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电弹性材料中含有带四条裂纹的正方形孔的反平面断裂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徐燕 杨娟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5-185,共11页
针对反平面剪切力作用下,磁电弹性材料中含有带四条裂纹的正方形孔口的断裂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索。基于线弹性断裂理论和Riemann-Schwarz解析延拓定理,利用复变函数方法和留数定理,通过构造合适的数值保角映射函数,将解析函数边值问题... 针对反平面剪切力作用下,磁电弹性材料中含有带四条裂纹的正方形孔口的断裂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索。基于线弹性断裂理论和Riemann-Schwarz解析延拓定理,利用复变函数方法和留数定理,通过构造合适的数值保角映射函数,将解析函数边值问题转化为柯西积分方程组进行解答,获得了磁电非渗透边界条件下裂纹尖端断裂力学参数的显式表达式。通过与已有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利用数值算例描述了孔洞尺寸、四条裂纹长度和机–电–磁载荷等因素对裂纹扩展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平右裂纹对孔口裂纹扩展影响更显著;垂直裂纹影响水平裂纹的扩展趋势;在磁电非渗透边界条件下,随着机械载荷的增大,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变大,而电载荷和磁载荷对裂纹的扩展与机械载荷的大小和方向密切相关。该分析方法为求解复杂多连通域的智能复合材料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研究成果为含裂纹的复合材料或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变函数方法 磁电弹性材料 正方形孔边裂纹 场强度因子 能量释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变压器局部放电定位的复数域牛顿迭代算法 被引量:14
2
作者 郑书生 李成榕 周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017-2023,共7页
非线性时间差方程组的求解方法是发展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特高频定位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对时延误差敏感、局部收敛或发散、运算时间长是现有定位算法中面临的主要难点。为了克服这3个难点,提出了复数域内牛顿迭代算法。给出了特高... 非线性时间差方程组的求解方法是发展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特高频定位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对时延误差敏感、局部收敛或发散、运算时间长是现有定位算法中面临的主要难点。为了克服这3个难点,提出了复数域内牛顿迭代算法。给出了特高频定位计算模型和基于最小二乘原理的约束条件表达式;阐明了复数域内牛顿迭代算法的原理,并给出了公式;在真实变压器上开展了局部放电定位试验和计算,验证了此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复数式牛顿迭代算法克服了现有定位算法面临的三大难题,是求解非线性定位方程组的一种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局部放电 定位 最小二乘法 牛顿迭代法 复数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数域偏最小二乘法与等值法的多谐波源责任划分 被引量:34
3
作者 王辉 刘炜 +2 位作者 李群湛 易东 郭成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8-85,119,共9页
基于线性回归的谐波阻抗估算方法是常用的谐波阻抗估算方法之一。为确保谐波阻抗估算结果实部与虚部良好的相关性,基于混合建模思想,通过构建复数域偏最小二乘法的准则函数,给出了单因变量复数域偏最小二乘法的严格数学推导及简化求解... 基于线性回归的谐波阻抗估算方法是常用的谐波阻抗估算方法之一。为确保谐波阻抗估算结果实部与虚部良好的相关性,基于混合建模思想,通过构建复数域偏最小二乘法的准则函数,给出了单因变量复数域偏最小二乘法的严格数学推导及简化求解过程。针对公共连接点处多谐波源情形,基于实测录波数据,通过分析各馈线电流波动量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用于筛选关注谐波源谐波电压和电流线性良好数据的指标因子;进而利用复数域偏最小二乘法估算相应的等值谐波阻抗;最终根据所提等值法实现各谐波源责任的定量划分。通过仿真及实测算例验证,体现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谐波源 责任划分 复数域偏最小二乘法 数据筛选 等值谐波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系统反向建模方法及偏最小二乘法建模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付忠广 靳涛 +3 位作者 周丽君 戈志华 郑玲 杨勇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29,共5页
针对常规建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建模难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建模思想--反向建模方法,即利用实际复杂热力系统运行时产生的大量实时数据,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学术思想。阐述了反向建模方法的思想、建模过程的模式。以烟气含氧量为例,... 针对常规建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建模难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建模思想--反向建模方法,即利用实际复杂热力系统运行时产生的大量实时数据,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学术思想。阐述了反向建模方法的思想、建模过程的模式。以烟气含氧量为例,利用华能福州电厂1号机所采集的大量现场运行数据,选用偏最小二乘算法(partial least-square regression,PLS),利用文中所提的反向建模思想尝试建立了一个局部系统的数学模型,验证结果初步表明该建模思想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文中所提方法可望提高复杂热力系统的建模效率和建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热力系统 反向建模方法 偏最小二乘法 发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波责任定量评估的邻域多点测量方法 被引量:18
5
作者 华回春 贾秀芳 张韶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02-508,共7页
准确计算公共连接点处系统侧等效谐波阻抗是谐波污染责任定量划分的前提。为进一步提高计算等效谐波阻抗的准确性,提出了邻域多点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关注母线邻域内的主要谐波源信息,解释了背景谐波电压的大部分组成,降低了回归... 准确计算公共连接点处系统侧等效谐波阻抗是谐波污染责任定量划分的前提。为进一步提高计算等效谐波阻抗的准确性,提出了邻域多点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关注母线邻域内的主要谐波源信息,解释了背景谐波电压的大部分组成,降低了回归模型中常数项的波动性,从而构建了更为准确计算等效谐波阻抗的复数域线性回归模型。由于邻域内各主要谐波源的谐波电流产生交互影响,回归模型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相关性,因此复数域线性回归模型无法通过常规的最小二乘方法求解。仿照实数域偏最小二乘方法的构造,理论推导了复数域偏最小二乘方法,实现了带严重自相关性的复数域线性回归模型计算。采用IEEE 14节点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谐波责任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谐波责任评估 邻域多点测量 复数域偏最小二乘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方法集成的复杂工艺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蒋伟进 许宇胜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3-539,共7页
针对流程工业复杂的连续生产工艺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模式识别、神经网络、遗传算法、非线性回归等多种智能技术集成的复杂工艺过程优化系统的设计思想、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主要解决多因子、高噪声、非线性、非高斯分布和非均... 针对流程工业复杂的连续生产工艺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模式识别、神经网络、遗传算法、非线性回归等多种智能技术集成的复杂工艺过程优化系统的设计思想、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主要解决多因子、高噪声、非线性、非高斯分布和非均匀的复杂工艺系统难题。采用代理技术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用偏最小二乘法和Chelyshev多项式建立领域模型,通过演化计算进行最优问题求解,并用正交实验取得模型学习的样本数。实际应用证明,利用这些方法可以在很少的实验情况下,使所建立的模型能在较大误差范围内指导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工艺过程 动态建模 偏最小二乘法 多代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ReliefF特征选择算法的复杂网络链接分类 被引量:7
7
作者 伍杰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8-214,共7页
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特征的链接分类问题,针对原始特征噪声信息多、冗余度大的现象,在RRelief F特征选择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链接分类模型。从局部和全局2个维度构建与链接相关联的特征信息,引入RRelief F算法对特征进行选择并采... 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特征的链接分类问题,针对原始特征噪声信息多、冗余度大的现象,在RRelief F特征选择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链接分类模型。从局部和全局2个维度构建与链接相关联的特征信息,引入RRelief F算法对特征进行选择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实现回归分类。在人工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筛选出具有判别性的特征,提高链接分类质量,为监督学习的复杂网络链接分类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链接分类 关系分类 特征选择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法建立的模型预测维生素B_(6)的含量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梓云 彭梦侠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18,共6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分别建立了药物复合维生素B片和保健品B族维生素片中维生素B_(6)的定量分析模型。取药物复合维生素B片或保健品B族维生素片6~12片,研磨,以转速4000r·min^(-1)振荡1min,将样品粉末分别装入3... 采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分别建立了药物复合维生素B片和保健品B族维生素片中维生素B_(6)的定量分析模型。取药物复合维生素B片或保健品B族维生素片6~12片,研磨,以转速4000r·min^(-1)振荡1min,将样品粉末分别装入3个样品杯中,采用积分球漫反射分析模块采集其近红外谱图,每个样品采集5次,得到15张近红外光谱图。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参比方法,以不同类型维生素B片为建模的训练集样品,每个样品中,任取12张光谱图作为训练集样本,余下3张光谱图作为内部验证集样本,采用TQ Analyst 9.0软件中的PLS,用一阶导数光谱数据形式,选择3个波段(药物复合维生素B片4700.46~5125.86cm^(-1),5444.60~5708.26cm^(-1),5754.69~6159.52cm^(-1);保健品B族维生素B片4133.67~5512.28cm^(-1),5944.17~6495.08cm^(-1),8105.85~9005.94cm^(-1))同时进行建模,使用诺里斯导数滤噪,节段长度为5,段间间隙为5(药物复合维生素B片)或6(保健品B族维生素B片)。结果显示:药物复合维生素B片定量分析模型(模型2)的校正均值方差(RMSEC)为0.0030,校正相关系数(R_(c))为0.9947,预测均值方差(RMSEP)为0.0029,预测相关系数(R_(p))为0.9954,交叉验证均值方差(RMSECV)为0.0052,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_(cv))为0.9941,性能指数为92.8;保健品B族维生素B片定量分析模型(模型3)的RMSEC为0.0314,R_(c)为0.9987,RMSEP为0.0358,R_(p)为0.9987,RMSECV为0.0388,R_(cv)为0.9981,性能指数为93.5。利用模型2预测药物复合维生素B片中维生素B_(6)的含量,预测值的绝对误差为-0.0044%~0.0080%,相对误差为-1.7%~3.3%;利用模型3预测保健品B族维生素片中维生素B_(6)的含量,预测值的绝对误差为-0.0071%~0.0497%,相对误差为-1.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法 偏最小二乘法 维生素B_(6) 复合维生素B片 B族维生素片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预处理方法选择研究 被引量:138
9
作者 第五鹏瑶 卞希慧 +1 位作者 王姿方 刘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800-2806,共7页
复杂样品光谱信号往往会受到杂散光、噪声、基线漂移等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最终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因此通常需要在建模前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目前已有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包括很多种,如何寻找合适的预处理方法是很棘手的问题。一种途... 复杂样品光谱信号往往会受到杂散光、噪声、基线漂移等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最终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因此通常需要在建模前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目前已有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包括很多种,如何寻找合适的预处理方法是很棘手的问题。一种途径是观察光谱信号特点选择预处理方法(visual inspection),另一种途径是根据建模性能的优劣反过来选择预处理方法(trial-and-error strategy)。前者无需建模,更具有解释性,但是有时会由于选择者主观的因素导致错误的结果;后者无需观察光谱特点,但需要考察大量的预处理方法,对大数据集比较费时。因此需要探讨哪种选择方式更科学与合理。本研究采用9组数据,通过对10种预处理方法的120种排列组合来探讨预处理的必要性及预处理方法的选择。首先,优化偏最小二乘(PLS)的因子数及一阶导数、二阶导数、 SG平滑的窗口参数,连续小波变换(CWT)的小波函数和分解尺度。然后把无预处理及一阶导数、二阶导数、 CWT、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量(SNV)、 SG平滑、中心化、 Pareto尺度化、最大最小归一化、标准化10种预处理方法按照背景校正、散射校正、平滑和尺度化的顺序进行排列组合,得到120种预处理及其组合方法。最后对不同数据及相同数据的不同组分分别进行120种预处理,分析光谱信号特点及预处理后PLS建模的预测均方根误差值(RMSEP)。结果表明,相比观察光谱信号特点,根据光谱与预测组分的建模效果可以更为准确地选择最佳预处理方法。对于多数数据,采用合适的预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建模效果;对于不同的数据集,因为其数据集信息和复杂性不同,所以其最佳预处理方法也不同;对于相同数据集,即使光谱相同,但不同组分的预处理方法也不相同。因此,不存在普适性的最佳预处理方法,最佳预处理方法除了与光谱有关,还与预测组分有关。通过对已有预处理方法按照预处理目的进行分类再排列组合是选择最佳预处理方法的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方法 复杂样品 偏最小二乘 参数优化 方法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方法集成的复杂工艺优化
10
作者 舒谷生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3期134-136,共3页
介绍了基于模式识别、神经网络、遗传算法、非线性回归等多种智能技术集成的复杂工艺过程优化系统的设计思想、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主要解决多因子、高噪声、非线性、非高斯分布和非均匀的复杂工艺系统难题。采用Agent技术设... 介绍了基于模式识别、神经网络、遗传算法、非线性回归等多种智能技术集成的复杂工艺过程优化系统的设计思想、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主要解决多因子、高噪声、非线性、非高斯分布和非均匀的复杂工艺系统难题。采用Agent技术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用偏最小二乘法和Chelyshev多项式建立领域模型,通过演化计算进行最优问题求解,并用正交实验取得模型学习的样本数。实际应用证明,利用这些方法可以在很少的实验情况下,使建立的模型能在较大误差范围内指导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工艺过程 动态建模 偏最小二乘法 多代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HF信号采集和下混频技术的方波下局部放电测试方法 被引量:9
11
作者 丁毅 王亚林 +1 位作者 李文艺 尹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33-1141,共9页
方波上升和下降沿处电场快速变化引起的位移电流和空间电磁波对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的测量造成较大干扰。为此设计并检验了一种基于超高频(super high frequency,SHF,3~30 GHz)信号采集和下混频技术,适用于方波电场下绝缘系... 方波上升和下降沿处电场快速变化引起的位移电流和空间电磁波对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的测量造成较大干扰。为此设计并检验了一种基于超高频(super high frequency,SHF,3~30 GHz)信号采集和下混频技术,适用于方波电场下绝缘系统的PD检测方法。系统性能测试验证了SHF混频法能有效抑制方波电源的干扰,混频信号在降低频率的同时也保留了原SHF信号幅值和相位信息,且系统可检测到视在放电量20 pC左右的PD,灵敏度较好。SHF混频法与脉冲电流法和UHF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SHF混频法适于检测发生在绝缘强度较高材料中放电速度较快的PD。所设计系统在方波下,对环氧树脂和灌封硅胶两种绝缘封装材料进行了PD对比实验,验证了其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波电场 固体绝缘 电磁干扰 局部放电 SHF信号 下混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YN系列12 kV开关柜真空断路器灭弧室触头温度间接测算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璨 咸日常 +2 位作者 崔永 胡玉耀 孙丰睿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355-4363,共9页
断路器在各电压等级电网中担负关合、承载正常电气回路及各类故障电流的重要作用,其灭弧室触头温度作为重要的性能参数直接影响开断和负载能力,一直是设备运行状态在线检测的热点和难点。为解决KYN系列开关柜真空断路器灭弧室触头温度... 断路器在各电压等级电网中担负关合、承载正常电气回路及各类故障电流的重要作用,其灭弧室触头温度作为重要的性能参数直接影响开断和负载能力,一直是设备运行状态在线检测的热点和难点。为解决KYN系列开关柜真空断路器灭弧室触头温度无法直接监测的问题,以用于KYN28A–12/T3150–40型开关柜的HYD–12/3150–40型固封极柱为实际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仿真分析模型,利用ANSYS仿真软件对该模型进行电磁–温度多物理场耦合分析。首先,通过比较1.1倍额定电流下的模型温度仿真结果与现场实际温升试验的相同部位温度来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对KYN系列开关柜真空断路器灭弧室触头温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最后,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提出通过测量环境温度、负荷电流、上触臂温度来实现触头温度的间接测算方法,结果表明触头温度仿真结果与算法计算结果几乎相等。该研究内容可为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KYN系列开关柜中的真空断路器灭弧室触头温度特性研究及其在线监测提供方法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YN系列开关柜 ANSYS仿真软件 电磁–温度场耦合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触头温度 间接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边界条件下近场水下爆炸对固支方板的毁伤效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硕 赖志超 +3 位作者 秦健 孟祥尧 迟卉 黄瑞源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8-55,共18页
近场水下爆炸会产生复杂的载荷模式,而复杂的边界条件使结构在近场水下爆炸作用下的毁伤形态更加难以预测。因此,采用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算法探究了水下爆炸气泡在多边界耦合作用下(自由面、弹塑性板、泥沙边界)的演化过程及其对固支... 近场水下爆炸会产生复杂的载荷模式,而复杂的边界条件使结构在近场水下爆炸作用下的毁伤形态更加难以预测。因此,采用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算法探究了水下爆炸气泡在多边界耦合作用下(自由面、弹塑性板、泥沙边界)的演化过程及其对固支方板的毁伤效应。首先,开展了2.5 g TNT在不同尺寸(板边长为0.46、0.92和1.61倍最大气泡直径)固支方板底部10 cm起爆的水下爆炸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方法的准确性。然后,结合试验和有限元结果分析了不同边界条件下板的毁伤机理。最后,通过系列数值模拟发现:随着板尺寸和爆距的增大,气泡会出现溃散、下射流和上射流3种不同的演化方式;随着板尺寸的增大,爆距对板中心最终变形的影响减小;泥沙边界能减缓气泡收缩,使气泡从中部塌陷形成方向相反的对射流,降低固支方板的位移和应变,对于气泡提前溃散的工况,泥沙边界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水下爆炸 固支方板 欧拉-拉格朗日算法 复杂边界 动态毁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