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6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n Environment State of Breeding Area in Shuidong Bay by Using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被引量:1
1
作者 XU Yonghua 1,and SUN Yong 2 1 Heilongjiang Agriculture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musi 154007,Heilongjiang,China 2 Engineering College,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0年第2期64-68,共5页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develop a standard model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nearness degree of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at breeding area of Shuidong Bay in China.Results showed that certain env...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develop a standard model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nearness degree of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at breeding area of Shuidong Bay in China.Results showed that certain environment contamination factors in some areas seriously exceeded the standard value and led to the whole water quality at the third class level.The measurements should be taken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breeding area in Shuidong B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nearness degree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Evaluation of Coal City Based on AHP-PCA Model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峰 刘小阳 +1 位作者 于雪涛 刘文龙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3-106,110,共5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渡河适宜生态流量评价研究
3
作者 卫仁娟 潘妮 +1 位作者 赵璐 史雯雨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29,35,共7页
生态流量是保障流域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为科学确定大渡河的生态流量,基于大渡河泸定站1993-2022年实测日流量资料,采用Tennant法、枯水频率法、月保证率法等8种水文学法计算大渡河泸定站生态流量值,并建立基于偏差指数和... 生态流量是保障流域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为科学确定大渡河的生态流量,基于大渡河泸定站1993-2022年实测日流量资料,采用Tennant法、枯水频率法、月保证率法等8种水文学法计算大渡河泸定站生态流量值,并建立基于偏差指数和满足率的综合指数评价各方法的适宜性。结果表明:①大渡河泸定站径流变化呈现不显著的增加趋势,水文情势变化较低,径流序列一致性较好;②各水文学法计算生态流量评价结果各有优劣,月保证率法和变化范围分析法(RVA法)的综合指数最高,水文节律表现较好,推荐月保证率法和RVA法作为大渡河泸定站的生态流量计算方法。③月保证率法推荐的生态流量最小值为167.1 m^(3)/s,最大值为1942 m^(3)/s,均值为801.8m^(3)/s;RVA法推荐生态流量最小值为161.9m^(3)/s,最大值为1217m^(3)/s,均值为549.6m^(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水文学法 综合评价 大渡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竞争审查提升了城市营商环境质量吗?——基于准自然实验的实证研究
4
作者 刘伟 洪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47,共14页
全面贯彻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提高营商环境质量、赋能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制度保证。本文基于2013—2021年中国31个省会城市和除省会外的11个万亿GDP城市经济、人文和社会数据,利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城市营商环境质量产生的外生冲... 全面贯彻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提高营商环境质量、赋能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制度保证。本文基于2013—2021年中国31个省会城市和除省会外的11个万亿GDP城市经济、人文和社会数据,利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城市营商环境质量产生的外生冲击,在模糊断点回归设计的框架下,采用非参数估计和参数估计方法,检验中国是否存在由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引致城市营商环境质量提升的经济事实。主要结论包括:2013—2021年中国公平竞争审查指数与城市营商环境质量表现为逐年递增,二者变化趋势在2017年存在明显的断点,说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城市营商环境质量呈跨越式提升的重要原因;此外,中国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互促进,但是完善审查范围、细化审查标准、优化审查方式、推行第三方评估等措施对城市营商环境质量的优化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尽快制定更高质量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重塑市场竞争原则、促进区域硬环境和软环境培育的重要保障,这会引致地区经济、人文、社会建设数量(规模)和质量的统一,从而向更高质量的营商环境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营商环境 模糊粗糙集综合评价 断点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修复方案的模糊-改进AHP评价——以盘石头水库为例
5
作者 李建林 胡兴文 +3 位作者 张钰锋 邓晓颖 齐玉峰 郝成元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41,共8页
生态环境修复方案的可行性论证与修复效果评价是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的重要内容,对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的设计及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的为确定生态环境修复方案可行性和修复的综合效果,以盘石头水库为例,对该水库生态修复方案进行综合评... 生态环境修复方案的可行性论证与修复效果评价是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的重要内容,对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的设计及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的为确定生态环境修复方案可行性和修复的综合效果,以盘石头水库为例,对该水库生态修复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方法首先,参照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模型,构建由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维护管理共4个准则层和18个评价子指标组成的盘石头水库生态环境修复方案可行性和修复效果评价体系;其次,通过最优传递矩阵对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计算进行改进,对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权重的计算;最后,将改进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对盘石头水库生态修复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在盘石头水库生态环境修复方案中最重要的准则层指标是生态效益;在选取的18个评价子指标中,物种多样性、观赏价值、改善城市形象和降低灾害这4个指标的权重较大;所评价的鹤壁市盘石头水库生态环境修复方案的修复效果为优,方案可行。结论模糊-改进AHP法为生态环境修复及其方案可行性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石头水库 生态环境修复方案 最优传递矩阵 改进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修复方式在内蒙古退化温性草原植被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综合评价
6
作者 侯慧扬 运向军 +6 位作者 周建伟 刘慧娟 李元恒 郭彦君 张语珍 刘雪骄 高韶勃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7,共9页
草原生态修复是退化草原可持续利用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的草原生态修复效果评估可为判断生态修复措施优劣和制定后续生态修复方案提供重要依据,但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局限于对单一指标或几项指标(如生物量、植被盖度等)修复前后... 草原生态修复是退化草原可持续利用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的草原生态修复效果评估可为判断生态修复措施优劣和制定后续生态修复方案提供重要依据,但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局限于对单一指标或几项指标(如生物量、植被盖度等)修复前后效果的比较,综合评价草原生态修复效果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该问题,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内蒙古陈巴尔虎旗退化草原的8种修复方式和9个草原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指标,筛选具有代表性的群落评价指标和适宜的修复方式。结果表明: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和群落物种丰富度3个指标可作为评价修复效果的代表性指标,围栏+切根+施肥+管护是该区域的最佳生态修复方式。本研究使用的综合定量评估方法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研究方法和结果为内蒙古退化草原及类似条件下的退化草原修复效果评估和修复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价 因子分析 陈巴尔虎旗 退化草原 草原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流域尺度的临港新片区陆海联通水系生态质量综合评价
7
作者 王鑫 莫子龙 +3 位作者 尹杰 焦俊鹏 何文辉 李娟英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6,共11页
临港新片区作为典型陆海联通区域,陆域水系经农田、商业区、居民区、湿地等区域携带污染物经南汇东滩湿地汇入海洋,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小觑。为了解临港新片区从陆到海的生态环境状况,本研究开展了水环境、沉积物... 临港新片区作为典型陆海联通区域,陆域水系经农田、商业区、居民区、湿地等区域携带污染物经南汇东滩湿地汇入海洋,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小觑。为了解临港新片区从陆到海的生态环境状况,本研究开展了水环境、沉积物环境以及生物生态群落结构调查,采用多种指数模型对临港新片区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总氮(TN)为水体的主要营养元素,与施用氮肥等农业活动、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建筑施工导致的点源污染有关;总磷(TP)是影响滴水湖区水质的主要指标;水体中重金属整体污染水平较低。沉积物中TP是主要营养元素,重金属含量呈现出Cd>Cu>Cr>Pb的规律。虽然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表明研究区域整体处于低风险水平,但Cd导致的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仍值得关注。从陆到海的种类多样性指数(H′)逐渐升高,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总体来看,从陆到海水体生态质量整体呈现波动变好的趋势,但营养元素N、P及重金属Cd污染需重点关注。对研究区域进行的风险预警评价表明,陆域水体为较安全状态,近岸海域为安全状态,N、P元素可能引起的富营养化是临港新片区现阶段面临的关键问题。因此,针对性地确定生态优化与恢复策略以提升临港新片区的整体环境质量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联通 生态质量综合评价 风险预警体系 临港新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需水阈值计算方法研究
8
作者 陈小娜 朱红生 +2 位作者 假冬冬 费晓昕 王金洋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6,共11页
【目的】针对城市河道水动力不足、水生态环境不稳定等问题,合理确定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需水阈值是当前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分析城市河道不同时期水文水生态特点,探究现有生态流量计算方法适用性,【方法】基于这些方法针对流量资料缺... 【目的】针对城市河道水动力不足、水生态环境不稳定等问题,合理确定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需水阈值是当前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分析城市河道不同时期水文水生态特点,探究现有生态流量计算方法适用性,【方法】基于这些方法针对流量资料缺乏的城市河道,提出一种较为科学的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需水阈值综合计算方法,该方法推荐在汛期(5—9月)采用动态污染物稀释法和高水位堰流流量法,非汛期采用动态污染物稀释法和生态水力-生境法,并对湿周法进行改进,以验证结果的合理性。【结果】以马鞍山市芦塘支渠为例,量化得出生态修复需水的逐月过程线,汛期流量范围为0.139~0.429 m^(3)/s,非汛期为0.073~0.295 m^(3)/s。【结论】该阈值综合计算方法从城市河道实际修复需求出发,考虑水系连通、水质提升及水生生物等因素,相较于现有生态流量计算方法,此结果更具有综合性与适宜性,可为城市河道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环境 生态需水 城市河道 流量阈值 芦塘支渠 综合确定方法 径流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植被覆盖区群发滑坡的生态环境损害评价
9
作者 王克树 陈红旗 文广超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6-364,共9页
极端降雨和破坏性地震常引发群发滑坡,这些滑坡会造成林木损毁、土地裸露等问题。科学评价群发滑坡的生态环境损害是应急处置、恢复与治理的基础依据。以2022年福建武平中和村“5·27”群发滑坡为例,首先,基于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当... 极端降雨和破坏性地震常引发群发滑坡,这些滑坡会造成林木损毁、土地裸露等问题。科学评价群发滑坡的生态环境损害是应急处置、恢复与治理的基础依据。以2022年福建武平中和村“5·27”群发滑坡为例,首先,基于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当量因子,通过现场调查、文献研究、层次分析和类比分析,构建了滑坡生态环境损害评价模型;其次,根据该模型计算得出的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权重,并结合生态环境损害期间的损害量,得出了生态环境损害指数(ED);然后,根据生态环境损害指数和生态环境状况变化指数的变化情况,建立了滑坡生态环境损害的4个等级;接着,利用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统计了研究区滑坡破坏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数据;最后,利用滑坡生态环境损害评价模型计算得出中和村群发滑坡的生态环境损害指数。计算结果表明,中和村群发滑坡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害的ED值为0.022,属于轻微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发滑坡 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损害评价 高植被覆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原生蜘蛛抱蛋属植物种质资源特点及其园林应用研究
10
作者 邹玲俐 盘波 +2 位作者 唐文秀 张琼 闫蓬勃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2-715,共14页
该文基于文献研究与野外调查,对广西区域内的原生蜘蛛抱蛋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分布、生境、观赏特点及其园林开发价值进行了研究,并对引种栽培的52种该属植物从生态适应性、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潜力3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广... 该文基于文献研究与野外调查,对广西区域内的原生蜘蛛抱蛋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分布、生境、观赏特点及其园林开发价值进行了研究,并对引种栽培的52种该属植物从生态适应性、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潜力3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广西原生蜘蛛抱蛋属植物种类96种(含种下等级),其中广西特有种59种,占广西该属总种数的61.46%,特有化现象非常明显。(2)水平分布上,该属植物在全区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于桂西南、桂西-桂西北、桂北-桂东北以及中部的喀斯特山地中,尤其是与越南接壤的龙州、大新、靖西、那坡、宁明及其邻近的隆安、德保一带植物最为丰富;垂直分布主要集中于海拔200~800 m的区域。(3)园林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该属植物多数物种兼具较高的景观美学价值和较强的生态适应能力,可用作林下地被、花坛花境和镶边植物以及石灰岩和石景配置、专类园建设、盆栽观赏等,具有成为区域特色乡土观赏植物的巨大潜力。该研究结果可为广西该属植物的资源开发利用、植物景观设计及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综合评价 资源分布 广西特有植物 观赏价值 生态适应性 喀斯特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北部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效益及其影响因素
11
作者 周子赫 颜婷燕 +2 位作者 王姣 程金花 王云琦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3,135,共11页
[目的]定量分析小流域的功能结构,探究小流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全面了解北京市北部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成效,为山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延庆区的碓臼石小流域、怀柔区的鱼水洞小流域、密云区的古北口小... [目的]定量分析小流域的功能结构,探究小流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全面了解北京市北部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成效,为山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延庆区的碓臼石小流域、怀柔区的鱼水洞小流域、密云区的古北口小流域以及昌平区的葫芦河小流域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示范区域,结合研究区域的主要特征和治理目标,构建北京市北部山区小流域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加权综合指数法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并运用系统障碍度模型揭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①各小流域综合治理取得一定成效。葫芦河小流域由初级标准提升至中级标准,碓臼石小流域、鱼水洞小流域和古北口小流域综合建设均已达到初级标准。②文中引入障碍度模型,对不同影响因子的贡献度进行量化,提高了评价的精准性。③在北京市北部山区小流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生态效益应关注土壤侵蚀模数,经济效益应关注经济投产比和土地生产率,社会效益应关注恩格尔系数和乡村从业人员比例,水质提升效益应关注COD含量。[结论]①本研究提出的小流域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在北京市北部山区是实用可行的。②通过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作,北京市北部山区水环境和水土流失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小流域内产业结构逐步完善,生态和人居环境得到提高,促进了小流域水土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北部山区 生态清洁小流域 障碍度模型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系统评价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河流生态岸线评价体系研究
12
作者 孙晓初 裴青宝 +1 位作者 刘世思 张振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4,共6页
河湖岸线是河流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针对岸线专项评价主要集中于大江大河,鲜有针对中小河流生态岸线的评价。为精准地开展中小河流生态岸线修复,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中小河流生态岸线评价体系和方法。在分析中小河流岸线现状和存在... 河湖岸线是河流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针对岸线专项评价主要集中于大江大河,鲜有针对中小河流生态岸线的评价。为精准地开展中小河流生态岸线修复,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中小河流生态岸线评价体系和方法。在分析中小河流岸线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将中小河流生态岸线划分为自然生态型岸线和修复生态型岸线两大类,依据全面性、定量性、独立性原则,选择适合于中小河流生态岸线的评价指标;综合相关技术规范,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标准,并制定中小河流生态岸线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表明:①根据自然生态型岸线的自然状况,从自然结构、稳定状况、河岸生态环境和人文管理4个方面出发,选择20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②根据修复生态型岸线的修复后效果,从结构状况、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人文管理4个方面出发,选取23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生态岸线健康指数(ESHI)计算整条中小河流生态岸线指数,按照优、良、中、差4个等级评价生态岸线健康水平。研究成果可为后续中小河流管理和岸线生态修复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河流 生态岸线 生态护岸 生态岸线健康指数 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固废材料土壤重构对土壤质量和龙葵生长的影响
13
作者 梅振然 赵中秋 +3 位作者 杨侨 贺莹 柏航 史孟超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08-2619,共12页
以粉煤灰、高炉渣、脱硫石膏、污泥、稻草秸秆、锯末为原材料,按照不同配比混匀后选用龙葵为试验材料进行室内盆栽试验.以农田土壤和某金属矿区废弃地污染土壤为对照,采用方差分析和Mantel检验,分析不同配比下龙葵生长特性、重构土壤理... 以粉煤灰、高炉渣、脱硫石膏、污泥、稻草秸秆、锯末为原材料,按照不同配比混匀后选用龙葵为试验材料进行室内盆栽试验.以农田土壤和某金属矿区废弃地污染土壤为对照,采用方差分析和Mantel检验,分析不同配比下龙葵生长特性、重构土壤理化性质及不同基质材料对其影响关系,并通过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和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确定最优配比方案.结果表明:不同固废材料配比形成的重构土壤质地疏松,持水保墒能力强;有机质含量高,范围介于39.01~70.03g/kg之间;不同固废基重构土壤均能适应龙葵生长,生物量介于0.11~3.18g/pot;基于叶绿素含量、株高、pH值及0.5~1mm水稳性团聚体四项关键指标,构建了用于评价固废基重构土壤质量的最小数据集并通过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对重构土壤的综合质量进行了系统分析,筛选出最佳固废组合配比方案,即粉煤灰、高炉渣、脱硫石膏、污泥和秸秆按4:2:1:1:2的质量比为最优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地生态修复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土壤重构 综合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与分析
14
作者 艾佳超 宋宜全 杨以琳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7,共10页
为实现京津冀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多源数据为基础,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计算京津冀地区2000-2020年的生态环境状况,并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20年京津冀各市、区生态环... 为实现京津冀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多源数据为基础,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计算京津冀地区2000-2020年的生态环境状况,并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20年京津冀各市、区生态环境状况空间不均衡特征明显,其中承德市和北京市的生态环境指数较高,廊坊市和沧州市生态环境指数相对较低.(2)京津冀地区各市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3)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等级的时空分布以优和良为主,其中2020年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等级总体为良的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5.47%,生态环境状况为优和一般的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38.48%和15.02%,生态环境状况较差的区域仅占研究区面积的1.03%.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时空变化差异性较大,其中城市周边和地形地貌过渡地带的生态环境状况呈现变差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京津冀地区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矿区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评价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飞跃 李军 +5 位作者 肖武 张成业 王珊珊 杨俊泉 张小平 程洋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3-383,共21页
为科学准确地评估矿区生态环境质量、掌握矿区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评价现状,首先,梳理了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对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要求;然后,分析总结了现有研究中基于遥感技术的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矿... 为科学准确地评估矿区生态环境质量、掌握矿区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评价现状,首先,梳理了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对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要求;然后,分析总结了现有研究中基于遥感技术的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矿区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机遇。结果表明:矿区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评价在指标获取、评价模型的创建与改进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技术和实践成果;存在问题主要是遥感指标的获取能力和精度存在局限性(包括难以获取矿区地下环境信息、观测时空分辨率不足和遥感参数监测模型精度低等)以及现有遥感评价模型的泛化能力不足(包括指标对不同矿区的适用性较低、模型实现过程过于复杂以及难以实现自动化);未来可能的研究机遇在延拓遥感可获取的指标、构建地上地下一体化数据采集框架、提高遥感指标的数据质量、构建遥感评价的新指标体系和开发云计算算法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生态环境 遥感评价 遥感指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楚县干旱区不稳定耕地评价体系构建与类型划分
16
作者 孙廷廷 杨志莹 +2 位作者 罗浩 贾宏涛 单娜娜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7-36,共10页
以巴楚县为研究区,基于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新增耕地质量评定、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相关标准,遵循综合性、层次性、代表性、可获得性原则选取指标,构建不稳定耕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rcGIS10.8软件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划分不稳定耕地类型。结... 以巴楚县为研究区,基于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新增耕地质量评定、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相关标准,遵循综合性、层次性、代表性、可获得性原则选取指标,构建不稳定耕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rcGIS10.8软件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划分不稳定耕地类型。结果表明,巴楚县不稳定耕地主要受生态安全性、生产适宜性和社会经济可行性3个方面13个因素的影响;巴楚县不稳定耕地有34 827.64 hm^(2),占耕地面积的24.15%,集中分布于巴楚县西南部及中部;巴楚县不稳定耕地分为生产不稳定型、生态不稳定型、社会经济不稳定型和混合不稳定型,分别占不稳定耕地总面积的1.50%、81.70%、14.82%和1.98%;巴楚县不稳定耕地面积较大,主要受盐渍化和荒漠沙化影响,可通过完善灌排系统和农田基础设施、加强防护林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法提高耕地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耕地 干旱区 评价指标 分类体系 粮食安全 生态环境 巴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支持下交通沿线弃渣堆放生态选址方法体系构建
17
作者 姬翠翠 陈泊宇 +4 位作者 韩风雷 陈立川 陈茂霖 杨志鑫 刘劲宏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98-2406,共9页
在高原、山地等复杂地形条件下修建铁路时,弃渣场的选址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科学合理的弃渣场选址对于实现铁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雅安至昌都段铁路沿线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技术,选择河流、道路、断层、居民... 在高原、山地等复杂地形条件下修建铁路时,弃渣场的选址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科学合理的弃渣场选址对于实现铁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雅安至昌都段铁路沿线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技术,选择河流、道路、断层、居民点、坡度、温度、降水、植被类型、土壤属性、土地利用、人口密度、自然保护区、冰川多个生态指标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综合权重法(Comprehensive Weight, CW)和随机森林法(Random Forest, RF)构建弃渣场选址适宜性评价体系,进而得出雅昌线沿线弃渣场生态选址适宜性格局图,并通过多元逐步回归与障碍度分析,确定弃渣选址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显示:(1)AHP、RF与CW的弃渣适宜性评价结果准确性均在85%以上,其中RF用于渣场选址最为可靠,精度为89.8%,其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区域弃渣堆放适宜性程度;(2)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弃渣堆放生态选址主要受土地利用、坡度、道路、居民点、河流、断层这6个主要因子的影响;(3)在研究区域内,不适宜区集中分布于中部自然保护区,占总面积的10%,基本不适宜区在东部零散分布于人口密集区、建筑及耕地区域,西部则受断层与河流影响呈集聚分布。研究表明,弃渣堆放生态选址体系能够有效指导渣场选址工作,可为大尺度范围交通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弃渣场选址 层次分析法 随机森林 综合权重 生态评价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G+E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评价体系研究
18
作者 俞辰茜 张翔宇 +2 位作者 韦政 林剑波 何岩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140,共9页
构建了一种基于ESG+E(Environment,Social,and Governance+Economy)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评价体系,从环境影响、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和经济效益4个维度出发,建立了7个细化准则及20个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价模型,并... 构建了一种基于ESG+E(Environment,Social,and Governance+Economy)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评价体系,从环境影响、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和经济效益4个维度出发,建立了7个细化准则及20个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价模型,并选取上海市3座城镇污水处理厂(WWTP1、WWTP2、WWTP3)进行绩效评价.结果表明,WWTP1和WWTP3的整体绩效均处于优秀水平;WWTP2的整体绩效处于良好水平,今后可采取提高污水资源化利用率,提供多样化的员工培训机会,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等改进措施以提高污水处理厂的绩效水平.3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评价结果与实际运行情况相符,验证了所构建评价模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绩效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污水处理厂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遥感生态模型构建及桂林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19
作者 晏红波 李浩 +1 位作者 卢献健 杨志高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9,共9页
喀斯特地区土壤稀薄,生态脆弱,极易出现石漠化现象,导致水土流失,监测分析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对石漠化治理和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喀斯特地貌典型区域桂林市为例,为定量分析桂林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以2000、2005、2010、201... 喀斯特地区土壤稀薄,生态脆弱,极易出现石漠化现象,导致水土流失,监测分析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对石漠化治理和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喀斯特地貌典型区域桂林市为例,为定量分析桂林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以2000、2005、2010、2015和2021年的Landsat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将表征喀斯特地区特征的坡度、基岩裸露率与传统植被覆盖度、干度、热度、湿度融入到生态指数模型中,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喀斯特遥感生态指数(KRSEI),并使用该指数对桂林地区近十年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因子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KRSEI前3个主成分特征值贡献率之和超过80%,包含大部分有效信息,显著提高遥感信息的处理效率;2)2000—2021年,桂林市生态环境质量呈现“上升—下降—上升”,且总体上升趋势。造成这种动态变化的重要原因是建筑用地扩张趋势的有效控制以及城乡绿化率逐年提升;3)绿度、湿度、地形指标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促进作用,绿度及湿度提高是桂林市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原因;干度、热度、石漠化指标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抑制作用,干度及石漠化程度增加是局部生态环境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在喀斯特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修复中,需要注重增加植被覆盖度、降低建筑用地扩张和石漠化程度,以提升整体生态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主成分分析 驱动因子 改进的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海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蓝海”指数) 的构建——以浙江省为例
20
作者 黄备 邵君波 +4 位作者 王智慧 王婕妤 魏娜 罗韩燕 陈风帆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9-556,共8页
现行的海洋环境质量评价主要以海水水质标准为基础,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较难全面反映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和治理修复的工作成效。为了科学评估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及改善情况,推动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和管理考核体系创新,本... 现行的海洋环境质量评价主要以海水水质标准为基础,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较难全面反映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和治理修复的工作成效。为了科学评估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及改善情况,推动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和管理考核体系创新,本研究以浙江沿海为研究区域,从环境质量现状、治理成效和群众幸福感等角度,选取水环境质量、岸滩环境质量、栖息地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等共36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新型海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即“蓝海”指数。对浙江沿海5个地市2010—2021年的海洋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嘉兴得分(63.3分)为5个地市中最低,且与台州(82.9分)、宁波(82.0分)、温州(81.7分)和舟山(79.6分)有较大差距;各地市历年来治理成效得分较高;十余年来群众满意度有明显提升。评价结果还提示浙江沿海在生物多样性、栖息地环境质量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浙江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