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C-TiB_(2)/Al-xSi-4.5Cu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1
作者 梁艳峰 刘逍恂 +1 位作者 夏峰 郭巧琴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2-97,共6页
根据TiB_(2)与TiC原位粒子的形成温区,设计粒子的原位反应路径,在铸造Al-xSi-4.5Cu(x=7,2,18,wt%)合金熔体内成功制备TiB_(2)与TiC双相粒子。借助OM、SEM、EDS等方法观察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并测试其维氏硬度,探究基体合金中Si含... 根据TiB_(2)与TiC原位粒子的形成温区,设计粒子的原位反应路径,在铸造Al-xSi-4.5Cu(x=7,2,18,wt%)合金熔体内成功制备TiB_(2)与TiC双相粒子。借助OM、SEM、EDS等方法观察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并测试其维氏硬度,探究基体合金中Si含量对原位TiB_(2)与TiC粒子分布及复合材料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Si含量的复合材料均可以通过原位自生法获得微纳米尺度的TiB_(2)与TiC双相粒子,但随着Si含量增加,原位粒子在Si相附近团聚加剧;当Si含量为12wt%时,复合材料硬度达到极值,为173.56 HV;当Si含量增加到18wt%时,TiC粒子发生失稳分解,导致了复合材料硬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CU合金 al基复合材料 TIC TiB_(2) 原位自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Mg_(2)Si增强A356铝基复合材料的变质处理与组织性能研究
2
作者 任东 董俊 +1 位作者 赵恒峰 李祥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47,共7页
目的提升汽车轮毂用13%(质量分数,下同)Mg_(2)Si/A356-1.3F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方法采用振动铸造的方法制备13%Mg_(2)Si/A356-1.3Fe复合材料,研究了振动频率(0~180 Hz)和不同Mn/Cr质量比(0%∶1%~1%∶0%)变质处理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 目的提升汽车轮毂用13%(质量分数,下同)Mg_(2)Si/A356-1.3F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方法采用振动铸造的方法制备13%Mg_(2)Si/A356-1.3Fe复合材料,研究了振动频率(0~180 Hz)和不同Mn/Cr质量比(0%∶1%~1%∶0%)变质处理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物相组成、室温拉伸性能和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热处理态复合材料和A356再生铝合金(对比材料)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结果施加不同振动频率后,复合材料中初生相的尺寸细小、分布均匀,在复合材料浇铸过程中施加机械振动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当振动频率为180 Hz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约为未施加机械振动时的1.51倍。不同Mn/Cr比变质处理后,复合材料中富铁相的形态、尺寸和类型都发生了改变,除Mn/Cr比为1%∶0%外,经其他Mn/Cr比变质处理的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都高于未变质处理的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且Mn/Cr比为0.5%∶0.5%变质处理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最大,约为未变质处理复合材料的1.2倍。结论经过机械振动、Mn/Cr比为0.5%∶0.5%变质处理和热处理后,复合材料中富铁相为α-Fe(Al8Fe_(2)Si)相,相较于再生铝合金,其室温、150℃和350℃时的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26.0%、53.9%和1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频率 Mn/Cr变质处理 13%mg_(2)si/A356-1.3Fe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区激光熔化成形TiB_(2)/Al-Si-Mg大尺寸复杂构件 被引量:1
3
作者 廉清 肖亚开 +6 位作者 孙华 赵鑫光 尹健 吴一 王洪泽 郑凯特 黄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4-1163,共10页
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大尺寸复杂构件厚度多样、成形高度较高、方向复杂,需要研究构件微观组织均匀性和力学性能稳定性。本文以SLM成形TiB_(2)/Al-Si-Mg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复合材料多级微观组织,对比不同成形厚度、高度、方向下... 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大尺寸复杂构件厚度多样、成形高度较高、方向复杂,需要研究构件微观组织均匀性和力学性能稳定性。本文以SLM成形TiB_(2)/Al-Si-Mg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复合材料多级微观组织,对比不同成形厚度、高度、方向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表现出熔池特征结构,细小等轴晶粒组织均匀分布且随机取向,纳米TiB_(2)颗粒在材料内部弥散分布。随成形厚度增加,复合材料伸长率保持稳定,抗拉强度受本征热处理影响略微增大;在不同成形高度下,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保持稳定;在不同成形方向下,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保持稳定,伸长率受熔池结构影响在水平方向略高。基于以上结果,成功制备大飞机舱门铰链臂(588 mm×318 mm×470 mm)复杂结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TiB_(2)/al-si-mg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复杂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对原位自生Mg_2Si/Al复合材料的变质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孝良 周崎 王喆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5-117,120,共4页
采用稀土元素Nd对原位自生Mg2Si/Al复合材料进行变质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金相显微镜等方法分析了变质前后合金的微观组织;并对Nd的变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原位自生Mg2Si/Al复合材料中添加适量的Nd对初生和共晶Mg2Si能够同... 采用稀土元素Nd对原位自生Mg2Si/Al复合材料进行变质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金相显微镜等方法分析了变质前后合金的微观组织;并对Nd的变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原位自生Mg2Si/Al复合材料中添加适量的Nd对初生和共晶Mg2Si能够同时起到良好的变质作用。当Nd含量达到0.5%时,初生Mg2Si的形貌由粗大的树枝状或多角形块状转变为细小的块状,平均尺寸由47.5μm减小到13.0μm;共晶Mg2Si也由粗大的片状转变为细小的片状、纤维状或点状。其变质机理可能与Nd元素富集于Mg2Si相固-液界面降低Mg2Si相与Al液间界面张力及由富集所引起的成分过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si/al复合材料 ND 变质 初生和共晶mg2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TiB_2/Al-Si-Mg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0
5
作者 韩延峰 刘相法 边秀房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40-845,共6页
结合LSM法和MCR法原位反应生成TiB2 粒子增强Al Si Mg复合材料。研究发现 :原位生成TiB2 粒子呈等轴状且尺寸 <1μm ,大都均匀分布在共晶组织中 ,与共晶Si交织在一起 ,在α(Al)中只有少量的TiB2 粒子 ;原位TiB2 粒子可明显强化Al Si... 结合LSM法和MCR法原位反应生成TiB2 粒子增强Al Si Mg复合材料。研究发现 :原位生成TiB2 粒子呈等轴状且尺寸 <1μm ,大都均匀分布在共晶组织中 ,与共晶Si交织在一起 ,在α(Al)中只有少量的TiB2 粒子 ;原位TiB2 粒子可明显强化Al Si Mg复合材料 ,且随着TiB2 粒子数量的增加 ,强化效果也随之提高 ,而且延伸率也略有升高 ,如 6 %TiB2 /ZL10 4复合材料室温拉伸强度可达 2 96MPa ,延伸率为 5 .5 %;热处理 (T6)可将共晶Si由原先的连续棒状变为孤立的颗粒状 ,大幅度提高材料抗拉强度 ,使 6 %TiB2 /ZL10 4复合材料室温拉伸强度达386MP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al-si-mg复合材料 原位反应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合成法制备Al/Mg_2Si复合材料 被引量:5
6
作者 臧树俊 胡春霞 周琦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13,共6页
利用燃烧合成法制备Al/Mg2Si复合材料并探讨Al/Mg2Si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预热速率、压坯压力、Mg粉粒度、Al体积分数等对产物的影响.研究表明:预热速率越大,反应产物的致密度越高;压坯压力越大,产物的致密度越高,但压坯压力在50... 利用燃烧合成法制备Al/Mg2Si复合材料并探讨Al/Mg2Si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预热速率、压坯压力、Mg粉粒度、Al体积分数等对产物的影响.研究表明:预热速率越大,反应产物的致密度越高;压坯压力越大,产物的致密度越高,但压坯压力在50%~80%时,产物致密度最高;Mg粉粒度越小,产物致密度越高;随着舢体积分数的增加,体系反应持续时间相应延长,当Al体积分数为20%时,产物的致密度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合成 al mg2si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1-x)Srx)2Al4Si5O(18)陶瓷的显微结构与微波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宋开新 杨岳强 +2 位作者 郑鹏 徐军明 秦会斌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5-579,共5页
采用固相烧结反应法制备(Mg1-xSrx)2Al4Si5O18陶瓷.Sr掺杂促进低温相β-Mg2Al4Si5O18向高温相α-Mg2Al4Si5O18转变,并拓宽了(Mg1-xSrx)2Al4Si5O18陶瓷的致密化烧结温度范围.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在0≤x<0.2范围内,(Mg1-xSrx)2Al4Si5O18... 采用固相烧结反应法制备(Mg1-xSrx)2Al4Si5O18陶瓷.Sr掺杂促进低温相β-Mg2Al4Si5O18向高温相α-Mg2Al4Si5O18转变,并拓宽了(Mg1-xSrx)2Al4Si5O18陶瓷的致密化烧结温度范围.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在0≤x<0.2范围内,(Mg1-xSrx)2Al4Si5O18陶瓷以(Mg,Sr)2Al4Si5O18堇青石固溶体形式存在;在0.6<x≤1.0范围内,以(Sr,Mg)Al2Si2O8固溶体存在.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Sr掺杂可以有效地降低Mg2Al4Si5O18陶瓷的气孔率与微裂纹,促进SrAl2Si2O8锶长石晶粒生长与均匀分布.在0≤x≤0.4范围内,(Mg1-xSrx)2Al4Si5O18陶瓷介电常数基本保持在7.0左右.在0.6≤x≤1.0范围内从7.0增加到8.5.Qf值在0≤x≤0.2范围内从24100 GHz显著地提高到38900 GHz,然后逐渐降低至SrAl2Si2O8的14500 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al4si5O18 Sral2si2O8 微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Al/Mg_2Si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周琦 臧树俊 +3 位作者 马勤 贾建刚 席光兰 安亮 《有色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9,13,共5页
通过热爆反应模式制备不同Al含量的Al/Mg2Si复合材料,用XRD研究产物物相组成,用SEM观察其微观组织形貌,并对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孔隙率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随Al体积含量的增加,Al/Mg2Si复合材料的硬度呈线性降低,而孔隙率则呈对数关... 通过热爆反应模式制备不同Al含量的Al/Mg2Si复合材料,用XRD研究产物物相组成,用SEM观察其微观组织形貌,并对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孔隙率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随Al体积含量的增加,Al/Mg2Si复合材料的硬度呈线性降低,而孔隙率则呈对数关系降低。初生Al晶粒沿着Mg2Si的晶界析出长大。应用真空感应炉减少了Mg的挥发,缩短了试样的制备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al/mg2si复合材料 热爆 al 真空感应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2Mg_2Si_4O_(10)F_2、H_2Mn_8O_(16)·1.4H_2O和Li_(1.3)Ti_(1.7)Al_(0.3)(PO_4)_3在高浓度LiCl水溶液中的离子交换行为 被引量:6
9
作者 娄太平 李大纲 +1 位作者 潘蓉 张慧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39-843,共5页
研究了用功能材料Li_2Mg_2Si_4O_(10)F_2(LHT)、H_2Mn_8O_(16)·1.4H_2O(CRYMO)和Li_(1.3)Ti_(1.7)Al_(0.3)(PO_4)_3(LTAP)分别去除高浓度氯化锂水溶液中的杂质Fe^(3+)、K^+和Na^+.实验结果表明,这几种功能材料分别对溶液中的杂质Fe... 研究了用功能材料Li_2Mg_2Si_4O_(10)F_2(LHT)、H_2Mn_8O_(16)·1.4H_2O(CRYMO)和Li_(1.3)Ti_(1.7)Al_(0.3)(PO_4)_3(LTAP)分别去除高浓度氯化锂水溶液中的杂质Fe^(3+)、K^+和Na^+.实验结果表明,这几种功能材料分别对溶液中的杂质Fe^(3+)、K^+和Na^+有很高的选择性,除杂效果明显.分析和研究了这几种功能材料在高浓度氯化锂水溶液中分别与Fe^(3+)、K^+和Na^+的交换行为.结果表明,在高浓度氯化锂溶液中这几种功能材料与杂质交换的动力学行为可近似用JMAK方程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mg2si4O10F2 H2Mn8O16·1.4H2O Li1.3Ti1.7al0.3(PO4)3 LICL 水溶液 离子交换行为 氯化锂 杂质 功能材料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g添加量对Al-Mg-Si合金的显微组织和Mg_(2)Si相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唐玲 夏鹏举 李文虎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30,共7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研究分析了Al-8.8Mg-9.2Si、Al-12.6Mg-7.4Si、Al-15.4Mg-9.8Si三种不同Mg_(2)Si含量的合金在金属型下的铸态凝固组织演化。结果表明,合金的凝固路径为L→L_(1)+Mg_(2)Si→L_(2)+Mg_(2)Si...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研究分析了Al-8.8Mg-9.2Si、Al-12.6Mg-7.4Si、Al-15.4Mg-9.8Si三种不同Mg_(2)Si含量的合金在金属型下的铸态凝固组织演化。结果表明,合金的凝固路径为L→L_(1)+Mg_(2)Si→L_(2)+Mg_(2)Si+(Al+Mg_(2)Si)_(二元共晶)→Mg_(2)Si+(Al+Mg_(2)Si)_(二元共晶)+(Al+Mg_(2)Si+Si)_(三元共晶),室温下的凝固组织为一定量的初生Mg_(2)Si相、二元共晶和三元共晶集群构成。随着Si含量和Mg含量的增加,初生Mg_(2)Si相的数量增加,其生长形态由八面体多边形向二次枝晶壁较为发达的树枝晶状转变,共晶Mg_(2)Si相的形态并没有明显的转变。通过对比Al-12.6Mg-7.4Si、Al-15.4Mg-9.8Si合金的凝固组织形貌,发现共晶晶胞的纵横比率累积值随着计算Mg_(2)Si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合金 计算mg_(2)si含量 初生相 纵横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_2Mg_(0.15)Mn_(0.4)Co_(0.45)SiO_4/C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11
作者 胡传跃 郭军 +2 位作者 李四军 彭秧锡 文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7期1791-1795,共5页
The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Li2Mg0.15Mn0.4Co0.45SiO4/C cathode material were studied. The Li2Mg0.15Mn0.4Co0.45SiO4/C solid solution with orthorhombic unit cell (space group Pmn21) was synthesized suc... The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Li2Mg0.15Mn0.4Co0.45SiO4/C cathode material were studied. The Li2Mg0.15Mn0.4Co0.45SiO4/C solid solution with orthorhombic unit cell (space group Pmn21) was synthesized successfully by combination of wet process and solid-state reaction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its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was investigated primarily. Li2Mg0.15Mn0.4Co0.45SiO4/C composite materials deliver a charge capacity of 302 mA-h/g and a discharge capacity of 171 mA.h/g in the first cycle. The discharge capacity is stabilized at about 100 mA-h/g after 10 cycles at a current density of 10 mA/g in the voltage of 1.5-4.8 V vs Li/Li^+. The results show that Mg-substitution for the Co ions in Li2Mn0.4Co0.6SiO4 improves the stabilization of initial structure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n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 ion battery Li2mg0.15Mn0.4Co0.45si04/C cathode material SYNTHE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蔓延高温合成Al/Mg_2Si复合材料的淬熄试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琦 李福祥 +2 位作者 南雪丽 高海棠 孟倩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共3页
采用燃烧波前沿淬熄法研究Al/Mg2Si复合材料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变规律.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淬熄试样中的显微组织,通过XRD分析合成产物的相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直接生成了Mg2Si而没有中间产物,Mg-Si可... 采用燃烧波前沿淬熄法研究Al/Mg2Si复合材料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变规律.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淬熄试样中的显微组织,通过XRD分析合成产物的相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直接生成了Mg2Si而没有中间产物,Mg-Si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固-固反应生成Mg2Si;在淬熄合成过程中Al始终没有参与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al/mg2si复合材料 燃烧波前沿淬熄法 显微组织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和T6处理对原位自生Mg_2Si/Al复合材料微观组织与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义锋 白光珠 +3 位作者 余昭福 张嘉艺 刘龙 刘政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0-135,共6页
采用超声波方法和T6处理制备了原位自生Mg_2Si/Al复合材料,研究了超声波和T6处理对该复合材料微观组织与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荧光光谱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显微组织。并通过布氏硬度计和磨损... 采用超声波方法和T6处理制备了原位自生Mg_2Si/Al复合材料,研究了超声波和T6处理对该复合材料微观组织与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荧光光谱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显微组织。并通过布氏硬度计和磨损试验机测试了该复合材料经T6处理后的硬度和超声波处理后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超声波功率和时间分别为150 W和20 s时,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最好;T6处理可有效改善Mg_2Si/Al基复合材料的凝固组织形貌和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si/al复合材料 超声波 T6处理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_2Si/Al内生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井玲 邢书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406-409,434,共5页
根据铝与Mg_2Si的共晶反应而制备的Mg_2Si/Al内生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热稳定性高、增强体分布均匀、切削加工性和成型性能良好等优点,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这一材料的关键问题在于其中的Mg_2Si相为小晶面长大模式,尺寸粗... 根据铝与Mg_2Si的共晶反应而制备的Mg_2Si/Al内生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热稳定性高、增强体分布均匀、切削加工性和成型性能良好等优点,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这一材料的关键问题在于其中的Mg_2Si相为小晶面长大模式,尺寸粗大、形貌规则,导致复合材料脆性严重,通常情况下其伸长率不足1.5%。本文对这一材料的变质处理、材料体系、成型与制备技术三方面进行了综述。Mg_2Si的变质与细化研究是这一领域最为活跃的方面,研究证明,几乎所有在铝合金中具有变质作用的元素对Mg_2Si都有一定的变质作用,其中变质作用最为显著的是稀土元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以及B、Sb、Ti、Mn、Ni等微合金化元素。Al/Mg_2Si的形貌通过恰当的变质处理,铸态Mg_2Si/Al内生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可以达到280MPa,伸长率可以达到约4%,显著高于基体材料的铸造性能。材料体系的选择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主要集中在铝镁硅合金系,Mg_2Si含量以15%的近共晶成分为多,过共晶体系中Mg_2Si含量最高也没有超过30%。材料成型与改性方面的研究也只是刚刚开始,这一材料无一例外都是凝固成型。研究发现,凝固前的熔体过热处理和搅拌等熔体预处理都可以改善Mg_2Si的形貌和尺寸,粗大的初生Mg_2Si的平均尺寸可以细化到约40μm;低过热浇注及凝固过程加压和快冷可以显著改善Mg_2Si的尺寸和形貌,在快速凝固条件下,Mg_2Si将由小晶面长大模式转变为非小晶面连续长大模式;凝固后的热变形以及热处理也能显著改善其微观组织和性能。内生Mg_2Si/Al复合材料的成型技术研究比较薄弱,其中,挤压铸造Mg_2Si/Al复合材料具有突出的优势,挤压铸造的A380铝合金-Mg_2Si复合材料,平均尺寸由75μm降为30μm,形状系数由0.77降为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si/al 复合材料 变质处理 挤压铸造 半固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颗粒级配对Ca-Ba-Mg-Al-B-Si-O玻璃/Al_2O_3系LTCC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许晓颖 刘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5-39,43,共6页
以Ca-Ba-Mg-Al-B-Si-O系玻璃和D_(50)分别为0.83μm与3.49μm的Al_2O_3粉料为原料,采用低温烧结法制备了玻璃/Al_2O_3系介电陶瓷材料。设计将两种氧化铝按一定配比混合以优化氧化铝颗粒级配,研究了氧化铝颗粒级配和烧成温度对玻璃/Al_2... 以Ca-Ba-Mg-Al-B-Si-O系玻璃和D_(50)分别为0.83μm与3.49μm的Al_2O_3粉料为原料,采用低温烧结法制备了玻璃/Al_2O_3系介电陶瓷材料。设计将两种氧化铝按一定配比混合以优化氧化铝颗粒级配,研究了氧化铝颗粒级配和烧成温度对玻璃/Al_2O_3材料的烧结性能、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随着氧化铝颗粒级配的优化,玻璃/Al_2O_3材料的收缩率、体积密度、相对介电常数、抗弯强度增加,而介电损耗减小。添加D_(50)为2.81μm的Al_2O_3混合粉料的玻璃/Al_2O_3材料于875℃烧结良好,显示出优异的性能:体积密度为3.09 g/cm^3,相对介电常数7.78,介电损耗0.53×10^(-3)(于10 MHz下测试),抗弯强度为181 MPa,因此该体系材料比较适合用作LTCC封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Ba-mg-al-B-si-O系玻璃 氧化铝颗粒级配 烧结性能 介电性能 LT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稀土变质原位Mg_2Si/Al-Si复合材料及其半固态组织形貌演变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继兴 高光亮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3,7,共4页
在制备Mg2Si/A1-Si复合材料过程中,加入混合稀土作为变质剂,研究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半固态的等温热处理组织演变。结果表明:加入质量分数为1.0%混合稀土能有效变质初晶硅,其平均尺寸由原来的175μm减小到55μm。等温热处理时,随着温度的升... 在制备Mg2Si/A1-Si复合材料过程中,加入混合稀土作为变质剂,研究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半固态的等温热处理组织演变。结果表明:加入质量分数为1.0%混合稀土能有效变质初晶硅,其平均尺寸由原来的175μm减小到55μm。等温热处理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初晶硅尺寸先减小后增大;560℃时α相明显球化,形状因子为0.8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稀土 变质 原位mg2si/alsi复合材料 半同态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爆和自蔓延2种模式下合成Al/Mg_2Si的影响因素
17
作者 周琦 金孔杰 +2 位作者 臧树俊 贾建刚 吴翠玲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2,共4页
采用热爆和自蔓延2种燃烧模式成功合成Al/Mg2Si复合材料.对比研究预热速率、压坯压力、Mg粉粒度、Al的体积分数对2种燃烧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热速率的增加、压坯压力的增大、Mg粉粒度尺寸的减小,燃烧合成产物更加均匀致密,w(Al)=... 采用热爆和自蔓延2种燃烧模式成功合成Al/Mg2Si复合材料.对比研究预热速率、压坯压力、Mg粉粒度、Al的体积分数对2种燃烧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热速率的增加、压坯压力的增大、Mg粉粒度尺寸的减小,燃烧合成产物更加均匀致密,w(Al)=20%时产物致密性最好.通过比较2种模式下的产物,表明热爆模式优于自蔓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模式 al/mg2si 影响因素 致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变质对不同镁量原位Mg_2Si/Al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
18
作者 林继兴 高光亮 +2 位作者 牛丽媛 李勇 刘兰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39,42,共4页
在不同镁含量铸造Mg2Si/A1-Si复合材料过程中,加入混合稀土氧化物与CaCO3作为变质剂,并采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复合变质对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质剂加入量与镁的加入量有关。0.2%的混合稀土氧化物与0.3%的CaCO3使Al-10%Mg-20%Si的初生M... 在不同镁含量铸造Mg2Si/A1-Si复合材料过程中,加入混合稀土氧化物与CaCO3作为变质剂,并采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复合变质对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质剂加入量与镁的加入量有关。0.2%的混合稀土氧化物与0.3%的CaCO3使Al-10%Mg-20%Si的初生Mg2Si尺寸由原来的75μm减小到25μm左右,变质效果显著,并初步探讨了其变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变质 原位mg2si/al复合材料 镁量 组织 稀土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Al辅助微波自蔓延烧结制备Ti_(3)SiC_(2)基金刚石复合材料工艺研究
19
作者 史书浩 杨黎 +3 位作者 郭胜惠 高冀芸 侯明 鲁元佳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0,共9页
为降低金刚石磨削工具的制造成本和能耗,探寻一种在低能耗下实现高性能陶瓷结合剂金刚石磨具的制备工艺,同时研究助燃剂Si和金刚石粒度等因素对样品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和磨削性能的影响。采用Ti、Si、石墨粉和金刚石磨料作为原料,经冷... 为降低金刚石磨削工具的制造成本和能耗,探寻一种在低能耗下实现高性能陶瓷结合剂金刚石磨具的制备工艺,同时研究助燃剂Si和金刚石粒度等因素对样品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和磨削性能的影响。采用Ti、Si、石墨粉和金刚石磨料作为原料,经冷压成型至生胚,通过Ni-Al辅助在微波场加热诱发Ti-Si-C体系发生自蔓延高温合成(SHS)反应以制备Ti_(3)SiC_(2)基金刚石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高热值Ni-Al合金辅助可以缩短样品的烧结时间,还可以将诱发SHS反应的温度点控制在金刚石石墨化温度以下。在Ar保护气氛下,Ti-Si-C体系发生SHS反应,可生成Ti_(3)SiC_(2)、TiC和Ti5Si3等3种物相。随Si含量升高,Ti_(3)SiC_(2)相先增多后减少,当n(Ti):n(Si):n(C)=3∶1.1∶2时,复合材料的磨削性能最佳,磨耗比最高可达286.53。分析不同原料配比下的试样磨耗比差异的产生机制,认为基体组织中存在微小且分布均匀的气孔结构,在磨削时可产生大区域的平整磨削面,易于发挥金刚石磨料的磨削效果,有利于提升复合材料样品的磨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自蔓延烧结 Ti_(3)siC_(2) 金刚石复合材料 NI-al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对SiCp/Al-1.2Mg-0.6Si-0.1Ti复合材料界面结构的影响
20
作者 郭建 郭新勇 赵东山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2-625,共4页
采用搅拌复合方法制备了SiCp Al 1 2Mg 0 6Si 0 1Ti 1 0Pb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镜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复合材料中增强体SiC与基体合金的界面主要为SiC Al、SiC Pb、SiC Mg2Si,Pb在复合材料中主要以面心立方Pb相形式存在于SiC颗粒... 采用搅拌复合方法制备了SiCp Al 1 2Mg 0 6Si 0 1Ti 1 0Pb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镜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复合材料中增强体SiC与基体合金的界面主要为SiC Al、SiC Pb、SiC Mg2Si,Pb在复合材料中主要以面心立方Pb相形式存在于SiC颗粒的界面上,部分SiC颗粒的界面存在Al4C3。界面Pb相中存在着Ti元素,由于合金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基体合金中的Pb、Ti元素集中存在于SiC的界面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体合金 复合材料 增强体 siC颗粒 界面结构 mg2si al4C3 面心立方 合金元素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