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5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顶点子图分解合并原理的综合能源站设备选型及容量优化配置
1
作者 黄大为 陈柄运 +2 位作者 于娜 杨冬锋 孔令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31-3045,I0015,共16页
针对综合能源站设备选型和容量配置问题,该文提出基于顶点子图分解合并原理的综合能源站设备选型及容量优化配置方法。运用基于图论的能源枢纽(energy hub,EH)建模方法,刻画综合能源站内部的多能流耦合关系与分布特征,基于顶点子图分解... 针对综合能源站设备选型和容量配置问题,该文提出基于顶点子图分解合并原理的综合能源站设备选型及容量优化配置方法。运用基于图论的能源枢纽(energy hub,EH)建模方法,刻画综合能源站内部的多能流耦合关系与分布特征,基于顶点子图分解合并原理,将待选设备抽象为顶点子图,使综合能源站设备选型问题转化为顶点子图组合合并问题;通过对多能流平衡网络拓扑结构的分析,形成汇集-分配节点与待选设备能流关联矩阵,将待选设备以0-1变量与整数变量组合形式引入综合能源站设备选型及容量优化配置模型的约束方程,建立综合考虑经济性和节能性指标,以及设备选型、容量配置和运行约束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通过算例仿真,实现设备选型与容量配置的协同规划,验证所提建模方法在能源站从无到有的系统设备选型、结构搭建与容量配置规划问题中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站 容量优化配置 多能流平衡网络 顶点子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网络约束可行集合表征的虚拟电厂调度指令分解
2
作者 葛少云 程汉桐 刘洪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33,共10页
针对现有虚拟电厂资源调度指令分解在网络信息受限环境下难以兼顾网络安全与多主体利益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网络约束可行集合表征的虚拟电厂调度指令分解方法。首先,构建“虚拟电厂-产消者-配电网运营商”两阶段指令分解框架;其次,... 针对现有虚拟电厂资源调度指令分解在网络信息受限环境下难以兼顾网络安全与多主体利益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网络约束可行集合表征的虚拟电厂调度指令分解方法。首先,构建“虚拟电厂-产消者-配电网运营商”两阶段指令分解框架;其次,提出基于可行域顶点投影的网络约束可行解集表征方法,以在有限信息下描述所有满足网络约束的产消者调度方案;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分布鲁棒机会约束的虚拟电厂-产消者主从博弈模型,并运用对偶理论及KKT条件将其转化为可求解的单层数学规划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考虑网络安全约束后虚拟电厂调度成本增加15.8%,但所有节点电压和线路功率均维持在安全限值内;所提方法在保证网络安全的同时,有效提升了虚拟电厂调度指令分解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分解 网络约束 顶点投影 主从博弈 分布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云投影采样及新型大容量三维信息隐藏方法
3
作者 张释如 温一帆 +3 位作者 文猛 王锐 王乐 尉涛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5-622,共8页
针对现有三维信息隐藏算法中顶点同步时间长和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三维点云投影采样策略.将所有顶点垂直投影至XOY平面,通过调节投影面分辨率控制采样顶点数,规则存取采样点达到顶点同步.利用该点云投影采样策略,提出了一种新型三维... 针对现有三维信息隐藏算法中顶点同步时间长和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三维点云投影采样策略.将所有顶点垂直投影至XOY平面,通过调节投影面分辨率控制采样顶点数,规则存取采样点达到顶点同步.利用该点云投影采样策略,提出了一种新型三维点云信息隐藏方法,可以同时将秘密数据嵌入到顶点的Z坐标和3个彩色分量中.由于在嵌入时不改变X和Y轴坐标值,能够在大容量嵌入的同时保证顶点同步的稳定性.该隐藏方法在秘密数据提取时不需要载体模型,是一种盲提取方法.在Matlab软件环境下,利用公开的几种常用动物模型和一种人脸的三维模型数据为载体进行了大量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一种大容量隐藏方法,嵌入容量高达5 bpv;其不可感知性好,最大嵌入容量时PSNR最低为51 dB;可以完全抵抗重排序攻击;单独或同时对X和Y轴进行坐标平移、尺度缩放时提取水印的相关系数都几乎为1;能够抵抗剪切比例小于15%的剪切攻击(相关系数大于0.75);对加性噪声也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点云 信息隐藏 顶点同步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人掌图的D(2)-点可区别全染色
4
作者 高杨 汪银芳 +1 位作者 文飞 李沐春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2,共10页
图G的k-D(2)-点可区别全染色是G的一个正常k-全染色f满足对■u,v∈V(G),当dG(u,v)≤2时都有C_(f)(u)≠C_(f)(v),其中C_(f)(u)={f(u)}∪{f(uv)|uv∈E(G)}.将所用颜色数的最小值k称为图G的D(2)-点可区别全色数,简记为χ_(2vt)(G).应用数... 图G的k-D(2)-点可区别全染色是G的一个正常k-全染色f满足对■u,v∈V(G),当dG(u,v)≤2时都有C_(f)(u)≠C_(f)(v),其中C_(f)(u)={f(u)}∪{f(uv)|uv∈E(G)}.将所用颜色数的最小值k称为图G的D(2)-点可区别全色数,简记为χ_(2vt)(G).应用数学归纳法结合Hall定理考虑了仙人掌图G_(T)的D(2)-点可区别全染色,得到了χ_(2vt)(GT)≤Δ+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掌图 Hall定理 D(2)-点可区别全染色 D(2)-点可区别全色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开关隔离型直流变换器拓扑自生成方法
5
作者 李虹 梁一迪 +2 位作者 尹成东 郑琼林 张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5-1427,共13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电气化交通等领域的兴起,电能变换的需求日益多样化,需要更多的隔离型直流变换器(即隔离型DC-DC变换器)拓扑。为解决基于人工经验生成拓扑的偶然性和无法进行拓扑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顶点素数度的两开关隔离型DC-D... 随着新能源发电、电气化交通等领域的兴起,电能变换的需求日益多样化,需要更多的隔离型直流变换器(即隔离型DC-DC变换器)拓扑。为解决基于人工经验生成拓扑的偶然性和无法进行拓扑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顶点素数度的两开关隔离型DC-DC变换器拓扑自生成方法。提出双顶点对变压器模型,利用图论将电路转换为图;将构成电路的元器件的数量和种类作为输入条件,利用所提的拓扑自生成方法遍历生成具有给定元器件的所有可用隔离型DC-DC变换器拓扑。以隔离型T^(1)S^(2)D^(2)L^(1)C^(1)DC-DC变换器为例,即变换器电路由1个变压器、2个开关管、2个二极管、1个电感、1个电容、1个输入直流源和1个输出直流源组成,可一次生成87种可用正激变换器和97种反激变换器拓扑,以正激变换器为例,根据电压增益可分为25种升压正激变换器、24种降压正激变换器、32种升降压正激变换器和6种等压正激变换器。所提方法实现了基于计算机编程快速、量化生成新的隔离型DC-DC变换器拓扑,为工程应用提供了拓扑库,为拓扑优化选型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型DC-DC变换器 两开关 拓扑 自生成 顶点素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高不为零的三圈图的D(2)-点和可区别全染色
6
作者 白羽 强会英 何静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5-1082,共8页
用分析法、反证法和组合零点定理,研究树高不为零的三圈图的D(2)-点和可区别全染色问题,得到了该类图的D(2)-点和可区别全色数的一个上界为Δ(G)+3.
关键词 三圈图 D(2)-点和可区别全染色 D(2)-点和可区别全色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图与简单图的冠图的D(2)-点和可区别边染色的界
7
作者 何静 强会英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5-381,共7页
利用组合零点定理、构造染色法和数学归纳法,研究圈图与简单图的冠图的D(2)-点和可区别边染色问题,得到了圈图与简单图的冠图的D(2)-点和可区别边色数的界为Δ(G)+1,进而推出路图与简单图的冠图的界为Δ(G)+1.
关键词 圈图 简单图 冠图 D(2)-点和可区别边染色 D(2)-点和可区别边色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NRM:基于数据划分的PageRank并行图算法优化
8
作者 张萍 曹华伟 +2 位作者 杨莫凡 梁彦 安学军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9-589,共11页
PageRank算法是用于评估图中节点重要性的核心算法,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然而PageRank图数据处理算法访存局部性差的问题严重制约算法运行效率。本文提出了顶点排序重映射方法(vertex sort-node ReMap,VS-NRM):基于图数据划分的PageRank并... PageRank算法是用于评估图中节点重要性的核心算法,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然而PageRank图数据处理算法访存局部性差的问题严重制约算法运行效率。本文提出了顶点排序重映射方法(vertex sort-node ReMap,VS-NRM):基于图数据划分的PageRank并行图算法优化,通过提高访存局部性优化PageRank算法性能。首先,提出了基于均匀分区的目的-源节点排序数据划分方法,该方法在均匀分区的基础上,把目的节点相同的边划分到同一分区;根据目的节点对每个节点集的传出边进行排序,对于相同目的节点的边集按照源节点进行局部排序,从而提升访存的局部性。其次,提出了基于宽度优先的重编号局部映射数据划分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相邻节点编号的跳跃性,减少同一目的节点的多个源节点编号差距太大产生的随机访存。最后,提出了基于幂图性质的高度数节点优先编号数据划分方法,该方法优先给高度数节点编号,提高大量低度数节点编号的顺序性,进一步提高了访存局部性。测试结果显示,该算法优化后比典型图计算算法性能提高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GERANK 图数据划分 节点排序 重编号 高度数节点优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个性化人眼参数SMILE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响应分析
9
作者 汪新超 方利华 +3 位作者 郭济西 张毅 张旭阳 王铭哲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3-740,共8页
目的 基于个性化人眼的生物力学参数研究小切口晶状体摘除(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响应。方法 通过角膜基质弹性模量和生物力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预测人眼角膜弹性模量并拟合材料参数。根据临... 目的 基于个性化人眼的生物力学参数研究小切口晶状体摘除(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响应。方法 通过角膜基质弹性模量和生物力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预测人眼角膜弹性模量并拟合材料参数。根据临床测量数据构建52只个性化近视人眼模型,分析SMILE手术后的角膜生物力学响应。结果 不同人眼的角膜生物力学响应各不相同,SMILE手术后角膜表面顶点位移和应力都存在增大或减小的情况。从平均水平上看,在278μm≤残余基质厚度(residual stromal thickness,RST)≤332μm、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16~20 mmHg (1 mmHg=0.133 kPa)时,手术后角膜表面顶点位移和应力变化量比IOP=11~16 mmHg时更小。当RST>332μm、IOP=11~16 mmHg时,角膜生物力学较为稳定。此外,患者的矫正屈光度越大,手术后角膜表面越容易发生形变。结论 RST和IOP是影响角膜生物力学的重要因素。结合角膜生物力学参数,预测角膜组织的材料参数。构建个性化人眼有限元模型分析屈光手术后的手术效果,从而优化屈光手术切削模型和手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顶点位移 应力 曲率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头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皮质区缺血性损伤的治疗作用机制
10
作者 田亮 方晓苓 +4 位作者 孙润洁 金钰钧 李兴兰 王金海 杜小正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8-1135,共8页
目的:探讨电头针(ESA)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皮质区缺血性损伤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头针组、激动剂组、抑制剂组、电头针+抑制剂组各11只,除假手术组外,将其他各组大鼠制备大脑中动脉... 目的:探讨电头针(ESA)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皮质区缺血性损伤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头针组、激动剂组、抑制剂组、电头针+抑制剂组各11只,除假手术组外,将其他各组大鼠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造模成功后6 h,电头针组给予电头针治疗,强度1 mA,频率2/100 Hz,30 min/d;激动剂组给予腹腔注射PTEN诱导推定激酶1(PINK1)/人帕金森蛋白2(Parkin)通路激活剂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CCCP)溶液4 mg/(kg·d),1次/d;抑制剂组给予腹腔注射Mdivi-1溶液2 mg/(kg·d),1次/d;电头针+抑制剂组给予腹腔注射线粒体分裂抑制剂1(Mitochondrial Division Inhibitor 1,Mdivi-1)溶液并进行ESA疗法干预,30 min/d。各组均连续干预7 d。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2,3,5-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量大鼠脑梗死体积占比;免疫荧光双染技术检测缺血脑组织线粒体外膜转位酶20(TOM20)与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共定位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缺血皮质区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Ⅳ(COXⅣ)、PTEN诱导推定激酶1(PINK1)、人帕金森蛋白2(Parkin)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NSS评分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激动剂组、电头针组mNSS评分低(P<0.01),抑制剂组mNSS评分高(P<0.01);与抑制剂组比较,电头针+抑制剂组mNSS评分低(P<0.01);电头针组与激动剂组m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大(P<0.01);与模型组比较,激动剂组、电头针组、抑制剂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小(P<0.01、P<0.05);与抑制剂组比较,电头针+抑制剂组脑梗死体积小(P<0.01);电头针组与激动剂组脑梗死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缺血皮质区TOM20、LC3的共定位水平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头针组、激动剂组TOM20和LC3的共定位水平高(P<0.01),抑制剂组TOM20和LC3的共定位水平低(P<0.01);与抑制剂组比较,电头针+抑制剂组TOM20和LC3的共定位水平高(P<0.01);电头针组与激动剂组TOM20和LC3的共定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COXⅣ表达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头针组、激动剂组COXⅣ表达低(P<0.05、P<0.01),抑制剂组COXⅣ表达高(P<0.05);与抑制剂组比较,电头针+抑制剂组COXⅣ表达低(P<0.01);电头针组与激动剂组COXⅣ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缺血皮质区PINK1、Parkin蛋白表达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头针组、激动剂组缺血皮质区PINK1、Parkin蛋白表达高(P<0.05、P<0.01),抑制剂组缺血皮质区PINK1、Parkin蛋白表达低(P<0.05);与抑制剂组比较,电头针+抑制剂组缺血皮质区PINK1、Parkin蛋白表达高(P<0.01);电头针组与激动剂组缺血皮质区PINK1、Parkin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头针通过激活PINK1/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电头针 PTEN诱导推定激酶1/人帕金森蛋白2 线粒体自噬 大脑中动脉闭塞 顶颞前斜线 神经功能缺损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向图同构判定方法
11
作者 王卓 王成红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01-2010,共10页
基于有向图的邻接矩阵和距离矩阵,提出有向图顶点度集、距离谱与距离和集的定义,将基于邻接矩阵的同构判定条件推广到简单有向图的距离矩阵.在此基础上,给出两个简单有向图的同构性判据,这两个判据均可判定任意两个简单有向图是否同构;... 基于有向图的邻接矩阵和距离矩阵,提出有向图顶点度集、距离谱与距离和集的定义,将基于邻接矩阵的同构判定条件推广到简单有向图的距离矩阵.在此基础上,给出两个简单有向图的同构性判据,这两个判据均可判定任意两个简单有向图是否同构;给出复杂有向图的同构性判据,该判据可判定任意两个复杂有向图是否同构.上述三个判据均是充要条件且均具有多项式时间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向图 顶点度集 距离谱 距离和集 同构性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定义网络中一种优化的拓扑发现策略
12
作者 姚纤纤 夏鸿斌 刘渊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4-979,共6页
软件定义网络中,目前大部分控制器采用的拓扑发现协议都是OpenFlow发现协议(OFDP),然而随着网络规模增大,拓扑发现过程中控制器与交换机之间的控制消息不断增加导致拓扑发现效率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拓扑发现策略——... 软件定义网络中,目前大部分控制器采用的拓扑发现协议都是OpenFlow发现协议(OFDP),然而随着网络规模增大,拓扑发现过程中控制器与交换机之间的控制消息不断增加导致拓扑发现效率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拓扑发现策略——基于最小顶点覆盖的拓扑发现策略(Minimum Vertex Cover Based Topology Discovery Strategy,MVC-OFDP),通过获取最小顶点覆盖交换机集合,预安装流表规则,同时对交换机实例设置端口标记避免消息的重复发送,大大减少了控制器发送和接收的LLDP消息数量,从而提高拓扑发现过程的效率.并且使用单向链路探测机制保证获得的拓扑信息的准确性.和已有的拓扑发现方法OFDP、OFDPv2和Im-OFDP进行对比,最终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策略显著优于这些拓扑发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 OpenFlow发现协议 拓扑发现 最小顶点覆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材料数据驱动格点型有限体积法
13
作者 龚京风 陈思成 +2 位作者 宣领宽 李晨琦 张跃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7,共12页
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性能的评估是机械工程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将材料应力应变数据与格点型有限体积法(cell-vertex finite volume method,CV-FVM)相结合形成数据驱动格点型有限体积法,用于解决复合材料本构建模复杂和成本高昂的难... 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性能的评估是机械工程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将材料应力应变数据与格点型有限体积法(cell-vertex finite volume method,CV-FVM)相结合形成数据驱动格点型有限体积法,用于解决复合材料本构建模复杂和成本高昂的难题.该方法将材料应力应变数据与格点型有限体积法相结合,利用交错网格技术,将应力-应变定义在单元内,位移和拉格朗日乘子定义于节点,围绕节点构建控制体,为每个单元分配应力应变数据,基于格点型有限体积法对每个控制体的几何方程和平衡方程进行离散和求解,最终通过满足守恒定律的点与材料数据库中的点的距离极值最小化以寻求出问题的最优解.采用C++语言开发数值求解程序,通过该程序分析均匀材料带孔方板和功能梯度材料复合拉压板力学性能,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三角形网格、双线性四边形单元和混合网格适用性良好;数据库数据点数量、数据点间距以及常数矩阵取值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与现有文献中有限单元法的结论吻合;在保持计算成本相近时,该方法计算结果的精度与有限单元法格式下的数据驱动算法结果精度接近,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功能梯度板的数值模拟计算,展示了该方法具备对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进行预测和模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计算力学 格点型有限体积法 功能梯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用框架-支撑钢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
14
作者 张军军 李彩红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1,共7页
高层建筑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结构材料会承受反复循环加载。其在循环加载下的力学性能与单调加载时有明显不同,具体表现为强度和刚度退化,以及累积塑性变形等。为提升高层建筑框架-支撑钢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设计了3种高层建筑框架... 高层建筑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结构材料会承受反复循环加载。其在循环加载下的力学性能与单调加载时有明显不同,具体表现为强度和刚度退化,以及累积塑性变形等。为提升高层建筑框架-支撑钢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设计了3种高层建筑框架-支撑钢结构试件(纯框架、偏心支撑框架、中心支撑框架),并进行了试验与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钢框架-偏心支撑试件在抗侧承载力、抗侧刚度和能量耗散系数方面均表现出最优性能。在加载过程中,其抗侧承载力最高可达180kN以上,刚度退化程度最小为0.48,能量耗散系数最高达到了1.8。有限元分析进一步验证,在7~9度地震作用下,钢框架-偏心支撑结构的顶点位移变化相对较小,小于86mm。层间位移更小,仅为30mm,显示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和抗侧力性能。因此,钢框架-偏心支撑结构是高层建筑中的优选方案,能有效抵抗侧向力,确保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钢结构 抗侧力 偏心支撑 地震烈度 顶点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rtex angles effects in the energy absorption of axially crushed kenaf fibre-epoxy reinforced elliptical composite cones
15
作者 Mohamed Alkateb S.M.Sapuan +2 位作者 Z.Leman M.R.Ishak Mohammad Jawaid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27-335,共9页
Experimental quasi-static crushing tests were conducted by using a universal testing machine format kenaf-epoxy composite elliptical cones. The work focused on the vertex angle's effects on energy absorption capab... Experimental quasi-static crushing tests were conducted by using a universal testing machine format kenaf-epoxy composite elliptical cones. The work focused on the vertex angle's effects on energy absorption capability; the vertex angles vary from 0° to 24° in 6 increments. The failure modes of the kenaf fibre epoxy composite elliptical cones were observed utilising delegate photos taken during the quasistatic crushing test. Load-deformation curves and deformation histories of typical specimens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Moreover, the effects of cone vertex angles on the load 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 energy absorption capability are also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ergy absorption abilitie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ellipticity vertex angle as the load carrying capacity. We concluded that the quasi-static axial crushing behaviour of elliptical mat laminated composite cones is strongly affected by their structural geometry and the specific energy absorbed by the composite elliptical cones with vertex angles of 6°, 12°, 18°, and 24°, which is more than an elliptical cone with the vertex angle of 0°(the elliptical tube) at any given deformation. However, the specific energy absorption for the elliptical composite cone show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i.e., the more the angle increased, the more energy was absorbed. In this regard, an elliptical composite cone with a 24° angle exhibited the best energy absorption cap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NAF fibres Composite materials Elliptical cone vertex angle Collapsible Energy absor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Hybrid Genetic Algorithm for Vertex Cover Problems
16
作者 HuoHongwei XuJi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3年第4期90-94,共5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hybrid genetic algorithm for the vertex cover problems in which scan-repair and local improvement techniques are used for local optimization. With the hybrid approach, genetic algorithms are ...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hybrid genetic algorithm for the vertex cover problems in which scan-repair and local improvement techniques are used for local optimization. With the hybrid approach, genetic algorithms are used to perform global exploration in a population, while neighborhood search methods are used to perform local exploitation around the chromosom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hybrid genetic algorithms can obtain solutions of excellent quality to the problem instances with different sizes. The pure genetic algorithms are outperformed by the neighborhood search heuristics procedures combined with genetic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ex cover hybrid genetic algorithm scan-repair local improv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rtex Ⅳ、Transponder T3在林业上的使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晓东 宁鹏 +2 位作者 苗科 李浩浩 郝慧荣 《绿色科技》 2019年第22期175-176,共2页
指出了测量是贯穿于森林资源调查、规划、林业各项工程施工、监测等全过程的最基础工序,该工序完成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对林业各项工作的成效影响很大。介绍了一种基于超声波测距原理的测量工具,VertexⅣ和Transponder T3,通过该组工具的... 指出了测量是贯穿于森林资源调查、规划、林业各项工程施工、监测等全过程的最基础工序,该工序完成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对林业各项工作的成效影响很大。介绍了一种基于超声波测距原理的测量工具,VertexⅣ和Transponder T3,通过该组工具的配合使用,可方便、快捷、科学、高效地完成林业外业工作中常用的树高、距离、角度、断面积的测量工作,尤其适合样圆法调查。提出了该组测量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希望对相关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exⅣ工具 Transponder T3工具 超声波测距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IECUT VERTEX慢走丝线切割系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武同晖 《航空制造技术》 2005年第4期122-122,124,共2页
随着电子、医药、钟表以及军事工业对微小零件加工要求的提高,促使慢走丝线切割机床越来越朝着尺寸微细(如0.03mm窄缝,内角半径≤0.03mm)、高精度和最佳的加工表面质量的方向发展。阿奇夏米尔(AGIE)公司的AGIECUT VERTEX慢走丝线切... 随着电子、医药、钟表以及军事工业对微小零件加工要求的提高,促使慢走丝线切割机床越来越朝着尺寸微细(如0.03mm窄缝,内角半径≤0.03mm)、高精度和最佳的加工表面质量的方向发展。阿奇夏米尔(AGIE)公司的AGIECUT VERTEX慢走丝线切割系统的应运而生使加工走进了微观尺寸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ex 切割系统 慢走丝线切割机床 加工表面质量 加工要求 微小零件 军事工业 微观尺寸 角半径 高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ing vertex-frontier based GPU breadth-first search
19
作者 杨博 卢凯 +3 位作者 高颖慧 徐凯 王小平 程志权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0期3828-3836,共9页
Breadth-first search(BFS) is an important kernel for graph traversal and has been used by many graph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Extensive studies have been devoted in boosting the performance of BFS. As the most effecti... Breadth-first search(BFS) is an important kernel for graph traversal and has been used by many graph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Extensive studies have been devoted in boosting the performance of BFS. As the most effective solution, GPU-acceleration achieves the state-of-the-art result of 3.3×109 traversed edges per second on a NVIDIA Tesla C2050 GPU. A novel vertex frontier based GPU BFS algorithm is proposed, and its main features are three-fold. Firstly, to obtain a better workload balance for irregular graphs, a virtual-queue task decomposition and mapping strategy is introduced for vertex frontier expanding. Secondly, a global deduplicate detection scheme is proposed to remove reduplicative vertices from vertex frontier effectively. Finally, a GPU-based bottom-up BFS approach is employed to process large fronti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lgorithm can achieve 10% improvement over the state-of-the-art method on diverse graphs. Especially, it exhibits 2-3 times speedup on low-diameter and scale-free graphs over the state-of-the-art on a NVIDIA Tesla K20 c GPU, reaching a peak traversal rate of 11.2×109 edg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dth-first search GPU graph traversal vertex fronti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rtex与Chugai合力开发自动免疫疾病药物
20
作者 王璋瑜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5期21-21,共1页
美国的Vertex Pharmaceuticals, Inc(Cambridge, MA)及日本的Chugai Pharmaceutical Ltd.(东京,日本)已达成一项协议,共同设计开发新型的口服型免疫抑制药物.用于处理器官移植排斥以及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牛皮癣等自动免疫疾病.Ver... 美国的Vertex Pharmaceuticals, Inc(Cambridge, MA)及日本的Chugai Pharmaceutical Ltd.(东京,日本)已达成一项协议,共同设计开发新型的口服型免疫抑制药物.用于处理器官移植排斥以及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牛皮癣等自动免疫疾病.Vertex根据结构设计药物.这是该公司首次与一家大型医药公司进行战略性合作.在名为"Immunophilins Program"的协议下,当一些开发目标已达到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疾病 Chugai vertex 器官移植排斥 类风湿性关节炎 CAMBRIDGE 开发目标 结构设计 战略性合作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