、湿场,通过做经、纬向三次样条拟合,求得地形斜率"静力平衡"气压差,从而插值(反演)任一水平面(海平面)上的气压场,同时可以求得时变的参考大气,则计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精度,完全依赖于插值(反演)对应的水平面(海平面)气压场的计算精度。并指出,理论上可按三次样条的曲率判断,做变量场(地形)的局域或单点平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C3连续双三次曲面 全球双三次曲面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自由表面模拟的一种改进算法
14
作者 汪欢欢 朱晓临 殷竞存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36-1440,共5页
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方法的流体自由表面的模拟需要在流体自由表面附近生成空气粒子来保证模拟精度,传统方法生成的空气粒子分布不够均匀平滑,影响模拟效果,而且计算量较大。文章对传统的连续... 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方法的流体自由表面的模拟需要在流体自由表面附近生成空气粒子来保证模拟精度,传统方法生成的空气粒子分布不够均匀平滑,影响模拟效果,而且计算量较大。文章对传统的连续表面力(continuum surface force,CSF)模型流体自由表面模拟添加空气粒子的方法进行改进,首先在流体自由表面的法向上动态生成双层空气粒子,然后对生成的空气粒子施加切向力,使得空气粒子均匀分布,从而提高流体自由表面的模拟精度。考虑到一般模拟的时间步长很短,空气粒子的位置在单位时间步长下变化很小,可以近似认为短时间内上一时间步的空气粒子还是下一时间步的空气粒子,因此文中提出自适应间隔时间步长重新生成空气粒子的的方法,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模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方法 流体自由表面 csf模型 空气粒子 自适应间隔时间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表外强迫效应对连续层化流体中先驱内孤立波生成的影响
15
作者 张静华 江文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2,共12页
移动的海面或海底强迫在共振条件下会向强迫上游周期性地生成内孤立波,这种内孤立波被称为先驱内孤立波。本文利用三维全非线性、全频散的非静力模型NHWAVE,模拟连续分层流体受到海面外强迫作用而产生的先驱内孤立波,研究了正负外强迫... 移动的海面或海底强迫在共振条件下会向强迫上游周期性地生成内孤立波,这种内孤立波被称为先驱内孤立波。本文利用三维全非线性、全频散的非静力模型NHWAVE,模拟连续分层流体受到海面外强迫作用而产生的先驱内孤立波,研究了正负外强迫效应对先驱内孤立波生成过程和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负效应强迫作用下先驱内孤立波具有更长的生成周期,这与两层流体中的结论相同;在强迫区内部,正效应强迫使水体的等密度面维持较稳定的结构,而当强迫效应为负时,强迫区内水体的等密度面随时间起伏较大。在正负两种效应强迫作用下,流场均维持了逆时针的回流结构,不过在负效应强迫作用下,流场更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驱内孤立波 共振效应 连续层结 水面强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