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llenging multiphase complex fluids for applications
1
作者 许元泽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1期130-134,共5页
Modern processing technology is calling th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dynamic processes,where the science of complex fluids plays a central role.We summarize our recent efforts using the generic approaches of multi-... Modern processing technology is calling th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dynamic processes,where the science of complex fluids plays a central role.We summarize our recent efforts using the generic approaches of multi-scale physics of complex fluids on apparently irrelevant processes,i.e.the mixing of polymer blends,the processing of thermoplastic(TP) toughened thermosetting(TS) composites using phase separation of TP in TS,as well as the enhanced oil recovery using polymer soft gel.It is emphasized that the thorough physical understanding in multi-scales of time and space through the joint efforts of experiment and theory in each scale is the key issue for the modeling of various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fluid MULTI-SCALE physics polymer BLEND phase separation THERMOSETTING composite soft GEL E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开关装备中涉及复杂组分和相变的电弧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2
作者 荣命哲 孙昊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27-3939,共13页
电力开关装备向着大容量、环保化等方向发展,导致开断过程中电弧组分更为复杂并发现显著的相变过程。为了填补开关电弧理论和数值建模面临的复杂组分和相变电弧物性参数缺失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键能分析的复杂分子结构气体分解路径和产物... 电力开关装备向着大容量、环保化等方向发展,导致开断过程中电弧组分更为复杂并发现显著的相变过程。为了填补开关电弧理论和数值建模面临的复杂组分和相变电弧物性参数缺失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键能分析的复杂分子结构气体分解路径和产物分析方法,并针对缺少能级和生成焓数据的新产物建立了基于谐振子模型近似的能级配分函数算法和采用热力学组合方法的生成焓计算模型,同时给出了计算输运系数所需的碰撞积分算法,上述计算方法的结果与已有实验结果对比具有一致性,可以实现未来任意气体电弧物性参数的计算;针对电弧低温区域相变过程和非平衡效应同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为基础的双温相平衡方程构建方法,发现电弧非平衡度提高会显著降低单原子粒子相变温度,但对多原子粒子的相变温度影响不明显。该文研究能够为未来任意气体开关电弧的物性参数研究提供参考,服务环保型、大容量等高低压开关装备的理论研究和数学模型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物性参数 复杂组分 计算化学 相变过程 非平衡度 相平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条纹点云匹配的复杂纹理误差校正
3
作者 张正祺 陈玉翀 +1 位作者 达飞鹏 盖绍彦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6-1096,共11页
在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中,相机离焦现象不可避免。在离焦的影响下,物体表面的复杂纹理会引入显著的相位误差,影响测量精度。本文针对该问题,分析并构建了该相位误差的理论模型,指出了其与纹理变化方向的关系,并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条... 在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中,相机离焦现象不可避免。在离焦的影响下,物体表面的复杂纹理会引入显著的相位误差,影响测量精度。本文针对该问题,分析并构建了该相位误差的理论模型,指出了其与纹理变化方向的关系,并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条纹点云匹配的复杂纹理误差校正方法。理论上,通过投影横纵条纹图案获得的双向相位信息应解出完全一致的点云。基于这一原理,本文提出以最小化横纵点云对应点距离为目标,修正每个点对应的相位,最终得到校正后的点云。为了消除标定参数误差导致的点云整体偏移,本文通过点云匹配进行了预校正。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传统方法,本文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最高可分别降低33.6%和39.1%。本文方法能够以更高的精度重建具有复杂纹理的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测量 结构光 相移法 复杂纹理 相位图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AlCl_(4)-二甲苯络合物晶体结构及二元固液相平衡测定
4
作者 刘晗 崔家馨 +6 位作者 殷梦凡 郑涛 张睿 孟祥海 刘植昌 刘海燕 徐春明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41-2250,共10页
对二甲苯(PX)作为基本化工原料,将其从二甲苯混合物中分离是化工利用的前提。络合结晶法通过耦合络合与结晶过程,对于分离相近沸点混合物具有很高的潜力。以双金属卤化物CuAlCl_(4)作为络合剂与二甲苯通过π-络合得到三种新晶体2PX·... 对二甲苯(PX)作为基本化工原料,将其从二甲苯混合物中分离是化工利用的前提。络合结晶法通过耦合络合与结晶过程,对于分离相近沸点混合物具有很高的潜力。以双金属卤化物CuAlCl_(4)作为络合剂与二甲苯通过π-络合得到三种新晶体2PX·CuAlCl_(4)、2MX·CuAlCl_(4)和2OX·CuAlCl_(4),熔点分别为41.0、15.1和55.7℃。测定了2PX·CuAlCl_(4)/2MX·CuAlCl_(4)和2PX·CuAlCl_(4)/2OX·CuAlCl_(4)二元体系的固液平衡数据,均为简单低共熔体系,低共熔点处2PX·CuAlCl_(4)摩尔分数分别为0.3969和0.6107,对应温度为-3.36℃和14.83℃,与纯芳烃二元体系相比分别提高了49.2℃和47.7℃,结晶操作所需温度大幅度提升。采用理想溶液模型进行拟合,发现该模型可较好地关联固液平衡数据,为双金属卤化物络合结晶分离混合二甲苯提供了热力学基础。通过初步结晶分离得到98%纯度的PX,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卤化物 对二甲苯 π络合 络合结晶 固液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数协方差卷积神经网络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解码方法
5
作者 黄仁慧 张锐锋 +3 位作者 文晓浩 闭金杰 黄守麟 李廷会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6,共14页
深度挖掘和利用脑电信号的特征信息,以提高运动想象的分类性能,一直是脑机接口的研究热点。考虑到脑电特征空间具有高维性且与幅值和相位密切相关,如何有效表达和同时利用脑电的幅值和相位信息已经成为一个难题。为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基... 深度挖掘和利用脑电信号的特征信息,以提高运动想象的分类性能,一直是脑机接口的研究热点。考虑到脑电特征空间具有高维性且与幅值和相位密切相关,如何有效表达和同时利用脑电的幅值和相位信息已经成为一个难题。为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复数协方差特征的三维复值卷积神经网络。首先,构建脑电不同频率下的复数协方差矩阵特征,不仅通过复值表示将幅值和相位信息结合在一起,并且保留分类所需的多变量信息,如幅值、相位、空间位置、频率等。其次,设计针对多复数协方差特征的全复数卷积神经网络,实现运动想象任务的高性能分类。在2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可获得比现有前沿方法至少高出2.49和1.85个百分点的平均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脑机接口 幅相信息融合 复数协方差特征 复值卷积神经网络 信息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山杂岩麻粒岩相变质作用p-T轨迹及构造意义
6
作者 段增印 卢俊生 《岩石矿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7-1192,共36页
分布于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的陇山杂岩位于秦岭造山带与祁连造山带的结合部位,是理解该地区构造演化及归属问题的物质基础。本文对采集于陇山杂岩中的含石榴斜长角闪岩样品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化学、相平衡模拟以及榍石U-Pb年代学... 分布于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的陇山杂岩位于秦岭造山带与祁连造山带的结合部位,是理解该地区构造演化及归属问题的物质基础。本文对采集于陇山杂岩中的含石榴斜长角闪岩样品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化学、相平衡模拟以及榍石U-Pb年代学研究。基于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和矿物化学分析,确定含石榴斜长角闪岩记录了3个阶段的变质矿物组合:进变质阶段(M1)矿物组合以石榴子石中的细粒斜长石、角闪石和石英为代表;峰期变质阶段(M2)矿物组合以斜长石+角闪石+石英+石榴子石+钛铁矿+榍石+熔体为代表;退变质阶段(M3)矿物组合则为斜长石+角闪石+石英+钛铁矿+熔体,形成后成合晶结构。根据温压计计算得到进变质阶段(M1)温压条件为563℃、0.82 GPa;由相平衡模拟计算结果获得峰期变质阶段(M2)温压条件为800~818℃、1.28~1.32 GPa和740~770℃、1.17~1.20 GPa;退变质阶段(M3)一个样品的相平衡模拟计算温压条件为691~703℃、1.03~1.06 GPa,另外一个样品通过温压计计算获得的温压条件为683℃、0.80 GPa。斜长角闪岩经历了从进变质到峰期变质再到退变质阶段,记录了顺时针型变质作用p-T轨迹,其峰期变质温压条件与秦岭杂岩诸多区域接近或相似。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榍石U-Pb年代学分析结果显示,含石榴斜长角闪岩中榍石的交点年龄分别为380.5±4.8 Ma、430.8±6.7 Ma、431.6±6.1 Ma、433.4±4.0 Ma。综上所述,通过将陇山杂岩变质温压条件及变质年龄与秦岭杂岩进行对比,发现该地区陇山杂岩的变质年龄与北秦岭东段秦岭杂岩最后一期退变质时代接近,峰期变质温压条件与西秦岭秦岭杂岩的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相似,推测陇山杂岩可能为北秦岭造山带的西延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祁结合部位 陇山杂岩 相平衡模拟 榍石U-Pb定年 变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90 MPa级高强钢焊缝金属强韧化机理
7
作者 亢天佑 孙磊 +3 位作者 王杏华 张玉祥 王任甫 张由景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120,共7页
制备了两个不同类型屈服强度为690 MPa级焊缝金属,开展了微观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焊缝金属的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传统690 MPa级焊缝金属镍当量(Ni_(eq))较小,枝晶间区域合金元素偏析不明显,焊缝金属形成以粗大的粒状贝氏体(g... 制备了两个不同类型屈服强度为690 MPa级焊缝金属,开展了微观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焊缝金属的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传统690 MPa级焊缝金属镍当量(Ni_(eq))较小,枝晶间区域合金元素偏析不明显,焊缝金属形成以粗大的粒状贝氏体(grain bainite, GB)为主的相对均一组织,由于粗大的GB对裂纹扩展的阻力较小,其低温韧性较差.通过提高Ni_(eq)的方法制备了新型690 MPa级焊缝金属,其Ni_(eq)较大,Mn,Ni在枝晶间区域显著偏析导致枝晶间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大于枝晶干,形成了枝晶干为针状铁素体(acicular ferrite, AF),枝晶间为板条马氏体(lath martensite,LM)的复相组织.在复相组织中AF为主要的韧化相,LM为主要的强化相,焊缝金属的屈服强度为738 MPa,-50℃冲击吸收能量为122 J,实现了良好的强韧性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90 MPa级高强钢 焊缝金属 复相组织 合金偏析 强韧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祁结合部位陇山杂岩变泥质岩变质作用及年代学研究
8
作者 栗娟娟 卢俊生 《岩石矿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5-923,共29页
陇山杂岩位于秦-祁结合部位,是研究此结合部位构造演化的重要岩石构造单元。为探讨秦-祁结合部位的构造演化历史,本研究对陇山杂岩的变泥质岩进行了岩相学、矿物化学、变质相平衡模拟和LA-ICP-MS独居石U-Pb年代学研究。岩相观察及矿物... 陇山杂岩位于秦-祁结合部位,是研究此结合部位构造演化的重要岩石构造单元。为探讨秦-祁结合部位的构造演化历史,本研究对陇山杂岩的变泥质岩进行了岩相学、矿物化学、变质相平衡模拟和LA-ICP-MS独居石U-Pb年代学研究。岩相观察及矿物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陇山杂岩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样品21LS30-1记录了2个变质演化阶段:早期进变质阶段(M_(1))(Bt+Pl+Qz+Rt+Ilm)和峰期变质阶段(M_(2))(Bt+Grt+Pl+Qz+Rt+Ilm+Liq)。含矽线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样品21LS37同样记录了2个变质演化阶段:早期进变质阶段(M_(1))(Bt+Sil+Pl+Qz)和峰期变质阶段(M_(2))(Bt+Sil+Grt+Kfs+Pl+Qz+Ilm+Liq)。视剖面图模拟计算显示2个样品的峰期变质温压条件分别为813~821℃、1.08~1.1 GPa和815~819℃、0.93~0.97 GPa,达到了中压麻粒岩相变质。LA-ICP-MS独居石U-Pb定年得到4个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样品的年龄分别为451~425 Ma、455~431 Ma、415~395 Ma、415~394 Ma。陇山杂岩与北秦岭造山带在古生代经历了相似的构造过程,推测陇山杂岩可能是北秦岭造山带向西延伸的部分,经历了古生代的陆陆碰撞造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祁结合部位 陇山杂岩 相平衡模拟 独居石U-Pb定年 陆陆碰撞造山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输水系统水气两相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9
作者 陈文学 穆祥鹏 +1 位作者 崔巍 谭水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0,共10页
复杂输水系统通常由明流输水隧洞、暗涵、明渠、渡槽、倒虹吸、有压管道等建筑物构成。合理确定明流隧洞的洞顶余幅,是长距离明流输水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鉴于输水工程中水流流速相对较低,水气界面清晰,水流流型通常为光滑分层流或波... 复杂输水系统通常由明流输水隧洞、暗涵、明渠、渡槽、倒虹吸、有压管道等建筑物构成。合理确定明流隧洞的洞顶余幅,是长距离明流输水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鉴于输水工程中水流流速相对较低,水气界面清晰,水流流型通常为光滑分层流或波状分层流,利用一维水气两相流模型可以模拟分析复杂输水系统的水流运动特性和气流运动特性。本文以一维水气两相流控制方程为基础,提出了水气两相流耦合迭代算法,利用追赶法计算复杂输水系统内的水流和气流运动特性。案例分析表明,对于长距离输水隧洞而言,应考虑气流运动对水流运动的影响,设置通气孔,可改善隧洞内的水流运动特性。建议今后开展低流速输水隧洞洞顶余幅阈值研究,为低流速输水隧洞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输水系统 水气两相流 数学模型 通气量 洞顶余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表面透镜天线的小麦堆积密度测量方法研究
10
作者 秦瑶 朱嘉昊 +4 位作者 孙启翔 余威 蔡成欣 李明星 王其富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4,共8页
精确测量小麦堆积密度是仓储小麦数量核查的关键,对国家储粮数量评估、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下粮食调配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对小麦堆积密度的快速、非接触、高精度测量,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超表面透镜天线的小麦堆积密度测量方法。该方法... 精确测量小麦堆积密度是仓储小麦数量核查的关键,对国家储粮数量评估、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下粮食调配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对小麦堆积密度的快速、非接触、高精度测量,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超表面透镜天线的小麦堆积密度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不同堆积密度的小麦样品在23.8~24.2 GHz频率范围内的复相对介电常数,分析小麦含水量、堆积密度与复相对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提出小麦含水量无关系数用于减少含水量分布不均匀对于小麦堆积密度测量的影响,通过将小麦含水量无关系数与小麦堆积密度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用于小麦堆积密度预测。在所选定的含水量与密度范围内选取100组小麦样品进行密度预测,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0.001 1 g/cm^(3),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01 0 g/cm^(3)。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超表面透镜天线的小麦堆积密度测量方法可以有效地测量小麦堆积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表面透镜天线 相位梯度 小麦堆积密度 复相对介电常数 含水量无关系数 微波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ase change microcapsules in thermal Energy applications:A critical review 被引量:1
11
作者 XIAO Anna YUAN Qingchun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4期607-622,共16页
Phase change microcapsules can carry large amounts of heat and be dispersed into other mediums either as a solid composite or as slurry fluids without changes to their appearance or fluidity. These two standout featur... Phase change microcapsules can carry large amounts of heat and be dispersed into other mediums either as a solid composite or as slurry fluids without changes to their appearance or fluidity. These two standout features make phase change microcapsules ideal for use in thermal energy applications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energy utilisation. This review paper includes methods used for the encapsulation of phase change materials, especially the method suitable for large scale productions, the trends of phase change microcapsule development and their use in thermal energy applications in static and dynamic conditions. The effect of phase change microcapsules on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through addition to thermal fluids as slurries is critically reviewed. The review highlighted that so far the phase change microcapsules used mainly have polymeric shells, which has very low thermal conductivities. Their enhancement in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was demonstrated in locations where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 experiences phase change. The phase change results in the slurries having higher apparent local specific heat capacities and thus higher loc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Out of the phase change region, no enhancement is observed from the solid microcapsule particles due to the low specific heat capacity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phase change microcapsules compared to that of water, which is normally used as slurry media in the test. To further the research in this area, phase change microcapsules with higher specific heat capacity, higher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better shape stability need to be appl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 change microcapsule complex microencapsulation SLURRY phase change patterns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东部波罗斯坦庙杂岩含石榴子石黑云斜长片麻岩的p-t演化及独居石U-Pb年龄
12
作者 马椰婷 苟龙龙 +1 位作者 周峰 田智博 《岩石矿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0-894,共25页
波罗斯坦庙杂岩是阿拉善地块东部高级变质杂岩之一,对研究阿拉善地块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本研究对阿拉善地块东部波罗斯坦庙杂岩中的长英质片麻岩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LA-ICP-MS独居石U-Pb定年和变质相... 波罗斯坦庙杂岩是阿拉善地块东部高级变质杂岩之一,对研究阿拉善地块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本研究对阿拉善地块东部波罗斯坦庙杂岩中的长英质片麻岩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LA-ICP-MS独居石U-Pb定年和变质相平衡模拟工作,用于揭示其变质演化特征,进而阐明其形成的构造背景。长英质片麻岩主要由含石榴子石黑云斜长片麻岩和黑云斜长片麻岩两类岩石组成,岩相学观察显示2个含石榴子石黑云斜长片麻岩样品ALS2202和ALS2204记录的峰期变质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黑云母+白云母+钛铁矿+斜长石+钾长石+石英+熔体,结合相平衡模拟计算得到2个样品的峰期变质温压条件分别为727~751℃/820~1030 MPa和730~751℃/930~1070 MPa。通过石榴子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GBPQ)地质温压计计算得到退变质冷却阶段的温压条件为629~672℃/410~490 MPa和620~657℃/330~400 MPa。综合以上变质温压结果,2个样品均显示顺时针的p-t演化轨迹。LA-ICP-MS独居石U-Pb定年得到含石榴子石黑云斜长片麻岩样品ALS2207和黑云斜长片麻岩ALS2210样品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68±4 Ma和255±2 Ma,代表峰期变质作用或深熔作用的时代。根据矿物组合推测波罗斯坦庙杂岩中长英质片麻岩应为副变质岩,结合该岩石记录的变质温压条件和顺时针轨迹,表明波罗斯坦庙杂岩在二叠纪中晚期经历了一次显著的地壳加厚过程,该过程可能与古亚洲洋的闭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罗斯坦庙杂岩 LA-ICP-MS独居石U-Pb定年 相平衡模拟 顺时针p-t轨迹 中亚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全频域建模与复矢量控制策略
13
作者 喻振帆 王巍桦 +6 位作者 陆秋瑜 向丽玲 段奇佑 王超 陈文新 易斌 万文军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7,共9页
三相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系统所组成的储能电池并网系统能够实现储能装置和电网的双向能量交互。基于三相系统的矢量控制策略,全面考虑三相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相序,研究坐标变换对系统模型的影响,针对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建立的传统频域模... 三相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系统所组成的储能电池并网系统能够实现储能装置和电网的双向能量交互。基于三相系统的矢量控制策略,全面考虑三相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相序,研究坐标变换对系统模型的影响,针对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建立的传统频域模型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不再适用的问题,引入复矢量概念,并通过时-频变换实现了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储能电池并网系统的全频域建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全频域模型的复矢量控制策略,通过提高全频域模型的对称性解决了dq轴电流信号的耦合问题,且实现方式不会增加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仿真和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复矢量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储能电池并网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并网 三相系统 坐标变换 全频域建模 复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分数阶复数滤波器的电网同步技术
14
作者 何宇 漆汉宏 +2 位作者 张迪 周道龙 邓小龙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19,共11页
近年来,复数滤波器(complex coefficient filter,CCF)在电网同步技术的研究中备受关注。然而,基于CCF的锁相环(phaselockedloop,PLL)在数学模型和动态性能上均与实数滤波器型PLL基本无异。为此,提出一种前置分数阶CCF的三相PLL方案。首... 近年来,复数滤波器(complex coefficient filter,CCF)在电网同步技术的研究中备受关注。然而,基于CCF的锁相环(phaselockedloop,PLL)在数学模型和动态性能上均与实数滤波器型PLL基本无异。为此,提出一种前置分数阶CCF的三相PLL方案。首先,利用分数阶算子构造前级滤波结构,采用极点配置法确定阶次的取值范围,并论证该结构可以准确分离电网的基波正负序分量。其次,对基于分数阶CCF的PLL进行线性化数学建模,在此模型上分析整个PLL系统的控制性能,且采取三阶最小谐振峰值设计方法整定控制器参数。最后,进行仿真和对比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的CCF-PLL,所提PLL在电网变化时的动态指标更优、动态品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同步 复数滤波器 锁相环 分数阶 动态性能 基波正负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网逆变器非线性特性建模及稳定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5
作者 许津铭 凌子涵 +2 位作者 程成 钱强 谢少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0-385,I0022,共17页
并网逆变器作为连接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和电网之间的关键接口,发挥着将电能高效、高质量馈入电网的重要作用。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持续提高,并网点处电网存在诸如高电网阻抗、丰富的低频谐波、电压幅值/频率波动甚至故障等复杂状况。鉴于... 并网逆变器作为连接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和电网之间的关键接口,发挥着将电能高效、高质量馈入电网的重要作用。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持续提高,并网点处电网存在诸如高电网阻抗、丰富的低频谐波、电压幅值/频率波动甚至故障等复杂状况。鉴于并网逆变器本质上是一个多输入、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沿用传统的线性建模与分析方法已难以解释工程中的复杂谐波振荡现象,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分析及其稳定运行受到巨大挑战。为此,该文首先具体阐述了线性与非线性和系统受扰大小之间的关系,指出大干扰稳定性分析更依赖于非线性建模及分析方法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对已见诸报道的并网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归纳和对比。然后,详细阐述了稳定性分析方法在并网逆变器特定非线性环节中的应用。最后,总结并讨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以期进一步促进“双高”背景下并网装置非线性建模和稳定性分析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非线性 大干扰稳定性 锁相环 饱和限幅 复杂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红旗营杂岩多期变质作用:古元古代俯冲/碰撞—晚古生代伸展—早中生代挤压的记录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春景 赵亚男 初航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10,共16页
冀北红旗营杂岩记录了从古元古代到早中生代多期构造-热事件,并可能存在支持古元古代洋壳俯冲的关键证据,但是对其形成时代、变质演化历史和大地构造属性等众说纷纭。本文以总结红旗营杂岩变质作用和年代学研究为基础,探讨其复杂的多期... 冀北红旗营杂岩记录了从古元古代到早中生代多期构造-热事件,并可能存在支持古元古代洋壳俯冲的关键证据,但是对其形成时代、变质演化历史和大地构造属性等众说纷纭。本文以总结红旗营杂岩变质作用和年代学研究为基础,探讨其复杂的多期构造演化过程。红旗营杂岩包括表壳岩、赤城混杂岩和正片麻岩三个岩石-构造单元。正片麻岩以古元古代(1.87~1.82 Ga)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为主,出现少量新太古代(2.55~2.53 Ga)英云闪长质-花岗闪长质片麻岩。赤城混杂岩为典型蛇绿混杂岩,由退变榴辉岩(斜长角闪岩)和橄榄岩块体以及变质沉积岩组成,形成时代可能>1.88 Ga。表壳岩主要包括不同变质程度的碳质碎屑岩-碳酸盐岩和少量火山岩,可能形成于2.1~2.0 Ga。综合分析赤城混杂岩中的退变榴辉岩、斜长角闪岩和凤山地区含十字石石榴云母片岩的变质作用演化,可划分出5期变质作用。第一期变质作用(M1)存在于凤山地区的云母片岩中,为中压型,顺时针型p-T轨迹,峰期变质条件为1.0~1.1 GPa/>780℃,变质时间为约1.95 Ga。第二期变质作用(M2)见于退变榴辉岩中,顺时针型p-T轨迹,包括升温升压至峰期和峰后等温降压演化阶段,峰期p-T条件为>2.2 GPa/约750℃,地热梯度约为9℃/km。尽管退变榴辉岩中多数锆石限定晚古生代变质年龄,但榴辉岩相变质作用时间应>1.88 Ga。第三期变质作用(M3)出现于凤山地区的云母片岩中,以含十字石组合叠加在M1高级变质组合为特征,顺时针型p-T轨迹,峰期变质条件为0.6~0.7 GPa/610~630℃,变质年龄约为1.88 Ga。第四期变质作用(M4)出现于赤城混杂岩的斜长角闪岩中,由早期榴辉岩组合叠加变质形成,显示“大于号”形p-T轨迹,包括峰前减压升温和峰期后减压冷却变质过程,峰期p-T条件为0.5~0.7 GPa/780~830℃,地热梯度约为35℃/km(低压型),变质时间为晚古生代(354~289 Ma),并伴随广泛深熔作用。第五期变质作用(M5)以局部叠加绿片岩相组合为特征,为顺时针型p-T轨迹,推测变质作用时间为255~234 Ma。M1中压型变质作用与在华北克拉通西部2.0~1.95 Ga发生的碰撞造山事件有关;M2高压型变质作用与沿华北克拉通北缘1.95~1.88 Ga期间发生的洋壳俯冲有关,是支持现在样式板块构造启动的有力证据之一;M3中压型变质作用指示在华北克拉通北缘于1.88~1.83 Ga期间发生的另一次碰撞造山事件;M4低压型变质作用为晚古生代华北克拉通北缘区域伸展所致;M5低温型变质作用与沿索伦缝合带发生的碰撞闭合事件有关。可见,红旗营杂岩5期变质作用记录了古元古代碰撞-俯冲-碰撞、晚古生代伸展和早中生代挤压的复杂构造过程。红旗营杂岩在经历古元古代俯冲-碰撞事件之后位于不同地壳深度。西部红旗营表壳岩和赤城混杂岩位于中-下地壳层次,其中锆石记录了1.72~1.66 Ga、约450 Ma、354~289 Ma和255~234 Ma等多期热事件;而东部凤山地区表壳岩则位于中-上地壳,缺少后期热事件的锆石和独居石年龄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期变质作用 古元古代混杂岩 红旗营杂岩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超前补偿的TCN神经网络柔性关节的复杂迟滞建模研究
17
作者 党选举 张清羽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8-44,共7页
针对轻型工业机器人柔性关节的复杂迟滞特性建模问题,基于电机驱动电流与扭转角之间关系,描述关节的迟滞特性,提出了一个基于相位超前补偿的机器人柔性关节改进TCN(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迟滞模型。在通过卡尔曼滤波还原剔除... 针对轻型工业机器人柔性关节的复杂迟滞特性建模问题,基于电机驱动电流与扭转角之间关系,描述关节的迟滞特性,提出了一个基于相位超前补偿的机器人柔性关节改进TCN(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迟滞模型。在通过卡尔曼滤波还原剔除噪声干扰后的关节迟滞特性数据基础上,主要研究设计一种改进TCN迟滞模型,在模型各分支引入不同因子的扩张卷积,解决了TCN神经网络迟滞模型在极值点存在较大误差问题;针对改进TCN迟滞模型依然存在由相位滞后引起的误差,设计相位超前环节与TCN神经网络模型串联,构造一个基于相位超前补偿的改进TCN神经网络迟滞模型,进一步提高了迟滞模型精度。与改进TCN迟滞模型及典型PI迟滞模型相比,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机器人关节迟滞模型,具有较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关节 复杂迟滞特性 TCN 相位超前 迟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喂子坪秦岭杂岩麻粒岩相变沉积岩的变质作用p-T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学锋 苟龙龙 +2 位作者 田智博 周峰 马椰婷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303,共30页
秦岭杂岩位于秦岭造山带北秦岭构造带,是研究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重要岩石构造单元。喂子坪地区发育有典型的秦岭杂岩,其中的混合岩是由变沉积岩经历了强烈的深熔作用形成的。本研究对其进行了岩相学、变质相平衡模拟和LA-ICP... 秦岭杂岩位于秦岭造山带北秦岭构造带,是研究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重要岩石构造单元。喂子坪地区发育有典型的秦岭杂岩,其中的混合岩是由变沉积岩经历了强烈的深熔作用形成的。本研究对其进行了岩相学、变质相平衡模拟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以深入揭示它们的变质温压演化特征,进而阐明它们指示的构造意义。混合岩的中色体由含石榴子石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和含石榴子石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组成。含石榴子石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只记录了峰期变质矿物组合,为镁铁闪石+石榴子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钛铁矿+熔体,而含石榴子石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记录了3个变质演化阶段,分别是早期进变质阶段(M1):黑云母+斜长石+石英;峰期变质阶段(M2):镁铁闪石+石榴子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钛铁矿+熔体;退变质阶段(M3):普通角闪石+斜长石+黑云母+石英+熔体。全岩成分视剖面图模拟计算显示含石榴子石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和含石榴子石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压力峰期的变质温压条件分别为790~810℃/990~1040 MPa和840~862℃/1000~1190 MPa。含石榴子石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3组局部矿物组合域成分视剖面图模拟计算得到压力峰期后变质阶段的温压条件为735~814℃/400~810 MPa、721~794℃/430~700 MPa、740~810℃/470~780 MPa。因此,本研究揭示了喂子坪地区秦岭杂岩片麻岩记录了近等温降压的p-T轨迹。LA-ICP-MS锆石U-Pb定年得到含石榴子石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和2个浅色体样品中的变质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83.2±7.0 Ma、400±3.6 Ma和406.7±7.8 Ma。结合已发表的数据,喂子坪地区变沉积岩麻粒岩相峰期变质作用和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的时代约为410~390 Ma,而约380 Ma的年龄可能代表退变质冷却到固相线的时代。片麻岩近等温降压的变质演化轨迹指示喂子坪地区秦岭杂岩的变沉积岩在下地壳经历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和随后的快速抬升,与碰撞造山引起的地壳增厚和随后的地壳伸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秦岭杂岩 深熔作用 相平衡模拟 近等温降压p-T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丸强化对预变形CP800复相钢疲劳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崔浩诚 王荃 +3 位作者 陈卓 周俊 戚天武 汪宏斌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8-288,共11页
喷丸强化可以提高CP800复相钢的抗疲劳性能.采用低(0.15 mmA)、中(0.3 mmA)、高(0.5 mmA)3种喷丸强度对5%预拉伸变形后的CP800复相钢进行表面喷丸处理,研究了喷丸后材料的表面形貌和表面残余应力,并通过拉压疲劳试验分析了疲劳断口.研... 喷丸强化可以提高CP800复相钢的抗疲劳性能.采用低(0.15 mmA)、中(0.3 mmA)、高(0.5 mmA)3种喷丸强度对5%预拉伸变形后的CP800复相钢进行表面喷丸处理,研究了喷丸后材料的表面形貌和表面残余应力,并通过拉压疲劳试验分析了疲劳断口.研究发现:2 mm板厚的CP800复相钢更适合采用低喷丸强度,疲劳寿命约为未喷丸试样的3倍;疲劳寿命的提升归因于表层发生塑性变形、位错密度提高,且残余压应力可抑制裂纹萌生;喷丸后材料表面粗糙度增大;喷丸强度过高易造成表面缺陷增多,尤其在高喷丸强度下,试样表面会出现分层损伤现象,对疲劳性能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丸强化 CP800复相钢 抗疲劳性能 残余压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纹识别技术的变压器异常状态自动诊断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海涵 李俊妮 +1 位作者 王维佳 孙飞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1-37,共7页
为使监测主机在变压器设备发生异常运行时能够发出预警,实现对变压器异常状态的精准诊断,设计基于声纹识别技术的变压器异常状态自动诊断方法。按照声纹识别技术应用原理,提取变压器异常运转情况下的时域特征、频域特征与梅尔倒谱特征,... 为使监测主机在变压器设备发生异常运行时能够发出预警,实现对变压器异常状态的精准诊断,设计基于声纹识别技术的变压器异常状态自动诊断方法。按照声纹识别技术应用原理,提取变压器异常运转情况下的时域特征、频域特征与梅尔倒谱特征,根据变压器指标权重的赋值结果,计算频率复杂度参量的取值范围,联合相关变量指标,求解频谱能量分布指数表达式,完成基于声纹识别技术的变压器异常状态自动诊断方法的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述诊断方法作用下,变压器出现异常运行状态时,电压有效值始终不会超过预设警戒值,二者差值也始终小于5.0V,符合及时预警并精准诊断的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纹识别 变压器诊断 异常状态 运转特征 频率复杂度 相运行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