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eview on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in Automotive Catalysts
1
作者 ZHENG Tingting HE Junjun +2 位作者 WANG Song LU Jun ZHAO Yunkun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182-188,共7页
TWC-equipped exhausts are widely used in gasoline-fueled vehicles to meet stringent emission regulations. The main components in TWCs are precious metals such as palladium (Pd), platinum (Pt), and rhodium (Rh) as the ... TWC-equipped exhausts are widely used in gasoline-fueled vehicles to meet stringent emission regulations. The main components in TWCs are precious metals such as palladium (Pd), platinum (Pt), and rhodium (Rh) as the active component, and inorganic oxides such as γ-alumina (Al 2 O 3 ), ceria (CeO 2 ), zirconia (ZrO 2 ) and ceria-zirconia (CeO 2-ZrO 2 ) are used as the support. Interaction of precious metals and suppor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hermal stability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WCs. The support can improve the dispersion of precious metals and suppress the sintering of precious metals at high temperature. In the same, precious metals can also enhance the redox performance and oxygen storage capacity of suppor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action phenomenon and mechanism of precious metals (Pt, Pd, Rh) and supports such as Al 2 O 3 , CeO 2-based composite ox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Cs strong metal support interaction PM/γ-Al2O3 PM/CeO2-based composite oxid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FC复合孔隙阳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葛岩 李志义 +2 位作者 魏炜 刘凤霞 刘志军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35,共5页
使用共流延工艺分别制备了以不同配比可溶性淀粉和碳纤维混合物作为造孔剂的阳极支撑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阳极支撑层具有不规则的球型和直线型交错的复合孔隙,造孔剂总质量分数均为10%。电池以(Y_(2)O_(3))0.08(ZrO_(2))0.92(8Y... 使用共流延工艺分别制备了以不同配比可溶性淀粉和碳纤维混合物作为造孔剂的阳极支撑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阳极支撑层具有不规则的球型和直线型交错的复合孔隙,造孔剂总质量分数均为10%。电池以(Y_(2)O_(3))0.08(ZrO_(2))0.92(8YSZ)及Ni作为阳极材料,其中Ni与8YSZ的质量比为1∶1,以8YSZ作为电解质材料,以(La_(0.75)Sr_(0.25))0.95MnO_(3±δ)(LSM)及8YSZ作为阴极材料。使用氢气作为燃料测试了各电池在750℃下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淀粉与碳纤维质量之比为1.5的复合造孔剂所制备电池的功率密度最高,可达0.199 W/cm^(2)。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图像显示,淀粉和碳纤维在阳极支撑层中所形成的复合孔隙相互交织,连通性较好,具有较理想的微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阳极支撑 复合造孔剂 微观结构 流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复合氧化物载体在加氢脱硫催化剂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周文武 何欣欣 +4 位作者 唐小原 周安宁 陈治平 黄志豪 白业兴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61-1374,共14页
加氢脱硫技术对实现劣质油品清洁化、低碳化与多元化高效利用至关重要,其关键是高性能催化剂的开发,核心之一是适宜催化剂载体材料的创新。本工作分别总结了向Al_(2)O_(3)及TiO_(2)中引入第二组元后作为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 加氢脱硫技术对实现劣质油品清洁化、低碳化与多元化高效利用至关重要,其关键是高性能催化剂的开发,核心之一是适宜催化剂载体材料的创新。本工作分别总结了向Al_(2)O_(3)及TiO_(2)中引入第二组元后作为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第二组元氧化物的引入克服了Al_(2)O_(3)载体酸类型单一及商用催化剂金属与载体间相互作用过强等缺点,同时保持了较大的比表面积;第二组元氧化物能够有效提升TiO_(2)载体材料的热稳定性及比表面积的同时调节了载体材料表面酸性等。究其原因在于第二组元的引入可显著改变Al_(2)O_(3)或TiO_(2)表面羟基环境,进而促进了活性金属前驱体在载体表面的锚定和分散,有利于更多NiMo(W)S活性相的形成,提升了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氧化物 铝基氧化物 钛基氧化物 载体表面环境 加氢脱硫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气相氧化羰化合成DMC I.复合载体铜基催化剂的制备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兴权 王丽琼 +1 位作者 赵天生 鲍晓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54-657,共4页
考察了复合载体催化剂制备过程参数如双氧水处理载体添加组分E、微波辐射时间、载体组分Z与E的用量比、氯化铜与载体的用量比等对气相甲醇直接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催化剂制备条件为双氧水与E的质量比为1... 考察了复合载体催化剂制备过程参数如双氧水处理载体添加组分E、微波辐射时间、载体组分Z与E的用量比、氯化铜与载体的用量比等对气相甲醇直接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催化剂制备条件为双氧水与E的质量比为1~3,微波辐射时间为30~50min,载体中Z与E的质量比为4~6,载体与氯化铜的质量比为1~3。在此条件下,甲醇转化率超过5%,DMC的选择性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氧化 复合载体 催化剂 氧化羰化 碳酸二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Al_2O_3负载金催化剂用于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催化活性 被引量:13
5
作者 于强强 董园园 +3 位作者 廖卫平 金明善 何涛 索掌怀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3-229,共7页
采用浸渍法和沉积-沉淀法制备了CeO2-Al2O3复合氧化物,比较了复合氧化物负载纳米金催化剂对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催化活性。通过N2物理吸附、XRD、TEM、H2-TPR等表征手段对复合氧化物及其负载金催化剂的物相和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复合氧化物... 采用浸渍法和沉积-沉淀法制备了CeO2-Al2O3复合氧化物,比较了复合氧化物负载纳米金催化剂对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催化活性。通过N2物理吸附、XRD、TEM、H2-TPR等表征手段对复合氧化物及其负载金催化剂的物相和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焙烧温度对其比表面积、孔结构及水煤气变换反应活性有明显的影响。与沉积-沉淀法相比,浸渍法制备的CeO2-Al2O3复合氧化物具有较大的CeO2晶粒尺寸,经500℃焙烧后再负载金,所得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250℃时CO转化率可达7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氧化铈 复合氧化物 金催化剂 水气变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e1-xMnxO2催化苯酚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苯酯 被引量:12
6
作者 邬茂 袁华 +1 位作者 杜治平 吴元欣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48-1254,共7页
分别采用机械混合法、溶胶-凝胶法和沉淀法制备了用于非均相催化苯酚氧化羰基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DPC)的催化剂载体(Ce_(1-x)Mn_xO_2);通过沉淀法负载活性组分 Pd 制备了0.5%Pd/Ce_(1-x)Mn_xO_2(Pd 质量分数0.5%)催化剂。采用 X 射线... 分别采用机械混合法、溶胶-凝胶法和沉淀法制备了用于非均相催化苯酚氧化羰基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DPC)的催化剂载体(Ce_(1-x)Mn_xO_2);通过沉淀法负载活性组分 Pd 制备了0.5%Pd/Ce_(1-x)Mn_xO_2(Pd 质量分数0.5%)催化剂。采用 X 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 BET 等方法对 Ce_(1-x)Mn_xO_2载体进行了表征,考察了 Ce_(1-x)Mn_xO_2载体的制备方法和焙烧温度、载体的n(Mn):n(Ce+Mn)对0.5%Pd/Ce_(1-x)Mn_xO_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n(Mn):n(Ce+Mn)=0.50、600℃下焙烧6 h 制备的 Ce_(1-x)Mn_xO_2载体所制得的0.5%Pd/Ce_(1-x)Mn_xO_2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反应在65℃、5MPa 下进行3 h,DPC 收率可达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氧化羰基化 碳酸二苯酯 铈锰复合氧化物 负载型催化剂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铝复合氧化物载体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振莉 周亚松 +2 位作者 宗海生 李长喜 徐春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97,共7页
以硝酸镁和硝酸铝为原料,用氨水溶液作为pH调节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镁铝复合氧化物载体,研究了制备过程中镁铝比、pH调节剂种类、水解过程pH值的大小、反应温度、焙烧温度及回流晶化温度对复合氧化物载体理化性质的影响。并以RFCC汽... 以硝酸镁和硝酸铝为原料,用氨水溶液作为pH调节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镁铝复合氧化物载体,研究了制备过程中镁铝比、pH调节剂种类、水解过程pH值的大小、反应温度、焙烧温度及回流晶化温度对复合氧化物载体理化性质的影响。并以RFCC汽油加氢脱硫为探针反应,考察了以镁铝复合氧化物为载体的催化剂选择性加氢脱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镁铝分子比为10、反应温度为80℃、pH值为9.5条件下制备的镁铝复合氧化物载体具有适宜的比表面积和均匀的孔分布,且晶型较完整,结晶度高。以该复合氧化物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R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复合氧化物 载体 RFCC汽油 选择性加氢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Al_2O_3负载CuMnO_x对甲苯的催化燃烧 被引量:9
8
作者 曹利 凌海志 +1 位作者 黄学敏 马广大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8-30,74,共4页
研究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Al2O3复合载体,并用浸渍法制备CuMnOX/TiO2-Al2O3催化剂,通过对甲苯废气催化燃烧的实验,分别考察了Cu-Mn负载量、Cu/Mn摩尔比、焙烧温度及载体对催化剂制备过程及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研究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Al2O3复合载体,并用浸渍法制备CuMnOX/TiO2-Al2O3催化剂,通过对甲苯废气催化燃烧的实验,分别考察了Cu-Mn负载量、Cu/Mn摩尔比、焙烧温度及载体对催化剂制备过程及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组分负载量25%,铜锰活性组分的配比Cu:Mn=1:2,焙烧温度500℃是浸渍法制备CuMnOX/TiO2-Al2O3催化剂较佳的工艺条件;XRD衍射图谱表明,500℃下铜锰尖晶石的存在是催化剂催化活性优良的主要原因;由复合载体制备的CuMnOX/TiO2-Al2O3催化剂比单一载体制备的CuMnOX/Al2O3催化剂具有更高的甲苯转化率,其T99比单一载体要低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复合载体 Cu-Mn复合氧化物 催化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气相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甲酯 Ⅲ.复合载体铜基催化剂的表征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兴权 薛冰 +1 位作者 赵春香 赵天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41-1045,共5页
采用X射线衍射、表面物理吸附、CO原位吸附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热重分析方法对甲醇直接气相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复合载体铜基催化剂(Cu(Ⅱ)/Naβ-AC)的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条件下制备的Cu(Ⅱ)/Na... 采用X射线衍射、表面物理吸附、CO原位吸附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热重分析方法对甲醇直接气相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复合载体铜基催化剂(Cu(Ⅱ)/Naβ-AC)的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条件下制备的Cu(Ⅱ)/Naβ-AC催化剂中,活性组分CuC l2一方面与分子筛载体间发生了固相离子交换反应,并形成了铜分子筛物种,另一方面,可直接高度分散在复合载体表面。反应后Cu(Ⅱ)/Naβ-AC催化剂中部分Cu2+被还原为Cu+或Cu0,Cu2+的结合能峰向低结合能方向迁移,但微波辐射处理并未破坏分子筛载体的骨架结构。采用复合载体增加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并产生一定量的微孔,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氧化羰化反应活性。热重分析表明,当温度低于350℃时,Cu(Ⅱ)/Naβ-AC催化剂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载体 铜基催化剂 甲醇 氧化羰化 碳酸二甲酯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固体催化剂氧化脱硫体系中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广建 崔会杰 +2 位作者 冯庆吉 韩亚飞 王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58-1865,共8页
从研究应用角度出发,综述了近年来H2O2/固体催化剂氧化脱硫体系中载体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分别从单一氧化物载体、复合氧化物载体、活性炭载体、分子筛及复合分子筛载体4个方面论述了氧化脱硫催化剂载体各自的优缺点及应用成果。单一... 从研究应用角度出发,综述了近年来H2O2/固体催化剂氧化脱硫体系中载体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分别从单一氧化物载体、复合氧化物载体、活性炭载体、分子筛及复合分子筛载体4个方面论述了氧化脱硫催化剂载体各自的优缺点及应用成果。单一氧化物载体重点介绍了Al2O3、TiO2、SiO2、ZrO2;复合氧化物载体主要对二元复合氧化物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以ZSM-5、SBA-15、MCM-41、HMS为代表的分子筛及复合分子筛载体。最后将不同类型载体的结构特点、反应优缺点等进行了归纳总结,展望了氧化脱硫催化剂载体未来的研究方向,并提出分子筛及复合分子筛载体将是氧化脱硫催化剂载体研究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脱硫 单一氧化物载体 复合氧化物载体 分子筛 催化剂载体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镁铝复合氧化物载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连奕新 王会芳 +2 位作者 张元华 方维平 杨意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2-629,共8页
采用混合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焙烧温度的镁铝复合氧化物载体,并负载Co—Mo活性组分制备了Co—Mo/MgO—Al2O3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N2吸附一脱附、X射线衍射、热分析和质量滴定等方法考察了焙烧温... 采用混合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焙烧温度的镁铝复合氧化物载体,并负载Co—Mo活性组分制备了Co—Mo/MgO—Al2O3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N2吸附一脱附、X射线衍射、热分析和质量滴定等方法考察了焙烧温度对载体性能的影响,并评价了Co—Mo/MgO—Al2O3催化剂在水煤气变换反应中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500~800℃焙烧的镁铝复合氧化物载体以MgAl2O4·xMgO·yAl2O3无定形复合氧化物形式存在,900~1300℃焙烧的镁铝复合氧化物载体转变为MgAl2O4尖晶石;600~800℃焙烧的镁铝复合氧化物载体具有适宜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有较高的零电荷点,有利于Co—Mo活性组分的吸附和分散,以其为载体制备的Co—Mo/Al2O3-MgO催化剂具有很高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复合氧化物载体 焙烧温度 水煤气变换 钴-钼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P/SiO2-TiO2-ZrO2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丁保宏 王海彦 +2 位作者 纪晓飞 于廷云 臧树良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36-1141,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SiO2-TiO2-ZrO2复合载体,并用共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MoP/SiO2-TiO2-ZrO2催化剂,通过H2原位还原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还原处理,在小型连续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评价。结果表明,SiO2-TiO2-ZrO2复合载体为...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SiO2-TiO2-ZrO2复合载体,并用共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MoP/SiO2-TiO2-ZrO2催化剂,通过H2原位还原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还原处理,在小型连续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评价。结果表明,SiO2-TiO2-ZrO2复合载体为介孔材料,MoP/SiO2-TiO2-ZrO2比一元及二元载体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提高了12-31%;Si/Ti/Zr摩尔比以及MoP的负载量对催化剂的活性有很大影响,当n(Si)/n(Ti)/n(Zr)=0.163/0.809/0.028、MoP的负载量为20%时,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效果最好:在380℃、压力4.0 Mpa、空速6 h(1、氢油比500条件下,二苯并噻吩的转化率达到了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氧化物 载体 催化剂 共沉淀法 加氢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气相氧化羰化合成DMCⅡ.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兴权 王丽琼 +1 位作者 赵天生 鲍晓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52-755,共4页
考察了复合载体Cu基催化剂催化甲醇气相氧化羰化合成DMC的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反应温度越高 ,甲醇转化率越高 ,DMC的选择性降低 ,当温度升高到 15 0℃后 ,DMC的选择性急剧下降 ;压力越高 ,甲醇转化率越高 ,DMC... 考察了复合载体Cu基催化剂催化甲醇气相氧化羰化合成DMC的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反应温度越高 ,甲醇转化率越高 ,DMC的选择性降低 ,当温度升高到 15 0℃后 ,DMC的选择性急剧下降 ;压力越高 ,甲醇转化率越高 ,DMC的选择性不变 ;CO/O2 摩尔比控制在 10~ 16有利于DMC的生成 ;当空速为 160 0~ 3 60 0h- 1 时 ,外扩散和接触时间的影响已被消除 ,甲醇转化率和DMC产率不再变化 ,但DMC的选择性下降。在优化的制备条件下 ,甲醇转化率超过 5 % ,DMC的选择性近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载体 氧化羰化 碳酸二甲酯 Cu基催化剂 甲醇 一氧化碳 氧气 工艺条件 催化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与述评TiO_2·Al_2O_3复合氧化物载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郭长友 沈智奇 张志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82-1488,共7页
TiO2·Al2O3多孔复合氧化物是新型的催化剂载体材料,因其在加氢精制工艺上能够显著增加催化剂的脱硫、脱氮活性而逐渐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TiO2·Al2O3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分析了制备方法对材料的比表面积、孔结构、... TiO2·Al2O3多孔复合氧化物是新型的催化剂载体材料,因其在加氢精制工艺上能够显著增加催化剂的脱硫、脱氮活性而逐渐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TiO2·Al2O3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分析了制备方法对材料的比表面积、孔结构、表面酸性等载体性能影响的一般规律。通过对国内外研究者的TiO2.Al2O3合成方法的综合评述,指出了有待发展提高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Al2O3多孔复合氧化物 加氢精制 催化剂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SiO_2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汪颖军 张莹莹 +1 位作者 吴红姣 吴红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02-1408,共7页
综述了采用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水热法、微乳液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液相浸渍法制备TiO_2-SiO_2复合氧化物的研究进展,详细分析了溶胶-凝胶法的不同制备条件对TiO_2-SiO_2复合氧化物性质的影响,添加SiO_2可改善TiO_2的比表面积和热稳... 综述了采用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水热法、微乳液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液相浸渍法制备TiO_2-SiO_2复合氧化物的研究进展,详细分析了溶胶-凝胶法的不同制备条件对TiO_2-SiO_2复合氧化物性质的影响,添加SiO_2可改善TiO_2的比表面积和热稳定性。同时简要概述了TiO_2-SiO_2复合氧化物在光催化、异构化、氧化和酯交换反应以及作为催化剂载体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钛-氧化硅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溶胶-凝胶法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钛锆复合载体及其在加氢脱硫催化剂中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慧远 周宬 +1 位作者 祝社民 沈树宝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47,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TiO2):n(ZrO2)=4:1,3:2,1:1,2:3,1:4的锆钛复合氧化物及单一TiO2、ZrO2氧化物,并用浸渍法制备了10%MoO3/TiO2-ZrO2,10%MoO3/TiO2,10%MoO3/ZrO2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N2吸附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间歇式高压反应...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TiO2):n(ZrO2)=4:1,3:2,1:1,2:3,1:4的锆钛复合氧化物及单一TiO2、ZrO2氧化物,并用浸渍法制备了10%MoO3/TiO2-ZrO2,10%MoO3/TiO2,10%MoO3/ZrO2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N2吸附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间歇式高压反应釜上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550℃煅烧2h后,TiO2-ZrO(21:1),TiO2-ZrO(22:3),TiO2-ZrO(23:2)为无定型,其余载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结晶。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均大于单一氧化物,其中TiO2-ZrO(21:1)的比表面积最大(191.20m2/g)。以噻吩的加氢脱硫反应作为模型反应来评价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随着ZrO2在复合载体中含量的增加而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10%MoO3/TiO2-ZrO(21:1)的活性最高,单一ZrO2载体催化剂的活性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催化剂 共沉淀法 钛锆复合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FCC柴油氧化萃取脱硫的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和复合萃取剂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亮 李春虎 +1 位作者 冯丽娟 张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8,共6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磷钨酸(HPW)质量分数不同的半焦负载型催化剂HPW/Sc,利用扫描电镜、紫外漫反射吸收光谱和N2吸附-脱附分析方法表征了所制备HPW/Sc催化剂的结构,并在FCC柴油的氧化萃取脱硫过程中将其作为氧化催化剂,考察了HPW的负载量和... 采用浸渍法制备磷钨酸(HPW)质量分数不同的半焦负载型催化剂HPW/Sc,利用扫描电镜、紫外漫反射吸收光谱和N2吸附-脱附分析方法表征了所制备HPW/Sc催化剂的结构,并在FCC柴油的氧化萃取脱硫过程中将其作为氧化催化剂,考察了HPW的负载量和萃取剂种类对氧化萃取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焦是HPW的良好载体,HPW负载到半焦后保持了原有的Keggin结构;在最优氧化反应和萃取条件下,FCC柴油中的硫质量分数由1100μg/g降至89.1μg/g,脱硫率达到91.9%;评选出了柴油氧化萃取脱硫的专用复合萃取剂,用氢键理论和位阻效应解释了复合萃取剂可以提高回收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磷钨酸 氧化脱硫 复合萃取剂 氢键 位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剂MgO对Pd/γ-Al_2O_3催化剂上CO氧化反应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屠兢 伏义路 林培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42-446,共5页
以CO氧化为模型反应,考察了Pd/γ- Al2O3 体系中以不同方式加入MgO 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证实助剂MgO能较大幅度提高Pd/γ- Al2O3 对CO 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MgO能均匀地分散于γ- Al2O3 上... 以CO氧化为模型反应,考察了Pd/γ- Al2O3 体系中以不同方式加入MgO 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证实助剂MgO能较大幅度提高Pd/γ- Al2O3 对CO 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MgO能均匀地分散于γ- Al2O3 上,使CO的起燃温度降低达44℃。对样品的XRD、TPR、XPS及氧吸附等表征结果表明,共浸型的Pd- MgO/Al2O3 体系具有最高的Pd 分散度;分浸型的Pd- MgO/Al2O3 体系Pd 分散度亦高于Pd/Al2O3 ,且能提高催化剂表面活性Pd 的含量。表面MgO对氧的浓缩作用有利于CO 的氧化。并讨论了助剂MgO与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复合载体 一氧化碳 氧化 助剂 氧化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Co-Mo/TiO_2-Al_2O_3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会芳 侯凯湖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62-65,69,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获得TiO2-Al2O3复合载体,研究了该复合载体负载Co、Mo后制备的Co-Mo/TiO2-Al2O3催化剂在FCC汽油重馏分加氢脱硫反应中的催化性能,重点考察了复合载体TiO2/(TiO2+Al2O3)对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剂和... 采用溶胶-凝胶法获得TiO2-Al2O3复合载体,研究了该复合载体负载Co、Mo后制备的Co-Mo/TiO2-Al2O3催化剂在FCC汽油重馏分加氢脱硫反应中的催化性能,重点考察了复合载体TiO2/(TiO2+Al2O3)对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剂和载体进行了BET、IR和NH3-TPD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和选择性均随载体中T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平均孔径均随载体中Ti O2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催化剂酸中心强度和酸量有所增大,但变化量不大;催化剂载体的L酸量逐渐增大.载体表面仅有微量的B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Al2O3复合载体 Co-Mo催化剂 加氢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对Au-Pd催化剂甲醇部分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清波 罗来涛 王建鑫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98-903,共6页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Au-Pd双金属催化剂,研究了不同载体对Au-Pd双金属催化剂甲醇部分氧化性能的影响,并运用XRD、TPD和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u-Pd/CeO2催化剂中形成的AuxPdy合金和氧空穴较多,致使Au-Pd/CeO2...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Au-Pd双金属催化剂,研究了不同载体对Au-Pd双金属催化剂甲醇部分氧化性能的影响,并运用XRD、TPD和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u-Pd/CeO2催化剂中形成的AuxPdy合金和氧空穴较多,致使Au-Pd/CeO2催化剂的活性较高;CeO2-TiO2和CeO2-ZrO2复合载体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固溶体的形成有利于H2选择性的提高;Au-Pd/CeO2-ZrO2和Au-Pd/CeO2-TiO2催化剂有较高H2产率的主要原因是H2选择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Pd催化剂 甲醇部分氧化 复合载体 制氢 沉积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