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mission Degradation of Femtosecond Laser Pulses in Opened Cone Targets 被引量:1
1
作者 LIU Feng LIN Xiaoxuan +14 位作者 LIU Bicheng DING Wenjun DU Fei LI Yutong MA Jinglong LIU Xiaolong SHENG Zhengming CHEN Liming LU Xin DONG Quanli WANG Weimin WANG Zhaohua WEI Zhiyi CHEN Jiaer ZHANG Jie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4-27,共4页
Irradiated by femtosecond laser pulses with different energies, opened cone targets behave very differently in the transmission of incident laser pulses. The targets, each with an opening angle of 71° and an open... Irradiated by femtosecond laser pulses with different energies, opened cone targets behave very differently in the transmission of incident laser pulses. The targets, each with an opening angle of 71° and an opening of 5 μm, are fabricated using standard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When the incident laser energy is low and no pre-plasma is generated on the side walls of the cones, the cone target acts like an optical device to reflect the laser pulse, and 15% of the laser energy can be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cones. In contrast, when the incident laser energy is high enough to generate pre-plasmas by the pre-pulse of the main pulse that fills the inner cone, the cone with the plasmas will block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laser, which leads to a decrease in laser transmission compared with the low-energy case with no plasma. Simulation results using optical software in the low-energy case, and using the particle-in-cell code in the high-energy case, are primarily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tosecond laser pulse cone target transmission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inner-surface roughness of conical target on laser absorption and fast electron generation
2
作者 王欢 曹莉华 +3 位作者 赵宗清 郁明阳 谷渝秋 贺贤土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5期392-396,共5页
The effect of inner-surface roughness of conical targets on the generation of fast electrons in the laser-cone interaction is investigated using 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surface roughness can ... The effect of inner-surface roughness of conical targets on the generation of fast electrons in the laser-cone interaction is investigated using 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surface roughness can reduce the fast-electron number (in the energy range E 〉 1 MeV) and energy, as compared to that from a cone with smooth inner wall. A scaling law for the laser reflectivity based on the vacuum-heating model is derived. Both theory and simulation indicate that laser reflection increases with the height-to-width ratio of the periodic inner surface structure and approaches that of a smooth cone as this ratio becomes ze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ner-surface roughness of cone target 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 vacuum-heating model laserrefl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锥体目标雷达微动特征提取新方法 被引量:20
3
作者 牛杰 刘永祥 +2 位作者 秦玉亮 姜卫东 黎湘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12-1715,共4页
本文以锥体目标为对象,分析了目标进动对雷达回波的调制作用,研究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算法的多分量正弦调频信号分离方法,使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了每个本征模态函数的瞬时频率,提取了进动周期、进动角、不同散射点间的微动幅度比值等微... 本文以锥体目标为对象,分析了目标进动对雷达回波的调制作用,研究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算法的多分量正弦调频信号分离方法,使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了每个本征模态函数的瞬时频率,提取了进动周期、进动角、不同散射点间的微动幅度比值等微动特征及目标纵横比,并用暗室测量数据进行了验证,证明了本文的观点和特征提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特征提取 锥体目标 经验模态分解 瞬时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光-Ⅱ”第九路终端光学系统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乔战峰 赵东峰 +4 位作者 戴亚平 李朝东 蒋敏华 华能 顾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9-422,共4页
在“神光-Ⅱ”装置上进行先进高能多功能激光束系统(简称第九路)研制工程中,由于在原ICF靶室上又增加了输入“汤姆逊探针光”和“X光背光照明探针光”的锥形真空套筒及其终端光学元件,导致原有靶室结构的变化,可能会引入新的不稳定因素... 在“神光-Ⅱ”装置上进行先进高能多功能激光束系统(简称第九路)研制工程中,由于在原ICF靶室上又增加了输入“汤姆逊探针光”和“X光背光照明探针光”的锥形真空套筒及其终端光学元件,导致原有靶室结构的变化,可能会引入新的不稳定因素。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优化设计。通过位移传感器测量结果可知,第九路终端光学元件径向窜动所引起的打靶误差最大值为2.110μm,小于“神光-Ⅱ”靶场终端光学系统的最大允许误差值7.78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场 锥形套筒 靶室 有限元分析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动锥体目标微多普勒分析和提取 被引量:26
5
作者 高红卫 谢良贵 +1 位作者 文树梁 匡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97-2502,共6页
本文研究锥体目标的摆动特性及其微多普勒特征.在引入微多普勒相关概念和信号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锥体目标的摆动模型,并对其微多普勒分别用代数法和矩阵法进行了理论推导.通过仿真,采用时频分析方法从雷达回波中成功提取出摆动的微多... 本文研究锥体目标的摆动特性及其微多普勒特征.在引入微多普勒相关概念和信号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锥体目标的摆动模型,并对其微多普勒分别用代数法和矩阵法进行了理论推导.通过仿真,采用时频分析方法从雷达回波中成功提取出摆动的微多普勒特征,且与计算结果完全一致,从而验证了摆动模型及其微多普勒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同时,研究了速度和加速度对微多普勒的影响以及微多普勒对雷达照射时间和重返时间的要求,所得结论对微多普勒的提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目标 摆动 微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视角距离像序列的空间锥体目标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9
6
作者 邵长宇 杜兰 +1 位作者 韩勋 刘宏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735-2741,共7页
空间锥体目标在自由段是典型的微动目标。该文研究了基于双视角距离像的空间锥体目标参数估计方法,估计的目标参数包括进动参数和结构参数。首先分析了雷达俯仰角在空间锥体目标自由段的变化情况,并且利用建立的目标进动模型,得到了目... 空间锥体目标在自由段是典型的微动目标。该文研究了基于双视角距离像的空间锥体目标参数估计方法,估计的目标参数包括进动参数和结构参数。首先分析了雷达俯仰角在空间锥体目标自由段的变化情况,并且利用建立的目标进动模型,得到了目标散射中心在雷达视线(RLOS)上的投影方程。然后基于双视角下的距离像序列推导出目标参数的解析解,并引入弹道信息来解决半锥角的估计对信噪比(SNR)要求较高的问题。最后利用电磁计算数据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空间锥体目标 高分辨距离像 参数估计 微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窄带微多普勒调制的锥体目标参数估计 被引量:20
7
作者 韩勋 杜兰 刘宏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61-968,共8页
当雷达对锥体目标发射窄带信号时,进动调制会使回波中包含的散射中心瞬时频率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目标几何尺寸与结构特性,针对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窄带微多普勒调制的空间锥体目标参数估计方法。首先对目标散射特性进行分... 当雷达对锥体目标发射窄带信号时,进动调制会使回波中包含的散射中心瞬时频率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目标几何尺寸与结构特性,针对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窄带微多普勒调制的空间锥体目标参数估计方法。首先对目标散射特性进行分析,推导进动引起的目标散射中心瞬时频率变化公式;然后利用时变自回归模型估计散射中心瞬时频率,并对估计结果进行重新关联以消除其中出现的关联错误;最后根据锥顶和锥底散射中心瞬时频率变化性质,结合目标弹道估计得到目标几何尺寸参数及微动参数。基于电磁计算数据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空间锥体目标 窄带微多普勒调制 瞬时频率估计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窄带雷达组网的空间锥体目标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19
8
作者 韩勋 杜兰 刘宏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956-2962,共7页
进动引发的微多普勒调制可作为空间锥体目标识别的重要依据,针对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窄带雷达组网的进动锥体目标特征提取方法。该文首先根据目标散射特性推导了进动引发的散射点理论瞬时频率变化,并根据频谱熵实现了多个雷达视角观测下... 进动引发的微多普勒调制可作为空间锥体目标识别的重要依据,针对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窄带雷达组网的进动锥体目标特征提取方法。该文首先根据目标散射特性推导了进动引发的散射点理论瞬时频率变化,并根据频谱熵实现了多个雷达视角观测下的散射点瞬时频率变化的匹配;然后依据不同视角下锥顶与锥底散射点瞬时频率变化关系,提出一种目标进动与尺寸特征联合提取的新方法,实现了目标高度、底面半径、质心位置、进动角等参数的高精度估计。基于电磁计算数据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微多普勒 特征提取 雷达组网 空间锥体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带雷达观测下的锥体目标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韩勋 杜兰 刘宏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48,共6页
针对现有的基于进动特征的空间锥体目标参数估计假设散射中心微多普勒频率为正弦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窄带回波中所包含散射中心微多普勒频率进行参数估计的方法.在建立目标进动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顶部和底部散射中心... 针对现有的基于进动特征的空间锥体目标参数估计假设散射中心微多普勒频率为正弦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窄带回波中所包含散射中心微多普勒频率进行参数估计的方法.在建立目标进动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顶部和底部散射中心理论微多普勒频率,然后对底部散射中心微多普勒进行展开,并分析了展开系数和目标尺寸与进动参数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顶部与底部散射中心微多普勒建立线性方程组对展开系数进行求解,根据所得展开系数计算了目标尺寸与进动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锥体目标 微多普勒频率 参数估计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距离像序列的锥柱体目标进动和结构参数估计 被引量:24
10
作者 姚汉英 孙文峰 马晓岩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7-544,共8页
弹道目标特征参数估计是进行目标识别的基础。针对缺少先验参数信息时锥柱组合类弹头目标进动和结构参数联合估计难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高分辨距离像序列实现锥柱体目标进动和结构参数联合估计新方法。以旋转对称锥柱体目标为研究对象,... 弹道目标特征参数估计是进行目标识别的基础。针对缺少先验参数信息时锥柱组合类弹头目标进动和结构参数联合估计难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高分辨距离像序列实现锥柱体目标进动和结构参数联合估计新方法。以旋转对称锥柱体目标为研究对象,基于静态电磁散射数据,结合目标运动模型仿真生成了目标高分辨距离像序列,分析了4个观测区域内锥柱体目标的1维距离像特性。研究了常见雷达观测视角内锥柱体各散射中心的1维距离像序列变化规律,建立了序列中散射中心间的相对位置变化的极值与目标参数之间的关系式,据此完成了锥柱体目标进动和结构参数的联合估计。最后,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高分辨距离像序列 锥柱体目标 参数估计 电磁散射数据 相对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慢时间域间歇采样转发干扰生成进动锥体ISAR群阵列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英 束长勇 +2 位作者 张生俊 黄沛霖 姬金祖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0-454,共5页
为了提升空间锥体目标突防能力,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快慢时间域间歇采样转发干扰生成沿距离向及方位向分布的空间锥体ISAR群阵列方法。首先分析了双站情况下空间锥体目标ISAR像成像方法;针对线性调频波分析了快慢时间域间歇采样生成空间锥... 为了提升空间锥体目标突防能力,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快慢时间域间歇采样转发干扰生成沿距离向及方位向分布的空间锥体ISAR群阵列方法。首先分析了双站情况下空间锥体目标ISAR像成像方法;针对线性调频波分析了快慢时间域间歇采样生成空间锥体ISAR群阵列的基本原理及其ISAR假目标分布特性。最后结合电磁仿真数据,分析了快慢时间域间隙采样参数对ISAR群阵列分布的影响,可为ISAR欺骗式干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AR群阵列 间歇采样转发 快慢时间域 进动锥体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锥-聚合物球壳靶制备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凯 罗炫 +2 位作者 周兰 万小波 肖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05-1508,共4页
报道了研制快点火物理实验用带金锥固体球壳靶时,采用多次乳化技术制备聚合物空心微球,精密车床加工和电镀技术制备金锥,精密加工实现聚合物微球表面打孔的工艺。窄分布聚苯乙烯制备的空心微球直径与壁厚分布较窄。电镀液的配方、pH值... 报道了研制快点火物理实验用带金锥固体球壳靶时,采用多次乳化技术制备聚合物空心微球,精密车床加工和电镀技术制备金锥,精密加工实现聚合物微球表面打孔的工艺。窄分布聚苯乙烯制备的空心微球直径与壁厚分布较窄。电镀液的配方、pH值、镀前处理、尖端效应等对镀层的表面质量和镀层与芯轴之间的结合力有重要的影响。采用精密车床加工可以在聚合物微球表面获得直径约120μm的孔,初步实现金锥与聚合物微球的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锥靶球壳 聚合物微球 快点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点火锥壳靶压缩对称性及燃料分布测量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维民 谷渝秋 +3 位作者 单连强 刘红杰 刘东晓 张保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135-3138,共4页
快点火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将压缩与点火过程分开,与中心点火方式相比,大大放宽了对压缩对称性和能量的要求,是国际惯性约束聚变研究的热点方向。在神光Ⅱ装置上开展的快点火锥壳靶预压缩实验中,背光分幅图像显示导引锥及输运丝对靶丸预压... 快点火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将压缩与点火过程分开,与中心点火方式相比,大大放宽了对压缩对称性和能量的要求,是国际惯性约束聚变研究的热点方向。在神光Ⅱ装置上开展的快点火锥壳靶预压缩实验中,背光分幅图像显示导引锥及输运丝对靶丸预压缩过程无明显影响,实验结果与一维数值模拟结果吻合也证明了该结论;实验中通过调节导引锥尺寸和相对靶丸的位置,可保证最大压缩时刻导引锥保存完好,这对超热电子的输运以及能量沉积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点火 锥壳靶 预压缩 对称性 密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激光与双锥靶作用加速准单能质子束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凤娟 周维民 +3 位作者 单连强 张智猛 吴春蓉 谷渝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6-100,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锥靶结构用于准单能质子束加速。利用二维PIC粒子模拟程序研究了强激光与双锥靶作用加速产生质子束的物理过程以及质子束品质。双锥靶产生的质子束在峰值能量和发散角度等方面都明显优于相同激光条件下单锥靶和平面...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锥靶结构用于准单能质子束加速。利用二维PIC粒子模拟程序研究了强激光与双锥靶作用加速产生质子束的物理过程以及质子束品质。双锥靶产生的质子束在峰值能量和发散角度等方面都明显优于相同激光条件下单锥靶和平面靶的结果。尤其与平面靶相比,双锥靶质子束的峰值能量提高了5倍以上,而且很好地保持准单能性。一方面双锥靶的内锥部分是临界密度材料,提高了激光的吸收效率;另一方面双锥靶内形成了更强的准静态磁场,可以约束引导更多的超热电子传输过锥尖,进而增强加速质子束的鞘层电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激光 双锥靶 PIC模拟 准静态磁场 准单能质子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驱动快点火Au-CD锥壳靶的研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凯 张林 +4 位作者 周兰 罗炫 万小波 袁光辉 段宣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39-1042,共4页
介绍了近年在直接驱动快点火锥壳靶研制方面取得的进展。采用带止口金锥的设计提高金锥与微球的装配精度,讨论了芯轴电镀工艺中尖端效应的影响。采用飞秒激光加工实现聚合物微球打孔,讨论了激光扫描方式对打孔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快点火 锥壳靶 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驱动快点火锥壳靶锥体材料燃料混合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维民 单连强 +20 位作者 吴俊峰 蔡洪波 刘东晓 刘红杰 毕碧 张锋 王为武 吴凤娟 朱斌 吴玉迟 温贤伦 何颖玲 周沧涛 曹莉华 吴思忠 魏来 曹柱荣 袁铮 杨志文 谷渝秋 张保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1-156,共6页
与中心点火相比,快点火将压缩和点火过程分开,大大放宽了对压缩对称性和驱动能量的要求。通过在神光Ⅱ激光装置上开展了快点火锥壳靶预压缩实验研究,利用X射线背光分幅照相方法观察到了清晰完整的快点火锥壳靶内爆压缩过程,并利用阿贝... 与中心点火相比,快点火将压缩和点火过程分开,大大放宽了对压缩对称性和驱动能量的要求。通过在神光Ⅱ激光装置上开展了快点火锥壳靶预压缩实验研究,利用X射线背光分幅照相方法观察到了清晰完整的快点火锥壳靶内爆压缩过程,并利用阿贝反演结合剩余烧蚀质量的方法得到了不同时刻燃料密度、面密度分布数据,当前实验条件下获得的最大压缩密度和面密度分别为30g/cm3和50mg/cm2;为解决金柱腔M带对导引锥的预热以及由此导致的燃料-锥体材料混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在锥体表面镀低Z材料的方法,实验和辐射流体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的成功解决了间接驱动快点火激光聚变的重要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点火 间接驱动 激光聚变 锥壳靶 燃料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锥体目标的平动补偿与微动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韩勋 杜兰 刘宏伟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5-820,826,共7页
微动特征对空间锥体目标识别与参数估计等有着重要意义,而目标的平动会破坏微多普勒谱的结构,影响微动特征的提取.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变自回归(Time-Varying Autoregressive,TVAR)模型的平动补偿与微动特征提取方法.算法首... 微动特征对空间锥体目标识别与参数估计等有着重要意义,而目标的平动会破坏微多普勒谱的结构,影响微动特征的提取.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变自回归(Time-Varying Autoregressive,TVAR)模型的平动补偿与微动特征提取方法.算法首先分析了锥体目标的散射特性,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微动和平动引起的回波瞬时频率的变化规律;利用TVAR模型估计目标回波的瞬时频率,并对估计结果作解模糊和重新关联处理,从而获得回波的瞬时频率分量;最后,对瞬时频率分量包络进行多项式拟合,利用拟合结果补偿目标平动,进而提取出微动特征.基于电磁计算数据的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及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锥体目标 平动补偿 时变自回归模型 瞬时频率估计 微动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化时频分析的进动锥裙目标瞬时微多普勒频率提取方法 被引量:14
18
作者 肖金国 杜兰 +2 位作者 韩勋 曹文杰 刘宏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0-96,共7页
微动目标散射点的微多普勒对目标运动、结构参数的估计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表面光滑的锥裙目标,首先依据进动锥裙目标的等效散射点模型,推导出散射点的理论微多普勒曲线表达式。结合进动调制的锥裙目标微多普勒曲线为多阶正弦级数叠... 微动目标散射点的微多普勒对目标运动、结构参数的估计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表面光滑的锥裙目标,首先依据进动锥裙目标的等效散射点模型,推导出散射点的理论微多普勒曲线表达式。结合进动调制的锥裙目标微多普勒曲线为多阶正弦级数叠加的先验信息,提出一种基于参数化时频分析的进动锥裙目标微多普勒曲线提取方法。针对多分量信号组成的锥裙目标回波,该方法利用相干信号单距离多普勒干涉(CSRDI)方法估计锥旋频率,进而利用参数化时频分析估计散射点的微多普勒曲线,之后利用带阻滤波器分离估计得到的散射点回波信号。基于电磁仿真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裙目标 进动 微多普勒 参数化时频分析 相干信号单距离多普勒干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RRP序列的空间进动目标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查林 陈大庆 吴鹏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1-598,共8页
空间目标的微动特征可以用来识别空间目标并估计目标参数。在空间进动锥体目标参数估计过程中,针对缺少目标结构参数等先验信息以及部分参数存在耦合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高分辨距离测量以实现进动参数和形状参数估计的新方法。该方法... 空间目标的微动特征可以用来识别空间目标并估计目标参数。在空间进动锥体目标参数估计过程中,针对缺少目标结构参数等先验信息以及部分参数存在耦合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高分辨距离测量以实现进动参数和形状参数估计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弹头目标的径向长度序列的极值信息估计出进动参数和形状参数的耦合结果,然后再根据径向长度序列构造一个辅助函数来实现进动参数和形状参数解耦。最后利用电磁仿真数据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目标 参数估计 进动 径向长度序列 高分辨距离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像序列的弹道中段目标进动特征提取 被引量:14
20
作者 颜维 孙文峰 +1 位作者 钱李昌 姚汉英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87-90,96,共5页
鉴于进动周期、进动角等微动参数的提取有助于解决弹道中段弹头、诱饵的识别问题,以中段旋转对称锥体弹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锥体目标进动模型,分析了目标进动对一维距离像的影响,推导了散射点的投影距离变化公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 鉴于进动周期、进动角等微动参数的提取有助于解决弹道中段弹头、诱饵的识别问题,以中段旋转对称锥体弹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锥体目标进动模型,分析了目标进动对一维距离像的影响,推导了散射点的投影距离变化公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进动周期估计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利用锥体目标一维距离像长度变化来估计进动角的方法.该方法可在弹头结构尺寸未知的条件下实现对进动角的提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稳定,其处理过程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距离像序列 锥体目标 进动周期 进动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