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轨道交通车站暗挖技术应用与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毕湘利 王秀志 吴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共6页
[目的]上海的城市轨道交通经过多年发展,现已面临极其复杂和严苛的工程建设环境,地下车站大开挖导致的交通拥堵、房屋拆迁和管线搬迁等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针对地铁建设与周边环境的冲突与矛盾,上海轨道交通通过持续科技攻... [目的]上海的城市轨道交通经过多年发展,现已面临极其复杂和严苛的工程建设环境,地下车站大开挖导致的交通拥堵、房屋拆迁和管线搬迁等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针对地铁建设与周边环境的冲突与矛盾,上海轨道交通通过持续科技攻关和试验论证,提出了多项软土地层暗挖技术。[方法]介绍了暗挖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基于上海轨道交通建设的特点,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暗挖技术中顶管法、冻结法和管棚法的具体内涵及应用情况;探讨了大断面顶管法、超长特大断面管幕法、超浅埋大断面冻结法和束合管幕法等新型暗挖车站建造技术的研究和试点应用情况。[结果及结论]上海轨道交通暗挖技术主要包括盾构法、顶管法、冻结法、管棚法以及其他特殊暗挖工法,已广泛应用于地下区间工程、区间联络通道工程、车站附属结构工程以及车站局部改造工程等;新型暗挖车站建造技术能够有效应对新条件下上海轨道交通建设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轨道交通 车站 软土地层 复杂环境 暗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浅埋隧道穿越饱和砂土复合地层时适宜的施工工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铮 汪波 +2 位作者 何川 王均勇 程天健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5-82,共8页
根据莞惠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工程地质概况,以控制拱顶沉降、洞周变形、地表沉降和内力作为安全标准,通过现场试验段、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城市浅埋隧道穿越饱和砂土复合地层时适宜的施工工法。研究结果表明:上CD下台阶... 根据莞惠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工程地质概况,以控制拱顶沉降、洞周变形、地表沉降和内力作为安全标准,通过现场试验段、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城市浅埋隧道穿越饱和砂土复合地层时适宜的施工工法。研究结果表明:上CD下台阶五部施工工法为较适宜的工法;采用该工法时,洞室位移变化平稳,地表最大沉降不超过5mm,围岩—支护体系处于安全状态;该工法能将各工序紧密衔接,机械与人工配合形成流水作业,初支封闭时间缩短,有效加快施工进度,避免拱脚长时间处于淤泥质黏土、饱和砂土等软弱地层中,单导坑施工后形成封闭整体并取消了下台阶中隔壁,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收敛和沉降;在城市浅埋隧道穿越含有饱和砂土的复合地层时,此工法可同时兼顾结构安全与周边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层 浅埋隧道 施工工法 现场试验段 室内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硬复合地层中盾构掘进刀盘受力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16
3
作者 吴起星 安关峰 +2 位作者 周小文 徐明辉 刘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321-326,共6页
针对广州地区典型软硬复合地层的工程地质特点,将其在盾构掘进断面内的地层简化为上软下硬的二元地层结构,基于盘形滚刀破岩受力计算Rostami公式,建立起盾构机刀盘受力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计算盾构机在复合地层掘进过程中的刀盘有效... 针对广州地区典型软硬复合地层的工程地质特点,将其在盾构掘进断面内的地层简化为上软下硬的二元地层结构,基于盘形滚刀破岩受力计算Rostami公式,建立起盾构机刀盘受力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计算盾构机在复合地层掘进过程中的刀盘有效推力、有效扭矩、倾覆力矩和不平衡力及它们的变化情况,并以广州地铁3号线天华区间的盾构隧道掘进施工为例,对刀盘受力进行了计算,从力学角度对软硬复合地层中盾构姿态难控制、刀具易磨损等作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机 刀盘 盘形滚刀 复合地层 刀盘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宝山复杂钼矿地层钻孔堵漏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平贺 乌效鸣 +1 位作者 赵均文 赵仁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2-136,共5页
钻孔漏失是钻进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大宝山钼矿区地层条件复杂,多以软硬夹层和岩石裂隙为主,地下水丰富,局部漏失比较明显。为了解决该区域地层钻孔的漏失问题,笔者在分析地层及现场工艺条件后,提出并设计了脲醛树脂水泥球堵漏方案... 钻孔漏失是钻进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大宝山钼矿区地层条件复杂,多以软硬夹层和岩石裂隙为主,地下水丰富,局部漏失比较明显。为了解决该区域地层钻孔的漏失问题,笔者在分析地层及现场工艺条件后,提出并设计了脲醛树脂水泥球堵漏方案。经室内评价性实验,确定了以水泥、脲醛树脂、酒石酸等为主要原料的现场堵漏配方,该方案初凝和终凝时间比较短,操作过程比较简单,水泥球在酸性条件下能够保持自身的稳定,减少浸泡条件下堵漏材料的分解,配比材料经济。通过现场漏失钻孔段的实际堵漏验证,该方案可以有效解决大量漏失的问题,减少了辅助作业的时间,降低了工程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球 复杂地层 钻孔堵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实施概况及其取心钻进技术体系 被引量:25
5
作者 朱永宜 王稳石 +5 位作者 张恒春 闫家 曹龙龙 许洁 孟庆鸿 谈晓丽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71-1984,共14页
科学钻探是为包括构造运动、气候变迁、火山喷发、地震机理、陨星撞击等基础地学研究领域,提取地球深部信息、建立地下长期观测网络的科学工程。开展科学钻探,不仅将促进我国地学基础理论研究走向国际前沿,实现从地质大国向地质强国的转... 科学钻探是为包括构造运动、气候变迁、火山喷发、地震机理、陨星撞击等基础地学研究领域,提取地球深部信息、建立地下长期观测网络的科学工程。开展科学钻探,不仅将促进我国地学基础理论研究走向国际前沿,实现从地质大国向地质强国的转变,还具有拉动我国钻探工程整体进步,提高其技术、学术水平和国际地位的工程技术意义。在通过科学钻探获取的地下信息中,岩心是直接反映地球演变历史的实物资料,也是最为地质学家所重视的研究资料。我国自2001年启动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以来,素以全过程连续钻取岩心和对岩心的高质量要求著称于世。本文概略介绍了我国已成功实施的4项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着重介绍了在工程中形成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钻探取心钻进技术体系:井底动力取心钻进系统、大口径长回次钻程取心钻进系统、极复杂地层原状取心钻进系统,以及各类岩心的无损出管方法,介绍了各钻进系统在工程应用中取得的主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科学钻探 井底动力取心 大口径同径取心 大口径长回次取心 复杂地层原状取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社会阶层:当代中国社会治理新界面 被引量:41
6
作者 李路路 王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6-140,共5页
"新社会阶层"研究中存在着"中等收入群体(阶层)"和"阶级阶层"两个基本理论视角和理论范式。尽管从学术角度看,"新社会阶层"概念尚存在很多可商榷之处,但其理论价值在于,它关注的是在传统"... "新社会阶层"研究中存在着"中等收入群体(阶层)"和"阶级阶层"两个基本理论视角和理论范式。尽管从学术角度看,"新社会阶层"概念尚存在很多可商榷之处,但其理论价值在于,它关注的是在传统"敌对阶级"概念框架之外形成的新社会阶层。新社会阶层的形成,意味着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关系和结构的根本变革。伴随市场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是社会的日益分化,阶级阶层结构和相互关系也日益复杂化。新社会阶层的形成以及随之出现的社会阶层化,一方面有助于利益表达的组织化和社会的再组织化;另一方面,如何将日益分化的阶级阶层整合起来,特别是整合到社会的核心结构中来,也是当期和未来中国社会转型面临的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有必要重新系统地审视中国社会结构的变革和阶级阶层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社会阶层” 社会阶层化 阶级阶层复杂化 阶级阶层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影响数值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万顺 莫海鸿 陈俊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30-1533,共4页
文章针对复杂周边环境下的深基坑开挖,提出将基坑边线附近地层稳定分析引入基坑施工模拟过程的新方法;结合地层分析与三维有限元计算模拟基坑施工过程,表明地层稳定分析有助于判断基坑底部岩层之间的相对滑移状况,采用真实的地层曲面也... 文章针对复杂周边环境下的深基坑开挖,提出将基坑边线附近地层稳定分析引入基坑施工模拟过程的新方法;结合地层分析与三维有限元计算模拟基坑施工过程,表明地层稳定分析有助于判断基坑底部岩层之间的相对滑移状况,采用真实的地层曲面也使模拟的基坑支护体系的受力状态更加符合实际;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所提出的方法为今后复杂周边环境基坑分析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复杂环境 地层稳定分析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复杂岩层中钻孔原位注浆试验 被引量:5
8
作者 黄华元 刘振兴 +2 位作者 范成洲 秋实 刘俊鹏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1,共5页
针对大漏失地层,探索增强某巷道复杂岩层抗渗性的技术途径,采用钻孔原位注浆方法开展了注浆试验研究。钻孔采取两步法注浆工艺,大漏失地层和一般漏失地层一次注浆的堵水效率一般可达80%以上,部分可达100%,微漏失地层的堵水效率可达100%... 针对大漏失地层,探索增强某巷道复杂岩层抗渗性的技术途径,采用钻孔原位注浆方法开展了注浆试验研究。钻孔采取两步法注浆工艺,大漏失地层和一般漏失地层一次注浆的堵水效率一般可达80%以上,部分可达100%,微漏失地层的堵水效率可达100%。但有一些大漏钻孔采用现有注浆方法不能有效封堵,应进一步研究其他注浆措施,并需研究对注浆孔口及周边表面的快捷有效的封堵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 复杂岩层 原位 压水 注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本构模型的复杂地层大断面隧道开挖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方前程 商丽 +1 位作者 赵莹 商拥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47,共5页
多元结构地层中,土体单元触变性高,应力应变路径十分复杂,单一的本构模型不能满足隧道施工变形研究的需要。分析了摩尔库伦、修正剑桥、Druker-Prager和西原正夫等四种本构模型的屈服特性及应力应变关系,通过C++对FLAC软件二次开发,将... 多元结构地层中,土体单元触变性高,应力应变路径十分复杂,单一的本构模型不能满足隧道施工变形研究的需要。分析了摩尔库伦、修正剑桥、Druker-Prager和西原正夫等四种本构模型的屈服特性及应力应变关系,通过C++对FLAC软件二次开发,将本构模型程序化。以兰州轨道交通某大断面车站隧道为工程背景,模拟分析四种模型下大断面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底板隆起、两帮收剑的变化规律,发现摩尔库伦模型中洛德参数可识别土体单元处于压缩或拉伸状态,能较好地拟合地表沉降规律;修正剑桥模型可追踪岩土体的变形能力和抗剪强度随体积改变而变化的特性,能准确判断隧道直墙的水平位移变化趋势;Druker-Prager模型因考虑中间主应力及静水压力对相邻单元的作用,可反映出隧道内部土体移出后的底板隆起变形特点。以上规律可为复杂多元结构地层中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提供参考,从而保证隧道建设的高效与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大断面隧道开挖 数值模拟 本构模型 多元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层物探爆破孔钻进工艺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茂森 殷琨 白文翔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7-89,共3页
对复杂地层物探爆破孔钻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详细论述了贯通式潜孔锤全孔反循环连续取芯钻进技术应用于复杂地层物探爆破孔的原理、特点及可行性,并结合实际试验进行论述,该工艺方法可实现不提钻下炸药柱,解... 对复杂地层物探爆破孔钻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详细论述了贯通式潜孔锤全孔反循环连续取芯钻进技术应用于复杂地层物探爆破孔的原理、特点及可行性,并结合实际试验进行论述,该工艺方法可实现不提钻下炸药柱,解决目前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进工艺 复杂地层 物探爆破孔 贯通式潜孔锤 专用反循环钻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层深孔取芯钻探事故的处理方法 被引量:9
11
作者 袁宜勋 雷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98-101,共4页
滇中引水工程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其中香炉山隧洞是整个引水总干线最大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引水沿线涉及地质最破碎、成因最复杂的区域,地质钻探工作难度大,极易发生各类钻探事故。以XLZK12钻孔为例,就该复杂地层遇到的钻探事故处理进行了... 滇中引水工程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其中香炉山隧洞是整个引水总干线最大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引水沿线涉及地质最破碎、成因最复杂的区域,地质钻探工作难度大,极易发生各类钻探事故。以XLZK12钻孔为例,就该复杂地层遇到的钻探事故处理进行了技术总结,详细介绍了普通钻具和S-75型绳索取芯钻具在钻探中发生孔内事故的处理措施,其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层 深孔取芯 钻孔事故 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断层三维可视化模型的构建方法与实现技术 被引量:63
12
作者 朱良峰 潘信 +1 位作者 吴信才 刘修国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004-2017,共14页
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了地质断层三维可视化构模的原理、方法及实施过程.针对地质断层三维构模的特点与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边界表示、面向地质实体并兼顾拓扑关系的三维矢量数据模型,以有效地组织和描述包含断层的复杂地质体几何结构模型.... 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了地质断层三维可视化构模的原理、方法及实施过程.针对地质断层三维构模的特点与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边界表示、面向地质实体并兼顾拓扑关系的三维矢量数据模型,以有效地组织和描述包含断层的复杂地质体几何结构模型.提出了断层与地层的统一构模技术,给出了在其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关键问题(如断层面的推演拟合、地层层面重构、断层与地层的交切处理与局部重构)的解决方案.基于断层的属性、断层数据所反映的断层面的特征和质量,应用3种方法来拟合断层面.在地层层面重构时,考虑到了断层面在地层面网格加密、插值时的约束和屏蔽作用,实现了具有多值面的逆断层网格生成技术.应用三角网切割算法TRICUT来实现断层与地层的交切处理.通过北京奥运公园场区基岩地质模型中的断层构模实例验证了这些技术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 三维地质建模 复杂地质体 地质断层 地层 断层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地层盾构滚刀磨损风险等级模糊评判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孟喜 杨芝璐 +2 位作者 张靖 金琦 曹梦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8-85,共8页
针对盾构在复合地层隧道掘进过程中存在滚刀易磨损且不易判断磨损程度的施工难题,通过综合分析滚刀磨损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关系,总结提炼出4个磨损风险等级和五大类15个子项的关键影响指标。针对复合地层提出复合高度比和等效岩土... 针对盾构在复合地层隧道掘进过程中存在滚刀易磨损且不易判断磨损程度的施工难题,通过综合分析滚刀磨损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关系,总结提炼出4个磨损风险等级和五大类15个子项的关键影响指标。针对复合地层提出复合高度比和等效岩土强度的概念,综合运用两级模糊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复合地层盾构滚刀磨损程度评判方法。通过对佛莞城际铁路长隆隧道复合地层段进行现场验证,证实了该方法在不进入盾构土仓的情况下,可对滚刀在盾构不同掘进距离下的磨损程度进行定性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复合地层 滚刀磨损 模糊评判 隶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层定向钻进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彦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57,共3页
为了研究ZYWL-6000D型定向钻机在软煤层、构造带等复杂地层中的钻进效果,以高河煤矿瓦斯抽采钻孔施工为研究背景,采用试验孔探测了施工前方100m地层条件,验证了ZYWL-6000D型定向钻机设备的稳定性,并对能力孔的施工工艺进行了改进。施工... 为了研究ZYWL-6000D型定向钻机在软煤层、构造带等复杂地层中的钻进效果,以高河煤矿瓦斯抽采钻孔施工为研究背景,采用试验孔探测了施工前方100m地层条件,验证了ZYWL-6000D型定向钻机设备的稳定性,并对能力孔的施工工艺进行了改进。施工结果表明,5个能力钻孔主控深度均达到480m,其中,4#能力孔主孔深度达到561m,5个能力钻孔累计总进尺达到3132m,整个试验过程较为顺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钻进技术 定向钻机 复杂地层 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深基坑施工过程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陈俊生 莫海鸿 +1 位作者 刘叔灼 万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49-655,共7页
为了评估复杂环境下基坑工程施工的可行性,提出了将工程地质的场地整体稳定性分析、基坑边线附近地层稳定性分析引入基坑施工过程模拟的分析方法。通过地层分析与三维有限元计算的有机结合,对复杂环境基坑工程的施工可行性作出评估。使... 为了评估复杂环境下基坑工程施工的可行性,提出了将工程地质的场地整体稳定性分析、基坑边线附近地层稳定性分析引入基坑施工过程模拟的分析方法。通过地层分析与三维有限元计算的有机结合,对复杂环境基坑工程的施工可行性作出评估。使用上述方法对一个典型工程实例的分析,验证了地层分析结合有限元方法的可行性,说明场地稳定性分析有助于了解工程场地及其周边区域的地层情况。采用与实际情况相同的起伏岩、土层面进行计算,能更真实地模拟基坑支撑体系的实际状态,为今后复杂周边环境、复杂地质条件基坑的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环境 深基坑 地层稳定分析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样信息在复杂调查数据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吕萍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调查数据,尤其是利用复杂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复杂调查数据源于复杂抽样设计,是指在抽样调查过程中使用分层、多阶段、整群和不等概率等复杂抽样设计获得调查数据。在数据分析中,若忽视层、群等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调查数据,尤其是利用复杂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复杂调查数据源于复杂抽样设计,是指在抽样调查过程中使用分层、多阶段、整群和不等概率等复杂抽样设计获得调查数据。在数据分析中,若忽视层、群等抽样设计的复杂性,直接利用调查数据按照传统数据分析方法,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尤其是涉及标准误的估计。本文主要介绍复杂抽样设计和复杂调查数据的特征,对抽样信息在复杂抽样数据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以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为例详细说明抽样信息在复杂调查中的应用,说明在复杂抽样调查数据中使用抽样信息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调查数据 复杂抽样设计 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抽样设计下的域估计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吕萍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8-128,共11页
随着国内定量研究方法的开展和大型调查数据的免费公布,研究者不仅使用抽样调查数据对总体分析,还需要对域总体进行分析。本文对调查数据满足域精度推断的域估计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根据实际调查中的域估计问题,指出解决域估计问题最好... 随着国内定量研究方法的开展和大型调查数据的免费公布,研究者不仅使用抽样调查数据对总体分析,还需要对域总体进行分析。本文对调查数据满足域精度推断的域估计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根据实际调查中的域估计问题,指出解决域估计问题最好的方法是事先确定好需要估计的域,并在抽样设计时兼顾域的估计精度。但是,在实际调查中还包含计划外的域,通过对简单随机抽样下的域估计问题的研究,说明非计划域的估计问题的最大难点是域样本量的随机性。然后,针对实际中的抽样调查数据多来源于分层、多阶段、整群和不等概率等复杂抽样设计的问题,指出需要结合复杂抽样设计信息、域样本量的随机性、域样本在总体的误差层和误差群中的分布,对复杂抽样设计下的域估计问题进行研究。最后,以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为例,对复杂抽样设计下的域估计问题进行案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估计 方差估计量 复杂抽样设计 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BS新型无固相冲洗液的研制
18
作者 谢俊革 吴景华 +1 位作者 刘鸿燕 冯文炼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4-237,共4页
为了解决金刚石钻进复杂地层,研制一种新型无固相冲洗液。阐述了SSBS新型无固相冲洗液组分材料选择,以及各组分间相互作用机理;通过正交实验找出最佳配方,测定新型无固相冲洗液性能,其性能符合钻进复杂地层要求,并具有配制简单、... 为了解决金刚石钻进复杂地层,研制一种新型无固相冲洗液。阐述了SSBS新型无固相冲洗液组分材料选择,以及各组分间相互作用机理;通过正交实验找出最佳配方,测定新型无固相冲洗液性能,其性能符合钻进复杂地层要求,并具有配制简单、经济环保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层 护壁防坍 SSBS新型无固相冲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人智能的油田地层注水系统控制策略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张利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2-177,共6页
针对油田开发中地层能量失恒导致的油田难以维持长期高产、稳产的问题,探讨了一种基于仿人智能的油田地面注水系统控制策略。剖析了注水驱油开采方式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油田地层能量系统的控制论特性,研究了节能策略和基于仿人... 针对油田开发中地层能量失恒导致的油田难以维持长期高产、稳产的问题,探讨了一种基于仿人智能的油田地面注水系统控制策略。剖析了注水驱油开采方式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油田地层能量系统的控制论特性,研究了节能策略和基于仿人智能融合的控制策略,构造了基于仿人智能的控制模型和控制算法。为了方便比较控制效果,以1阶惯性加延时的系统模型为例,采用两种控制策略分别进行数字仿真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基于智能融合策略的控制具有精度高、运行平稳、鲁棒性好的特点,在控制品质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智能融合策略对油田地层复杂对象的控制是一种优秀的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地层注水 复杂不确定性系统 融合控制策略 仿人智能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南羌塘侏罗系色哇组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20
作者 崔玉良 王根厚 +1 位作者 郎欣欣 李典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8-762,共15页
班公湖-怒江洋的演化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对于其俯冲极性有不同的认识,前人大多从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证据去探讨,而缺乏构造变形的相关研究。本文以构造解析理论为指导,通过野外大比例尺填图、构造实测剖面等工作对研究区色哇... 班公湖-怒江洋的演化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对于其俯冲极性有不同的认识,前人大多从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证据去探讨,而缺乏构造变形的相关研究。本文以构造解析理论为指导,通过野外大比例尺填图、构造实测剖面等工作对研究区色哇组的构造样式、变形期次等进行了研究。综合研究表明,西藏热那错地区和荣玛地区侏罗系色哇组地层均发育紧闭的三级复式褶皱以及后期叠加的平缓一开阔褶皱。早期褶皱的褶皱轴近东西向展布,板劈理近东西走向,是南北向挤压作用的产物。在热那错地区早白垩世美日切错组火山岩角度不整合于已变形的侏罗系色哇组之上,且色哇组紧闭褶皱的构造样式未在美日切错组火山岩中发育,推断色哇组紧闭褶皱发生在早白垩世之前。结合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推断研究区内侏罗系色哇组地层的早期紧闭的三级复式褶皱是班公湖一怒江洋向北俯冲的产物,而后期叠加的平缓一开阔褶皱可能与羌南地块和拉萨地块的碰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羌塘 班公湖-怒江 侏罗纪地层 复式褶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