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沸石强化人工湿地对复合重金属协同去除机制研究
1
作者 董双石 张守森 +4 位作者 姜晶晶 赵振豪 徐鸣谦 孙笛 靳晓玉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96-2906,共11页
针对畜禽养殖废水中铜锌复合重金属污染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高效稳定的人工湿地基质材料。利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O/Fe_(2)O_(3)-生物炭改性沸石基质,并通过试验优化材料配比与投加量。结果显示,当生物炭与沸石质量比为1∶2时,该复合材... 针对畜禽养殖废水中铜锌复合重金属污染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高效稳定的人工湿地基质材料。利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O/Fe_(2)O_(3)-生物炭改性沸石基质,并通过试验优化材料配比与投加量。结果显示,当生物炭与沸石质量比为1∶2时,该复合材料对初始质量浓度均为5 mg/L的铜和锌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4%和100%,显著优于单一的纳米FeO/Fe_(2)O_(3)或生物炭材料。机理分析表明,材料表面羟基基团通过配位作用与铜、锌结合形成金属氢氧化物。同时,部分Fe^(2+)在氧化过程中产生OH^(-),与Cu^(2+)、Zn^(2+)形成碱沉淀,部分Fe^(2+)反应生成铁(氢)氧化物,与Cu^(2+)、Zn^(2+)形成共沉淀。三者协同作用可实现对复合重金属的高效去除。研究为人工湿地基质改性提供了新策略,为畜禽养殖废水中复合重金属的高效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改性沸石 人工湿地基质 复合重金属废水 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脱氮除磷复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林锦美 向朝兴 +2 位作者 段金明 郭立 巫晶晶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4-129,138,共7页
为了提高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研究构建微曝气+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氧化塘系统处理生活污水,分析复合系统对废水中COD、NH4_(+)^-N、TN及TP的去除性能,探索系统的较佳运行条件,适用范围及其沿程去除效率。结果表明,在改良的垂直流湿地水... 为了提高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研究构建微曝气+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氧化塘系统处理生活污水,分析复合系统对废水中COD、NH4_(+)^-N、TN及TP的去除性能,探索系统的较佳运行条件,适用范围及其沿程去除效率。结果表明,在改良的垂直流湿地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 d、曝气位置位于改良湿地前端、曝气充氧池内曝气时间为12 h的条件下,处理出水的氨氮(NH4_(+)^-N)、总氮(TN)、总磷(TP)等污染物去除效果最佳。在该运行条件下,该系统处理污水厂尾水的出水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Ⅳ级标准;处理模拟农村生活污水的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研究旨在为低浓度污水的进一步处理净化研究以及高效率人工湿地系统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人工湿地 脱氮除磷 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H改性电极强化CW-MFC耦合系统深度处理污水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静 李玉霞 刘玉香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23-129,共7页
构建了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CW-MFC)耦合系统,探究了层状双氢氧化物(LDH)材料改性电极对CW-MFC系统运行性能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LDH材料的结构及其中的Fe、Ni元素显著影响电极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与脱碳除... 构建了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CW-MFC)耦合系统,探究了层状双氢氧化物(LDH)材料改性电极对CW-MFC系统运行性能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LDH材料的结构及其中的Fe、Ni元素显著影响电极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与脱碳除氮相关的功能微生物数量,聚苯胺(PANI)的添加增强了LDH的电导率,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改善了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性能和产电性能。其中,阴阳极均用FeNi-LDH/PANI改性的反应器的性能最好,其COD、NO_(3)^(-)-N和NH_(4)^(+)-N的去除率分别为95.68%、96.72%和95.32%,出水水质可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该系统稳定运行期间的平均输出电压为108.96 mV,最大功率密度可达到1.99 W/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氢氧化物 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CW-MFC) 电极改性 脱碳除氮 生物电输出 微生物群落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流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村镇生活污水试验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丽 王全金 +1 位作者 胡常福 刘占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36,共4页
针对村镇生活污水,开展水力负荷对潜流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效果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人工湿地对村镇生活污水均有较好的处理效果;随水力负荷升高,两种人工湿地除碳、脱氮率不同程度降低。潜流人工湿地除碳效果优于复合垂直流... 针对村镇生活污水,开展水力负荷对潜流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效果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人工湿地对村镇生活污水均有较好的处理效果;随水力负荷升高,两种人工湿地除碳、脱氮率不同程度降低。潜流人工湿地除碳效果优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效果更佳;水力负荷≤0.25 m3/(m2·d),两种人工湿地对COD去除率均大于90%,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NH3-N、TN去除率保持在60%以上,出水水质优于一级A标准。动力学研究表明一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拟合两种人工湿地的COD、NH3-N、TN去除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人工湿地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 水力负荷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自改性基质用于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国强 张荣新 +2 位作者 傅金祥 鲁勇朝 苏杨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3-78,共6页
为了解决人工湿地基质堵塞问题,提出了新型复合人工湿地基质方案,主要研究了新型复合方案和传统单一方案对各种污染物的处理效果、有效孔隙率、水头损失和堵塞时间等内容,同时分析了新型复合方案与传统单一方案在同一深度处的基质堵塞... 为了解决人工湿地基质堵塞问题,提出了新型复合人工湿地基质方案,主要研究了新型复合方案和传统单一方案对各种污染物的处理效果、有效孔隙率、水头损失和堵塞时间等内容,同时分析了新型复合方案与传统单一方案在同一深度处的基质堵塞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污染物的处理效果、有效孔隙率、水头损失和堵塞时间等方面,新型复合人工湿地基质方案均优于传统单一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新型复合 孔隙率 堵塞 水头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粉煤灰陶粒在水处理中去污机制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曹世玮 荆肇乾 +1 位作者 王祝来 黄新 《森林工程》 2019年第4期97-104,共8页
不同成分的粉煤灰陶粒作为污水生物处理中的基质时对水处理效能的影响不同。本研究以回用水水质指标为标准,针对某河流重污染河水水质,设计生物生态组合工艺,针对不同的阶段工艺要求,选择不同成分的陶粒作为基质填料,开展中试试验。在... 不同成分的粉煤灰陶粒作为污水生物处理中的基质时对水处理效能的影响不同。本研究以回用水水质指标为标准,针对某河流重污染河水水质,设计生物生态组合工艺,针对不同的阶段工艺要求,选择不同成分的陶粒作为基质填料,开展中试试验。在工艺运行稳定后,分析陶粒的生物相组成和化学元素变化,研究陶粒吸附磷形态构成,探讨粉煤灰陶粒对水中特征污染物的去除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生物滤池中设置比表面积大和孔隙率高的高碳粉煤灰陶粒,其好氧段区域的优势菌种是好氧异氧菌和硝化菌,缺氧段区域内的优势菌种是反硝化细菌,表明该类型粉煤灰陶粒具有良好的挂膜性能。在以生态景观及强化磷去除功能的后段人工湿地中配置高钙粉煤灰陶粒,其物理吸附和化学沉淀作用表现了良好的磷去除性能,吸附的磷主要以Ca-P的形式存在,其次是Fe-P,有机磷的含量最少。从而验证了针对不同的工艺特点选择不同成分的粉煤灰陶粒能有效提升水处理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陶粒成分 复合生物滤池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去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沸石用于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剑平 扈师鸣 李绍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54-760,共7页
目的提高人工湿地基质材料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中总磷、氨氮以及COD的处理效果,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方法斜发沸石经氢氧化钠和三氯化铁处理得到复合改性沸石,作为吸附材料处理污水,研究改性方式、粒径大小、沸石投加量、pH值等因素对处理效... 目的提高人工湿地基质材料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中总磷、氨氮以及COD的处理效果,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方法斜发沸石经氢氧化钠和三氯化铁处理得到复合改性沸石,作为吸附材料处理污水,研究改性方式、粒径大小、沸石投加量、pH值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探讨吸附机理。结果复合改性沸石在投加量20 g/L、粒径0.2~0.4 mm、pH=7条件下,吸附反应平衡时,总磷去除率84.12%,氨氮的除率81.89%,COD去除率83.41%。复合改性沸石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速率方程。结论复合改性沸石作为基质材料应用于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复合改性 人工湿地 农村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尺度人工湿地中植物多样性对基质无机磷季节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四喜 常杰 +4 位作者 葛滢 王海 王凤友 吴云杰 苏春花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59,共5页
测定了4个季节的全尺度人工湿地中基质无机磷含量,研究植物组成与多样性对基质无机磷季节动态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4个季节中,除冬季物种丰富度与无机磷呈正相关之外,其他3个季都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植物组成对无机磷有显著的影响。基质... 测定了4个季节的全尺度人工湿地中基质无机磷含量,研究植物组成与多样性对基质无机磷季节动态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4个季节中,除冬季物种丰富度与无机磷呈正相关之外,其他3个季都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植物组成对无机磷有显著的影响。基质无机磷夏季(2008年7月植物生长最快的季节)最高,平均值为(12.36±0.43)mg/kg,而秋季(植物收割后采集的基质样品)最低,平均值为(9.16±0.40)mg/kg;表明基质营养(如无机磷)的季节动态变化趋势与植物的生长规律相一致。研究表明,在大型人工湿地中,衡量植物多样性对基质营养季节动态的影响效应时,植物组成要比植物多样性更有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人工湿地 植物组成 无机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尺度人工湿地中植物组成和多样性对基质无机氮季节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四喜 常杰 +4 位作者 葛滢 王海 王凤友 吴云杰 苏春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10446-10449,10465,共5页
测定了4个季节的全尺度人工湿地中基质无机氮含量,研究植物组成与多样性(包括植物物种丰富度与功能群丰富度)对基质无机氮的季节动态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在全尺度人工湿地中,当衡量植物多样性对基质营养季节动态的影响时,一般是植物... 测定了4个季节的全尺度人工湿地中基质无机氮含量,研究植物组成与多样性(包括植物物种丰富度与功能群丰富度)对基质无机氮的季节动态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在全尺度人工湿地中,当衡量植物多样性对基质营养季节动态的影响时,一般是植物组成和物种丰富度要比功能群丰富度更有说服力。同时,基质无机氮夏季(2008年7月,一年中植物生长最快的季节)的值最高,春季(2008年4月,植物开始生长)的无机氮最低;表明基质营养(如无机氮)的季节动态变化趋势与植物的生长周期及其对营养需求规律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植物组成 植物多样性 基质无机氮 季节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中植物多样性对基质有机碳动态的影响
10
作者 朱四喜 常杰 +4 位作者 葛滢 王海 王凤友 吴云杰 苏春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51,共6页
测定了4个季节的大型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中基质有机碳含量,以研究植物组成与多样性(包括植物物种多样性、功能群多样性与植物组成)对有机碳季节动态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大型人工湿地中,春季、冬季植物物种多样性对基质有机碳含量... 测定了4个季节的大型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中基质有机碳含量,以研究植物组成与多样性(包括植物物种多样性、功能群多样性与植物组成)对有机碳季节动态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大型人工湿地中,春季、冬季植物物种多样性对基质有机碳含量有显著正效应,且植物组成四季都有极显著的影响,而功能群多样性四季中都没有显著效应。因而,当衡量植物多样性对基质营养季节动态(如有机碳)的影响时,一般是植物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要比功能群多样性更具有说服力。同时,基质有机碳含量在春季、冬季较高,而在夏、秋季较低,表明基质营养(如有机碳)的季节动态变化趋势与植物的生长周期相一致。另外,四季中基质有机碳含量与基质容重呈显著正相关,而在2008年10月植物生物量与基质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植物组成 人工湿地 营养循环 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介质膜生物反应器-复合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中试试验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璐 孙利利 +2 位作者 陈建 马金 柯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1期77-81,共5页
根据派河支流光明大堰河流域范围内产生的农村生活污水NH 3-N、COD含量超标的特点,以湿地技术为核心,设计了BA-MBR+复合人工湿地组合处理技术模型。模型经过调试运行,随着挂膜逐渐成熟后,对系统进出水质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显示该系统... 根据派河支流光明大堰河流域范围内产生的农村生活污水NH 3-N、COD含量超标的特点,以湿地技术为核心,设计了BA-MBR+复合人工湿地组合处理技术模型。模型经过调试运行,随着挂膜逐渐成熟后,对系统进出水质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显示该系统对SS、COD Cr、TN、NH 3-N、TP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0%、55%、42%、75%、30%。该工艺采用多级曝气,增加溶解氧含量,对氨氮去除效果明显,提高脱氮效率。整套系统内部形成“好氧-厌氧”的环境,有效削减污染物含量,脱氮除磷效果较好。该工艺适用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且工艺采用湿地净化技术,运行成本低,村镇融合效果好,环境、生态效益好,易于在农村地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人工湿地 巢湖 农村生活污水 净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水氮素组成对表面流人工湿地脱氮及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玮 李一平 +7 位作者 朱立琴 张海阔 严春敏 商鹤琴 宋从清 李大胜 王玲 孙佳欣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013-4023,共11页
为探究进水氮素组成对表面流人工湿地脱氮效果及N_(2)O排放的影响,构建了进水氮素组成分别为ρ(NH_(4)^(+)-N)/ρ(NO_(3)^(-)-N)=0:1(CW-A)、ρ(NH_(4)^(+)-N)/ρ(NO_(3)^(-)-N)=0.7:1(CW-B)、ρ(NH_(4)^(+)-N)/ρ(NO_(3)^(-)-N)=4:1(CW... 为探究进水氮素组成对表面流人工湿地脱氮效果及N_(2)O排放的影响,构建了进水氮素组成分别为ρ(NH_(4)^(+)-N)/ρ(NO_(3)^(-)-N)=0:1(CW-A)、ρ(NH_(4)^(+)-N)/ρ(NO_(3)^(-)-N)=0.7:1(CW-B)、ρ(NH_(4)^(+)-N)/ρ(NO_(3)^(-)-N)=4:1(CW-C)以及实际微污染河水(CW-D)的4个小试试验系统,分析了水中氮素变化规律以及N_(2)O排放特征,提出了一种人工湿地水中氮素去除与N_(2)O排放协同效应评价方法.结果表明:高进水氨氮(NH_(4)^(+)-N)比例的CW-C组总氮(TN)平均去除率(68.31±14.56)%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组(P<0.05),实际微污染河水组(CW-D)随着处理时间延长也表现出较好的脱氮效果(41.06±17.55)%;高进水硝酸盐氮(NO_(3)^(-)-N)比例CW-A组的NH_(4)^(+)-N去除率(-110.12%)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可能与植物吸收特性有关;NO_(3)^(-)-N去除率随着NO_(3)^(-)-N浓度增加而升高,CW-A组NO_(3)^(-)-N去除率(87.60%)显著高于CW-C组(39.96%,P<0.05).所有处理的N_(2)O释放通量分别为(8.73±7.64),(36.68±6.43),(-0.02±7.43)和(15.08±10.77)μg/(m^(2)·h),仅CW-C组为N_(2)O的吸收汇.综合考虑氮素和N_(2)O的削减量及削减速率,进水氮素组成为ρ(NH_(4)^(+)-N)/ρ(NO_(3)^(-)-N)=4:1的CW-C组的氮素去除与N_(2)O减排协同效应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组成 表面流人工湿地 微污染水 脱氮效果 N_(2)O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位对复合基质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家成 王福浩 +1 位作者 赵林婷 佘宗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6-121,共6页
为了研究水位变化对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2个填充复合基质的湿地同步运行。湿地上层均为厚35cm、粒径5~10mm的炉渣;中层为厚度35cm的砾石,粒径分别为10~20(湿地1)和5~10mm(湿地2);底层均铺设厚15cm、粒径50~100mm的粗砾石作为... 为了研究水位变化对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2个填充复合基质的湿地同步运行。湿地上层均为厚35cm、粒径5~10mm的炉渣;中层为厚度35cm的砾石,粒径分别为10~20(湿地1)和5~10mm(湿地2);底层均铺设厚15cm、粒径50~100mm的粗砾石作为支撑层;湿地表面种植黄花鸢尾。研究期间2个湿地均为连续进水,设置6个运行水位:85、66、51、36、19和2cm。结果表明,2个湿地系统对COD、NH_4^+-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50.5%~81.1%、34.1%~84.6%、29.1%~75.7%和49.1%~84.6%。统计分析表明,水位对污水中有机物及氮的去除有显著影响(P<0.05),36cm水位时TN去除率最高,湿地1和湿地2分别达到68.8%和75.7%;85cm水位时NO_3^--N去除率最高,湿地1和湿地2分别为95.5%和96.6%;2cm水位时COD和NH_4^+-N的去除率最高,湿地1分别为75.9%和81.1%,湿地2分别达到79.4%和84.6%。以上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垂直流人工湿地的水位可以有效地改变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湿地2对磷的净化效果显著高于湿地1(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人工湿地 水位 复合基质 饱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夏国栋 朱四喜 +1 位作者 赵伟 王众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3-121,共9页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5个取样区基质中的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进行分析,以探究基质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细菌群落丰度以及多样性随着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梯级处理呈现出先减后...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5个取样区基质中的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进行分析,以探究基质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细菌群落丰度以及多样性随着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梯级处理呈现出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二级垂直流上行池物种丰富度最高,二级垂直流下行池物种丰富度最低;湿地中优势菌种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绿弯菌门、放线菌门以及拟杆菌门,此外,绿弯菌门与酸杆菌门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生境的变化使得变形菌门与拟杆菌门的群落丰度整体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而厚壁菌门、绿弯菌门、放线菌门的群落丰度则与其变化趋势相反;γ-变形菌纲、δ-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在变形菌门中丰度最高,厚壁菌门中梭状芽孢杆菌丰度最高,而放线菌门中放线菌属丰度最高;一级垂直流下行池至生物稳定塘的特征微生物各有不同;冗余分析表明,细菌菌群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pH、溶解氧、氨态氮、硝态氮和总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 细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滩型复合人工湿地处理微污染河水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丽丽 张复港 +4 位作者 张彩琳 马莉萍 李肖燕 刘娇妹 梁文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2-65,52,共5页
为分析污染负荷对河滩型复合人工湿地净化微污染河水的影响,设计了一级生态塘-潜流湿地-二级生态塘-生态沟渠的复合人工湿地工艺。结果显示,水力负荷是常规人工湿地3~8倍的情况下,进水COD、NH_(4)^(+)-N、TP浓度分别在38.5~91.2、1.82~4... 为分析污染负荷对河滩型复合人工湿地净化微污染河水的影响,设计了一级生态塘-潜流湿地-二级生态塘-生态沟渠的复合人工湿地工艺。结果显示,水力负荷是常规人工湿地3~8倍的情况下,进水COD、NH_(4)^(+)-N、TP浓度分别在38.5~91.2、1.82~4.49、0.41~0.90 mg/L之间,该工艺具有很好的耐冲击负荷能力。低、中污染负荷下处理后出水中3种污染物均达到Ⅲ类标准,高污染负荷下出水COD可达到Ⅳ类标准。尽管两个生态塘存在内源性有机污染物的释放,但潜流湿地和生态沟渠均能有效降解该有机污染物,最终出水浓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负荷 复合人工湿地 微污染河水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窑泥沟人工湿地应用研究及新构思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志勇 陈建中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26,30,共5页
以云南省澄江县污染最为严重的窑泥沟为研究对象,从植物、填料和工艺流程等方面,分析和研究了复合型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情况,尤其是在不同季节进水浓度变化较大时氮磷的去除情况,并由此找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构思。
关键词 复合型人工湿地 N P污染 污水净化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组合技术用于污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晶涵 余凯锋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69-773,共5页
根据不同类型湿地的组合方式,以及其他工艺与人工湿地组合时所在的位置(前端、内部和末端)进行了归类阐述。常见的人工湿地组合技术有多级复合人工湿地组合工艺技术,人工湿地与电化学组合技术,以及人工湿地与生物接触氧化、膜生物反应... 根据不同类型湿地的组合方式,以及其他工艺与人工湿地组合时所在的位置(前端、内部和末端)进行了归类阐述。常见的人工湿地组合技术有多级复合人工湿地组合工艺技术,人工湿地与电化学组合技术,以及人工湿地与生物接触氧化、膜生物反应器和生态塘等的组合工艺技术。这些组合处理工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工湿地技术独立运行时的缺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组合技术 多级复合人工湿地 电化学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亚热带人工湿地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综述
18
作者 阿丹 萧嘉欣 +5 位作者 杨保怡 邓杨扬 邹梦遥 陶雪琴 杜建军 刘雯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46-1053,共8页
人工湿地技术被广泛用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垃圾渗滤液处理,但现有研究缺乏对大区域多尺度状况的整体了解,且缺少对渗滤液差异的认识及人工湿地设计的优化。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考察了热带亚热带地区垃圾渗滤液的成分变化规律及其影... 人工湿地技术被广泛用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垃圾渗滤液处理,但现有研究缺乏对大区域多尺度状况的整体了解,且缺少对渗滤液差异的认识及人工湿地设计的优化。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考察了热带亚热带地区垃圾渗滤液的成分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评价了人工湿地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关键参数及其净化能力。所得结果可被用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垃圾渗滤液和人工湿地的数据库建立,渗滤液的成分界定和动态模拟,以及人工湿地的性能评价和参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亚热带 人工湿地 垃圾渗滤液 成分变化 参数设计 净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对规模化养猪废水处理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小真 石湖泉 陈福根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10-2116,共7页
为了提高人工湿地对养猪废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针对复合人工湿地存在的地下水污染问题,建立与防渗膜连为一体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畜禽养殖废水系统,湿地底层铺设PE防渗膜,选用煤渣、砾石、粗砂作为湿地填料,种植美人蕉(Canna indica)、水芹... 为了提高人工湿地对养猪废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针对复合人工湿地存在的地下水污染问题,建立与防渗膜连为一体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畜禽养殖废水系统,湿地底层铺设PE防渗膜,选用煤渣、砾石、粗砂作为湿地填料,种植美人蕉(Canna indica)、水芹菜(Oenanthe javanica)、菖蒲(Acorus calamus)、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i)、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湿地植物,考察复合人工湿地运行期间对养猪废水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并对温度和系统处理污染物效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植物在启动初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较低(NH4+-N、TP和CODCr的去除效率分别为53.6%、61.4%和41.7%),需经过一段时间形成良好的根系结构后,NH4+-N、TP和CODCr的去除能力才会稳定提高;地表流人工湿地植物在气温较高时容易枯死,在高温情况下应设置防晒措施;本研究复合人工湿地处理养猪废水污染物效率在10月达到最高,NH4+-N、TP和CODCr的去除效率分别为98.8%、62.1%和87.1%,湿地后续单元增加曝气能有效处理养猪废水中的NH4+-N;气温变化会影响人工湿地处理NH4+-N、TP和CODCr的效率,气温对NH4+-N和TP去除效果影响明显大于对CODCr去除的影响。该处理系统对养猪废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能够将废水水质提高到理想的水平,可为中小型养猪场构建人工湿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废水 复合人工湿地 气温变化 去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污泥复合填料特性及在人工湿地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奚道国 张瑞斌 +3 位作者 周乃 陈凡 祖白玉 王乐阳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552-558,共7页
利用铝污泥、钢渣和沸石制备了3种铝污泥复合填料——铝污泥-沸石、铝污泥-钢渣、铝污泥-沸石-钢渣,研究了其物理特性和对磷的等温吸附性能,并应用于人工湿地小试系统中,探讨其对湿地水质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相较铝污泥和传统湿地填... 利用铝污泥、钢渣和沸石制备了3种铝污泥复合填料——铝污泥-沸石、铝污泥-钢渣、铝污泥-沸石-钢渣,研究了其物理特性和对磷的等温吸附性能,并应用于人工湿地小试系统中,探讨其对湿地水质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相较铝污泥和传统湿地填料,3种复合填料具有较大的体积密度、孔隙率和比表面积;3种复合填料对磷的吸附效果存在较大差异,表现为铝污泥-钢渣>铝污泥-沸石>铝污泥-沸石-钢渣;3种复合填料对人工湿地进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的去除率无显著差异,均为70%左右;对总磷(TP)、总氮(TN)、氨氮(NH3-N)的去除率差异较大,其中铝污泥-钢渣、铝污泥-沸石对TP去除率较高(93%以上),铝污泥-沸石、铝污泥-沸石-钢渣对TN和NH3-N去除率较高(TN高于65%,NH3-N高于77%);铝污泥-沸石复合填料对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的综合效果最好,可使人工湿地出水水质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污泥 复合填料 人工湿地 高效除磷 农村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