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ar optimal condition of OMP algorithm in recovering sparse signal from noisy measurement 被引量:5
1
作者 Jia Li Qiang Wang Yi She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4期547-553,共7页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 (OMP) algorithm in recovering sparse signals from noisy measurement.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some matrices satisfy some restricted isometry p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 (OMP) algorithm in recovering sparse signals from noisy measurement.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some matrices satisfy some restricted isometry properties (RIPs) but not the coherence condition, a superior RIP-based condition is proposed, which means that if the measurement matrix satisfies δk+1 〈 1/(2 + √k) and the minimum component signal-to-noise ratio (MCSNR) is bounded, the OMP algorithm can exactly identify the support of the original sparse signal within k iterations. Finally,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verif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s con- cerning different values of MCSNR and noise lev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ressive sensing (CS)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 (OMP) measurement matrix sufficient cond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bility of GM(1,1) power model on vector transforma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Jinhai Guo Xinping Xiao +1 位作者 Jun Liu Shuhua M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1期103-109,共7页
The morbidity problem of the GM(1,1) power model in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is discussed by using multiple and rotation transformation of vectors. Firstly we consider the morbidity problem of the special matrix and... The morbidity problem of the GM(1,1) power model in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is discussed by using multiple and rotation transformation of vectors. Firstly we consider the morbidity problem of the special matrix and prove that the condition number of the coefficient matrix is determined by the ratio of lengths and the included angle of the column vector, which could be adjusted by multiple and rotation transformation to turn the matrix to a well-conditioned one. Then partition the corresponding matrix of the GM(1,1) power mode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lumn vector and regulate the matrix to a well-conditioned one by multiple and rotation transformation of vectors, which completely solve the instability problem of the GM(1,1) power model.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vector transformation is a new method in studying the stability problem of the GM(1,1) power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y power model STABILITY MORBIDITY vector transformation condition number of matri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acity analysis of high-rank line-of-sight MIMO channels 被引量:1
3
作者 Xiao Hailin Ouyang Shan +1 位作者 Nie Zaiping Zhao F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4期706-710,共5页
Matrix perturbation theory is utilized to investigate high-rank line of sight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hannels in a microwave relay system. The upper and lower bounds of channel capacity are derived based on sp... Matrix perturbation theory is utilized to investigate high-rank line of sight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hannels in a microwave relay system. The upper and lower bounds of channel capacity are derived based on space time block codes technique and singular values decomposition. A useful constraint for designing LOS MIMO channels is developed by the use of the condition number of the MIMO channel matrix.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channel capacity is confirmed by the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ble to give a physical explanation of the high-rank LOS MIMO channel matrix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 channel matrix perturbation theory condition number space time block c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效率矩阵的无线通信网络节点重要度测算方法
4
作者 李慧慧 宋娟 潘欢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2,106,共6页
提出基于效率矩阵的电子信息无线通信网络节点重要度测算方法。该方法通过传输效率矩阵获取节点在电子信息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采用三角模糊数方法根据获取的信息构建重要度评价矩阵,利用重要度评价矩阵对节点在电子信... 提出基于效率矩阵的电子信息无线通信网络节点重要度测算方法。该方法通过传输效率矩阵获取节点在电子信息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采用三角模糊数方法根据获取的信息构建重要度评价矩阵,利用重要度评价矩阵对节点在电子信息无线通信网络中的重要度进行测算。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电子信息无线通信网络节点重要度测算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相一致,提升了测算精度,缩短了运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效率矩阵 电子信息 无线通信网络 三角模糊数 重要度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激发充分性的机械臂动力学最小参数集辨识
5
作者 段辉义 李宗学 +1 位作者 卢旭盛 郭志坚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6,共7页
在考虑粗大误差和随机误差情况下,为了提高机械臂系统动力学参数辨识的精确性和鲁棒性,文章提出了基于鲁棒粒子群算法的参数辨识方法,建立了机械臂动力学模型;筛选出了动力学最小参数集,用于消除动力学参数间的冗余性。为了实现参数充... 在考虑粗大误差和随机误差情况下,为了提高机械臂系统动力学参数辨识的精确性和鲁棒性,文章提出了基于鲁棒粒子群算法的参数辨识方法,建立了机械臂动力学模型;筛选出了动力学最小参数集,用于消除动力学参数间的冗余性。为了实现参数充分激励,基于有穷傅里叶级数构造了激励轨迹,并以最小化矩阵条件数为目标实现了轨迹优化。为了提高参数辨识性能,在粒子群算法中引入了“向其他个体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在适应度函数设计中加入了粗大误差剔除功能,有效提高了算法的抗干扰能力。经机械臂系统加噪实验验证,鲁棒粒子群算法优化的驱动力矩残差均值为1.1975N·m,比量子粒子群算法减少了75.29%;力矩实际值与计算值相关度为0.9593,比量子粒子群算法提高了11.73%。实验结果表明,鲁棒粒子群算法在机械臂动力学参数辨识中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动力学 最小参数集 鲁棒粒子群算法 新型学习方式 矩阵条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光流算法 被引量:27
6
作者 杨国亮 王志良 +2 位作者 牟世堂 解仑 刘冀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87-188,226,共3页
光流法是运动图像序列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该文通过引入前向-后向光流方程,计算其Hessian矩阵,把Hessian矩阵条件数的倒数作为Lucas-Kanade光流法的加权阵,可有效消除局部邻域中不可靠约束点,同时提高基本约束方程解的稳定性。实验表... 光流法是运动图像序列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该文通过引入前向-后向光流方程,计算其Hessian矩阵,把Hessian矩阵条件数的倒数作为Lucas-Kanade光流法的加权阵,可有效消除局部邻域中不可靠约束点,同时提高基本约束方程解的稳定性。实验表明该方法相对于其它梯度约束光流法具有更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流 HESSIAN矩阵 条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矩阵条件数求解相移最佳采样方式 被引量:6
7
作者 惠梅 王东生 +2 位作者 邓年茂 李庆祥 徐毓娴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7-480,共4页
应用相移干涉术测量物体相位时 ,相移量与相移帧数存在着最佳取值问题 ,即最佳采样方式 ,它决定着系统抗扰动和降低误差的能力 用系数矩阵的条件数衡量相位测量误差矩阵与强度探测误差矩阵方程的性态 ,即光强方程组对扰动的敏感程度 ,... 应用相移干涉术测量物体相位时 ,相移量与相移帧数存在着最佳取值问题 ,即最佳采样方式 ,它决定着系统抗扰动和降低误差的能力 用系数矩阵的条件数衡量相位测量误差矩阵与强度探测误差矩阵方程的性态 ,即光强方程组对扰动的敏感程度 ,经数学推导及论证 ,得出结论 :当系数矩阵为正交矩阵时 ,相位计算的误差最小 ,或者说在等间距满周期采样情况下 ,具有最强的抗噪音能力 在推导出最佳采样方式后 ,对系数矩阵的条件数与采样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条件数 相移干涉术 最佳采样方式 相位测量 干涉图 误差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定标中的定标器布放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彦平 彭海良 云日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4,共6页
敏感度矩阵的条件数是影响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定标性能的重要因素。该文在InSAR定标理论的丛础上,给出了定标器的布放规则,导出了定标器布放的约束条件,提出了使敏感度矩阵条件数极小化的定标器布放算法。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 敏感度矩阵的条件数是影响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定标性能的重要因素。该文在InSAR定标理论的丛础上,给出了定标器的布放规则,导出了定标器布放的约束条件,提出了使敏感度矩阵条件数极小化的定标器布放算法。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应用该算法进行定标器布放,可以使敏感度矩阵的条件数达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雷达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定标器 定标性能 敏感度矩阵 布放 IN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操作性的串联机器人相对传动比优化 被引量:9
9
作者 杨新刚 黄玉美 +1 位作者 杨文栋 史恩秀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9-213,218,共6页
将串联机器人各关节传动链传动比的确定分解为相对传动比确定和绝对传动比确定,并从可操作性角度重点研究了前者。分析了条件数可操作性指标的实质,把相对传动比的确定归结为基于驱动空间的可操作性优化;给出了基于驱动空间全域可操作... 将串联机器人各关节传动链传动比的确定分解为相对传动比确定和绝对传动比确定,并从可操作性角度重点研究了前者。分析了条件数可操作性指标的实质,把相对传动比的确定归结为基于驱动空间的可操作性优化;给出了基于驱动空间全域可操作性的相对传动比优化模型;提出了考虑各动力元件速度驱动能力差异和末端位姿速度作业要求的优化模型中雅可比矩阵的获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所设计的6自由度机器人的传动系统进行了相对传动比优化,提高了基于驱动空间的全域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雅可比矩阵 可操作性 条件数 传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pschitz非线性系统观测器设计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祖润 张志飞 章兢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1999年第4期231-234,共4页
运用微分方程方法,讨论了一类满足Lipschitz条件的非线性系统观测器的设计,结论表明,稳定观测器的存在不仅与系统矩阵的特征值有关,而且与矩阵对距离不可观测性的大小有关。给出的代数设计方法以条件数最小为目标准则,根... 运用微分方程方法,讨论了一类满足Lipschitz条件的非线性系统观测器的设计,结论表明,稳定观测器的存在不仅与系统矩阵的特征值有关,而且与矩阵对距离不可观测性的大小有关。给出的代数设计方法以条件数最小为目标准则,根据梯度下降法原理,用MATLAB编写代码,设计者只须提供初值,程序即自动完成观测器设计,文末给出了释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观测器 微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的Toeplitz矩阵行数选择方法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燕 杭晓晨 +2 位作者 姜东 韩晓林 费庆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1-75,92,共6页
随机子空间识别算法是一种基于环境激励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仅需要响应时程便可识别模态参数。其中,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方法中Toeplitz矩阵行数的选取直接影响识别精度。通过构造相关矩阵,研究了Toeplitz矩阵行数i对协方差驱动随机子... 随机子空间识别算法是一种基于环境激励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仅需要响应时程便可识别模态参数。其中,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方法中Toeplitz矩阵行数的选取直接影响识别精度。通过构造相关矩阵,研究了Toeplitz矩阵行数i对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方法中奇异值分解去噪能力的影响。引入Toeplitz矩阵条件数,根据i与Toeplitz矩阵条件数的关系再次证明了i对识别精度的影响。研究了Toeplitz矩阵行数i的选择方法。采用两自由度弹簧振子系统和切尖三角翼模型两个仿真算例研究了Toeplitz矩阵行数i的选择方法。结果表明:在确定合适的系统阶数的前提下,Toeplitz矩阵的条件数越小识别精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子空间方法 阻尼识别 TOEPLITZ矩阵 条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MIMO信道的GBSBCER模型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喜俊 陈自力 +1 位作者 胡永江 周子栋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4-501,508,共9页
针对无人机MIMO三维单跳同心椭圆环(GBSBCER)信道模型,给出无人机空时频信道相关函数的简要形式,推导了归一化无人机MIMO信道相关矩阵,应用该矩阵分析了天线结构、飞行距离以及散射体分布等参数对无人机MIMO信道矩阵条件数和容量等信道... 针对无人机MIMO三维单跳同心椭圆环(GBSBCER)信道模型,给出无人机空时频信道相关函数的简要形式,推导了归一化无人机MIMO信道相关矩阵,应用该矩阵分析了天线结构、飞行距离以及散射体分布等参数对无人机MIMO信道矩阵条件数和容量等信道特性参量的影响。仿真表明,通过合理布局天线,调整飞行参数可以提高无人机MIMO通信性能,为实现MIMO技术在无人机通信系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MIMO 信道模型 矩阵条件数 信道容量 相关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传感器阵列测量大电流的传感器拓扑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自驰 张国钢 +3 位作者 耿英三 姚建军 雷冠华 王建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74-78,共5页
磁传感器阵列通常以非接触方式安放在多导体系统的周围空间用来测量电流。为研究磁传感器阵列拓扑而引起的理论误差,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电流测量算法,建立了以求解系数矩阵条件数最小值为目标函数的磁传感器阵列拓扑优化模型,并... 磁传感器阵列通常以非接触方式安放在多导体系统的周围空间用来测量电流。为研究磁传感器阵列拓扑而引起的理论误差,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电流测量算法,建立了以求解系数矩阵条件数最小值为目标函数的磁传感器阵列拓扑优化模型,并提出了若干优化约束条件。该数学模型可以同时适用于交流和直流的多母排平行导体系统测量大电流。最后,以三相电流测量系统磁传感器拓扑的优化问题为例给出了求解步骤,MATLAB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优化数学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测量 磁传感器阵列 拓扑优化 系数矩阵条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粒群算法薄钢板磁场推算中的位置优化 被引量:10
14
作者 连丽婷 肖昌汉 +1 位作者 刘胜道 杨明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75-979,共5页
基于积分方程法进行薄钢板两侧磁场推算时方程离散化后容易呈现病态,提出了一种依据磁场计算和剖分单元数进行测量点数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随机类微粒群(PSO)优化算法确定相应的测量位置分布,不但解决了测量位置优化问题,而且需要的... 基于积分方程法进行薄钢板两侧磁场推算时方程离散化后容易呈现病态,提出了一种依据磁场计算和剖分单元数进行测量点数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随机类微粒群(PSO)优化算法确定相应的测量位置分布,不但解决了测量位置优化问题,而且需要的测量点数较少,推算精度大大提高.通过钢板实验中2组不同测量位置的磁场推算实例,验证了优化位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钢板 磁场 微粒群 优化位置 条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条件数及高斯算法平滑分析的进一步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智应 朱洪 宋建涛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50-659,共10页
算法的复杂度平滑分析是对许多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很有效但其最坏情况复杂度却很糟这一矛盾给出的更合理的解释.高性能计算机被广泛用于求解大规模线性系统及大规模矩阵的分解.求解线性系统的最简单且容易实现的算法是高斯消元算法(高斯算... 算法的复杂度平滑分析是对许多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很有效但其最坏情况复杂度却很糟这一矛盾给出的更合理的解释.高性能计算机被广泛用于求解大规模线性系统及大规模矩阵的分解.求解线性系统的最简单且容易实现的算法是高斯消元算法(高斯算法).用高斯算法求解n个方程n个变量的线性系统所需要的算术运算次数为O(n3).如果这些方程中的系数用m位表示,则最坏情况下需要机器位数mn位来运行高斯算法.这是因为在消元过程中可能产生异常大的中间项.但大量的数值实验表明,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如此高的精度是罕见的.异常大的矩阵条件数和增长因子是导致矩阵A病态,继而导致解的误差偏大的主要根源.设A为任意矩阵,A是A受到微小幅度的高斯随机扰动所得到的随机矩阵,方差12s.Sankar等人对矩阵A的条件数及增长因子进行平滑分析,证明了()saanAK)log(413.64])(Pr[+.在此基础上证明了运行高斯算法输出具有m位精度的解所需机器位数的平滑复杂度为7.loglog)(1/3log)(7log2222++++nnms在上述结果的证明过程中存在错误,将其纠正后得到以下结果:7.367.)/1(loglog24)(1/3log7log2222++++++ssnnm通过构造两个分别关于矩阵范数和随机变量乘积的不等式,将关于矩阵条件数的平滑分析结果简化到saa226])(Pr[nAK.部分地解决了Sankar等人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复杂度 矩阵条件数 矩阵增长因子 平滑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流形法中覆盖函数的改进形式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林绍忠 祁勇峰 苏海东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58,共4页
采用高阶覆盖函数可以提高数值流形法的计算精度,但常用的基于全局坐标的高阶函数会导致刚度矩阵病态,并且影响物体边界上占据部分数学网格的小单元的计算精度。在其他研究者建议的基于局部坐标的覆盖函数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局部覆盖函... 采用高阶覆盖函数可以提高数值流形法的计算精度,但常用的基于全局坐标的高阶函数会导致刚度矩阵病态,并且影响物体边界上占据部分数学网格的小单元的计算精度。在其他研究者建议的基于局部坐标的覆盖函数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局部覆盖函数,使刚度矩阵的性态得到有效改善,并提高了边界上小单元的应力精度;建立了局部覆盖函数与全局覆盖函数间的关系式,方便了公式推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流形法 局部覆盖函数 刚度矩阵 条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坐标测量曲率半径误差评价的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东方 李全松 +1 位作者 贾鹏 代雷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6-192,共7页
曲率半径检测是光学加工工艺流程中最基本的检测内容之一,为了克服传统三坐标测量曲率半径的测量策略测量误差无法定量评估的问题,将病态矩阵理论与三坐标检测曲率半径算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IC值的三坐标检测曲率半径测量策略误差评估... 曲率半径检测是光学加工工艺流程中最基本的检测内容之一,为了克服传统三坐标测量曲率半径的测量策略测量误差无法定量评估的问题,将病态矩阵理论与三坐标检测曲率半径算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IC值的三坐标检测曲率半径测量策略误差评估新方法。首先分析了三坐标测量曲率半径的测量模型以及误差产生原因,然后利用病态矩阵理论评价该测量模型的病态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评价三坐标测量模型病态程度的判据算法,并且进行了相关算法的验证。在仿真及实验均验证其准确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利用该方法对三坐标检测曲率半径的三环法进行测量策略优化。结果表明:常规测量将中环放在上下环中间位置的做法是测量误差最大的一种方法,中环的位置越靠近球冠顶点,其测量结果的精度越高。分析结果对制定光学元件曲率半径测量的测量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率半径检测 病态矩阵 测量策略 定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UPS/PRPU五自由度并联机床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覃艳明 郑魁敬 +1 位作者 赵永生 张一同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0-103,107,共5页
针对一种新型五自由度并联机床机构利用雅克比矩阵的条件数作为衡量机构灵巧度的指标,考虑到线速度与角速度和力与力矩的不同量纲,分别给出了不同的灵巧度指标,分析了它们在工作空间内的分布情况,为该机床的设计和实用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五自由度 并联机床 雅克比矩阵 灵巧度 条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电力能源互联网拓扑的矩阵表述 被引量:8
19
作者 苗新 张东霞 宋璇坤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6,共9页
为了解决全球电力能源互联网的连通性表述问题,应用网络连通矩阵分析方法,将全球各洲、两极及其互联抽象为8个节点和连接通道,组成连通网络及相应连通矩阵。选取出典型的系统解列状态及单/双向连接类型,计算分析相应连通矩阵的谱范数和... 为了解决全球电力能源互联网的连通性表述问题,应用网络连通矩阵分析方法,将全球各洲、两极及其互联抽象为8个节点和连接通道,组成连通网络及相应连通矩阵。选取出典型的系统解列状态及单/双向连接类型,计算分析相应连通矩阵的谱范数和谱条件数,改善其中的病态连通矩阵。结果表明,谱范数和谱条件数可以作为全球电力能源互联网拓扑连通矩阵的表述参数。谱范数可以表征其对应网络拓扑连通性的复杂程度。谱条件数可以表征其对应系统的稳定性或者敏感度。利用网络连通矩阵分析稳定性,可以作为大电网互联的一种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 网络拓扑 连通性 连通矩阵 谱范数 谱条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nkowski距离的一致聚类改进算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德刚 徐戏阳 +4 位作者 陈晓 赵盼磊 苏志芳 谢永芳 阳春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3-140,共8页
针对一致聚类算法中聚类数目判断不准确、聚类速度慢等问题,通过集成复杂网络中的Newman贪婪算法与谱聚类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Minkowski距离的一致聚类算法.该算法利用Minkowski距离刻画样本间的相似度,根据随机游走策略,结合不同... 针对一致聚类算法中聚类数目判断不准确、聚类速度慢等问题,通过集成复杂网络中的Newman贪婪算法与谱聚类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Minkowski距离的一致聚类算法.该算法利用Minkowski距离刻画样本间的相似度,根据随机游走策略,结合不同数据的特征值分布分析方法进行聚类,实现聚类数目的自动识别.实验仿真说明算法具有较少的运算时间及较高的聚类精度.结合实际铜矿泡沫浮选过程特点,将该算法应用于浮选工况分类,进一步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致聚类 Minkowski距离 一致矩阵 聚类数目 工况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