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刷卡数据的公交和地铁接驳出行评价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1
作者 黄凯 张健钦 +3 位作者 程歆玥 胡超男 文政 黄馨逸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0,共8页
为评价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换乘协同效能,本研究聚焦公交与地铁接驳行为特征解析,构建“地铁-公交”双向接驳分析框架。基于北京市公共交通智能刷卡数据,分别界定地铁接驳公交(STB)与公交接驳地铁(BTS)两类接驳模式,从客流时空分布、竞争... 为评价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换乘协同效能,本研究聚焦公交与地铁接驳行为特征解析,构建“地铁-公交”双向接驳分析框架。基于北京市公共交通智能刷卡数据,分别界定地铁接驳公交(STB)与公交接驳地铁(BTS)两类接驳模式,从客流时空分布、竞争关系维度建立包含接驳公交服务区域、竞争强度等10项指标的评估体系,运用K-means聚类算法实现地铁站点的分类识别。结果表明:1)BTS集中于早高峰,STB集中在晚高峰,两种接驳方式中公交和地铁出行的时间比、距离比都约为1︰2,STB中的公交平均候车时间约6 min;2)竞争关系下的公交出行需求集中在铁路站点和城市副中心,竞争强度较大的地方集中于地铁1号线“通州—朝阳”段的通勤走廊;3)对10个指标进行聚类,BTS和STB各分成5类,受“潮汐客流”影响,两种接驳方式下的地铁站呈现差异化聚类结果。研究为优化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服务提供科学依据,对提升超大城市的公共交通网络耦合度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出行 接驳 交通大数据 出行评价指标 时空分布 刷卡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公交行程速度计算模型 被引量:5
2
作者 高曼 韩勇 +2 位作者 陈戈 张小垒 李洁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422-424 439,共4页
定位与无线装置在公交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获取实时公交数据成为可能。为挖掘这些数据中蕴含的道路交通状况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数据融合模型,来计算相邻公交站点间的平均行程速度。首先对K-means聚类算法进行改进:(1... 定位与无线装置在公交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获取实时公交数据成为可能。为挖掘这些数据中蕴含的道路交通状况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数据融合模型,来计算相邻公交站点间的平均行程速度。首先对K-means聚类算法进行改进:(1)聚类数K不是预先设定的固定值,而是不重复样本数的平方根,不同路段不同时段K值不同;(2)初始聚类中心不是随机选取,而是根据K值按一定规则选取。其次利用改进的算法对样本数据进行聚类,然后对各类数据进行加权融合,计算出平均行程速度。最后通过折线图对青岛市4个城区的行程速度进行分析,挖掘交通流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为交通管理、居民出行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平均行程速度 K-均值聚类算法 数据融合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城际陆地公共客运交通联系格局和子结构特征分析
3
作者 盛艳玲 郭小岚 胡国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70,共10页
探讨珠三角城际陆地公共客运交通联系总体特征和内部结构,对于提升珠三角交通网络韧性,合理规划都市圈,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城际陆地公共客运交通数据,结合联系指标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珠三角内各城市之间联系的空... 探讨珠三角城际陆地公共客运交通联系总体特征和内部结构,对于提升珠三角交通网络韧性,合理规划都市圈,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城际陆地公共客运交通数据,结合联系指标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珠三角内各城市之间联系的空间格局和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客流走向发生改变,但是首位联系和高联系强度的城市基本不变。不同年份的客流走向稍有变化,但是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入射首位联系格局基本不变。对外联系强度最高的城市集中在广州、深圳、东莞,与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基本相符。(2)珠三角城市联系均呈现出核心-边缘的内外圈层联系结构。广州、深圳、东莞的核心地位始终保持不变,边缘区域内部的城市交通联系得到加强。(3)东部深圳东莞惠州结构稳固,符合都市圈规划,其他子群结构发生改变。中部的广州佛山肇庆都市圈规划与凝聚子群运行结果相差较大,需加强这三个城市间的客运联系,使之能真正形成一个强联系的子群。除广州外的3个子群间相对独立,客运联系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联系 陆地公共客运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格局 子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城际铁路与城市其他交通方式衔接优化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杜延帅 吕红霞 +1 位作者 王文宪 王海兵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2-96,共5页
在阐述京津冀地区客流特点及京津冀城际铁路规划的基础上,从优劣性、适用性及客流组织等方面对京津冀城际铁路与干线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常规地面公交、出租车及私家车、航空的衔接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京津冀城际铁路与城市其他交通方式... 在阐述京津冀地区客流特点及京津冀城际铁路规划的基础上,从优劣性、适用性及客流组织等方面对京津冀城际铁路与干线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常规地面公交、出租车及私家车、航空的衔接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京津冀城际铁路与城市其他交通方式衔接的优化建议,为促进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协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城际铁路 城市交通 衔接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城市公交网络鲁棒性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20
5
作者 赖强 张宏昊 王徐盱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49-254,共6页
以往对城市公交网络的研究多集中在网络拓扑结构的性质上,关于优化网络鲁棒性的研究较少。从公交路线网站上获取某市实时公交路线后,基于Python软件构建了该市公交网络拓扑结构模型。采用连通度、最大连通子图的相对大小、网络效率作为... 以往对城市公交网络的研究多集中在网络拓扑结构的性质上,关于优化网络鲁棒性的研究较少。从公交路线网站上获取某市实时公交路线后,基于Python软件构建了该市公交网络拓扑结构模型。采用连通度、最大连通子图的相对大小、网络效率作为公交网络鲁棒性评价指标,以节点度攻击与随机攻击模式对网络进行攻击,结果表明随机攻击模式下该市公交网络鲁棒性较好,节点度攻击模式下该市公交网络鲁棒性较差。在采用高度数加边、高介数加边、低度数加边、低介数加边和随机加边策略对网络进行鲁棒优化后对比得出,低度数和低介数加边策略对网络鲁棒性提升效果好,高介数和高度数加边策略不能提升网络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网络 鲁棒性 加边策略 连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联环境下基于站点时刻表的公交信号优先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柏海舰 任桂香 +1 位作者 董瑞娟 卫立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5-91,共7页
为了提高公交车准点率,考虑到网联交通环境下车辆信息可知,根据公交车旅行时间及预测到达交叉口的时间建立公交车优先通行策略选择模型;根据公交车到达停车线时间、延误时长和到达时刻在绿灯相位的位置计算生成新的配时方案。通过仿真计... 为了提高公交车准点率,考虑到网联交通环境下车辆信息可知,根据公交车旅行时间及预测到达交叉口的时间建立公交车优先通行策略选择模型;根据公交车到达停车线时间、延误时长和到达时刻在绿灯相位的位置计算生成新的配时方案。通过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运用建立的优先通行策略选择模型,公交车的平均准点率可提高26.67%,总平均旅行时间可减少27.41%,且可通过少量增加交叉口社会车辆延误大幅度减少交叉口公交车的人均延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公共交通 公交信号优先 公交时刻表 网联环境 准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公共交通转换自由度的城市行人路网连通性分析——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
7
作者 郑雪姣 杨雪 +3 位作者 余建华 赵一凡 杨鸿海 唐炉亮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22,共7页
现有行人路网连通性研究主要从机动车路网角度出发,忽略了包含人行道、人行横道以及公共交通站点布设对行人路网连通性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顾及公共交通转换自由度的行人路网连通性评价模型,并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对区域内行人路网... 现有行人路网连通性研究主要从机动车路网角度出发,忽略了包含人行道、人行横道以及公共交通站点布设对行人路网连通性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顾及公共交通转换自由度的行人路网连通性评价模型,并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对区域内行人路网连通性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成都市中心城区行人路网连通性呈现圈层式变化格局,公共交通明显降低了路网连通性的两极分化,显著提升了三环内及沿线区域行人步行便利性;②武侯区和金牛区的行人路网连通性高于成华区、锦江区和青羊区,行人路网整体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③在考虑公共交通转换因素后,不同街区行人路网连通性差异缩小,需要进一步优化边缘地区行人路网与公共交通的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源空间数据 行人路网 连通性分析 公共交通转换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辆簇的高速公路路侧单元部署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葛家丽 吕文红 +1 位作者 付守艳 屈衍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9222-9228,共7页
路侧单元部署受道路环境特点、车流特性和部署成本等因素影响。在研究单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道路的路侧单元部署策略时,为了保证部署网络可靠性并降低部署成本,首先基于高速公路道路环境特点和车辆特性,提出了一种改进K-means车辆聚类算法... 路侧单元部署受道路环境特点、车流特性和部署成本等因素影响。在研究单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道路的路侧单元部署策略时,为了保证部署网络可靠性并降低部署成本,首先基于高速公路道路环境特点和车辆特性,提出了一种改进K-means车辆聚类算法,并从网络剩余能量、存活节点数和端到端时延三个方面与经典K-means算法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提出改进算法性能更优;然后提出研究采用的路侧单元均匀部署方案;最后进行路侧单元部署研究:通过MATLAB软件,分析车辆密度与路侧单元通信半径、车辆连通率和平均车辆簇长度之间的关系,确定最佳路侧单元部署间隔和通信半径,从而为高速公路部署路侧单元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路侧单元部署 改进K-means聚类算法 车辆簇 车辆自组织网络 连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地铁车公庙综合枢纽设计思路
9
作者 曾亮 李璐 《隧道建设》 2014年第5期443-451,共9页
为解决城市中心区域的大型客流快速集散难题,往往需要设置多线换乘的地铁综合枢纽。以深圳地铁车公庙综合枢纽为例,运用调查和研究的手段,结合市政工程改造和城市更新发展的需要,从线网规划、换乘方案、客流组织、公交接驳、地下空间开... 为解决城市中心区域的大型客流快速集散难题,往往需要设置多线换乘的地铁综合枢纽。以深圳地铁车公庙综合枢纽为例,运用调查和研究的手段,结合市政工程改造和城市更新发展的需要,从线网规划、换乘方案、客流组织、公交接驳、地下空间开发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解决了在复杂城市环境下设置多线换乘地铁综合枢纽时所面临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地铁 多线换乘 综合枢纽 线网规划 换乘方案 公交接驳 地下空间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