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蒸气压缩/喷射混合制冷循环的探讨 被引量:17
1
作者 范晓伟 阴建民 +1 位作者 刘海峰 陈钟颀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11,共7页
提出一种压缩/喷射混合制冷循环,该循环相对蒸气压缩制冷循环改动较小,易于实现.针对此循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并与相同工况下的简单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作了比较.对7种不同制冷工质讨论了喷射器喷射系数及其效率对循环性能的影... 提出一种压缩/喷射混合制冷循环,该循环相对蒸气压缩制冷循环改动较小,易于实现.针对此循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并与相同工况下的简单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作了比较.对7种不同制冷工质讨论了喷射器喷射系数及其效率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变工况条件下循环性能系数COP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新循环能有效地提高循环性能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 喷射 COP 制冷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流喷射器流动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亮 刘敬辉 +1 位作者 陈江平 陈芝久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31,共6页
研究了压缩/喷射制冷系统中两相流喷射器内的射流发展过程,沿喷射器内部射流的流动方向分段对射流压力调整过程、射流混合、均匀过程和扩压过程进行建模,得到喷射器的引射比和出口背压随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的变化特性。模型的预测结果... 研究了压缩/喷射制冷系统中两相流喷射器内的射流发展过程,沿喷射器内部射流的流动方向分段对射流压力调整过程、射流混合、均匀过程和扩压过程进行建模,得到喷射器的引射比和出口背压随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的变化特性。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在变化趋势上完全一致,压缩/喷射制冷循环中的冷凝温度越大,喷射器的引射比和出口背压越大,节能效果越好;蒸发温度存在一个最佳值,使得引射比最大,出口背压增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两相流喷射器 压缩/喷射制冷循环 喷嘴 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器几何结构对压缩/喷射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耿利红 马新灵 +1 位作者 魏新利 王中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73-1081,共9页
以R134a为工质,采用包含混合室内摩擦损失的等面积混合模型,研究了两相喷射器几何结构和工况参数对压缩/喷射制冷循环性能系数(COP)、单位容积制冷量(qv)、压缩比和排气温度的影响,并与传统压缩制冷循环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喷射... 以R134a为工质,采用包含混合室内摩擦损失的等面积混合模型,研究了两相喷射器几何结构和工况参数对压缩/喷射制冷循环性能系数(COP)、单位容积制冷量(qv)、压缩比和排气温度的影响,并与传统压缩制冷循环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喷射器存在一个最优面积比使压缩/喷射制冷循环COP和单位容积制冷量qv最大,且最优面积比值随工质的不同和工况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在相同工况参数下,以R134a为工质的喷射器最优面积比大于以R1234yf为工质的喷射器最优面积比;在相同工质和工况参数下,等面积混合模型计算的最优面积比小于等压混合模型的计算值,即在相同工质和工况参数下,按照等面积混合模型设计的喷射器外型尺寸较小;给出的以R134a和R1234yf为工质的喷射器最优面积比与冷凝温度、蒸发温度、过冷度和过热度之间的关联式,可供工程设计参考;在所进行的研究工况范围内,压缩/喷射制冷循环较传统压缩制冷循环COP最大可提高20%,单位容积制冷量qv最大可提高28%,此时冷凝温度为55℃,蒸发温度为-10℃,过冷度和过热度都为0℃,对应的喷射器最优面积比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喷射器 压缩/喷射制冷循环 面积比 工况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双蒸发器压缩/喷射式跨临界制冷循环 被引量:4
4
作者 马一太 管海清 +1 位作者 杨俊兰 刘圣春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3-77,共5页
为减小CO_2跨临界循环系统节流部分的膨胀功损失,提高系统性能,可在小型制冷系统中采用喷射器代替节流阀,部分回收工质从高压到低压过程的膨胀功。在对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CO_2跨临界压缩/喷射制冷循环的效率分析模型。... 为减小CO_2跨临界循环系统节流部分的膨胀功损失,提高系统性能,可在小型制冷系统中采用喷射器代替节流阀,部分回收工质从高压到低压过程的膨胀功。在对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CO_2跨临界压缩/喷射制冷循环的效率分析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合理的喷射器出口背压下,CO_2跨临界压缩/喷射制冷循环可以得到较高的循环性能。蒸发温度和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两工况的变化对该系统性能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在较低蒸发温度下,该系统可以明显降低压缩机出口温度,有利于系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跨临界循环 压缩 喷射制冷循环 喷射器 能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NH_3压缩/喷射复叠循环理论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马利蓉 马一太 管海清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7-60,共4页
为利用CO2跨临界循环气体冷却器放热段较大的温度滑移,减小节流部分的膨胀功损失,提高系统性能,可在制冷系统中利用CO2跨临界循环与NH3喷射循环复合实现压缩/喷射复叠式系统。在对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模型。计算结... 为利用CO2跨临界循环气体冷却器放热段较大的温度滑移,减小节流部分的膨胀功损失,提高系统性能,可在制冷系统中利用CO2跨临界循环与NH3喷射循环复合实现压缩/喷射复叠式系统。在对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模型。计算结果表明:NH3循环喷射器引射流体温度和出口的冷凝温度对引射系数影响很大,在较高引射流体温度和较低冷凝温度下,CO2跨临界压缩/喷射制冷循环可以得到较高的循环性能。在较低CO2跨临界循环蒸发温度和压缩机效率时,此循环相对基本循环有明显优势。降低发生器温差也是提高循环性能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跨临界循环 压缩/喷射制冷循环 喷射器 能效比(E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温冰箱压缩/喷射式混合制冷循环系统的设计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苏跃红 葛新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5-121,共7页
喷射器的性能、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是压缩/喷射式混合制冷循环能否成功地应用于双温冰箱的关键.本文对小型喷射器的设计计算及加工方案和混合循环制冷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细致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了喷射器的增压作用和... 喷射器的性能、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是压缩/喷射式混合制冷循环能否成功地应用于双温冰箱的关键.本文对小型喷射器的设计计算及加工方案和混合循环制冷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细致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了喷射器的增压作用和混合循环的节能作用;同时,说明了小型喷射器的简化加工方案是可行的,两个蒸发器串联设计的混合循环制冷系统是一种变工况适应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箱 压缩 喷射 喷射器 制冷循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双温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制冷性能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敬辉 陈江平 陈芝久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8-542,共5页
建立了对双温压缩/喷射混合蒸气压缩制冷循环进行理论分析的热力学模型,利用此模型对带有蒸发压力调节阀的双温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和三种压缩/喷射混合的双温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理论制冷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压缩/喷射混合制冷循... 建立了对双温压缩/喷射混合蒸气压缩制冷循环进行理论分析的热力学模型,利用此模型对带有蒸发压力调节阀的双温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和三种压缩/喷射混合的双温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理论制冷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压缩/喷射混合制冷循环可以回收膨胀阀和蒸发压力调节阀的节流损失,提高双温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高温蒸发器制冷量越大,双温压缩/喷射混合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的提高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 压缩/喷射混合制冷循环 制冷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热驱动新型压缩-吸收复合制冷循环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何丽娟 郑霄龙 +1 位作者 陈光明 唐黎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77-1182,共6页
针对传统低品位热驱动制冷空调的制冷效率低、不能连续工作等缺陷,从热力学原理出发,提出一种低品位热驱动压缩-吸收复合制冷系统并搭建用于测试压缩-吸收复合制冷系统性能的实验装置。在定流量(热水流量、冷却水流量和冷媒水流量相同)... 针对传统低品位热驱动制冷空调的制冷效率低、不能连续工作等缺陷,从热力学原理出发,提出一种低品位热驱动压缩-吸收复合制冷系统并搭建用于测试压缩-吸收复合制冷系统性能的实验装置。在定流量(热水流量、冷却水流量和冷媒水流量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系统性能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压缩-吸收复合制冷系统不仅可利用低品位热源制取高品位冷量,还具有较高的效率,且可扩宽吸收制冷系统的工作温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冷量 压缩-吸收复合制冷系统 传热传质 系统性能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温冰箱压缩/喷射式混合制冷循环的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苏跃红 葛新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31-435,共5页
通过对双温冰箱压缩/喷射式混合制冷循环系统的分析阐明了混合循环的节能原理,同时推导了混合制冷循环的理想制冷系数.理论计算表明混合制冷循环系统的效率比简单制冷循环的高.
关键词 压缩喷射式 制冷循环 YONG 双温冰箱 冰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握现代科学技术 提高装帧艺术水平
10
作者 王肖生 《现代出版》 1995年第2期28-28,共1页
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提高装帧艺术水平王肖生现代电脑的产生和发展,为编辑、美术设计人员提供了现代化的、先进的编辑加工、绘画创作及排版的手段。通过电脑,利用绘画专用的计算机软件,可以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和封面装帧设计。适合于绘... 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提高装帧艺术水平王肖生现代电脑的产生和发展,为编辑、美术设计人员提供了现代化的、先进的编辑加工、绘画创作及排版的手段。通过电脑,利用绘画专用的计算机软件,可以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和封面装帧设计。适合于绘画、装帧设计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主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ression ejec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C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