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波上升和下降沿处电场快速变化引起的位移电流和空间电磁波对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的测量造成较大干扰。为此设计并检验了一种基于超高频(super high frequency,SHF,3~30 GHz)信号采集和下混频技术,适用于方波电场下绝缘系...方波上升和下降沿处电场快速变化引起的位移电流和空间电磁波对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的测量造成较大干扰。为此设计并检验了一种基于超高频(super high frequency,SHF,3~30 GHz)信号采集和下混频技术,适用于方波电场下绝缘系统的PD检测方法。系统性能测试验证了SHF混频法能有效抑制方波电源的干扰,混频信号在降低频率的同时也保留了原SHF信号幅值和相位信息,且系统可检测到视在放电量20 pC左右的PD,灵敏度较好。SHF混频法与脉冲电流法和UHF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SHF混频法适于检测发生在绝缘强度较高材料中放电速度较快的PD。所设计系统在方波下,对环氧树脂和灌封硅胶两种绝缘封装材料进行了PD对比实验,验证了其实用性。展开更多
近场水下爆炸会产生复杂的载荷模式,而复杂的边界条件使结构在近场水下爆炸作用下的毁伤形态更加难以预测。因此,采用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算法探究了水下爆炸气泡在多边界耦合作用下(自由面、弹塑性板、泥沙边界)的演化过程及其对固支...近场水下爆炸会产生复杂的载荷模式,而复杂的边界条件使结构在近场水下爆炸作用下的毁伤形态更加难以预测。因此,采用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算法探究了水下爆炸气泡在多边界耦合作用下(自由面、弹塑性板、泥沙边界)的演化过程及其对固支方板的毁伤效应。首先,开展了2.5 g TNT在不同尺寸(板边长为0.46、0.92和1.61倍最大气泡直径)固支方板底部10 cm起爆的水下爆炸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方法的准确性。然后,结合试验和有限元结果分析了不同边界条件下板的毁伤机理。最后,通过系列数值模拟发现:随着板尺寸和爆距的增大,气泡会出现溃散、下射流和上射流3种不同的演化方式;随着板尺寸的增大,爆距对板中心最终变形的影响减小;泥沙边界能减缓气泡收缩,使气泡从中部塌陷形成方向相反的对射流,降低固支方板的位移和应变,对于气泡提前溃散的工况,泥沙边界基本无影响。展开更多
文摘近场水下爆炸会产生复杂的载荷模式,而复杂的边界条件使结构在近场水下爆炸作用下的毁伤形态更加难以预测。因此,采用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算法探究了水下爆炸气泡在多边界耦合作用下(自由面、弹塑性板、泥沙边界)的演化过程及其对固支方板的毁伤效应。首先,开展了2.5 g TNT在不同尺寸(板边长为0.46、0.92和1.61倍最大气泡直径)固支方板底部10 cm起爆的水下爆炸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方法的准确性。然后,结合试验和有限元结果分析了不同边界条件下板的毁伤机理。最后,通过系列数值模拟发现:随着板尺寸和爆距的增大,气泡会出现溃散、下射流和上射流3种不同的演化方式;随着板尺寸的增大,爆距对板中心最终变形的影响减小;泥沙边界能减缓气泡收缩,使气泡从中部塌陷形成方向相反的对射流,降低固支方板的位移和应变,对于气泡提前溃散的工况,泥沙边界基本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