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7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团聚体孔隙及其表征方法
1
作者 黄文智 陈学文 +5 位作者 梁爱珍 张延 黄丹丹 刘立名 柳亚彤 张蕾 《土壤与作物》 2025年第2期129-143,共15页
土壤团聚体孔隙结构作为土壤质量的核心要素,通过调控水气运移、养分循环和微生物活动等生态过程,深刻影响着农田生态系统功能。本文系统阐述了团聚体孔隙的形态特征及其与土壤水分动态、根系互作、碳氮循环和气体交换的互馈机制。团聚... 土壤团聚体孔隙结构作为土壤质量的核心要素,通过调控水气运移、养分循环和微生物活动等生态过程,深刻影响着农田生态系统功能。本文系统阐述了团聚体孔隙的形态特征及其与土壤水分动态、根系互作、碳氮循环和气体交换的互馈机制。团聚体间孔隙主导水分优先流与气体扩散,而微孔隙则影响有机碳的稳定性和养分固存。根系生长通过机械作用与分泌物调控孔隙网络重构,同时孔隙结构制约着根际过程与微生物活性。传统表征方法受限于二维分析和结构破坏,难以解析孔隙三维连通性等关键特征。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通过非侵入式三维成像实现了孔隙形态、分布及连通性的定量表征,揭示了耕作方式、干湿循环等管理措施对孔隙结构的重塑规律。当前研究面临的技术瓶颈是:图像分辨率与阈值分割方法制约孔隙网络精准解析,多尺度关联机制和动态过程监测不足,同步辐射技术的广泛应用受限。未来需融合4D-CT、人工智能和跨尺度建模技术,发展标准化图像处理流程,深化孔隙结构与生态功能的动态耦合研究,为土壤健康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团聚体内孔隙 团聚体间孔隙 计算机断层扫描 表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脑横机新型组织花型的设计与开发
2
作者 张美玉 牛攀登 +1 位作者 陈莉 韩玉洁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3,共4页
为满足市场对电脑横机织物花型、款式、应用等多元化需求,文章探索针织服装新型花型的设计与开发,以及在电脑横机针织服装中的应用研究。从一系列针织组织结构着手,对能够形成新型效应的针织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加上新的创意进行一定组合... 为满足市场对电脑横机织物花型、款式、应用等多元化需求,文章探索针织服装新型花型的设计与开发,以及在电脑横机针织服装中的应用研究。从一系列针织组织结构着手,对能够形成新型效应的针织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加上新的创意进行一定组合,设计开发出一系列个性、时尚的新型花型。并利用斯托尔(Stoll)电脑横机将这些花型编织出来,分析花型的织物风格,并介绍其应用范围,为电脑横机新型组织花型的设计与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横机 组织设计 新型组织花型 结构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筛选与分子模拟技术的宁夏肉牛血红蛋白源抗氧化肽的鉴定
3
作者 徐斐然 王玉 +7 位作者 王晓静 崔伟 王永坤 周辉 王兆明 蔡克周 章宝 徐宝才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采用3种酶解法(碱性蛋白酶(E1组)、胃蛋白酶+胰蛋白酶(E2组)、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E3组))制备宁夏肉牛血红蛋白酶解产物,并筛选出抗氧化活性最佳组分;利用氨基酸分析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分子质量<3 kDa酶解产物的氨基... 采用3种酶解法(碱性蛋白酶(E1组)、胃蛋白酶+胰蛋白酶(E2组)、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E3组))制备宁夏肉牛血红蛋白酶解产物,并筛选出抗氧化活性最佳组分;利用氨基酸分析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分子质量<3 kDa酶解产物的氨基酸组成和序列,利用计算机分析技术筛选出潜在的抗氧化肽,并验证其活性;通过分子模拟技术进一步研究宁夏肉牛血红蛋白抗氧化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E3组酶解效果最佳,超滤后<3 kDa的组分表现出更佳的抗氧化活性(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分别为(18.382±0.023)mg/mL和(0.246±0.012)mg/mL);E3(分子质量<3 kDa)组富含疏水性和芳香族氨基酸,且鉴定和筛选出4条活性最佳的抗氧化肽,氨基酸序列分别为DWGHSW、VFYPW、GTGW和TYFPHF;其中,VFYPW表现出最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IC_(50):(0.350±0.013)mg/mL)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IC_(50):(9.482±0.122)μg/mL),其次为DWGHSW;氢键和疏水作用使DWGHSW和VFYPW与Keap1蛋白(PDB ID:2FLU)形成稳定的复合物。该研究可为宁夏肉牛血红蛋白肽作为天然源抗氧化补充剂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宁夏肉牛血液资源的高值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筛选 分子模拟 宁夏肉牛血红蛋白 抗氧化肽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织提花茶席的设计与开发
4
作者 徐海燕 李日东 +1 位作者 孙雪洋 倪永亮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28,共3页
茶席是用于陈放器皿的席布,一般由纺织材料制成,目前具有丰富花型的纺织品类茶席多为梭织提花织物或印染织物。纬编针织物生产效率高,花型丰富且变化便捷,文章利用纬编针织技术进行茶席开发。先对茶席纹样进行设计,再利用电脑提花圆机... 茶席是用于陈放器皿的席布,一般由纺织材料制成,目前具有丰富花型的纺织品类茶席多为梭织提花织物或印染织物。纬编针织物生产效率高,花型丰富且变化便捷,文章利用纬编针织技术进行茶席开发。先对茶席纹样进行设计,再利用电脑提花圆机进行试织,获得一种3色纬编针织提花茶席,花型清晰美观,同时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且实际开发的针织提花茶席较好地呈现了设计纹样。同时,可进一步探索并拓展纬编针织提花织物在服装和家用纺织品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针织物 提花 茶席 电脑提花圆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脑横机毛圈组织编织工艺研究
5
作者 唐新霞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9,共5页
为了在传统毛衫产品的组织结构上有所突破或创新,解决电脑横机短板问题,研究开发出一种适合羊绒纱线编织毛圈组织的工艺编织方法。巧妙利用电脑横机相对移床使线圈移动或翻转,利用线圈、集圈、浮线等基本线圈结构,采用脱圈法使毛圈组织... 为了在传统毛衫产品的组织结构上有所突破或创新,解决电脑横机短板问题,研究开发出一种适合羊绒纱线编织毛圈组织的工艺编织方法。巧妙利用电脑横机相对移床使线圈移动或翻转,利用线圈、集圈、浮线等基本线圈结构,采用脱圈法使毛圈组织毛巾圈外观清晰、蓬松厚实,又能保证毛巾圈的线圈稳定、牢固,适合电脑横机批量生产毛巾圈花样组织。该研究为毛衫组织结构开发和生产精品毛巾圈羊绒产品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横机 组织结构设计 毛圈组织 针床横移 线圈结构 工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电脑横机述评
6
作者 孟海涛 孟禹辰 +1 位作者 崔金龙 夏宗琼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16,共9页
介绍2024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参展电脑横机的厂商和设备概况。概述参展电脑横机的最新技术特点,包括:全成形技术的发展、3D虚拟仿真、针织数字化共享工厂等。并分析最新机型情况:CX3-S系列全成形电脑横机及ADF530-32... 介绍2024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参展电脑横机的厂商和设备概况。概述参展电脑横机的最新技术特点,包括:全成形技术的发展、3D虚拟仿真、针织数字化共享工厂等。并分析最新机型情况:CX3-S系列全成形电脑横机及ADF530-32KiFLEX多功能电脑横机等。此次展览会具有明显的技术进步,为企业创新产品研发和行业进步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览会 ITMA 纺织机械 电脑横机 全成形 3D虚拟仿真 针织数字化共享工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纵隔卵黄囊瘤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马美丽 滕家俊 +3 位作者 高志强 施春雷 钟华 韩宝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55-1161,共7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纵隔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YST)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23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收治的病理明确的原发性纵隔YST 29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 目的·总结原发性纵隔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YST)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23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收治的病理明确的原发性纵隔YST 29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血清学报告、病理学报告、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纯YST 22例,混合型YST 7例。男28例,女1例。平均发病年龄(24.5±5.9)岁。初始临床表现为胸闷(34.5%)、胸痛(27.8%)、咳嗽(34.5%)、咳痰(34.5%),以及无特异性症状(24.1%)等。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增强显示29例病灶均位于前纵隔,最大径范围5.6~18.2 cm;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部分呈囊实性密度影,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强化;肿瘤边界不清,常压迫和累及周边组织。29例初诊患者中,28例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显著升高,另外1例未检测。29例患者中接受化学治疗(化疗)25例,手术治疗26例,放射治疗8例。确诊后直接手术者7例;经化疗后再手术治疗者19例,其中16例(84.2%)化疗后疗效评价为病灶缩小。手术后73.1%(19/26)的患者血清AFP有明显下降。化疗后56.0%(14/25)的患者血清AFP下降。结论·原发性纵隔YST好发于中青年男性,有一定临床和影像学特征表现,血清AFP升高,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卵黄囊瘤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甲胎蛋白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实时控制三轴数控滑台实验平台的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蔺凤琴 贾瑞哲 +3 位作者 李擎 郭金 李香泉 车伟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6,72,共7页
为进一步提升嵌入式技术的实验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运用嵌入式技术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构建了嵌入式实时控制三轴数控滑台实验平台。该平台支持定制、固化软件的离线下载,集成了实时参数调节功能,可对三轴运行实时进行参数修改,... 为进一步提升嵌入式技术的实验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运用嵌入式技术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构建了嵌入式实时控制三轴数控滑台实验平台。该平台支持定制、固化软件的离线下载,集成了实时参数调节功能,可对三轴运行实时进行参数修改,以获取最佳运行轨迹。实验运行结果表明:采用次平滑型S型电动机加速控制,实现了三轴协同运动,同时完成了复杂的滴胶运动;采用三轴圆弧和直线插补运动,定位精度达±0.01 mm,领先于同类产品。该平台还提供了基于Android Studio研发的移动端APP,支持MODBUS-TCP/IP协议的以太网、WiFi通信以及MODBUS-RTU协议的蓝牙通信,APP可实现平台的远程连接、操作功能,使学生开展实验更加方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 三轴数控滑台 实时控制 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MRI联合基于VR眼动追踪技术的计算机化认知评估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韦卓男 樊响 +8 位作者 余可妍 陈乐乐 尹晨旺 陈慧 戚玉龙 陈旭辉 胡俊 张绪 成官迅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结构MRI联合基于VR眼动追踪技术的计算机化认知评估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77例早期AD患者和58例认知未受损者(cognitive unimpaired,CU)均接受了传统神经心理学量表... 目的探讨结构MRI联合基于VR眼动追踪技术的计算机化认知评估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77例早期AD患者和58例认知未受损者(cognitive unimpaired,CU)均接受了传统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包括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等]、一项时长为5分钟的VR眼动认知评估,以及头颅三维T1加权成像(three dimensions T1-weighted imaging,3D-T1WI)磁共振结构像检查,并利用自动结构分析工具获取海马体积(hippocampal volume,HV)数值。分析VR眼动认知评估的总分与传统认知评估之间的相关性,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单个指标(HV)及联合指标(HV联合VR眼动认知评估的总分)对AD的诊断效能。结果(1)HV诊断早期AD的AUC为0.629(95%CI:0.542~0.711),HV联合VR眼动认知评估的总分诊断早期AD的AUC为0.825(95%CI:0.751~0.885),DeLong检验结果显示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早期AD组的HV(Z=−2.565,P=0.010)较CU组低;(3)VR眼动认知评估的总分与MMSE评分、MoCA评分呈正相关(r=0.531、0.627,P均<0.001)。结论联合基于VR眼动追踪技术的计算机化认知评估能提高HV对早期AD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磁共振成像 眼动追踪 计算机化认知评估 海马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CAT中基于SCAD惩罚和EM视角的在线标定方法开发——G-DINA模型
10
作者 谭青蓉 蔡艳 +2 位作者 汪大勋 罗芬 涂冬波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0-688,I0005-I0007,共22页
G-DINA(the generalizeddeterministic input,noisy and gate)模型限制条件少,应用范围广,满足大量心理与教育评估测验数据的要求。研究提出一种适用于G-DINA等模型的同时标定新题Q矩阵与项目参数的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D-CAT)... G-DINA(the generalizeddeterministic input,noisy and gate)模型限制条件少,应用范围广,满足大量心理与教育评估测验数据的要求。研究提出一种适用于G-DINA等模型的同时标定新题Q矩阵与项目参数的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D-CAT)在线标定新方法SCADOCM,以期促进CD-CAT在实践中的推广与应用。本研究分别基于模拟题库以及真实题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SIE方法,SCADOCM在各实验条件下均具有较为理想的标定精度与标定效率,应用前景较好;SIE方法不适用于饱和的G-DINA等模型,其各实验条件下的Q矩阵标定精度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 在线标定 Q矩阵 G-DINA模型 SCAD惩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参数CD-CAT题库Q矩阵优化设计
11
作者 黄涛 汪文义 宋丽红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6-285,共10页
开展非参数CD-CAT题库Q矩阵的优化设计,并将它用于指导题库题目编制或选择,且它无需模型参数估计,这对于促进非参数CD-CAT进入课堂评价至关重要.受p-优化的启发,该文提出比例法生成优化Q矩阵,同时将已有的参数化模型题库设计方法推广到... 开展非参数CD-CAT题库Q矩阵的优化设计,并将它用于指导题库题目编制或选择,且它无需模型参数估计,这对于促进非参数CD-CAT进入课堂评价至关重要.受p-优化的启发,该文提出比例法生成优化Q矩阵,同时将已有的参数化模型题库设计方法推广到非参数化题库Q矩阵的优化设计.模拟研究结果显示:比例法和推广的融合法都有较好表现,而且当题库量较少时比例法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 非参数选题策略 认知诊断模型 判准率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苏州地域文化的针织旗袍设计与工艺研究
12
作者 孙静 尹雪峰 傅菊芬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7-122,共6页
文章对苏州地域文化可视化元素进行提炼,设计相关图案,并应用于针织旗袍及其配饰设计中。从针织旗袍的廓型、提花组织选择、局部结构创新设计、针织工艺实现手法4个方面进行实践研究。在电脑横机编织实践中,运用收放针、加弹力丝、衣片... 文章对苏州地域文化可视化元素进行提炼,设计相关图案,并应用于针织旗袍及其配饰设计中。从针织旗袍的廓型、提花组织选择、局部结构创新设计、针织工艺实现手法4个方面进行实践研究。在电脑横机编织实践中,运用收放针、加弹力丝、衣片边缘包边处理等方法,处理针织旗袍较大的胸腰差和腰臀差,通过组织变化处理局部造型,更好地呈现出迎合当代人们生活需要与精神需求的针织旗袍,旨在让旗袍文化和苏州地域文化得到进一步发扬,亦使国内的针织服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设计出具有差异化以及将传统文化与流行元素相融合的针织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地域文化元素 针织旗袍 图案设计 电脑横机 编织工艺 创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设计与工艺一体化技术的毛衫产品开发
13
作者 徐文意 郑高杰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82,共8页
为了提高针织毛衫产品开发的效率和品质,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对针织毛衫多元化的需求,依托电脑横机编织技术,结合毛衫设计原理和工艺技术,通过创作实践的方法,详细介绍针织毛衫从款式、色彩、图案设计到结构、版制、工艺制作的一体化研发过... 为了提高针织毛衫产品开发的效率和品质,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对针织毛衫多元化的需求,依托电脑横机编织技术,结合毛衫设计原理和工艺技术,通过创作实践的方法,详细介绍针织毛衫从款式、色彩、图案设计到结构、版制、工艺制作的一体化研发过程,并分析设计与工艺一体化技术在毛衫产品开发中的优势。结果表明,采用“一人多岗”的研发模式,由一名复合型专业研发人员借助电脑横机的软件系统和控制系统,完成毛衫研发过程中设计、工艺、制版、编织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实现毛衫开发的设计与工艺一体化,从而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成本,为毛衫设计师提供创作思路,为毛衫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毛衫 电脑横机 设计 工艺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吸收光谱的计算机配色方法及其在分散染料拼混中的应用
14
作者 陆伟超 胡玲玲 李忠健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2,共7页
依据朗伯-比尔定律和吸光度的加和原理,在可见光范围(380~780 nm)内基于超定方程组算法开发了一款用于拼混染料配色的计算机软件。阐述了软件用于拼混配色时,各染料组分最佳浓度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提出从颜色和光谱两方面筛选配方中成... 依据朗伯-比尔定律和吸光度的加和原理,在可见光范围(380~780 nm)内基于超定方程组算法开发了一款用于拼混染料配色的计算机软件。阐述了软件用于拼混配色时,各染料组分最佳浓度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提出从颜色和光谱两方面筛选配方中成分以减少无效配方,然后利用该软件对3只分散染料标样(分散橙30、分散蓝183∶1和分散黑ECT)分别实施光谱颜色复制,获得与标样具有相同颜色且光谱特性也一致的不同拼混染料配方。将这些配方按其拼混比制成新的商品染料,用于不同颜色深浅的处方和不同面料的染色,与标样所在对照组进行染色结果对比,发现拼混染料同样实现了光谱颜色复制,且颜色深浅和面料差异未对结果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染料 拼混染色 吸收光谱 同色异谱 计算机仿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T分层类曝光控制策略研究新进展
15
作者 刘海东 虞芷筠 +3 位作者 李浩 秦春影 杨建芹 喻晓锋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6,共8页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CAT)可以根据每一名考生的不同作答进行自适应选题,提高了测验精度.但高精度也伴随着高曝光风险,分层类项目曝光控制策略作为项目曝光控制的方法之一,是近年来曝光控制研究领域的热点...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CAT)可以根据每一名考生的不同作答进行自适应选题,提高了测验精度.但高精度也伴随着高曝光风险,分层类项目曝光控制策略作为项目曝光控制的方法之一,是近年来曝光控制研究领域的热点.同时,反应时(RT)的收集是CAT的一大优势,RT对于测验的实施具有重要价值.该文综合介绍了传统的分层策略,并结合RT的分层策略探讨当前分层策略应用于CAT项目曝光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 反应时 项目曝光控制 分层策略 测验时间 选题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立体肌理织物在电脑横机上的开发
16
作者 黄嘉 王花娥 曹源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22,共4页
为提高毛衫设计人员的织物组织创新设计开发能力,设计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时尚化、个性化毛衫,通过将毛衫织物组织设计与编织工艺、纱线弹性、织物组织特性相结合,在斯托尔电脑横机上设计开发了立体效果明显、富有创意的凹凸立体肌理织... 为提高毛衫设计人员的织物组织创新设计开发能力,设计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时尚化、个性化毛衫,通过将毛衫织物组织设计与编织工艺、纱线弹性、织物组织特性相结合,在斯托尔电脑横机上设计开发了立体效果明显、富有创意的凹凸立体肌理织物。文章从移圈组织、集圈组织、局部编织、变线圈长度编织、不同组织的组合、不同弹性的纱线组合使用等方面,分析各种凹凸立体肌理织物的形成原理、编织方法和外观效应,并对其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横机 立体肌理 凹凸肌理 织物设计 编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脑横机三维间隔织物应用与工艺研究
17
作者 汪玥 宋晓霞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5-79,共5页
作为一种新型缓冲材料,间隔织物由上下两个表面和中间的间隔层组成。在间隔织物中,针织间隔织物具有轻质、保暖、透气和富有弹性等特点。针织间隔织物分为针织经编间隔织物和针织纬编间隔织物,这里主要介绍纬编间隔织物在纺织领域的应... 作为一种新型缓冲材料,间隔织物由上下两个表面和中间的间隔层组成。在间隔织物中,针织间隔织物具有轻质、保暖、透气和富有弹性等特点。针织间隔织物分为针织经编间隔织物和针织纬编间隔织物,这里主要介绍纬编间隔织物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归纳整理纬编间隔织物在电脑横机上的编织工艺。在此基础上,参考纬编轴向织物的编织原理,进一步提出一种新型间隔层添加增强纱的纬编间隔织物。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织物通过在间隔层中添加具有高强度和耐用性的增强纱,提高了织物整体性能,为后续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间隔织物 纬编织物 间隔结构 编织工艺 电脑横机 增强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sNet多特征图融合的钻削表面粗糙度分类方法
18
作者 陈刚 彭望 +2 位作者 王闻宇 赵海军 程浩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13-1627,共15页
传统五面复合数控(CNC)钻削表面粗糙度测量工作复杂,采用人工测量存在较大人为误差。传统多元回归、多项式拟合方法仅采用转速和进给速度参数,数据利用率低且噪声敏感性强;用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无法有效提取信号的深层复杂特征。针对上述... 传统五面复合数控(CNC)钻削表面粗糙度测量工作复杂,采用人工测量存在较大人为误差。传统多元回归、多项式拟合方法仅采用转速和进给速度参数,数据利用率低且噪声敏感性强;用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无法有效提取信号的深层复杂特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esNet模型、频谱图特征与时频图特征融合的钻削表面粗糙度分类预测方法。首先,根据CNC钻削加工理论和企业实际CNC钻削经验确定了CNC钻削加工实验的工艺参数变量;然后,基于SYNTEC CNC系统开发了多源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了钻削加工过程数据;接着,分析了三轴振动信号的频谱特征和时频特征,验证了振动信号跟表面粗糙度类别的关联性;随后,采用卡尔曼滤波对三轴振动信号进行了降噪处理,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连续小波变换(CWT)进行了振动信号频谱热图与时频图转换,采用矩阵拼接对三轴振动信号的单轴时频图进行了拼接融合,得到了三轴振动时频图;最后,对频谱热图和时频图进行了卷积运算融合频谱特征与时频特征,并进行了ResNet和其他网络模型如Densenet、Shufflenet和Mobilenet_v3_small等的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上述其他网络模型,基于ResNet网络模型的表面粗糙度分类正确率提高了约9%,同时也验证了三轴时频特征融合以及频谱特征和时频特征融合方法的正确性。由于模型训练成本低、训练收敛速度快,该方法在轻量级、低成本的CNC机床钻削表面粗糙度预测分类中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数控机床 数据采集 SYNTEC数控系统 表面粗糙度分类 快速傅里叶变换 连续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改变型的影像特征
19
作者 方阮 任彦 张家文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脑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改变型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经手术病理诊断为脑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K27改变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32例(36.0%)位于丘脑,36例(40.4%)位于脑干... 目的:总结分析脑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改变型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经手术病理诊断为脑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K27改变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32例(36.0%)位于丘脑,36例(40.4%)位于脑干,其余位于脊髓、松果体、第三脑室、第四脑室、桥臂、小脑、基底节区;66例(74.2%)形态规则,边界较清;75例(91.5%)无或轻度瘤周水肿。肿瘤实性部分CT平扫呈等低-稍高密度,磁共振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等-稍高或高信号;29例(32.6%)伴不同程度囊变或坏死,6例伴出血,7例伴点状或边缘线样钙化。46例行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28例(60.9%)无或轻度受限,18例(39.1%)局部明显受限;30例行磁共振波谱(MRS)检查,28例(93.3%)呈高代谢改变。86例行MRI增强,50例(58.1%)呈局部花环状高强化,22例(25.6%)为整体轻度/无强化,12例(14.0%)呈局部斑片或结节状明显高强化,2例为整体不均匀明显强化。肿瘤易包绕邻近血管,“基底动脉包绕征”最常见(18例);29例(32.6%)可见“增粗血管进入征”;脑干病灶中10例(27.8%)可见“虎纹征”。结论:脑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改变型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术前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影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编针织附件工艺设计方法研究
20
作者 聂文山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4,共4页
文章介绍了针织产品在电脑横编机上自带附件的编织方法,包括:自编领条、自编口袋、自编卷边、自锁扣眼4种编织工艺设计。通过分析电脑横编机的编织原理和针织物附件设计,构思并绘制线圈结构图和编织意匠图,分别阐述4种工艺的编织原理和... 文章介绍了针织产品在电脑横编机上自带附件的编织方法,包括:自编领条、自编口袋、自编卷边、自锁扣眼4种编织工艺设计。通过分析电脑横编机的编织原理和针织物附件设计,构思并绘制线圈结构图和编织意匠图,分别阐述4种工艺的编织原理和编织方法,并配有每种编织工艺的实物图。该设计方法的研究开拓了设计人员的思路,是智能针织产品研究及开发的基础。对于加工生产企业而言,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横机 针织物 自编附件 编织工艺 设计方法 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