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3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控药剂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艺性状及产量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徐月明 辛海滨 +1 位作者 胡秋倩 刘萍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86-91,共6页
以徐豆18和江玉877为试验材料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研究不同化控药剂对其产量、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抗倒伏性、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和玉黄金喷施对提高带状复合种植下玉米和大豆的产量、... 以徐豆18和江玉877为试验材料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研究不同化控药剂对其产量、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抗倒伏性、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和玉黄金喷施对提高带状复合种植下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土地当量比和经济效益较佳;喷施玉黄金处理下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喷施烯效唑处理下大豆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喷施健壮素处理下玉米和大豆的氮素积累量较多;喷施健壮素对玉米抗倒伏特性综合指标影响较好,喷施金得乐对于大豆抗倒伏特性综合指标影响较好;喷施玉黄金化控药剂下玉米、大豆的相对叶绿素含量较高,喷施烯效唑玉米的叶面积指数最高,喷施胺鲜脂大豆的叶面积指数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化控药剂 带状复合种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油酰甘氨酸钠对菱铁矿与赤铁矿的浮选分离影响研究
2
作者 印万忠 张西山 +2 位作者 马英强 吴春辉 张瑞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72,共7页
为了解决含碳酸盐赤铁矿石分选指标不理想的问题,以菱铁矿和赤铁矿为研究对象、椰油酰甘氨酸钠+油酸钠(SCG+Na OL)为组合捕收剂,开展了高效浮选分离菱铁矿与赤铁矿的系统浮选试验研究。并通过接触角测试、Zeta电位测试、红外光谱分析、... 为了解决含碳酸盐赤铁矿石分选指标不理想的问题,以菱铁矿和赤铁矿为研究对象、椰油酰甘氨酸钠+油酸钠(SCG+Na OL)为组合捕收剂,开展了高效浮选分离菱铁矿与赤铁矿的系统浮选试验研究。并通过接触角测试、Zeta电位测试、红外光谱分析、表面张力测试和吸附量测试揭示了复配药剂与矿物的作用机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组合捕收剂椰油酰甘氨酸钠+油酸钠(质量比为7∶1)对菱铁矿具有良好的可浮性,对赤铁矿的可浮性较差;在p H=7、椰油酰甘氨酸钠+油酸钠用量为100 mg/L条件下处理人工混合矿(菱铁矿与赤铁矿质量比1∶4),可获得Fe O含量为44.07%、菱铁矿回收率为71.92%的泡沫产品,分离指数为6.71,相较于淀粉+油酸钠体系,菱铁矿Fe O品位和回收率分别提高了6.14和32.10个百分点。机理分析表明,SCG与Na OL复配后可显著提升SCG的溶解性,SCG+Na OL与2种矿物作用后,可显著提升菱铁矿的疏水性和赤铁矿的亲水性。同时,与淀粉+Na OL体系相比,SCG+Na OL药剂制度简单,可显著提升菱铁矿与赤铁矿浮选分离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油酰甘氨酸钠(SCG) 复配药剂 菱铁矿 赤铁矿 浮选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马纪龙 齐勇杰 +5 位作者 韩林蒲 马琨 谢铁娜 姬丽 马健祯 贾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22,共13页
【目的】研究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宁夏引黄灌区土壤水分、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从中筛选出适宜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为该地区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下玉米优质高效种植提供参考。【方法】2021和2022年,以玉米先玉122... 【目的】研究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宁夏引黄灌区土壤水分、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从中筛选出适宜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为该地区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下玉米优质高效种植提供参考。【方法】2021和2022年,以玉米先玉1225为供试品种,在大田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灌水量、常规肥料种类及用量相同的基础上,配施君德微生物菌剂(F1)、维格施微生物菌剂(F2)、中科化工复合微生物菌剂(F3)和米力琪复合微生物菌剂(F4)4种复合微生物菌剂,以无菌剂处理为对照(CK),分析不同处理土壤水分、玉米干物质累积量、吸氮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经济效益的变化。【结果】①2021-2022年,从拔节期到成熟期,与CK相比,各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玉米干物质累积量显著增加,干物质累积最大速率提高了11.02%~34.62%,干物质累积最大速率出现时间提前3.5~16.4 d。②2021-2022年,与CK相比,各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土壤含水率均下降,玉米拔节期—收获期的土壤贮水量总体显著降低,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其中F3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③2021-2022年,与CK相比,各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玉米穗粒数、百粒质量、产量和收获期吸氮量总体提高,其中F3处理以上指标均最大。④2021-2022年,与CK相比,4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玉米总收入、净收入和产投比显著提高,其中F3处理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在宁夏引黄灌区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下不同复合微生物菌剂能实现玉米增产增收,其中15 kg/hm^(2)中科化工复合微生物菌剂(F3)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复合微生物菌剂 土壤水分 氮素吸收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lti-Agent的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管理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徐选华 陈晓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94-196,共3页
针对传统模型管理系统难以解决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的复杂决策问题的不足,利用Multi-Agent技术对解决决策问题所需的若干原子模型进行复合,形成解决该决策问题的模型方案。对模型复合过程中Agent的作用及实现技术进行了设计,在此基础上构... 针对传统模型管理系统难以解决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的复杂决策问题的不足,利用Multi-Agent技术对解决决策问题所需的若干原子模型进行复合,形成解决该决策问题的模型方案。对模型复合过程中Agent的作用及实现技术进行了设计,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基于Multi-Agent的决策支持系统(DSS)模型管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agent 模型复合 DSS 模型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BA与DA-6复配喷施对不同密度下大豆产量的调控效应
5
作者 林楠 吴耀坤 +5 位作者 韩德志 任慧林 陈训琦 褚霈宇 金喜军 王孟雪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5,共10页
为探讨喷施复配化控剂对不同种植密度下大豆产量的调控作用和规律,于2022和2023年在黑龙江省鹤山农场,选用黑河43和黑河52为试验品种,设置低、中、高3个密度条件处理,黑河43相应保苗数分别为32万、40万和48万株·hm^(-2),黑河52相... 为探讨喷施复配化控剂对不同种植密度下大豆产量的调控作用和规律,于2022和2023年在黑龙江省鹤山农场,选用黑河43和黑河52为试验品种,设置低、中、高3个密度条件处理,黑河43相应保苗数分别为32万、40万和48万株·hm^(-2),黑河52相应保苗数分别为28.8万、36万和43.2万株·hm^(-2),进行6-BA与DA-6复配喷施处理,二者终浓度分别为2和60 mg·L^(-1),以喷施自来水为对照,采取小区对比的方式研究了复配喷施处理对不同密度下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复配喷施处理提高了两个供试大豆品种的株高,增加了茎粗和单位面积节数,提高并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水平;不同程度地改善了两个供试品种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其中显著提高了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在提高株高的同时增加了茎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两个供试大豆品种的抗倒伏系数;增加了收获期单位面积荚数和粒数,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百粒重;最终提高了低、中、高密度下黑河43和黑河52的产量,两年平均产量提高幅度分别为10.05%、16.57%、8.80%和10.00%、14.94%、5.57%。综合分析表明,不同密度下6-BA与DA-6复配喷施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大豆个体和群体形态特征,尤其增加了单位面积节数和茎粗,提高了R1~R5期地上部生长速率,在促进单位面积荚数和粒数增加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百粒重,最终促进产量提升。研究结果可为实际生产中通过化控技术提高大豆产量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复配化控剂 6-BA DA-6 种植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天然产物酚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防污性能研究
6
作者 林心蕊 董苗 +4 位作者 郑迪文 盛宏伟 陈俊华 薛行华 杨建新 《涂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0,共7页
采用酚酸类化合物与卤代烃反应,制备出一系列具有良好防污性能的酚酸酯类仿天然产物防污剂。通过核磁共振氢谱仪(1H NMR)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合成的化合物结构进行表征,并对该化合物分别进行了抑藻、抑菌性测试及实海挂板... 采用酚酸类化合物与卤代烃反应,制备出一系列具有良好防污性能的酚酸酯类仿天然产物防污剂。通过核磁共振氢谱仪(1H NMR)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合成的化合物结构进行表征,并对该化合物分别进行了抑藻、抑菌性测试及实海挂板防污性测试。结果表明:这8种化合物对旋链角毛藻、三角褐指藻及小球藻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抑藻率高达90%)且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珊瑚弧菌的抑菌测试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效果。此外,选取6种酚酸酯类化合物作为防污剂,与树脂及助剂混合制备防污涂料。经过实海挂板试验,其中4种化合物展现出良好的防污效果。制备的苯甲酸型酚酸酯类化合物比肉桂酸型酚酸酯类化合物的防污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酸类防污剂 酚酸酯类化合物 抑菌 抑藻 海洋防污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复合剂与辛伐他汀在小鼠体内降脂效果研究
7
作者 吴慧昊 赵雅文 +5 位作者 曹宏博 常博铭 周瑞 李耀东 臧荣鑫 徐红伟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118,共5页
为对比乳酸菌复合剂与辛伐他汀药物小鼠体内降脂效果,该研究对高脂造模成功的小鼠,分别灌胃辛伐他汀混悬液和复合菌剂(植物乳杆菌∶戊糖乳杆菌∶解脂亚罗酵母菌=1∶1∶1),测定小鼠的体质量、血脂指标、动脉硬化指数,并对复合菌株进行毒... 为对比乳酸菌复合剂与辛伐他汀药物小鼠体内降脂效果,该研究对高脂造模成功的小鼠,分别灌胃辛伐他汀混悬液和复合菌剂(植物乳杆菌∶戊糖乳杆菌∶解脂亚罗酵母菌=1∶1∶1),测定小鼠的体质量、血脂指标、动脉硬化指数,并对复合菌株进行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菌组与辛伐他汀药物组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存在显著差异(P<0.05),复合菌在降低小鼠血清中TG、提升HDL-C方面优于辛伐他汀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TC)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辛伐他汀药物组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TC)与高脂造模组对比分别下降24%、36%和33%,而复合菌组分别下降45%、34%和32%;毒性试验小鼠未出现异常体征,未发现异常死亡,小鼠各脏器形态完整,肝脏和肾脏病理切片正常。因此,复合菌株降脂效果优良,具有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脂 乳酸菌复合剂 辛伐他汀 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菌剂添加对鸡粪膜堆肥过程中耐药基因消减的影响
8
作者 曾经理 谢诗茵 +4 位作者 邓毅恒 牛世华 李有建 邢斯程 廖新俤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36-1646,共11页
为探究复合菌剂添加对蛋鸡粪膜堆肥过程中耐药基因消减的影响,以蘑菇渣为辅料混合蛋鸡粪开展膜堆肥试验。试验设计空白肉汤组(CK)、市售菌剂组(EM)、自研菌剂组(PB4和PB5),采集第0天和第30天的两个混合样本,并对第30天样本额外采集上、... 为探究复合菌剂添加对蛋鸡粪膜堆肥过程中耐药基因消减的影响,以蘑菇渣为辅料混合蛋鸡粪开展膜堆肥试验。试验设计空白肉汤组(CK)、市售菌剂组(EM)、自研菌剂组(PB4和PB5),采集第0天和第30天的两个混合样本,并对第30天样本额外采集上、中、下层分层样本,对样本理化指标和耐药基因进行分析,分别探讨3种菌剂对膜堆肥过程中耐药基因的消减规律和对氮素固存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所选取的9个耐药基因和2个可移动遗传元件,在第30天混合样本中,相较于初始耐药基因绝对丰度,EM组相较于CK组显著提高了bla-NDM、tetA的去除率(P<0.05),PB4、PB5组相较于CK组显著提高了bla-NDM、ermC、intI2、tetA的去除率(P<0.05),但PB5组对drfA1、intI1、tetX的去除效果显著低于CK组(P<0.05)。相较于初始丰度,PB5菌剂还促进了tetX丰度的增加,EM菌剂促进了ermC、intI2、tetX丰度的升高,CK组中ermC、intI2、tetA丰度也有升高。对比组内初始耐药基因丰度,添加PB4菌剂对总耐药基因绝对丰度的去除率为77.63%,显著高于CK(67.31%)、EM(70.36%)和PB5(72.23%)。分层样本中,EM菌剂对下层样本耐药基因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为53.15%,PB4、PB5菌剂对上、中层样本耐药基因去除率均高于90%,但PB5菌剂提高了下层样本耐药基因的丰度。PB4菌剂在氮素固存方面表现最佳,相较堆肥结束时的CK组,添加PB4菌剂显著增加了13.72%的铵态氮含量,显著减少了11.97%的氨气累计排放量(P<0.05),添加EM菌剂和PB5菌剂对氨气减排效果不显著,且添加PB5菌剂使得硝态氮含量降低。研究表明,PB4菌剂对于耐药基因的消减以及氮素固存的综合效益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粪 膜堆肥 耐药基因 复合菌剂 分层样本 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砷中药复方为主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不良因素探析
9
作者 靳楠 毛悦 +5 位作者 吕妍 陈卓 王德秀 刘为易 刘驰 唐旭东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2,共8页
目的:探讨含砷中药复方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R-MDS)患者疗效的不良因素,筛选预测含砷中药复方治疗HR-MDS的疗效不良因素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确诊为HR-MDS的20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 目的:探讨含砷中药复方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R-MDS)患者疗效的不良因素,筛选预测含砷中药复方治疗HR-MDS的疗效不良因素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确诊为HR-MDS的20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血常规、骨髓涂片与组织病理学、细胞遗传学等临床资料。结果:年龄≥60岁(P=0.015)、血小板计数<50×10^(9)/L(P=0.003)、MDS-AML(P=0.008)是含砷中药复方联合HMAs或雄激素治疗HR-MDS的疗效不良因素;年龄≥60岁(P=0.012)、血小板计数<50×10^(9)/L(P=0.004)、MDS进展为AML(MDS-AML)(P=0.008)是含砷中药复方联合HMAs或雄激素治疗HR-MDS疗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MDS-AML(P=0.011)、化疗疗程<5个(P=0.024)是含砷中药复方联合HMAs治疗HR-MDS的疗效不良因素;MDS-AML的比例(P=0.048)是含砷中药复方联合去甲基化药物(HMAs)治疗HR-MDS疗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0岁(P=0.013)、血小板计数≥50×10^(9)/L(P=0.019)、MDS-AML(P=0.034)是含砷中药复方联合雄激素是治疗HR-MDS的疗效不良因素;年龄≥60岁(P=0.019)、血小板计数<50×10^(9)/L(P=0.04)、MDS-AML(P=0.041)是含砷中药复方联合雄激素治疗HR-MDS疗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DS-AML、化疗疗程<5个可作为含砷中药复方联合HMAs治疗HR-MDS的疗效不良指标;年龄≥60岁、血小板计数<50×10^(9)/L、MDS-AML是含砷中药复方联合雄激素治疗HR-MDS疗效不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液疾病 含砷中药复方 去甲基化药物 雄激素 疗效分析 预测指标 不良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华麦1028生长发育及产量因子的影响
10
作者 曹元元 王先如 +4 位作者 陈次娥 张安存 刘倩 蔡秋峰 丁文凯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5年第1期60-64,70,共6页
为探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华麦1028生长发育及产量结构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4种处理,探究不施加肥料仅单独使用复合微生物菌剂以及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使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华麦1028生育期、株高、越冬苗、高峰苗、成穗率、有效穗数... 为探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华麦1028生长发育及产量结构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4种处理,探究不施加肥料仅单独使用复合微生物菌剂以及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使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华麦1028生育期、株高、越冬苗、高峰苗、成穗率、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千粒质量等田间表型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2产量较CK增加5.3%,处理3较处理4增产15.1%。同时,越冬苗、高峰苗、成穗率及有效穗数、穗粒数较对照显著增加;不施加常规肥料仅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小麦生育期较CK晚1 d;正常施肥的情况下添加生物菌剂使生育期提前1 d。可见复合微生物菌剂能够提高小麦的产量结构、提升化肥的利用率并调节小麦生育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菌剂 小麦 产量 田间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设施番茄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葛芙蓉 吴思炫 +1 位作者 郭焕茹 范雪莲 《长江蔬菜》 2025年第8期48-52,共5页
为了探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设施番茄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以桃星番茄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番茄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可提高番茄根际土壤中钙孢菌门、被孢霉门和子... 为了探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设施番茄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以桃星番茄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番茄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可提高番茄根际土壤中钙孢菌门、被孢霉门和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土壤中有益真菌群落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菌剂 番茄 土壤真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杀蚁饵剂对红火蚁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美云 钱凌寒 +5 位作者 管云 张松杨 李渠 黄锋耀 林小军 李慎磊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992-1000,共9页
为探究复配饵剂与单剂饵剂对红火蚁防治效果的差异,并筛选出适用于红火蚁防治的复配饵剂。本试验采用长期动态监测的研究方法对2种复配饵剂和3种单剂饵剂进行田间防治效果测定,研究2种复配饵剂与其相应的单剂饵剂在49 d内对红火蚁防治... 为探究复配饵剂与单剂饵剂对红火蚁防治效果的差异,并筛选出适用于红火蚁防治的复配饵剂。本试验采用长期动态监测的研究方法对2种复配饵剂和3种单剂饵剂进行田间防治效果测定,研究2种复配饵剂与其相应的单剂饵剂在49 d内对红火蚁防治效果的差异并比较5种杀蚁饵剂之间的药效持久性。试验结果表明:0.1%茚虫威饵剂对红火蚁防治效果最好,综合防治效果为84.29%;其次为2种复配饵剂(0.8%氟蚁腙·茚虫威饵剂和0.5%氟蚁腙·多杀霉素饵剂),综合防治效果分别为81.81%和78.67%;0.015%多杀霉素饵剂的综合防治效果为77.01%;1%氟蚁腙饵剂的综合防治效果为76.77%。0.8%氟蚁腙·茚虫威饵剂的防治效果仅次于0.1%茚虫威饵剂,药效持久性最好;0.5%氟蚁腙·多杀霉素饵剂的防治效果虽不及0.8%氟蚁腙·茚虫威饵剂,但其防治力度和药效持久性均强于与其相应的2种单剂饵剂。可见0.8%氟蚁腙·茚虫威饵剂和0.5%氟蚁腙·多杀霉素饵剂对红火蚁具有良好的田间防治效果,且防治效果并不比单剂饵剂差,可作为红火蚁防控科学选药和更替用药的候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复配饵剂 单剂饵剂 蚁巢 工蚁 田间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2-羟乙基)对苯二甲酰胺对聚乳酸结晶性能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李晴晴 邓胜松 +2 位作者 杜俊 何红波 姚日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4-530,共7页
文章以对二苯甲酸二乙酯、二乙醇胺为原料,以有机合成的多羟基酰胺类化合物N,N,N′,N′-四(2-羟乙基)对苯二甲酰胺(THPP)为聚乳酸(PLA)成核剂,将THPP与PLA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得到改性聚乳酸PLA/THPP。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 文章以对二苯甲酸二乙酯、二乙醇胺为原料,以有机合成的多羟基酰胺类化合物N,N,N′,N′-四(2-羟乙基)对苯二甲酰胺(THPP)为聚乳酸(PLA)成核剂,将THPP与PLA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得到改性聚乳酸PLA/THPP。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ter,XRD)、偏光显微镜(polarizing microscope,POM)、维卡软化点测定仪以及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THPP对PLA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7%的THPP使PLA结晶度从20.34%提高到44.50%,添加0.1%的THPP使PLA断裂伸长率提高3.1%,退火后添加0.7%的THPP使PLA的维卡软化点温度由123.0℃提高到161.3℃;添加THPP的PLA在等温结晶相同时间内晶粒数目显著增加、晶粒更小,且THPP在PLA中以均匀相存在,但过高质量分数的THPP会使短链PLA增多,结晶性能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PLA) 成核剂 结晶 多羟基化合物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光油用软硬硅丙复合乳液的制备及耐高温性能
14
作者 郑熙熙 费贵强 +3 位作者 段仪豪 郑咏佳 王志东 白阳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9-448,共10页
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分别为软、硬单体,通过调整BA和MMA比例制备了具有不同玻璃化转变温度(T_(g))的低T_(g)、高T_(g)丙烯酸酯乳液,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交联单体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制备了低T_... 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分别为软、硬单体,通过调整BA和MMA比例制备了具有不同玻璃化转变温度(T_(g))的低T_(g)、高T_(g)丙烯酸酯乳液,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交联单体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制备了低T_(g)、高T_(g)硅丙乳液,进一步采用软、硬乳液复配的方式制备了复配乳液,最后将低T_(g)、高T_(g)硅丙乳液和复配乳液作为水性光油连结料制备了水性光油。采用SEM、TGA、DSC、拉伸实验等考察了KH570含量(以混合单体质量为基准,下同)对软、硬硅丙乳液及水性光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H570含量为3%制备的低T_(g)硅丙乳液(dSiPA-3)的平均粒径为116.5 nm,最低成膜温度(MFT)为16.6℃,乳胶膜的水接触角为68.6°,T_(g)为14.25℃,水性光油耐水次数高达50次,涂层附着力为0级,耐高温抗黏连可达到150℃;dSiPA-3与高T_(g)硅丙乳液(gSiPA-3)以质量比0.8∶1复配时,复配乳液的MFT为33.8℃,乳胶膜的T_(g)为14.19和63.54℃,水接触角为77.9°,水性光油耐摩擦500次,耐水50次,耐高温抗黏连温度可达到210℃,涂层附着力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乳液 硅烷偶联剂 改性 乳液复配 水性光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疏叶骆驼刺与饲用甜高粱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乃比·阿不来提 阿曼姑·艾麦尔艾力 艾比布拉·伊马木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90-1899,共10页
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与饲用甜高粱(Sorghum bicolor)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疏叶骆驼刺与饲用甜高粱按原料鲜重比10꞉0、7꞉3、5꞉5、3꞉7、0꞉10进行混合青贮,每个混合比例设无添加剂组(等量蒸... 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与饲用甜高粱(Sorghum bicolor)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疏叶骆驼刺与饲用甜高粱按原料鲜重比10꞉0、7꞉3、5꞉5、3꞉7、0꞉10进行混合青贮,每个混合比例设无添加剂组(等量蒸馏水)和0.02 g·kg^(−1)复合微生物菌剂组(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凝结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60 d后取样,进行体外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组48 h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和产气速率均高于无添加剂组(P<0.05)。随着饲用甜高粱在发酵底物中比例的增加,发酵液的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呈上升趋势,氨态氮含量降低;复合微生物菌剂组的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高于无添加剂组。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当疏叶骆驼刺与饲用甜高粱混合比例为3꞉7,并辅施复合菌剂时瘤胃发酵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叶骆驼刺 饲用甜高粱 复合微生物菌剂 体外产气法 青贮品质 相关性分析 隶属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拌种和施肥方式对鲁西北地区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6
作者 高祺 高凤菊 +6 位作者 田艺心 曹鹏鹏 李春燕 王春雨 华方静 朱金英 朱冠雄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4期144-147,共4页
为明确复合菌剂拌种和缓控复合肥在鲁西北地区大豆生产上的应用,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以山东省区试对照品种齐黄34为供试材料,设置T_(1)(不拌种+常规施肥)、T_(2)(复合菌剂拌种+常规施肥)、T_(3)(复合菌剂拌种+缓控复合肥)3个处理,对大... 为明确复合菌剂拌种和缓控复合肥在鲁西北地区大豆生产上的应用,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以山东省区试对照品种齐黄34为供试材料,设置T_(1)(不拌种+常规施肥)、T_(2)(复合菌剂拌种+常规施肥)、T_(3)(复合菌剂拌种+缓控复合肥)3个处理,对大豆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根瘤干重、产量及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T_(1)相比,T_(2)和T_(3)处理均能优化植株农艺性状,提高植株结瘤能力,促进大豆产量和品质提升。尤其在T_(3)处理下,大豆株高和主茎节数增幅分别为10.44%、2.50%;在鼓粒期植株根、茎、叶、叶柄、豆荚、根瘤干重、总干重增幅分别为36.07%、22.90%、23.03%、37.07%、11.36%、21.74%、21.59%;产量增加8.62%。通过复合菌剂拌种及缓控复合肥施用,可以达到大豆高质、高效生产,进而促进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菌剂 缓控复合肥 大豆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gent理论的生产调度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远 李继云 +1 位作者 邵世煌 耿兆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204-206,237,共4页
生产调度问题,一般可根据生产流程的不同分为Job-shop调度和Flowshop调度两大类(也有学者认为,存在两者相结合的第三类—混合调度)。该文研究以最小化Makespan为目标的Flowshop调度问题。基于Agent理论,提出采用Flowshop复合代理体(Flow... 生产调度问题,一般可根据生产流程的不同分为Job-shop调度和Flowshop调度两大类(也有学者认为,存在两者相结合的第三类—混合调度)。该文研究以最小化Makespan为目标的Flowshop调度问题。基于Agent理论,提出采用Flowshop复合代理体(Flowshop-Compound-Agent,FSCA)求解Flowshop调度问题的方法。在给出FSCA的结构及其实现的基础上,通过毛纺企业制条车间的实例说明了使用FSCA解决Flowshop调度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ent理论 生产调度系统 复合代理体 Flowshop调度问题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施配施有机肥与菌剂对设施生物降解膜栽培西瓜生长及果实品质和风味的影响
18
作者 史骏 海陶 +4 位作者 张蕾琛 胡紫蔚 张华峰 应泉盛 王毓洪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52-60,共9页
通过化肥减施配施有机肥与微生物菌剂,探究其对西瓜生长及果实品质与风味的影响,以期为西瓜产业提供科学的施肥策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8个处理,包括不同比例的化肥减量与有机肥及微生物菌剂配施。检测指... 通过化肥减施配施有机肥与微生物菌剂,探究其对西瓜生长及果实品质与风味的影响,以期为西瓜产业提供科学的施肥策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8个处理,包括不同比例的化肥减量与有机肥及微生物菌剂配施。检测指标包括西瓜的物候期、植株长度与茎粗、单果重、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主要糖酸风味物质含量,以及病虫害发生情况。研究发现,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能显著提高西瓜的株高、茎粗、单果重以及果实中的风味物质含量,其中化肥减量40%配施有机肥600 kg/667 m^(2)和微生物菌剂的处理效果最佳,显著提升了西瓜的产量和品质。此外,该施肥策略还能降低西瓜土传病害的发生。研究总结认为,化肥减施配施有机肥与微生物菌剂是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施肥策略,有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的研究需要在施肥长期效应、环境影响评估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以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施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肥减量 有机肥增量 菌剂 西瓜 果实品质 生物降解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ent的农工复合型生态产业园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义乔 刘晶茹 王效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1-307,共7页
农工复合型生态产业园是集农业和工业为一体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区域产业共生系统。构建了一个"企业+农户"的小层面农工复合生态工业园,运用基于Agent的建模方法,建立了农工复合型生态产业园产品和废物交换框架模型,通过系... 农工复合型生态产业园是集农业和工业为一体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区域产业共生系统。构建了一个"企业+农户"的小层面农工复合生态工业园,运用基于Agent的建模方法,建立了农工复合型生态产业园产品和废物交换框架模型,通过系统仿真研究了园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系统仿真角度探讨产业共生行为对农工复合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演变的影响和作用。仿真结果表明,园区总产值、总利润和园区内共生交易额均随周期的变化保持增长直至平稳,当共生企业加入园区时增幅明显;园区中废物利用率在共生企业加入后迅速增长,农药和化肥使用量逐渐减少,有机肥使用量增加;园区带动生态化种植农户比例的增加表明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生态化种植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工复合型生态产业园 产业生态系统 agent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葡萄生长、品质及根际土壤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车建美 赖恭梯 +5 位作者 李思雨 郭奥琳 陈冰星 陈杏 刘波 赖呈纯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4-274,共11页
【目的】葡萄是我国栽培广泛的五大果树品种之一,长期过量施用化肥,破坏微生物生态,从而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探究不同来源菌株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改善葡萄果实品质的作用。【方法】采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短短芽胞杆菌(Brevibacillus brev... 【目的】葡萄是我国栽培广泛的五大果树品种之一,长期过量施用化肥,破坏微生物生态,从而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探究不同来源菌株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改善葡萄果实品质的作用。【方法】采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短短芽胞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FJAT-0809-GLX、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FJAT-55034及短短芽胞杆菌(B.brevis)FJAT-10623]灌根,分析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及根际土壤酶活性、可培养芽胞杆菌多样性等的影响。【结果】复合微生物菌剂能够促进葡萄叶片生长,提高叶片的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及POD和PPO活性。处理组葡萄幼果的叶绿素b含量、SOD和PPO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00%、11.77%和66.67%。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能够促进葡萄提早成熟及果实转色,提升果实品质,其中,单果重比对照高出29.06%,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蛋白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7.31%和94.74%,且处理组成熟果实的PPO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复合微生物菌剂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淀粉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蔗糖酶活性及芽胞杆菌的种类和数量。相关性分析表明,辣椒芽胞杆菌(Bacillus zanthoxyli)和假蕈状芽胞杆菌(Bacillus pseudomycoides)可促进葡萄叶片生长及果实品质提升。【结论】复合微生物菌剂具有改良土壤、促进葡萄生长和提升果实品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 短短芽孢杆菌 贝莱斯芽孢杆菌 葡萄 品质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