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Influence of Functional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on Combustion Performance of a Modified Single Base Propellant
1
作者 刘波 王琼林 +5 位作者 刘少武 于慧芳 李达 姚月娟 潘清 魏伦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CAS 2012年第2期114-118,共5页
The modified single base propellant samples were prepared by impregnating blasting oil into single base grains and deactivating deterrent in water medium. Th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functional compositions in t... The modified single base propellant samples were prepared by impregnating blasting oil into single base grains and deactivating deterrent in water medium. Th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functional compositions in this propellant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FTIR micro-spectroscopy. Its combustion performance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closed-bomb and interior ballistic tes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NG distributes parabolically along the radius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NA decreases from the surface to the centre exponentially. The deeper the NG impregnates, the slower the NA concentration decreases, the stronger the progressive combustion is and the better the interior ballistic performance is. When the depth corresponding to maximum NG concentration is about 1/2 of the web and the NA decreases slowly, the progressive combustion is the strongest and the interior ballistic performance is the b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sical chemistry modified single base propellant functional component CONCENTRATION combustion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改性单基发射药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琼林 刘少武 +3 位作者 于慧芳 梁勇 张远波 李丽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8-71,共4页
以高氮量单基发射药为原料,使用先吸收NG、后吸收聚酯钝感剂的两步法工艺,成功制备出高能钝感单基药(HEDS)。试验表明,对比单基发射药,HEDS发射药的能量更高,燃烧渐增性更强,吸湿性更小。随NG加入量增大,钝感剂加入量减小,HEDS发射药的... 以高氮量单基发射药为原料,使用先吸收NG、后吸收聚酯钝感剂的两步法工艺,成功制备出高能钝感单基药(HEDS)。试验表明,对比单基发射药,HEDS发射药的能量更高,燃烧渐增性更强,吸湿性更小。随NG加入量增大,钝感剂加入量减小,HEDS发射药的爆热增大。HEDS发射药具有十分优异的燃烧渐增性能,且钝感剂含量对其燃烧渐增性有显著影响,这种特性与其特殊结构有关。HEDS发射药的点火性能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发射药 单基发射药 钝感剂 控制燃烧 内弹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GR125发射药的燃烧特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建兴 贾永杰 +3 位作者 刘国权 白微 崔鹏腾 袁忍让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71,86,共4页
采用密闭爆发器静态试验和30mm高压模拟炮的动态试验,以制式单基药作为对比发射药,研究了DAGR 125发射药的静态燃烧特性及膛内燃烧特征。结果表明,DAGR 125发射药具有低压下起始缓燃的燃烧特性,随压力的升高呈渐增性燃烧特征;在高膛压... 采用密闭爆发器静态试验和30mm高压模拟炮的动态试验,以制式单基药作为对比发射药,研究了DAGR 125发射药的静态燃烧特性及膛内燃烧特征。结果表明,DAGR 125发射药具有低压下起始缓燃的燃烧特性,随压力的升高呈渐增性燃烧特征;在高膛压装药条件下DAGR 125发射药燃烧正常、稳定,膛内p-t曲线光滑,起始负压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燃烧特征 DAGR125发射药 单基发射药 起始负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氮量改性单基发射药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于慧芳 李梓超 +3 位作者 刘波 魏伦 郑双 韩冰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2-636,共5页
通过浸渍-钝感工艺制备了含氮量分别为13. 0%和13. 15%的改性单基发射药样品,采用扫描电镜、密闭爆发器试验和内弹道试验研究了不同含氮量、不同工艺条件对改性单基发射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含氮量13. 0%的改性单基发射药相比,含氮... 通过浸渍-钝感工艺制备了含氮量分别为13. 0%和13. 15%的改性单基发射药样品,采用扫描电镜、密闭爆发器试验和内弹道试验研究了不同含氮量、不同工艺条件对改性单基发射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含氮量13. 0%的改性单基发射药相比,含氮量13. 15%改性单基发射药的NC更难被NG塑化,端面内孔不易封堵;高氮量改性单基药具有更高的火药力,其燃烧渐增性随NG和钝感剂含量的增加而提高;高氮量改性单基发射药在装药量较少的条件下,弹丸初速比低氮量改性单基发射药提高16. 9 m/s,高温(50℃)、常温(20℃)和低温(-40℃)试验中,膛压、初速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并且具有低温度系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单基发射药 燃烧渐增性 浸渍钝感 温度系数 内弹道 含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抽取工艺制备改性单基发射药的燃烧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达 刘少武 +5 位作者 于慧芳 刘波 韩冰 姚月娟 魏伦 王锋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1-344,共4页
为了进一步改善改性单基药的燃烧性能,对弧厚为0.55 mm的单基药单5/7进行增能、钝感处理,制备了1#、2#改性单基发射药样品,2#样品则在1#样品增能与钝感的工艺基础上增加了溶剂抽取工艺。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1#、2#样品的表面形貌,用标准... 为了进一步改善改性单基药的燃烧性能,对弧厚为0.55 mm的单基药单5/7进行增能、钝感处理,制备了1#、2#改性单基发射药样品,2#样品则在1#样品增能与钝感的工艺基础上增加了溶剂抽取工艺。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1#、2#样品的表面形貌,用标准容器法测试了其堆积密度,通过密闭爆发器研究了1#、2#样品的定容燃烧特性。结果表明,经过溶剂抽取工艺制备的2#改性单基发射药样品其表面更加致密,堆积密度从0.888 g.cm-3提高到0.920 g.cm-3;其初始燃烧稳定,燃烧分裂时间点为7.0 ms,滞后于1#样品(6.0 ms);燃烧结束时间为8.0 ms,迟于1#样品(7.2 ms),燃烧渐增性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改性单基药 溶剂抽取工艺 堆积密度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单基发射药中的二苯胺含量 被引量:8
6
作者 周帅 邓国栋 +3 位作者 王志强 殷求实 鲁磊明 郁榴华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5-100,共6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了单基发射药中二苯胺(DPA)的含量。评价了多个光谱预处理方法的优化效果,采用反向偏最小二乘法(biPLS)优选了建模波段(4 698~4 991、6 464~6 761和9 414~9 708cm-1),并根据光谱分析结果和回归系数图解... 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了单基发射药中二苯胺(DPA)的含量。评价了多个光谱预处理方法的优化效果,采用反向偏最小二乘法(biPLS)优选了建模波段(4 698~4 991、6 464~6 761和9 414~9 708cm-1),并根据光谱分析结果和回归系数图解释了波段的选择。基于建模参数优化结果建立了二苯胺定量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重复性验证。研究了环境温度对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确定的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是标准正态变换(SNV)、一阶导数和平滑的组合;模型校正相关系数(Rc)和验证相关系数(Rp)分别为0.995 3和0.988 5,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163 5;重复性极差和标准偏差均低于0.1%;环境温度的变化对模型预测的影响不显著。该方法可用于快速检测单基发射药中的二苯胺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基发射药 近红外光谱 快速检测 二苯胺 反向偏最小二乘法 D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处理对单基药燃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堵平 廖昕 王泽山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8-350,共3页
以5%多苯基烷基多异氰酸酯丙酮溶液为表面处理剂,对单基药的表面进行了化学和物理的综合处理方法。采用定容燃烧试验,考察了此方法对单基发射药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后的单基药,燃烧中后期燃气生成猛度及活度增加,有利... 以5%多苯基烷基多异氰酸酯丙酮溶液为表面处理剂,对单基药的表面进行了化学和物理的综合处理方法。采用定容燃烧试验,考察了此方法对单基发射药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后的单基药,燃烧中后期燃气生成猛度及活度增加,有利于提高发射药的能量利用率,燃气释放规律更符合内弹道理论的要求;该方法表面处理层的合适厚度约为45μm,过多的表面处理将降低调控发射药燃烧性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学 单基药 异氰酸酯 表面处理 燃烧性能 能量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点压力测试系统的发射药膛内燃速测试技术 被引量:6
8
作者 赵煜华 闫光虎 +4 位作者 张玉成 梁磊 刘毅 严文荣 肖霞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3-307,I0006,共6页
为了研究发射药在火炮膛内的燃烧性能,建立了基于多点压力同步测试技术的发射药膛内动态燃速测试系统,采用该系统在HPD-30火炮上对单樟-5/7发射药的动态燃烧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将该试验结果与基于微波干涉法测试的膛内燃速进行了对比,... 为了研究发射药在火炮膛内的燃烧性能,建立了基于多点压力同步测试技术的发射药膛内动态燃速测试系统,采用该系统在HPD-30火炮上对单樟-5/7发射药的动态燃烧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将该试验结果与基于微波干涉法测试的膛内燃速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膛内燃速方程参数拟合方式对膛内燃速曲线计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100MPa的中低压范围内,基于多点压力测试法获得的单樟-5/7发射药的膛内燃速与微波干涉法获得的测试结果偏差最大值为12%,最小值为2%,最大偏差点处对应的膛内燃速差值为0.45cm/s;在100~320MPa的压力区间内,两种测试法获得的发射药膛内燃速偏差最大值为1.7%;平行试验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基于多点压力测试的发射药膛内燃速测试方法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和稳定性;由于单樟-5/7发射药表面钝感形成内、外层的非均质性,其膛内燃速方程需要采用分段函数表述才能更准确地反映膛内燃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膛内燃速 动态燃速 微波干涉仪 多点压力 单樟-5/7发射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闭爆发器试验的发射装药内弹道性能预估 被引量:3
9
作者 赵煜华 肖正刚 +2 位作者 严文荣 闫光虎 梁磊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84,89,共5页
为了预估发射装药的内弹道性能,建立了一种基于密闭爆发器试验检测发射药的静态燃烧性能参数进而预测其装药内弹道性能的方法,采用不同批次的单樟-5/7发射药进行了装药性能预估计算,并基于30 mm火炮对内弹道性能预估精度进行了试验验证... 为了预估发射装药的内弹道性能,建立了一种基于密闭爆发器试验检测发射药的静态燃烧性能参数进而预测其装药内弹道性能的方法,采用不同批次的单樟-5/7发射药进行了装药性能预估计算,并基于30 mm火炮对内弹道性能预估精度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所建立的基于密闭爆发器试验的发射装药内弹道性能预估方法计算获得的最大膛压为376.0 MPa,与试验测试的膛压平均值388.7 MPa的计算误差为3.27%;计算的炮口初速为1143.5 m/s,与试验测试的炮口初速平均值1156.3 m/s的计算误差为1.11%。所建立的基于密闭爆发器试验的发射装药内弹道性能预估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可对发射药样品不同批次间的内弹道性能进行高效精确的预估,为长期贮存发射药使用寿命的判定及发射药产品的出厂校验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弹道性能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装药 内弹道性能 密闭爆发器试验 单樟-5/7发射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含量对改性单基发射药燃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强 闫光虎 +5 位作者 张玉成 严文荣 张江波 赵晓梅 刘强 杜江媛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3-76,82,共5页
以高氮量5/7单基发射药为基体药粒,通过先浸渍吸收NG、后吸收聚酯钝感剂NA的两步工艺制备出改性单基药,在制备过程中,NA含量恒定,浸渍NG的质量分数为5%、10%和15%,制备出3种NG含量的改性单基药样品RN-a、RN-b和RN-c。采用密闭爆发器试验... 以高氮量5/7单基发射药为基体药粒,通过先浸渍吸收NG、后吸收聚酯钝感剂NA的两步工艺制备出改性单基药,在制备过程中,NA含量恒定,浸渍NG的质量分数为5%、10%和15%,制备出3种NG含量的改性单基药样品RN-a、RN-b和RN-c。采用密闭爆发器试验和30mm弹道炮内弹道试验,研究了NG含量对改性单基药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3种改性单基药样品的燃烧渐增性均优于基体药;在保持最大膛压不增加的情况下,弹丸初速较5/7单基药装药分别提高36.9、91.7和57.4m/s。在制备工艺过程中,通过调节NG的含量,能够改善改性单基药的燃烧性能,实现大幅度提高炮口初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改性单基药 NG含量 燃烧渐增性 密闭爆发器 炮口初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基发射药单螺杆压伸模具流场仿真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晶 谢中元 +3 位作者 王琼林 王勇 陈松 许灿啟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实现三基发射药生产工艺中的连续化压伸,同时避免模具内部螺旋状流道造成的三基发射药成型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应用ANSYS软件模拟了发射药物料在模具内的挤压过程及模针的受力情况。分析了收缩角、出料方向和模具结构对物料在模具中... 为了实现三基发射药生产工艺中的连续化压伸,同时避免模具内部螺旋状流道造成的三基发射药成型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应用ANSYS软件模拟了发射药物料在模具内的挤压过程及模针的受力情况。分析了收缩角、出料方向和模具结构对物料在模具中的温度、模具壁面压力、模针表面受力和物料出料速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具收缩角越大,模具内压力越大,物料温度也越高,且越容易形成热点,同时模针外表面受到的挤压力和摩擦力也越大,模针越容易出现变形和断裂;竖直挤出过程中,模具壁面压力及模针受力均远大于水平挤出中的相应参数,且容易造成挤出后物料的弯曲;增加多孔板有利于物料在挤出模具中的整流和取向,大幅减少物料的径向流动,降低模针在挤出过程中的受力,且成型质量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螺杆压伸 流场仿真 三基发射药 连续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信息和MPCA的单基药塑化过程监测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明毅 王军义 +3 位作者 白鑫林 徐志刚 余廷江 陈舒渤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0-296,共7页
针对现阶段单基药塑化过程缺乏可靠的渐变式故障检测和异常工况的报警及评价能力等问题,同时传统数据驱动方法难以处理过程中包含的多种线性与非线性关系混合特征,又无法突出变量间耦合相关性的差异,提出一种基于归一化互信息的多向主... 针对现阶段单基药塑化过程缺乏可靠的渐变式故障检测和异常工况的报警及评价能力等问题,同时传统数据驱动方法难以处理过程中包含的多种线性与非线性关系混合特征,又无法突出变量间耦合相关性的差异,提出一种基于归一化互信息的多向主成分分析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归一化互信息刻画过程中多维变量间的复杂耦合关系,并以此对不同维度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特征进行权值修正,得到体现每个变量与其他维度变量之间耦合作用关系的数据集,并分别建立与其相应的监测模型。最后再利用贝叶斯推理将不同模型的监测结果融合成一组概率指标实现过程监测。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可实现塑化过程多种故障的快速检测和异常工况的监测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基发射药 塑化过程 多向主成分分析 故障检测 过程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在线检测单基发射药驱水过程中各组分含量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志强 邓国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73-74,共2页
单基发射药生产的第一步是塑化成型,由驱水、塑化、压伸、切药和其他一些工序组成。单基发射药的主要成分是硝化棉(NC),为了运输和储存的安全,需要含有14%~32%的水分。水分影响溶剂的内聚能密度,阻碍溶剂溶塑硝化棉,因此塑化前先要驱除... 单基发射药生产的第一步是塑化成型,由驱水、塑化、压伸、切药和其他一些工序组成。单基发射药的主要成分是硝化棉(NC),为了运输和储存的安全,需要含有14%~32%的水分。水分影响溶剂的内聚能密度,阻碍溶剂溶塑硝化棉,因此塑化前先要驱除硝化棉中的水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由于具有分析速度快、对样品无损、效率高以及能在线检测等优点已经在农业、食品、石油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研究了运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单基发射药生产过程中药料各组分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快速检测 单基发射药 组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基发射药中钝感剂组分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云云 邓国栋 +3 位作者 徐君 王志强 谷强 曾建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8-413,共6页
为解决传统分析方法测定单基发射药中钝感剂(樟脑)含量存在时间长、工作量大等问题,建立了一种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单基发射药中钝感剂(樟脑)组分含量的新方法;通过对比单基发射药药粒样品及钝感剂光谱图特点,确定了钝感剂组分最... 为解决传统分析方法测定单基发射药中钝感剂(樟脑)含量存在时间长、工作量大等问题,建立了一种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单基发射药中钝感剂(樟脑)组分含量的新方法;通过对比单基发射药药粒样品及钝感剂光谱图特点,确定了钝感剂组分最佳建模光谱范围为8 300~8 510cm^(-1);并对样品光谱图进行了预处理,对比了多个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的效果,确定出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是多元散射校正(MSC)+一阶导数的组合;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钝感剂的近红外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钝感剂的模型校正相关系数(R_c^2)和验证相关系数(R_p^2)分别为0.972 3和0.973 5,验证的校正标准偏差(RMSEC)和交互验证的校正标准偏差(RMSECV)分别为0.163 6和0.150 8;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182 7,验证集标准偏差与预测标准偏差的比值(RPD)为6.87;将该模型应用到单基发射药中樟脑含量的检测,可使预测值极差和标准偏差均低于0.2%,表明该方法能实现单基发射药中钝感剂组分含量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组分模型 单基发射药 钝感剂 樟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X粒度对改性单基药燃烧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奥 王彬彬 +1 位作者 徐滨 廖昕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7-201,共5页
为了研究RDX粒度对改性单基药性能的影响,采用溶剂法挤压成型工艺,制备了含不同粒径(0.5、7.6和100μm)RDX的改性单基药;通过密闭爆发器试验测试了改性单基药的燃烧性能;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简支梁式抗冲击试验机测试了改性单基药的力... 为了研究RDX粒度对改性单基药性能的影响,采用溶剂法挤压成型工艺,制备了含不同粒径(0.5、7.6和100μm)RDX的改性单基药;通过密闭爆发器试验测试了改性单基药的燃烧性能;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简支梁式抗冲击试验机测试了改性单基药的力学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冲击断面,分析了改性单基药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当RDX质量分数为10%时,改性单基药的燃速随着RDX粒度的增大而增大;小粒径RDX(0.5与7.6μm)改性单基药燃烧稳定,当RDX粒径增至100μm时,改性单基药在60MPa附近的u-p曲线出现转折,燃速压力指数突变,燃烧不稳定;改性单基药的抗压强度与抗冲击强度随着RDX粒度的增大而降低;RDX粒度显著影响发射药样品的断裂模式;当RDX粒度较小时,改性单基药的抗冲击强度主要受RDX颗粒与NC基体的界面黏结强度影响;当RDX粒度增大后,单基药的抗冲击强度主要受RDX颗粒的自身强度和其与NC基体的界面黏结强度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单基药 RDX 燃烧性能 抗冲击强度 密闭爆发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改性单基发射药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永刚 符少波 +4 位作者 徐滨 詹芙蓉 丁琨 马当 廖昕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63-668,I0008,共7页
为了提高单基发射药能量并保持其力学性能,采用溶剂法制造工艺,在单基发射药基础配方中加入高能填料RDX和GAP增塑剂,制备了复合改性单基发射药,测试了不同样品的爆热、化学安定性、火药力、低温力学性能,并结合某125 mm穿甲弹进行了内... 为了提高单基发射药能量并保持其力学性能,采用溶剂法制造工艺,在单基发射药基础配方中加入高能填料RDX和GAP增塑剂,制备了复合改性单基发射药,测试了不同样品的爆热、化学安定性、火药力、低温力学性能,并结合某125 mm穿甲弹进行了内弹道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改性单基发射药的爆热较单基发射药提高了4.3%以上,火药力较单基发射药提高了7.5%以上,120℃甲基紫化学安定性优于单基发射药,低温落锤冲击性能与单基发射药相当,低温药床抗撞击性能优于制式混合酯发射药。内弹道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改性单基发射药在高温区间具有低温感特性;在高温同等最大膛压下,常温初速与单基发射药相比可提高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改性单基发射药 RDX 聚叠氮缩水甘油醚 GAP 爆热 火药力 化学安定性 低温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基发射药干燥过程总挥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云云 邓国栋 +4 位作者 张高烽 张志芳 崔立明 李欣馨 王旭东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9-423,427,共6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了三基发射药干燥过程的总挥(醇酮溶剂)含量;通过对比三基发射药药粒样品及总挥的光谱图特点,确定了总挥最佳建模光谱范围;对三基发射药样品的光谱图进行预处理,对比了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的效果,最终确定了最... 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了三基发射药干燥过程的总挥(醇酮溶剂)含量;通过对比三基发射药药粒样品及总挥的光谱图特点,确定了总挥最佳建模光谱范围;对三基发射药样品的光谱图进行预处理,对比了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的效果,最终确定了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三基发射药样品总挥的校正模型,最终选择总挥建模的最佳主因子数为8,并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确定的最优建模光谱区间为5700~6100cm-1,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数+SNV的组合,总挥含量模型的校正决定系数(RC2)为0.9703,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为0.1497;预测决定系数(RP2)为0.9628,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1879;验证集标准偏差与预测标准偏差的比值(RPD)为6.7;将该模型应用到三基发射药干燥过程总挥含量的检测,预测平均偏差为0.025%,建立的总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重复性,在60s内可实现三基发射药干燥过程总挥含量的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三基发射药 总挥含量 近红外光谱 快速检测 组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基发射药孤石爆破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薛冰 唐运彬 +4 位作者 赵静 张永明 蒋耀港 马宏昊 林谋金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0-146,共7页
为研究单基发射药孤石爆破特性,利用直径和高度均为50 cm的水泥砂浆试块模拟孤石,开展了0.05~0.25 kg/m^(3)单耗的单基发射药和乳化炸药孤石爆破实验,统计并分析了单基发射药和乳化炸药爆破试块的块度分布、破碎能及能量利用率随单耗的... 为研究单基发射药孤石爆破特性,利用直径和高度均为50 cm的水泥砂浆试块模拟孤石,开展了0.05~0.25 kg/m^(3)单耗的单基发射药和乳化炸药孤石爆破实验,统计并分析了单基发射药和乳化炸药爆破试块的块度分布、破碎能及能量利用率随单耗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乳化炸药爆破孤石的最大块度随单耗的增加,但能量利用率变化不大。结合高速摄影观察对比单基发射药和乳化炸药爆破孤石的表面裂纹分布与扩展结果,发现单基发射药破岩模式与乳化炸药存在显著差异,其破岩模式是通过在炮孔内快速燃烧产生的高压气体使试块发生轴向和环向的拉伸破坏,而当试块完全开裂后剩余的发射药不再提供破岩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基发射药 孤石爆破 块度分布 破碎能 高速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基发射药与乳化炸药爆破振动特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薛冰 凌静 +4 位作者 陈华东 张永明 赵静 廖学燕 林谋金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5-150,208,共7页
为研究单基发射药爆破振动特性,开展了单基发射药与乳化炸药爆破振动实验研究,并对比分析了两种爆破器材的爆破地震波在传播过程的衰减规律和能谱分布规律。利用萨道夫斯基公式和HHT方法对实验测得的爆破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得到单基发射... 为研究单基发射药爆破振动特性,开展了单基发射药与乳化炸药爆破振动实验研究,并对比分析了两种爆破器材的爆破地震波在传播过程的衰减规律和能谱分布规律。利用萨道夫斯基公式和HHT方法对实验测得的爆破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得到单基发射药与乳化炸药的爆破振动衰减公式、单基发射药振动的乳化炸药等效系数和边际能量谱等。研究结果表明:单基发射药与乳化炸药的爆破振动质点峰值速度随比例距离衰减的趋势相当,但单基发射药的爆破振动速度及合速度均小于乳化炸药。且本次实验中单基发射药爆破振动的乳化炸药等效系数平均值仅为0.43,说明单位质量单基发射药的爆破振动效应要远小于乳化炸药。此外,单基发射药和乳化炸药爆破振动信号的能量均主要集中于0~50 Hz,随着药量增加乳化炸药的能量分布没有明显变化,而单基发射药振动信号的主频向15~25 Hz移动。虽然单基发射药振动信号能量要低于乳化炸药,但随着实验药量的增加,单基发射药爆破振动总能量与乳化炸药的差距在减小,且单基发射药振动信号在0~10 Hz频段的能量占比随药量和爆心距变化而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基发射药 爆破振动 能谱 乳化炸药 比例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硝基胍粒径对改性单基发射药热安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进朝 杨慧群 王永强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0-184,I0005,共6页
为了改善改性单基发射药的安定性和力学性能,制备了含3种不同粒径(50、80和110μm)球形硝基胍(NQ)的改性单基发射药,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真空安定性试验和甲基紫试验研究了其热分解过程和热安定性,并测试了其抗冲击和抗压缩强度,分析... 为了改善改性单基发射药的安定性和力学性能,制备了含3种不同粒径(50、80和110μm)球形硝基胍(NQ)的改性单基发射药,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真空安定性试验和甲基紫试验研究了其热分解过程和热安定性,并测试了其抗冲击和抗压缩强度,分析了NQ粒径变化对改性单基发射药热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含球形NQ的改性单基发射药试样有两个热分解过程,第一个分解过程对应的是混合硝化棉的分解,第二个分解过程是RDX和NQ的分解,但是第二个分解过程不明显;随着NQ粒径从50μm增至110μm,发射药试样的热分解峰温从176.84℃提高至179.71℃;真空安定性试验中试样48h放气量从0.7558mL/g降至0.5964mL/g,甲基紫试纸变为橙色的时间从44min延长至54min,且加热5h后未发生爆炸;发射药试样的抗冲击强度从4.23kJ/m^2降至3.81kJ/m^2,抗压缩强度从56.93MPa降至53.85MPa。表明球形NQ粒径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发射药的热安定性,但会降低其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改性单基发射药 RDX 硝基胍(NQ) 热安定性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