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1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the synergy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a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被引量:2
1
作者 MA Qian WU Weiwei +2 位作者 LIU Yexin LIANG Zhou KOU Lingzh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1期105-119,共15页
This paper employs system dynamics to explore how the synergy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ffects new product develop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nergy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 This paper employs system dynamics to explore how the synergy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ffects new product develop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nergy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has positive impact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Moreover, the leading synergy processes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in different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tages are different.This paper deepens the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how to achieve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also provides useful guidance for firms to implement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hnology management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ystem dyn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DEVELOPMENT OF FCC STRIPPING TECHNOLOGY 被引量:2
2
作者 ZHANG Zhen qian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Luoyang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rp., SINOPEC,Luoyang 471003, China)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2-66,共5页
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major patents domestic and the abroad,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achievements of FCC stripping technology in China.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FCC stripping technology is presented,... 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major patents domestic and the abroad,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achievements of FCC stripping technology in China.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FCC stripping technology is presented, including further developments of FCC stripper to improve unit performance, combination of the stripper and pre stripper within disengager to form a complete high efficiency FCC stripping system. In addition to high efficiency, simple structure and easiness of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for a new FCC stripper are all of consid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 催化裂化 汽提 技术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0.50μm CMOS Integrated Circuits Technology
3
作者 Yu Shan, Zhang Dingkang and Huang Ch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2年第4期7-10,2,共5页
Submicron CMOS IC technology, including triple layer resist lithography technology, RIE, LDD, Titanium Salicide, shallow junction, thin gate oxide, no bird's beak isolation and channel's multiple implantation ... Submicron CMOS IC technology, including triple layer resist lithography technology, RIE, LDD, Titanium Salicide, shallow junction, thin gate oxide, no bird's beak isolation and channel's multiple implantation doping technology have been developed. 0.50μm. CMOS integrated circuits have been fabricated using this submicron CMOS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m CMOS Integrated Circuit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0.50 CM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rn Cutting Technology
4
作者 Zhao Bingzhen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12,共3页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mode and the new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rn cutting technology are studied and analyzed. It is presented that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cutting technology and fully use ...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mode and the new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rn cutting technology are studied and analyzed. It is presented that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cutting technology and fully use the good-quality technical resource of cutting tool have the significant meaning for construction of powerfu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加工 切割 技术发展 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review on lightweight materials for defence applications:Present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被引量:10
5
作者 Suchart Siengchi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17,共17页
The defence sector is now at an advanced level,catering to the global scenario,and countries also invest heavily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spent a lot of money on research and develop... The defence sector is now at an advanced level,catering to the global scenario,and countries also invest heavily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spent a lot of money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ver the years in order to stay ahead of their competitors.Lightweight materials are critical in defence applications because they allow components to be lighter without sacrificing strength.This review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related to defence applications.The book provides comprehensive details on current trends in the application of lightweight materials in defence.This review also includes historical and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defence technologies.It discusses uses of lightweight materials such as metal matrix composites,polymer composites,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fiber composites in defence sectors Finally,the review paper also emphasizes future military applications of lightweight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htweight materials DEFENCE technologIES developmentS APPLIC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Component-based Software Architecture
6
作者 CHEN Hai-shan (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Xiamen University, X iamen 361005,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87-288,共2页
Computer software has been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 om plex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ardware. Thus, how to efficiently develop extensib le, maintainable and adaptable software occurs to be an urgent problem. The comp ... Computer software has been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 om plex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ardware. Thus, how to efficiently develop extensib le, maintainable and adaptable software occurs to be an urgent problem. The comp onent-based software development technique is a better method to solve the prob lem. In this paper, we first discuss the concept, description method and some fa miliar styles of software architecture, and then analyze the merits of using the software architecture to guide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We also present a gene ral design method for component. Its applications are finally prov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tware architecture component technology soft ware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Tendenc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luster Development of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in China 被引量:1
7
作者 Cao Hu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74-278,共5页
It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to accelerate the cluster development of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for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which is also carried out 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at both the... It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to accelerate the cluster development of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for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which is also carried out 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at both the central and provincial levels.The cluster development of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embodies spatial agglomeration,being innovation- driven and industry convergence and so on,taking on such characteristics as the external promotion of the government policies,the internal promotion of the market mechanism.support of culture and tradition and the continuous impetus of innovation.In the backdrop of the present national conditions of China,we are proceeding from the primary stage to the mature stage of the cluster development of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As for the advanced stage,the innovation- driven,cross- region and international cluster development will be real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产业 中国 群发 社会发展 改造过程 空间集聚 产业融合 市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范博文 黄秀 +2 位作者 高光晔 袁姗姗 邢志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3-381,共19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商品化仪器问世已近50 a,已成为元素分析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环境、材料、地质、冶金等各个领域。回顾ICP-OES仪器的发展历程,并针对ICP-OES的观测、降本增效、样品引入、降低干扰等技术以及对在环...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商品化仪器问世已近50 a,已成为元素分析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环境、材料、地质、冶金等各个领域。回顾ICP-OES仪器的发展历程,并针对ICP-OES的观测、降本增效、样品引入、降低干扰等技术以及对在环境、食品、地矿、金属、无机非金属、化学化工样品中的应用进行综述。近些年,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微波等离子体发射光谱(MIP-AES)等其他一些分析方法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它们具有成本相对低、测试通量大等优势。然而,这些研究中有很大一部分方法研究最终仍通过ICP-OES进行验证,这充分说明ICP-OES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未来,ICP-OES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如仪器小型化、车载化、智能化等相关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仪器发展 技术发展 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深部煤层气研究与勘探开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4
9
作者 鞠玮 陶树 +4 位作者 杨兆彪 程家耀 尚海燕 宁卫科 吴春龙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6,共8页
深部煤层气的资源潜力巨大,是中国非常规天然气未来规模性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为查明中国深部煤层气研究及勘探开发现状,基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系统检索并分类统计中国深部煤层气论文,以其为基础分析中国深部煤层气研究... 深部煤层气的资源潜力巨大,是中国非常规天然气未来规模性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为查明中国深部煤层气研究及勘探开发现状,基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系统检索并分类统计中国深部煤层气论文,以其为基础分析中国深部煤层气研究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可为发展深部煤层气适应性勘探开发技术提供借鉴。论文年代分布体现了中国深部煤层气研究和产业发展历程:初期探索阶段(1994—2005年)、缓慢发展阶段(2006—2015年)、稳中求进阶段(2016—2020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21年以来)。地质—工程“双甜点”预测是深部煤层气开发地质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在地质、工程参数量化表征的基础上,借助三维地质与地质力学建模,开展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是保障效益开发的关键路径。煤储层天然裂缝的产出状态及发育程度显著影响压裂改造效果,压裂前后缝网体系的连通性是决定深部煤层气开发效果的重要指标。深部煤层气开发技术及其适用性是未来需重点探讨的方向之一,深化理论认识、定量刻画地质—工程条件、全方位解析影响因素是决定中国深部煤层气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关键。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等盆地内部深部—超深部煤层气将是研究和勘探开发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发展历程 地质—工程一体化 缝网连通性 开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银发经济发展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杜鹏 王飞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9,共11页
结合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从理论逻辑、实践指向和价值取向三个方面分析其推动银发经济创新发展的必然性,阐明了新质生产力赋能银发经济的作用机制,揭示了其在当前面临的困境,探讨了破解这一困境的实践路径。新质生产力将通过赋能新生... 结合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从理论逻辑、实践指向和价值取向三个方面分析其推动银发经济创新发展的必然性,阐明了新质生产力赋能银发经济的作用机制,揭示了其在当前面临的困境,探讨了破解这一困境的实践路径。新质生产力将通过赋能新生产、新服务和新业态,实现银发经济的转型升级。然而,当前新质生产力赋能银发经济发展还面临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维度的阻碍,不仅需要从生产要素上强化技术研发突破、加强养老金融支持、培育新质劳动力、充分发掘老龄数据,推动传统银发产业转型升级,更需要从生产关系上创新经济与科技体制,实现银发经济从技术、产业到制度体系全方位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银发经济 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区域评价与空间关联网络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大晋 吴旭辉 张博文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7,共11页
本文运用加入时间变量的熵权法、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索中国各区域2010—2022年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区域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但东西差距、南北差距逐渐扩大,呈“东高西低,南强北... 本文运用加入时间变量的熵权法、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索中国各区域2010—2022年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区域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但东西差距、南北差距逐渐扩大,呈“东高西低,南强北弱”的分布格局;区域间空间关联网络的整体密度较小,但联通性和稳定性较好;净溢出板块和经纪人板块集中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净受益板块和双向溢出板块集中在东部地区,且净受益板块对其余三个板块的虹吸效应较强,但板块间、板块内成员的互动关系随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升而持续改善。上述结论对因地制宜制定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策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中国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区域差异 空间关联网络特征 区域协调发展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探索 被引量:6
12
作者 沈克印 王璇 王震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7,共15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基于新质生产力视域,探索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影响机制与创新路径。认为:发...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基于新质生产力视域,探索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影响机制与创新路径。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与生态3个方面。新质生产力通过牵引效应发挥科技创新的牵引带动作用,通过增长效应提高体育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结构效应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形成新优势,通过乘数效应提升体育产业总体规模和质量。提出创新路径:培育发展动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新产业布局,完善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完善体制机制,激发体育企业积极主动性;释放人才活力,加快体育产业劳动者技能升级;坚持绿色发展,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现实挑战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6
13
作者 杜祥琬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9,共7页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科学把控工作节奏,突出整体性、关联性和协同性。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实际情况,把握好能源的安全、经济和绿色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来...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科学把控工作节奏,突出整体性、关联性和协同性。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实际情况,把握好能源的安全、经济和绿色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来支撑和实现“双碳”目标。要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手段来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妥实现电力行业净零排放;以电气化和深度脱碳技术为支撑,推动工业部门碳排放有序达峰和渐进中和;通过高比例电气化实现交通工具低碳转型,推动交通部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突破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为重点,实现建筑用电用热零碳排放;强化实现碳中和“最后一公里”的碳移除托底技术保障;加快构建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战略、规划、政策和行动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能源革命 技术创新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技术创新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琼 刘慕华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7,共7页
依据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考量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中介传导途径,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效应显著;技术创新在中西部地区的中介... 依据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考量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中介传导途径,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效应显著;技术创新在中西部地区的中介效应相对东部地区更显著且高于全国水平。鉴于此,建议加大科技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中西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经济差异化发展,加速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术创新 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创新对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传清 邓和顺 夏启炜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80,共15页
基于2015—2022年273个地级市样本数据,利用关键数字技术专利数据衡量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综合考虑“减污”与“降碳”之间的动态影响效应,从绩效角度测算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来表征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以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数智融合水平等... 基于2015—2022年273个地级市样本数据,利用关键数字技术专利数据衡量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综合考虑“减污”与“降碳”之间的动态影响效应,从绩效角度测算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来表征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以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数智融合水平等3个角度为切口,考察数字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数字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显著正向影响;②数字技术创新主要通过优化能源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城市数智融合来影响城市绿色发展水平;③基于城市类型、政策试点和地理区位进行异质性分析,数字技术创新显著提升资源型城市、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非低碳城市试点、智慧城市试点以及西部、东北地区的绿色发展水平。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促进效应,以数字技术创新带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提出应重点关注:加强数字技术创新投入,拓展减污降碳协同推进路径;强化数字技术应用,重塑能源结构;深化数实融合,助力产业结构升级;加强城市数智融合,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结合地理区位特征,实施区域差异化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创新 绿色发展 协同效应 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路径 被引量:35
16
作者 张夏恒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新质生产力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引擎,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是扎实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背景。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从新发展理念角度推动低空经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多方面高质量发展,并为其... 新质生产力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引擎,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是扎实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背景。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从新发展理念角度推动低空经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多方面高质量发展,并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优势条件和坚实基础,但低空经济仍面临着低空空域资源有限性、低空飞行器的安全性、低空智能设施高成本和低空经济行业标准化不统一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在优势与困境之间找到平衡,多方联动实现资源共用,科技创新保障先进技术安全底线;锚定目标实现降本增效;政策引领赋能持续发展,以期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实现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低空经济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17
作者 程名望 慈芳慧 王志远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5,共11页
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新质生产力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现:①新质生产力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变量和稳健性检... 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新质生产力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现:①新质生产力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变量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在作用机制方面,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有效提升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有助于体育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从而促进体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③针对异质性分析,新质生产力在产业结构升级程度较低、经营环境较好的区域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效应更加显著。探讨新质生产力与体育产业的关系对于塑造体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下我国研究型医院建设路径及机制共识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飞 高红 +4 位作者 李国红 姚军 朱辉 范先群 何振喜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49,共5页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目标。研究型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科技创新、临床转化、人才培养等多重使命。通信专家及主笔专家组联...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目标。研究型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科技创新、临床转化、人才培养等多重使命。通信专家及主笔专家组联合参与编写专家组的相关专家团队综合分析我国研究型医院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方向,并邀请全国知名医院管理领域专家进行研讨交流后,提出高质量发展下我国研究型医院建设模式及路径共识,旨在进一步指导和规范现阶段我国研究型医院建设工作,以期为国家及各省(区、市)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研究型医院 共识 科技创新 临床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发展的问题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1
19
作者 段锐 李跃程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9,共9页
作为体育学的重要分支,运动人体科学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从学科发展现状、问题反思及未来展望三个方面系统分析我国运动人体科学面临的主要瓶颈,包括学科归属不明、研究支持不足、研究对象的选择争议... 作为体育学的重要分支,运动人体科学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从学科发展现状、问题反思及未来展望三个方面系统分析我国运动人体科学面临的主要瓶颈,包括学科归属不明、研究支持不足、研究对象的选择争议及国际化进程滞后等问题。我国尽管在该领域具备独特的学科优势,但仍须进一步提升其国际影响力,结合本土实际需求,围绕中国人群的健康问题展开深入研究,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未来的发展应关注学科的定位调整,并通过多学科融合和科技创新,尤其是智能技术的应用,优化研究问题和研究范式,并促进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运动人体科学将在科技与创新的推动下,为提升全民健康和实现国家体育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人体科学 学科建设 知识体系构建 技术创新 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伦理与法治因应:自动驾驶的安全发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兵 刘永集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2,共8页
统筹安全与创新,是以人工智能为依托的自动驾驶发展所面临的极具挑战的价值难题。自动驾驶发展的伦理边界如何在法治层面予以回应,映射出科技伦理与法治价值的博弈与融合的现实需求。从规范性维度理解,将人工智能定位于辅助人类作出决... 统筹安全与创新,是以人工智能为依托的自动驾驶发展所面临的极具挑战的价值难题。自动驾驶发展的伦理边界如何在法治层面予以回应,映射出科技伦理与法治价值的博弈与融合的现实需求。从规范性维度理解,将人工智能定位于辅助人类作出决定的工具时,其辅助属性决定了运用该技术的主体有最终决定权。当下,亟需明确法治对自动驾驶具体主体的责任设定及其归因条件,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应体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统筹,夯实自动驾驶技术开发与创新应用的安全底线,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科技伦理 法治保障 安全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