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5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助剂对植保无人机防控水稻病虫害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骆琴 姚晓明 +1 位作者 寿萌辉 周宇杰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986-991,共6页
为明确助剂在植保无人机防控水稻病虫害中的作用,选择火牛、怀农特、杰效利、激健及雅丰5种助剂对稻飞虱、二化螟等“三虫两病”开展了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每667 m^(2)添加怀农特30 mL、杰效利30 mL或激健15 mL 3种助剂能提高药剂防治... 为明确助剂在植保无人机防控水稻病虫害中的作用,选择火牛、怀农特、杰效利、激健及雅丰5种助剂对稻飞虱、二化螟等“三虫两病”开展了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每667 m^(2)添加怀农特30 mL、杰效利30 mL或激健15 mL 3种助剂能提高药剂防治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曲病的药效,对稻飞虱2次药后20 d防治效果分别为97.09%、97.74%和97.51%,比药剂单用效果提升2.02、2.67和2.44百分点;对二化螟防治效果为73.88%、70.99%和73.81%,比药剂单用效果提升6.17、3.28和6.10百分点;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为88.99%、88.43%和89.06%,比药剂单用效果提升1.09、0.53和1.16百分点;对稻曲病防治效果为86.21%、85.93%和88.26%,比药剂单用效果提升0.36、0.08和2.41百分点,但以上3种助剂与药剂单用的防治效果无显著性差异。而防治纹枯病时,每667 m^(2)添加火牛10 mL、怀农特30 mL或雅丰10 mL也能对药剂效果起到一定提升作用,防治效果分别为76.53%、74.11%和73.75%,分别比药剂单用效果提升2.94、0.52和0.16百分点,但相互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综上,助剂能一定程度提升植保无人机飞防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但在每667 m^(2)喷液量2 L的基础上效果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剂 植保无人机 水稻病虫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五”期间我国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演变与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创新
2
作者 卓富彦 张熠玚 +2 位作者 郭永旺 刘慧 鄂文弟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2,共4页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口粮作物,其病虫害防治工作关乎国家粮食安全。本文在对2016年至2024年全国植保专业统计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回顾了“十四五”期间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特征、造成的危害损失以及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同时,系统梳...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口粮作物,其病虫害防治工作关乎国家粮食安全。本文在对2016年至2024年全国植保专业统计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回顾了“十四五”期间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特征、造成的危害损失以及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同时,系统梳理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模式创新成果。在此基础上,针对未来水稻绿色安全生产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水稻等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病虫害 发生规律 绿色防控 集成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山区林下段木栽培紫芝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控
3
作者 徐江 黄威科 +3 位作者 肖自添 彭洋洋 何焕清 刘明 《中国食用菌》 2025年第3期90-96,共7页
为了解粤北山区林下段木栽培紫芝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并形成相应防控措施建议,于2022年至2024年对粤北山区林下段木紫芝栽培基地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持续调查,结合气候条件、栽培管理等分析病虫害发生种类及特点。发现粤北山... 为了解粤北山区林下段木栽培紫芝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并形成相应防控措施建议,于2022年至2024年对粤北山区林下段木紫芝栽培基地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持续调查,结合气候条件、栽培管理等分析病虫害发生种类及特点。发现粤北山区的气候特点是雨热同期,导致林下紫芝在生长期易遭受真菌等病害和虫害。病害主要有绿色木霉菌、黏菌、其他竞争性大型真菌等,其中绿色木霉菌的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重。虫害则主要有白蚁、夜蛾类幼虫、蛞蝓等,其中白蚁对段木菌棒危害最大,夜蛾类幼虫主要为害幼芝和生长期子实体,且为害后的子实体易被绿色木霉菌等病原菌复合侵染。研究基本摸清了粤北山区林下段木栽培紫芝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及其发生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木紫芝 药用菌 林下栽培 病虫害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土壤消毒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4
作者 翟长远 姜志文 +4 位作者 张春凤 李思 王志翀 窦汉杰 陈立平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4-25,共12页
土壤消毒是防治土传病虫害的有效措施,但传统化学方法存在生态环境与健康风险,亟需推动绿色物理防控技术发展。该研究系统综述了微波土壤消毒技术的研究进展,此技术通过微波辐射的热/非热效应协同作用实现土壤害虫及病原菌灭活,具有环... 土壤消毒是防治土传病虫害的有效措施,但传统化学方法存在生态环境与健康风险,亟需推动绿色物理防控技术发展。该研究系统综述了微波土壤消毒技术的研究进展,此技术通过微波辐射的热/非热效应协同作用实现土壤害虫及病原菌灭活,具有环保优势。该研究首先分析了不同频段(915、2450 MHz)微波的穿透特性及其在深层/浅层消毒中的应用差异;进而从微波-土壤互作机制角度,总结了工作参数(频率、功率等)与土壤物理特性对电磁场分布及消毒效果的影响规律,阐述了微波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调控效应。在装备研发方面,详细对比了国内外微波消毒设备的核心部件技术差异,指出中国在高功率微波发生器、智能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上的技术短板。针对当前存在的能效转化率低、深层消毒不均、生态安全性评估不足等瓶颈问题,提出未来应重点突破的研究方向:1)微波-土壤相互作用机理与非热效应机制研究;2)深层均匀高效消毒与能效优化技术研究;3)高功率微波发生器等核心部件与智能化控制系统研发。该文为微波土壤消毒技术的优化升级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技术路线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土壤消毒 土传病虫害 微波处理技术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葡萄主要病虫害种类、防控原则及5次关键化学防控技术
5
作者 王玉安 何自义 +3 位作者 雷玉奎 杨建宁 曾朝珍 张霁红 《中国果树》 2025年第5期119-122,共4页
开展葡萄园主要病虫害的精准识别和科学防控,对生产绿色、优质果品至关重要。分析了甘肃省葡萄园的主要病害有9种,主要虫害有5种,对葡萄造成危害的主要是病害。从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交替使用农药、不随意提高用... 开展葡萄园主要病虫害的精准识别和科学防控,对生产绿色、优质果品至关重要。分析了甘肃省葡萄园的主要病害有9种,主要虫害有5种,对葡萄造成危害的主要是病害。从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交替使用农药、不随意提高用药浓度,采收前不能喷施化学农药等5个方面总结提出了甘肃省葡萄园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原则和方法。同时,提出了5次关键化学防控的时期、选药及提高药效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葡萄 病虫害 种类 原则 化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水市桃园病虫害绿色防控策略研究
6
作者 陈建军 蒲建霞 +1 位作者 王耀辉 重亚军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2期117-120,123,共5页
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果树种,桃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天水市是甘肃省主要的桃产区之一,病虫害一直是制约当地桃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深入剖析天水市气候与桃园病虫害发生的关系、病虫害发生... 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果树种,桃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天水市是甘肃省主要的桃产区之一,病虫害一直是制约当地桃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深入剖析天水市气候与桃园病虫害发生的关系、病虫害发生特点以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桃园病虫害绿色防控策略,从坚持绿色防控原则、普及绿色防控理念、构建绿色防控体系、推广绿色防控措施等方面,通过实例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旨在为天水市桃园病虫害的有效防控提供借鉴和参考,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当地桃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园病虫害 绿色防控 天水市 防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PEST分析的慢性病防控医防融合现状及对策
7
作者 李丽清 李闯 曾传美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38,共4页
开展慢性病防控医防融合可使健康服务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慢性病发生,延缓并发症出现,可以节约医疗成本、减轻疾病负担及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为有效推进慢性病防控医防融合工作的有序开展,借助SWOT-PEST分析工具,从政治、经济、社会... 开展慢性病防控医防融合可使健康服务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慢性病发生,延缓并发症出现,可以节约医疗成本、减轻疾病负担及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为有效推进慢性病防控医防融合工作的有序开展,借助SWOT-PEST分析工具,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方面综合分析慢性病防控医防融合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为开展慢性病健康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防控 医防融合 医防协同 SWOT-PEST 慢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板栗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8
作者 朱傲然 汪贤禄 +1 位作者 褚玉杰 杨春惠 《贵州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4,15,共5页
湖北省是我国板栗主要产区之一,栽培品种和野生遗传资源极其丰富,板栗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近年来产业发展遇到了瓶颈。为探索湖北省板栗产业发展受阻原因,在全省板栗生产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板栗产业情况调研活动。根据调研结果分析,摸清... 湖北省是我国板栗主要产区之一,栽培品种和野生遗传资源极其丰富,板栗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近年来产业发展遇到了瓶颈。为探索湖北省板栗产业发展受阻原因,在全省板栗生产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板栗产业情况调研活动。根据调研结果分析,摸清了当前湖北省板栗产业的情况及存在的瓶颈问题,并提出了加大板栗生产新技术培训力度、开展板栗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推广板栗品种区域化种植、实施区域品种改良、推行标准化生产、发展板栗林下复合经济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病虫害防治 林下经济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9
作者 张毅 马小泾 曹瑛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74-77,共4页
为有效控制甘薯病虫危害,研究开展了甘薯品比试验和药剂筛选试验。甘薯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西瓜红和济薯26生长性状优、抗病虫性强、产量高、口感细腻香甜,可作为引进品种在西安地区大面积示范推广。药剂试验结果表明,生产上白僵菌用量为1... 为有效控制甘薯病虫危害,研究开展了甘薯品比试验和药剂筛选试验。甘薯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西瓜红和济薯26生长性状优、抗病虫性强、产量高、口感细腻香甜,可作为引进品种在西安地区大面积示范推广。药剂试验结果表明,生产上白僵菌用量为1 kg/667 m^(2),对地下害虫防治效果达70%以上,且无毒无味,无环境污染,同时,白僵菌对地下害虫具有持续感染力,害虫一经感染可连续浸染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病虫害 品种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露地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治技术
10
作者 吕艳玲 张家旺 +3 位作者 张丽丽 刘石磊 刘威 何明 《辽宁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91-92,共2页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作为一种危害面广、毁灭性强的典型种传病害,给西瓜种植业构成严重威胁。文中简要介绍了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在田间发病时的主要症状及发病规律,结合辽宁露地西瓜的种植模式及环境气候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作为一种危害面广、毁灭性强的典型种传病害,给西瓜种植业构成严重威胁。文中简要介绍了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在田间发病时的主要症状及发病规律,结合辽宁露地西瓜的种植模式及环境气候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 发病症状 发病规律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理念下食用菌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11
作者 荆瑞勇 吴楠 +2 位作者 李喜梅 方淑梅 王丽艳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4期114-117,共4页
为培养适应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基于OBE理念,对食用菌相关课程教学改革路径进行探索实践,形成了以食用菌课程为主线、学生兴趣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说,完善食用菌相关课程体系,增加食用菌制种学、食用菌病虫... 为培养适应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基于OBE理念,对食用菌相关课程教学改革路径进行探索实践,形成了以食用菌课程为主线、学生兴趣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说,完善食用菌相关课程体系,增加食用菌制种学、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学等课程,结合企业需求,成立灵芝品种栽培、黑木耳种质资源鉴定、双孢蘑菇菌种研发等学生小组,对其进行单独或分组培养,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专业教师能力培训,组建跨学科专业教学团队,融入企业生产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学生直接进入实验室进行菌种选育、病虫害检测与防治等研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课程实验、教师研究室项目完成度与推进度、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考核评价,筛选出具备从事食用菌生产和研究的应用型人才。实践表明,该教学改革模式下,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真菌学概论课程成绩及格率在93.2%~93.5%,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学课程及格率在96.8%及以上。本文为食用菌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食用菌 菌种选育 双孢蘑菇菌种研发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果树病虫害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
12
作者 张勇 齐素敏 高瑞 《落叶果树》 2025年第4期7-10,共4页
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果树产区,然而,病虫害问题严重影响着果树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对山东省果树病虫害发生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当前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对策和未来发展趋势建议,旨在为山东省果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果树产区,然而,病虫害问题严重影响着果树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对山东省果树病虫害发生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当前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对策和未来发展趋势建议,旨在为山东省果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果树 病虫害 防治对策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地区软枣猕猴桃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13
作者 赫亮 《辽宁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74-77,共4页
软枣猕猴桃果实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近年来,随着软枣猕猴桃的种植区域不断扩大,软枣猕猴桃的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软枣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参考现有的研究成果,系统地总结了软枣猕猴桃常见病虫(螨)害的危害特征、发病原因、... 软枣猕猴桃果实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近年来,随着软枣猕猴桃的种植区域不断扩大,软枣猕猴桃的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软枣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参考现有的研究成果,系统地总结了软枣猕猴桃常见病虫(螨)害的危害特征、发病原因、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以期为软枣猕猴桃病虫害防控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 病虫害 危害特征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娄底市蔬菜主要病虫害及其绿色防控对策研究
14
作者 肖姣娣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8-92,共5页
在通过实地现场调查摸清娄底市蔬菜主要病虫害发生与为害情况基础上,提出了积极构建“12345”全方位立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认真落实绿色防控实用技术的应对策略,并针对监测预警、农业防控、生物防控、物理防控、化学防控的落地实... 在通过实地现场调查摸清娄底市蔬菜主要病虫害发生与为害情况基础上,提出了积极构建“12345”全方位立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认真落实绿色防控实用技术的应对策略,并针对监测预警、农业防控、生物防控、物理防控、化学防控的落地实施主要实用技术要点进行了重点分析,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主要病虫害 绿色防控 娄底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优质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青 余永亮 +9 位作者 许兰杰 杨红旗 谭政委 李春明 孙瑶 董薇 安素妨 鲁丹丹 李磊 梁慧珍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3期38-41,共4页
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叶片入药,是一种常用的大宗中药材,药用和经济价值较高。本文从其品种选择、选地整地和繁殖方法等7个方面总结分析了该植物优质栽培技术。包括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产量高、品质好且综合抗性强的优良品种;选择阳光... 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叶片入药,是一种常用的大宗中药材,药用和经济价值较高。本文从其品种选择、选地整地和繁殖方法等7个方面总结分析了该植物优质栽培技术。包括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产量高、品质好且综合抗性强的优良品种;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条件良好且肥沃的壤土及砂质壤土,种植前进行深耕、施肥;其繁殖技术包括分株繁殖、根茎繁殖和扦插繁殖等;适宜种植密度在9.75万~12.00万株/hm^(2),根茎繁殖的根茎量以3000kg/hm2为宜;种植后,适时进行中耕除草、施肥、灌溉、平茬和疏密等规范化管理工作,促进植株生长;田间病虫害防治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适时采收,根据其应用特性进行加工存储。本文为艾标准化生产和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 根茎繁殖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病虫草害无人机遥感精准监测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朝贺 张立娇 +10 位作者 董志平 王永芳 谢剑锋 封哲 苏增朝 王孟泉 董丽君 张大鹏 方美娟 甄文超 王烨 《河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55-65,100,共12页
无人机遥感技术因具有高效、灵活、高分辨率的优势,逐渐成为作物病虫草害监测的重要工具。本研究从生态学角度,以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的病虫草害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采用可见光数码相机采集的数码图像,以低成本的数据采集... 无人机遥感技术因具有高效、灵活、高分辨率的优势,逐渐成为作物病虫草害监测的重要工具。本研究从生态学角度,以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的病虫草害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采用可见光数码相机采集的数码图像,以低成本的数据采集对形态差异大或色泽变化明显的病虫草害进行精准监测,包括以小麦散黑穗病为代表的种传病害、以小麦茎基腐病为代表的土传病害、以小麦条锈病为代表的气传流行性病害、以节节麦等为代表的杂草。优化了对不同类型病虫草害无人机监测的飞行高度、飞行方向、打点拍摄倾角等具体量化的作业参数,并采用语义分割模型对图像中的目标进行监测,进一步探索了精准遥感监测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对小麦或玉米收获前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的精准监测,制定下一生长季节或年度的科学防控对策,在充分发挥耕作栽培等农业生态调控措施控制或压低病虫草害基数的基础上,优先选用物理、生物等绿色防控技术,周年循环实施精准监测与绿色一体化防控的有效结合,最终达到了对区域病虫草害生态治理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 病虫草害 遥感精准监测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芹菜生产现状调查与分析
17
作者 程佳旭 丰硕 +3 位作者 曹伟平 贾海民 吴青君 宋健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7-191,共5页
针对河北省芹菜生产中面临的连作障碍、病虫害频发等主要问题,围绕芹菜种植规模、种植方式、茬口安排等基本情况以及主要病虫害种类和防治情况开展调查。结果表明,河北省芹菜种植主要集中在春季、秋季和冬季,以露地种植和设施种植为主,... 针对河北省芹菜生产中面临的连作障碍、病虫害频发等主要问题,围绕芹菜种植规模、种植方式、茬口安排等基本情况以及主要病虫害种类和防治情况开展调查。结果表明,河北省芹菜种植主要集中在春季、秋季和冬季,以露地种植和设施种植为主,常使用化学药剂对芹菜病虫害进行防治。除常见病虫害,新发现了为害芹菜的地下害虫韭蛆和根螨。同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对芹菜种植提出了对策建议,助力河北省芹菜产业绿色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芹菜 生产现状 病虫害发生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应用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8
作者 史建平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病虫害对全球粮食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利用农业机械开展的大面积化学植保存在效果不稳定、成本高、环境污染以及对人体健康危害等问题,利用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对病虫害的实时监测和精准防治,能有效提高防治效果和农业生产效率。该文结合... 病虫害对全球粮食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利用农业机械开展的大面积化学植保存在效果不稳定、成本高、环境污染以及对人体健康危害等问题,利用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对病虫害的实时监测和精准防治,能有效提高防治效果和农业生产效率。该文结合自动控制技术特征,分析了我国农业病虫害防治的现状及技术需求,例举了自动控制技术应用的典型技术与区域性应用实例,倡导与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融合,探索更加精确、绿色的病虫害防治新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 农业 病虫害防治 应用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警与应急防控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董 汤启国 +2 位作者 王红波 邱威 熊炜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5年第1期25-40,共16页
随着农业的发展,重大病虫害对农林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和食品安全威胁日益严重。2024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面临22种病虫害的挑战,预计影响面积达155411 khm^(2)次,产量损失超1.5×10^(11)t。综述了农作物病虫害预警与应急防控技术的现状... 随着农业的发展,重大病虫害对农林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和食品安全威胁日益严重。2024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面临22种病虫害的挑战,预计影响面积达155411 khm^(2)次,产量损失超1.5×10^(11)t。综述了农作物病虫害预警与应急防控技术的现状,其中病虫害预警技术包括物联网、遥感技术和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应急防控技术涵盖了化学通信机制的理解以开发新药剂和装备、物理消杀和智能防控产品的创新、生物防治资源的利用与产品创新、害虫致害性变异机制的研究以及植物抗性品种的可持续利用技术、害虫抗药性机制的研究与治理技术的开发,以及病虫害生态调控机理的研究与应用技术,旨在通过多学科交叉合作,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控制,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探讨了病虫害预警与应急防控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分析了其在农业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概括了各领域面临的挑战,例如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精度不够,病虫害图像自动识别技术样本采集困难,化学防治未能实现精准施药,绿色制剂的生产工艺和市场化推广较为滞后以及病虫害预警系统的建设尚不完善等问题。未来,应加快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病虫害预警,推动智慧农业与病虫害预警系统建设,研究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病虫害图像自动识别技术与化学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害预警 应急防控 物理防治 抗药性机制 生态调控策略 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烟株内生真菌分离及功能菌株筛选和鉴定
20
作者 张莲朋 徐敏 +4 位作者 杨建新 杨晋燕 王俊 徐建强 康业斌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3-524,共12页
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从三门峡不同植烟区、不同生育时期的烟草根、茎、叶中分离培养内生真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及菌丝生长速率法筛选对烟草疫霉有抑制作用的菌株,紫外分光光度法进一步筛选产吲哚-3-乙酸(IAA)能力强的菌株,并结合产... 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从三门峡不同植烟区、不同生育时期的烟草根、茎、叶中分离培养内生真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及菌丝生长速率法筛选对烟草疫霉有抑制作用的菌株,紫外分光光度法进一步筛选产吲哚-3-乙酸(IAA)能力强的菌株,并结合产孢形态和基因序列比对鉴定功能菌株。通过基质拌菌和发酵液灌根的方法,测定优势菌株对烟草植株的促生能力及防治黑胫病的效果。结果表明:从灵宝市和卢氏县烟株的根、茎、叶中共获得360株内生真菌。初筛和复筛中,有26个和6个菌株对烟草疫霉的抑制率在50%以上,分别为50.12%~100.00%和51.13%~92.76%。IAA定性结果显示,26株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色反应;定量结果显示,共有10株菌株IAA产量达到5 mg/L。经分类鉴定,1株同时具拮抗及促生作用的菌株T 2#XY1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该菌株经过基质拌菌处理后,显著改善了根系发育,烟苗根系总投影面积、总表面积和根尖数分别显著增长了37.81%、37.75%和29.98%;对烟草生长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最大叶长和叶面积分别显著增长了13.05%和15.63%;对烟草根系防御酶活性的提升也尤为显著,具体表现为: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提高了108.50%、246.99%、40.09%、455.87%,此外,丙二醛(MDA)含量也显著提高了17.00%。温室防效结果显示,经T 2#XY1菌株发酵液1×10^(6) CFU/mL灌根处理21 d后,黑胫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降低,防效高达73.94%。综上,该菌株具有促进烟草生长和防治黑胫病的潜力,有望应用于烟草黑胫病的绿色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内生真菌 烟草黑胫病 分离鉴定 促生与防病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