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解析天龙泉米香型白酒的挥发性组分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谢凯筠 张龙 +8 位作者 梁振荣 韦玉婵 李江 叶静萱 余晓乾 韦海丹 甘秋莉 陈双 徐岩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9-316,共8页
采用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 采用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GC-TOFMS)技术解析了天龙泉米香型白酒挥发性组分特征。采用该技术并结合多种检索比对方式在天龙泉米香型白酒中鉴定出挥发性化合物505种,其中339种为天龙泉米香型白酒的潜在香气活性组分,包括86种酯类、50种芳香族、42种醇类、40种醛类、32种含氧杂环化合物、30种酮类、25种萜烯类、19种有机酸类、11种含硫化合物和4种含氮杂环化合物,表明了米香型白酒中香气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含量角度上,不同贮存期的米香型白酒样品呈现明显差异,在时间维度上具有一定规律。其中,变化较大的化合物是醇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和醛类化合物,可能是受到了企业生产工艺的调整和陈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共同影响。该研究更深入地认识了米香型白酒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丰富了米香型白酒风味化学的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香型白酒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顶空固相微萃取 液液萃取 挥发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前处理方法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解析红星二锅头白酒的风味成分
2
作者 于立娟 田红云 +3 位作者 单群 孟士皓 冯思雨 邹弯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2-340,I0021-I0047,共36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GC-TOF-MS)以及香气活度值(odour active value,OAV),对红星二锅头白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全面解析。研究发现,HS-SPME、LLE分别定性出928、802种挥发性化合物,共计定性出1304种挥发性化合物,共同定性出426种挥发性化合物。基于HS-SPME数据,通过香气数据库筛选出具有香气特征的382种香气化合物,其中酯类相对百分含量占比最高,其次是醇类、酸类和醛类。计算得到了49种香气化合物OAV>1,其中酯类(辛酸乙酯、异戊酸乙酯等)和萜烯类(β-大马酮)对白酒风味的贡献最大,醛类(异戊醛、己醛等)和含硫类(二甲基三硫)其次,醇类(1-辛烯-3-醇)和含氮类(2,3,5-三甲基吡嗪)也有一定风味贡献。该研究丰富了红星二锅头白酒的风味研究,也为下一步生产研究及调控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星二锅头白酒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GC×GC-TOF-MS) 挥发性化合物 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 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 L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香薷水提物HPLC特征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娟 王玉玉 +2 位作者 杨子辉 刘秀斌 曾建国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石香薷药材用于精油提取后的水提液中仍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开发为饲料添加剂的价值,从而实现石香薷资源的综合利用。采用HPLC法,按照优化后的色谱条件对24批石香薷水提取物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建立了不同产地石香薷水... 石香薷药材用于精油提取后的水提液中仍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开发为饲料添加剂的价值,从而实现石香薷资源的综合利用。采用HPLC法,按照优化后的色谱条件对24批石香薷水提取物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建立了不同产地石香薷水提物的HPLC特征图谱,共确定8个特征峰,经对照品比对确定特征峰5、7、8分别为野黄芩苷、迷迭香酸和黄芩素-7-甲醚,设定迷迭香酸为参照峰(S峰),特征峰1~8的相对保留时间的规定值分别为0.176、0.444、0.495、0.676、0.765、0.954、1.000、1.618,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考察中各特征峰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03%~0.57%、0.01%~0.31%、0.04%~0.15%,相对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88%~2.60%、1.39%~3.33%、1.95%~4.54%。该研究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为石香薷水提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开发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香薷水提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特征图谱 资源综合利用 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二维液相色谱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4
4
作者 高雯 宋慧鹏 +1 位作者 杨华 李萍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128,共8页
中药的组成复杂,其化学成分的表征和识别一直是中药研究的基础和关键。在线二维液相色谱是基于两种分离模式构建的色谱分析技术,主要包括中心切割二维液相色谱和全二维液相色谱两种模式,因二者具有更高的峰容量而在中药研究中备受青睐... 中药的组成复杂,其化学成分的表征和识别一直是中药研究的基础和关键。在线二维液相色谱是基于两种分离模式构建的色谱分析技术,主要包括中心切割二维液相色谱和全二维液相色谱两种模式,因二者具有更高的峰容量而在中药研究中备受青睐。该文对在线二维液相色谱技术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讨论,并对二维液相色谱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物质基础表征、活性成分筛选等研究方面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液相色谱 中心切割二维液相色谱 中药分析 活性成分筛选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用于银杏叶提取物成分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陈学国 孔亮 +2 位作者 盛亮洪 厉欣 邹汉法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51,共6页
建立了全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离分析模式,将质脂体色谱柱和ODS反相色谱柱作为二维分析色谱柱,二者通过一个连有两个0 5mL定量环的八通阀耦联。质脂体色谱柱上的馏分在反相色谱柱上分离后,直接进入紫外 检测器,然后经分流器分流后进... 建立了全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离分析模式,将质脂体色谱柱和ODS反相色谱柱作为二维分析色谱柱,二者通过一个连有两个0 5mL定量环的八通阀耦联。质脂体色谱柱上的馏分在反相色谱柱上分离后,直接进入紫外 检测器,然后经分流器分流后进入大气压电离质谱。将该体系用于银杏叶提取物的组成研究,共检测到至少41个组分,结合紫外 可见光谱和质谱信息,其中13个组分初步鉴定为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白果内酯、槲皮素芸香糖苷、槲皮素、槲皮素 3 O β D 葡萄糖基(1 2) α L 鼠李糖苷、槲皮素 3 O β D 葡萄糖苷、异鼠李素、山柰酚 3 O β D 芸香糖基(1 2) α L 鼠李糖苷、异鼠李素 3 O β D 芸香糖苷、山柰酚 3 O β D 葡萄糖苷、山柰酚和山柰酚 3 O β D 芸香糖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液相色谱 质谱 银杏叶提取物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二维液相色谱(IEC/RP)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智聪 张庆合 +2 位作者 张维冰 李彤 赵中一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6-429,共4页
以 IEC/RP模式构建了二维液相色谱系统 ,采用平行交替柱捕集分析的 2位十通切换阀作接口 ,第一维洗脱产物按 1 0∶ 1的分流比分流后 ,得到 IEC和 RP切换谱图 .以 5个标准蛋白混合物的分离评价该系统 ,在单独一维模式中不能分离的样品在... 以 IEC/RP模式构建了二维液相色谱系统 ,采用平行交替柱捕集分析的 2位十通切换阀作接口 ,第一维洗脱产物按 1 0∶ 1的分流比分流后 ,得到 IEC和 RP切换谱图 .以 5个标准蛋白混合物的分离评价该系统 ,在单独一维模式中不能分离的样品在全二维液相色谱中得到了很好的分离 .二维系统的峰容量为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液相色谱 蛋白质 峰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全二维微柱液相色谱分离平台的构建 被引量:6
7
作者 袁辉明 张丽华 +2 位作者 张维冰 梁振 张玉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7-230,共4页
采用自动进样器和一套二元梯度泵构建了以阳离子交换色谱-反相色谱(SCX-RPLC)为分离模式的新型全二维微柱液相色谱分离平台。在第一维分离中,通过自动进样器将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以台阶梯度输送至SCX柱上,实现肽段的分级洗脱。洗脱下的肽... 采用自动进样器和一套二元梯度泵构建了以阳离子交换色谱-反相色谱(SCX-RPLC)为分离模式的新型全二维微柱液相色谱分离平台。在第一维分离中,通过自动进样器将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以台阶梯度输送至SCX柱上,实现肽段的分级洗脱。洗脱下的肽段经C8预柱富集、除盐后,进入第二维C18RPLC柱上,通过线性梯度实现进一步的分离。采用该平台分离了5种标准蛋白的酶解产物,系统峰容量可达1467。结果表明,该平台可以自动完成进样、除盐、分离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微柱液相色谱 自动进样器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使用——以氯氧化磺胺甲噁唑降解产物的分析与鉴定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高珊珊 曲有鹏 +2 位作者 田家宇 林巍 崔福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7-100,共4页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对氯氧化磺胺甲噁唑的降解产物进行定性分析,是综合实验。该实验有效结合了前期的科研成果,涉及到水处理领域中的氯氧化工艺和现代色谱学、质谱学等学科内容,知识要点多,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有利于提高...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对氯氧化磺胺甲噁唑的降解产物进行定性分析,是综合实验。该实验有效结合了前期的科研成果,涉及到水处理领域中的氯氧化工艺和现代色谱学、质谱学等学科内容,知识要点多,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和科研能力。该综合实验也可作为开放教学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综合实验 氯氧化 磺胺甲噁唑 降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液相色谱接口的改进及其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笃信 张凌怡 +2 位作者 李彤 杜一平 张维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3-167,共5页
随着蛋白质组学、本草物质组学等组学概念的提出,所需分析的样品的成分越来越复杂,因此具有强大分离能力的多维液相色谱技术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二维液相色谱中第二维的分离性能和速度是整个分离系统性能的关键。基于捕集柱模式,... 随着蛋白质组学、本草物质组学等组学概念的提出,所需分析的样品的成分越来越复杂,因此具有强大分离能力的多维液相色谱技术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二维液相色谱中第二维的分离性能和速度是整个分离系统性能的关键。基于捕集柱模式,我们采用经特殊设计的流路系统,使得双捕集柱型接口具有预分离的功能。样品从第一维流出以后被富集在捕集柱1的柱头,经过脱盐后,正冲捕集柱,捕集柱1与第二维色谱柱联用对富集的样品进行分离,增加了第二维分离效率。当捕集柱上的样品全部被洗脱到第二维色谱柱上时,捕集柱2已经完成对第一维洗脱液中样品的捕集和脱盐,此时将阀进行切换,捕集柱2与第二维色谱柱直接相连进行洗脱。循环切换捕集柱1和捕集柱2,维持较高的阀切换频率,实现了第二维色谱柱的连续洗脱。因此保证了第二维分离具有较快速度,同时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使用35mm长捕集柱和十通阀为接口,以弱阴离子交换(WAX)色谱为第一维分离模式,以反相(RP)色谱为第二维分离模式,构建了WAX-RP二维液相色谱系统(2D-LC system)。以小鼠血清为样品对系统进行了初步评价。色谱流出曲线出现了明显的界面现象,这是由于捕集柱流动相中含有的较多盐分流出时的背景吸收造成的。同时,由于界面两侧的流动相黏度不同产生了黏性指进(VF)现象。当第二维色谱柱长度为50mm时,理论上可将第二维分离效能提高70%。该接口可以应用于多种二维液相色谱模式,适用于蛋白质组学和本草物质组学研究中对于复杂样品的分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液相色谱 改进型捕集柱接口 小鼠血清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形优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混合酚与吡嗪烷基化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闵顺耕 邓勃 陈培榕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用改进单纯形与加权形心单纯形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苯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邻-甲基苯酚、邻-硝基苯酚与α-萘酚混合物及吡嗪烷基化产物的条件,讨论了各种参数对优化分离的影响,提出了一个优化综合评价指标,建...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用改进单纯形与加权形心单纯形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苯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邻-甲基苯酚、邻-硝基苯酚与α-萘酚混合物及吡嗪烷基化产物的条件,讨论了各种参数对优化分离的影响,提出了一个优化综合评价指标,建立了混合酚及吡嗪烷基化产物的分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吡嗪 烷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线全二维逆流色谱-液相色谱分离莪术油成分 被引量:1
11
作者 童新 金洋 +3 位作者 金晶 刘萍 吴春艳 童胜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15-1120,共6页
中药挥发油成分复杂,一维色谱分离由于有限的峰容量难以完全分离中药挥发油成分,全二维气相色谱为分离挥发油成分提供了有力的方法,然而气相色谱一般无法用于天然活性成分的筛选。为建立挥发油成分全二维色谱分析新方法,研究建立以液相... 中药挥发油成分复杂,一维色谱分离由于有限的峰容量难以完全分离中药挥发油成分,全二维气相色谱为分离挥发油成分提供了有力的方法,然而气相色谱一般无法用于天然活性成分的筛选。为建立挥发油成分全二维色谱分析新方法,研究建立以液相色谱为基础的全二维色谱分离分析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全二维逆流色谱-液相色谱分离莪术油成分的方法,并探讨两种色谱技术之间的正交性,为活性成分筛选提供新的技术支持。通过优化离线全二维逆流色谱-液相色谱分离方法,对全二维色谱峰容量、正交性和空间覆盖率进行度量。优化液相色谱分析条件并筛选逆流色谱分离两相溶剂体系,通过比色法筛选了逆流色谱两相溶剂体系并采用下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290~375 min采用推挤洗脱,莪术油在第一维逆流色谱分离中达到了良好的分离。第二维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组成为乙腈(A)和水(B)。梯度洗脱程序为0~10 min,50%A~65%A;10~14 min,65%A;14~21 min,65%A~85%A;21~25 min,85%A~95%A;25~30 min,95%A~55%A;30~40 min,55%A。在上述条件下进行全二维色谱分析,结果表明该全二维分离体系总峰容量达954个,理论峰容量达到一维色谱的10倍以上,同时具有良好的正交性(线性相关性r=0.17)和空间覆盖率(68.1%)。以上结果表明,离线全二维逆流色谱-液相色谱分离莪术油具有良好的正交性,能显著提高复杂样品的分离效果,为挥发油物质基础研究和活性成分筛选以及二维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流色谱 液相色谱 全二维色谱 正交性 莪术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40
12
作者 饶竹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48-1962,共15页
随着地质工作重点由资源向资源与环境并重的转变,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成为地质调查和地质科研工作新的重要技术支撑。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主要分为样品采集与保存、样品前处理以及检测等部分。本文简述了地质行业环境有机污染物... 随着地质工作重点由资源向资源与环境并重的转变,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成为地质调查和地质科研工作新的重要技术支撑。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主要分为样品采集与保存、样品前处理以及检测等部分。本文简述了地质行业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和现状;介绍了环境有机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方法;从分析原理、基本结构、应用范围、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重点介绍了固相萃取、快速溶剂萃取、凝胶渗透色谱、吹扫-捕集等有机样品提取、净化、进样等前处理技术以及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同时也对近年快速发展的全二维气相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和液相色谱-质谱等新技术作了评述。文章收集了近年环境有机分析测试技术应用研究文献四十多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试技术 样品采集与保存 液-液萃取 固相萃取 固相微萃取 基体分散固相萃取 膜萃取 静态顶空进样 吹扫-捕集进样 凝胶渗透色谱 索氏抽提 快速溶剂萃取 微波萃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 超声萃取 气相色谱 全二维气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质谱 液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型手性固定相制备及手性分离综合实验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伟 柏正武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47,共4页
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合成了纤维素-三(1-萘基氨基甲酸酯),再将其涂覆于氨丙基硅胶表面,制备成手性固定相。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扫描电镜等方法对纤维素衍生物及固定相进行了表征。将该固定相填充于空的色谱柱中,制... 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合成了纤维素-三(1-萘基氨基甲酸酯),再将其涂覆于氨丙基硅胶表面,制备成手性固定相。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扫描电镜等方法对纤维素衍生物及固定相进行了表征。将该固定相填充于空的色谱柱中,制备成手性色谱柱,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了所制备色谱柱对几种手性样品的对映体分离性能。本实验涉及有机合成和表征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手性药物色谱分析等应用性问题,综合性较强,可作为大学本科综合实验教学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化学实验 手性固定相 对映体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全二维液相色谱系统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政 唐涛 +3 位作者 杨三东 孙元社 李彤 张维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6-532,共7页
基于蛋白质的尺寸及带电性质,将凝胶过滤色谱(GFC)与离子交换色谱(IEC)两种分离模式结合,采用双捕集柱接口构建了GFC/2×IEC二维液相色谱(2-D LC)分离系统,同时考虑离子交换色谱分离蛋白质对等电点范围的限制,进一步结合中心切割平... 基于蛋白质的尺寸及带电性质,将凝胶过滤色谱(GFC)与离子交换色谱(IEC)两种分离模式结合,采用双捕集柱接口构建了GFC/2×IEC二维液相色谱(2-D LC)分离系统,同时考虑离子交换色谱分离蛋白质对等电点范围的限制,进一步结合中心切割平行柱的方法实现对蛋白质的全二维分离。为与后续蛋白质在线酶解、多肽分离及质谱鉴定匹配,系统中采用常规柱以保证蛋白质质谱鉴定对样品量的要求,3种常规分离柱分别选用凝胶过滤色谱柱TSK-GEL G3000SW_(XL)(300 mm×7.8 mm,5μm)、强阴离子交换色谱柱Hypersil SAX(100 mm×4.6 mm,10μm)和强阳离子交换色谱柱Hypersil SCX(100 mm×4.6 mm,10μm)。最终以酵母细胞蛋白质提取液为样品,对构建的二维系统加以评价,在总蛋白质浓度13.5 mg/mL、上样体积100μL的条件下,将第一维分离等时间切割17次,并将切割馏分全部导入第二维继续分离,二维系统在148 min内获得的总峰容量达到884。说明所构建的系统可以用于蛋白质的在线全二维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液相色谱 凝胶过滤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强阴离子交换 强阳离子交换 蛋白质 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分析测试方法的正交试验与电脑编程 被引量:1
15
作者 储成顶 梁伟 +2 位作者 赵国琴 金忠秀 陶芳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6-39,共4页
报道综合型试验的建立过程,以建立药用辅料中乳酸测定方法为例介绍综合型试验概念。学生参与编程制作正交分析模板;以正交试验选择考查该方法的4个重要因素及水平。确立方法后按中国药典要求做方法学研究。模板成功建立于Excel平台,正... 报道综合型试验的建立过程,以建立药用辅料中乳酸测定方法为例介绍综合型试验概念。学生参与编程制作正交分析模板;以正交试验选择考查该方法的4个重要因素及水平。确立方法后按中国药典要求做方法学研究。模板成功建立于Excel平台,正交试验获得了方法优选条件参数,方法按中国药典规定进行论证:线性范围为2~100μg/mL;检出限为0.5μg/mL;平均回收率为0.96;日内RSD为0.02。综合型实验效果较好,所建测定方法已符合2010年中国药典关于杂质限量检测方法的规定,是检测此类辅料中乳酸含量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型实验 分析测试 正交试验 聚乳酸 乳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提取复方川芎丹参中的有效成分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伟 丘泰球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3-188,共6页
通过设计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复方川芎丹参中阿魏酸、川芎嗪和丹参IIA等多指标的含量进行综合评分,优选出复方川芎丹参中有效成分超临界CO2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复方川芎丹参中有... 通过设计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复方川芎丹参中阿魏酸、川芎嗪和丹参IIA等多指标的含量进行综合评分,优选出复方川芎丹参中有效成分超临界CO2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复方川芎丹参中有效成分的适宜工艺条件是,提取压力20 MPa,提取温度55℃,原料粒度为24目,夹带剂用量为0.75 mL/g。在这一条件下,阿魏酸、川芎嗪和丹参酮IIA的提取率分别可达到125.74μg/g(RSD=0.84%)、61.68μg/g(RSD=1.23%)和131.31μg/g(RSD=0.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提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阿魏酸 川芎嗪 丹参酮Ⅱ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型离子交换填料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17
作者 李伟 欧阳藩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30-133,共4页
填料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填料综合评估的前提。根据生化分离中对填料的要求,本文将离子交换填料的评估指标分成两方面:即稳定性能与操作性能,其中稳定性为达成性指标,操作性为评优指标。后者可以用产率来概括,由3个因素构成,即... 填料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填料综合评估的前提。根据生化分离中对填料的要求,本文将离子交换填料的评估指标分成两方面:即稳定性能与操作性能,其中稳定性为达成性指标,操作性为评优指标。后者可以用产率来概括,由3个因素构成,即动态吸附容量、得率和循环时间。得率可通过回收率和分离度来反映,循环时间可通过流速与再生系数反映。上述结构组成离子交换填料评估指标体系。文献统计及实验数据分析证实了指标集构建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离子交换 综合评估 指标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液相色谱分离及鉴定滁菊中的多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6
18
作者 田东 朱栋梁 +5 位作者 徐志强 陈刚 蒋金辉 田振峰 陈开波 杨俊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17-922,共6页
将Lichrospher diol-5亲水柱和Cortecs C18+反相柱组合,构建了亲水/反相二维液相色谱系统(HILIC/RPLC),理论峰容量为1 117。采用表面积覆盖法定量计算该系统分离多酚类化合物的正交性指数SCG为0.56,表明二维柱系统有着良好的峰分辨率和... 将Lichrospher diol-5亲水柱和Cortecs C18+反相柱组合,构建了亲水/反相二维液相色谱系统(HILIC/RPLC),理论峰容量为1 117。采用表面积覆盖法定量计算该系统分离多酚类化合物的正交性指数SCG为0.56,表明二维柱系统有着良好的峰分辨率和正交性。利用该系统对滁菊样品甲醇提取液中的多酚进行分离和鉴定,在二维空间中分离得到23个物质的色谱峰,通过对比标准样品和滁菊样品的保留时间和紫外吸收光谱,鉴定出13种多酚类物质,包括芹菜素、香叶木素、金合欢素、金合欢素-7-O-葡糖苷、绿原酸、异鼠李素-3-O-葡糖苷、香叶木素-7-O-葡糖苷、金合欢素-7-O-芸香苷、圣草酚-7-O-葡糖苷、槲皮素苷、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芹菜苷。首次发现滁菊中含有异鼠李素-3-O-葡糖苷、金合欢素-7-O-芸香苷、圣草酚-7-O-葡糖苷、芹菜苷等多酚类化合物。其中,异鼠李素-3-O-葡糖苷首次发现存在于菊属植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菊 多酚类化合物 二维液相色谱 亲水作用色谱/反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间微流水处理对草鱼鱼肉风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阮秋凤 安玥琦 +2 位作者 陈周 尤娟 熊善柏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42,51,共14页
为改善草鱼鱼肉的风味品质,以池塘养殖草鱼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微流水系统处理草鱼0、1、4、7 d。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筛选出不同处理时间草鱼鱼肉中的关键气味物质;同时基于液相色谱-质谱... 为改善草鱼鱼肉的风味品质,以池塘养殖草鱼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微流水系统处理草鱼0、1、4、7 d。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筛选出不同处理时间草鱼鱼肉中的关键气味物质;同时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室内微流水处理对草鱼鱼肉滋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流水处理时间对草鱼鱼肉中气味成分的含量和种类有明显影响。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草鱼鱼肉的风味前体物质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增加,关键气味成分中呈青草味的己醛、呈鱼腥味的庚醛、呈绿霉味的(E)-2-戊烯醛和1-庚醇等不良气味物质相对含量降低,滋味物质中呈鲜味和甜味的氨基酸和核苷酸含量累积,呈苦味的氨基酸含量逐渐降低,从而改善了草鱼的肉质口感和风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微流水处理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风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GC-TOF MS分析中国劲酒基酒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0
20
作者 景思 宋学博 +5 位作者 朱琳 郑福平 黄明泉 吴继红 杨强 童国强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76,共13页
保健酒是以白酒或其他酒类为基酒,佐以中药材,对人体具有保健功效的酒饮料。中国劲酒是保健酒的代表产品之一,通常以清香型小曲酒为基酒,加入淮山药、仙茅、当归、肉苁蓉、枸杞子、黄芪、淫羊藿等药材经过现代提取与分离技术调配制成。... 保健酒是以白酒或其他酒类为基酒,佐以中药材,对人体具有保健功效的酒饮料。中国劲酒是保健酒的代表产品之一,通常以清香型小曲酒为基酒,加入淮山药、仙茅、当归、肉苁蓉、枸杞子、黄芪、淫羊藿等药材经过现代提取与分离技术调配制成。采用液-液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GC-TOF MS)对2种中国劲酒基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测定其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2种中国劲酒基酒中初步定性出挥发性化合物175种,标准品定性化合物40种,其中醇类化合物41种、酯类化合物53种、醛酮类化合物24种、缩醛类化合物2种、酸类化合物24种、呋喃类化合物8种、酚类化合物3种、内酯类化合物8种、含氮化合物8种、含硫化合物1种和酸酐类化合物2种;含氮和含硫化合物在中国劲酒中为首次发现。液-液萃取结合GC×GC-TOF MS技术的分析方法可快速、准确分析鉴定出中国劲酒基酒中挥发性成分,结果旨在为中国劲酒的重要风味物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健酒 中国劲酒 基酒 液-液萃取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