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空瞬变电磁法在复杂地形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1
作者 孙乃泉 刘铁华 +3 位作者 李貅 薛敬儒 蒋道君 梅竹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4,共7页
由于传统的地面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及地质勘察方法受场地及地形限制,无法有效开展隧道地质灾害源的探测任务,地空瞬变电磁法应用到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隧道地质灾害勘探可有效解决地形限制。地空瞬变电磁法以旋翼无人机为搭载平台,以地表线... 由于传统的地面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及地质勘察方法受场地及地形限制,无法有效开展隧道地质灾害源的探测任务,地空瞬变电磁法应用到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隧道地质灾害勘探可有效解决地形限制。地空瞬变电磁法以旋翼无人机为搭载平台,以地表线性源为发射源,具有施工快速简便、勘探深度大等优点。根据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地空瞬变电磁工作流程,以宜涪高铁孟家垭隧道为例,开展地空瞬变电磁勘查工作,查明待建隧道区域的岩溶发育及安全隐患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该方法为隧道设计、评估与灾害预防工作提供了参考,同时验证了地空瞬变电磁法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工作的可靠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地空瞬变电磁法 复杂地形 岩溶探测 三维瞬变电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eodyn WT的复杂地形测风塔布置
2
作者 张照煌 计新宇 肖彧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5,共7页
风资源分析对于风电场的建立至关重要,而测风数据的获取是风资源分析的重要前提。测风塔的布置方案直接影响了测风数据获取的准确性。文章以复杂地形下某风电场为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使用Meteodyn WT软件对该风电场的风资源... 风资源分析对于风电场的建立至关重要,而测风数据的获取是风资源分析的重要前提。测风塔的布置方案直接影响了测风数据获取的准确性。文章以复杂地形下某风电场为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使用Meteodyn WT软件对该风电场的风资源情况进行了模拟。从不同数量、位置测风塔布置方案下的测风塔风速和风电场年发电量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复杂地形下测风塔所能代表的范围极小,选取代表性测风塔时,须要对不同地形进行分区,建议使用多塔综合的方式;特殊地形下的测风塔不能作为整个风电场的代表性选择,但当出现遮挡或者跨地形的情况时,须要在该位置单独设立一座测风塔从而降低误差。该结果可为复杂地形下的测风塔选址和数量提供参考,从而提高风资源分析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eodyn WT 测风塔布置 复杂地形 发电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Fluent的复杂山体柔性光伏工程风速修正系数研究
3
作者 肖斌 徐翔 +3 位作者 田永进 贾九名 黄莺 陈昌宏 《西北水电》 2025年第1期108-116,共9页
随着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土地资源紧张问题愈发凸显,使得光伏产业“上山下海”成为大势所趋。大跨度光伏支架具有先天优势来适应复杂地形,但复杂山地与单个山体具有完全不同的风场特性,复杂地形的近地层风场分布具有高度的非均匀性,观... 随着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土地资源紧张问题愈发凸显,使得光伏产业“上山下海”成为大势所趋。大跨度光伏支架具有先天优势来适应复杂地形,但复杂山地与单个山体具有完全不同的风场特性,复杂地形的近地层风场分布具有高度的非均匀性,观测数据所能代表的范围非常有限,由此利用数值风洞模拟方法获得复杂地形条件下高分辨率的近地层风场分布尤为重要。为了获得复杂山体柔性光伏高分辨率的近地层风场分布规律,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和Fluent数值分析软件,以陕西白水县实际柔性光伏支架项目场地为例,分析研究了复杂山地地形在不同风工况下8个风向角、11个关键位置的风场分布特征及风速修正系数。结果表明:风向角为ES135°和NW315°工况最为严重,最大值为1.45;当风向角与峡谷方向一致时容易产生峡谷增速效应,光伏场地不同位置风速修正系数表现出明显不同,变化范围0.34~1.45。研究成果可为山体柔性光伏工程项目风速取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实际复杂山体地形 数值风洞分析 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R-PolSAR-Seg-2.0:大规模复杂场景极化SAR地物分类数据集
4
作者 王智睿 赵良瑾 +4 位作者 汪越雷 曾璇 康健 杨健 孙显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3-365,共13页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SAR)地物分类是SAR图像智能解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进一步促进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该文组织并发布了一个面向大规模复杂场景的极化SAR地物分类数据集AIR-PolSAR-Seg-2.0。该数据集由三景不同区域的高分三号卫星...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SAR)地物分类是SAR图像智能解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进一步促进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该文组织并发布了一个面向大规模复杂场景的极化SAR地物分类数据集AIR-PolSAR-Seg-2.0。该数据集由三景不同区域的高分三号卫星L1A级复数SAR影像构成,空间分辨率8 m,包含HH,HV,VH和VV共4种极化方式,涵盖水体、植被、裸地、建筑、道路、山脉等6类典型的地物类别,具有场景复杂规模大、强弱散射多样、边界分布不规则、类别尺度多样、样本分布不均衡的特点。为方便试验验证,该文将三景完整的SAR影像裁剪成24,672张512像素×512像素的切片,并使用一系列通用的深度学习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基于双通道自注意力方法的DANet性能表现最佳,在幅度数据和幅相融合数据的平均交并比分别达到了85.96%和87.03%。该数据集与实验指标基准有助于其他学者进一步展开极化SAR地物分类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公开数据集 复数图像 地物分类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下点云数据精度综合评定方法研究
5
作者 樊小涛 王进 何友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51,共6页
针对目前点云数据精度评定方法单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复杂地形下基于点、线、面的点云数据精度综合评定方法。通过分析点云数据精度评定3类误差,建立点云数据精度评定方法和点云数据质量评价体系;然后通过分析误差传播定律,推导出点云... 针对目前点云数据精度评定方法单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复杂地形下基于点、线、面的点云数据精度综合评定方法。通过分析点云数据精度评定3类误差,建立点云数据精度评定方法和点云数据质量评价体系;然后通过分析误差传播定律,推导出点云数据理论精度公式;再将基于点云数据提取的点、线、面等形式的数据成果与对应形式的传统方法采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单点及整体的精度分析,建立基于点、线、面的单点精度与整体精度、内符合精度与外符合精度相结合的综合精度评价体系。采用该方法进行试验数据分析,基于点的精度分析表明,受地形影响的点云数据精度差值可达0.07 m,受地貌影响的精度差值为0.02 m;基于线的精度分析表明,断面面积差一般在0.6%以内;基于面的精度分析表明,不同构网方法的体积差均在1%以内。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复杂地形下点云精度评定具有参考价值,可应用于实际项目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数据 DEM 误差分析 拒真误差 纳伪误差 复杂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条件下毒害性气体扩散实时模拟与可视化——以四川盆地川东北高含硫气田为例
6
作者 姜云 李丁川 +3 位作者 沈若飞 李梅 张溶倩 李元琛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5,共10页
危化行业毒害性气体扩散模拟主要用于风险评估和环境评价,然而复杂地形下的气体扩散实时计算方法研究较少。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罗家寨高含硫气田地处川渝山区,大部分生产设施靠近高密度人口区域,面临的安全环保风险挑战大。为了解决毒... 危化行业毒害性气体扩散模拟主要用于风险评估和环境评价,然而复杂地形下的气体扩散实时计算方法研究较少。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罗家寨高含硫气田地处川渝山区,大部分生产设施靠近高密度人口区域,面临的安全环保风险挑战大。为了解决毒害性气体泄漏实时模拟与应急响应的现实需要问题,在系统分析高含硫气田毒害性扩散模型基础上,基于自动输入管线泄漏监测系统和气象系统的实时数据,提出了改进型复杂地形条件下的CALPUFF大气扩散模型计算方法,成功开发了川东北高含硫气田应急响应系统(Emergency Response/Management System,ERMS),有效支撑了高含硫气田的安全高效开发。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改进CALPUFF模型参数文件,能够接入泄漏数据和气象数据,根据地形数据生成精细化三维风场,实现了泄漏气体扩散的实时动态计算;②该法适用于应急场景中的小尺度突发情况下的情景模拟,面向应急的毒害性气体模拟结果与环评模型结果基本一致;③该模型能够在2 min之内输出计算结果,满足了现场突发事故发生时实时快速计算和动态模拟的需求。结论认为,考虑复杂地形和实时监测的大气扩散模型实时计算方法有效解决了毒害性气体扩散实时模拟难题,研发的应急响应系统与泄漏监测系统、社区报警系统形成联动,为应急响应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高含硫气田 复杂地形 气体扩散模型 实时模拟 社区应急 数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区矿山地质矿产勘查与找矿技术分析
7
作者 承道明 莫阿呷 《世界有色金属》 2025年第3期64-66,共3页
新时代环境下,矿产资源日渐稀缺、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持续上升,针对复杂地形区的矿产勘探与开采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复杂地形区的地质条件相对比较特殊,具备地质结构复杂、地势险峻及交通不便等特征,导致在此区域进行矿产勘查与找... 新时代环境下,矿产资源日渐稀缺、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持续上升,针对复杂地形区的矿产勘探与开采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复杂地形区的地质条件相对比较特殊,具备地质结构复杂、地势险峻及交通不便等特征,导致在此区域进行矿产勘查与找矿的难度相对较高。基于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首先介绍了复杂地形区域矿产地质特点,然后选取A矿区作为具体分析案例,对复杂地形矿山地质矿产勘查与找矿技术实际应用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又预测分析了复杂地形区矿山地质矿产勘查与找矿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旨在确保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同时,提高我国矿产勘查工作的整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形 矿山 矿产勘查 找矿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智能勘察技术的应用
8
作者 金圣熙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5年第2期79-81,共3页
为保障持续拓展的工程建设领域的发展,做好岩土工程勘察活动工作,必须积极应对复杂地形地质条件。文章研究了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智能勘察技术应用路径,在梳理了实际勘察工作中可能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从探地雷达技术、数字化勘察... 为保障持续拓展的工程建设领域的发展,做好岩土工程勘察活动工作,必须积极应对复杂地形地质条件。文章研究了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智能勘察技术应用路径,在梳理了实际勘察工作中可能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从探地雷达技术、数字化勘察技术、勘探和取样技术三个方面,分析了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常见岩土工程智能勘察工艺,同时,强调了集成应用多种智能勘察技术、优化勘察流程的技术应用措施,有助于转变传统岩土工程勘察手段,在复杂多变的地质环境下高效开展勘察活动,保障工程安全,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形 岩土工程 智能勘察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地形的配电线路监控视觉图像检测
9
作者 王飞翔 江翔 +2 位作者 张玲玲 戴华冠 陈力 《电子设计工程》 2025年第7期76-80,共5页
在复杂地形下,配电线路监控视觉图像检测易受到地域影响,导致图像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为此,提出了面向复杂地形的配电线路监控视觉图像检测方法。构建视觉注意模型,采用KNN算法聚类图像样本,通过所有类相加判别准则,标注监控视觉... 在复杂地形下,配电线路监控视觉图像检测易受到地域影响,导致图像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为此,提出了面向复杂地形的配电线路监控视觉图像检测方法。构建视觉注意模型,采用KNN算法聚类图像样本,通过所有类相加判别准则,标注监控视觉图像检测区。使用低通滤波平滑处理图像,对图像进行过零检测,利用经典感受野和非经典感受野分析视觉激励的不同响应,计算视觉响应差异,获取最终突触电流,以此作为神经元输入,结合高级视皮层显著性结果,获取图像检测结果。由实验结果可知,该方法图像边缘轮廓清晰,且受到遮挡部分与实际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形 配电线路 图像检测 突触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陡峭软弱地层大断面隧道安全出洞施工技术
10
作者 刘微微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5年第1期61-64,56,共5页
康渝高铁青峰隧道出口山坡陡峭,须从洞内向外进行出洞施工。基于隧道出口段的地形及工程地质特点,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下的三台阶法出洞施工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验证了出洞方案的可行性。出洞施工过程中的拱顶沉... 康渝高铁青峰隧道出口山坡陡峭,须从洞内向外进行出洞施工。基于隧道出口段的地形及工程地质特点,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下的三台阶法出洞施工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验证了出洞方案的可行性。出洞施工过程中的拱顶沉降及钢架应力监测结果证明,所采取的出洞方案能够保证青峰隧道出洞施工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形 出洞施工 三台阶法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桁架双机抬吊施工方案分析与技术研究
11
作者 沈羽臣 刁天赐 +2 位作者 张磊 李勇 王良彬 《建筑施工》 2025年第2期263-267,272,共6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大跨度钢桁架在各种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其方案选择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安全、成本和施工效率。在实际工程中,如何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经济合理、安全性有保障的施工方案是值得研究的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大跨度钢桁架在各种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其方案选择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安全、成本和施工效率。在实际工程中,如何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经济合理、安全性有保障的施工方案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结合陕西西咸新区第二水厂出厂管道工程施工(第八标段)项目实例,从河道围堰三维激光扫描、作业平台施工方案选择、大跨度桁架吊装受力等多方面,分析了在复杂地形环境下大跨度超重的桁架施工方案,分析其优劣势和适用性,并重点介绍了60 m大跨度桁架双机抬吊施工技术的操作要点及保障措施。通过方案的实施,有效地保证了现场施工质量和安全,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环境复杂 大跨度桁架 双机抬吊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坡度及光伏场地方位角下固定式光伏阵列间距研究
12
作者 顾文兵 杨福胜 吴晗 《太阳能》 2025年第1期95-102,共8页
针对复杂地形光伏场地的固定式光伏阵列间距进行了研究,分别建立了光伏场地为平地、南坡、北坡时的光伏阵列间距计算模型,对光伏场地的坡度、方位角与光伏阵列间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推导出任意坡度及光伏场地方位角光伏阵列间... 针对复杂地形光伏场地的固定式光伏阵列间距进行了研究,分别建立了光伏场地为平地、南坡、北坡时的光伏阵列间距计算模型,对光伏场地的坡度、方位角与光伏阵列间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推导出任意坡度及光伏场地方位角光伏阵列间距计算模型,仅用1个公式即可概括计算;最后采用CAD及SketchUp软件对该计算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由于光伏场地方位角的特殊性,在其为南偏西或北偏西的情况下,固定式光伏阵列间距应以当地真太阳时09:00为准计算;在其为南偏东或北偏东的情况下,固定式光伏阵列间距应以当地真太阳时15:00为准计算;计算模型具有对称性。研究结果可为复杂地形光伏场地的光伏阵列间距设计提供参考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复杂地形 光伏电站 坡度 光伏场地方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在岩土勘察中的应用
13
作者 齐力娜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年第2期25-27,共3页
深入探讨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包括地质测绘、岩层钻探、原位测试和勘探取样等,分析了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的要点,如勘测点的间距和深度、地基承载力的评估,以及岩土勘察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应用存在... 深入探讨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包括地质测绘、岩层钻探、原位测试和勘探取样等,分析了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的要点,如勘测点的间距和深度、地基承载力的评估,以及岩土勘察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岩土勘察技术应用的建议,包括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制定完善的勘察制度、提高地质测绘水平、重视勘察与取样工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勘察 勘察技术 复杂地形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测绘中GPS-RTK测量技术的应用分析
14
作者 张静红 《工程技术研究》 2025年第2期217-219,共3页
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工程测绘精度和效率会有所降低,从而影响测绘成果的质量和可靠性,因此对GPS-RTK测量技术进行优化尤为必要。文章分析了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eal-time kinematic,RTK... 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工程测绘精度和效率会有所降低,从而影响测绘成果的质量和可靠性,因此对GPS-RTK测量技术进行优化尤为必要。文章分析了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eal-time kinematic,RTK)测量技术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应用现状,并根据问题成因研究了优化方案及实施策略,通过对比实验进行了优化效果评价。结果显示,在山区地形条件下,该方案平面位置误差降低了43.8%,单点平均测量时间缩短了36.4%,表现出显著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RTK测量 复杂地形 多系统接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条件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总体布局
15
作者 周娜 施晓迪 唐照评 《水运工程》 2025年第3期22-28,共7页
针对盐田港东作业区超大型泊位单艘船装卸量大、装卸效率要求高、陆域形态不规则、水陆转运比例高以及多边界、复杂地形条件导致港区总体布局难度大的问题,研究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总体布局的关键因素并评估其重要性。结合工程特点,提出“... 针对盐田港东作业区超大型泊位单艘船装卸量大、装卸效率要求高、陆域形态不规则、水陆转运比例高以及多边界、复杂地形条件导致港区总体布局难度大的问题,研究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总体布局的关键因素并评估其重要性。结合工程特点,提出“自动化双小车岸桥+无人驾驶集卡+自动化双悬臂轨道吊、堆场平行码头前沿线布置、侧面装卸”的自动化布局和多级智能闸口布置模式,场地适应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同时采用“箱区端部掉头”的内外集卡空间交通隔离方式,滚动发展,满足近期开港即满负荷运转的需求。该布置方式较好地解决了盐田港东作业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总体布局难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界复杂地形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总体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河桁架内部大口径超重输水管道滑行安装施工技术研究
16
作者 沈羽臣 段飞 +2 位作者 刁天赐 张磊 周恩泽 《建筑施工》 2025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在跨河管道设计时,由于跨度较大,管道不能单单采用墩柱自承,因此设计人员会增加钢桁架作为管道的支撑段。在复杂地形环境下,进行大跨度桁架吊装和大口径供水管道吊装难度可想而知。以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第二水厂出厂管道工程施工(第... 在跨河管道设计时,由于跨度较大,管道不能单单采用墩柱自承,因此设计人员会增加钢桁架作为管道的支撑段。在复杂地形环境下,进行大跨度桁架吊装和大口径供水管道吊装难度可想而知。以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第二水厂出厂管道工程施工(第八标段)项目为例,针对项目在桁架内大口径大跨度输水管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提出了一种跨河高空桁架内大型管道轨道滑行安装技术,通过在桁架内部设置滑行轨道,借助BIM软件场景模拟,采用永临结合的方式进行管道推拉滑行安装,解决因桁架整体吊装后管道无法一次性吊装安装的难题,保证了施工质量和安全,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非实体材料投入,降低了施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形 大口径输水管道 跨河桁架 推拉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程点内插的水利工程复杂断面动态地形计算方法
17
作者 李征 王栋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5年第2期32-37,共6页
为了提高流量计算精度,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高程点内插技术与动态垂线布设的复杂断面动态地形计算方法。采用高程点内插技术,获取纵横断面数据,结合动态垂线布设方法,计算出特定位置的高程值,以构建高精度地形信息。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测量... 为了提高流量计算精度,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高程点内插技术与动态垂线布设的复杂断面动态地形计算方法。采用高程点内插技术,获取纵横断面数据,结合动态垂线布设方法,计算出特定位置的高程值,以构建高精度地形信息。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测量精度、适用性和数据稳定性方面得分较高,在95分以上;测量误差极小,范围在0.000~0.010mm之间。该方法在测量精度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精确计算实际水利工程的复杂河道断面动态地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程 内插法 水利工程 复杂断面 动态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典型复杂地形风能资源特性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蓉 向洋 +1 位作者 孙朝阳 常蕊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6-237,共12页
为提高对复杂地形风资源特性及其形成机制的认识,改进复杂地形风场数值模拟方法,分别选取代表极大起伏山地与宽谷地形的藏南谷地、代表极大起伏山地与深谷地形的横断山区以及代表中、小起伏丘陵山地的山西高原开展风资源特性观测实验,... 为提高对复杂地形风资源特性及其形成机制的认识,改进复杂地形风场数值模拟方法,分别选取代表极大起伏山地与宽谷地形的藏南谷地、代表极大起伏山地与深谷地形的横断山区以及代表中、小起伏丘陵山地的山西高原开展风资源特性观测实验,分析不同典型复杂地形条件下天气背景风场、局地大气环流、地形动力强迫、地表摩擦与热力作用对风资源特性形成的贡献,结果表明:山西高原局地大气环流的作用较小;藏南谷地和横断山区的山谷风环流对其风能资源特性的形成起主要作用,尤其是横断山区还存在多尺度的局地大气环流,传统的风电场风资源CFD数值模拟不足以描述如此复杂的风场。因此,在局地大气环流作用明显的复杂地形地区,需要采用中尺度与CFD结合的风电场选址风资源数值模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复杂地形 激光雷达 声雷达 数值模拟 山谷风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山区桥址区地形模型的边界过渡段线型
19
作者 张明金 颜庭辕 +2 位作者 胡博 陈红宇 李永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3-1430,共8页
复杂山区桥址区地形模型过渡段曲线直接影响到风洞试验或数值模拟结果的精确性,为探究桥址区地形模型边界过渡段所采用线型的合理形式,基于设置过渡段的2种思路,提出构造过渡段线型的基本原则;采用数值模拟方式对比研究3类典型过渡段线... 复杂山区桥址区地形模型过渡段曲线直接影响到风洞试验或数值模拟结果的精确性,为探究桥址区地形模型边界过渡段所采用线型的合理形式,基于设置过渡段的2种思路,提出构造过渡段线型的基本原则;采用数值模拟方式对比研究3类典型过渡段线型在均匀来流流经时沿程气流分离特性、平均风速剖面、风攻角剖面及湍流动能沿程分布;分析过渡段斜率变化对流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平方正弦曲线在气流分离特性终同位置最大剪应力差为3.77×10^(−3) Pa,风特性过渡性能上同高度最大风速差0.09 m/s,最大湍流动能差1.46×10^(−3) J,均优于其他线型,为桥址区地形模型过渡段线型选取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山区 地形模型 过渡段 风场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下轮腿复合机动平台动态运动控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任晓磊 刘辉 +4 位作者 韩立金 陈前 聂士达 谢景硕 崔山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93-3003,共11页
复杂地形环境下质心参考轨迹的动态精确跟踪是保障轮腿复合机动平台稳定执行各项任务的关键。为提升平台的地形适应能力与位姿跟踪能力,提出一种动态运动控制策略。综合地形因素,建立包含车轮动力学的单刚体动力学模型,并通过近似简化... 复杂地形环境下质心参考轨迹的动态精确跟踪是保障轮腿复合机动平台稳定执行各项任务的关键。为提升平台的地形适应能力与位姿跟踪能力,提出一种动态运动控制策略。综合地形因素,建立包含车轮动力学的单刚体动力学模型,并通过近似简化将系统动力学模型转化为状态空间方程的标准形式。考虑车轮与腿部耦合运动,提出一种基于前馈力矩与反馈力矩的混合运动控制方法。通过二次规划算法求解最优地面反作用力,利用雅克比矩阵将作用力映射至关节以获取前馈力矩。为避免由环境引起的外部扰动造成系统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优化计算,引入关节力矩反馈控制及时修正位姿跟踪误差,使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响应外部扰动,有效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可有效提升平台在复杂地形下位姿动态跟踪精度,保障平台平稳运行,为复杂地形下轮腿复合机动平台的工程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腿复合机动平台 复杂地形 单刚体动力学模型 混合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