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zo-bridged triazoles: Green energetic materials 被引量:5
1
作者 Lemi TüRKER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15,共15页
In this short review, excerpts from the literature of azo-bridged triazoles(mainly 1,2,4-triazoles), some of their derivatives(chloromethyl,dinitro and trinitro pyrazole substituted ones, etc.) and some of their salts... In this short review, excerpts from the literature of azo-bridged triazoles(mainly 1,2,4-triazoles), some of their derivatives(chloromethyl,dinitro and trinitro pyrazole substituted ones, etc.) and some of their salts, have been presented focusing on the most recent investigations. These classes of compounds, known as high nitrogen compounds, are generally high energy density materials. Therefore, if available some of their ballistic properties were inclu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o-bridged TRIAZOLES energetic materials High nitrogen compoun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FP/H_(2)O_(2)自组装含能共晶的合成、晶体结构与性能表征
2
作者 王金鑫 王海风 +1 位作者 张强 王康才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52-857,I0004,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4H,8H-双([1,2,5]噁二唑)[3,4-b:3′,4′-e]吡嗪(DFP)的能量水平,采用自组装策略制备了DFP/H_(2)O_(2)共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确定了DFP/H_(2)O_(2)共晶的结构,采用热重-差示量热扫描(TG-DSC)BAM撞击和摩擦感度仪对DFP/... 为进一步提高4H,8H-双([1,2,5]噁二唑)[3,4-b:3′,4′-e]吡嗪(DFP)的能量水平,采用自组装策略制备了DFP/H_(2)O_(2)共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确定了DFP/H_(2)O_(2)共晶的结构,采用热重-差示量热扫描(TG-DSC)BAM撞击和摩擦感度仪对DFP/H_(2)O_(2)共晶的热稳定性与机械感度进行表征,利用EXPLO5和NASA CEA软件对共晶的能量水平进行计算。结果表明,DFP/H_(2)O_(2)共晶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室温单晶密度为1.936 g/cm^(3),DFP与双氧水分子化学计量比为1∶1;每个DFP分子通过氢键与周围相邻的4个双氧水分子和两个DFP分子相互作用,DFP与双氧水分子通过这些氢键作用构筑成二维超分子平面,形成层状堆积;DFP/H_(2)O_(2)共晶热分解温度为91.8℃,撞击感度与摩擦感度分别为3.75 J和48 N;相较于单组分DFP,DFP/H_(2)O_(2)共晶表现出优良的能量特征,爆速和爆压分别为9174 m/s和37.1 GPa,理论比冲达到了238.5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含能材料 吡嗪 自组装 共晶 DFP 双氧水 富氮含能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二硝基甲基)-1 H-1,2,4-三唑-5-基)-1 H-四唑含能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性能
3
作者 王显锋 许元刚 陆明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3-821,I0002,共10页
以5-(3-(二硝基甲基)-1 H-1,2,4-三唑-5-基)-1 H-四唑为配体,与Li、Na、K金属中心配位合成了3种新型富氮含能金属配合物(4~6);通过核磁共振、傅里叶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仪和单晶衍射仪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 以5-(3-(二硝基甲基)-1 H-1,2,4-三唑-5-基)-1 H-四唑为配体,与Li、Na、K金属中心配位合成了3种新型富氮含能金属配合物(4~6);通过核磁共振、傅里叶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仪和单晶衍射仪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失重分析仪研究了其热稳定性;基于Kissinger和Ozawa法获得了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参数,采用Kamlet-Jacobs半经验方程计算了化合物的爆速和爆压,并通过撞击感度仪、摩擦感度仪考察了其机械感度。结果表明,相较于含能配体,3种含能金属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均有一定提升(T_(dec)>124.0℃),钾盐(6)的两个关键指标均超过238.0℃(T_(pb)=240.8℃,T_(SADT)=238.1℃)。在3种含能金属配合物中,锂盐(4)爆速为8511 m/s,爆压为29.17 GPa,撞击感度为7.2 J,摩擦感度为80 N,爆轰性能最佳且感度较低,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潜力的富氮含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富氮含能金属配合物 EMCS 高能量密度材料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复杂型金属间化合物的创新设计与未来发展
4
作者 甘杰 周子修 +2 位作者 肖博 周英豪 杨涛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0,123,124,共18页
金属间化合物因其原子的长程有序排列及原子间的强键合而具备介于金属和陶瓷之间的独特性质,尤其是最近兴起的化学复杂型金属间化合物在结构和功能特性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得益于有序超点阵结构与多种元素化学性质... 金属间化合物因其原子的长程有序排列及原子间的强键合而具备介于金属和陶瓷之间的独特性质,尤其是最近兴起的化学复杂型金属间化合物在结构和功能特性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得益于有序超点阵结构与多种元素化学性质的协同调节作用,这些化学复杂型金属间化合物有望表现出超越传统金属间化合物的非凡性质与性能。主要针对化学复杂型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材料设计、成形工艺和各方面性能进行了总结,重点关注材料设计中涉及的元素占位偏好、亚点阵高熵效应和晶界纳米无序等问题,并对当前这一新型金属间化合物材料的先进制备工艺、结构和功能性能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概述。最后,对化学复杂型金属间化合物的未来发展方向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晶体结构 化学复杂性 高熵合金 材料设计 成形工艺 力学性能 功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氮杂多环含能化合物的开发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友海 黄实 +1 位作者 张文全 杨福胜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0-671,共12页
含能材料的开发面临诸多挑战,传统“试错法”的研发模式会导致研发周期长,效率低。随着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基于数据驱动的研发模式为含能材料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多环含能化合物是当前含能材料学科的研究热点,其中氮杂多... 含能材料的开发面临诸多挑战,传统“试错法”的研发模式会导致研发周期长,效率低。随着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基于数据驱动的研发模式为含能材料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多环含能化合物是当前含能材料学科的研究热点,其中氮杂多环骨架由于存在π电子的离域共振和较多的可修饰位点,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得到提高,同时能量基团的存在保证了分子的能量水平,使得能量与稳定性之间的固有矛盾得到很好的平衡。研究简要介绍了数据驱动开发新型含能材料的工作流程,概述了数据驱动方法用于氮杂多环含能化合物开发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数据驱动的方法用于新型含能材料的开发提出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考虑通过数据增强、治理等手段补充数据量,以提高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及泛化能力;可通过建立化学反应条件和合成路径筛选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分子的可合成性,从而加速新型氮杂多环含能化合物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数据驱动 氮杂多环含能化合物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结构对微纳金属粉/单质硝胺炸药复合含能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其闽 庞维强 南风强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3-412,I0003,共21页
为了研究微纳米金属粉对单质硝胺炸药性能的影响和机理,总结了微纳米金属粉与单质硝胺炸药不同复合方式(如机械混合、核-壳包覆、金属嵌入和其他复合方式)下不同的微纳米金属粉对不同单质硝胺炸药的作用;分析了复合含能材料中金属粉粒... 为了研究微纳米金属粉对单质硝胺炸药性能的影响和机理,总结了微纳米金属粉与单质硝胺炸药不同复合方式(如机械混合、核-壳包覆、金属嵌入和其他复合方式)下不同的微纳米金属粉对不同单质硝胺炸药的作用;分析了复合含能材料中金属粉粒径和含量等变化对不同单质硝胺炸药热分解特性和感度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微纳米金属粉与单质硝胺炸药不同复合方式和制备方法对复合含能材料性能的影响。最后建议复合含能材料今后的研究重点为:拓展新的微纳米金属粉进行研究;深化微纳米金属粉与单质硝铵炸药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新的含能材料复合结构;综合机器学习设计筛选新型复合含能材料和开拓含能复合材料工程方面应用的研究。附参考文献103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属粉 单质硝胺炸药 复合物 含能材料 包覆 嵌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含能化合物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蒋绣俄 殷党跃 +1 位作者 王毅 张庆华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65-778,I0001,共15页
从分子设计、合成路线及性能评价等方面简要综述了近十年来报道的热分解温度高于300℃的耐热含能化合物。从分子骨架上看,这些耐热含能分子主要包括单环、稠杂环、联杂环类以及离子盐等。其中,稠杂环和联杂环类是当前耐热含能材料发展... 从分子设计、合成路线及性能评价等方面简要综述了近十年来报道的热分解温度高于300℃的耐热含能化合物。从分子骨架上看,这些耐热含能分子主要包括单环、稠杂环、联杂环类以及离子盐等。其中,稠杂环和联杂环类是当前耐热含能材料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主要方向。对含能分子结构与性能的总结分析,构建大共轭和氢键体系是目前提高分子热稳定性的有效策略。合理设计和布局共轭稠杂环和联杂环类骨架,引入氢键系统以及进一步扩大共轭结构将有望实现超高温耐热含能分子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耐热炸药 耐热含能化合物 单环 稠环 联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四氨合铜对n-Al/MoO_(3)纳米铝热体系反应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平 雷钫琴 +1 位作者 余杰 刘旭文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49,54,共7页
为了提高n-Al/MoO_(3)纳米铝热体系的增压能力,改善能量释放性能,合成了高能产气组分硝酸四氨合铜(TACN),并将TACN复合入n-Al/MoO_(3)体系中。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技术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形貌和微观结构。采用差示... 为了提高n-Al/MoO_(3)纳米铝热体系的增压能力,改善能量释放性能,合成了高能产气组分硝酸四氨合铜(TACN),并将TACN复合入n-Al/MoO_(3)体系中。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技术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形貌和微观结构。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DSC-TG)联用技术探讨了各体系的热反应路径。使用高速摄像机和密闭爆发器分析了纳米铝热体系的火焰增长与传播和压力输出特性,评估了TACN的加入对n-Al/MoO_(3)体系的能量释放速率和增压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Al/MoO_(3)体系中加入的TACN能够在铝热反应的温度前放热分解,有效活化纳米铝与金属氧化物间的界面,从而降低体系的初始反应峰温度。此外,TACN的加入显著增强了n-Al/MoO_(3)体系的能量释放和压力输出性能。当TACN的质量分数为6%时,n-Al/MoO_(3)体系的火焰增长速率和火焰传播速率分别增加了32%和30%,峰值压力和增压速率分别提高了26%和70%。综上所述,TACN可提升n-Al/MoO_(3)纳米铝热体系的压力输出,并调控体系的能量释放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l/MoO_(3) 高能产气组分 纳米铝热剂 含能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硝基-1,2,4-三唑酮-5(NTO)的铅盐[Pb(NTO)_2·H_2O]的晶体结构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加荣 陈博仁 +2 位作者 欧育湘 范广裕 崔秀山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57-161,共5页
关键词 晶体结构 络合物 N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类杂环化合物及其配合物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31
10
作者 张建国 张同来 +1 位作者 张志刚 杨利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0-93,共4页
论述了三唑酮类及氨基四唑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及其在含能材料中应用 ,讨论了三唑酮类。
关键词 三唑酮 氨基四唑 配合物 含能材料 杂环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蒋琪英 沈娟 +1 位作者 钟国清 李金山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27,29,共5页
含能配合物是开发具有钝感、含能、环保材料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概述了以高能多氮直链化合物如碳酰肼,富氮杂环化合物如三唑、四唑类为配体的配合物的合成、热行为以及性能的研究情况,同时简要地从分子或原子结构描述了一些其他多氮含... 含能配合物是开发具有钝感、含能、环保材料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概述了以高能多氮直链化合物如碳酰肼,富氮杂环化合物如三唑、四唑类为配体的配合物的合成、热行为以及性能的研究情况,同时简要地从分子或原子结构描述了一些其他多氮含能配体如肼、肼基甲酸甲酯等所形成的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以及热分解行为,并对含能配合物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配合物 合成 热分解 碳酰肼 富氮杂环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DNI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2
作者 刘慧君 曹端林 +1 位作者 李永祥 王建龙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69-272,共4页
综述了高能不敏感单质炸药———2,4-二硝基咪唑的两种合成方法:2-硝基咪唑硝化法、1,4-二硝基咪唑(1,4-DNI)的热重排法;详细介绍了其热分解性能、晶体结构特征、爆炸性能、摩擦感度、撞击感度等方面的性能;简述了其在合成和含能材料方... 综述了高能不敏感单质炸药———2,4-二硝基咪唑的两种合成方法:2-硝基咪唑硝化法、1,4-二硝基咪唑(1,4-DNI)的热重排法;详细介绍了其热分解性能、晶体结构特征、爆炸性能、摩擦感度、撞击感度等方面的性能;简述了其在合成和含能材料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含能材料 2 4-硝基咪唑(2 4-DNI) 合成方法 不敏感单质炸药 综述 研究进展 硝基咪唑 爆炸性能 单质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状骨架含能化合物构建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静 张俊林 +2 位作者 丁黎 毕福强 王伯周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08-716,I0005,共10页
笼状结构因其高对称性、高环张力和致密的堆积密度成为理想的含能化合物骨架,是含能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综述了以单质型含能化合物和金属络合物型含能化合物分类的已报道的笼状骨架含能化合物。其中,笼状骨架的单质含能化合物重点归纳... 笼状结构因其高对称性、高环张力和致密的堆积密度成为理想的含能化合物骨架,是含能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综述了以单质型含能化合物和金属络合物型含能化合物分类的已报道的笼状骨架含能化合物。其中,笼状骨架的单质含能化合物重点归纳了立方烷、伍兹烷、金刚烷等体系,典型化合物八硝基立方烷和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已成为能量水平最高的单质含能化合物;笼状骨架的金属络合物型含能化合物重点介绍具有三维网络笼状空间的结构,该类化合物通过紧凑的排列方式形成了致密的网络结构,利用包裹方式将其它组分融入笼状结构中。指出,笼状骨架的单质含能化合物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应以解决制备路线过长,成本过高的问题,为应用研究提供基础;笼状骨架的金属络合物型含能化合物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种类较少是主要问题,但该类化合物普遍制备简易,成本较低且能量水平较高,应作为笼状骨架含能化合物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状骨架含能化合物 环张力 致密 合成 含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腈类高能量密度化合物研究VI. 环磷腈化合物及其在含能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郑慧慧 张建国 +2 位作者 张同来 杨利 冯丽娜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58-761,共4页
对近年来国内外环磷腈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含能材料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六氯代环三磷腈、八氯代环四磷腈及其取代物的结构、性质及应用。对以环三磷腈和环四磷腈为母体,氨基、硝基、叠氮基等为取代基形成的化合物在实... 对近年来国内外环磷腈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含能材料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六氯代环三磷腈、八氯代环四磷腈及其取代物的结构、性质及应用。对以环三磷腈和环四磷腈为母体,氨基、硝基、叠氮基等为取代基形成的化合物在实验和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展望了其在含能材料及相关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 环磷腈化合物 含能材料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嗪类高氮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5
15
作者 何冬梅 程广斌 吕春绪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1,共4页
以硝酸胍、水合肼、乙酰丙酮为起始原料制得3,6-对(3,5-二甲基吡唑)-1,2,4,5-四嗪(BT);以BT为前躯体,经亲核取代得到几种1,2,4,5-四嗪类高氮含能化合物,包括3-肼基-6-(3,5-二甲基吡唑)-1,2,4,5-四嗪(HDM PT)、3-叠氮基-6-(3,5-二甲基吡... 以硝酸胍、水合肼、乙酰丙酮为起始原料制得3,6-对(3,5-二甲基吡唑)-1,2,4,5-四嗪(BT);以BT为前躯体,经亲核取代得到几种1,2,4,5-四嗪类高氮含能化合物,包括3-肼基-6-(3,5-二甲基吡唑)-1,2,4,5-四嗪(HDM PT)、3-叠氮基-6-(3,5-二甲基吡唑)-1,2,4,5-四嗪(IADM PT)、3,6-二肼基-1,2,4,5-四嗪(DHT)、3,6-二叠氮基-1,2,4,5-四嗪(D IAT)、3,6-二胍基-1,2,4,5-四嗪(DGTZ)。采用红外、质谱、核磁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高氮含能化合物 四嗪 含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唑类富氮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杜志明 张英豪 +1 位作者 韩志跃 姚谦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1-557,共7页
含能材料的研究已进入富氮化合物阶段.在富氮化合物的母体结构中,三唑母体含氮量较高,且三唑分子结构中存在较多的氮氢元素,使得分子内及分子间易形成氢键,提高了化合物的稳定性.论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氨基三唑、硝基三唑、叠氮三唑... 含能材料的研究已进入富氮化合物阶段.在富氮化合物的母体结构中,三唑母体含氮量较高,且三唑分子结构中存在较多的氮氢元素,使得分子内及分子间易形成氢键,提高了化合物的稳定性.论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氨基三唑、硝基三唑、叠氮三唑和偶联三唑的合成、表征以及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三唑含能化合物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做了期许和展望,提出在理论探讨、简易合成路线和新结构的三唑化合物3个方面是今后研究的方向.这对三唑类化合物在含能材料领域的推广和应用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 富氮化合物 含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单质炸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冰 朱自强 +4 位作者 李瑞 王军 谯志强 杨光成 聂福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7-10,17,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微纳米单质炸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以黑索今(RDX)、奥克托今(HMX)、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三氨基三硝基苯(TATB)、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六硝基茋(HNS)、3-硝基-1,2,4-三唑-5-酮(NTO)单质炸药为主线,... 综述了近年来微纳米单质炸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以黑索今(RDX)、奥克托今(HMX)、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三氨基三硝基苯(TATB)、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六硝基茋(HNS)、3-硝基-1,2,4-三唑-5-酮(NTO)单质炸药为主线,介绍了微纳米单质炸药的制备方法、形成机理和性能研究。探讨了制备微纳米单质炸药的关键问题,最后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微纳米单质炸药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单质炸药 微纳米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二硝基-3,3′-偶氮基-1-氢-1,2,4-三唑(DNAT)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朝阳 曹一林 +1 位作者 孙忠祥 何金选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1-503,520,共4页
以3,5-二氨基-1,2,4-三唑为原料,经过重氮化、选择性还原、酸性氧化3步,合成出目标化合物5,5′-二硝基-3,3′-偶氮基-1-氢-1,2,4三唑(DNAT),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质谱分析进行了结构鉴定,并进行了DSC-TGA、燃烧性能分析、感度测试... 以3,5-二氨基-1,2,4-三唑为原料,经过重氮化、选择性还原、酸性氧化3步,合成出目标化合物5,5′-二硝基-3,3′-偶氮基-1-氢-1,2,4三唑(DNAT),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质谱分析进行了结构鉴定,并进行了DSC-TGA、燃烧性能分析、感度测试等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5,5′-二硝基-3,3′-偶氮基-1-氢-1,2,4-三唑(DNAT)化合物具有密度高(1.88 g/cm3)、正的生成焓(446.448 kJ/mol)、热稳定性能好的特点,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高氮含能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高氮化合物 三唑 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机阴离子的含能离子盐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黄海丰 周智明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0,共10页
从合成与性能方面概述了包括基于咪唑、吡唑、三唑、四唑、三嗪和四嗪类阴离子、硝基苯类阴离子和非芳香硝基有机阴离子的含能离子盐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含能离子盐在推进剂及熔铸炸药用TNT替代物方面的研究进展。附参考文献101篇。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含能离子盐 杂环化合物 含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量密度叠氮硝胺添加剂 被引量:2
20
作者 欧育湘 陈博仁 +1 位作者 阎红 董树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21-128,共8页
通过对硝仿系硝胺进行结构改性,往其中引入一个叠氮甲基,以代替三硝基甲基中的一个硝基,合成了三个新的带偕二硝基的叠氮硝胺,它们具有密度大(1.7—1.8g/cm3)、氮含量高(质量分数约40%)、氧平衡较好(质量分数-... 通过对硝仿系硝胺进行结构改性,往其中引入一个叠氮甲基,以代替三硝基甲基中的一个硝基,合成了三个新的带偕二硝基的叠氮硝胺,它们具有密度大(1.7—1.8g/cm3)、氮含量高(质量分数约40%)、氧平衡较好(质量分数-23%—-35%)、标准摩尔生成焓高(约500kJ/mol)及热安定性较好(热分解温度接近或高于200℃)等特点,可望作为高能量密度材料的含能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叠氮化合物 添加剂 叠氮硝胺 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