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FPSO优化参数的感应加热电源功率控制研究
1
作者 程三榜 杨光永 +1 位作者 徐天奇 吴大飞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8,共9页
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PSO)存在收敛精度低以及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多策略融合改进粒子群算法(MFPSO)。利用中垂线算法(midperpendicula algorithm,MA)更新粒子的位置,提升粒子的收敛速度;在最优粒子周围生成爆炸粒子挖掘最优... 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PSO)存在收敛精度低以及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多策略融合改进粒子群算法(MFPSO)。利用中垂线算法(midperpendicula algorithm,MA)更新粒子的位置,提升粒子的收敛速度;在最优粒子周围生成爆炸粒子挖掘最优粒子的作用,提升算法的精度;引入非线性惯性权重,增强算法的局部探索能力和全局搜索能力。选用8个基准函数对算法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MFPSO收敛速度更快、收敛精度更高。将改进粒子群算法应用于感应加热电源恒功率控制中,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MFPSO优化的功率控制不仅超调量很小、调节时间短、抗干扰性强,而且系统能够很快达到稳态,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粒子 中垂线算法 感应加热 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联合火电送出系统无功需求定量评估方法及综合无功控制策略
2
作者 史逸川 陆舒翰 +3 位作者 文博 黎恒烜 孙海顺 邹子豪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7-268,I0033,I0034,共14页
大容量新能源基地联合近区火电送出系统故障后,同步机功角摇摆以及新能源出力快速扰动均可能导致新能源场站端口电压波动,引起新能源频繁进入低电压穿越状态。通过合理调控新能源场站无功出力稳定场站端口电压是解决该问题的技术途径之... 大容量新能源基地联合近区火电送出系统故障后,同步机功角摇摆以及新能源出力快速扰动均可能导致新能源场站端口电压波动,引起新能源频繁进入低电压穿越状态。通过合理调控新能源场站无功出力稳定场站端口电压是解决该问题的技术途径之一。首先根据联合送出系统工况分析了新能源场站端电压与其无功出力之间的关系,用于定量评估新能源场站无功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新能源场站STATCOM配置和新能源发电单元无功调节能力,提出新能源场站综合无功控制策略。算例分析表明了所提出的无功需求评估方法和综合无功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联合火电送出系统 无功需求评估 综合无功控制策略 低电压穿越 定电压控制 定无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最大效率追踪及恒压输出复合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文聪 饶天彪 +2 位作者 蒋煊焱 胡滢 常雨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89-3601,3615,共14页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的传输效率受耦合线圈之间的互感以及负载影响的特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阻抗匹配技术的最大效率追踪及基于前馈PI控制的恒压输出复合控制方法。首先,对双边LCC型WPT系统的参数和传输效率进行分析,通过调整系统...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的传输效率受耦合线圈之间的互感以及负载影响的特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阻抗匹配技术的最大效率追踪及基于前馈PI控制的恒压输出复合控制方法。首先,对双边LCC型WPT系统的参数和传输效率进行分析,通过调整系统参数优化系统的传输效率。其次,在二次侧使用DC-DC变换器采用阻抗匹配的方法实现最大效率追踪,同时在一次侧采用DC-DC变换器利用前馈PI控制器闭环控制负载端电压实现恒压输出。该方法中,效率追踪和电压控制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此外,该方法还通过系统工作时的电路参数来估算线圈间的互感值,并通过线性拟合的方法对该估算互感值进行修正,得到更精确的互感估算值。最后,通过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与PI控制相比,前馈PI控制方法在快速性和抗扰动性上均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最大效率追踪 恒压输出 前馈PI控制 互感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负载跟踪的旋转磁场耦合式WPT系统最大效率控制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谢诗云 吴莲 +2 位作者 李津 黄杰 李恋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122,共13页
针对旋转磁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在负载和耦合线圈互感变化条件下的最大效率和恒压输出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负载跟踪的最大效率控制方法。首先,构建了以双层正交DD(DQDD)线圈为发射机构,交叉偶极式(CD)线圈为接收机构... 针对旋转磁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在负载和耦合线圈互感变化条件下的最大效率和恒压输出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负载跟踪的最大效率控制方法。首先,构建了以双层正交DD(DQDD)线圈为发射机构,交叉偶极式(CD)线圈为接收机构的旋转耦合式WPT系统;继而在考虑交叉耦合及线圈内阻的情况下进行了双能道LCC-S型WPT系统的谐振参数配置,推导了系统传输功率和效率的表达式。然后,引入复合控制方法,在直流输入端采用Buck电路来调节系统输出电压,在输出负载端采用Buck-Boost升降压电路实现阻抗匹配。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所推导的回路电流、输入输出功率以及效率表达式的准确性,验证了计及耦合环流的谐振元件参数配置条件的可行性。结果证明了互感辨识结果的准确性,系统可以实现最大效率跟踪及恒压输出,传输效率可以保持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道无线电能传输 最大效率跟踪 恒压控制 互感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电机风电场无功功率分析及控制策略 被引量:226
5
作者 郎永强 张学广 +2 位作者 徐殿国 马洪飞 Hadianmrei S.R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7-82,共6页
提出一种双馈电机风力发电系统无功极限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以双馈电机风电系统的功率关系为基础,考虑了网侧变换器在其功率允许范围内的无功发生能力,系统动态无功极限为定子与网侧变换器的无功极限之和。对双馈电机风电场在强电网无功... 提出一种双馈电机风力发电系统无功极限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以双馈电机风电系统的功率关系为基础,考虑了网侧变换器在其功率允许范围内的无功发生能力,系统动态无功极限为定子与网侧变换器的无功极限之和。对双馈电机风电场在强电网无功调节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提出双馈电机风电场对当地用户进行就近无功补偿的策略,并给出相应的无功分配策略,包括风电场各风机之间以及单台风电机组定子和网侧变换器之间的无功分配原则。双馈电机风电场在实现变速恒频优化运行的同时,充分发挥了风电机组和整个风电场的无功处理能力,使其参与所连电网的无功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双馈电机 变速恒频 无功功率极限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源网协调的风电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控制策略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亚清 刘青 +3 位作者 谢欢 吴涛 蓝海波 梁玉枝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8-123,共6页
通过分析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感性支路恒无功控制对地区电网无功电压灵敏度的作用机理,指出该控制容易造成扰动后系统电压的大幅波动,从而从原理上指明风电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采用恒电压辅助控制的必要性,并从源网协调的角度提出一种动态... 通过分析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感性支路恒无功控制对地区电网无功电压灵敏度的作用机理,指出该控制容易造成扰动后系统电压的大幅波动,从而从原理上指明风电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采用恒电压辅助控制的必要性,并从源网协调的角度提出一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主/辅协调控制策略。该协调控制策略可实现系统运行工况变化时感性支路恒无功控制与低压侧恒电压控制间的灵活切换,从而避免了扰动后系统电压的大幅波动,进而降低了风机高电压脱网事故风险。借助PSS/E搭建风机脱网事故地区风电汇集系统模型模拟风机高电压脱网过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避免扰动后风机高电压脱网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感性支路恒无功控制 电压灵敏度 恒电压辅助控制 主/辅协调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联网运行建模及其无功静态调节能力研究 被引量:92
7
作者 严干贵 王茂春 +3 位作者 穆钢 崔杨 周志强 戴武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8-104,共7页
受风速变动、电网运行方式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风电机组接入点电压有时波动很大。双馈异步风电机组通常采用功率因数cos=1的恒定功率因数控制,而没有根据所接入电网运行要求来发挥其自身的无功调控潜能。本文建立了双馈异步风电机组... 受风速变动、电网运行方式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风电机组接入点电压有时波动很大。双馈异步风电机组通常采用功率因数cos=1的恒定功率因数控制,而没有根据所接入电网运行要求来发挥其自身的无功调控潜能。本文建立了双馈异步风电机组的动态模型,以双馈异步发电机容量为约束条件,导出了双馈异步风电机组在不同风速下的无功功率调控能力,构建了面向接入点电压运行要求的风电机组无功功率调控策略,利用"电力系统综合分析程序"(PSASP)分析了某4.93万kW实际风电场采用所构建的无功控制策略抑制风速变化、电网运行方式变化等对接入点电压扰动的效果,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网运行 双馈异步发电机 无功调节 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型风电机组网侧换流器无功功率调节控制策略 被引量:25
8
作者 袁晓冬 邱志鹏 +1 位作者 李群 周克亮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19,共4页
全面分析了双馈型风电机组网侧换流器在正常工作和故障情况下的无功调节能力,提出了相应的网侧换流器无功控制策略来充分利用其无功调节能力以改善风电场的并网能力。采用DigSILENT/Power Factory 14.0,搭建详细的双馈型风电机组模型,... 全面分析了双馈型风电机组网侧换流器在正常工作和故障情况下的无功调节能力,提出了相应的网侧换流器无功控制策略来充分利用其无功调节能力以改善风电场的并网能力。采用DigSILENT/Power Factory 14.0,搭建详细的双馈型风电机组模型,并接入等效弱电网。仿真结果验证了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正常工作情况下,网侧换流器产生的无功功率可以很好地抑制风速变化引起的电压波动;故障情况下,网侧换流器能产生接近自身容量的无功功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故障发生后电压的恢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双馈感应发电机 换流器 无功功率 控制 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系统设计和应用 被引量:50
9
作者 陈宁 何维国 +3 位作者 钱敏慧 杭晗 胡朝燕 石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32-36,共5页
针对国内风电大规模集中接入电网引起的电压稳定和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变速恒频风电机组风电场的多模式、多目标无功电压协调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架构、主要功能模块和接口的设计... 针对国内风电大规模集中接入电网引起的电压稳定和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变速恒频风电机组风电场的多模式、多目标无功电压协调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架构、主要功能模块和接口的设计方案,通过在上海奉贤海湾风电场一期扩建工程开展现场试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并证明通过合理控制风电场的无功输出能够有效地对并网点提供无功支撑,有助于维持接入地区电网的电压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变速恒频 无功电压控制系统 电压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恒频双馈电机风电场电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73
10
作者 曹军 张榕林 +2 位作者 林国庆 王虹富 邱家驹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7-91,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变速恒频双馈电机的风电场电压控制策略,该策略以风电场出口升压变压器高压侧电压为控制目标。介绍了该控制策略的总体结构,阐述了风电场高压侧电压控制的原理,并考虑风电场无功功率极限,研究了无功功率控制、分配和故障... 提出了一种基于变速恒频双馈电机的风电场电压控制策略,该策略以风电场出口升压变压器高压侧电压为控制目标。介绍了该控制策略的总体结构,阐述了风电场高压侧电压控制的原理,并考虑风电场无功功率极限,研究了无功功率控制、分配和故障情况下紧急电压控制方案。针对风速扰动和电压骤降2种情况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案与功率因数控制和传统的电压控制策略相比可以明显地提升风电场电压水平,且无需高压侧信号、经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双馈电机 变速恒频 高压侧电压控制 无功功率控制 紧急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的无功功率极限 被引量:115
11
作者 申洪 王伟胜 戴慧珠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0-63,共4页
根据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稳态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风力机、双馈电机及其转速控制的稳态特性。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变速恒频风电机组无功功率极限的方法,并对一变速恒频风电机组进行了计算分... 根据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稳态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风力机、双馈电机及其转速控制的稳态特性。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变速恒频风电机组无功功率极限的方法,并对一变速恒频风电机组进行了计算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恒频 风力发电机组 无功功率极限 稳态数学模型 转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功率分布规律的风电场无功补偿容量优化决策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成福 梁军 +2 位作者 张利 冯江霞 韩学山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19-124,共6页
双馈型风电机组的无功调节范围随其有功功率输出变化而存在波动性,极端条件下,又有其不可调节性,由此必然降低其对自身电压水平支撑的持续性。为此,在依据功率估算数据对风电场输出功率分布特性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考虑风功率分... 双馈型风电机组的无功调节范围随其有功功率输出变化而存在波动性,极端条件下,又有其不可调节性,由此必然降低其对自身电压水平支撑的持续性。为此,在依据功率估算数据对风电场输出功率分布特性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考虑风功率分布特性的风电场无功补偿容量优化决策方法。该方法在充分计及双馈感应发电机无功调节能力与风功率分布特性的前提下,以无功补偿的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无功补偿容量优化计算模型。该研究可使双馈型风电场的无功补偿决策更具针对性,并以最小代价实现该类风电场连续、无缝的无功电压调节。应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所构建算例系统进行求解,分析结果表明了该研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双馈感应发电机 风功率分布 无功电压控制 无功补偿容量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接入地区电压稳定性的风电场无功控制策略 被引量:94
13
作者 陈宁 朱凌志 王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2-108,共7页
针对大规模风电场接入电网带来的电压无功问题,提出一种改善接入地区电压稳定性的变速恒频风电场无功控制策略,在系统发生扰动时,以接入点为电压控制点,扰动前的稳态电压为控制目标,动态调节风电场输出无功功率,维持接入点电压水平。实... 针对大规模风电场接入电网带来的电压无功问题,提出一种改善接入地区电压稳定性的变速恒频风电场无功控制策略,在系统发生扰动时,以接入点为电压控制点,扰动前的稳态电压为控制目标,动态调节风电场输出无功功率,维持接入点电压水平。实际应用时,该策略利用系统部分雅可比矩阵推导风电场的电压无功灵敏度信息,并根据风电场的无功输出能力计算风电场无功调整量,同时通过设置控制死区和延时,避免了风电机组的频繁调控。仿真算例表明,采用所提策略能够充分发挥变速恒频电机风电场的快速无功调节能力,有效抑制风速扰动、负荷变化等因素引起的电压波动,维持接入地区电网的电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恒频 风电场 无功控制 灵敏度 电压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止同步补偿器的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104
14
作者 王成福 梁军 +1 位作者 张利 韩学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23-28,共6页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无功输出随着有功功率的变动而存在波动性,并且在有功输出处于一定范围时需要吸收无功功率。对此,在分析其P-Q关系的基础上,引入静止同步补偿器,提出抑制无功功率波动、保证...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无功输出随着有功功率的变动而存在波动性,并且在有功输出处于一定范围时需要吸收无功功率。对此,在分析其P-Q关系的基础上,引入静止同步补偿器,提出抑制无功功率波动、保证风电有功输出的无功控制策略,并据此建立了无功实时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具有运行方式灵活、无功响应快速等特点,可扩大风电场的无功运行范围,提升调节品质,提高并网点与电网的电压水平,有效地解决DFIG无功输出存在波动性及一定条件下吸收无功的不足。实际算例仿真表明,所提控制策略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双馈感应发电机 静止同步补偿器 风电场 并网点 无功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电机风电场等裕度无功分配策略 被引量:12
15
作者 栗然 唐凡 +1 位作者 刘英培 张孝乾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7-61,共5页
双馈式异步发电机可实现P-Q解耦控制,能够为电网提供无功支持,但其输出功率受变流器容量限制。为充分发挥双馈机无功调节能力,提出等裕度无功分配策略:根据各台风机无功极限的大小,以各机组具有相同的无功裕度作为无功分配的标准。该策... 双馈式异步发电机可实现P-Q解耦控制,能够为电网提供无功支持,但其输出功率受变流器容量限制。为充分发挥双馈机无功调节能力,提出等裕度无功分配策略:根据各台风机无功极限的大小,以各机组具有相同的无功裕度作为无功分配的标准。该策略能够使风电厂在满足电网功率因数要求的同时,有效防止有功出力较大的双馈机由于变流器电流越限而发生跳机的现象,提高风电场运行可靠性。采用PSCAD/EMTDC软件进行仿真研究,通过与等功率因数无功分配策略进行比较,验证了等裕度无功分配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双馈式异步发电机 等裕度无功分配 无功裕度 恒功率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场无功电压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72
16
作者 杨硕 王伟胜 +2 位作者 刘纯 黄越辉 许晓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共6页
针对大型风电场并网运行的电压稳定问题,研究了双馈风电场内多无功源在时间尺度上的动态响应配合和空间粒度上的物理分布特性,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升压站集中动态无功补偿设备和双馈风电机组的无功电压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以在线实时监... 针对大型风电场并网运行的电压稳定问题,研究了双馈风电场内多无功源在时间尺度上的动态响应配合和空间粒度上的物理分布特性,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升压站集中动态无功补偿设备和双馈风电机组的无功电压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以在线实时监控数据为基础,采用基于过滤集合的原对偶内点法求解风电场无功电压多目标优化控制模型,能够在满足公共接入点电压控制指令的同时,使得集中动态补偿设备无功裕度更大,馈线上各风电机组的机端电压裕度更均衡。对中国北方某风电场的仿真计算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风电场 无功电压控制 多目标优化 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双馈机组的风电场无功功率控制技术 被引量:49
17
作者 秦涛 吕跃刚 徐大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5-110,共6页
通过对双馈异步发电机的无功功率极限和定子输出无功功率对电机损耗影响的详细分析,提出了双馈机组无功功率参考值的2种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发电机并联的方式,构建了精确的风电场模型,并给出了风电场的无功功率分配方案。最后对一... 通过对双馈异步发电机的无功功率极限和定子输出无功功率对电机损耗影响的详细分析,提出了双馈机组无功功率参考值的2种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发电机并联的方式,构建了精确的风电场模型,并给出了风电场的无功功率分配方案。最后对一台1.5MW的商用双馈机组和由4台机组组成的6MW风电场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所提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双馈异步发电机 风电场 无功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新型无功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47
18
作者 贾俊川 刘晋 张一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87-92,共6页
通过对双馈风力发电机定子功率极限的推导,以及定子输出无功功率与双馈电机损耗关系的分析,提出双馈风力发电机的一种新型控制策略。该方法对励磁电流的不同组合优化选择,将励磁电流平均分配到定子和转子电流,使网侧与转子侧变流器容量... 通过对双馈风力发电机定子功率极限的推导,以及定子输出无功功率与双馈电机损耗关系的分析,提出双馈风力发电机的一种新型控制策略。该方法对励磁电流的不同组合优化选择,将励磁电流平均分配到定子和转子电流,使网侧与转子侧变流器容量相等,互为备用,并综合考虑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运行效率和工况性能。基于所提控制策略,结合网侧变流器的容量设置,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无功调节能力和对接入系统的电压控制作用进行了探讨,提出在不同系统运行状况下的无功选择办法。构建了包含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测试系统,仿真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发电机 电压控制 无功调节 功率极限 损耗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投切控制策略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杨淑英 张兴 +2 位作者 张崇巍 谢震 曹仁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03-108,共6页
对几种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投切控制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基于电压开环控制的投切控制策略,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空载定子电压的控制精度受到限制;基于电压有效值闭环的投切控制策略,虽能提高定子空载电压的控制精度,但在定子电压的... 对几种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投切控制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基于电压开环控制的投切控制策略,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空载定子电压的控制精度受到限制;基于电压有效值闭环的投切控制策略,虽能提高定子空载电压的控制精度,但在定子电压的三相对称性及定子电压幅值的波动方面仍存在欠缺;基于空间电压矢量闭环控制的投切控制策略,若采用特定的调节器设计,不仅能确保电压控制精度,而且可以有效抑制定子电压幅值的波动。针对基于空间电压矢量闭环控制的这一投切方案,在PI调节器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谐振调节器与PI调节器并行控制的控制策略,有效抑制了定子电压幅值的波动,使定子电压具有较好的控制响应,进而实现了双馈风力发电机零电流切入电网的目的。仿真与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及方案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切控制 空载定子电压 变速恒频 风力发电 双馈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励磁双馈电机分段并网控制策略 被引量:34
20
作者 郎永强 徐殿国 +1 位作者 Hadianmrei S.R 马洪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33-138,共6页
针对交流励磁双馈电机转子位置初始误差提出了一种补偿控制器。根据电网电压矢量控制时双馈电机数学模型,推导了定子开路稳态时转子电流与定子电压的关系,并基于此构建了转子位置初始误差的补偿控制器。对所提出的初始误差补偿原理进行... 针对交流励磁双馈电机转子位置初始误差提出了一种补偿控制器。根据电网电压矢量控制时双馈电机数学模型,推导了定子开路稳态时转子电流与定子电压的关系,并基于此构建了转子位置初始误差的补偿控制器。对所提出的初始误差补偿原理进行了分析。另外,将该补偿控制器应用到风力发电系统实际并网控制过程,提出一种交流励磁双馈电机分段并网控制策略。设计了控制器,并在所搭建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实验平台上作了相应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补偿控制器分段并网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恒频 风力发电 双馈电机 矢量控制 补偿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