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dar Imaging Based on Iterative Algorithms
1
作者 Qiangfu Zhao, Zhong Wang and Youan KeDept. of Electronic Eng.,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O.Box 327, Beijing 100081,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1年第2期91-99,共9页
It has long been realized that the problem of radar imaging is a special case of image reconstruction in which the data are incomplete and noisy. In other fields,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s have been used suc... It has long been realized that the problem of radar imaging is a special case of image reconstruction in which the data are incomplete and noisy. In other fields,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s have been used successfully to improve the image qualit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iterative algorithms in radar imaging. A discrete model is first derived, and the iterative algorithms are then adapted to radar imaging. Although such algorithms are usually time consuming, this paper shows that, if the algorithms are appropriately simplified, it is possible to realize them even in real time. The efficiency of iterative algorithms is shown through computer si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ar imaging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Discrete mode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的反演算法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靓 黄政宇 汪优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6-30,共5页
针对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结果不唯一和稳定性差的问题,首先依据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特点,在反演算法中引入物理意义明确的自然权矩阵,对走时较小的射线和射线较密的成像单元加以重权.然后通过混凝土速度反演的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 针对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结果不唯一和稳定性差的问题,首先依据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特点,在反演算法中引入物理意义明确的自然权矩阵,对走时较小的射线和射线较密的成像单元加以重权.然后通过混凝土速度反演的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对反演算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最小二乘法和阻尼最小二乘法,基于自然权的加权阻尼最小二乘算法,由于利用了正确的先验信息,不但使反演过程收敛,而且具有数值稳定、抗噪能力强的优点,其成像结果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对象内部缺陷,因此更适用于混凝土的超声波速度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混凝土 层析成像 反演算法 超声波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反导跟踪算法与模型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高文春 张岩 +1 位作者 龙腾 刘鲁勤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2000年第8期48-51,共4页
反舰导弹构成了现代舰艇的严重威胁 ,对反舰导弹精确跟踪是反导防御成功的重要前提。针对比例制导的飞航式反舰导弹弹道的特点和机动特征 ,提出了跟踪此类目标的两种新算法———基于自适应模型的算法和基于自适应交互多模型的算法。仿... 反舰导弹构成了现代舰艇的严重威胁 ,对反舰导弹精确跟踪是反导防御成功的重要前提。针对比例制导的飞航式反舰导弹弹道的特点和机动特征 ,提出了跟踪此类目标的两种新算法———基于自适应模型的算法和基于自适应交互多模型的算法。仿真实验证明 ,这两种各具特点的算法都有足够的适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舰导弹 自适应跟踪算法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跳频FH/QDPSK系统信道自适应监测的研究(Ⅰ) 被引量:2
4
作者 邹学玉 甘良才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2000年第9期1-4,共4页
基于短波跳频FH/QDPSK系统的FFT解调 ,利用FFT解调的结果 ,提出了在瑞利衰落信道中对信道的比特误码率BER进行实时自适应监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伪错外推较好地解决了在较短的监测时间获取较精确的监测结果。模拟结果表明 :采用伪错的线... 基于短波跳频FH/QDPSK系统的FFT解调 ,利用FFT解调的结果 ,提出了在瑞利衰落信道中对信道的比特误码率BER进行实时自适应监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伪错外推较好地解决了在较短的监测时间获取较精确的监测结果。模拟结果表明 :采用伪错的线性外推算法 ,其估值的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 0 89,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35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 跳频通信 短波通信 FH/QDPS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多目标模糊分辨 被引量:1
5
作者 潘明海 刘永坦 +1 位作者 赵淑清 干恒富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2000年第4期26-27,73,共3页
硬件距离门与中国的余数定理是常用的多目标模糊分辨算法 ,但这种处理系统硬件比较复杂 ,并且在单一PRF上较小的距离误差也可能导致很大的测距偏差。讨论了利用小波变换来估计多回波信号的时延信息 ,并利用聚集算法解多目标的距离模糊 ... 硬件距离门与中国的余数定理是常用的多目标模糊分辨算法 ,但这种处理系统硬件比较复杂 ,并且在单一PRF上较小的距离误差也可能导致很大的测距偏差。讨论了利用小波变换来估计多回波信号的时延信息 ,并利用聚集算法解多目标的距离模糊 ,再利用最大似然法分辨不同目标的算法。最后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模拟 信号估计 小波变换 多模糊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尼LSQR算法层析成像技术在铸件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堂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0-115,共6页
在普通超声波检测的基础上引入层析成像技术,形成新的超声波层析成像探伤系统,可以有效克服普通超声波检测定位困难的缺点,能准确检测铸体中缺陷的大小、形状和位置。本文重点对超声波层析成像探伤系统的工作原理和阻尼LSQR算法(DLSQR算... 在普通超声波检测的基础上引入层析成像技术,形成新的超声波层析成像探伤系统,可以有效克服普通超声波检测定位困难的缺点,能准确检测铸体中缺陷的大小、形状和位置。本文重点对超声波层析成像探伤系统的工作原理和阻尼LSQR算法(DLSQR算法)进行研究,经过数据采集、正演模拟、建立走时方程、反演求解等过程,实现了基于DLSQR算法的图像重建方法。实验表明,DLSQR算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较小的存储容量和计算量,适合病态问题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LSQR算法 层析成像 缺陷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于两个正交方向的光学层析重建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蒋文波 李辉 +1 位作者 高益庆 胡松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78,共5页
针对常见光学层析重建算法在少投影情况下重建多峰非对称待测场效果差的缺点,本文根据最大熵原理提出了一种适合于两个正交方向的光学层析重建算法。该算法只需要两个正交方向的投影数据就能够获得较好的重建效果。与此同时,由于该算法... 针对常见光学层析重建算法在少投影情况下重建多峰非对称待测场效果差的缺点,本文根据最大熵原理提出了一种适合于两个正交方向的光学层析重建算法。该算法只需要两个正交方向的投影数据就能够获得较好的重建效果。与此同时,由于该算法只需要两个正交方向的投影数据就可较好地完成重建,可使实验系统得到简化,故在重建多峰非对称待测场时表现出了相当的优越性。分别将单峰随机余弦函数、双峰随机余弦函数及三峰随机余弦函数作为待测场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并考虑了该算法对噪声的抑制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施加高斯噪声的情况下,单峰随机余弦待测场的均方根误差降低了62.8%,双峰随机余弦待测场的均方根误差降低了63.3%,三峰随机余弦待测场的均方根误差降低了5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层析 重建算法 最大熵 正交方向 多峰非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二维图像重建算法的工业CT系统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存宝 周伟 +1 位作者 张潇 左云霞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219-221,233,共4页
基于对工业CT图像二维重建算法的研究,结合傅立叶切片理论和迭代算法,提出了修正的二维投影重建算法,大大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抗噪性,得到了清晰、准确的断层图像,通过VC++设计开发了工业CT图像处理软件系统,使重建图像的质量得以提高,... 基于对工业CT图像二维重建算法的研究,结合傅立叶切片理论和迭代算法,提出了修正的二维投影重建算法,大大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抗噪性,得到了清晰、准确的断层图像,通过VC++设计开发了工业CT图像处理软件系统,使重建图像的质量得以提高,为试验数据提供了更方便和系统的管理,实现了工业CT图像缺陷判断的计算机自动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图像重建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射频热疗中深部有效热区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万柏坤 毕卡诗 +3 位作者 程晓曼 张力新 林世寅 王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5-392,共8页
提出一种电容射频热疗中优化求解预期深部有效热区分布逆问题的方法。其思路是根据深部肿瘤组织靶区加热温度和避免正常组织过热的要求 ,引入目标函数和有关权重系数 ,在应用有限元法求解加热电磁场方程和生物传热方程过程中 ,通过遗传... 提出一种电容射频热疗中优化求解预期深部有效热区分布逆问题的方法。其思路是根据深部肿瘤组织靶区加热温度和避免正常组织过热的要求 ,引入目标函数和有关权重系数 ,在应用有限元法求解加热电磁场方程和生物传热方程过程中 ,通过遗传算法迭代修正加热物理参数 ,使目标函数达到极小值 ,获得达到理想热场分布的优化解。该方法使用简化人体真实组织结构的非均质模型并用于制定电容射频热疗中深部肿瘤热疗方案 ,获得满意的仿真计算优化结果。比较两电容热疗和三电容热疗的优化效果表明 ,三电容热疗具有更好的深部有效热区优化能力。这项生物体内温度场重构和优化控制技术将对肿瘤热疗装置设计和临床方案制定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治癌 有效热区 逆问题优化求解 有限元法(FEM) 遗传算法(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舌下图像的舌下静脉分割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闫子飞 于淼 +1 位作者 王宽全 李乃民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69-1574,共6页
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取舌下静脉的形态信息,采用近红外舌下静脉图像采集仪获取近红外舌下静脉图像,并提出对应的舌下静脉分割方法.根据所采集到图像的特点,首先使用分水岭法去除舌下静脉周围的舌质背景等干扰信息;然后使用动态灰度阈值法... 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取舌下静脉的形态信息,采用近红外舌下静脉图像采集仪获取近红外舌下静脉图像,并提出对应的舌下静脉分割方法.根据所采集到图像的特点,首先使用分水岭法去除舌下静脉周围的舌质背景等干扰信息;然后使用动态灰度阈值法在已获得的有效舌下区域进行二值化,并结合近红外舌下静脉图像的灰度信息确定舌下静脉候选区域;最后根据舌下静脉区域的灰度一致性进行自适应的区域生长,获得舌下静脉轮廓.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分离舌下静脉与环绕在其周围的舌质背景,并能准确地定位舌下静脉的完整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化舌诊 近红外舌下图像 分水岭法 区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成像中延时效应对视觉的影响及其补偿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俊毅 戴树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2-324,共3页
通过对人的自然视觉获得机理与虚拟现实技术中头盔显示时的视觉获得机理的对比分析,探讨了以头盔显示器为媒介的视觉获得过程中,影响视觉效果的因素.分析认为:从头部姿态信息的获取到空间图像的显示之间,存在一个固定的、物理性的... 通过对人的自然视觉获得机理与虚拟现实技术中头盔显示时的视觉获得机理的对比分析,探讨了以头盔显示器为媒介的视觉获得过程中,影响视觉效果的因素.分析认为:从头部姿态信息的获取到空间图像的显示之间,存在一个固定的、物理性的延时,这一延时严重影响了视觉的逼真感和沉浸感.定性讨论了延时的组成,并就具体实验系统给出了定量确定延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化仿真 视觉 延时 虚拟现实成像 V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技术的广域增强系统电离层延迟修正算法
12
作者 欧明 甄卫民 +2 位作者 於晓 刘裔文 徐继生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1-548,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离层层析成像(CIT)技术的广域增强系统(WAAS)电离层延迟修正算法.该算法利用模式基函数与截断奇异值分解正则化组合的方式,实现WAAS单频用户的电离层延迟误差修正.基于中国区域23个广域基准站和10个用户站的仿真结果分...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离层层析成像(CIT)技术的广域增强系统(WAAS)电离层延迟修正算法.该算法利用模式基函数与截断奇异值分解正则化组合的方式,实现WAAS单频用户的电离层延迟误差修正.基于中国区域23个广域基准站和10个用户站的仿真结果分析表明,传统的网格算法和基于CIT技术的电离层延迟修正算法的电离层延迟修正精度与太阳活动、昼夜变化及地磁纬度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基于CIT技术的电离层延迟修正算法精度优于网格算法,CIT算法的平均误差与标准差相比网格算法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延迟修正 广域增强系统 电离层层析成像 网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的建设项目设计规模的仿真优化
13
作者 张梦芳 匡亚萍 熊鹰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3-457,共5页
建设项目设计规模的确定是项目决策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设计规模确定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项目技术方案、设备方案、投资估算等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项目决策和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针对建设项目设计规模决策的特点,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 建设项目设计规模的确定是项目决策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设计规模确定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项目技术方案、设备方案、投资估算等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项目决策和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针对建设项目设计规模决策的特点,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GA)的建设项目设计规模的仿真优化算法,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处理随机的决策环境,利用GA进行最优方案的搜索.解决了传统方法没有考虑随机决策环境的弱点,同时又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大大地提高了求解效率,增强了方法的实用价值.在充分考虑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在满足市场需求及项目经济目标的前提下,能够高效地找到最优设计规模,从而为决策者作出准确的决策提供科学全面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项目 设计规模 遗传算法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形处理器的锥束CT快速迭代重建算法
14
作者 赵星 胡晶晶 +1 位作者 张慧滔 张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10-131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形处理器实现的锥束CT图像迭代重建算法.该算法将三维纹理作为被重建物体的离散模型,基于射线投射方法实现了锥束CT的正投影计算;通过反向逐层映射到三维纹理实现了反投影计算;采用多纹理融合等技术完成了图像校正和投...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形处理器实现的锥束CT图像迭代重建算法.该算法将三维纹理作为被重建物体的离散模型,基于射线投射方法实现了锥束CT的正投影计算;通过反向逐层映射到三维纹理实现了反投影计算;采用多纹理融合等技术完成了图像校正和投影校正.与经典的TMA-SART算法比较,作者算法运算速度快,占用显存少,支持全浮点精度运算,且易于在算法中添加先验知识和约束条件.通过对Shepp-Logan模型的图像迭代重建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成像 图形处理器 迭代重建算法 射线投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倒置结构的直接体积CT
15
作者 徐昊 庄天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346-1349,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直接体积 CT扫描结构 ,即采用面状扫描与点状探测的倒置扫描结构 .该扫描结构的最大优点可方便地得到完全的投影数据 ,解决了当前其他直接体积 CT方法中的诸多问题 ,如完全成像的扫描轨迹实现不便、面状探测器受康普顿...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直接体积 CT扫描结构 ,即采用面状扫描与点状探测的倒置扫描结构 .该扫描结构的最大优点可方便地得到完全的投影数据 ,解决了当前其他直接体积 CT方法中的诸多问题 ,如完全成像的扫描轨迹实现不便、面状探测器受康普顿散射影响大、重建算法复杂等 .对该扫描结构的设计、完全性条件、重建算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证与说明 ,并给出了初步的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成像 体积成像 完全性条件 康普顿散射 倒置结构 直接体积CT 重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磁静日北半球电离层电子密度的反演
16
作者 刘三枝 王解先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6-29,共4页
利用北半球IGS观测站提供的150个GPS观测资料,结合三维电离层层析方法,反演了平静日下北半球上空电离层电子密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域电子密度在不同纬度和不同高度上存在明显的日变特征,在0°经度剖面上,电子密度最... 利用北半球IGS观测站提供的150个GPS观测资料,结合三维电离层层析方法,反演了平静日下北半球上空电离层电子密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域电子密度在不同纬度和不同高度上存在明显的日变特征,在0°经度剖面上,电子密度最大值出现在世界时13~15时,随着时间推移,峰值幅度衰减;在北纬20°附近,世界时11~13时电子密度出现双峰值;北纬50°~80°范围,电子密度无大的起伏;反演结果说明了电离层三维层析技术为监测电离层时空结构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实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层析 约束同时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智能试题产生系统研究
17
作者 路鹏 丛晓 周东岱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41-1150,共10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评价领域中的应用,计算机自适应测试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评价方式。采用这种测试形式,计算机实时的对学习者的能力水平进行动态更新并从题库中为其选择量身定制的试题,这就要求系统具有比较高的执行效率,才能...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评价领域中的应用,计算机自适应测试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评价方式。采用这种测试形式,计算机实时的对学习者的能力水平进行动态更新并从题库中为其选择量身定制的试题,这就要求系统具有比较高的执行效率,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基于模拟退火算法来构建智能试题产生系统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从题库中为学习者选择接近最优试题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系统的选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计算机自适应测试 模拟退火算法 试题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史研究中的年代换算及其软件 被引量:1
18
作者 邹立晔 于德源 +1 位作者 张少泉 尹均科 《灾害学》 CSCD 1997年第1期80-83,共4页
“灾害史中的年代换算(TCHD)”软件是进行年代换算的专用软件。本文研究了几种主要历法的年代换算的具体算法.介绍了该软件的结构,流程和功能.TCHD软件使灾害学和历史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摆脱了传统的朔闰表式的历法对照和检索方式... “灾害史中的年代换算(TCHD)”软件是进行年代换算的专用软件。本文研究了几种主要历法的年代换算的具体算法.介绍了该软件的结构,流程和功能.TCHD软件使灾害学和历史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摆脱了传统的朔闰表式的历法对照和检索方式,并成为灾害史工作计算机化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史 年代换算 软件 计算机 自然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信息融合约束下的工作面电磁波CT探测智能反演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郭昌放 武祥 +3 位作者 杨真 陈一鼎 马留柱 马中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623-3635,共13页
为满足煤矿工作面智能精准开采对地质异常分布精准感知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工作面电磁波CT反演的精准性,提出了多源先验信息约束下的电磁波CT智能反演模型。在对工作面电磁波CT反演稀疏矩阵方程进行泛函优化转换的基础上,分析了基本遗传算... 为满足煤矿工作面智能精准开采对地质异常分布精准感知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工作面电磁波CT反演的精准性,提出了多源先验信息约束下的电磁波CT智能反演模型。在对工作面电磁波CT反演稀疏矩阵方程进行泛函优化转换的基础上,分析了基本遗传算法(Single Genetic Algorithm,SGA)的寻优进化机理,探讨了不同遗传参数对SGA智能算法搜索优化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基于多种群自适应遗传算法(Multi-population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MAGA)的工作面地质异常电磁波CT反演目标函数求解机制。除此之外,提出了范围约束、就近约束和平均值约束3种约束模型,将生产过程中揭露的巷探、钻探及回采等多源先验地质信息作为约束条件,不断调整地质异常反演目标函数搜索的进化方向,最终形成了基于MAGA智能算法和多源先验信息约束的电磁波CT反演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和工程实例进行了测试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MAGA智能算法能够充分结合多种群协同进化和遗传参数自适应调节策略,相比于单一的遗传算法具有更高的全局及局部搜索准确性和稳定性;随着外部约束数据的增加,基于平均值约束的MAGA智能算法能够获得更优的电磁波CT反演目标函数收敛结果。以山西大同矿区8208工作面内电磁波CT地质异常反演和解释为例对所建模型进行检验,预测结果与实际揭露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多源信息约束下的智能反演方法在工程实践应用中的可靠性,为工作面内地质异常的精准反演和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异常精准感知 电磁波CT反演 目标函数 多种群自适应遗传算法 多源数据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网络图像表示的CT重建算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平 胡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83-1186,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图像表示实现对计算机断层成像装置不完备投影数据的重建方法,并分析了方法的计算效率、重建质量和适用范围.该方法采用RBF神经网络表示断层图像,降低了问题的计算规模...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图像表示实现对计算机断层成像装置不完备投影数据的重建方法,并分析了方法的计算效率、重建质量和适用范围.该方法采用RBF神经网络表示断层图像,降低了问题的计算规模,并通过ART(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迭代算法重建出断层图像.在模拟实验中,我们将本方法与FBP、ART的重建图像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其重建质量和计算效率都有明显地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成像 投影数据 RBF神经网络 图像表示 重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