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YOLOv7-tiny与D-S理论结合的实验室人员行为检测研究
1
作者 杨永亮 曹敏 +4 位作者 徐凌桦 王霄 杨靖 王涛 冯平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53-160,共8页
针对目前实验室场景缺少对人员行为检测的方法,且主流算法精度低、误检率高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改进YOLOv7-tiny的人员行为检测算法,并通过多源信息融合,提高人员行为在实际实验室场景中的识别准确率。首先,在检测算法主干网络引入Ghost... 针对目前实验室场景缺少对人员行为检测的方法,且主流算法精度低、误检率高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改进YOLOv7-tiny的人员行为检测算法,并通过多源信息融合,提高人员行为在实际实验室场景中的识别准确率。首先,在检测算法主干网络引入GhostNetV2轻量化网络,进一步降低模型计算量和复杂度;其次,在颈部网络嵌入改进后的CBAM_E注意力模块,加强目标重要特征的提取;再次,在预测端使用SIoU替换原有的损失函数,减少角度因素和边界框回归精度的影响。检测结果表明,相较于YOLOv7-tiny,文中算法精度提升10.08%,模型参数量和复杂度分别下降36.45%和46.76%。最后通过将检测数据与传感器采集数据运用D-S证据理论进行信息融合后发现,人员不规范行为检测的误检率得到有效降低。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对实验室人员不规范行为的有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场景 人员行为 YOLOv7-tiny 轻量化网络 注意力模块 损失函数 D-s证据理论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电商中多元信息源信任对消费者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徐晓鹏 刘慢慢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49,共16页
社交电商中绿色农产品信息流形成了一个由商家、社交平台、意见领袖、消费者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复杂信息网络,并对消费者信任和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基于信息源理论,通过对569份消费者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多元层次回归分析,... 社交电商中绿色农产品信息流形成了一个由商家、社交平台、意见领袖、消费者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复杂信息网络,并对消费者信任和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基于信息源理论,通过对569份消费者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多元层次回归分析,系统揭示了社交电商中多元信息源信任对消费者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商品信息呈现、平台结构保障、意见领袖特质和消费者间互动对消费者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均具有正向显著影响;消费者绿色信任在商品信息呈现、平台结构保障、意见领袖特质、消费者间互动和消费者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消费者信息素养正向调节商品信息呈现、平台结构保障、意见领袖特质和消费者间互动对消费者绿色信任的影响。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交电商信息环境,激发消费者的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不仅要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和加强多元信息源监管,提升绿色农产品信息质量和消费者绿色信任,还要加强消费者间互动和提升消费者信息素养,建立买卖双方互信关系和增强消费者绿色农产品购买决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电商 信息源 信任 消费者 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购物中增强现实技术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3
作者 王天梅 顾春柳 +1 位作者 赵钰宁 李瑶瑶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9-171,共13页
在线评论和商家呈现的产品信息为消费者提供了大量决策依据,但随之产生的信息不一致性也会增加消费者认知负荷。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试用工具提供的产品体验信息能否改善信息不一致性进而促进消费者购买行为?现有研究未展开深入研究。本... 在线评论和商家呈现的产品信息为消费者提供了大量决策依据,但随之产生的信息不一致性也会增加消费者认知负荷。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试用工具提供的产品体验信息能否改善信息不一致性进而促进消费者购买行为?现有研究未展开深入研究。本文聚焦在线购物场景中多信息源并存的决策环境,采用远距临场感理论刻画了增强现实技术的关键特征,并基于启发—系统式理论构建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揭示了增强现实技术如何通过降低信息不一致性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内在机制。本文基于京东商城热销的881件美妆产品的增强现实试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增强现实技术的三个关键特征,即生动性、交互性及丰富性正向影响消费者在线购买行为,并对信息不一致性与消费者购买行为间的关系产生负向调节效应。对于视觉信息特征显著的产品,生动性、交互性对消费者在线购买行为的影响更加显著;对于平价产品,生动性、交互性、丰富性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更加显著。本研究有助于理解增强现实技术影响消费者在线购买行为的关键特征和内在机制,也为企业有效采纳增强现实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技术 AR试用工具 信息不一致性 消费者购买行为 启发—系统式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用户的信息规避行为动机研究
4
作者 黄微 周思蒙 刘逸伦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9,共15页
[目的/意义]本文通过探究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外部诱因和内在动机,揭示用户信息规避行为规律,为用户提高信息利用效率、企业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提出指导性建议。[方法/过程]基于S-O-R模型,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广播式社... [目的/意义]本文通过探究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外部诱因和内在动机,揭示用户信息规避行为规律,为用户提高信息利用效率、企业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提出指导性建议。[方法/过程]基于S-O-R模型,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用户信息规避行为要素及作用机制,并基于其行为内在动机及作用路径构建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用户信息规避行为模型。[结果/结论]信息过载、信息兴趣、弱连接性作为外部刺激,引发用户感知成本动机、感知收益动机,进而驱动用户信息规避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规避 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 s-O-R模型 扎根理论 行为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安全信息的安全行为干预新模型:S-IKPB模型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秉 吴超 黄浪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0-146,共7页
[目的/意义]安全信息是对人的安全行为具有控制作用的元素。因此,开展基于安全信息的安全行为干预新模型的研究科学可行,其对安全行为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扼要解释安全信息、安全行为与安全行为干预3个基本... [目的/意义]安全信息是对人的安全行为具有控制作用的元素。因此,开展基于安全信息的安全行为干预新模型的研究科学可行,其对安全行为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扼要解释安全信息、安全行为与安全行为干预3个基本概念。基于此,借鉴设计科学的基本方法步骤,构建一种基于安全信息的安全行为干预的理论模型,即"安全信息—安全知识—安全认识—安全行为(S-IKPB)"模型,并解析其理论层面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S-IKPB模型实施的基本要素与方法。[结果/结论]研究发现,S-IKPB模型的中心思想是运用安全信息控制安全行为主体的安全行为,其应用实施的基本要素是S-IEC要素,其应用实施的基本方法是S-BCCEI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信息 安全行为 s-IKPB模型 s-IEC要素 s-BCCEI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证据理论在驾驶行为决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晓原 杨新月 +1 位作者 王晓辉 刘智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230-233,共4页
利用仿生学原理、D-S证据理论、模糊数学知识和产生式规则,研究了一种决策级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经仿真验证,此算法实时性好,能表示驾驶员的不确定性经验知识,克服其认知局限性,模拟其驾驶行为决策,快速、准确地确定车辆的运行模式,... 利用仿生学原理、D-S证据理论、模糊数学知识和产生式规则,研究了一种决策级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经仿真验证,此算法实时性好,能表示驾驶员的不确定性经验知识,克服其认知局限性,模拟其驾驶行为决策,快速、准确地确定车辆的运行模式,在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失效的情况下也能保证一定的综合性能,具有良好的容错能力。同时,该研究也为智能车辆自动驾驶系统的仿真及实现提供了基础性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行为 多源信息融合 D-s证据理论 隶属度函数 产生式规则 识认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yesian理论的测试性验证试验方案 被引量:6
7
作者 邓露 许爱强 +1 位作者 李文海 汤文超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5-780,共6页
为了降低测试性验证试验的不确定性风险损失,提出了基于Bayesian理论的测试性验证试验方案。该方案综合考虑了故障注入成本以及弃真和采伪两类风险损失,建立了基于风险损失的试验方案模型。根据Bayesian理论,结合验前信息推导出试验最... 为了降低测试性验证试验的不确定性风险损失,提出了基于Bayesian理论的测试性验证试验方案。该方案综合考虑了故障注入成本以及弃真和采伪两类风险损失,建立了基于风险损失的试验方案模型。根据Bayesian理论,结合验前信息推导出试验最小样本和最大合格判定数的计算公式,并给出基于Bayesian平均风险准则的弃真和采伪两类风险参数的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按照试验期望风险损失最小的原则求解试验方案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降低试验两类风险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风险损失 测试性验证试验 故障注入成本 弃真风险 采伪风险 Bayesian理论 验前信息 试验最小样本 最大合格判定数 期望风险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觅食理论的消费者在线评论搜索行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韩正彪 高一超 +1 位作者 文经纬 王敏然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82,152,共14页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从信息觅食理论出发,分析点评类软件消费者在线评论搜索行为的内在机理。[方法/过程]以信息觅食理论为基础,围绕信息线索、斑块模型和菜单模型构建了消费者在线评论搜索行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352份有效样...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从信息觅食理论出发,分析点评类软件消费者在线评论搜索行为的内在机理。[方法/过程]以信息觅食理论为基础,围绕信息线索、斑块模型和菜单模型构建了消费者在线评论搜索行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352份有效样本数据,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分析与检验。[结果/结论]评论内容质量、评论丰富性、评论效价以及评论者资信度4类信息线索均会正向显著影响消费者斑块收益感知,进而正向影响消费者在线评论搜索行为。此外,评论效价也会直接正向显著影响消费者在线评论搜索行为。本研究在理论层面深入揭示了消费者在线评论搜索行为的内在机理,延伸了信息觅食理论的研究情境与边界;在实践层面为点评类软件的功能优化及引导消费者有效搜索在线评论提供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觅食 消费者 在线评论 搜索行为 信息线索 收益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团队海外经历与中国企业的进口行为 被引量:3
9
作者 魏浩 邓琳琳 袁然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73,共15页
进口是连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要纽带,对确保我国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利用2008—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的合并样本,研究了高管团队海外经历对企业进口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高管团... 进口是连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要纽带,对确保我国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利用2008—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的合并样本,研究了高管团队海外经历对企业进口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高管团队海外经历显著提高了企业的进口概率并扩大进口规模,信息机制和创新机制是重要渠道。(2)高管团队海外经历通过推动国内更多的企业从事进口、促进持续进口企业进口新产品、推动企业调整进口产品组合或进口市场组合等进口扩展边际发挥作用,对企业进口集约边际的影响不显著。(3)供应链冲击强化了高管团队海外经历对企业进口行为的促进作用。(4)与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高管团队相比,具有外籍高管成员的高管团队显著扩大了企业的进口规模,具有海外工作经历的高管团队显著提高了企业进口概率并扩大进口规模,高管团队海外经历对企业资本品进口、战略性行业企业进口的促进作用更大。研究结论为中国吸引国际人才以及确保进口安全提供了政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团队海外经历 企业进口行为 信息机制 创新机制 进口边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消费者行为和主播影响力的两阶段动态定价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春秋 田智超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91,共10页
低质量产品制造商的“仿照定价”行为,极大地影响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判断,损害高质量产品制造商的利益,不利于行业、产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信号博弈理论,建立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下制造商的动态定价策略,... 低质量产品制造商的“仿照定价”行为,极大地影响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判断,损害高质量产品制造商的利益,不利于行业、产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信号博弈理论,建立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下制造商的动态定价策略,并重点分析模仿效应和主播影响力对定价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产品制造商可以通过向上调高或向下调低最优价格两种方式达成不同的分离均衡(a或b)。在模仿效应较小时,高质量产品制造商选择分离均衡b来阻止仿照定价行为;在模仿效应较大时,混同均衡则是更优的选择。若高质量产品制造商仅考虑分离均衡,在模仿效应最大时可以根据调整价格的特点选择分离均衡a或b。当制造商的两阶段定价仅存在一个模仿效应阈值时,模仿效应较小时应选择撇脂定价策略,模仿效应较大时应选择渗透定价策略;当存在两个模仿效应阈值时,模仿效应在两阈值之外时应选择撇脂定价策略,模仿效应在两阈值之间时应选择渗透定价策略。制造商的定价总是随主播影响力正向递增,这表明与更高影响力的主播合作的制造商可以获得更高的产品溢价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直播电商 定价策略 信号理论 消费者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式组织视角下煤矿工人群体动力对不安全行为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子涵 李磊 +1 位作者 欧阳有鹏 李浩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6-133,共8页
为探究非正式组织中的群体动力在煤矿工人安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建立煤矿工人群体的动力因素、安全态度、情绪状态与不安全行为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编制不安全行为调查问卷,回收304份有效问卷,并分析所得数据的有效性... 为探究非正式组织中的群体动力在煤矿工人安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建立煤矿工人群体的动力因素、安全态度、情绪状态与不安全行为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编制不安全行为调查问卷,回收304份有效问卷,并分析所得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然后应用IBM SPSS Amos24.0构建非正式群体动力、安全态度、情绪状态与不安全行为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SEM)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非正式群体压力、非正式群体凝聚力、非正式群体沟通、非正式群体激励通过作用煤矿工人的安全态度和情绪状态,能够增加或降低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其中,非正式群体凝聚力、非正式群体沟通、非正式群体激励可直接影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研究结果可为相关煤炭企业调节煤矿工人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制定科学激励政策等提供参考,为降低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提供管控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工人 不安全行为 非正式组织 群体动力 安全态度 情绪状态 s-O-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消费者感知不确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 被引量:47
12
作者 张耕 刘震宇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9-106,共8页
本文从消费者行为角度探索在线消费者感知不确定性的原理以及不同影响因素对减少感知不确定性的作用。在研究中,我们将消费者感知不确定性分为商品感知不确定性和卖家行为感知不确定性,研究的影响因素包括商品属性体验、在线沟通、买家... 本文从消费者行为角度探索在线消费者感知不确定性的原理以及不同影响因素对减少感知不确定性的作用。在研究中,我们将消费者感知不确定性分为商品感知不确定性和卖家行为感知不确定性,研究的影响因素包括商品属性体验、在线沟通、买家评价以及C2C网站保障。通过对淘宝网的买家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各影响因素能显著减少商品感知不确定性,并由此间接地减少卖家行为感知不确定性。其中,在线沟通还有助于直接消除买家对卖家行为的感知不确定性。此外,研究结果也显示,卖家行为感知不确定性显著地影响买家购买意愿,而商品感知不确定性则通过卖家行为不确定性间接影响买家购买意愿。根据实证结果,本研究主张当前C2C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建立更加完善的保障机制和制定更公平的交易规则,以有效消除卖家行为不确定性,减少交易过程的信息不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不确定性 消费者行为 个人间交易模式(C2C) 信息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者信息共享与集体主义对员工促进性建言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陈倩倩 樊耘 +1 位作者 张旭 于维娜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23-1531,共9页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在个体层面综合考察领导者信息共享行为和集体主义对员工促进性建言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及其交互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领导者信息共享与促进性建言显著正相关;集体主义与促进性建言显著正相关;内部人身份认知在领导...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在个体层面综合考察领导者信息共享行为和集体主义对员工促进性建言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及其交互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领导者信息共享与促进性建言显著正相关;集体主义与促进性建言显著正相关;内部人身份认知在领导者信息共享与促进性建言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内部人身份认知在集体主义与促进性建言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集体主义负向调节领导者信息共享与员工内部人身份认知之间的关系,即对低集体主义的员工而言,领导者信息共享对内部人身份认知的影响更为强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信息共享行为 集体主义 促进性建言 内部人身份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不对称环境下有机食品消费行为分析 被引量:29
14
作者 徐文成 薛建宏 毛彦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67,共9页
随着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和公众健康意识增强,公众食品消费需求正逐渐发生变化,消费高品质的有机食品已成为一种新潮。然而,当前我国有机食品市场份额偏小,且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突出。为此,本文结合我国认证食品等级分类对Giannakas(... 随着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和公众健康意识增强,公众食品消费需求正逐渐发生变化,消费高品质的有机食品已成为一种新潮。然而,当前我国有机食品市场份额偏小,且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突出。为此,本文结合我国认证食品等级分类对Giannakas(2002)所给模型进行若干拓展。基于拓展后的模型分析有机食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对有机食品消费行为的潜在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信息不对称环境下,贴有机标签会改变消费者从有机食品消费中获得的效用:质量偏好较高的消费者从有机食品消费中获得效用增加,而质量偏好较低的消费者获得效用减少;由信息不对称所诱发的标签欺诈行为会破坏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信任,进而阻碍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消费,降低有机食品的市场份额;绿色食品对有机食品的潜在竞争优势和替代性会放大有机标签欺诈行为对有机食品消费行为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食品 信息不对称 消费行为 绿色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消费者信息查寻行为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范敏 邓小昭 《现代情报》 CSSCI 2011年第12期37-40,共4页
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消费者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交易环境中,消费者的信息查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文章主要从消费者信息查寻行为产生的原因出发,描述了消费者网络信息查寻行为的含义、特点、类型,最后讨论了影响消费者网... 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消费者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交易环境中,消费者的信息查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文章主要从消费者信息查寻行为产生的原因出发,描述了消费者网络信息查寻行为的含义、特点、类型,最后讨论了影响消费者网络信息查寻行为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查寻 信息搜寻 信息行为 网络环境 消费者信息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居民奶制品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明立 鞠晓峰 李欣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41,共4页
在对哈尔滨、郑州两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居民奶制品消费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城市居民的奶制品消费状况、购买因素、消费偏好进行了分析。具体分析了对奶制品消费群体的变化趋势,奶制品品种消费状况,奶制品消费的影响因素和消费方式... 在对哈尔滨、郑州两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居民奶制品消费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城市居民的奶制品消费状况、购买因素、消费偏好进行了分析。具体分析了对奶制品消费群体的变化趋势,奶制品品种消费状况,奶制品消费的影响因素和消费方式;城市居民对奶制品的购买方式、购买时间的分布和购买地点的选择,以及获取奶制品信息的方式和来源,城市居民对奶制品消费的产品、品种、产地、品牌偏好,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 奶制品消费行为 调查分析 市场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信息技术采纳行为研究综述 被引量:41
17
作者 刘文雯 高平 徐博艺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2-58,共7页
介绍了技术采纳模型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历程,指出了行为科学在技术采纳模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期能够为企业信息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并帮助企业更加有效地引进和使用信息技术。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技术采纳模型 计划行为理论 任务科技匹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品牌社区、口碑信息与消费者行为——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朱国玮 杨玲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7-120,共4页
随着社会化网络力量的兴起,用户在网络社区中的活跃参与、复制和传播,使得口碑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运用扎根理论,通过收集分析虚拟品牌社区成员的网上评论帖子,构建口碑信息对社区成员的行为影响机制模型,结果显示:虚拟品牌社区应注重成... 随着社会化网络力量的兴起,用户在网络社区中的活跃参与、复制和传播,使得口碑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运用扎根理论,通过收集分析虚拟品牌社区成员的网上评论帖子,构建口碑信息对社区成员的行为影响机制模型,结果显示:虚拟品牌社区应注重成员间的互动,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最大程度满足成员的各种价值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品牌社区 口碑信息 社区成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童装购买决策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敏 Delta Wong 杨以雄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10,共5页
通过问卷调查 ,分析研究了上海童装消费者的信息来源、儿童对童装购买的影响力及童装购买决策评价因素 ,同时分析了收入、文化程度及儿童年龄等对相关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上海地区 童装购买决策行为 决策模型 消费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融合的驾驶行为识别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肖献强 王其东 赵永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2-226,共5页
通过分析选定驾驶行为的组成主因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系数;基于所采集的各主因子的传感器信号,采用BP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相结合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进行驾驶行为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多信息融合的驾驶行为识... 通过分析选定驾驶行为的组成主因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系数;基于所采集的各主因子的传感器信号,采用BP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相结合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进行驾驶行为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多信息融合的驾驶行为识别方法能准确地识别出常见的驾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行为识别 信息融合 BP神经网络 D-s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