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省横向府际应急协同机制的实践样态及制度保障 被引量:5
1
作者 付士成 谷静萱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71,共12页
突破省域边界的突发事件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与突发性,灾害后果严重。实践中,各省级政府通过签订应急协同协议、新设应急协同组织、开展联席会议与会商应对跨省突发事件,形成了多元化的应急协同机制,契合中国特色应急管理制度的改革方... 突破省域边界的突发事件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与突发性,灾害后果严重。实践中,各省级政府通过签订应急协同协议、新设应急协同组织、开展联席会议与会商应对跨省突发事件,形成了多元化的应急协同机制,契合中国特色应急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但是,相关机制不仅面临合法性质疑,还存在效力薄弱、协同动力不足和未突破区域壁垒的弊病,需要完善相关合法性保障与实效保障。协同机制具备实质合宪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赋予其组织法依据,一些仅供协调而未涉及职权调整的协同机制不违反职权法定原则与组织法定原则,具备合法性。然而,应对跨省突发事件需要整合各省政府部门职权以形成区域性应急行政权,该权力源自政府的行政授权,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完善相关法律依据。协同机制的实效保障需要多路并进:在协同协议层面,应当进一步提升协议的法律效力与可操作性;在协同组织层面,需要健全应急协同组织及其内部结构;在协同信息层面,完善应急协同信息平台建设有助于收集、共享常态化信息与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置信息;在协同动力层面,可以通过夯实协同观念基础与信任基础、增加协同净收益和加强中央政府的高位推动增强协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社会治理 应急协同 行政协议 行政联席会议 职权法定原则 行政授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争端解决机制改革的现状与未来——部长级会议决定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国华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60,共12页
从2022年开始,WTO争端解决机制改革谈判陆续展开,并且在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前取得了一定成果,形成了谈判文本。谈判是在美国主导下进行的,谈判文本的核心是回应美国关注。然而,美国仍然不同意恢复上诉机构,以至于谈判文本中的上诉/审议... 从2022年开始,WTO争端解决机制改革谈判陆续展开,并且在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前取得了一定成果,形成了谈判文本。谈判是在美国主导下进行的,谈判文本的核心是回应美国关注。然而,美国仍然不同意恢复上诉机构,以至于谈判文本中的上诉/审议部分出现空缺。由此可见,谈判是以争端解决其他方面改革换取美国对上诉机构的支持,但是这一目标没有实现。有鉴于此,加上成员意见分歧和美国大选在即,争端解决改革谈判的前景不容乐观,WTO成员应该考虑更多路径,包括使用上诉仲裁和新立上诉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争端解决改革 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 上诉机构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南方政权对高句丽的管辖册封及高句丽改称高丽时间考 被引量:14
3
作者 魏存成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3-79,共7页
高句丽民族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少数民族之一。公元前 37年 ,高句丽建立政权 ,但仍和原高句丽族一样 ,继续归汉玄菟郡或辽东郡管辖。四郡削弱之后 ,高句丽政权又连续接受中原、南方政权的册封 ,完全形成了一种惯例和制度。高句丽的名... 高句丽民族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少数民族之一。公元前 37年 ,高句丽建立政权 ,但仍和原高句丽族一样 ,继续归汉玄菟郡或辽东郡管辖。四郡削弱之后 ,高句丽政权又连续接受中原、南方政权的册封 ,完全形成了一种惯例和制度。高句丽的名称后改称高丽 ,改称的时间 ,严格地说 ,是在 5世纪末 ,宽而言之 ,则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政权 南方政权 管辖册封 高句丽 高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色与功能:人民政协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互动互构 被引量:15
4
作者 董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35,28,共8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这一深化我国改革开放的总目标以来,如何正确认识与理解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内涵、内在逻辑、现实路径等的讨论已成为全社会各层面关注的重要议题。此间,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这一深化我国改革开放的总目标以来,如何正确认识与理解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内涵、内在逻辑、现实路径等的讨论已成为全社会各层面关注的重要议题。此间,对于人民政协这个我国特有的政治协商制度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其积极作用更成为关注的重心。本文回应了这样一个兼具理论与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从结构功能的分析视角,以主体、过程和产品为基本指标,理性地讨论了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之间的互动与互构关系,客观地审视了人民政协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若干回应之策,以期人民政协在新的历史使命下实现再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政协 国家治理体系 角色 过程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建 宋连胜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4-129,共6页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国家层面运行的主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对整个国家协商治理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共中央以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为当前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国家层面运行的主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对整个国家协商治理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共中央以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为当前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健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必须坚持以人民政协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导向,通过不断丰富人民政协协商治理形式,优化人民政协界别结构构成,强化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及政协委员对话协商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政协 协商民主 国家治理 完善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周春秋周王册命方国卿士之制初探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7-89,共13页
西周时期周王通过册命大中小诸侯方国主要卿士的方式,以达到控制诸侯方国特别军事力量的目的。这一现象,不仅在礼书文献中有所记述,出土的西周青铜器铭文也得到有力证明。这一制度在春秋早期得以沿袭,但春秋中期以后,随着周王地位的下... 西周时期周王通过册命大中小诸侯方国主要卿士的方式,以达到控制诸侯方国特别军事力量的目的。这一现象,不仅在礼书文献中有所记述,出土的西周青铜器铭文也得到有力证明。这一制度在春秋早期得以沿袭,但春秋中期以后,随着周王地位的下降和诸侯权力地位的上升,变为诸侯自己册命所有卿士,事后向周王报告。从现有的金文和文献资料来看,从西周到春秋中期,诸侯大国被周王册命且掌管军队的卿士应有两个,中小诸侯方国也有一到两个卿士获周王册命。然而,到了春秋晚期,诸侯的几位卿士都不再接受周天子册命,甚至也不再向周天子申报,这表明,周王册命诸侯方国主要卿士的制度也就不复存在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金文 诸侯方国 册命制度 方国卿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人民谋幸福:新型政党制度中的政党责任 被引量:12
7
作者 钱再见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2-110,共9页
政党制度是现代政治文明的产物,是现代民主政体的标志,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党政治的发展过程就是政党责任的生成和践行过程。政党的根基在社会,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宗旨是为人民谋幸福。在新型政党制度中,执政... 政党制度是现代政治文明的产物,是现代民主政体的标志,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党政治的发展过程就是政党责任的生成和践行过程。政党的根基在社会,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宗旨是为人民谋幸福。在新型政党制度中,执政党领导为民是通过统一战线凝聚为人民谋幸福政党责任的人心与力量,参政党合作为民是在多党合作中汇聚为人民谋幸福政党责任的共识与合力,为人民谋幸福是新型政党制度中执政党领导参政党合作共同履行的政党责任。新型政党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必须在政党协商中始终坚持协商为民,凸显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无疑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并且在新型政党制度中接受民主党派的党际监督,还要在人民政协这一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中接受协商式监督。党际监督主要是为了促进中国共产党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从而更好地履行执政为民的政党责任,当好人民公仆,始终为人民谋幸福。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呼唤各国政党承担起政党责任,共同维护全球治理体系的正义性和国际秩序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责任 人民民主 为人民谋幸福 新型政党制度 人民政协 国家治理 协商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异姓世爵世职封赠的阶段性变化及其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雷炳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9-144,共6页
清代对军功人员的世职封赠始于开基立业的天命年间,至顺治定鼎燕京,实现天下一统,开国封赠达到空前规模;康熙以后,伴随清廷的平定藩乱,拓土开疆,复有为数众多的旗人得到封赠;咸、同之际,在安内御外等系列重大军事行动中,汉人的特殊功勋... 清代对军功人员的世职封赠始于开基立业的天命年间,至顺治定鼎燕京,实现天下一统,开国封赠达到空前规模;康熙以后,伴随清廷的平定藩乱,拓土开疆,复有为数众多的旗人得到封赠;咸、同之际,在安内御外等系列重大军事行动中,汉人的特殊功勋使得清廷对他们的封赠呈急剧递增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爵世职 八旗 汉人 开国 封赠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古典文明命运问题的再思考
9
作者 刘林海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2-103,共2页
西方古典文明的命运问题是近现代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之一。自从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的多卷本巨著《罗马帝国衰亡史》问世以来,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便以“罗马帝国的衰亡”命题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引发了持久讨论。
关键词 命运问题 古典文明 罗马帝国 历史学家 学术界 近现代 爱德华 衰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毛泽东美国观的初步形成
10
作者 唐洲雁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6,共7页
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毛泽东对美国政府奉行的对外政策经历了一个持续批判的过程,他对美国的认识也由"地球上第一实业专制国",发展到"最会杀人的第一等刽子手",从而揭示了美国"对内由垄断资产阶级专政"... 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毛泽东对美国政府奉行的对外政策经历了一个持续批判的过程,他对美国的认识也由"地球上第一实业专制国",发展到"最会杀人的第一等刽子手",从而揭示了美国"对内由垄断资产阶级专政"、对外实行侵略和扩张的"帝国主义本质"。这是毛泽东美国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美国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地理不利国问题之中国视角再审视 被引量:7
11
作者 邢望望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9,共9页
海洋"地理不利国"问题曾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被热议,并体现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本文先从"地理不利国"概念的起源谈起,探讨"地理不利国"具体概念和确定标准。再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 海洋"地理不利国"问题曾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被热议,并体现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本文先从"地理不利国"概念的起源谈起,探讨"地理不利国"具体概念和确定标准。再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相关国际法,分析海洋地理不利国家所具有的特殊海洋权益。最后根据对我国地理、人口、资源、经济等因素的分析,得出我国是海洋地理不利国家,应优先享有相应海洋权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地理不利国家 海洋权益 联合国海洋法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途1949—1955:中国留美学生的回国之路
12
作者 杨家榜 谢长法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2-183,共12页
新中国成立伊始,在中国的争取和美国别有用心的支持下,中国留美学生掀起了回国的热潮。但是,中国留美学生的大量回国并没有给美国带来预想的效果。于是,美国转而对中国留美学生的回国权利进行了限制。经过三个阶段的艰难谈判,美国最终... 新中国成立伊始,在中国的争取和美国别有用心的支持下,中国留美学生掀起了回国的热潮。但是,中国留美学生的大量回国并没有给美国带来预想的效果。于是,美国转而对中国留美学生的回国权利进行了限制。经过三个阶段的艰难谈判,美国最终撤销了对所有中国留美学生的回国限制,并在1955年发表的中美侨民声明中承诺保障包括留美学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侨民的归国权利。在中国政府与美国进行交涉的同时,被扣留的中国留美学生也采取措施同美国当局进行了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斗争,表现出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留美学生 留美学生归国潮 日内瓦会议 中美侨民声明 爱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