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样品基质对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董翊 姜阳 +3 位作者 于瑞祥 高艳秋 任逸尘 魏王慧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用氮气稀释含有丙酮、异丙醇、正己烷、乙酸乙酯、苯等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混合标准气体制备标准吸附管系列,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并绘制工作曲线,以考察空气、二氧化碳、甲醇基质对低、中、高含量上述5种VOCs测定的... 用氮气稀释含有丙酮、异丙醇、正己烷、乙酸乙酯、苯等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混合标准气体制备标准吸附管系列,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并绘制工作曲线,以考察空气、二氧化碳、甲醇基质对低、中、高含量上述5种VOCs测定的影响。结果显示:5种VOCs的质量在不同范围内和对应的定量离子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300~1.00 ng,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为2.1%~5.7%;除甲醇基质中低含量丙酮和异丙醇的回收率大于200%外,3种基质中不同含量的5种VOCs的回收率均在90.0%~110%内,推测残留在检测器中的甲醇影响了与甲醇保留时间接近的丙酮和异丙醇的电离,导致离子强度增大,回收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管采样 热脱附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基质影响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北海市大气烷烃类挥发性有机物变化特征及来源解析
2
作者 吴琴琴 吴影 +1 位作者 陈福坤 张丽微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09-1621,共13页
北海市是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典型的沿海城市,研究在2022年夏季对烷烃类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观测,共测量了29种烷烃类挥发性有机物。观测发现,北海市夏季烷烃类挥发性有机物的平均体积分数为1.875×10-9,不同烷烃日出峰情况不同,每日出... 北海市是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典型的沿海城市,研究在2022年夏季对烷烃类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观测,共测量了29种烷烃类挥发性有机物。观测发现,北海市夏季烷烃类挥发性有机物的平均体积分数为1.875×10-9,不同烷烃日出峰情况不同,每日出现3~7个峰不等;各烷烃间相关性与含C数、烷烃结构、来源占比相关,含C数相近且来源构成相似的烷烃,相关性较高。研究利用一级反应动力学估算烷烃类有机物寿命,发现其平均反应速率常数为(0.23±0.17) h-1,平均寿命为(10.73±22.59) h。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PMF)进行来源解析发现,北海市夏季烷烃类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油气挥发(35.9%)、汽油车排放(28.9%)、溶剂使用(23.3%)、柴油车船排放(6.5%)和燃烧(5.3%)。其中,溶剂使用是北海市夏季烷烃类挥发性有机物中的臭氧生成潜势估算(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 OFP)最大贡献源,占比为39.70%;次要贡献源包括汽油车排放、油气挥发源、柴油车船排放源和燃烧源,贡献率分别为24.50%、18.87%、10.58%和6.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挥发性有机物 烷烃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冬季西咸新区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3
作者 李凡 刘立忠 +2 位作者 李养养 刘济铭 易鹏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87,共12页
为探究秋冬季西咸新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于2022年7月25日至12月21日进行了VOCs在线监测,分析了西咸新区秋冬季VOCs污染特征、反应活性及来源贡献。结果显示,西咸新区秋季与冬季VOCs体积分数分别为41.51×10^(-9... 为探究秋冬季西咸新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于2022年7月25日至12月21日进行了VOCs在线监测,分析了西咸新区秋冬季VOCs污染特征、反应活性及来源贡献。结果显示,西咸新区秋季与冬季VOCs体积分数分别为41.51×10^(-9)与64.47×10^(-9)。在秋季,占比最高的组分依次为烷烃(29.6%)、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29.2%)和卤代烃(19.5%);在冬季,烷烃(44.7%)、OVOC(16.8%)和烯烃(15.7%)占比最高。VOCs日变化趋势整体与细颗粒物(PM_(2.5))、二氧化氮(NO_(2))接近,呈早晚高、午间低的特征;臭氧(O_(3))日变化趋势与之相反。综合分析VOCs的羟基自由基(·OH)消耗速率及对O_(3)、PM_(2.5)生成的贡献发现,秋季光化学反应活性最高的VOCs物种为乙醛、丙烯、间/对二甲苯、甲苯、邻二甲苯、乙烯、异戊二烯、正己醛、丙醛,冬季为丙烯、甲苯、苯、乙醛、间/对二甲苯、乙烯等。通过基于光化学损失校正的正交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开展源解析研究,识别出5个主要大气污染源:机动车排放源(28.8%)、工业排放源(11.4%)、溶剂使用源(9.6%)、燃煤排放源(19.9%)以及液化石油气/天然气(LPG/NG)源(30.3%)。LPG/NG源与机动车排放源管控应作为西咸新区VOCs污染防控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咸新区 挥发性有机物 污染特征 化学活性 光化学损失 正交矩阵因子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玉米秸秆腐熟物复配基质在蔬菜育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贺付蒙 杨燕 +3 位作者 王雪 张颖 徐永清 李凤兰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3,共7页
为探索寒地玉米秸秆腐熟物替代传统草炭土基质的可行性,以草炭土、蛭石和珍珠岩混合而成的传统基质作为对照,以A(V腐熟物∶V蛭石∶V珍珠岩=2∶1∶1)、B(V腐熟物∶V蛭石∶V珍珠岩=1∶1∶1)两种复配基质为处理,研究复配基质对黄瓜和辣椒... 为探索寒地玉米秸秆腐熟物替代传统草炭土基质的可行性,以草炭土、蛭石和珍珠岩混合而成的传统基质作为对照,以A(V腐熟物∶V蛭石∶V珍珠岩=2∶1∶1)、B(V腐熟物∶V蛭石∶V珍珠岩=1∶1∶1)两种复配基质为处理,研究复配基质对黄瓜和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育苗前后营养物质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复配基质的容重、水气比和电导率与传统基质呈显著差异;在幼苗定植28 d时,A、B两种基质的黄瓜幼苗株高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67.25%和44.95%,茎粗分别显著提高29.30%和17.83%,叶绿素含量分别显著提高7.42%和3.13%;A、B两种基质的辣椒幼苗株高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8.55%和15.36%,茎粗分别显著提高2.38%和6.21%,叶绿素含量分别显著提高4.74%和12.44%;育苗后基质铵态氮和有效钾含量均降低,速效磷含量升高,黄瓜育苗后A、B两种基质速效磷含量分别升高71.27%和76.36%;辣椒育苗后A、B两种基质速效磷含量分别升高249.22%和115.81%。A、B两种基质中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在育苗结束后升高,蔗糖酶活性降低。综上,A基质更适于黄瓜幼苗的生长,B基质更适于辣椒幼苗的生长,可分别代替传统草炭土基质用于黄瓜和辣椒育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腐熟物 复配基质 蔬菜育苗 生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配比对日光温室黄瓜根际基质环境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梅花 周娟 +4 位作者 王彦丽 党仕卓 汤学燊 胡豪 张亚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5-1303,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比例葡萄废弃枝条复配基质在黄瓜栽培过程中根际基质环境及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为葡萄废弃枝条的基质化利用途径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以黄瓜为研究对象,测定5个处理[CK:商品基质、T1:v(葡萄枝条发酵物)∶v(草... 【目的】探究不同比例葡萄废弃枝条复配基质在黄瓜栽培过程中根际基质环境及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为葡萄废弃枝条的基质化利用途径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以黄瓜为研究对象,测定5个处理[CK:商品基质、T1:v(葡萄枝条发酵物)∶v(草炭)∶v(珍珠岩)=2∶5∶3、T2:v(葡萄枝条发酵物)∶v(草炭)∶v(珍珠岩)=3∶4∶3、T3:v(葡萄枝条发酵物)∶v(草炭)∶v(珍珠岩)=4∶3∶3、T4:v(葡萄枝条发酵物)∶v(草炭)∶v(珍珠岩)=5∶2∶3]的基质养分和酶活性特征,并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各处理黄瓜根际基质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葡萄废弃枝条复配基质养分与CK相比差异显著,复配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碱性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活性均有明显提高。细菌群落组成结果显示,使用复配基质栽培的黄瓜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与丰富度指数显著提高,T4处理增加最显著。不同处理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相同,但复配基质处理细菌群落结构较CK存在较大差异,结果表明,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为各处理共有优势菌门,占总丰度的75.27%~81.3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细菌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为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结论】不同基质配比显著影响基质养分、细菌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其中T3、T4处理的基质养分特征、酶活性及细菌多样性与丰富度较优,可作为黄瓜栽培的最适基质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废弃枝条 复配基质 基质养分 酶活性 细菌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隶属函数法的设施甜瓜复配基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许丽婷 朱雪荣 +5 位作者 田永利 孟延 王永朝 问亚军 姜存英 师海斌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65,共7页
筛选出以农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设施甜瓜栽培基质配方,为优化设施甜瓜基质栽培技术提供参考。将牛粪、羊粪、菇渣、菜籽油渣、珍珠岩为原料按不同体积比设置6个处理,研究不同基质配方对甜瓜生育期植株株高、茎粗、叶片数、叶绿素含量... 筛选出以农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设施甜瓜栽培基质配方,为优化设施甜瓜基质栽培技术提供参考。将牛粪、羊粪、菇渣、菜籽油渣、珍珠岩为原料按不同体积比设置6个处理,研究不同基质配方对甜瓜生育期植株株高、茎粗、叶片数、叶绿素含量、果实的形态指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V_(牛粪)∶V_(菇渣)∶V_(油渣)∶V_(珍珠岩)=4∶3∶0.5∶2)的甜瓜全生育期植株长势和叶片SPAD优于其他各处理,苗期增加幅度最大,且甜瓜产量、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固酸比、糖酸比均显著高于土壤栽培(TR)和商品基质栽培(CK),且可滴定酸和有机酸含量均显著低于TR和CK,隶属函数平均值为0.920,高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甜瓜在T3配方下的生长状况最好,更适宜作为设施甜瓜的栽培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复配基质 品质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物质检测中基质效应的挑战与消减 被引量:3
7
作者 连旭东 商晓龙 +6 位作者 贾银桃 叶思廷 安明哲 赵东 郑佳 孙啸涛 董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23-330,共8页
白酒中已报道发现的物质成分,具有种类多、含量分布广、结构差异大的特点。因此基质效应普遍存在于白酒物质检测中,对目标化合物的准确定性、定量有一定挑战。本文综述了白酒基质效应的影响因素、产生后果和消减途径,特别是聚焦前处理... 白酒中已报道发现的物质成分,具有种类多、含量分布广、结构差异大的特点。因此基质效应普遍存在于白酒物质检测中,对目标化合物的准确定性、定量有一定挑战。本文综述了白酒基质效应的影响因素、产生后果和消减途径,特别是聚焦前处理方法应用、仪器分析方法选择、基质匹配法和内标法等减少和补偿基质效应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提高白酒分析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酒企质控指标的科学构建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基质效应 风味物质 风险因子 消减和补偿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一次持续性O_(3)污染过程成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特 许汇锋 +3 位作者 陈玲红 金嘉佳 沈建东 叶旭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0-815,共6页
明确O_(3)污染成因才能采取有效的O_(3)管控措施。针对杭州市2022年9月4—13日发生的一次持续性O_(3)污染过程,研究了污染发生前、污染暴发期、污染持续期以及污染消除期等不同阶段的气象条件、区域背景O_(3)浓度及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 明确O_(3)污染成因才能采取有效的O_(3)管控措施。针对杭州市2022年9月4—13日发生的一次持续性O_(3)污染过程,研究了污染发生前、污染暴发期、污染持续期以及污染消除期等不同阶段的气象条件、区域背景O_(3)浓度及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基于正定矩阵因子模型并结合O_(3)生成潜势和后向轨迹模型,重点讨论了造成O_(3)污染的关键VOCs、VOCs排放源贡献及其主要来源。结果表明:高温(日最高温度>28.7℃)、低湿(日均湿度<70%)、静稳天气(风速<3 m/s)的气象条件是此次O_(3)污染的主要外因;乙烯、丙烯、1-丁烯、乙醛等为此次污染过程中生成O_(3)的关键VOCs组分,而关键VOCs载荷较高的排放源中,工艺过程源、机动车排放源和油气挥发源为O_(3)污染暴发的主要内因,石化排放源为O_(3)污染持续的主要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_(3)污染 成因分析 挥发性有机物 正定矩阵因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废弃枝条复配基质对日光温室茄子根际环境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马海梅 李梅花 +5 位作者 周娟 韦峰 李佳豪 汤学燊 顾学才 张亚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75-2786,共12页
【目的】为提高葡萄园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研究不同配比葡萄废弃枝条复配基质理化性质及其对茄子根际栽培基质细菌群落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茄子‘天津快圆茄’为研究试材,以商品基质(草炭∶蛭石∶珍珠岩=3∶1∶1)为对照(CK),探究... 【目的】为提高葡萄园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研究不同配比葡萄废弃枝条复配基质理化性质及其对茄子根际栽培基质细菌群落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茄子‘天津快圆茄’为研究试材,以商品基质(草炭∶蛭石∶珍珠岩=3∶1∶1)为对照(CK),探究T_(1)(葡萄枝条发酵物∶草炭∶珍珠岩=2∶5∶3)、T_(2)(葡萄枝条发酵物∶草炭∶珍珠岩=3∶4∶3)、T_(3)(葡萄枝条发酵物∶草炭∶珍珠岩=4∶3∶3)和T_(4)(葡萄枝条发酵物∶草炭∶珍珠岩=5∶2∶3)4种配比复配基质的营养成分和酶活性,以及茄子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品质产量的差异。【结果】相较于CK,T_(1)、T_(2)、T_(4)处理复配基质中的全氮含量和速效磷含量显著提高,而速效氮和全磷含量却有降低。各处理的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K,其中酶活性最为突出的是T_(4)处理,碱性磷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相对于CK处理增加了79.76%和59.27%。相较于CK,复配基质茄子根际细菌群落丰富度及多样性有所增加,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粘球菌门(Myxococcot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的相对丰度均有所增加。冗余分析表明,基质pH是影响茄子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T_(3)处理下,茄子的根系总长度、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均达到较高水平,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等品质特性也呈现出优质水平,产量高达8433.34 kg/667 m^(2),产投比达4.11,净收益为24251.69元/667 m^(2)。【结论】通过茄子根际基质养分、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品质及产量等指标综合分析得出茄子在各处理下的平均得分排名为T_(3)>T_(4)>T_(2)>T_(1)>CK,即T_(3)处理(发酵葡萄枝条∶草炭∶珍珠岩=40∶30∶30)为茄子的最佳栽培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葡萄枝条 复配基质 基质养分 酶活性 品质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料对青冈苗木的促长作用及其营养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鞠昕萌 黄逢龙 喻方圆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6,共10页
分别设置4个施氮浓度梯度(0.1、0.2、0.3、0.4 g/株)进行试验,生长季末取样对生物量、营养元素质量分数和基质酶活性进行测定,计算元素积累量和分配比例,分析缓释肥和复合肥不同施氮量对青冈容器苗生物量、营养元素质量分数和积累量以... 分别设置4个施氮浓度梯度(0.1、0.2、0.3、0.4 g/株)进行试验,生长季末取样对生物量、营养元素质量分数和基质酶活性进行测定,计算元素积累量和分配比例,分析缓释肥和复合肥不同施氮量对青冈容器苗生物量、营养元素质量分数和积累量以及基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和复合肥的处理均有利于青冈容器苗营养元素的积累和基质酶活性的提高,在总用氮量相同的情况下,施用缓释肥的处理几乎均优于复合肥,总体上在H_(3)处理下各指标的提高效果最佳。H_(3)处理下,青冈容器苗总生物量的积累较CK增加了86.24%;整株中氮磷钾元素积累量分别是CK的2.85倍、2.09倍和2.47倍;土壤酶中的脲酶、过氧化氢酶以及蔗糖酶活性分别较CK提高了18倍、2.84倍和2.81倍。营养元素分配中,施肥更有利于提高青冈容器苗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的地上分配比例。在相关性分析中,生物量、元素积累量以及基质酶活性相互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就青冈容器苗营养元素积累和基质酶活性而言,施用缓释肥的效果总体上优于复合肥,大部分情况下H_(3)处理的青冈容器苗的营养元素积累量和基质酶活性最好,建议在培育青冈优质壮苗时施用2.14 g/株缓释肥(氮含量为0.3 g/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冈 容器苗 缓释肥 复合肥 营养元素 基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复合驱动并联机构刚度分析
11
作者 张灿果 倪笑宇 +1 位作者 王永立 安兆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9-342,共4页
针对直升机旋翼支撑平台,设计了一种复合驱动四自由度并联机构,利用复合驱动分支增大了并联机构工作空间。推导了并联机构中各驱动分支和动平台之间的运动关系式,考虑约束力、驱动力和驱动力矩综合作用下复合驱动分支的横向变形、轴向... 针对直升机旋翼支撑平台,设计了一种复合驱动四自由度并联机构,利用复合驱动分支增大了并联机构工作空间。推导了并联机构中各驱动分支和动平台之间的运动关系式,考虑约束力、驱动力和驱动力矩综合作用下复合驱动分支的横向变形、轴向变形和扭转变形,结合机构的运动学方程推导了复合驱动并联机构的刚度矩阵。利用有限元软件验证了并联机构整体刚度矩阵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该并联机构的刚度满足使用需要,为含复合驱动并联机构的应用和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复合驱动 刚度矩阵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夏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光化学反应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浩然 彭杏 +4 位作者 符楠 李志杰 钟文君 何凌燕 黄晓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145-4154,共10页
选取深圳市城市点位在2022年6~8月(夏季)光化学反应活跃季节开展VOCs连续在线观测,利用光化学龄的参数化方法对VOCs测量浓度进行光化学损失校正以获得VOCs初始浓度,并分析VOCs的光化学反应特征,使用特征物种比值分析法和正交矩阵因子模... 选取深圳市城市点位在2022年6~8月(夏季)光化学反应活跃季节开展VOCs连续在线观测,利用光化学龄的参数化方法对VOCs测量浓度进行光化学损失校正以获得VOCs初始浓度,并分析VOCs的光化学反应特征,使用特征物种比值分析法和正交矩阵因子模型(PMF)进行VOCs来源解析.研究表明,各类VOCs光化学消耗的浓度在总VOCs(TVOCs)消耗浓度占比为:烯烃(53.5%)、OVOCs(30.8%)、烷烃(10.9%)、芳香烃(4.7%)、乙炔(0.2%).烷烃的初始浓度与测量浓度均在TVOCs中占主导地位,但其光化学损失OFP仅有1.2×10^(-9)远低于烯烃(47.8×10^(-9))、OVOCs(15.8×10^(-9))和芳香烃(4.7×10^(-9)),所以烯烃是臭氧污染防治的关键物种.本研究基于初始值与测量值进行PMF源解析得到6个主要排放源的浓度贡献为(初始-PMF,测量-PMF):工业过程(0.91×10^(-9),0.87×10^(-9))、溶剂使用(2.75×10^(-9),1.84×10^(-9))、汽车尾气(3.49×10^(-9),2.01×10^(-9))、汽油挥发(3.20×10^(-9),2.62×10^(-9))、天然源(0.74×10^(-9),0.56×10^(-9))、燃烧源(2.35×10^(-9),1.16×10^(-9)).结果显示PMF源解析结果受光化学反应影响显著,在进行源解析时应考虑到利用VOCs的初始值而非测量值,否则会对烯烃占主导的汽车尾气与天然源造成显著的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光化学损失 特征物种比值分析法 正交矩阵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璐 王松 +3 位作者 孙金沅 张燕燕 李贺贺 孙啸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89-1994,共6页
详细讨论了多次顶空固相微萃取(MHS-SPME)技术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并与常用的固相微萃取(SPME)定量校正方法相比较,分析了该方法的优势和缺点。综述了多次顶空固相微萃取在食品、农业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对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 详细讨论了多次顶空固相微萃取(MHS-SPME)技术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并与常用的固相微萃取(SPME)定量校正方法相比较,分析了该方法的优势和缺点。综述了多次顶空固相微萃取在食品、农业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对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顶空固相微萃取 定量分析方法 挥发性物质 基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Ti纤维增强TiAl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贵玉 胡世平 +2 位作者 储双杰 张太贤 蔡学章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45-349,共5页
采用类似箔叠纤维法制备连续纤维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可使纯钦纤维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较TiAl提高22.5%;涂覆Al2O3的钛纤维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较TiAl提高28%,而且其界面反应层... 采用类似箔叠纤维法制备连续纤维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可使纯钦纤维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较TiAl提高22.5%;涂覆Al2O3的钛纤维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较TiAl提高28%,而且其界面反应层厚度可减小到20μm。结果表明,此法是制备连续纤维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基 复合材料 涂层 钛纤维 金属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常数输入率TB模型的全局稳定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峰 张娟 马知恩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74-578,共5页
研究了各分类均具有常数输入率的一个TB模型的全局稳定性。根据广义的Bendixson判据,证明了当输入中含有受感染者时,模型不存在无病平衡点而具有唯一的地方病平衡点。当感染者的治愈率较小时,证明了该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
关键词 TB 全局稳定性 复合矩阵 广义Bendixson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Al合金基原位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压法制备和拉伸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鲁玉祥 陶春虎 +1 位作者 杨德庄 张俊善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35-42,共8页
研究了反应热压技术(包括反应轴向热压(RHP)和反应热等静压(RHIP)法)制备的Ni50Al20Fe30(NiAl(Fe))基原位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反应热压技术制备的NiAl(Fe)基复合材料... 研究了反应热压技术(包括反应轴向热压(RHP)和反应热等静压(RHIP)法)制备的Ni50Al20Fe30(NiAl(Fe))基原位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反应热压技术制备的NiAl(Fe)基复合材料中原位合成的TiC颗粒细小,分布均匀、弥散,但复合材料不完全致密,孔隙的存在损害了其拉伸性能。二次加工工艺可提高NiAl(Fe)基原位复合材料的致密性和组织均匀性,从而显著改善其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镍铝合金 热压工艺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韧改性本体PP在中空制品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景兴 陆光月 +1 位作者 段玉丰 汪济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9-52,共4页
本文介绍由小本体PP、HDPE和SBS弹性体组成的三元共混物在中空制品上的应用.通过调整配方,采用二阶共混工艺可制得中抗冲和高抗冲的PP共混物,其他力学性能下降不大.以配比为70~65%PP、20~25%HDPE和10%SBS的共混物用于生产中空制品是... 本文介绍由小本体PP、HDPE和SBS弹性体组成的三元共混物在中空制品上的应用.通过调整配方,采用二阶共混工艺可制得中抗冲和高抗冲的PP共混物,其他力学性能下降不大.以配比为70~65%PP、20~25%HDPE和10%SBS的共混物用于生产中空制品是可行的,制品的冲击、拉伸等力学性能及外观符合要求,从而扩大了小本体PP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增韧 改性 吹塑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饱和发生率的被修正HIV传染病模型的全局稳定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俊仙 王雷宏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4-69,共6页
提出了一类具有饱和发生率的被修正HIV传染病模型。首先通过分析相应的特征方程,得到了无病平衡点E0(T0,0,0)和正平衡点E*(T*,I*,V*)的局部渐近稳定性。进一步构造Lyapunov函数和利用LaSalle不变集原理,证明了当基本再生数R0<1时,无... 提出了一类具有饱和发生率的被修正HIV传染病模型。首先通过分析相应的特征方程,得到了无病平衡点E0(T0,0,0)和正平衡点E*(T*,I*,V*)的局部渐近稳定性。进一步构造Lyapunov函数和利用LaSalle不变集原理,证明了当基本再生数R0<1时,无病平衡点E0(T0,0,0)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利用第二加性复合矩阵,证明了当基本再生数R0>1时,正平衡点E*(T*,I*,V*)是全局渐近稳定的。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主要理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传染病 饱和发生率 LYAPUNOV函数 LaSalle不变集原理 第二加性复合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北岸36种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33
19
作者 闫磊 黄银芝 +1 位作者 高松 修光利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36-546,共11页
为研究杭州湾北岸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水平、组成特征、反应活性和潜在来源,采用GC-FID在线监测系统对杭州湾北岸环境大气中的36种VOCs开展了为期1 a(2017年12月-2018年11月)的连续观测,采用LOH(VOCs的·OH消耗速率)和OFP(O3... 为研究杭州湾北岸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水平、组成特征、反应活性和潜在来源,采用GC-FID在线监测系统对杭州湾北岸环境大气中的36种VOCs开展了为期1 a(2017年12月-2018年11月)的连续观测,采用LOH(VOCs的·OH消耗速率)和OFP(O3生成潜势)2种方法估算了大气VOCs的反应活性,并利用PMF(正定矩阵因子分解)和CPF(条件概率函数)模型分析其来源.结果表明:①φ(VOCs)小时平均值在冬季(26.47×10^-9)最高,夏季(9.76×10^-9)最低;全年φ(VOCs)小时平均值为21.24×10^-9,其中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的贡献率分别为33.24%、34.13%、15.63%、17.00%;φ(烷烃)、φ(芳香烃)和φ(卤代烃)呈较明显的昼夜变化特征,φ(烯烃)和φ(炔烃)无明显昼夜变化趋势.②大气VOCs的总LOH和OFP分别为9.39 s-1和220.57μg/m3,KOH(·OH反应速率常数)和MIR(最大增量反应活性)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7.34×10-12 cm3/(molecule·s)和3.31;KOH和MIR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与间/对-二甲苯的KOH和乙苯的MIR系数接近,表明大气VOCs的化学反应活性较强;VOCs关键活性物种为异戊二烯、乙烯、丙烯、甲苯、二甲苯和顺-2-丁烯.③特征物种相关性分析表明,杭州湾北岸大气存在老化现象,异戊烷和正戊烷受煤燃烧源影响较大,二甲苯和乙苯受溶剂排放源影响较大,甲苯和苯除受机动车尾气影响外,还受其他排放源影响.④PMF和CPF模型来源分析表明,大气VOCs主要来自石化工业源、燃料挥发源、生物质燃烧和煤燃烧源、机动车排放源和溶剂使用源,其中,机动车排放源主要来自西北方向,其他源主要来自西北、西和西南方向.研究显示,杭州湾北岸大气VOCs来源复杂,受周边工业区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反应活性 PMF模型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矩阵及其在Hermite矩阵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夏璇 毕公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2-316,共5页
将复合矩阵与Hermite矩阵相结合进行讨论,推导了复合矩阵的性质,揭示了复合矩阵与Hermite矩阵的内在关系,给出了Hermite矩阵的3个结论,并应用复合矩阵的性质巧妙证明了这3个结论.
关键词 复合矩阵 HERMITE矩阵 特征值 奇异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