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煤中金属元素矿产资源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5
1
作者 宁树正 邓小利 +6 位作者 李聪聪 秦国红 张建强 朱士飞 乔军伟 陈磊 章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214-2225,共12页
煤中金属元素矿产资源的研究是煤地质学领域的关注热点和前沿方向,对于我国煤炭行业转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系统梳理我国煤中金属元素矿产资源现状,促进煤中金属元素矿产资源的综合调查利用,拓展传统煤炭地质行业的发展方向,在系... 煤中金属元素矿产资源的研究是煤地质学领域的关注热点和前沿方向,对于我国煤炭行业转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系统梳理我国煤中金属元素矿产资源现状,促进煤中金属元素矿产资源的综合调查利用,拓展传统煤炭地质行业的发展方向,在系统收集梳理相关地质资料、采样测试、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讨总结提出了煤中金属元素矿产资源的概念,总结了我国煤中镓、锗、锂等主要金属元素矿产资源分布特征,并且从物源条件、沉积环境以及后期构造热演化等条件入手,分析了我国煤中镓、锗、锂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受成煤期沉积背景、构造条件等限制,我国煤中锂、镓富集区主要分布在华北石炭—二叠纪和华南二叠纪两个成煤期,煤中锗主要分布在东北早白垩纪和滇西新近纪成煤期,含煤盆地物源和区域性断裂的控制使煤中锗、镓、锂金属元素呈区域性分布的特点,并结合当前煤中金属元素矿产资源前沿研究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煤中金属元素矿产资源的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要重点加强煤中金属元素测试技术和富集成矿机理的研究,对我国煤中金属元素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中金属元素 煤中金属元素矿产资源 综合评价参考指标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分析的在线学习测评建模与应用——综合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郑勤华 孙洪涛 +1 位作者 陈耀华 刘春萱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0-45,共6页
学习分析技术为提升学习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从学习分析在学习评价、诊断、预测、干预的实际应用来看,评价模型的建立是重要的基础。本研究首先对当前学习建模的主要方法和针对的对象进行评述,然后综合展示了通过实践构建的在线学习... 学习分析技术为提升学习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从学习分析在学习评价、诊断、预测、干预的实际应用来看,评价模型的建立是重要的基础。本研究首先对当前学习建模的主要方法和针对的对象进行评述,然后综合展示了通过实践构建的在线学习测评的综合建模方法。建模首先阐述了评价模型相关的四个问题,而后进一步介绍了理论模型、数学模型和特征工程的迭代应用,最后对综合建模的适用性、建模方法、采用数据的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研究为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综合测评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为学习分析技术的实践应用提供了方法和思路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分析技术 综合评价参考模型 SERI 学习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苏垦区新引进马铃薯品种的综合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相昆 魏建军 +2 位作者 战勇 张占琴 田海燕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46-1551,共6页
【目的】将马铃薯产量性状与其它性状指标结合起来,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马铃薯品种(系)的优劣,筛选适合昭苏垦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方法】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从甘肃农业大学引进的17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综合评估,在产量、... 【目的】将马铃薯产量性状与其它性状指标结合起来,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马铃薯品种(系)的优劣,筛选适合昭苏垦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方法】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从甘肃农业大学引进的17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综合评估,在产量、成熟期、品质、抗病性四者兼顾的情况下,计算不同品种与参考品种的关联度。【结果】LK99、同薯20、陇薯6号和中薯10号4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较接近"参考品种",可以作为优良品种在昭苏垦区推广种植。【结论】依据各品种的灰色关联度排序所进行的综合评估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是一致的,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新引进马铃薯品种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是真实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度分析 马铃薯 参考品种 综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筛选巨菌草内参基因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苏涛 李妍 +6 位作者 张磊 陈思齐 韩雪林 张娟 苏德伟 罗海凌 周晶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07-921,共15页
以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的叶片、茎、根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析8个基因18s rRNA、Actin、GAPDH、ACTB、EF-1α、UBQ、CYP、TUB在正常生长、干旱以及盐碱胁迫下荧光定量PCR中稳定性表达情况,筛选巨菌草的稳定内参基因。利用geNorm、... 以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的叶片、茎、根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析8个基因18s rRNA、Actin、GAPDH、ACTB、EF-1α、UBQ、CYP、TUB在正常生长、干旱以及盐碱胁迫下荧光定量PCR中稳定性表达情况,筛选巨菌草的稳定内参基因。利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计算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值并进行排序,最终通过赋值法综合排序确定稳定内参基因。结果表明,内参基因的稳定性在不同处理下存在差异。其中,ACTB稳定性好,为本研究筛选出巨菌草的内参基因。本研究筛选出的内参基因,为后续巨菌草功能基因表达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稳定性评价 干旱胁迫 盐碱胁迫 赋值法综合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