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asurement of bullet impact conditions using automated in-flight photography system 被引量:5
1
作者 Ryan Decker Marco Duca Shawn Spickert-Fulto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88-294,共7页
Knowledge of impact conditions is critical to evaluating the terminal impact performance of a projectile.For a small caliber bullet,in-flight velocity has been precisely measured for decades using detection screens,bu... Knowledge of impact conditions is critical to evaluating the terminal impact performance of a projectile.For a small caliber bullet,in-flight velocity has been precisely measured for decades using detection screens,but accurately quantifying the orientation of the bullet on a target has been more challenging.This report introduces the Automated Small-Arms Photogrammetry(ASAP)analysis method used to measure,model,and predict the orientation of a small caliber bullet before reaching an impact surface.ASAP uses advanced hardware developed by Sydor Technologies to record a series of infrared digital photographs.Individual images(four orthogonal pairs)are processed using computer vision algorithms to quantify the orientation of the projectile and re-project its precise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into a three-dimensional muzzle-fixed coordinate system.An epicyclic motion model is fit to the measured data,and the epicyclic motion is extrapolated to the target location.Analysis results are fairly immediate and may be reviewed during testing.Prove-out demonstrations have shown that the impact-angle prediction capability is less than six hundredths of a degree for the 5.56 mm ball round tested.Keywords:Yaw,Terminal ballistics,Exterior ballistics,Test&evaluation,Computer vision,Image processing,Angle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minal BALLISTICS EXTERIOR BALLISTICS Test & evaluation Computer vision Image processing angle of atta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终端碰撞角约束的协同最优预测制导律
2
作者 陈维义 何凡 +1 位作者 王哲 董理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3,112,共10页
针对防御导弹在机动能力和速度等方面不具有优势的情况,基于我方目标和防御导弹之间的协同,设计了一种用于拦截来袭寻的导弹的满足终端碰撞角约束的协同最优预测制导律。基于线性化假设,构建了线性化运动模型,并考虑终端脱靶量、终端碰... 针对防御导弹在机动能力和速度等方面不具有优势的情况,基于我方目标和防御导弹之间的协同,设计了一种用于拦截来袭寻的导弹的满足终端碰撞角约束的协同最优预测制导律。基于线性化假设,构建了线性化运动模型,并考虑终端脱靶量、终端碰撞角和能量消耗等因素构建了最优制导问题;通过定义零控脱靶量对状态方程降阶,得到了简化后的最优制导问题;基于变分法求解出了COPGL-CTIA的制导指令。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COPGL-CTIA的制导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制导律,COPGL-CTIA能够降低防御导弹所需过载、提高拦截精度和实现终端碰撞角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制导 最优制导 预测制导 终端碰撞角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落角约束的末端机动Terminal滑模导引律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于德海 范作娥 史贤俊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517-520,共4页
为了提高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有效规避敌方舰空导弹的拦截,并且实现反舰导弹按预定方向精确打击目标的战术要求,首先,基于弹目之间的三维相对运动模型,应用Terminal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带有落角约束的变结构导引律;然后,通... 为了提高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有效规避敌方舰空导弹的拦截,并且实现反舰导弹按预定方向精确打击目标的战术要求,首先,基于弹目之间的三维相对运动模型,应用Terminal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带有落角约束的变结构导引律;然后,通过叠加虚拟干扰的方法,在原来导引律基础上叠加了一虚拟干扰,此虚拟干扰不影响导引律的渐进稳定性,不影响反舰导弹的打击精度,并且使得反舰导弹能够产生足够大的过载,但是又不超过其可用过载,使反舰导弹产生一定的机动变轨来实现规避舰空导弹。仿真结果表明了文章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律 terminal滑模 落角约束 机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场角限制下的攻击时间和角度三维矢量制导律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熊天昊 王长元 +2 位作者 张科 苏雨 郭正玉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6,共8页
为了提高导弹精确打击目标的能力,控制攻击时间和攻击角度三维制导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三维矢量制导模型提出了一种视场角约束下的攻击时间和攻击角度控制律。首先,通过将平面矢量制导律扩展至三维空... 为了提高导弹精确打击目标的能力,控制攻击时间和攻击角度三维制导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三维矢量制导模型提出了一种视场角约束下的攻击时间和攻击角度控制律。首先,通过将平面矢量制导律扩展至三维空间,提出了一种三维矢量攻击角度约束制导律;其次,在上述制导指令的拦截分量中引入剩余时间偏置项,设计了一种在视场角约束下的三维矢量制导律,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保证导弹能在视场角约束的条件下,以期望的攻击时间和角度击中目标,并且误差均小于0.01;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所设计制导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 矢量制导律 视场角限制 攻击时间约束 攻击角度约束 耦合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终端多约束条件的多项式最优制导律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昶丰 范世鹏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4,共8页
针对考虑终端脱靶量、碰撞角和加速度多约束的精确制导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解析求解的多项式最优制导律。将视场角正切值设定为弹目距离的多项式函数形式,将终端多约束条件转化为多项式系数的代数关系式,并引入优化思想,得到弹目距离加权... 针对考虑终端脱靶量、碰撞角和加速度多约束的精确制导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解析求解的多项式最优制导律。将视场角正切值设定为弹目距离的多项式函数形式,将终端多约束条件转化为多项式系数的代数关系式,并引入优化思想,得到弹目距离加权的能量最优指标下的多项式系数最优解,依据弹目运动关系将视场角正切值变化改写为相应满足终端碰撞角约束与加速度约束的制导指令解析式。针对不同加权系数、不同终端打击角度等条件对制导律制导效果进行了仿真验证,并与弹道成型制导律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制导律可以使导弹以任意期望碰撞角准确命中目标,终端过载指令平稳收敛至0,避免了末端指令饱和现象。相较此前多项式制导相关研究,文中制导方法避免了在制导模型中引入小角度线性近似条件,提高了对轨迹与制导指令的设计精度,并能约束视场角大小从而规避系统可能出现的奇异性问题和自变量单调性问题,在终端可实现全向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项式制导 碰撞角约束 参数优化 终端加速度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落角和时间约束的巡飞弹末端协同打击策略
6
作者 赵军民 王荣刚 +1 位作者 李新国 张栋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6-395,共10页
为解决集群巡飞弹末制导阶段协同定向打击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落角约束的巡飞弹末端协同打击策略。基于小偏差方法,推导了一种具有落角约束的偏置比例制导律,以解决纵向平面定向打击问题。结合所提制导方案,推导了综合考虑比例控制项和... 为解决集群巡飞弹末制导阶段协同定向打击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落角约束的巡飞弹末端协同打击策略。基于小偏差方法,推导了一种具有落角约束的偏置比例制导律,以解决纵向平面定向打击问题。结合所提制导方案,推导了综合考虑比例控制项和角度控制项剩余时间估计方法。在侧向平面内,设计了一种具有时变系数且不存在除零奇异问题的时间控制偏置项,以解决时间控制问题。此外,以剩余时间为协调变量,利用双层协同架构来解决多枚巡飞弹协同定向打击问题。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协同制导策略良好的落角控制和协同打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打击 末制导 时间约束 落角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量纲模型的空地导弹强化学习制导律
7
作者 黄晓阳 周军 +2 位作者 赵斌 许新鹏 沈昱恒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45-1455,共11页
针对空地导弹对地打击的终端角度约束制导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量纲模型和终端奖励的强化学习末制导方法。首先,基于导弹飞行运动学方程建立了无量纲弹目相对运动模型,降低了强化学习环境状态空间和观测空间规模,有效提高了终端角度约... 针对空地导弹对地打击的终端角度约束制导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量纲模型和终端奖励的强化学习末制导方法。首先,基于导弹飞行运动学方程建立了无量纲弹目相对运动模型,降低了强化学习环境状态空间和观测空间规模,有效提高了终端角度约束制导的强化学习网络训练效率;其次,综合考虑终端命中精度和终端攻击角度精度,不依赖过程奖励函数,构建了基于终端奖励的强化学习策略,避免了传统强化学习制导过程中存在的奖励稀疏问题;第三,采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在典型场景下完成了考虑输入优化的末制导律训练。数学仿真实验表明,所述方法相比现有方法具有更高的命中精度和攻击角度精度,显著降低需用过载,能够有效克服现有强化学习制导方法中存在的计算资源占用高、学习效率低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无量纲模型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 终端奖励函数 攻击角度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终端角度约束的三维增量式扰动补偿制导律设计
8
作者 胡金涛 胡庆雷 韩拓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56-1466,共11页
针对具有特定终端碰撞角度需求的机动目标拦截问题,提出一种扰动补偿的增量式终端角度约束三维制导律设计方法。首先,基于非线性三维耦合相对运动学模型及视线转率动态方程,结合惯性延迟估计方法,设计目标机动过载与外界干扰等扰动在线... 针对具有特定终端碰撞角度需求的机动目标拦截问题,提出一种扰动补偿的增量式终端角度约束三维制导律设计方法。首先,基于非线性三维耦合相对运动学模型及视线转率动态方程,结合惯性延迟估计方法,设计目标机动过载与外界干扰等扰动在线补偿的三维终端角度约束制导律。其次,为了进一步提升制导律抗干扰特性,基于视线角误差方程泰勒展开的增量式动态逆方法,将误差动态系统扰动与制导指令压缩至一个采样步长内的增量形式,提出一种新近测量信息驱动的三维增量式扰动补偿角度约束制导律。理论分析表明,角度约束与扰动估计偏差能够收敛至一个有界的较小邻域内。复杂工况下多场景、多方法仿真对比及蒙特卡罗打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制导 增量制导 三维制导 终端角度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几何约束下的高负荷涡轮叶片叶型优化研究
9
作者 李世峰 岳少原 +1 位作者 黄康 陈帝云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5-29,共5页
针对导向叶片前缘大攻角引发的气动损失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多几何约束条件下前加载式某高负荷低压涡轮导向叶片叶型优化研究,探索导向叶片叶型关键设计参数对流动损失的影响机理,获得涡轮气动性能优化效果。结果表明:优化前叶... 针对导向叶片前缘大攻角引发的气动损失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多几何约束条件下前加载式某高负荷低压涡轮导向叶片叶型优化研究,探索导向叶片叶型关键设计参数对流动损失的影响机理,获得涡轮气动性能优化效果。结果表明:优化前叶片前缘较大正攻角,在前缘位置气流过加速,并在槽道内出现激波,导致叶片排损失增大,而优化叶型前缘进气攻角,叶片加载比较均匀,叶片出口马赫数提高1.90%,叶片气动总压损失降低19.67%,能量损失降低20.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约束 高负荷涡轮叶片 叶型优化 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终端角度约束的导引律综述 被引量:81
10
作者 蔡洪 胡正东 曹渊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5-323,共9页
随着武器作战样式的变革,近年来具有终端角度约束的制导方法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根据理论基础的不同,将具有终端角度约束的导引律划分为最优导引律、变结构导引律以及其它类型的导引律。综述了几类典型的具有终端角度约束的导引律的... 随着武器作战样式的变革,近年来具有终端角度约束的制导方法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根据理论基础的不同,将具有终端角度约束的导引律划分为最优导引律、变结构导引律以及其它类型的导引律。综述了几类典型的具有终端角度约束的导引律的研究进展,对各类导引律的优缺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并通过仿真比较了四种典型导引律的制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律 终端角度约束 制导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落角和末端攻角约束的最优末制导律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友安 孙阳平 +1 位作者 方悦 黄诘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368-371,458,共5页
针对现代导弹武器多约束、高精度制导的基本要求,在综合考虑带落角和末端攻角约束的条件下,用二次型最优控制推导出一种新的最优末制导律。仿真结果表明,该末制导律既能够满足高精度制导的要求,同时也能够满足对落角和末端攻角的控制要求。
关键词 落角约束 末端攻角约束 制导律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终端角度和终端时间约束的闭环制导律及其可行性分析(英文) 被引量:18
12
作者 赵世钰 周锐 魏晨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64-1072,1085,共10页
研究了同时具有终端角度(攻击角度)和终端时间(攻击时间)约束的制导问题。通过将非线性运动学制导模型中的自变量由导引时间变换为速度方向角,可以利用最小值原理直接推导出一种闭环形式制导律,而不必引入任何的线性化处理。在该制导律... 研究了同时具有终端角度(攻击角度)和终端时间(攻击时间)约束的制导问题。通过将非线性运动学制导模型中的自变量由导引时间变换为速度方向角,可以利用最小值原理直接推导出一种闭环形式制导律,而不必引入任何的线性化处理。在该制导律的导引下,导弹能够精确击中目标并且精确满足终端时间和角度的约束。为了研究该制导律的可行性,本文定义并分析了若干重要参数的可行域。该闭环制导律及其可行性分析被应用于多弹齐射攻击的两种情况。数字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制导律 可行性分析 终端角度约束 终端时间约束 齐射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端角度约束制导及制导控制一体化方法综述 被引量:21
13
作者 赵斌 梁乐成 +1 位作者 蒋瑞民 周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3-579,共17页
针对制导武器终端角度约束下的制导方法和制导控制一体化方法进行综述。首先,对比分析了几种典型的终端角度约束定义,针对二维、三维交战场景构建了面向终端角度约束的制导及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的状态空间模型;其次,针对终端角度约束下... 针对制导武器终端角度约束下的制导方法和制导控制一体化方法进行综述。首先,对比分析了几种典型的终端角度约束定义,针对二维、三维交战场景构建了面向终端角度约束的制导及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的状态空间模型;其次,针对终端角度约束下的制导方法以及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进行分类、归纳总结与对比;最后,针对终端角度约束制导和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中存在的多约束落角控制、信息估计、落角范围估计、协同制导等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端角度约束 制导律 制导控制一体化 精确制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自稳定末敏子弹运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永亮 刘荣忠 +3 位作者 郭锐 陈亮 赵博博 邢柏阳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5-150,共6页
为研究某型旋转自稳定末敏子弹运动特性,充分考虑末敏子弹的结构强非对称特点和其初始抛撒条件,引入动不平衡弹体模型,推导超大攻角条件下子弹的空间6自由度弹道方程,计算分析子弹的稳态扫描运动特性。结果表明:子弹体的质量分布非对称... 为研究某型旋转自稳定末敏子弹运动特性,充分考虑末敏子弹的结构强非对称特点和其初始抛撒条件,引入动不平衡弹体模型,推导超大攻角条件下子弹的空间6自由度弹道方程,计算分析子弹的稳态扫描运动特性。结果表明:子弹体的质量分布非对称和初始抛撒角速度是子弹药实现稳态扫描运动的必要条件;子弹扫描频率只由抛撒角速度ω_(σ0)决定,且和ω_(σ0)正相关;初始俯仰角φ_(a0)≥0°时,扫描角整体呈增大趋势,初始俯仰角φ_(a0)<0°时,扫描角整体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后增大;扫描面积与配重-全弹质量比、初始俯仰角、初始偏航角和初始角速度呈正相关,与均质圆柱体转动惯量比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敏子弹 结构强非对称 大攻角 扫描特性 弹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多约束鲁棒姿态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0
15
作者 冯振欣 郭建国 周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39-846,共8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机动飞行过程中存在的攻角约束和执行机构饱和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兼顾多约束和控制性能的鲁棒姿态控制方法。首先,采用基于动态面法的积分型障碍Lyapunov函数(IBLF)保证攻角始终处于约束区间,同时避免了传统反演法的...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机动飞行过程中存在的攻角约束和执行机构饱和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兼顾多约束和控制性能的鲁棒姿态控制方法。首先,采用基于动态面法的积分型障碍Lyapunov函数(IBLF)保证攻角始终处于约束区间,同时避免了传统反演法的"微分膨胀"问题;然后,设计辅助误差子系统并引入控制律,降低了高超声速飞行器输入饱和非线性对闭环系统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性能。此外,本文还引入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对参数摄动及外部干扰进行估计和补偿,增强了控制律的适应性。最后,通过Lyapunov理论证明了该方法能够确保控制系统的闭环稳定性,且闭环系统所有信号均一致有界。数值仿真结果校验了本文控制器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攻角约束 输入饱和 障碍函数 干扰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终端攻击角度约束的变结构制导律 被引量:34
16
作者 吴鹏 杨明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6-120,共5页
针对某些导弹要求限制终端攻击角度的作战要求,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推导出一种对脱靶量和终端攻击角度约束的变结构制导律,在此基础上对弹-目相对距离变化率进行了估计,并对所提出制导律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所得制导律形式简单、实用... 针对某些导弹要求限制终端攻击角度的作战要求,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推导出一种对脱靶量和终端攻击角度约束的变结构制导律,在此基础上对弹-目相对距离变化率进行了估计,并对所提出制导律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所得制导律形式简单、实用,且克服了被动寻的导弹不能测弹-目距离变化率的约束。仿真结果证明,对于某些作变加速机动的目标,该制导律都能够以期望的终端攻击角度命中目标,对于目标的机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端攻击角度 制导律 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约束条件下的最优末制导律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阳平 林王鹏 +1 位作者 范作娥 周静 《兵工自动化》 2013年第12期4-7,共4页
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导弹武器多约束、高精度制导的基本要求,提出一种新的最优末制导律。在综合考虑落角和末端攻角的要求下,用二次型最优控制推导出新的制导律,并给出了零阶无时延系统的表达式,最后运用典型弹道仿真和对比试验验证了该... 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导弹武器多约束、高精度制导的基本要求,提出一种新的最优末制导律。在综合考虑落角和末端攻角的要求下,用二次型最优控制推导出新的制导律,并给出了零阶无时延系统的表达式,最后运用典型弹道仿真和对比试验验证了该制导律的良好的弹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律不但能够满足多约束高精度制导的要求,而且对落角、末端攻角控制和早期弹道修正具有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角约束 末端攻角约束 制导律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落角约束的弹道导弹再入末制导律设计 被引量:10
18
作者 魏鹏鑫 荆武兴 高长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30,共8页
针对弹道导弹再入段带有终端落角约束的末制导问题,本文基于最新发展起来的模型预测静态规划技术,设计一种既可以精确地打击地面目标、又可以满足终端碰撞角要求的非线性次优制导律.本文针对弹道导弹打击地面静止目标和机动目标等飞行... 针对弹道导弹再入段带有终端落角约束的末制导问题,本文基于最新发展起来的模型预测静态规划技术,设计一种既可以精确地打击地面目标、又可以满足终端碰撞角要求的非线性次优制导律.本文针对弹道导弹打击地面静止目标和机动目标等飞行场景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制导律可以使在整个再入飞行场景中控制能量较小.与其他具有落角约束的制导律相比,该制导律并没有对非线性运动模型采用线性化的假设,且其计算复杂性明显低于基于最优控制的终端角约束制导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导弹 落角约束 模型预测静态规划 再入 末制导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展的多约束最优制导律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温求遒 刘大卫 +1 位作者 夏群利 李然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2-669,共8页
为满足侵彻攻击空地导弹末端制导要求,解决当前多约束制导律终端攻角控制问题,设计了包含受剩余飞行时间决定的控制量权函数,并引入到最优问题的目标函数中,基于线性二次最优控制理论推导得到一种扩展的多约束最优制导律。利用指令随时... 为满足侵彻攻击空地导弹末端制导要求,解决当前多约束制导律终端攻角控制问题,设计了包含受剩余飞行时间决定的控制量权函数,并引入到最优问题的目标函数中,基于线性二次最优控制理论推导得到一种扩展的多约束最优制导律。利用指令随时间变化解析表达式及伴随系数法,对制导律加速度指令变化规律及无量纲脱靶量特性进行了研究,证明了制导律指令的收敛性,从而为终端攻角控制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讨论了制导律增益n的设计原则。结合工程应用的需要,分别提出了一种制导初始条件设计方法及最大需用加速度的估计方法,可有效减小导弹末端机动。通过仿真验证了制导律及分析结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科学与技术 落角约束 最优制导律 加速度指令 终端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自动驾驶仪动态特性和攻击角约束的鲁棒末制导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靖 王旭刚 +1 位作者 王中原 常思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0-909,共10页
针对制导弹箭打击机动目标时带攻击角约束的末制导问题,考虑自动驾驶仪动态特性以及目标机动不确定性对制导过程的影响,结合积分滑模与动态面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鲁棒末制导律。自动驾驶仪的动态特性以含扰动的2阶动力学模型来表征... 针对制导弹箭打击机动目标时带攻击角约束的末制导问题,考虑自动驾驶仪动态特性以及目标机动不确定性对制导过程的影响,结合积分滑模与动态面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鲁棒末制导律。自动驾驶仪的动态特性以含扰动的2阶动力学模型来表征,目标机动引起的模型不确定性以光滑非线性扰动观测器来估计。滑模面取视线角速率与视线角偏差的组合形式,且引入剩余飞行时间,以使制导弹箭在整个末制导过程中过载性能良好。依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中视线角速率与视线角偏差均最终一致有界任意小。通过数值仿真与弹道成型制导律及非奇异滑模制导律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末制导律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末制导律 攻击角约束 积分滑模 动态面控制 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