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无氧存储对高原橡胶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
1
作者 颜川奇 张正义 +2 位作者 龙坤 喻道岸 艾长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96-2411,共16页
研究橡胶复合改性沥青在不同时间(4~12 d)及不同温度(140℃、170℃)下高温无氧存储过程中的劣化行为,并与常见的4.2%SBS改性沥青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橡胶复合改性沥青中含有大量的炭黑,可以有效提升其力学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在高温... 研究橡胶复合改性沥青在不同时间(4~12 d)及不同温度(140℃、170℃)下高温无氧存储过程中的劣化行为,并与常见的4.2%SBS改性沥青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橡胶复合改性沥青中含有大量的炭黑,可以有效提升其力学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在高温无氧存储过程中,橡胶对沥青进行吸附而溶胀,未从根本上改变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的化学结构;在存储过程中,SBS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一直呈现劣化趋势,而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随存储时间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开始降低的时间点主要集中在存储8 d时;特别地,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变化幅度很小,体现了其优异的高原低温抗裂性能;橡胶复合改性沥青存储时间不宜超过4 d,但是在工程实践中,沥青在存储罐中会持续进行循环搅拌;当存储时间超过12 d时,沥青的软化点差值仍然符合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复合改性沥青 高温无氧存储 热重分析 炭黑 溶胀 低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郭乃胜 朱小波 +3 位作者 王双 陈平 褚召阳 王志臣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05-2523,共19页
聚氨酯(PU)因其性能调整自由度高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其多样的性质导致学者在PU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流变性能改性效果上存在分歧。因此深入了解不同PU原料特性、合成工艺、成品结构与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间的联系至关重要。基于PU的化学... 聚氨酯(PU)因其性能调整自由度高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其多样的性质导致学者在PU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流变性能改性效果上存在分歧。因此深入了解不同PU原料特性、合成工艺、成品结构与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间的联系至关重要。基于PU的化学改性机理,结合分子形成过程与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性能评价标准,系统探讨了不同种类软硬段的性质以及不同合成方法制备的PU改性剂的结构对于改性沥青的影响。研究表明,PU分子在沥青内部的物理交联与化学交联程度是性能改善的关键因素:软硬段性质及分子结构主要影响物理交联的微观结构稳定性,而异氰酸酯基团的含量直接决定了化学交联的强度和复杂性。进一步分析了PU与聚合物及其他改性剂的复合体系在沥青中的作用机理。外加改性剂通过改变沥青的内部组分与PU的结构分布来提升性能。然而,目前研究尚难通过微观结构精准量化PU的交联程度,这限制了合成参数与工艺的精确调控,进而导致改性效果的可预测性较低。此外,复合体系结构不稳定、改性剂间化学作用微弱等问题往往引发储存稳定性下降或某些性能劣化。最后,提出了PU及其复合改性沥青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改性沥青 流变性能 聚合物 弹性体 复合材料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秸秆生物炭复合改性沥青性能评价
3
作者 赵丹 索书武 +3 位作者 沈继勇 王鹏 李海滨 李志刚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0-86,共7页
秸秆生物炭(SC)是一种由秸秆废弃物制备的炭,将其应用于道路沥青路面,是农林废弃物在道路沥青领域的资源化利用新途径,为秸秆废弃物在道路沥青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采用SC及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对基质沥青进行复合改性,通过... 秸秆生物炭(SC)是一种由秸秆废弃物制备的炭,将其应用于道路沥青路面,是农林废弃物在道路沥青领域的资源化利用新途径,为秸秆废弃物在道路沥青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采用SC及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对基质沥青进行复合改性,通过基本性能试验、高低温性能试验及抗老化性能试验,综合研究并分析了SC对SBS-SC复合改性沥青(SBS-SCMA)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SC较大的比表面积增加了与沥青的接触面积,多孔结构易吸收沥青轻质组分。在SBS掺量为4%时,SC的最佳掺量为12%,此时SBS-SCMA的针入度、软化点、黏度、复数剪切模量、相位角均出现明显变化,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相对最佳;SC能够减小复合改性沥青在老化后的高温性能损失,表现出优异的高温抗老化性;但其5℃延度下降,蠕变劲度模量S上升,蠕变速率m下降,说明SBS-SCMA低温性能受到SC的影响,该复合改性沥青更适用于温暖地区的沥青路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改性沥青 秸秆生物炭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生物炭复合改性沥青 流变性能 抗老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T改性沥青研究进展
4
作者 韩得军 叶厚佳 +1 位作者 申俊敏 何锐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197,202,共6页
梳理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反应性弹性体三元共聚物(RET)单一改性与其它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的研究进展。从单一RET改性的角度分析了RET改性沥青的常规、流变及混合料路用性能,并对比分析了废胶粉、丁苯橡胶(SBR)、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 梳理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反应性弹性体三元共聚物(RET)单一改性与其它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的研究进展。从单一RET改性的角度分析了RET改性沥青的常规、流变及混合料路用性能,并对比分析了废胶粉、丁苯橡胶(SBR)、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及其它聚合物(聚氨酯预聚物、聚酯纤维、多聚磷酸等)单一改性,与加入RET后复合改性沥青之间,在改性效果和改性机理等方面的差异,针对目前RET单一与复合改性沥青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 流变性能 基本性能 复合改性沥青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废旧胶粉的抗裂沥青制备与性能研究
5
作者 熊可维 张明明 +5 位作者 刘文静 张紫璇 曹东伟 夏磊 魏红梅 霍淑芳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0-106,共7页
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废旧胶粉作为主要原材料制备了新型复合抗裂沥青,采用响应曲面法确定了新型复合抗裂沥青的掺配方案。在此基础上,对新型复合抗裂沥青进行了基本性能测试、布氏黏度试验、测力延度试验、温度... 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废旧胶粉作为主要原材料制备了新型复合抗裂沥青,采用响应曲面法确定了新型复合抗裂沥青的掺配方案。在此基础上,对新型复合抗裂沥青进行了基本性能测试、布氏黏度试验、测力延度试验、温度扫描试验和低温弯曲梁流变试验,对比评价了新型复合抗裂沥青的黏温特性和高低温流变性能等性能。最后,基于荧光显微图像,分析了新型复合抗裂沥青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新型复合抗裂沥青原材料的最佳优化方案为:SBS改性剂掺量4%(质量分数,下同),胶粉掺量15%,增韧剂掺量4%。新型复合抗裂改性沥青具备优异的低温性能及抗拉伸能力,延度可达到54 cm,弹性恢复可达到99%,相比常规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低温延度提升78%,弹性恢复性能提升11%;从微观角度来看,复合抗裂改性沥青通过多种改性剂的协同交联,形成了均匀紧密的微观结构,显著增强了抗裂性能,能够更好应对温度变化和机械应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复合改性沥青 延展性 抗裂特性 沥青路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照条件下复合老化SBS改性沥青再生性能比较及机理研究
6
作者 王志清 赵丽红 +3 位作者 杨春烨 康迪 赵洪波 任皎龙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5-1350,共6页
为了揭示不同光照条件下复合老化SBS改性沥青再生机理。以乌鲁木齐夏季气候为对象、以北京夏季气候为对比,采用软化点、延度、红外光谱及荧光显微技术,分析了SBS改性沥青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老化特性及工业动物油掺量对其再生性能的影响... 为了揭示不同光照条件下复合老化SBS改性沥青再生机理。以乌鲁木齐夏季气候为对象、以北京夏季气候为对比,采用软化点、延度、红外光谱及荧光显微技术,分析了SBS改性沥青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老化特性及工业动物油掺量对其再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老化(夏季日均紫外线辐照强度低于110 J/cm^(2))相比,强紫外线复合老化(夏季日均紫外线辐照强度高于110 J/cm^(2))下SBS改性沥青延度降低9.15%、亚砜基指数提高8.02%、丁二烯指数降低6.94%,SBS降解更明显,表明强紫外线复合老化条件会加剧沥青老化;当掺入6%工业动物油后,通过补充轻质组分,老化SBS改性沥青性能得以恢复,强紫外线条件和普通老化条件下沥青软化点分别降低13.47%和15.37%、延度分别提高132.95%和123.24%,性能基本恢复至未老化水平,但SBS断链并未复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 强紫外线 复合老化 再生 工业动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胶粉/碳纳米管复合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研究
7
作者 刘玉梅 孙敏 +3 位作者 曹宁 苏纪壮 周勇 袁连旺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14-1919,共6页
为了提高无搅拌湿法废旧胶粉改性沥青高温稳定性能不足的问题,采用不同类型碳纳米管对其进行复合改性,制备废旧胶粉/碳纳米管复合改性沥青样品,考察了不同类型碳纳米管、胶粉对沥青基本物理性能以及不同温度及荷载作用状态下黏弹特性的... 为了提高无搅拌湿法废旧胶粉改性沥青高温稳定性能不足的问题,采用不同类型碳纳米管对其进行复合改性,制备废旧胶粉/碳纳米管复合改性沥青样品,考察了不同类型碳纳米管、胶粉对沥青基本物理性能以及不同温度及荷载作用状态下黏弹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GT210和GT301两种碳纳米管,GT400碳纳米管与胶粉复合对沥青基本物理性能的改善效果更佳,同时其提高了胶粉改性沥青的表观黏度;碳纳米管增强了胶粉改性沥青的高温抗永久变形能力和蠕变回复特性。此外,胶粉能够显著降低沥青的低温脆性,提高沥青的应力松弛能力,碳纳米管对胶粉改性沥青低温性能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橡胶粉 碳纳米管 复合改性沥青 黏弹特性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胶粉/SBS改性沥青性能及机理研究
8
作者 徐强祥 张国平 +3 位作者 胡一红 杨法勇 赵琼阳 李志刚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8,共6页
针对现阶段常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改性剂价格高的现象,为实现降低SBS改性沥青的工程造价,在改善沥青性能和与有效循环利用废胶粉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脱硫胶粉(DCR)/SBS改性沥青的基本性能、储存稳定性能、抗老化性能等宏观性能... 针对现阶段常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改性剂价格高的现象,为实现降低SBS改性沥青的工程造价,在改善沥青性能和与有效循环利用废胶粉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脱硫胶粉(DCR)/SBS改性沥青的基本性能、储存稳定性能、抗老化性能等宏观性能,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并评价了其形态特征和化学特性。结果表明,SBS和脱硫胶粉的加入改善了DCR/SBS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储存稳定性、抗老化性能,脱硫胶粉与SBS改性剂均匀分散并相互交联,脱硫胶粉-SBS-沥青三相间界面模糊,同时,脱硫胶粉与SBS在沥青中为物理改性与化学反应共存。为后续废胶粉替代部分SBS改性剂在道路工程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脱硫胶粉 SBS改性沥青 复合改性 流变性能 改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A/改性蒙脱土/SBS高黏复合改性沥青耐久性研究
9
作者 刘岚彬 刘召伟 +2 位作者 孙吉书 郭艳芳 濮夏天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25,共7页
为了改善高黏沥青的耐久性,采用自制改性蒙脱土、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与高熔点乙烯共聚物(HVA)制备了改性蒙脱土高黏复合改性沥青(GM‐HVA)。通过黏韧性分析、短期老化、多重应力蠕变与热稳定性分析试验,将GM‐HVA、蒙脱土高黏... 为了改善高黏沥青的耐久性,采用自制改性蒙脱土、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与高熔点乙烯共聚物(HVA)制备了改性蒙脱土高黏复合改性沥青(GM‐HVA)。通过黏韧性分析、短期老化、多重应力蠕变与热稳定性分析试验,将GM‐HVA、蒙脱土高黏复合改性沥青(M‐HVA)和含量为12%(质量分数,下同)的进口高黏改性沥青(TPS)对比。结果发现,GM‐HVA具有更大的黏度、更强的韧性、更优的抗热氧老化能力和更强的抗永久变形能力,表现出更好的热稳定性。此外,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和浸水马歇尔试验,评估了不同高黏沥青制备的试件在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后的高低温稳定性和抗水损害性能。结果显示,GM‐HVA混合料的抗老化性能最佳,高、低温性能和抗水损害性能均优于其他2种高黏改性沥青。综合而言,GM‐HVA表现出更优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复合改性沥青 耐久性 蒙脱土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 高熔点乙烯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杆活化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0
作者 商红发 李永振 +4 位作者 申全军 丛波日 任海庆 马士杰 樊亮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13-418,共6页
采用双螺杆活化胶粉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剂,通过复合改性的方式,制备了双螺杆活化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通过常规指标、PG分级、流变性能及荧光图谱等测试技术,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螺杆活化胶粉颗粒... 采用双螺杆活化胶粉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剂,通过复合改性的方式,制备了双螺杆活化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通过常规指标、PG分级、流变性能及荧光图谱等测试技术,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螺杆活化胶粉颗粒在沥青中均匀分布但彼此间未发生交联,显著增大了复合改性沥青的表观黏度和弹性,而SBS改性剂颗粒相互交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增强了复合改性沥青的结构强度,提升了复合改性沥青的黏弹性能;双螺杆活化胶粉和SBS改性剂的低温拉伸性能赋予了复合改性沥青良好的低温性能,PG分级低温等级可达-34℃;双螺杆活化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与活化胶粉和SBS改性剂在沥青中分散时的颗粒粒径大小息息相关,荧光相态粒径越小,储存稳定性越好;双螺杆活化胶粉和SBS改性剂在沥青中的荧光相态粒径在0.85μm左右,保证了复合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综合考虑储存稳定性、常规指标和流变性能,最终确定了双螺杆活化胶粉掺量为25%、SBS改性剂掺量为2.5%、抽出油掺量为5%、稳定剂掺量为0.15%的最优配方;采用荧光相态粒径可有效表征复合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但与规范中的宏观离析指标界定值相对应的荧光相态粒径界定值,仍需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杆活化胶粉 复合改性沥青 流变特性 储存稳定性 荧光相态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WER-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苗 于明明 +1 位作者 李文博 张晓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63-370,共8页
为了定量分析水性环氧树脂(WER)和丁苯橡胶乳液(SBR)对乳化沥青性能的影响,并优化其配合比设计。基于响应曲面法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并以WER掺量、SBR掺量及固化温度为试验变量,以三大指标、车辙因子以及S/m值作为响应指标,利用B... 为了定量分析水性环氧树脂(WER)和丁苯橡胶乳液(SBR)对乳化沥青性能的影响,并优化其配合比设计。基于响应曲面法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并以WER掺量、SBR掺量及固化温度为试验变量,以三大指标、车辙因子以及S/m值作为响应指标,利用Box-Behnken模型进行WER-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试验设计,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WER能显著提高乳化沥青的高温性能,而低温性能的改善主要得益于SBR的低温柔韧性,固化温度对各响应指标的影响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WER掺量为16%,SBR掺量为4%,固化温度为70℃时综合性能最优,其三大指标均满足规范值,高低温性能均优于单一改性乳化沥青和基质乳化沥青;实际试验值与预测值误差均不超过1%,表明改性剂掺量及固化条件可以利用响应曲面法进行设计、优化、预测,且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改性乳化沥青 水性环氧树脂 丁苯橡胶 响应曲面法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U/Nano-ZnO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及微观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小革 李光耀 +4 位作者 陈功 姚世林 黄雪梅 王俊杰 陆劲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98-107,共10页
为促进聚合物/纳米改性沥青在耐久性路面中的应用,在实验室将不同掺量的聚氨酯及纳米氧化锌添加到A-70#基质沥青中制备了复合改性沥青。采用传统物理性能试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弯曲梁流变试验(BBR)研究了其物理性能与流变特性,... 为促进聚合物/纳米改性沥青在耐久性路面中的应用,在实验室将不同掺量的聚氨酯及纳米氧化锌添加到A-70#基质沥青中制备了复合改性沥青。采用传统物理性能试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弯曲梁流变试验(BBR)研究了其物理性能与流变特性,基于响应面法的优化设计来明确两种改性剂的最佳掺量。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FTIR)对其微观改性机理进行探讨。采用高压紫外汞灯环境箱对改性沥青进行不同时间的紫外老化,分析其抗紫外老化能力,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老化性能测试指标的显著性。结果表明:聚氨酯与纳米氧化锌的共同作用提高了基质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及低温抗裂性,两种改性剂的最佳掺量分别为5%、3%。根据FTIR结果,复合改性沥青的改性过程既存在物理共混,又有化学加成反应。聚氨酯及纳米氧化锌的加入在基质沥青紫外老化过程中能够抑制羰基、亚砜基等极性基团的生成,复数剪切模量、羰基指数、劲度模量及亚砜基指数对沥青紫外老化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纳米氧化锌 复合改性沥青 宏观性能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纳米ZnO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小革 高凯 +1 位作者 李光耀 陈功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71-10077,10101,共8页
为提升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选用聚氨酯、纳米ZnO和基质沥青制备聚氨酯/纳米ZnO复合改性沥青。以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135℃运动黏度为评价指标,研究改性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采用软化点差值评价储存稳定性,并制备3种复合改性沥青AC-13... 为提升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选用聚氨酯、纳米ZnO和基质沥青制备聚氨酯/纳米ZnO复合改性沥青。以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135℃运动黏度为评价指标,研究改性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采用软化点差值评价储存稳定性,并制备3种复合改性沥青AC-13C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和浸水马歇尔试验,研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结果表明,聚氨酯和纳米ZnO的掺入能显著改善基质沥青的高低温性能,且储存稳定性符合规范要求。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能够满足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5%聚氨酯复配3%纳米ZnO掺量的改性沥青混合料改善高温性能和水稳性能效果最好,与基质沥青混合料相比其动稳定度提高了2.32倍,残留稳定度上升了9.0%,最大弯拉应变(-10℃)提升了8.3%。综合考虑路用性能改善效果,推荐选用5%聚氨酯复配3%纳米ZnO为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最佳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聚氨酯 纳米ZNO 复合改性沥青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永宁 李晓民 +2 位作者 杨涛 魏定邦 李波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为评价双螺杆活化胶粉复合S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低温性能,用测力延度、半圆弯曲和裂缝扩展性能试验分别测试了SBS改性沥青、未活化胶粉复合SBS改性沥青和双螺杆活化胶粉复合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指标,并采用熵权法对测力延度指标进... 为评价双螺杆活化胶粉复合S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低温性能,用测力延度、半圆弯曲和裂缝扩展性能试验分别测试了SBS改性沥青、未活化胶粉复合SBS改性沥青和双螺杆活化胶粉复合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指标,并采用熵权法对测力延度指标进行优选,通过荧光显微镜和四组分试验对3种沥青的性能变化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测力延度指标中最大屈服点可有效表征双螺杆活化胶粉复合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双螺杆活化过程中交联键被打开,并与SBS形成稳定的交联网络结构,显著提高了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和抗水损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双螺杆活化胶粉复合SBS改性沥青 力学性能 裂缝扩展性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H型温拌剂对废塑/SBS复合改性沥青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传浩 石振武 池波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99,共6页
借助动态剪切流变仪(DSR)温度扫描试验、时间扫描试验、线性振幅扫描试验以及红外试验对废塑/热塑性丁苯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抗疲劳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路陆邦(BMH)型温拌剂可以降低废塑/SBS改性沥青的疲劳因子,降低耗散能,... 借助动态剪切流变仪(DSR)温度扫描试验、时间扫描试验、线性振幅扫描试验以及红外试验对废塑/热塑性丁苯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抗疲劳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路陆邦(BMH)型温拌剂可以降低废塑/SBS改性沥青的疲劳因子,降低耗散能,提高抗疲劳性能,且以1.2%(质量分数,下同)的掺量表现最佳。归一化动态模量衰减至初始模量50%的指标值(N_(f50))和刚度比(S)×循环加载次数(N)均可以用来表征温拌废塑/SBS复合改性沥青的疲劳寿命,通过S×N指标来表征的疲劳寿命总体上低于N_(f50),1.2%掺量改善抗疲劳性能最优,1.4%掺量改善效果不升反降。BMH型温拌剂对于老化后沥青试样疲劳性能的改善效果更明显;无论是老化还是未老化的沥青试样,温拌剂的改善效果在高应变水平环境中更为突出;抗疲劳性能以1.2%掺量BMH型温拌剂样品最优。BMH型温拌剂能够通过降低羰基及亚砜基含量来提高沥青抗疲劳性能,对老化后的沥青提升效果更明显,这与线性振幅扫描试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塑/热塑性丁苯橡胶复合改性沥青 温拌技术 时间扫描 线性振幅扫描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热固性复合材料应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沛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01-306,共6页
本文综述了废弃热固性复合材料应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研究进展,废弃热固性复合材料既可以作为沥青改性剂又可以作为填料,在路用性能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废弃玻璃钢作为改性剂能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抗车辙能力、耐湿热性能和低温... 本文综述了废弃热固性复合材料应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研究进展,废弃热固性复合材料既可以作为沥青改性剂又可以作为填料,在路用性能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废弃玻璃钢作为改性剂能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抗车辙能力、耐湿热性能和低温开裂能力,这是由于沥青混合料中玻璃钢网络形成稳定的三维结构,玻璃钢组分通过溶胀与吸附桥接作用可增加沥青组分结构中的大分子组分。玻璃钢粉末作为沥青混合料填料能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中、高温性能、抗车辙性能和抗疲劳性能,这是由于玻璃钢粉末与沥青的粘附性能优异,在沥青混合料内部,玻璃钢可以形成良好的嵌锁骨架结构并可以形成密实充填。同时,总结了废弃热固性复合材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作用机制,最后对废弃热固性复合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广泛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材料 热固性复合材料 沥青混合料 改性剂 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环氧树脂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固化行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圣洁 曹旭 +2 位作者 张钰林 傅永腾 焦晓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69-275,共7页
单一改性剂对乳化沥青改性性能存在不足,复合改性已成为当前乳化沥青改性的重点研究方向。本工作采用水性环氧树脂(WER)和丁苯橡胶(SBR)胶乳对成品乳化沥青进行复合改性,分析WER掺量对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固化速率、粘结性... 单一改性剂对乳化沥青改性性能存在不足,复合改性已成为当前乳化沥青改性的重点研究方向。本工作采用水性环氧树脂(WER)和丁苯橡胶(SBR)胶乳对成品乳化沥青进行复合改性,分析WER掺量对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固化速率、粘结性能和与集料黏附性等影响,建立了固化时间-拉拔强度-与集料黏附性等级的相关性,基于数字化呈现方式分析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的荧光显微图,研究了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的微观形态和红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WER掺量的增加,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固化时间变短,而拉拔强度和与集料黏附性均有所提高,且三者之间具有较高的非线性相关性;但当水性环氧树脂掺量达到15%时,其性能变化规律变得不稳定。且随着WER掺量持续增加,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和相容性会变差;环氧树脂在复合改性乳化沥青中的微观分布比例随着WER掺量的增加而提升,但其分布均匀性急剧变差。综合性能与经济性考虑,可选择6%~9%掺量的WER对乳化沥青复合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复合改性乳化沥青 水性环氧树脂 粘结性能 荧光显微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复合式路面层间抗裂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谭剑 金瑞 +2 位作者 陈钰 杨朝红 侯曙光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0-337,共8页
反射裂缝是隧道复合式路面结构的一大突出问题,严重影响路面使用性能。本文采用加纤改性沥青作为层间抗裂材料,成型了基层预设接缝的复合试件,基于室内弯曲试验和轮碾试验研究其层间抗裂性能,并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探究加纤改性沥青对复... 反射裂缝是隧道复合式路面结构的一大突出问题,严重影响路面使用性能。本文采用加纤改性沥青作为层间抗裂材料,成型了基层预设接缝的复合试件,基于室内弯曲试验和轮碾试验研究其层间抗裂性能,并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探究加纤改性沥青对复合式路面沥青面层应力分布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纤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层间抗裂性能,能够增强复合试件的抗弯曲能力,减缓反射裂缝的发展,延长复合试件疲劳寿命;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加纤改性沥青能够有效吸收沥青面层底部因基层接缝导致的集中应力,大大降低沥青面层底部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剪应力。研究成果可为加纤改性沥青层间抗裂材料在隧道复合式路面中的应用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复合式路面 反射裂缝 加纤改性沥青 抗裂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耿立涛 任瑞波 +1 位作者 郭玉清 常友功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0-574,共5页
为研究沥青性能对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齐鲁70#道路石油沥青、复合改性沥青、橡胶沥青这3种沥青的技术指标,对设计的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和疲劳性能评价,并得到了相应的... 为研究沥青性能对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齐鲁70#道路石油沥青、复合改性沥青、橡胶沥青这3种沥青的技术指标,对设计的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和疲劳性能评价,并得到了相应的动态模量主曲线和相位角主曲线.结果表明,复合改性沥青和橡胶沥青用于应力吸收层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和力学性能,建议在实际应用中结合经济因素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吸收层 反射裂缝 复合改性沥青 橡胶沥青 砂粒式沥青混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孙培 张洪亮 +1 位作者 郭桂宏 牛冬瑜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2-677,共6页
为评价纳米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对纳米ZnO改性沥青混合料、纳米ZnO/TiO_2改性沥青混合料以及纳米ZnO/TiO_2/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高温性能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劈裂试验及相关耐久性试验,并与基质沥青混合料和SBS改性... 为评价纳米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对纳米ZnO改性沥青混合料、纳米ZnO/TiO_2改性沥青混合料以及纳米ZnO/TiO_2/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高温性能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劈裂试验及相关耐久性试验,并与基质沥青混合料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上述3种纳米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间接抗拉性和耐久性均优于基质沥青混合料,其中纳米ZnO/TiO_2/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上述性能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由此可见,纳米材料可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纳米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优于聚合物改性沥青,将其应用于道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纳米复合改性沥青 SBS改性沥青 路用性能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