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符号编码与符号解码:乡村文化产业数字化变革机制——基于贵州Z县苗绣产业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陈晓琳 李亚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4,共12页
探究乡村文化产业数字化变革的实践机理,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题中之义。本文基于符号消费视角,以贵州省Z县苗绣产业为个案,阐释乡村文化产业数字化变革的实践逻辑。研究表明,乡村文化产业数字化变革的关键,在于对乡村文化产... 探究乡村文化产业数字化变革的实践机理,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题中之义。本文基于符号消费视角,以贵州省Z县苗绣产业为个案,阐释乡村文化产业数字化变革的实践逻辑。研究表明,乡村文化产业数字化变革的关键,在于对乡村文化产业传统的符号编码和解码过程进行衍生与革新,其深层实践逻辑体现为:数字技术在符号编码、符号再造、符号展示和符号消费四个环节中,赋能乡村文化资源的采集和数字化转化、文化符号的现代化诠释、文化产品的多维度呈现,以及文化产品多重价值的融合和增值。通过数字技术的赋能,最终实现乡村文化产品符号价值、实用价值和商业价值的深度交融,推动乡村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进而促进传统乡村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产业 数字化 数字技术 符号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之间:“虚拟现实”的文化符号阐释
2
作者 郝慧敏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9,共10页
虚拟现实技术带来了全新的沉浸与交互体验,促使人们不断思考虚拟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事实上,技术意义上的“虚拟现实”仅仅是狭义的“虚拟现实”。通过揭示“虚拟现实”如何被表象成为一种广义的文化符号观念,既可以全面透视虚拟与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带来了全新的沉浸与交互体验,促使人们不断思考虚拟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事实上,技术意义上的“虚拟现实”仅仅是狭义的“虚拟现实”。通过揭示“虚拟现实”如何被表象成为一种广义的文化符号观念,既可以全面透视虚拟与现实在不同层面的复杂多重关系,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虚拟现实”如何从符号逻辑经由媒介技术转化为文化现实的具体过程。首先,作为前技术形态的符号化思维空间,“虚拟现实”是一种去物质化的过程,通过隐喻性交互界面连接着相互平行的“虚拟”与“现实”两个世界。其次,作为准技术形态的媒介技术环境,“虚拟现实”所创造的“数字实在”,“虚”中含“实”,“实”中蕴“虚”,既是一种建构的主观真实,也有自然现实的存在根基。再次,作为技术衍生形态的社会文化景观,“虚拟现实”具有“现实的虚拟化”与“虚拟的现实化”双向转换路径。从符号化思维空间到媒介技术环境,再到社会文化景观,“虚拟现实”的“自然现实性”特征逐步外显,呈现出由“虚”到“实”的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虚”“实”之间 符号化思维空间 媒介技术环境 社会文化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传承与创新:广府传统建筑符号图库系统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励韵 刘晖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116,共5页
文章旨在探讨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取、处理和展示广府传统建筑符号的形态特征,并构建一个基于Web的图库系统。研究首先分析了广府传统建筑符号的文化语义和审美特征,然后对建筑符号进行分类、采集和矢量化处理,随后探索了如何建立一个... 文章旨在探讨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取、处理和展示广府传统建筑符号的形态特征,并构建一个基于Web的图库系统。研究首先分析了广府传统建筑符号的文化语义和审美特征,然后对建筑符号进行分类、采集和矢量化处理,随后探索了如何建立一个成功的传统文化符号图库系统,能有效应对数字化过程中的原真性保护、数据库管理与公众参与、文化价值维护等挑战。该研究不仅为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设计师和公众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易于检索的平台,为传统建筑符号的现代应用和创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符号 数字化技术 图库系统 广府传统建筑 创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乡味:数字技术视阈下中国乡土电影的符号隐喻与叙事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唐卫 李映星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1-188,共8页
城镇化进程加速,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加深乡村与城市文明间的二元对立。中国乡土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独具中国特色的创作类型,深耕乡土文化资源,诗性地反映出不同社会环境的独特风貌与发展状态。乡土文明通过电影这一媒介完成编码,形成具... 城镇化进程加速,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加深乡村与城市文明间的二元对立。中国乡土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独具中国特色的创作类型,深耕乡土文化资源,诗性地反映出不同社会环境的独特风貌与发展状态。乡土文明通过电影这一媒介完成编码,形成具有表意性的艺术语言,逐渐成为当代人了解乡村文明,实现“精神返乡”的重要途径。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为乡土电影提供更多维度的探索空间,在表现技法与内容上实现突破,延伸审美价值。通过电影符号学相关理论,可以剖析当代优秀乡土电影的符号隐喻与叙事特点,提出数字技术视阈下,典型人物符号、乡土文化符号拓展出多元创新选择,以及传统底层叙事、空间叙事呈现出交织融合的积极转变,由此进一步挖掘乡土电影背后不断变化的新时代乡土文化内涵,总结出传承创新优秀乡土文化符码,善用进步数字技术设计工具,二者相结合的中国乡土电影创作未来发展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符号学 乡土文化 数字技术 符号隐喻 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符号多接口显示技术的线型设计与绘制 被引量:4
5
作者 陶陶 张书亮 +1 位作者 曾巧玲 李秀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120-122,共3页
以符号的跨平台显示为目的,分析了线型的图素结构以及通用线型编辑器的功能和特点,并采用符号多接口显示技术实现了线型在MapObjects和MapX控件中的绘制。
关键词 线型 中间对应表 图素 通用线型编辑器 符号多接口显示技术 MAPX控件 MAPOBJECTS GIS系统 分层叠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电网发电竞价信息加密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10
6
作者 姚建刚 罗滇生 +3 位作者 陈亮 银车来 付维生 陈庆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5期12-14,共3页
实行发电竞价上网是实现电力市场化的重要举措和必经步骤。文中根据电力市场条件下发电竞价的特点和信息发布对加密技术的要求 ,将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应用于发电竞价系统。采用1 0 2 4 bit公开密钥算法 RSA,形成了完整的加密、解密、身份... 实行发电竞价上网是实现电力市场化的重要举措和必经步骤。文中根据电力市场条件下发电竞价的特点和信息发布对加密技术的要求 ,将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应用于发电竞价系统。采用1 0 2 4 bit公开密钥算法 RSA,形成了完整的加密、解密、身份验证和证据保全等技术手段 ,为保证发电竞价上网的“公正、公平、公开”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竞价 加密技术 身份验证 信息加密系统 通信 电力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旅游地图空间符号认知的群体差异研究——基于眼动实验数据分析 被引量:35
7
作者 王君怡 林岚 +1 位作者 高华 张粮锋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7-105,共9页
旅游地图中的符号系统通过形状、色彩等视觉变量传递旅游信息,提供旅游服务,其表现形式可分为形象符号和抽象符号。文章采用认知心理学眼动追踪技术,以不同符号表现形式的导游图作为实验材料,研究大学生游客群体差异和符号形式对地图符... 旅游地图中的符号系统通过形状、色彩等视觉变量传递旅游信息,提供旅游服务,其表现形式可分为形象符号和抽象符号。文章采用认知心理学眼动追踪技术,以不同符号表现形式的导游图作为实验材料,研究大学生游客群体差异和符号形式对地图符号空间认知的影响。结论显示:不同的地图符号形式影响差异显著,形象符号地图的空间认知显著优于抽象符号;旅游地图使用频率高者的空间符号认知显著优于偶尔使用者,且差异在抽象符号中表现更明显。性别、专业背景、学科背景的差异均对地图符号的空间认知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图 空间符号认知 眼动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造型的美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徐伯初 李洋 管聪颖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26,共4页
从形式美、技术美和象征意义3个方面对高速列车造型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着重强调了高速列车造型中的比例与尺度、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协调、节奏与韵律等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对高速列车所体现出的技术美进行了详细分析,阐释了其象征意义... 从形式美、技术美和象征意义3个方面对高速列车造型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着重强调了高速列车造型中的比例与尺度、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协调、节奏与韵律等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对高速列车所体现出的技术美进行了详细分析,阐释了其象征意义。在分析中以目前各国的主要车型为例,以期为体现中国文化特点的高速列车造型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美学特征 形式美 技术美 象征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背景下的产品语义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成振波 聂桂平 刘红杰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5-207,共3页
从产品语义与时代的关系入手展开讨论,并对数字技术背景下的形态要素、材质要素、新技术要素和视觉人机界面进行详细阐述。本文内容对工业设计领域的设计和研究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产品语义 工业设计 数字技术 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件的瓦斯地质图形图例库的研发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毅 宋慧波 +1 位作者 张子戌 胡斌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649-654,共6页
图形图例是信息实现有效传输的基础,对其准确的数字化表达则是实现这一基础的前提条件.本文以矿井瓦斯地质图图例标准为基础,在对点、线、面图例符号的组成元素、几何特征、属性特征等方面进行全面研究后,提取出各类图例符号的概念模型... 图形图例是信息实现有效传输的基础,对其准确的数字化表达则是实现这一基础的前提条件.本文以矿井瓦斯地质图图例标准为基础,在对点、线、面图例符号的组成元素、几何特征、属性特征等方面进行全面研究后,提取出各类图例符号的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面向对象的思想,并采用组件技术,开发并集成了一套瓦斯地质图例符号矢量库组件.结果证明,该库中的图例符号不但精度高,扩展性强;同时,该库是基于组件思想开发的,所以可方便的整合到不同的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地质 图例符号 概念模型 组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技术的哲学审思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学义 彭成伦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30-134,共5页
大数据依托云计算、系列分布式处理平台等技术,采集、存储、挖掘、分析海量数据,旨在全面反映事物发展样态,预测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与趋势。大数据时代,让数据"说话",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更带来了深刻的哲学思考... 大数据依托云计算、系列分布式处理平台等技术,采集、存储、挖掘、分析海量数据,旨在全面反映事物发展样态,预测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与趋势。大数据时代,让数据"说话",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更带来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以相关性消解因果性,以总体取代样本,以镜像化世界嵌入真实世界,以数据表征事实,以符号性等同真实性。只有深度把握好大数据的技术本质,才能避免滑入数据镜像的物化世界深渊,让大数据更好地服务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数据技术 相关性 镜像化 符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kagami-m衰落信道下机会中继系统的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南 葛建华 宫丰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4-28,共5页
针对多中继侦听单节点译码转发的机会中继系统,分析了其在统计独立不同分布的Nakagami-m衰落信道下的理论性能.基于接收端信噪比的矩生成函数的闭合表达式,推导了任意中继数目下系统中断概率和误符号率的闭式解,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正确... 针对多中继侦听单节点译码转发的机会中继系统,分析了其在统计独立不同分布的Nakagami-m衰落信道下的理论性能.基于接收端信噪比的矩生成函数的闭合表达式,推导了任意中继数目下系统中断概率和误符号率的闭式解,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正确性.该闭式解可用于评估机会中继系统在Nakagami-m衰落信道下的性能,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协作分集 机会中继 中断概率 误符号率 译码转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符号执行的测试数据生成方法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跃华 阚俊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3-306,共4页
软件漏洞的研究是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分支。漏洞挖掘的主要方法是通过精心构造测试数据输入程序来触发漏洞,由此可见如何生成测试数据是该技术的关键,也是成功挖掘漏洞的关键。在分析漏洞存在原理和触发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更为高效... 软件漏洞的研究是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分支。漏洞挖掘的主要方法是通过精心构造测试数据输入程序来触发漏洞,由此可见如何生成测试数据是该技术的关键,也是成功挖掘漏洞的关键。在分析漏洞存在原理和触发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更为高效的测试数据生成方法。该方法通过不安全函数来定位漏洞的触发点,深度与宽度混合遍历来确定触发的路径,利用符号执行技术来确立漏洞触发的条件,最后再根据条件生成测试数据,使生成的数据不仅有更高针对性,并且还提高了代码的覆盖率,从而能提高漏洞挖掘的效率和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效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数据生成 不安全函数 混合遍历 符号执行技术 漏洞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的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兴帜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5-59,共5页
物作为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始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把物作为社会发展阶段的标识来分析社会演进的阶序。此后不同学派出于论证、分析的需要,各自阐释物及物背后的社会关系与文化隐喻,本文从物与社会演进与象征符号的角度,对人类学关于物的研究... 物作为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始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把物作为社会发展阶段的标识来分析社会演进的阶序。此后不同学派出于论证、分析的需要,各自阐释物及物背后的社会关系与文化隐喻,本文从物与社会演进与象征符号的角度,对人类学关于物的研究谱系进行部分的梳理,论述人类学在以"物"为研究对象时的方法论与认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识 象征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与新阶段标志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莉 李新男 刘东维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85,共6页
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个案,论述了科技事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指导方针、基本原则和战略任务目标确定的时代背景和鲜明特征,高度概括了深刻认识科技发展阶段演进规律的重大意义,揭示了目前和较长一段时期科技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指出增强... 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个案,论述了科技事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指导方针、基本原则和战略任务目标确定的时代背景和鲜明特征,高度概括了深刻认识科技发展阶段演进规律的重大意义,揭示了目前和较长一段时期科技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指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省区是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并简要论述了建设创新型省区所面临的战略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发展 阶段特征 演进规律 增长方式 自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脸:身体传播中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表征 被引量:8
16
作者 谢清果 王婷 《齐鲁学刊》 CSSCI 2021年第2期82-91,共10页
人脸识别技术拓展下的社会交往,已经成为数字时代身体传播的新兴话题。人脸作为联结人类自我传播和外在传播的纽带,充当联通自我和他人以及万物的主体间性媒介,通过脸部五官的表情、色彩变化,人脸被赋予社会性、道德性、符号性意义,成... 人脸识别技术拓展下的社会交往,已经成为数字时代身体传播的新兴话题。人脸作为联结人类自我传播和外在传播的纽带,充当联通自我和他人以及万物的主体间性媒介,通过脸部五官的表情、色彩变化,人脸被赋予社会性、道德性、符号性意义,成为集中呈现身体—心智—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微缩载体。通过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从现象学到文化实践情景,传统中国的文化经验和形塑愈发彰显出人脸的符号隐喻和非语言传播特征。"美容""毁容""露脸""遮面"映射出了脸在社会文化中对立统一的两面性。据此,面对关于"人脸"的一系列老问题,抑或"人脸识别"这样的新技术,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以期开创人类传播共生交往的美好明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技术 身体传播 媒介属性 非语言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化”时代的图像生产及其价值悖论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9-33,共5页
晚期资本主义的图像生产模式为审美理论带来范式转换,并使得美学生产与商品生产之联姻成为现实可能,然而以技术为依托的图像生产的标准化、大众化取向,也导致了图像审美的符号自指性与身体性的张扬,使得后现代审美活动遗失了以感性主体... 晚期资本主义的图像生产模式为审美理论带来范式转换,并使得美学生产与商品生产之联姻成为现实可能,然而以技术为依托的图像生产的标准化、大众化取向,也导致了图像审美的符号自指性与身体性的张扬,使得后现代审美活动遗失了以感性主体直面生活现实的精神解放功能,并最终使"存真储善"的美学滑向"虚"与"欲"的美学。图像生产的审美价值悖论为我们重新审视与反思当前"审美化"论题提供了必要的逻辑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生产 技术 符号 身体 “日常生活审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的挑战——论网络时代话语权的竞争与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舒予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4-109,共6页
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民族文化应勇于迎接网络时代话语权竞争的挑战,认识抽象符号的传播局限,发挥视觉符号在网络时代的特殊传播价值,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民族文化与视觉艺术、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开发和建设丰富的视觉文化资源,... 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民族文化应勇于迎接网络时代话语权竞争的挑战,认识抽象符号的传播局限,发挥视觉符号在网络时代的特殊传播价值,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民族文化与视觉艺术、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开发和建设丰富的视觉文化资源,以有效地向世界传播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视觉文化 信息技术 大众传播 符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测试语言ATLAS翻译器构造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爱萍 王家礼 段利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48-952,共5页
对ATLAS翻译器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ATLAS关键字数目太多、ATLAS语言在新的测试领域的扩展问题、ATLAS信号相关语句的翻译解释及虚拟资源和实际资源的定位对应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引入符号表技术解决了用词法分析(LEX)对ATLAS词法... 对ATLAS翻译器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ATLAS关键字数目太多、ATLAS语言在新的测试领域的扩展问题、ATLAS信号相关语句的翻译解释及虚拟资源和实际资源的定位对应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引入符号表技术解决了用词法分析(LEX)对ATLAS词法分析时的容量受限问题;利用文件技术和符号表技术解决ATLAS语言的扩展问题;引入数据库技术和COM组件技术解决ATLAS语言中信号相关语句的翻译及资源的定位和调用问题.上述方法应用在ATLAS翻译器项目中,成功实现了模拟测试领域相关程序的翻译,运行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测试语言ATLAS(Abbreviated Test LANGUAGE for ALL System) 编译器构造 符号表 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组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产品设计中符号的透视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传文 鲁群霞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4-146,共3页
网络时代的设计师应该在网络产品的设计过程中理解符号的作用,把握符号的特点,从而运用崭新的设计符号,表达文化与交流,使创意淋漓尽致地表现在设计之中。同时,设计师应合理利用网络技术,使其最终深入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保持... 网络时代的设计师应该在网络产品的设计过程中理解符号的作用,把握符号的特点,从而运用崭新的设计符号,表达文化与交流,使创意淋漓尽致地表现在设计之中。同时,设计师应合理利用网络技术,使其最终深入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保持生活的“原汁原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产品 设计 符号 信息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