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SG控制下直驱风机惯量支撑能力定量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韩平平 陈鹏飞 +2 位作者 丁明 吴红斌 董玮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1-510,I0032-I0034,共13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渗透率的不断提高,频率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可提供惯量支撑的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VSG)控制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对VSG控制下直驱风机惯量支撑能力做出较为完整的定量分析,首先说明VSG控制下直驱风... 随着新能源发电渗透率的不断提高,频率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可提供惯量支撑的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VSG)控制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对VSG控制下直驱风机惯量支撑能力做出较为完整的定量分析,首先说明VSG控制下直驱风机惯量支撑的原理;其次经比较选取一种基于并网功率和频率关系的等效惯性系数定义方式,用以实现惯量支撑能力的准确描述;紧接着在考虑下垂特性的基础上,由等效惯性系数衍生定义等效惯性常数,并以等效惯性常数为依据对2种VSG控制下的惯量支撑能力做出定量分析;最后以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G控制 直驱风机 惯量支撑能力 等效惯性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网型风电机组“虚拟惯性常数”常数化计算方法
2
作者 李世春 石明达 +3 位作者 张业丽 杨跳 刘蒙恩 李振兴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针对跟网型风电机组“虚拟惯性常数”无法聚合求解系统等效惯性常数以及不能构建完整的SFR模型问题,提出跟网型风电机组“虚拟惯性常数”常数化计算方法。首先,建立具有最相近风机转子动能变化量的目标函数,并考虑动能变化关键节点和动... 针对跟网型风电机组“虚拟惯性常数”无法聚合求解系统等效惯性常数以及不能构建完整的SFR模型问题,提出跟网型风电机组“虚拟惯性常数”常数化计算方法。首先,建立具有最相近风机转子动能变化量的目标函数,并考虑动能变化关键节点和动能变化动态过程的约束条件。其次,根据虚拟惯量响应过程动能变化阶段相异特征,分段求解具有“等效惯量和能量支撑”效果的常数化“虚拟惯性常数”,实现系统等效惯性常数的可聚合求解。最后,通过建立系统频率响应模型,结合时域仿真法和相关评价指标验证了计算结果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网型风电机组“ 虚拟惯性常数”常数化计算 等效能量变化 电力系统等效惯性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转子稳定性约束的直驱风机虚拟同步发电机构网频率支撑控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闻章 姚良忠 +3 位作者 程帆 毛蓓琳 王强强 陈汝斯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69-1877,I0036,I0037,共11页
电力系统中新能源电源占比的不断上升导致系统惯量持续下降,弱化了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水平。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电源的构网控制是提升系统频率稳定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当前在风机构网频率支撑控制中对风机源侧动态特性的影响考虑得... 电力系统中新能源电源占比的不断上升导致系统惯量持续下降,弱化了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水平。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电源的构网控制是提升系统频率稳定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当前在风机构网频率支撑控制中对风机源侧动态特性的影响考虑得不充分,特别是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的风机在频率支撑过程中存在由于转子失速导致的转子失稳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分析了构网控制下直驱风机频率响应特性,并通过功角与转子转速耦合关系分析明晰了风电转子失稳特性和控制参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转子稳定性约束的直驱风机VSG构网频率支撑控制策略,不但提升了系统不同扰动下的系统频率稳定性,同时可有效避免风机转速恢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频率二次跌落问题。最后,通过PSCAD/EMTDC算例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机 转子稳定 虚拟同步机 频率支撑 转速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频率二次跌落和风速差异的风储联合持续调频控制策略
4
作者 朱昭丞 陈渊睿 +2 位作者 曾君 应耿宁 刘俊峰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76-86,共11页
为提升风电场的持续频率支撑能力,并解决风机在最大功率点无法长时间参与电网调频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频率二次跌落和风速差异的风储联合持续调频控制策略。首先,基于风电场的调频需求和风机的动态特性,提出单台风机与储能协同调... 为提升风电场的持续频率支撑能力,并解决风机在最大功率点无法长时间参与电网调频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频率二次跌落和风速差异的风储联合持续调频控制策略。首先,基于风电场的调频需求和风机的动态特性,提出单台风机与储能协同调频的控制策略,延长风电场的持续调频时间,并有效抑制频率二次跌落。其次,设计了储能备用调频功率的整定方法,能够根据风机的稳态功率动态调整储能的备用调频功率。最后,针对风电场内风机风速差异的情况,分配储能输出功率,协调不同风速下风机的参与调频。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显著提升风电场的调频出力时间,有效协调不同风速条件下的风机参与调频,并成功抑制了频率二次跌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支撑 风电 调频 风速 频率二次跌落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风速随机性的变速风电机组超速减载调频控制策略及调频效果分析
5
作者 杨起珍 陈磊 +2 位作者 蹇傲霖 奥博宇 闵勇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87,共9页
变速风电机组在大功率扰动随机风速场景下进行超速减载调频时存在转子失速的风险,可能导致系统频率二次跌落。推理得到最优功率上限形式,基于此,提出适应风速随机性的超速减载调频控制策略,并证明该策略能够避免转子失速。基于所提策略... 变速风电机组在大功率扰动随机风速场景下进行超速减载调频时存在转子失速的风险,可能导致系统频率二次跌落。推理得到最优功率上限形式,基于此,提出适应风速随机性的超速减载调频控制策略,并证明该策略能够避免转子失速。基于所提策略推导出系统临界功率扰动满足的方程式,只要系统功率扰动不超过临界值,功率上限就不会对频率最低点与平均频率变化率造成影响。建立四机两区域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策略及临界功率扰动计算方法的有效性,所提策略能够在大功率扰动随机风速场景下避免转子失速并取得最优调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风电机组 超速减载调频 功率上限保护 风速随机性 转子失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电容参与风电调频的动态响应优化策略 被引量:3
6
作者 黎静华 敖国进 +1 位作者 宋诚鑫 兰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46-55,共10页
随着风电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逐步呈现低惯量的特征。低惯量系统在故障时的频率变化率(RoCoF)和最大频率偏差显著增大,传统频率控制方法效果减弱,频率的安全、稳定面临挑战。针对上述问题,先于一次调频动作的快速频率响应(FFR)已... 随着风电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逐步呈现低惯量的特征。低惯量系统在故障时的频率变化率(RoCoF)和最大频率偏差显著增大,传统频率控制方法效果减弱,频率的安全、稳定面临挑战。针对上述问题,先于一次调频动作的快速频率响应(FFR)已成为解决低惯量系统频率稳定问题的重要手段。首先,建立风-火-储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分析FFR调频资源对低惯量系统频率响应的影响;其次,基于模糊逻辑推理,提出了一种超级电容参与风电调频的储能动态响应优化策略以控制储能,使其能够动态响应系统频率变化,在频率跌落期遏制频率跌落,在频率恢复期调控储能恢复功率以维持荷电状态稳定;最后,对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利用超级电容快速动态响应系统频率变化,从而为低惯量系统提供功率支撑,弥补风电调频的不足,相较传统的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策略,在减小最大RoCoF及抑制最大频率偏差效果上均有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惯量系统 快速频率响应 超级电容 风力发电 模糊逻辑控制 频率调节 惯性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转速下基于改进多阶概率方法的风电齿轮箱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长良 刘少康 +2 位作者 李洋 刘帅 武英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8-217,共10页
阶次跟踪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变转速故障诊断问题的方法,其关键前提是存在转速信号作为参考。然而,由于强背景噪声和弱谐波关系的影响,现有转速估计方法的准确性和自适应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提出一种融合多传感器信号的改进多阶概率方... 阶次跟踪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变转速故障诊断问题的方法,其关键前提是存在转速信号作为参考。然而,由于强背景噪声和弱谐波关系的影响,现有转速估计方法的准确性和自适应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提出一种融合多传感器信号的改进多阶概率方法(MOPA)用以估计瞬时转速。首先,依据不同传感器信号的基频统一性和主导分量差异性,通过时频图瞬时切片归一化融合的方式,构建具有强谐波关系的时频图;其次,为消除时变工况下时频图中横纵方向上的间歇恒频和短时宽频背景噪声,提出滑动消噪方法;最后,基于处理后的时频图执行MOPA,实现瞬时转速自动估计,结合阶次跟踪解决风电齿轮箱变转速故障诊断问题。经实测数据验证,改进MOPA估计的瞬时频率的准确性和自适应性均优于对方法,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0.56%,均小于对比方法的15.73%、13.99%和1.21%。结合阶次分析诊断了变转速下风电齿轮箱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转速 故障诊断 风电齿轮箱 瞬时频率 阶次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惯量同步的构网型永磁直驱风电机组频率支撑及转速恢复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同宇 杨德健 +3 位作者 钱敏慧 严干贵 杨修宇 桑顺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79,共8页
针对风电机组频率响应后有功支撑与转速恢复切换易诱发二次频率跌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转速恢复的构网型风电机组频率支撑策略。首先阐述了构网型风电机组的“惯量同步”原理;其次,基于转子运动方程,分析了构网型风电机组调频及转速... 针对风电机组频率响应后有功支撑与转速恢复切换易诱发二次频率跌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转速恢复的构网型风电机组频率支撑策略。首先阐述了构网型风电机组的“惯量同步”原理;其次,基于转子运动方程,分析了构网型风电机组调频及转速恢复策略对频率最低点及二次频率跌落的影响机理;最后,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构建基于惯量同步的构网型风电并网系统,并在不同扰动下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风电机组 惯量同步 转速恢复 频率支撑 频率二次跌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频率二次跌落和转速恢复的风电机组柔性频率响应策略 被引量:5
9
作者 陶玉昆 杨飞飞 +2 位作者 和萍 李从善 季玉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60-68,共9页
风电机组具备主动频率响应能力成为未来风电并网的前提条件,但频率支撑阶段与转速恢复阶段间控制策略切换不当可能引起系统频率二次跌落。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一种风电机组柔性频率响应策略。首先,在初始运行点将风电机组非线性模型... 风电机组具备主动频率响应能力成为未来风电并网的前提条件,但频率支撑阶段与转速恢复阶段间控制策略切换不当可能引起系统频率二次跌落。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一种风电机组柔性频率响应策略。首先,在初始运行点将风电机组非线性模型线性化,分析初始运行点对风电机组出力特性的影响;其次,基于风电机组线性化模型推导包含风电和火电的电力系统频率响应传递函数,分析系统参数对频率响应动态特性的影响;然后,研究频率二次跌落和转速恢复间的矛盾,利用分段函数和Logistic函数构造附加功率参与因子,通过形状系数调节风电机组输出电磁功率;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进行对比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策略在消除频率二次跌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转速恢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主动频率响应 频率二次跌落 转速恢复 频率响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恒频水轮机变流量工况下不稳定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毛成 苏立 +1 位作者 沈春和 文贤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1,共5页
为了研究变流量条件下变速恒频水轮机正常运转时的涡流特性和水动力特性,基于STAR-CCM+软件进行了混流式变速恒频水轮机的水动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了定流量和正弦流量两种工况下导叶和转轮压力脉动特性和内部流动状态,对旋转速度改变引... 为了研究变流量条件下变速恒频水轮机正常运转时的涡流特性和水动力特性,基于STAR-CCM+软件进行了混流式变速恒频水轮机的水动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了定流量和正弦流量两种工况下导叶和转轮压力脉动特性和内部流动状态,对旋转速度改变引起的涡旋演化过程进行了可视化展示。结果表明:在低转速时,尾水管进口和转轮交界处存在随转速降低而聚合产生的大尺度涡,但在转速升高后其逐渐破碎、分离,最后消散;叶片靠近叶轮流道入口的吸力面上均存在涡流,尾水管中存在两个涡核中心,且位置随转速改变;无叶空间的压力脉动相对其余位置更剧烈,脉动幅值随着转速和流量的增大而增大。研究成果可为变速恒频水轮机的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变速恒频 变流量工况 压力脉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恒频风力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 被引量:43
11
作者 林勇刚 李伟 +3 位作者 叶杭冶 邱敏秀 金波 刘湘琪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0-114,共5页
在风力机空气动力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 ,讨论了变速恒频风力机组变桨距机构在低于额定风速阶段和高于额定风速阶段的不同控制策略。将模型与控制方法相结合的数字仿真表明 ,控制曲线与预期要求一致。具体设计了变桨距机构液压控制方案和... 在风力机空气动力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 ,讨论了变速恒频风力机组变桨距机构在低于额定风速阶段和高于额定风速阶段的不同控制策略。将模型与控制方法相结合的数字仿真表明 ,控制曲线与预期要求一致。具体设计了变桨距机构液压控制方案和电机控制方案 ,并提出了高油压冗余式电液比例变桨距机构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恒频技术 风力机组 变桨距控制系统 数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组暂态仿真模型 被引量:48
12
作者 许寅 陈颖 梅生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0-107,共8页
随着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分析风电对电网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电力系统暂态仿真是开展风电并网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建立准确、有效的风力发电机组暂态模型则是仿真工作的基础。文中简要回顾了恒速恒频机组、双馈机组和直驱机组的基本结... 随着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分析风电对电网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电力系统暂态仿真是开展风电并网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建立准确、有效的风力发电机组暂态模型则是仿真工作的基础。文中简要回顾了恒速恒频机组、双馈机组和直驱机组的基本结构,整理和总结了风力发电机组中风轮、传动链、发电机、电力电子变频器以及控制和保护系统等重要环节的暂态仿真模型,并讨论了相关模型在风电并网问题研究中的应用方式,进而展望了风力发电机组模型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恒速恒频机组 变速恒频机组 暂态模型 系统稳定性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变桨距风电机组的全风速限功率优化控制 被引量:64
13
作者 周志超 王成山 +3 位作者 郭力 许伟 张彦涛 刘峻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37-1844,共8页
变速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限功率控制通常采用变桨距控制技术。该方法在高风速时能通过调节桨距角来快速稳定的控制功率输出和风机转速,但在中低风速时,却没有充分利用风力机特性,以优化风机运行工况。该文在综合分析全风速限功率控制... 变速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限功率控制通常采用变桨距控制技术。该方法在高风速时能通过调节桨距角来快速稳定的控制功率输出和风机转速,但在中低风速时,却没有充分利用风力机特性,以优化风机运行工况。该文在综合分析全风速限功率控制特性基础上,提出一种主动变速和桨距角控制相结合的新型限功率控制策略(novel wind power curtailment control,N-WPCC)。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限功率控制相比,N-WPCC优先进行电磁转矩控制,再进行桨距角控制,能有效减少变桨系统的动作频率和动作幅度,提高变桨系统的使用寿命,并能充分利用机组转动惯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发电量。同时,N-WPCC的控制输入为机组输出功率和电机转速,不需要可靠性不高的现场实时测风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变速恒频 限功率控制 风力机转速控制 桨距角控制 转动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兆瓦级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 被引量:106
14
作者 郭金东 赵栋利 +1 位作者 林资旭 许洪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共6页
基于定子磁链定向的双馈电机控制理论,采用双PWM变换器结构,完成了兆瓦级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其网侧变换器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转子侧变换器并网前采用转子电流开环控制策略,并网后采用有功、无功电流闭环解... 基于定子磁链定向的双馈电机控制理论,采用双PWM变换器结构,完成了兆瓦级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其网侧变换器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转子侧变换器并网前采用转子电流开环控制策略,并网后采用有功、无功电流闭环解耦控制策略。该系统完成了亚同步、超同步运行时的系统满载实验以及模拟风速变化情况时系统有功、无功功率解耦控制的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控制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变速恒频 兆瓦级 双馈感应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的无功功率极限 被引量:115
15
作者 申洪 王伟胜 戴慧珠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0-63,共4页
根据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稳态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风力机、双馈电机及其转速控制的稳态特性。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变速恒频风电机组无功功率极限的方法,并对一变速恒频风电机组进行了计算分... 根据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稳态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风力机、双馈电机及其转速控制的稳态特性。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变速恒频风电机组无功功率极限的方法,并对一变速恒频风电机组进行了计算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恒频 风力发电机组 无功功率极限 稳态数学模型 转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系统设计和应用 被引量:50
16
作者 陈宁 何维国 +3 位作者 钱敏慧 杭晗 胡朝燕 石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32-36,共5页
针对国内风电大规模集中接入电网引起的电压稳定和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变速恒频风电机组风电场的多模式、多目标无功电压协调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架构、主要功能模块和接口的设计... 针对国内风电大规模集中接入电网引起的电压稳定和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变速恒频风电机组风电场的多模式、多目标无功电压协调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架构、主要功能模块和接口的设计方案,通过在上海奉贤海湾风电场一期扩建工程开展现场试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并证明通过合理控制风电场的无功输出能够有效地对并网点提供无功支撑,有助于维持接入地区电网的电压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变速恒频 无功电压控制系统 电压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电系统运行研究 被引量:131
17
作者 贺益康 郑康 +1 位作者 潘再平 刘其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55-59,68,共6页
随着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大,采用变桨距风力机实现最大风能捕获和利用的变速恒频发电已成为当前风电技术的研究热点。文中从理论到实践全面讨论了双馈发电机交流励磁变速恒频的发电原理、对交流励磁变频器的要求,以及为追踪最大风... 随着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大,采用变桨距风力机实现最大风能捕获和利用的变速恒频发电已成为当前风电技术的研究热点。文中从理论到实践全面讨论了双馈发电机交流励磁变速恒频的发电原理、对交流励磁变频器的要求,以及为追踪最大风能捕获、实现发电机有功、无功功率独立调节和变速恒频下空裁并网控制的定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策略。实验风电机组的空载、并网、同步速上、下的发电运行全面验证了所提出的交流励磁变速恒频关键风电技术的正确性,为大型风力机组的工程实现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及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励磁 变速恒频 风力发电 空载并网 发电机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17
18
作者 卞松江 吕晓美 +2 位作者 相会杰 刘连根 梁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57-62,共6页
介绍了交流励磁变速恒频(VariableSpeedConstantFrequency,VSCF)风力发电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及发电机的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技术。在此基础上,以Matlab/Simulink为工具,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了发电机空载运行、并网、有功、无功功... 介绍了交流励磁变速恒频(VariableSpeedConstantFrequency,VSCF)风力发电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及发电机的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技术。在此基础上,以Matlab/Simulink为工具,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了发电机空载运行、并网、有功、无功功率独立调节、最大风能捕获运行等工况的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证明理论分析正确,对系统的实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变流励磁 变速恒频 定子磁链定向 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C与桨距角控制改善异步机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 被引量:81
19
作者 迟永宁 关宏亮 +1 位作者 王伟胜 戴慧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5-100,104,共7页
研究了改善异步机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的措施。基于普通异步机的恒速风电机组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风电机组之一,由于其发出有功功率的同时吸收无功功率,会导致接入风电地区电网的电压稳定性降低。文中在DIgSILENT/PowerFactory... 研究了改善异步机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的措施。基于普通异步机的恒速风电机组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风电机组之一,由于其发出有功功率的同时吸收无功功率,会导致接入风电地区电网的电压稳定性降低。文中在DIgSILENT/PowerFactory中建立了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控制模型及风电机组桨距角控制模型,通过包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仿真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及其对异步机风电场与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在接入风电地区电网发生三相短路的大扰动故障时,SVC能够有效地帮助恒速风电机组在故障后恢复电压,提高输出的电磁功率,桨距角控制能够有效地降低恒速风电机组的输入机械功率,以上2种措施能够避免风电机组机械与电磁功率不平衡引起的异步发电机超速及电压失稳;采用SVC及风电机组桨距角控制能够改善异步机风电场的暂态电压稳定性,确保风电机组连续运行及电网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电压稳定 异步机风电场 恒速风电机组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桨距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变桨距风电机组控制 被引量:22
20
作者 邢作霞 郑琼林 +1 位作者 姚兴佳 王发达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6年第6期681-686,共6页
针对变速变距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液压驱动式变距执行机构,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变桨距控制方法,以解决变桨距机构的非线性、参数时变性、抗干扰、滞后性控制问题.分析了三种不同工况下的液压油路变化、数学模型和参数变化,阐述了BP神... 针对变速变距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液压驱动式变距执行机构,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变桨距控制方法,以解决变桨距机构的非线性、参数时变性、抗干扰、滞后性控制问题.分析了三种不同工况下的液压油路变化、数学模型和参数变化,阐述了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算法,并根据7.5 kW变速恒频试验机组液压变距机构设计数据进行仿真结果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恒频 风电机组 变距控制 神经网络 PI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