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学淳 孙屹岩 +1 位作者 安丰新 吴新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 (MPR)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42例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 (MPR) ,其中 4例行增强延时扫描。结果 :CT确诊输尿管结石 95 .3 % ( 4 0 /4 2 ) ;MPR图像...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 (MPR)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42例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 (MPR) ,其中 4例行增强延时扫描。结果 :CT确诊输尿管结石 95 .3 % ( 4 0 /4 2 ) ;MPR图像质量分为好、较好、差 ,分别为 66.7% ( 2 8/4 2 )、2 3 .8% ( 10 /4 2 )、9.5 % ( 4 /4 2 )。结论 :螺旋CT结合MPR可全面、立体、直观地显示输尿管结石及梗阻扩张的程度 ,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后逐层显示解剖结构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2
作者 胡罢生 张雪林 +4 位作者 周锋 昌仁民 林昂如 陈斌 谭欢庆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后三维重建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对8例下肢、1例颈部扫描病人进行三维重建,CT机为GE公司LightSpeed16螺旋CT,重建采用GE公司三维重建软件。重建后调整CT值域值逐层显示病人解剖结构。结果:...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后三维重建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对8例下肢、1例颈部扫描病人进行三维重建,CT机为GE公司LightSpeed16螺旋CT,重建采用GE公司三维重建软件。重建后调整CT值域值逐层显示病人解剖结构。结果:9例病人在去除皮肤及皮下组织后均能清晰显示肌肉组织,增强扫描还能清晰显示肌肉与知名大血管的毗邻关系,在去除肌肉后能清晰显示骨骼结构,并能多方位观察,增强扫描能清晰观察血管与骨骼的解剖关系。结论:采用本技术可逐层显示人体各层解剖结构,如增强扫描还能显示血管与周围组织关系;可正确指导手术设计,防止术中大出血,减少对术区健康组织的损伤,还可进行手术模拟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颞骨三维成像与解剖学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吕春雷 李兆基 +1 位作者 吴皓 孙广滨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5-256,共2页
为了验证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的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选取 10 %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 12具 ( 2 4侧 ) ,进行颞骨部位的扫描 ,并应用表面遮盖显示、容积显示技术对颞骨的三维成像 ,对几处明显的结构进行测量 ,然后 ,再解剖测量、对比。结... 为了验证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的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选取 10 %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 12具 ( 2 4侧 ) ,进行颞骨部位的扫描 ,并应用表面遮盖显示、容积显示技术对颞骨的三维成像 ,对几处明显的结构进行测量 ,然后 ,再解剖测量、对比。结果显示 ,多层螺旋CT立体图像清晰 ,各种表面结构清楚。多层螺旋CT成像的测量数据与解剖测量的数据一致 ,无统计学的差异。研究表明 ,多层螺旋CT成像测量的数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颞骨 三维成像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PU实现单层螺旋CT的三维图像重建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慧滔 于平 +1 位作者 胡修炎 张朋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6-81,共6页
CT数据的获取过程和CT图像的重建过程与图形学的渲染过程极其相似,因此利用图形处理器(GPU)来加速CT重建算法成为了近年来CT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根据单层螺旋CT数据的特点,构造了"平行-扇束"投影模式,实现了基于GPU的单层螺... CT数据的获取过程和CT图像的重建过程与图形学的渲染过程极其相似,因此利用图形处理器(GPU)来加速CT重建算法成为了近年来CT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根据单层螺旋CT数据的特点,构造了"平行-扇束"投影模式,实现了基于GPU的单层螺旋CT的三维图像重建算法.数值实验表明,与CPU上的分层重建相比重建速度提高1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螺旋ct 图形处理器 三维重建 投影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仿真内镜在鼻科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杜渭清 宦怡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82-584,共3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 在鼻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5 例( 男18 ,女7)鼻部疾病患者行螺旋CT 扫描后经软件处理,进行多平面成像和仿真内镜成像,并与鼻内镜、手术所见对照分析。结果 螺旋CT 多平面重建图像从不同角度、... 目的 探讨螺旋CT 在鼻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5 例( 男18 ,女7)鼻部疾病患者行螺旋CT 扫描后经软件处理,进行多平面成像和仿真内镜成像,并与鼻内镜、手术所见对照分析。结果 螺旋CT 多平面重建图像从不同角度、各种切面、多方位地显示了鼻、鼻咽部及副鼻窦的解剖、病变部位、范围及气道的情况。CT 仿真内镜显示鼻内正常解剖结构、鼻部病变的位置、范围与鼻内镜所见类似,并可进入鼻内镜无法到达的腔道,如鼻窦内、狭窄的鼻道内以及梗阻病变的远端。结论 螺旋CT多平面成像和仿真内镜成像是对轴位CT 的重要补充,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平面重建 仿真内镜 螺旋ct 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仿真内镜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洪楠 山元章生 +4 位作者 洪小妮 路阳 罗德馨 杜湘珂 梁皓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77-579,共3页
目的 研究CT 仿真内镜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导航技术对胆道系统(n = 15) ,胃部(n = 15) ,结肠(n = 5) 及膀胱(n= 3) 进行了仿真内镜的临床研究,并将研究结果与手术或内镜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螺旋... 目的 研究CT 仿真内镜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导航技术对胆道系统(n = 15) ,胃部(n = 15) ,结肠(n = 5) 及膀胱(n= 3) 进行了仿真内镜的临床研究,并将研究结果与手术或内镜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螺旋CT仿真内镜可以无创性地清楚显示出所检查器官的内壁,可以直观地显示出正常和异常结构,所见与手术或内镜所见大致相似。结论 螺旋CT 仿真内镜可以作为一些疾病的无创性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仿真内镜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对比剂螺旋CT胆管成像术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强 丁仕义 +1 位作者 由昆 何宝明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 :初步探讨并优化口服对比剂螺旋CT胆管成像技术 (OCHCTC)的要点、可行性以及图像质量。方法 :3 6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口服 3 g和 6g碘番酸 ,于 12h、14h及口服高脂餐后分别扫描、重建。观察服药时间、剂量和高脂餐与胆... 目的 :初步探讨并优化口服对比剂螺旋CT胆管成像技术 (OCHCTC)的要点、可行性以及图像质量。方法 :3 6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口服 3 g和 6g碘番酸 ,于 12h、14h及口服高脂餐后分别扫描、重建。观察服药时间、剂量和高脂餐与胆管显影的关系。结果 :碘番酸不良反应少而轻 ;当碘番酸用量 6g、扫描时间 12h时 ,胆管系统显影较好。而进食高脂餐对显影无太大意义。结论 :OCHCTC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的胆管系统无创检查技术 ,3D图像可满意显示胆管解剖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造影 螺旋ct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滤波的避投影数据微分螺旋锥束CT重建
8
作者 马建华 陈凌剑 +1 位作者 颜刚 陈武凡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1-914,共4页
目的本文将综合现有经典CT重建算法的优点,提出一种新的基于Hilbert-Ramp混合滤波的避投影数据微分螺旋锥束CT优质重建算法。方法新算法采用Katsevich算法框架,将现有FDK类型算法和Katsevich算法的不同优点有机地融合,完全回避投影数据... 目的本文将综合现有经典CT重建算法的优点,提出一种新的基于Hilbert-Ramp混合滤波的避投影数据微分螺旋锥束CT优质重建算法。方法新算法采用Katsevich算法框架,将现有FDK类型算法和Katsevich算法的不同优点有机地融合,完全回避投影数据中关于探测器坐标变量的直接微分运算。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新算法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有效地提高了螺旋锥束CT重建图像的分辨率,减少了重建伪影。结论文中提出的基于Hilbert-Ramp混合滤波的避投影数据微分螺旋锥束CT重建公式是对Katsevich重建公式的重要改进,同时Ramp滤波的引入可以针对不同的临床应用进行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Hilbert滤波 Ramp滤波 优质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跟骨树型钢板塑型的临床意义
9
作者 赵长青 胡罢生 黄美贤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7-580,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跟骨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E公司Advantageworkstation工作站,对5例单侧跟骨骨折患者行双侧跟骨三维重建,利用自制的曲线描绘工具,根据健侧跟骨外侧壁形状,等比例描绘出健侧跟骨外侧壁... 目的:初步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跟骨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E公司Advantageworkstation工作站,对5例单侧跟骨骨折患者行双侧跟骨三维重建,利用自制的曲线描绘工具,根据健侧跟骨外侧壁形状,等比例描绘出健侧跟骨外侧壁与树型钢板各分支对应的长度与曲线弧度,塑型出与曲线长度和弧度相一致的铝质模板,用于术前对树型钢板进行弧度塑型。结果:软件中的曲线测量工具可以准确量出健侧跟骨的长度和弧度,据此塑型铝质模板,指导术前选择树型钢板并进行预弯,使树型钢板与复位后的跟骨外侧壁良好吻合。结论:MSCT三维重建健侧跟骨可以指导术前选择树型钢板并对其进行有效预弯,从而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固定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跟骨骨折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螺旋CT节段重建的参数优化
10
作者 李晓辉 唐贵超 李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头部节段重建技术的最佳参数。材料和方法:对100例正常人和5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燥动患者行同一参数(280mA,120kV,1s)和不同数目(2、3、4、5、6)节段重建。结果:节段重建图像中2~6节段对双侧脑室、Ⅲ、Ⅳ脑... 目的:探讨螺旋CT头部节段重建技术的最佳参数。材料和方法:对100例正常人和5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燥动患者行同一参数(280mA,120kV,1s)和不同数目(2、3、4、5、6)节段重建。结果:节段重建图像中2~6节段对双侧脑室、Ⅲ、Ⅳ脑室,中脑导水管及直径为1~3em的出血显示较好,与同层静止期常规扫描无显著性差异。但出血小于1cm。4和6节段重建的检出率分别为96.3%、86.4%。58例患者重建前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确诊率55.2%,重建后为91.4%。结论:螺旋CT节段重建可提高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燥动患者出血的检出率,280mA,120kV,1s,2~6节段重建可作为其参考条件,而直径小于1em的出血可减少到4节段重建图像中观察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节段重建 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局部CT图像重建算法研究
11
作者 霍修坤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0,共4页
CT作为一种无创检查设备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受重建方法的限制,它通常只能对相对静止的器官进行扫描断层成像,而对运动物体或器官的成像能力较差,通常会存在运动伪影。克服运动伪影的根本途径就是减少数据采集的时间,这可以... CT作为一种无创检查设备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受重建方法的限制,它通常只能对相对静止的器官进行扫描断层成像,而对运动物体或器官的成像能力较差,通常会存在运动伪影。克服运动伪影的根本途径就是减少数据采集的时间,这可以通过减少采集范围来实现。中间函数重建算法是一种基于傅里叶空间的重建算法,该算法可以选择感兴趣的部位(ROI)进行局部图像重建,减少数据采集的时间,因此可以使用该算法改善临床上运动物体的扫描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中间函数 螺旋ct 节段重建 滤波反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胃部疾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覃莎 楼望林 +3 位作者 闻吾森 刘志申 黄洁红 王荣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胃部病变的应用价值及检查方法。材料和方法 :3 5例患者进行不同含气量胃螺旋CT扫描及工作站后处理 ,获得CT仿真内窥镜 (CTVE)、表面覆盖成像 (SSD )、透明成像 (Raysum )三种图像 ,逐一与胃镜 /手术证实...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胃部病变的应用价值及检查方法。材料和方法 :3 5例患者进行不同含气量胃螺旋CT扫描及工作站后处理 ,获得CT仿真内窥镜 (CTVE)、表面覆盖成像 (SSD )、透明成像 (Raysum )三种图像 ,逐一与胃镜 /手术证实。结果 :CTVE、SSD对病灶的检出率相同 ,均为 86% (3 0 /3 5 ) ,Raysum的病灶检出率为 66% (2 3 /3 5 ) ,前两者与后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对≥ 0 4cm的隆起病灶 ,三种方法的检出率均为 10 0 %。不同含气量对不同部位的胃壁显示不同 ,大气量比小气量显示好。结论 :螺旋CT三维成像是一种无创、易被患者接受的方法。在对病灶的解剖定位、肿瘤的TNM分型方面是胃镜较好的补充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部疾病 螺旋ct 三维重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锥束CT重建的近似逆算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红莉 张建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99-201,共3页
三维螺旋锥束CT以扫描速度快、成像分辨率高等诸多优点成为现代CT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Katsevich精确FBP算法的提出,使得三维锥束CT研究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由于该算法的复杂性,应用中受到了限制。研究了Katsevich算法在检测板上沿... 三维螺旋锥束CT以扫描速度快、成像分辨率高等诸多优点成为现代CT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Katsevich精确FBP算法的提出,使得三维锥束CT研究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由于该算法的复杂性,应用中受到了限制。研究了Katsevich算法在检测板上沿滤波线展开的形式,其滤波运算由Hilbert核函数构成,利用近似逆的思想提出了融合的CT重建算法。该算法将Katsevich公式改写成近似逆的形式,得到了重建核的具体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似逆 重建核 锥束螺旋ct重建 KATSEVICH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臼与股骨头三维立体影像三种分离技术分析(附22例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予生 程晓光 +1 位作者 赵英威 屈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6期514-516,共3页
目的 比较分析髋关节三维立体影像髋臼与股骨头分离技术。方法 对 2 2例 44个髋关节进行临床诊断 :髋关节发育不良 15人 ,髋关节骨折 7人。螺旋CT扫描后进行三维立体重建 ,然后分别使用 :①阈值 (Threshold)分离法 ;②曲线切割分离法 ... 目的 比较分析髋关节三维立体影像髋臼与股骨头分离技术。方法 对 2 2例 44个髋关节进行临床诊断 :髋关节发育不良 15人 ,髋关节骨折 7人。螺旋CT扫描后进行三维立体重建 ,然后分别使用 :①阈值 (Threshold)分离法 ;②曲线切割分离法 ;③半自动立体分割法等 3种分离技术对髋关节 3D影像进行髋臼、股骨头分离。结果 采用阈值分离法 ,产生的影像Ⅳ级、Ⅴ级占总病例 5 9.1%。采用曲线切割分离法 ,病例中 10 0 %的股骨头影像在分离后都有不同程度切割损伤。半自动立体分离法 ,Ⅰ级、Ⅱ级影像占全部病例的 97.6%。结论 我们认为半自动立体分离法是获得分离后完整股骨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髋关节 三维表面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部疾病仿真内镜与纤维胃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洪楠 杜湘珂 +2 位作者 张桂清 王立军 孙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89-591,共3页
目的 研究螺旋CT仿真内镜诊断胃组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27 名可疑胃部疾病的患者在禁食禁水至少4 小时,口服产气剂后立即进行上腹部螺旋CT扫描。在计算机工作站用预置的软件重建出仿真内镜图像。所有病人在CT扫描后1 天... 目的 研究螺旋CT仿真内镜诊断胃组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27 名可疑胃部疾病的患者在禁食禁水至少4 小时,口服产气剂后立即进行上腹部螺旋CT扫描。在计算机工作站用预置的软件重建出仿真内镜图像。所有病人在CT扫描后1 天之内进行了纤维胃镜检查;螺旋CT 仿真内镜的诊断结果与纤维胃镜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螺旋CT仿真内镜正确地诊断所有的正常胃(n = 6) 和胃息肉(n = 5) 的病例,10 个胃溃疡(10/12) 和3 个胃癌(3/4) 的病人被CT 仿真内镜诊断,其所见与纤维胃镜检查相似;但是2 个浅小息肉和1 例胃底癌于CT 仿真内镜被漏诊。结论 螺旋CT仿真内镜是一种新的非创伤性检查技术,在采用合适的检查体位和胃部适度扩张的条件下可以成为胃部疾病的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重建 胃部疾病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