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北盆地中低TOC复杂断块页岩油勘探进展与攻关方向
1
作者 钟志国 于雯泉 +1 位作者 段宏亮 杨保良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8,共8页
苏北盆地页岩油资源潜力大,其中阜宁组二段(以下简称阜二段)和阜宁组四段(以下简称阜四段)页岩厚度大、分布面积广、脆性矿物含量高、纹层发育、有机质类型好,具有中低TOC(总有机碳含量)、构造岩性双复杂、断层/裂缝发育等典型地质特征... 苏北盆地页岩油资源潜力大,其中阜宁组二段(以下简称阜二段)和阜宁组四段(以下简称阜四段)页岩厚度大、分布面积广、脆性矿物含量高、纹层发育、有机质类型好,具有中低TOC(总有机碳含量)、构造岩性双复杂、断层/裂缝发育等典型地质特征,是勘探的主要目的层。2011年来,江苏油田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攻关实践,建立了中低TOC复杂断块页岩油差异富集理论,集成创新了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探索了绿色低碳开发模式,取得高邮凹陷阜二段、阜四段页岩油勘探突破。但仍面临页岩油富集高产规律认识不清,工程工艺技术适配性待提升,效益开发技术政策不明确,开发成本较高等挑战。深化页岩油富集高产主控因素等基础研究,持续攻关迭代关键技术,优化一体化组织管理运行机制,最大限度提高优质储层钻遇率、页岩油储量动用程度和采收率,进一步降本增效,是实现页岩油规模建产与效益开发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高邮凹陷 复杂断块页岩油 勘探进展 攻关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分层化学防砂技术与应用
2
作者 李建达 钱钦 +3 位作者 曹功泽 李鹏 王国强 韩宏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3,共6页
针对疏松砂岩断块油藏非均质性强、化学防砂剂注入不均匀的问题,制备了水溶性低黏活性剂固砂体系,考察了固砂体系的注入性能及固砂性能影响因素。开展了“层内低黏活性剂固砂+层间分层管柱防砂”精细分层防砂技术研究。室内试验表明,低... 针对疏松砂岩断块油藏非均质性强、化学防砂剂注入不均匀的问题,制备了水溶性低黏活性剂固砂体系,考察了固砂体系的注入性能及固砂性能影响因素。开展了“层内低黏活性剂固砂+层间分层管柱防砂”精细分层防砂技术研究。室内试验表明,低黏活性剂固砂体系具有黏度低、伤害小、固结强度高的特点。改性环氧树脂含量为10%、乙二胺含量为1%时,低黏活性剂固砂体系的黏度仅为4.5 m Pa·s,流动性较好。固砂体系适用油藏温度为50~90℃,固砂体系与石英砂所形成的胶结岩心的渗透率>1μm^(2),抗压强度>5 MPa,且具有良好的动态耐冲刷性能。同时,基于分层化学防砂工艺管柱,实现一趟管柱分层选择性注入固砂剂,克服了防砂药剂注入不均匀的难题。矿场试验表明,精细分层化学防砂技术应用效果良好,典型措施井累产2700 d后,产液量为52.4 m^(3)/d,产油量为5.3 t/d,有效期大幅提升,对于复杂断块油藏防砂井延寿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 非均质 化学防砂 分层防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复杂断块油藏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 被引量:5
3
作者 姚秀田 徐磊 +3 位作者 王冉冉 闫森 王明鹏 杨琴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6,共12页
复杂断块油藏在开发后期面临综合含水率高、地层能量不足、剩余油分布复杂、井网适应性差等问题。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中部垦71断块油藏为例,基于水驱油藏的油包水和水包油2种油水分布状态,利用理论模型推导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单层系... 复杂断块油藏在开发后期面临综合含水率高、地层能量不足、剩余油分布复杂、井网适应性差等问题。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中部垦71断块油藏为例,基于水驱油藏的油包水和水包油2种油水分布状态,利用理论模型推导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从采液端和注水端的受力分析可获得单层系开发的合理注水量、合理采液量和合理注采井距,单层系开发的合理注水压差、合理注水量、合理采液量是影响其剩余油饱和度、含水饱和度的关键因素,对油层合理地层压力水平及剩余油二次富集起主要控制作用。通过加大注采井距至油水边界外围,以2.9倍含油条带宽度为合理注采井距的临界值,采用短注长静置的非对称周期注采方式,建立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有利于保持单层系的压力系统稳定和提高剩余油波及率,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矿场实践表明,采用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后,垦71断块油藏日产油量提高至254 t/d,含水率控制在93.7%,采收率提高至31.53%,采油速率提高4.9%,显示出良好的增产效果。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解决了高含水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的剩余油分布分散、水驱波及率低和井网适应性差等难题,可为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系边外注水 开发模式 周期注水 数值模拟 复杂断块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江苏油田CO_(2)驱油技术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唐建东 王智林 葛政俊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5,F0002,共9页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对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而CO_(2)驱油埋存是其重要内容。苏北盆地江苏油田针对复杂断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瓶颈开展CO_(2)驱油技术攻关及多种类型矿场试验,形成了以重力稳定驱、驱吐...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对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而CO_(2)驱油埋存是其重要内容。苏北盆地江苏油田针对复杂断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瓶颈开展CO_(2)驱油技术攻关及多种类型矿场试验,形成了以重力稳定驱、驱吐协同等为特点的复杂断块油藏CO_(2)驱油的4种差异化模式,成功开展了花26断块“仿水平井”重力稳定驱等技术先导试验,建成了10×10^(4) t的复杂断块油藏CCUS示范工程。江苏油田累计注入液碳量30.34×10^(4) t,累计增油量9.83×10^(4) t,实现了较好的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技术研究及试验可为其他复杂断块油藏的CO_(2)驱开发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 CO_(2)驱油模式 重力稳定驱 提高采收率 CO_(2)封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海外多类型油藏高效开发配套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樊晓东 王树立 +5 位作者 肖洪伟 郭晓博 何欣 樊自立 关恒 魏淑燕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92,共10页
针对大庆油田海外多种类型油藏开发面临的挑战和技术需求,梳理近5 a大庆油田海外油藏开发形成的技术成果,系统总结已形成的适合海外多种类型油藏的特色高效开发技术。大庆油田经过近5 a来的海外油藏开发实践,将成熟油藏开发技术与海外... 针对大庆油田海外多种类型油藏开发面临的挑战和技术需求,梳理近5 a大庆油田海外油藏开发形成的技术成果,系统总结已形成的适合海外多种类型油藏的特色高效开发技术。大庆油田经过近5 a来的海外油藏开发实践,将成熟油藏开发技术与海外油藏特征相结合,依靠已有优势技术创新驱动,形成了3项海外特色开发技术:一是以油藏精细描述和“优、分、调”立体开发调整为核心的复杂断块砂岩油藏有效开发技术;二是以化学剂研制及性能评价和化学驱试验方案优化为核心的高温高盐砂岩油藏化学驱提高采收率配套技术;三是以碳酸盐岩油藏测井精细评价、高渗透层识别和注水开发为核心的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配套技术。海外油藏开发实践证明,大庆油田针对海外多类型油藏的高效开发配套技术,有力支撑了中国石油权益区块的高效开发,提升了大庆油田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砂岩油藏 高温高盐砂岩油藏 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 高效开发技术 海外油藏开发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西部复杂断块低渗油田开发技术进展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6
6
作者 马勇新 张乔良 +5 位作者 鲁瑞彬 于成超 阮洪江 唐蓿 吴绍伟 孙胜新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南海西部复杂断块低渗油田整体储量规模大,是南海西部油田下一步产能接替的重点靶区,但断块小、油藏埋深大,储层复杂,高效开发难度大。针对储层非均质性强,平面储层变化快,储层物性主控因素复杂问题,采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精准预测“甜... 南海西部复杂断块低渗油田整体储量规模大,是南海西部油田下一步产能接替的重点靶区,但断块小、油藏埋深大,储层复杂,高效开发难度大。针对储层非均质性强,平面储层变化快,储层物性主控因素复杂问题,采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精准预测“甜点”储层的展布,为低渗储层开发井的部署指引方向;为解决低渗油藏水敏严重常规注海水开发效果差难题,攻关注气重力辅助驱及纳滤海水驱替技术,建立低渗油田有效驱替技术系列,完善注采井网,提高驱替效果;为应对海上平台井槽资源受限问题,采用少井高产技术,利用复杂结构井,有效提高单井波及范围。同时,研发低渗油田高效开发配套技术,整合资源,盘活内部及周边区域潜力,为南海西部油田上产稳产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 低渗油田 甜点预测 注气开发 复杂结构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散斑变形模拟实验的深部复杂断块应力场传递特征研究
7
作者 冯建伟 郑晨曦 +3 位作者 刘水珍 周重安 吴文柯 沈郅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0-721,共12页
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地应力研究在掌握深层油气的运聚规律、改善储层压裂效果和钻井工程风险评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前人对地应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维/三维模拟方面,对区域构造变动和生产开发过程中的应力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地应力研究在掌握深层油气的运聚规律、改善储层压裂效果和钻井工程风险评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前人对地应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维/三维模拟方面,对区域构造变动和生产开发过程中的应力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甚少。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G区块为例,通过制作相似地质模型,设置边界条件并进行数字散斑变形动态模拟实验,基于LOESS局部回归分析方法,得到应力/应变在空间上的传播规律。结合经典的应力波理论认为,在构造力的持续作用下,地层中任一点的应力/应变随时间的变化呈现明显的旋回波动性,在断层附近这种旋回特征更加明显,且旋回幅度更大;应力波穿过断层发生多重反射、透射现象,众多左行波与右行波相遇造成局部应力和应变集中,从而呈现为高值区,穿过断层时应力波产生应变或变形,导致明显的能量衰减;随着时间的变化,应力/应变的总体传播方向具有选择性,其总是垂直于断裂带压实强、结构致密的方向,即透射过后会造成能量急剧衰减的方向;随着时间的变化,地层中任一点应力/应变的传播均呈现为波动旋回式,但应力波不同于声波,整体来看,应力/应变旋回曲线的最大幅度和最小幅度在空间上沿着作用力方向也呈现为波动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传播 数字散斑实验 复杂断块 旋回特征 应力波 南堡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油田断层封闭性动态评价模型
8
作者 刘媛 赵帅 +2 位作者 周文胜 任帅 包智魁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7-884,共8页
基于研究区实际地质、油藏开发资料,对断层封闭机理、影响断层封闭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明确断层封闭机理为断层岩排驱压力封闭,不同情况下断层的封闭能力不同。影响断层封闭性主要因素有两盘岩性对接情况、断距、泥岩涂抹量、主应力大... 基于研究区实际地质、油藏开发资料,对断层封闭机理、影响断层封闭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明确断层封闭机理为断层岩排驱压力封闭,不同情况下断层的封闭能力不同。影响断层封闭性主要因素有两盘岩性对接情况、断距、泥岩涂抹量、主应力大小、油水井配置及注采量。文中针对目前断层封闭性评价大都停留在静态层面,考虑油水井产量劈分、断层倾角等指标,以层为单位推导建立了一套针对已开发水驱油藏的断层封闭性动态评价数学模型,可根据油水井位置、注入采出量、井底流压实时定量对断层侧向封堵性、断层纵向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实例计算并与示踪剂测试结果对比,模型判定结果符合率达90.91%,表明模型可用于复杂断块油田断层动态封闭性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断层封闭性 水驱油田 复杂断块油田 侧向封堵性 纵向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三维正演建模方法
9
作者 王恩惠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7-128,共2页
正演建模是地震正演模拟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正演建模可以建立起能准确反映复杂地下地质构造的模型,验证地震解释的合理性,并指导复杂地区的地震地质解释。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勘探对象日益复杂,二维正演模拟已不能满足实际应用,... 正演建模是地震正演模拟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正演建模可以建立起能准确反映复杂地下地质构造的模型,验证地震解释的合理性,并指导复杂地区的地震地质解释。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勘探对象日益复杂,二维正演模拟已不能满足实际应用,而三维正演模拟更加符合野外观测系统的设计,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地下波的空间传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演建模 复杂断块 构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0
作者 姜素华 庄博 +2 位作者 刘玉琴 马立驰 周潋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7-152,共6页
介绍了三维可视化技术基本原理和流程的基础上 ,着重研究了其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它主要包含 2方面 :一是可对三维地震数据体直接进行构造解释、实现空间域的层位自动追踪和断层的空间组合 ,解决复杂断块的构造问题 ;二是可进行储... 介绍了三维可视化技术基本原理和流程的基础上 ,着重研究了其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它主要包含 2方面 :一是可对三维地震数据体直接进行构造解释、实现空间域的层位自动追踪和断层的空间组合 ,解决复杂断块的构造问题 ;二是可进行储层描述 ,即可在一定时窗内或解释层之间进行岩性分析和沉积环境解释。以胜利油田探区为例 ,通过对 CG2 0复杂断块潜山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 ,及对 CJZ凸起和北坡的上第三系馆陶组—明化镇组河流相砂体和下第三系东营组三角洲相砂体的储层描述 ,说明三维可视化技术已在构造解释和储层描述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技术 地震资料 构造解释 储层描述 复杂断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复杂小断块油气成藏特征及地震识别技术 被引量:49
11
作者 毛凤鸣 陈安定 +4 位作者 严元锋 叶绍东 刘启东 陈莉琼 唐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7-840,共14页
苏北盆地由小型箕状凹陷组成,断层密度高、圈闭面积小、油气贫富不均是其复杂性的主要表现。苏北盆地的成藏特点是:1)成藏时间为始新世晚期;2)生油层单向排烃;3)始新世断陷和古新世坳陷两种沉积体系具不同运聚特点。断陷体系发育小型不... 苏北盆地由小型箕状凹陷组成,断层密度高、圈闭面积小、油气贫富不均是其复杂性的主要表现。苏北盆地的成藏特点是:1)成藏时间为始新世晚期;2)生油层单向排烃;3)始新世断陷和古新世坳陷两种沉积体系具不同运聚特点。断陷体系发育小型不连通砂体,油气以断裂为通道垂向运移成藏,分布于深凹并沿断裂纵向多层分布,以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为主。坳陷体系发育大型三角洲砂体,油气自生自储、侧向运移活跃,在斜坡、隆起区储集,以构造油气藏为主,成排、成带富集;4)油气富集普遍受源岩成熟度、砂岩物性、断层封闭性等因素控制,上组合受油源通道等因素控制,中、下组合受疏导层、圈闭发育等因素控制。为适应复杂小断块油藏的勘探,发展并完善了一整套地震采集、处理、解释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封闭性 油气运移 油气藏 勘探技术 复杂小断块 箕状凹陷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油田复杂断块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46
12
作者 周海民 常学军 +1 位作者 郝建明 郑家朋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2-629,共8页
冀东油田属渤海湾断陷盆地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田,近两年,在大力加强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应用水平井开发新技术,使水平井技术在冀东复杂断块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规模迅速扩大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水平井开发技术应用过程中,通过... 冀东油田属渤海湾断陷盆地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田,近两年,在大力加强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应用水平井开发新技术,使水平井技术在冀东复杂断块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规模迅速扩大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水平井开发技术应用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冀东油田复杂断块油藏特点的水平井应用技术方法,主要包括水平井适应性评价、方案部署、设计、钻井、测井和录井、采油以及生产管理等6个方面14个环节,该技术方法的配套应用既有效地保证了冀东复杂小断块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的应用效果,又为进一步推动水平井技术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尚堡油田浅层南区高63断块多油层小断块层状边底水驱油藏、高尚堡油田浅层北区油藏Ng8小层难采储量的高效开发以及利用小井眼侧钻水平井高效挖潜技术改善老区开发效果的实践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复杂断块油藏 冀东油田 开发技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复杂断块油气成藏规律与模式 被引量:22
13
作者 王立志 马维民 +3 位作者 向日忠 张金报 曾探 慕小水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3期15-18,共4页
以文明寨、桥口、胡-庆及白庙等几个典型的复杂断块油气藏为例分别归纳总结了中央隆起带、西部斜坡带和东部陡坡带3个区带的油气成藏规律和模式,初步提出了东濮凹陷复杂断块油气聚集规律和复式成藏模式。主力生油洼陷的分布决定油气的... 以文明寨、桥口、胡-庆及白庙等几个典型的复杂断块油气藏为例分别归纳总结了中央隆起带、西部斜坡带和东部陡坡带3个区带的油气成藏规律和模式,初步提出了东濮凹陷复杂断块油气聚集规律和复式成藏模式。主力生油洼陷的分布决定油气的运聚场所,大型古隆起和宏现背斜构造背景控制油气分布与富集,区域性盖层和生储盖组合关系决定油气纵向分布和富集程度,大型构造背景、多生储盖组合与复杂断裂体系形成复式油气聚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油气成藏 规律 模式 复杂断块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序级断层识别技术在复杂断块油藏注采调整中的运用 被引量:28
14
作者 曾祥平 杨海中 +1 位作者 王宏 姜开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4-617,621,共5页
孤岛油田南区是被断层复杂化的稠油、疏松砂岩油藏,地质条件复杂,区内共有大小断层13条,将该区切割成11个断块,各主要断块都有自己独立的油水系统,对聚合物驱油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准确识别断裂系统,调整油田的注采对应关系,提高油田... 孤岛油田南区是被断层复杂化的稠油、疏松砂岩油藏,地质条件复杂,区内共有大小断层13条,将该区切割成11个断块,各主要断块都有自己独立的油水系统,对聚合物驱油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准确识别断裂系统,调整油田的注采对应关系,提高油田的开发水平,利用小波多尺度边缘检测技术、相干体分析技术对区内的低序级断层进行了多轮解释,重新绘制了该区的断层分布图,并利用干扰试井、动态分析等方法对新解释断裂系统的准确性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调整了注采对应关系,开展了注聚合物综合调整,聚合物驱增油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 低序级断层 注采对应关系 注聚合物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水平井二氧化碳吞吐控水增油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李国永 叶盛军 +3 位作者 冯建松 石琼林 冯旭光 王佳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65,115,共4页
水平井是冀东南堡陆地油田浅层复杂断块油藏的主要开采方式,大部分水平井已进入特高含水阶段。构造因素、井身轨迹、生产制度和外来入井液是引起水平井含水率非正常上升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二氧化碳最小混相压力预测、产出流体的分析以... 水平井是冀东南堡陆地油田浅层复杂断块油藏的主要开采方式,大部分水平井已进入特高含水阶段。构造因素、井身轨迹、生产制度和外来入井液是引起水平井含水率非正常上升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二氧化碳最小混相压力预测、产出流体的分析以及油藏数值模拟研究,认为水平井二氧化碳吞吐控水增油的主要机理包括: 膨胀原油体积、对原油的降粘作用和对轻烃的萃取作用。基于优化的工艺设计方案,确定了单井注入量、注入速度和焖井时间等参数。32井次的现场应用结果证实,产油量由吞吐前的52t/d上升到吞吐后的271t/d,是原来的5.2倍,综合含水率由吞吐前的96.9%降至吞吐后的53.4%,控水增油效果显著。二氧化碳对橡胶的腐蚀性较强,合适的举升方式为抽油泵,井口至井下500m内应尽量避免安装对温度敏感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藏 水平井 二氧化碳吞吐 最小混相压力 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复杂小断块油藏注CO2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1
16
作者 陈祖华 吴公益 +5 位作者 钱卫明 王军 马涛 王海妹 郑永旺 熊欣雅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162,共11页
针对苏北盆地复杂小断块油藏"碎、小、低、薄、深"的地质特征以及"三低、三高"的开发特征,探索形成了CO2驱/吞吐室内物模实验、CO2驱/吞吐适宜度评价、CO2驱方案设计与适时优化调整、CO2驱混相判识和CO2驱开发效果... 针对苏北盆地复杂小断块油藏"碎、小、低、薄、深"的地质特征以及"三低、三高"的开发特征,探索形成了CO2驱/吞吐室内物模实验、CO2驱/吞吐适宜度评价、CO2驱方案设计与适时优化调整、CO2驱混相判识和CO2驱开发效果评价等5项开发技术,以及采集、净化、集输、注入、采油、回收等6项配套工艺技术。在低油价形势下,围绕成本和效益2个关键因素,通过深入研究和技术进步,将注CO2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范围从低渗透油藏逐步扩大到中高渗透油藏,从单一驱/吞吐向组合驱/吞吐发展,为苏北盆地稳产上产和效益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华东油气田 复杂小断块 CO2驱 提高采收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群油气藏构造建模及其应用 被引量:23
17
作者 潘欣 李继红 +3 位作者 周立发 龚娟 陈永红 陈庆春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6期53-54,58,共3页
构造建模是储层建模的基础,对于构造面貌极其复杂的断块群油气藏,它所建立的构造模型不仅提高了对断块群构造展布特征描述的精度,同时也为储层的相建模和储层参数建模提供了良好的地层格架模型,从而有利于研究断块群油藏的分布特征及断... 构造建模是储层建模的基础,对于构造面貌极其复杂的断块群油气藏,它所建立的构造模型不仅提高了对断块群构造展布特征描述的精度,同时也为储层的相建模和储层参数建模提供了良好的地层格架模型,从而有利于研究断块群油藏的分布特征及断层对其的影响作用。应用构造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获得了江家店油田夏502断块沙三下和夏509断块沙四段砂层组的构造模型,为后续油藏特征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群 油气藏 构造建模 夏502 509断块 江家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三维地震在泌阳凹陷北部复杂断块群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8
作者 张永华 罗家群 +3 位作者 田小敏 胡东海 朱景修 李连生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3期280-283,共4页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构造破碎,圈闭面积小,油藏埋深70~1200 m.为了得到断层和地质层位信息齐全的地震资料,从采集、处理和解释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设计了基于模型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采用新工艺解决了古河道和河床区激发接收条件差的问题...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构造破碎,圈闭面积小,油藏埋深70~1200 m.为了得到断层和地质层位信息齐全的地震资料,从采集、处理和解释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设计了基于模型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采用新工艺解决了古河道和河床区激发接收条件差的问题,采用小道距、小线距、小偏移距和小炮线距技术解决了大规模障碍区浅层信息不全的问题;采用精细速度分析和叠前时间偏移等技术.提高了成像精度.剖面上断层清楚、信息丰富;采用三维可视化、面块切片和相干体分析等技术,搞清了断裂系统和断层的空间展布;采用综合评价技术,评价了有利含油气圈闭。通过以上技术的应用,目的层主频由原来的35 Hz提高到70~80 Hz.分辨出10 m左右的断层和单砂层.发现和落实了面积大于0.05 km2的小断鼻、断块和地层不整合圈闭.部署了15口预探井.有13口井钻遇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凹陷 复杂断块 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 采集 处理 解释 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不整合地层地质建模方法 被引量:12
19
作者 周连敏 王晶晶 +3 位作者 林火养 贾晨 庄红妹 程立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复杂断块油藏内断层多,储层相变快,给精细地质建模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大港油田C区各级断层相对发育,目的层沙二段底部还存在着地层不整合,给地质建模工作带来了又一个难题。文中建模研究首先采用井震协同约束分级建立断层模型,再通过线... 复杂断块油藏内断层多,储层相变快,给精细地质建模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大港油田C区各级断层相对发育,目的层沙二段底部还存在着地层不整合,给地质建模工作带来了又一个难题。文中建模研究首先采用井震协同约束分级建立断层模型,再通过线性变速度法对地震解释层位数据进行时深转换,保证了时间域和深度域的地层剥蚀线位置完全吻合,最后选取合适的地层叠置类型进行层面内插,保证了模型符合研究区构造特征。依靠地震反演数据结合井上岩性数据建立的岩相模型,其精度远高于波阻抗反演数据体,还能较好地刻画隔夹层的分布。模型成果在后期油藏数值模拟中应用效果较好,反映了文中建模方法的可靠性,该方法也对其他复杂断块不整合地层的地质建模研究提供了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 地层不整合 井震结合 速度模型 层面内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复杂断块油田CO2吞吐提高采收率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伟 秦学成 +2 位作者 唐建信 李实 孙雷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0-104,共5页
苏北复杂断块油田具有"小、碎、深、薄、低"的特点,油田开发的突出问题是油田开发程度低,含水率高,油藏压力下降快,尚有2/3的低渗、稠油油藏的地质储量未能开发动用。由于含油面积小,储量丰度低,大油田普遍适用的提高采收率... 苏北复杂断块油田具有"小、碎、深、薄、低"的特点,油田开发的突出问题是油田开发程度低,含水率高,油藏压力下降快,尚有2/3的低渗、稠油油藏的地质储量未能开发动用。由于含油面积小,储量丰度低,大油田普遍适用的提高采收率方法技术,并不完全适用于复杂小断块油田。针对这一特点,利用苏北地区丰富的CO2资源优势,开展了CO2单井吞吐提高采收率机理及开发应用研究,通过注CO2吞吐提高采收率机理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和应用技术分析,形成了适合苏北复杂断块油田低渗、高含水和稠油三种类型油藏的CO2单井吞吐提高采收率技术,经矿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田 CO2 单井吞吐 强化采油 提高采收率 苏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