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
1
作者 祝遵宏 蔡政煜 方毅峰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2,共11页
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基于我国284个城市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结果表明,相较于未试点城市,实... 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基于我国284个城市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结果表明,相较于未试点城市,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的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通过绿色创新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数字技术能够增强该政策效应,且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或财政压力越小,该政策效应越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为持续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绿色创新 数字技术 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畜牧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研究
2
作者 桑庆庆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57-160,共4页
在当前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是亟待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生态畜牧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研究中首先明确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生态畜牧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例如:实现... 在当前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是亟待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生态畜牧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研究中首先明确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生态畜牧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例如: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目标,保障生态宜居的环境,满足居民健康生活的需要。然后,分别从规划布局、技术创新与推广、畜牧业发展方式创新、增强政策支持与监督力度、加强宣传教育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协同发展措施。最后,引入我国协同发展的成功案例,以期为其他地区生态畜牧业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提供理论与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畜牧业 环境保护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程、成就与展望:新时代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之路
3
作者 潘碧灵 刘锦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3,共8页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内河经济带,它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11个省市,是我国经济、人口、资源的重要聚集区,也是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保护历经了治理开发、起步摸索、开发保护、全面治理修复等发展...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内河经济带,它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11个省市,是我国经济、人口、资源的重要聚集区,也是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保护历经了治理开发、起步摸索、开发保护、全面治理修复等发展阶段。新时代以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重大转折性变化。文章系统梳理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此外,还全面总结了湖南省在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探索的“五高”经验,为新时代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长江经济带 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工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彭兴莲 胡伟辉 毛小明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26,共13页
正确把握工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三者耦合协调关系,对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00—2022年长江经济带工业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全域工业发展水平不... 正确把握工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三者耦合协调关系,对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00—2022年长江经济带工业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全域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水平总体平稳上升,环境保护水平先降后稳。长江各区域耦合协调度稳定提升,由高到低依次为:下游地区>全域>中游地区>上游地区。空间分布为“中间低两翼高,北部高南部低”,呈现“江浙”保持引领、“沪渝”相对缓慢、“湘鄂”稳步提升、“赣皖”逐步发力、“云贵川”发展放缓的格局。各动力因素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各有差异,地区不对称性明显。因此建议:构建系统融合发展机制,坚持强化区域协同融通,推动资源要素顺畅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发展 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 耦合协调发展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研究——陕西省袁家村的经验 被引量:26
5
作者 李卓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91,共12页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也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但要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还必须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环境保障作为支撑。本文通过对陕西省袁家村走向共同富裕的案例进行解剖,讨论在共同富裕的微...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也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但要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还必须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环境保障作为支撑。本文通过对陕西省袁家村走向共同富裕的案例进行解剖,讨论在共同富裕的微观实践中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推动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研究表明:(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但这并不构成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条件,要想实现“村庄强”和“农民富”的双重目标,还必须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前提下,构建科学的分配机制与治理环境;(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受乡土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影响,因而在进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分配时必须充分吸收乡土社会运行规则,通过逆市场化的方式来推动分配机制创新,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在村域内实现公平分配;(3)良好的村庄治理生态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集体成果公平分配的保障,因而在推动经济发展和集体收益分配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改善村庄治理生态,以此构建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共同富裕和村庄实现善治的良好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农民共同富裕 经济基础 社会基础 环境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中国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6
作者 李盼林 李洁 +4 位作者 阿拉木斯江·喀迪尔 杨利兴 袁天翔 陈哲南 张宁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1期185-188,共4页
该文探讨文化传承在中国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分析其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贡献。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田野调查,研究表明文化传承在促进乡村经济多样化、增强社区凝聚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安徽宏... 该文探讨文化传承在中国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分析其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贡献。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田野调查,研究表明文化传承在促进乡村经济多样化、增强社区凝聚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安徽宏村、丽江古城和茶马古道为例,展示文化传承如何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也面临文化与经济平衡、传统技艺传承困难及文化真实性维护等挑战。该文提出具有本土特征的新型文化继承与创新模型,强调地方政府在文物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建议通过政策扶持、激励机制和社区参与,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使文化传承更好地融合到乡村振兴中,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传承 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干燥法在谷物干燥中的应用
7
作者 徐琳琳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8期89-91,共3页
太阳能干燥法是一种环保、经济、高效的谷物干燥技术,通过利用太阳能将谷物表面的水分蒸发掉,从而实现谷物的干燥。该文基于太阳能干燥法的原理和工作方式,探讨太阳能干燥法在谷物干燥过程中的优点,可以有效利用太阳能资源,降低能源消耗... 太阳能干燥法是一种环保、经济、高效的谷物干燥技术,通过利用太阳能将谷物表面的水分蒸发掉,从而实现谷物的干燥。该文基于太阳能干燥法的原理和工作方式,探讨太阳能干燥法在谷物干燥过程中的优点,可以有效利用太阳能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具有明显的环保效益;其次,该技术在谷物干燥过程中温度控制较为稳定,有利于保持谷物品质,减少质量损失,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护成本低廉,适用于农村地区和发展中国家的谷物干燥需求,并总结太阳能干燥法在谷物干燥中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研究内容可以为推动太阳能干燥法在谷物干燥中应用提供技术参考,对于清洁能源利用、农村发展和技术创新的结合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干燥法 谷物干燥 环保 经济效益 农村发展 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四川县域生态治理路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锦莹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8期64-67,共4页
县域生态治理是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为探讨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四川省要如何解决在县域生态治理中面临的困境,该文分析四川省在县域生态治理中存在人居环境恶劣,生态环境差异大,生态配... 县域生态治理是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为探讨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四川省要如何解决在县域生态治理中面临的困境,该文分析四川省在县域生态治理中存在人居环境恶劣,生态环境差异大,生态配套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滞后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培育乡风生态文化,打造和美宜居乡村;因地制宜,推动乡村绿色产业发展;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体系的路径方案。该研究为实现四川县域生态的绿色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筑牢长江中下游屏障和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治理 环境保护 县域治理 农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门县柑橘有机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皓然 张文斗 +2 位作者 万宏伟 屈成 关列梅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6期73-76,共4页
柑橘作为石门县的重要经济作物,传统种植方式存在经济效益低下、农药残留超标和肥料滥用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该文提出适合该地区的有机种植技术方法,其核心是土壤改良,通过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提升土壤质量,减少化学肥料依赖,从而降... 柑橘作为石门县的重要经济作物,传统种植方式存在经济效益低下、农药残留超标和肥料滥用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该文提出适合该地区的有机种植技术方法,其核心是土壤改良,通过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提升土壤质量,减少化学肥料依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此外,还强调柑橘有机种植应规范化管理,包括园区建设、养护管理和病虫害控制等综合措施,以提高柑橘产量和品质。应用该方案可实现经济效益提升、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农业向更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提供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有机种植 经济效益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51
10
作者 邢秀凤 刘颖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1期58-61,共4页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常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来描述,典型的EKC一般呈倒U形。本文选取1988-2002年的山东省环境与经济数据,建立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模型和人均GDP污染排放量模型,对山东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常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来描述,典型的EKC一般呈倒U形。本文选取1988-2002年的山东省环境与经济数据,建立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模型和人均GDP污染排放量模型,对山东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与分析。通过单位GDP污染负荷模型分析发现,单位GDP的污染负荷呈下降态势,这说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已产生明显成效。通过人均GDP污染排放量模型发现,山东省的EKC不完全符合典型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呈显著的三次曲线特点。其中,工业废水曲线为“U+倒U”形,两个转折点的理论计算值分别为3 416元和9 975元。废气与固废曲线近似于倒U形EKC的左半部分,尚未到达转折点。由此可见,环境质量的改善并非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自动发生。除了收入因素,影响山东省EKC的因素还有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政策、工业化进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三废”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水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于福亮 裴源生 罗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23-125,共3页
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如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沙漠化、盐渍化等问题 ,归根到底还是农村水环境问题。本文分析了农村水环境保护、高效利用水资源的紧迫性 ,以及影响农村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因素和保护、改善农村水环境的主要措施 ;
关键词 水环境 保护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态消耗与经济发展的动态比较研究——关于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考量 被引量:42
12
作者 韩雪梅 刘欢欢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8-125,共8页
资源与环境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目前,我们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均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应该看到,我国环境形势仍然严峻,这就需要提高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 资源与环境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目前,我们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均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应该看到,我国环境形势仍然严峻,这就需要提高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消耗 经济发展 西部地区 低碳经济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耦合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5
13
作者 王育宝 陆扬 王玮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5期84-94,共11页
认为现有研究围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测度指标、耦合实证、生态化政策等,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界定、多元整体系统中环境治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以及协同测度指标体系、多尺度多模块... 认为现有研究围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测度指标、耦合实证、生态化政策等,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界定、多元整体系统中环境治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以及协同测度指标体系、多尺度多模块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实证研究、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绿色生态位置研究等方面存在不足。为加快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和提升治理能力,提出应界定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尽快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耦合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指标评价体系;构建多元整体系统中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互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证模型,从多维空间和产业绿色转型层面分析揭示国家间、省域间产业发展与环境耦合发展的机制;加强对兼容生态保护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目标、政策工具的分析和提炼,实现整体经济生态化绿色化发展等方向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 协调耦合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耦合协调——基于西部地区1999—2012年数据的演化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田万慧 陈润羊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72-177,共6页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具有交互胁迫、动态耦合的规律,对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西部地区理应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这种特殊所在,实现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协同学理论,在分析经济与环境两系统耦合协调...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具有交互胁迫、动态耦合的规律,对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西部地区理应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这种特殊所在,实现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协同学理论,在分析经济与环境两系统耦合协调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耦合协调的指标体系,建立了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起始年1999年为起点,从时间序列上对西部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水平评价,得出以下结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耦合关系加强,协调发展水平逐年提高,且其区域内部差距逐年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耦合协调度 演化分析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造纸工业废水排放强度降低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肖建红 施国庆 +1 位作者 毛春梅 邢贞相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9-61,共3页
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造纸工业的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和废水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分析了中国造纸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呈现递减趋势的环境保护因素和经济发展因素。
关键词 工业废水排放强度 环境保护因素 经济发展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敏 韦鹤平 张勤俭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24-26,共3页
从经济与环境矛盾运动的规律性、变化性及发展趋势出发 ,探讨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 ,并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我国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经济建设 环境保护 协调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产品定价中价格歧视方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绍刚 赵蜀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3-185,共3页
中国的能源市场正经历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型期,具有市场特点的定价方法和定价手段尚处于尝试阶段。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三大目标,在能源产品的定价中引入先进的定价方法具有紧迫性和重要的经济杠杆作用。文... 中国的能源市场正经历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型期,具有市场特点的定价方法和定价手段尚处于尝试阶段。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三大目标,在能源产品的定价中引入先进的定价方法具有紧迫性和重要的经济杠杆作用。文章介绍了产品定价中常见的价格歧视方法的原理及最新成果,结合中国能源产品定价的现状,根据不同能源产品的特点,探讨了在能源产品定价过程中实施价格歧视的可能性,提出了对稀缺性能源产品实施二度价格歧视的独特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产品 二度价格歧视 中国 定价方法 定价过程 产品定价 能源市场 最新成果 根据 发展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我国农民环保观念的变迁及其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蒋万胜 李小燕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5-132,160,共8页
1949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我国的生态环境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尤其是在生态脆弱、经济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各种因生态环境破坏引起的灾害频频发生,这使得农民环保观念由过去的匮乏进入觉醒状态。虽然... 1949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我国的生态环境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尤其是在生态脆弱、经济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各种因生态环境破坏引起的灾害频频发生,这使得农民环保观念由过去的匮乏进入觉醒状态。虽然这种意识目前还很薄弱,但只要加以引导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就有可能恢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发展 环保观念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中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曹端波 陈菓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9-112,共4页
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是一种集乡村旅游与民族旅游于一体的旅游形式,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由于西部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必须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经济—环境的良性循环。西部民族地区相对于东部而言,不仅... 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是一种集乡村旅游与民族旅游于一体的旅游形式,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由于西部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必须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经济—环境的良性循环。西部民族地区相对于东部而言,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差距,而且有社会发展的差距、人类发展的差距。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应与西部民族的发展相结合,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乡村旅游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村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冲突及对策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秀美 荣建国 任晓冬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6-168,172,共4页
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的今天,只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运作才能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政策、管理和实施3个层面对农村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冲突进行了分析,针对冲突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喀斯特农村 环保与经济发展冲突 可持续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