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系统约束诱导割平面的机组组合加速求解算法
1
作者 颜心斐 钟海旺 +1 位作者 朱灏翔 虞泽宽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5-1165,I0082-I0084,共14页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提高,电力系统线路与断面越限、备用不足等风险增大。在电力系统调度优化中,这一变化体现为系统约束不易满足,导致网络约束机组组合求解效率显著降低,需要通过割平面方法进行提速。目前针对系统约束的割平面生成效率...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提高,电力系统线路与断面越限、备用不足等风险增大。在电力系统调度优化中,这一变化体现为系统约束不易满足,导致网络约束机组组合求解效率显著降低,需要通过割平面方法进行提速。目前针对系统约束的割平面生成效率低下,加速效果不佳。提出一种通用的针对系统约束的割平面生成方法。该方法借助混合整数规划的割平面生成功能,通过快速求解小规模诱导模型,针对系统约束自动推导有效割平面。算例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加速效果显著且稳定,且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约束机组组合 混合整数规划 割平面 诱导函数 求解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近距离煤层开采无煤柱自成巷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琦 刘寄婷 +3 位作者 江贝 薛浩杰 高红科 蒋振华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3,共16页
极近距离煤层传统长壁开采,受上层遗留煤柱和采空区垮落等因素的影响,下煤层开采过程中应力环境复杂、矿压显现剧烈,易诱发巷道围岩大变形。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极近距离条件下巷道定向切顶–约束高强支护无煤柱自成巷控制方法。通过... 极近距离煤层传统长壁开采,受上层遗留煤柱和采空区垮落等因素的影响,下煤层开采过程中应力环境复杂、矿压显现剧烈,易诱发巷道围岩大变形。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极近距离条件下巷道定向切顶–约束高强支护无煤柱自成巷控制方法。通过顶板定向预裂切顶,主动改变顶板悬臂结构,切断采空区向巷道顶板的应力传递。充分利用矿山压力和岩体碎胀特性,取消煤柱留设,结合高强支护加强巷道顶板整体性,共同实现切顶自成巷。建立了极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结构模型,计算了下煤层切顶自成巷巷旁支护阻力。以典型极近距离煤层为工程背景,开展了不同开采方法的数值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自成巷控制方法使巷道围岩应力降低59.8%,巷道顶板变形减少70.8%,并明确了极近距离煤层开采无煤柱自成巷控制机理。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典型极近距离煤层工程设计及现场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降低了矿压显现程度,保证了自成巷的安全稳定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近距离煤层 定向切顶卸压 约束高强支护 力学模型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韧性拓扑构造的无人机集群功率分配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嘉琳 任智源 +3 位作者 刘安妮 程文驰 梁晓东 李少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5,共18页
针对无人机作战网络因自身内部故障或受到敌方攻击干扰而造成的网络性能下降及网络瘫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分配的强韧性无人机作战网络拓扑构造方法。该方法首先以边连通度作为网络的韧性指标;其次,基于最大流最小割定理将最小割... 针对无人机作战网络因自身内部故障或受到敌方攻击干扰而造成的网络性能下降及网络瘫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分配的强韧性无人机作战网络拓扑构造方法。该方法首先以边连通度作为网络的韧性指标;其次,基于最大流最小割定理将最小割作为韧性指标的测度;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单架无人机及系统整体功率有限,从物理层角度出发,通过调节无人机节点的发射功率以构造拓扑,从而提高网络韧性,提出了功率约束下的无人机作战网络功率分配策略;最后,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解决功率约束下的拓扑结构韧性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调制方式及功率约束下,面对链路失效模式和节点失效模式,对比其它功率分配算法,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的功率分配方案能有效提高无人机作战网络韧性,其所构建的网络在约66.7%的链路失效情况下,平均业务成功到达率仍保持在95%以上,满足实际作战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韧性 最小割 约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油藏水驱驱替效率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英芳 刘志军 +2 位作者 茆春锦 王晓冬 张博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3期72-75,共4页
准确计算砂层间由不可渗透页岩或致密砂岩层分隔多层油藏水驱驱替效率可以为高效、合理开发油藏提供理论依据。为此,应用达西定律和Buckley-Leverett方程找出了各层突破时油藏总体含水率的确定方法,并通过约束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到了含水... 准确计算砂层间由不可渗透页岩或致密砂岩层分隔多层油藏水驱驱替效率可以为高效、合理开发油藏提供理论依据。为此,应用达西定律和Buckley-Leverett方程找出了各层突破时油藏总体含水率的确定方法,并通过约束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到了含水率方程,最终结合Welge-Craig方程得出了一种计算多层油藏水驱驱替效率的新方法,并通过矿场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对于多层油藏水驱开发中后期驱替效率预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油藏 水驱开发 含水率方程 约束最小二乘法 驱替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匀质块排样方式的递推算法 被引量:7
5
作者 罗丹 崔耀东 李秋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12-1115,共4页
讨论矩形毛坯有约束二维剪切排样问题:将一张板材剪切成已知尺寸的一组毛坯,使排样方式的价值(板材中所含毛坯的总价值)最大;排样方式中每种毛坯的数量不能超过需求量。采用匀质块排样方式,每刀都从当前板材上切下一根水平或竖直的同质... 讨论矩形毛坯有约束二维剪切排样问题:将一张板材剪切成已知尺寸的一组毛坯,使排样方式的价值(板材中所含毛坯的总价值)最大;排样方式中每种毛坯的数量不能超过需求量。采用匀质块排样方式,每刀都从当前板材上切下一根水平或竖直的同质条带,其中仅含相同尺寸的毛坯。采用动态递推算法生成匀质块排样方式,在保证解的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缩短计算时间,达到节约材料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下料 有约束二维切割 匀质块方式 动态规划 递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Agrawal单一矩形排样算法的改进与扩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廖元秀 崔耀东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49-53,共5页
讨论单一矩形剪切下料排样方式最优设计问题 ,给出更为贴切的上界 ,从而改进 Agrawal算法 .Agrawal以图解方式说明规范多级排样方式中包含最优剪切割方式 ,现给出这一结论的数学证明 .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薄钢板 切割下料 有约束排样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数控切削参数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宸 杨洋 +1 位作者 袁海兵 王生怀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7-82,共6页
为选择合理的数控切削用量,建立了加工成本和数控切削加工效率的数学模型。针对模型其多约束、非线性的特点,采用约束违背度方法处理约束条件。为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两次引入Metropolis抽样准则,提出混合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HMOPSO... 为选择合理的数控切削用量,建立了加工成本和数控切削加工效率的数学模型。针对模型其多约束、非线性的特点,采用约束违背度方法处理约束条件。为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两次引入Metropolis抽样准则,提出混合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HMOPSO)求解。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选择最优Pareto解,并通过实例计算对所提出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加工 切削参数 约束优化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 模拟退火算法 PARETO最优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势能判据的约束模态综合法截断准则 被引量:15
8
作者 姜忻良 王菲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38,共7页
为提高大型复杂结构体系的计算效率,在深入分析约束模态综合法原理的基础上,定义了由不同主模态截断阶数产生的位移向量组成的线性空间,建立该空间上的一个函数,通过数学定理详细证明了该函数是线性空间上的范数,并以该范数的最大值定... 为提高大型复杂结构体系的计算效率,在深入分析约束模态综合法原理的基础上,定义了由不同主模态截断阶数产生的位移向量组成的线性空间,建立该空间上的一个函数,通过数学定理详细证明了该函数是线性空间上的范数,并以该范数的最大值定义势能判据,推导出势能判据与子结构主模态截断数量之间的关系,据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势能判据的子结构主模态截断准则。此外对于约束模态综合法,还推导了以机械能为判据的情况,证明了约束模态法中子结构的机械能随截断主模态数量的变化曲线并不是单调的,故不适用于约束模态法。最后将势能判据截断准则应用到地基土-高层建筑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响应分析问题中,进一步对所提出的模态截断准则的计算精度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势能判据截断准则是十分有效的,而应用于振型叠加法的机械能判据不宜应用于约束模态综合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响应分析 约束模态综合法 势能判据 模态截断准则 子结构 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段排样方式的矩形件优化下料算法 被引量:4
9
作者 扈少华 武书彦 潘立武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96,共6页
针对矩形件下料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两段排样方式的优化下料算法。首先构造一种约束排样算法,生成矩形件在板材上的两段排样方式。然后采用列生成算法依据矩形件剩余需求量迭代调用上述约束排样算法生成一个虚拟下料方案,按照不产生多余... 针对矩形件下料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两段排样方式的优化下料算法。首先构造一种约束排样算法,生成矩形件在板材上的两段排样方式。然后采用列生成算法依据矩形件剩余需求量迭代调用上述约束排样算法生成一个虚拟下料方案,按照不产生多余矩形件原则选取虚拟下料方案中的部分排样方式加入到实际下料方案中,更新矩形件剩余需求量;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矩形件剩余需求量为零。采用文献中基准例题将该算法与2种文献算法进行比较,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下料利用率比2种文献算法分别高1.61%和0.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料问题 两段排样方式 列生成算法 约束排样 矩形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位角夹角的三岔路口道路中线优化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永进 陈义华 +1 位作者 田永中 吴文戬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5-158,共4页
基于约束Delaunay三角网法是从已有面状道路图层数据中自动获取道路中线的常用算法.根据此算法得到的岔路口处的道路中线需要进一步优化处理,三岔路口道路中线的优化处理为其中问题之一.提出了方位角夹角的概念和基于方位角夹角三岔路... 基于约束Delaunay三角网法是从已有面状道路图层数据中自动获取道路中线的常用算法.根据此算法得到的岔路口处的道路中线需要进一步优化处理,三岔路口道路中线的优化处理为其中问题之一.提出了方位角夹角的概念和基于方位角夹角三岔路口道路中线的优化处理算法,根据三岔路口三条道路中线的方位角夹角的大小,求取岔路口中线交点,实现三岔路口的道路中线的优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角夹角 道路中线 约束Delaunay三角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混合约束模态实施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姜忻良 张海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56,共5页
分析、探讨线性-非线性混合约束模态综合法用于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动力分析实施方法。据结构存在局部非线性特性,提出对整体结构划分为若干个线性、非线性子结构,对线性子结构只需一步提取特性矩阵并进行方程降阶,而对非线性子结构则逐... 分析、探讨线性-非线性混合约束模态综合法用于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动力分析实施方法。据结构存在局部非线性特性,提出对整体结构划分为若干个线性、非线性子结构,对线性子结构只需一步提取特性矩阵并进行方程降阶,而对非线性子结构则逐步提取降阶后的等效特性矩阵。通过组装各子结构达到对整体结构特性矩阵的降阶处理。对非线性子结构凭借在小段时间Δt内利用分段等效线性化手段,通过ANSYS二次开发工具UPFs编辑写成可执行程序文件,并与MATLAB联立计算,实现特性矩阵提取。结果表明,该方法求得结构的各阶频率和动态响应时程曲线与ANSYS直接计算吻合良好。可逐步提取等效弹塑性特性矩阵,为采用变化的特性矩阵对结构进入塑性阶段深层次分析研究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结构相互作用 约束模态综合法 势能判据截断准则 局部非线性 弹塑性刚度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的基于CPMC的协同分割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美华 张典 罗静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5年第7期216-219,251,共5页
协同分割的一种典型定义是指在给出的一组图像中,将"相似的东西"共同分割出来。提出一种快速的协同分割算法。这种方法首先对一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根据提取的特征确定"相似的东西"在图像中的大致范围,然后使用CPMC... 协同分割的一种典型定义是指在给出的一组图像中,将"相似的东西"共同分割出来。提出一种快速的协同分割算法。这种方法首先对一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根据提取的特征确定"相似的东西"在图像中的大致范围,然后使用CPMC(constrained parametric min-cut)算法产生一系列的二值分割结果,最后通过构建随机森林对分割结果与基准之间的"相似度"进行学习,使得分割结果按"相似度"自动进行排列。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保持良好的分割准确度的同时明显提高了分割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分割 CPMC 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lti-Island GA数控加工切削用量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兴国 李丽 +1 位作者 舒鑫 方玉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5,共5页
切削用量的选择对刀具耐用度、产品的加工效率以及加工质量等都有直接影响。为选取合理的切削用量,以最大生产效率为目标,建立铣削加工优化模型。结合实际加工中不同约束限制,采用改进遗传算法(Multi-Island GA)对目标函数寻优求解。将... 切削用量的选择对刀具耐用度、产品的加工效率以及加工质量等都有直接影响。为选取合理的切削用量,以最大生产效率为目标,建立铣削加工优化模型。结合实际加工中不同约束限制,采用改进遗传算法(Multi-Island GA)对目标函数寻优求解。将优化后的结果与切削用量手册经验值相对比,切削用量的选取得到了有效改善,并提高了铣削加工的生产效率,且优化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生产率 约束 改进遗传算法 切削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非线性混合的约束模态综合法及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忻良 王菲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5-391,共7页
为提高大型复杂结构体系非线性动力问题的计算效率,根据结构存在局部塑性区域的特点,提出了线性-非线性混合的约束模态综合法.对于荷载作用下整体体系中不易进入非线性阶段的部件,将其划分为线性子结构,而将进入塑性变形阶段的局部部件... 为提高大型复杂结构体系非线性动力问题的计算效率,根据结构存在局部塑性区域的特点,提出了线性-非线性混合的约束模态综合法.对于荷载作用下整体体系中不易进入非线性阶段的部件,将其划分为线性子结构,而将进入塑性变形阶段的局部部件独立划分为非线性子结构,通过坐标变换来缩减线性子结构的自由度,并最终与非线性子结构进行综合求解.使得在降低计算成本的同时,又能够合理地对结构的材料非线性特征加以考虑,是求解大型复杂结构非线性动力问题的有效方法.同时,针对约束模态综合法还提出了基于势能判据的截断准则,利用势能判据的收敛性得出了子结构主模态最佳截断阶数.最后,将该方法及势能判据截断准则应用到高层建筑-地基土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问题中,与有限元直接法的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和求解精度,而基于势能判据的截断准则对于混合的约束模态综合法也十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响应分析 约束模态综合法 非线性 土-结构相互作用 势能判据 模态截断准则 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长轴车削与磨削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牛同训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0-36,共7页
针对细长轴车削和磨削加工参数的选择问题,建立以工件刚度、刀片强度、刀杆刚度、机床进给机构强度、机床功率、机床参数、加工表面粗糙度、加工余量等作为约束条件,以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工件转速、磨削余量、径向进给量等参... 针对细长轴车削和磨削加工参数的选择问题,建立以工件刚度、刀片强度、刀杆刚度、机床进给机构强度、机床功率、机床参数、加工表面粗糙度、加工余量等作为约束条件,以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工件转速、磨削余量、径向进给量等参数为优化变量,以车、磨多工序成本最低为目标的切削参数优化模型。以某型号电机轴为案例,运用MATLAB模式搜索工具箱对其车削和磨削参数进行寻优,与切削参数的传统选择方法比较表明,工序成本可降低35%以上,从而验证了优化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参数 优化模型 工序成本 约束条件 细长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结构体系的分枝模态与约束模态混合二步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菲 姜忻良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30,共7页
为了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考虑土-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影响,在线性-非线性混合的约束模态法以及分枝模态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土-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的分枝模态与约束模态的混合方法,该方法既可考虑土体和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又便于考... 为了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考虑土-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影响,在线性-非线性混合的约束模态法以及分枝模态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土-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的分枝模态与约束模态的混合方法,该方法既可考虑土体和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又便于考察土-结构相互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在分枝模态与约束模态混合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混合二步分析法,并将其应用到地基土-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中,算例结果表明,混合二步分析法在实现上部结构和地基土分开计算的同时,还能够考虑结构与地基土的材料非线性特性,有利于采用专业设计软件仅通过对上部结构进行分析来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为实际工程计算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模态法 约束模态法 混合二步分析法 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 势能判据截断准则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约束单一尺寸矩形毛坯下料问题的一种求解算法
17
作者 赵士元 赵明冬 张俊晖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4,18,共4页
讨论有约束单一尺寸矩形毛坯下料问题:切割库存板材满足一定数量的单一尺寸矩形毛坯的需求,优化目标是使所切割的板材总面积最小,该问题广泛的出现在制造业领域的板材切割下料环节。提出一种基于五块布局模式的优化下料算法。首先调用... 讨论有约束单一尺寸矩形毛坯下料问题:切割库存板材满足一定数量的单一尺寸矩形毛坯的需求,优化目标是使所切割的板材总面积最小,该问题广泛的出现在制造业领域的板材切割下料环节。提出一种基于五块布局模式的优化下料算法。首先调用无约束五块布局算法生成整张板材上的毛坯排样方式,然后调用有约束五块布局算法生成部分板上的毛坯排样方式。使用算例对文中下料算法进行了测试,并与文献中下料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下料算法可以提高下料利用率,而且计算时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料算法 有约束排样 五块布局模式 矩形毛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约束Non-Guillotine切割的插补算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友如 阎春平 刘飞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43-45,55,共4页
分析了二维约束Non -Guillotine切割问题常用求解算法的特点和不足之处。针对二维切割问题的数学模型 ,提出了一种应用列生成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插补算法 ,通过分析该算法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结构 ,展现它运算处理速度快和所得解的最优、... 分析了二维约束Non -Guillotine切割问题常用求解算法的特点和不足之处。针对二维切割问题的数学模型 ,提出了一种应用列生成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插补算法 ,通过分析该算法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结构 ,展现它运算处理速度快和所得解的最优、性能好的特点。并以依据该算法设计的下料软件系统的生产使用效果进一步反映了该算法的新颖和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约束Non-Guillotine切割 启发式算法 插补算法 数学模型 列生成法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恢复决策优化模型与求解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崇茹 吴旻昊 +3 位作者 熊岑 卢恩 王宁 侯云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5期4402-4408,共7页
电力系统大停电后系统的快速恢复是电力系统一直以来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对现有黑启动模型的分析发现,针对全黑情况下启动全网的所有发电机时,现有的最优目标设置和最优问题描述有可能导致一台发电机爬坡而其他发电机等待的现象。为... 电力系统大停电后系统的快速恢复是电力系统一直以来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对现有黑启动模型的分析发现,针对全黑情况下启动全网的所有发电机时,现有的最优目标设置和最优问题描述有可能导致一台发电机爬坡而其他发电机等待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充分考虑发电机的物理调节特性,提出描述实际问题的变约束的最大值最小的优化模型,并通过引入时间变量t,将变约束的最大值最小优化问题等价为内点法可解的定约束最优潮流(optical power flow,OPF)问题,克服了最优潮流中求解变约束最大值最小问题的难点,提出计及发电机出力特性的电力系统黑启动优化计算策略。IEEE 30节点标准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明显缩短启动时间。该成果已经成功用于电力系统自愈决策系统软件,在广东电网公司投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自愈决策 快速切负荷技术 最优潮流 带约束的最大值最小 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重力场分离的约束插值切割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庆奎 舒晴 +3 位作者 高维 周坚鑫 张文志 李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04-1217,I0010-I0011,共16页
重力数据处理在油气勘探和基础地学研究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重力场的分离是关键环节之一。基于系统剖析插值切割法基本原理,证明了插值切割法的切割算子仅考虑了局部异常与区域异常弯曲方向相同的叠合情形,不适于复杂的实际地下地... 重力数据处理在油气勘探和基础地学研究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重力场的分离是关键环节之一。基于系统剖析插值切割法基本原理,证明了插值切割法的切割算子仅考虑了局部异常与区域异常弯曲方向相同的叠合情形,不适于复杂的实际地下地质情况。理论模型试算验证了插值切割法存在上述问题。因此,从全面考虑局部异常与区域异常的叠合关系的类型出发,制定了切割算子的补偿方案,提出了基于异常约束条件的插值切割法(约束插值切割法)。与插值切割法和小波多尺度分解法相比,约束插值切割法得到的局部异常与理论局部异常具有最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5,与插值切割法相比对局部异常的改善率达48%,优化效果明显。基于前人提出的切割半径与异常体埋藏深度近似相等的层切割思想,对中国陆域及周边区域的布格重力异常进行分离,获取了72~76km参考深度层介质所产生的重力异常,在准噶尔盆地、喜马拉雅地块等局部地区的修正率达50%以上,展现了该层位更真实、可靠的重力异常值信息,为上地幔顶部构造特征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进一步选取南海万安盆地及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分离出的新生界沉积层重力异常与地震剖面显示的基底起伏特征基本一致,可用于基底深度变化的反演研究。研究表明,约束插值切割法实现了对插值切割法的改进,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场分离 约束插值切割法 理论模型 实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