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brication of Semiconductor Polymer Membranes Combined with a Colored Charge Transfer Complexes Us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Solar Cells as a Source of Alternative Energy
1
作者 Ahmed. I. El-Shenawy Ishaq. F. E. Ahmed Moamen. S. Refat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307-2315,共9页
The main task of this article was to prepared of new pigment model in situ solar cells accordance to charge-transfer complexes of rhodamine C(RhC) donor as dye laser gain media with iodine(σ-acceptor) and chloranilic... The main task of this article was to prepared of new pigment model in situ solar cells accordance to charge-transfer complexes of rhodamine C(RhC) donor as dye laser gain media with iodine(σ-acceptor) and chloranilic acid, CLA(π-acceptor). The synthesis stoichiometry of these complexes were of 1∶2(donor∶acceptor) with general formulas [(RhC)]I·I3 and [(RhC)(CLA)2]. The discussed data of elemental analysis,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s, FT-IR, UV-Vis spectroscopy and photometric titration data visualized the stoichiometry, formula and complexity of the complexes.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c analyses obtained suggested that the electron transfer occurred through nitrogen atom in a tertiary amine —N(C2H5)2 of RhC donor with acceptor. The synthesized solid complexes were under go to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es to investigate their thermal stability and decomposition steps. The molar conductance measurements revealed that RhC complexes have an electrolytic statement.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rhodamine C complexes was enhanced in comparable with RhC itself. The polymer membranes of 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 combined with the RhC charge(transfer complexes in chloroform solvent have been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infrared & electronic) spect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The photo-stability properties of the RhC complex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rge-transfer RHODAMINE C PHOTOSTABILITY complexity SPECTROSCOPIC Polymer DY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Metformin Drug for the Diabetes Patients by Simple,Quick and Cheap Techniques within the Formation of Colored Charge Transfer Complexes
2
作者 Omar B.Ibrahim El-Sayed A.Manaaa +5 位作者 M.M.AL-Majthoub Ahm ed M.Fallatah Abdel Majid A.Adam Mha M.Alatibi Jehan Y.A l-Humaidi Moamen S.Refat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622-3630,共9页
Metformin(Met)is a drug developed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Ⅱ diabetes.Recently,Met estimation in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s and human fluids has gained a growing interest.To extend requisite data that ... Metformin(Met)is a drug developed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Ⅱ diabetes.Recently,Met estimation in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s and human fluids has gained a growing interest.To extend requisite data that can be used to assessment of Met quantitatively based on charge-transfer(CT)complexation,the present study describes th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T complexes that formed between drug Met and the organicπ-acceptors picric acid(PA),chloranilic acid(CLA),chloranil(CHL),7,7',8,8'-tetracyanoquinodimethane(TCNQ),and dichlorodicyanobenzoquinone(DDQ).The properties of the formed CT complexes were investigated by elemental,spectral(UV-visible,IR,and Raman spectroscopies),thermal(TG)and morphological(SEM)studies.I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mplexation of Met with either PA or CLA acceptors occurs through proton transfer interaction,whereas its complexation with CHL,TCNQ,or DDQ acceptors occurs through n→π*inter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FORMIN ANTI-DIABETIC DRUG charge-t ransfer complex ACCEPTOR Solution stud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苯并噻二唑的共轭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其阻变存储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泽淼 贺筱婷 +3 位作者 郑庭安 刘佳璇 车强 陈彧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101,共11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基于苯并噻二唑的电子给体(D)-电子受体(A)型高分子阻变存储材料聚{[4,4′-(2,7-二苯基-9H-芴-9,9-二基)双(N,N-二苯基氨)]-alt-[4,7-双(4-正十二烷基-5-乙烯基噻吩-2-基)-苯并[c][1,2,5]噻二唑]}(PFVT)。以PFVT为活...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基于苯并噻二唑的电子给体(D)-电子受体(A)型高分子阻变存储材料聚{[4,4′-(2,7-二苯基-9H-芴-9,9-二基)双(N,N-二苯基氨)]-alt-[4,7-双(4-正十二烷基-5-乙烯基噻吩-2-基)-苯并[c][1,2,5]噻二唑]}(PFVT)。以PFVT为活性材料制备的Al/PFVT/ITO(ITO:氧化铟锡)器件在室温下展现了非易失性阻变存储(RRAM)性能。器件经过50次开启、关闭循环操作,获得的平均开启和关闭电压分别为(-0.54±0.01) V和(2.42±0.05) V,电流开/关比为1.50×103。在循环操作期间的编程电压变化小于2.1%,器件展现出优良的可靠性。经200℃退火处理后,薄膜材料的结晶性增加,器件的平均开启和关闭电压减小,分别为(-0.49±0.01) V和(2.27±0.02) V。器件存储机制归属于电场诱导的分子内电荷转移。利用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模型和欧姆电流模型可以分别完美拟合OFF态和ON态电流。为了比较,用苯环替代高分子结构中的9,9-二(4-二苯胺基苯基)-芴单元,合成了聚{4-(4-十二烷基-5-(4-甲基苯乙烯基)噻吩-2-基)-7-(4-十二烷基-5-(丙烯-1-基)噻吩-2-基)苯并[c][1,2,5]噻二唑}(PPVT),该材料展现出类似的阻变存储性能。与PFVT相比,PPVT的开启电压明显变大,而电流开/关比则小了一个数量级,用苯环取代大体积芴单元后材料的热稳定性急剧下降,带隙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二唑 共轭高分子 阻变存储 材料合成 电荷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体-金属电子转移强化类芬顿技术的破络特性与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荆世超 李杰 +2 位作者 王赟 宋丽 刘福强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0-230,共11页
为有效分解近中性废水中典型难降解强络合物Ni-EDTA,构建配体-金属电子转移强化类芬顿技术(LFGR),基于Ni(Ⅱ)去除效能等系统分析其在近中性条件下对Ni-EDTA的破络特性,重点探究Fe(Ⅲ)与H2O2投加量、pH值、浊度、常见有机酸与常规无机盐... 为有效分解近中性废水中典型难降解强络合物Ni-EDTA,构建配体-金属电子转移强化类芬顿技术(LFGR),基于Ni(Ⅱ)去除效能等系统分析其在近中性条件下对Ni-EDTA的破络特性,重点探究Fe(Ⅲ)与H2O2投加量、pH值、浊度、常见有机酸与常规无机盐对LFGR破络特性的影响。结合H2O2消耗观测、自由基淬灭实验、自由基信号检测与降解产物分析等科学识别LFGR体系中主要活性氧物种,并进一步剖析Ni-EDTA的破络过程与主导机制。定量比较分析LFGR与其他UV活化氧化技术去除多种重金属EDTA络合物(M-EDTA)的特性,并进一步阐明LFGR的运行成本优势。对于络合物浓度为1.0 mmol/L的近中性模拟废水,LFGR的优化反应条件为:Fe(Ⅲ)投加量为0.1 mmol/L,H2O2投加量为50 mmol/L,UV光照时间为20 min。该条件下,EDTA可完全转化,且经碱沉淀后Ni(Ⅱ)去除率可高达99.40%;LFGR对水中常见有机酸与常规无机盐呈现出良好的抗干扰性;H_(2)O_(2)主要通过与配体-金属电子转移产生的Fe(Ⅱ)发生类芬顿反应消耗;LFGR的主要作用过程是Fe(Ⅲ)置换Ni(Ⅱ)并激发配体-金属电子转移反应从而促进EDTA光解,UV进一步驱动Fe(Ⅲ)还原并加快Fe物种循环,进而强化类芬顿技术活性氧自由基(主要为·OH和·O_(2)^(-))的催化作用。LFGR可在近中性条件下实现多种M-EDTA的良好破络效果,水处理费用合计为4.21元/t,具有良好技术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物 破络 配体-金属电子转移 类芬顿 近中性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硫酸氢钠协同催化对苯醌加氢性能
5
作者 冯忠祥 姚风浩 +3 位作者 彭程 田方正 宓家宁 于如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9-654,共6页
利用亚硫酸氢钠与对苯醌加成反应形成的水溶性α-羟基亚硫酸钠衍生物可抑制醌氢醌的生成特点,考察了亚硫酸氢钠用量对醌氢醌的抑制效果,确定了对苯醌加氢反应的最优条件,并对亚硫酸氢钠的抑制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 利用亚硫酸氢钠与对苯醌加成反应形成的水溶性α-羟基亚硫酸钠衍生物可抑制醌氢醌的生成特点,考察了亚硫酸氢钠用量对醌氢醌的抑制效果,确定了对苯醌加氢反应的最优条件,并对亚硫酸氢钠的抑制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条件为氢气压力1.0 MPa、反应温度90℃、亚硫酸氢钠添加量为对苯醌量的25%(x)。添加亚硫酸氢钠可抑制对苯醌和对苯二酚的相互作用,在水相中,亚硫酸氢钠与对苯醌发生加成反应,阻断了对苯醌与对苯二酚之间氢键的形成,同时将对苯醌以水溶性α-羟基磺酸钠衍生物的形式存储,加氢时再调用,能有效抑制醌氢醌的形成,促进加氢反应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加氢 电子转移络合物 醌氢醌 亚硫酸氢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荷转移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7
6
作者 柳士忠 库宗军 +1 位作者 王峥 陈晋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63-266,共4页
近年来有关多金属氧酸盐与有机化合物间电荷转移配合物的光化学和光致变色过程的研究日趋活跃[1,2],但迄今这类电荷转移配合物中的多金属氧酸盐基本上为Lindquist结构的同多酸或Keggin结构的杂多酸,有机给体则基... 近年来有关多金属氧酸盐与有机化合物间电荷转移配合物的光化学和光致变色过程的研究日趋活跃[1,2],但迄今这类电荷转移配合物中的多金属氧酸盐基本上为Lindquist结构的同多酸或Keggin结构的杂多酸,有机给体则基本上限于有机胺及其衍生物(如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磷酸 电荷转移配合物 光致变色 喹啉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Dawson结构杂多钨磷(砷)酸电荷转移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 被引量:8
7
作者 柳士忠 王峥 +1 位作者 库宗军 张卫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52-656,共5页
Eight new organo polyoxoinetalate charge transfer complexes (DH)\-6X\-2W\-\{18\}O\-\{62\}·(solv)\-n(D=Oxin(8 hydroxyquinoline), Py(Pyridine), Tol(toluene), A(aniline), DMA (N,N dimethyaniline), DEA(N,N diethylani... Eight new organo polyoxoinetalate charge transfer complexes (DH)\-6X\-2W\-\{18\}O\-\{62\}·(solv)\-n(D=Oxin(8 hydroxyquinoline), Py(Pyridine), Tol(toluene), A(aniline), DMA (N,N dimethyaniline), DEA(N,N diethylaniline), X=P, As; solv=DMF, H\-2O)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using elemental analysis, IR, ESR. Polarographly, CV.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 and X ray circle diffra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ystal of (H\-2quinH)\-6P\-2W\-\{18\}O\-\{62\}·20H\-2O is Triclinic Crystal System, Space group \%P\{1-\}\%, with \%a=1.4659(5), b=2.045(8), c =2.1153(4) nm, α=90.01(3), β=87.95(2), γ=89.05(3)°, V =6.3393(35) nm\+3. This shows that under the irradiated title compound charge transfer between the organic donor and polyoxometalate anion has taken place.\;Polargraphy and cyclic Voltammetry show that the (H\-2quinH)\-6P\-2W\-\{18\}O\-\{62\}·20H\-2O undergoes three one electron reversible reduction steps in aqueous solution and four one electron quasi reversible reduction in DMF. Room temperature Conductivities of eight the title compounds ranging from 1.2×10\+\{-8\} to 3.6×10\+\{-9\} S·cm\+\{-1\} showed weak semiconducting behavi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WSON结构 杂多酸 电荷转移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链结构对PPV/C_(60)组合体系的激发传递和电荷转移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国宏 郭立俊 +2 位作者 钱士雄 王荣秋 莫育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0-423,共4页
本文考察不同的侧链长度对聚对苯乙炔 (PPV)衍生物的光学性质等的影响 ,以及PPV/C60 的组合薄膜中的激发传递和电荷转移过程。结果表明随着连接在PPV的侧链长度的增长 ,其π π 跃迁带隙变窄 ,使得吸收和发射峰的位置逐渐红移 ;同时观测... 本文考察不同的侧链长度对聚对苯乙炔 (PPV)衍生物的光学性质等的影响 ,以及PPV/C60 的组合薄膜中的激发传递和电荷转移过程。结果表明随着连接在PPV的侧链长度的增长 ,其π π 跃迁带隙变窄 ,使得吸收和发射峰的位置逐渐红移 ;同时观测到PPV/C60 间存在着极有效的激发传递过程 ,从而使得PPV衍生物的荧光在很大程度上被C60 分子所猝灭 ;MD PPV/C60 组合膜中观测到了C-60 的吸收峰 ,这表明该体系存在着基态电荷转移过程 ,同时也表明PPV衍生物与C60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PPV的侧链长短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性质 侧链结构 激发传递 电荷转移 共轭聚合物 PPV/C60组合体系 聚对苯乙炔 富勒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wson结构钼钒磷电荷转移配合物的合成及光谱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高丽华 王科志 +1 位作者 辛秀兰 李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85-1287,共3页
由(E)N丁基4(2(4二甲氨基苯基)乙烯基)吡啶溴化物与Dawson结构钼钒磷杂多酸合成了一系列组成为(C19H25N2)6Hn[P2Mo18-nVnO62]的有机无机电荷转移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固体漫反射可见近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研究了... 由(E)N丁基4(2(4二甲氨基苯基)乙烯基)吡啶溴化物与Dawson结构钼钒磷杂多酸合成了一系列组成为(C19H25N2)6Hn[P2Mo18-nVnO62]的有机无机电荷转移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固体漫反射可见近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研究了阴阳离子在固态和溶液中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该系列固体配合物中阴阳离子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转移配合物 DAWSON结构 光谱研究 固体配合物 相互作用 杂多酸 氨基 合成 乙烯基 溴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位芘取代的三芳基吡唑啉化合物的光物理行为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联齐 张宝文 曹怡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911-917,共7页
合成了化合物 1 ,3 二苯基 5 ( 1 芘基 ) 2 吡唑啉 (DPPP) .由于 5位大取代基的存在 ,使整个分子不在同一平面 ,导致吡唑啉化合物光物理性质的改变 .DPPP光物理行为的研究表明 :即使在较低的浓度下 ( c=1 .0 8× 1 0 -5 mol... 合成了化合物 1 ,3 二苯基 5 ( 1 芘基 ) 2 吡唑啉 (DPPP) .由于 5位大取代基的存在 ,使整个分子不在同一平面 ,导致吡唑啉化合物光物理性质的改变 .DPPP光物理行为的研究表明 :即使在较低的浓度下 ( c=1 .0 8× 1 0 -5 mol·L-1) ,DPPP分子间也易生成电荷转移络合物 ;其荧光光谱表现出明显的溶剂极性效应、浓度效应和温度效应 ,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发射芘单体的荧光、分子内电荷转移络合物的荧光及分子间电荷转移络合物的荧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芳基 芘基 吡唑啉 DPPP 电荷转移络合物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吡嗪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磷光性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国林 刘泽华 郭海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89-891,共3页
利用5-甲基-2,3-二苯基吡嗪(MDPP)和水合三氯化铱(IrCl3·H2O),合成了一种新型吡嗪铱配合物Ir(MDPP)2(acac).通过1HNMR、元素分析和质谱方法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配合物的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Ir(MDPP... 利用5-甲基-2,3-二苯基吡嗪(MDPP)和水合三氯化铱(IrCl3·H2O),合成了一种新型吡嗪铱配合物Ir(MDPP)2(acac).通过1HNMR、元素分析和质谱方法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配合物的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Ir(MDPP)2(acac)在393和528nm处存在单重态1MLCT(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跃迁)和三重态3MLCT的吸收;在588nm处有较强的金属配合物三重态的磷光发射,是一种绿色磷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嗪铱(Ⅲ)配合物 合成 磷光性质 磷光材料 重金属配合物 发光 电荷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荧光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杨冰 李瑛 +2 位作者 徐创霞 徐向刚 谢明贵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6,共6页
对三类主要的有机荧光材料———具刚性结构的芳香稠环化合物,具共轭结构的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及某些金属配合物尤其是稀土金属配合物近二十年来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综述。引用文献48篇。
关键词 有机荧光材料 芳香稠环化合物 分之内电荷转移化合物 金属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机鄄无机电荷转移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叶燕珠 林深 王世铭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0-914,F010,共6页
A charge-transfer complex, [(C2H4OH)3NH]2·[HPMo12O40]·3H2O,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It belongs to orthorhombic, space ... A charge-transfer complex, [(C2H4OH)3NH]2·[HPMo12O40]·3H2O,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It belongs to orthorhombic, space grounp Pnna, with a=1.541 30(5) nm, b=1.884 23 (7) nm, c=2.049 06(7) nm, α=β=γ=90.00°, V=5.950 8(4) nm3, Z=4, Dc=2.427 Mg·m-3 , F (000)=4 132, μ(Mo Kα)=2.568 mm-1. The structure was refined to R1=0.043 5 and wR2=0.122 4 by full-matrix least-squares method. The O atoms of the polyoxometalate, the C atoms of the organic substrates and the O atoms of water molecules are involved in hydrogen bonding. Spectral data support the presence of an electron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organic substrate and the inorganic anion in the solid state. It is strongly photochromic under ultraviolet light resulting from charge-transfer.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the compound shows that the redox peak currents are proportional to the scan rate in pH=4.0 NaAc-HAc buffer solut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electrode reaction are surface controlled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电荷转移配合物 多金属氧酸盐 合成 晶体结构 光致变色性 电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白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璐 于军胜 +3 位作者 王军 娄双玲 蒋亚东 李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93-1497,共5页
采用真空热蒸镀方法以4,4′-bis(carbazol-9-yl)biphenyl(CBP)为主体材料、以bis[2-(4-tert-butylphenyl)benzothiazolato-N,C2′]iridium(acetylacetonate)[(t-bt)2Ir(acac)]磷光染料为掺杂剂构成黄色发光层,制备了高效白光的有机电致... 采用真空热蒸镀方法以4,4′-bis(carbazol-9-yl)biphenyl(CBP)为主体材料、以bis[2-(4-tert-butylphenyl)benzothiazolato-N,C2′]iridium(acetylacetonate)[(t-bt)2Ir(acac)]磷光染料为掺杂剂构成黄色发光层,制备了高效白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OLEDs的器件结构为indium tin oxide(ITO)/N,N′-bis-(1-naphthyl)-N,N′-bi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NPB)/CBP:(t-bt)2Ir(acac)/NPB/2,9-dimethyl-4,7-diphenyl-1,10-phenanthroline(BCP)/8-hydroxyquinoline aluminum(Alq3)/Mg∶Ag,从ITO阳极开始的第一层NPB为空穴传输层,第二层超薄的NPB为蓝色发光层,BCP为空穴阻挡层和激子阻挡层,Alq3为电子传输层.结果表明,器件电压在3V启亮,在16.5V时,器件的最高亮度达到15460cd·m-2;在4V时,器件达到最大流明效率为7.5lm·W-1,器件启亮后所发出的白光光谱在低电压时随电压变化有稍微的移动,但是都在白光范围内变化.在电压达到8V后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色坐标为(0.33,0.32),并且光谱及色坐标稳定,不随电压变化而改变,与最佳的白光坐标(0.33,0.33)几乎重合.同时,从机理上解释了光谱移动和效率衰减的原因,并探讨了载流子陷阱和能量传递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白色发光 磷光 铱配合物 载流子陷阱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四-苯基卟啉基团聚酰亚胺膜的光电导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宝库 徐又一 徐志康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2-148,共7页
分别以均苯四酸二酐(PMDA)与四(4-氨基苯基)卟啉(TAPP)/4,4’-二苯醚(ODA)、TAPP/3,6-二氨基-N-甲基咔唑(DACz)聚合得到两个系列含四-苯基卟啉基团(TPP)聚酰亚胺(PI)共聚膜,并对其作为载流子发生层(CGL)制成的感光体的光电导性能进行了... 分别以均苯四酸二酐(PMDA)与四(4-氨基苯基)卟啉(TAPP)/4,4’-二苯醚(ODA)、TAPP/3,6-二氨基-N-甲基咔唑(DACz)聚合得到两个系列含四-苯基卟啉基团(TPP)聚酰亚胺(PI)共聚膜,并对其作为载流子发生层(CGL)制成的感光体的光电导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I共聚膜的光电导性能随分子链中TPP基团含量的提高而增强;当TPP基团含量相同时,PMDA/TAPP/ODA系列的光电导性能较PMDA/TAPP/DACz系列好;含TPP基团PI共聚膜的光电导性能明显优于四-苯基卟啉分子掺杂体系;在CGL与导电铝基间引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阻挡层(CBL)不能提高感光体的先电导性能。从光电导机理分析了TPP基因、四-苯基卟啉分子的聚集结构与PI膜光电导性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苯基卟啉 聚酰亚胺 光电导性能 电荷转移配合物 PI共聚膜 感光体 TPP基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磷酸和2-吡啶-偶氮-2萘酚电荷转移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靳素荣 姚礼峰 陈永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89-291,共3页
A new photosensitive charge transfer complex has been synthesized based on phosphomolybdic acid and α-phridylazo-β-naphthol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um, UV spectrum, The resalts of IR spectr... A new photosensitive charge transfer complex has been synthesized based on phosphomolybdic acid and α-phridylazo-β-naphthol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um, UV spectrum, The resalts of IR spectra showed that the coordinating atom of α-phridylazo- β-naphthol was oxygen of C-O bond. The organic ligands do not coordinat5e with heteropolyanions, but with Protons in heteropoly acid by coordination bond. Photochromism studies show that the electron transfer takes place from the organic molecules to the heteropolyan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磷酸 电荷转移配合物 光致变化 2-吡啶-偶氮-2萘酚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芳基苯并噁唑衍生物与光物理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彭兆快 杨国强 吴世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1424-1427,共4页
对2-芳基苯并唑衍生物的光谱及光物理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化合物与常见分子内共轭电荷转移化合物的特性明显不同。分析了存在差异的原因,指出该类化合物的较强的荧光发射能力与其分子中的C=N双键的异构化受阻密切相关。
关键词 芳基苯并恶唑 共轭电荷转移 衍生物 光谱 光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3)_2NH_2]_3[HSiMo_(12)O_(40)]·2DMF·4H_2O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敬平 段显英 +1 位作者 吴强 牛景杨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72-675,共4页
以硅钼酸和N ,N 二甲基甲酰胺 (DMF)为原料 ,在乙腈和水的混合溶剂中 ,制得 [(CH3 ) 2 NH2 ]3 [HSiMo12 O40 ]·2DMF·4H2 O ,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 ,晶体属三斜晶系 ,P墿空间群 ,晶胞参数 :a =1 2 10 1(2 )nm ,b ... 以硅钼酸和N ,N 二甲基甲酰胺 (DMF)为原料 ,在乙腈和水的混合溶剂中 ,制得 [(CH3 ) 2 NH2 ]3 [HSiMo12 O40 ]·2DMF·4H2 O ,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 ,晶体属三斜晶系 ,P墿空间群 ,晶胞参数 :a =1 2 10 1(2 )nm ,b =1 4 986 (3)nm ,c =1 4 992 (3)nm ,V =2 6 94 9(9)nm3 ,Z =2 ,R =0 0 310 ,Dc=2 6 83g/cm3 。结构分析表明 ,化合物分子由 1个杂多阴离子 ,3个质子化的二甲胺 ,2个二甲基甲酰胺分子和4个结晶水分子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转移盐 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的电荷转移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白续铎 张志谦 +2 位作者 封继康 谢刚 陈九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455-1458,共4页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 ,选用模型化合物对二种不同聚酰亚胺结构单元的基态和激发态的电荷分布、偶极矩和跃迁能进行了研究 ,并通过对聚酰亚胺荧光光谱的测定 ,探讨了二种聚酰亚胺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的差异 .结果表明 ,二种酰亚胺环在...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 ,选用模型化合物对二种不同聚酰亚胺结构单元的基态和激发态的电荷分布、偶极矩和跃迁能进行了研究 ,并通过对聚酰亚胺荧光光谱的测定 ,探讨了二种聚酰亚胺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的差异 .结果表明 ,二种酰亚胺环在基态时均已发生了较大的电荷转移 ,但在激发态 ,只有 4,4′-二氨三苯胺构成的酰亚胺环才发生进一步的电荷转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量子化学 从头计算法 电荷转移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吡啶钌配合物[Ru(Htcterpy)X_3]^(3-)[X=NCS,CN,Cl]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明霞 周欣 +3 位作者 潘清江 张红星 付宏刚 孙家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77-2380,共4页
利用DFT中的B3LYP方法优化了3个联吡啶钌配合物[Ru(Htcterpy)X3]3-[tcterpy=4,4′,4″-tricar-boxy-2,2′∶6′,2″-terpyridine,X=NCS(1),CN(2),Cl(3)]的基态几何结构,得到的几何参数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采用TD-DFT方法,得到了配合物... 利用DFT中的B3LYP方法优化了3个联吡啶钌配合物[Ru(Htcterpy)X3]3-[tcterpy=4,4′,4″-tricar-boxy-2,2′∶6′,2″-terpyridine,X=NCS(1),CN(2),Cl(3)]的基态几何结构,得到的几何参数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采用TD-DFT方法,得到了配合物1~3在气态和溶液(乙醇溶液和水溶液)中的激发态电子结构和电子吸收光谱.利用SCRF方法中的CPCM模型来模拟溶剂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1~3在气态和溶液中的吸收跃迁性质相似,低能吸收均被指认为MLCT和LLCT的混合跃迁,高能吸收均被指认为三联吡啶配体内的π→π*跃迁.溶剂化效应使配合物1~3在溶液中的吸收光谱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吡啶钌配合物 电荷转移 吸收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