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MOS传感器紫外敏化膜层的厚度优化及其光电性能测试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琼 马守宝 +3 位作者 钱晓晨 阮俊 卢忠荣 陶春先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5-230,共6页
采用真空热阻蒸方式在CMOS图像传感器感光面上镀制不同厚度性比价高的Lumogen薄膜.研究发现不同Lumogen薄膜厚度的CMOS传感器的暗电流噪声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真空热蒸发方式对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本身未造成热损伤;光响应非均匀... 采用真空热阻蒸方式在CMOS图像传感器感光面上镀制不同厚度性比价高的Lumogen薄膜.研究发现不同Lumogen薄膜厚度的CMOS传感器的暗电流噪声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真空热蒸发方式对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本身未造成热损伤;光响应非均匀度随膜厚增加而增大;动态范围却随膜厚增加而减小;量子效率随膜厚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同时,研究发现敏化膜层最佳厚度为389nm,此时CMOS传感器的量子效率提高了10%,且光响应非均匀度,动态范围均在相对较好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 薄膜技术 紫外敏化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 荧光材料 量子效率 动态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与CMOS像素传感器γ射线电离辐射响应特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徐守龙 邹树梁 +2 位作者 黄有骏 郭赞 匡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5-822,共8页
为了研究CCD与CMOS像素传感器对γ射线电离辐射的响应差异,对比研究了4类像素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和辐射响应特性。通过辐射实验,对各传感器在不同辐射水平条件下的光子响应事件分布、平均灰度值以及典型光子响应事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 为了研究CCD与CMOS像素传感器对γ射线电离辐射的响应差异,对比研究了4类像素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和辐射响应特性。通过辐射实验,对各传感器在不同辐射水平条件下的光子响应事件分布、平均灰度值以及典型光子响应事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光子响应程度均与辐射剂量率相关;CCD像素传感器的沟道传输方式使每列像元间的辐射响应更容易相互干扰;平均灰度值随剂量率的增大存在明显的梯度,各积分周期内输出信号灰度值围绕均值上下波动,CCD像素传感器输出信号灰度浮动范围较小;CMOS像素传感器各像元对光子的响应更加明显,CCD像素传感器各像元的响应信号易与相邻像元发生串扰;各类像素传感器典型辐射响应事件区域中发生光子响应的像元数量随剂量率的增大而增多,响应事件并非单个光子的行为,而是反映了多个光子在区域内同时沉积能量的过程。本研究为开发像素传感器的γ射线辐射探测技术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电荷耦合元件 像素传感器 光子电离辐射 辐射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源温度标签中的超低功耗CMOS温度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冯鹏 邓元明 +5 位作者 伯林 刘力源 于双铭 李贵柯 王开友 吴南健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72-578,602,共8页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无源超高频(UHF)温度标签的超低功耗CMOS温度传感器电路。该电路利用衬底pnp晶体管产生随温度变化的电压信号,同时采用了逐次逼近寄存器(SAR)转换和Σ-Δ调制相结合的模拟数字转换方式。为了降低电源电压波动以及...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无源超高频(UHF)温度标签的超低功耗CMOS温度传感器电路。该电路利用衬底pnp晶体管产生随温度变化的电压信号,同时采用了逐次逼近寄存器(SAR)转换和Σ-Δ调制相结合的模拟数字转换方式。为了降低电源电压波动以及采样电容电荷泄漏对传感器测温精度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具有漏电保护机制的采样电路。基于0.18μm CMOS工艺设计实现了该传感器的电路和版图,其中版图面积为550μm×450μm,并利用Cadence Spectre仿真工具对电路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40~125℃,传感器的系统误差为-1.4~2.0℃,测温分辨率达到0.02℃;在1.2~2.6 V电源电压内,传感器输出温度波动小于0.3℃;在1.2 V电源电压下传感器电路(不含控制逻辑及数字滤波器)的功耗仅为2.4μ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 温度传感器 超低功耗 无源 温度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S图像传感器在太阳磁场观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段帷 宋谦 +5 位作者 白先勇 郭晶晶 冯志伟 邓元勇 林佳本 张建立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52,共10页
磁场是太阳物理的第1观测量,当前太阳磁场观测研究正迈向大视场、高时空分辨率、高偏振测量精度以及空间观测的时代.中国首颗太阳观测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也配置了具有高时空分辨率、高磁场灵敏度的全日面矢量磁像仪(FMG)载... 磁场是太阳物理的第1观测量,当前太阳磁场观测研究正迈向大视场、高时空分辨率、高偏振测量精度以及空间观测的时代.中国首颗太阳观测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也配置了具有高时空分辨率、高磁场灵敏度的全日面矢量磁像仪(FMG)载荷,针对FMG载荷的需求,讨论了大面阵、高帧频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图像传感器应用于太阳磁场观测的可行性.首先,基于滤光器型太阳磁像仪观测的原理,比较分析了目前CMOS图像传感器(可用的或是可选的两种快门模式)的特点,指出全局快门类型更适合FMG;其次搭建了CMOS传感器实验室测试系统,测量了CMOS图像传感器的像素增益及其分布规律;最后在怀柔太阳观测基地的全日面太阳望远镜上开展了实测验证,获得预期成果.在这些研究基础上,形成了FMG载荷探测器选型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探测器 太阳:磁场 cmos图像传感器 全局快门 有效载荷:FMG 滤光器型太阳磁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成像与识别CMOS图像传感器技术 被引量:6
5
作者 徐江涛 程思璐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5-110,共16页
近年来,高性能智能化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作为视觉信息获取的核心部件,日益成为国家重大科技研究项目(如载人航天、大飞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航天与空间探测领域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三维集成的图像传感器芯片架构为构建智能化成像... 近年来,高性能智能化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作为视觉信息获取的核心部件,日益成为国家重大科技研究项目(如载人航天、大飞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航天与空间探测领域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三维集成的图像传感器芯片架构为构建智能化成像系统奠定了基础,模拟生物视觉感知机理的智能仿生图像传感器有效解决了分辨率和帧频不断提高的需求带来的感知与处理能力的挑战,同时还具有大动态范围、低数据冗余和低功耗等优势。文章在分析了智能化成像机理的基础上,调研了国际上多种仿生CMOS图像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智能化成像与识别的关键技术,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为抢占智能化CMOS图像传感器技术的制高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 智能化成像 生物视觉 三维堆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耗全数字电容式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 被引量:23
6
作者 邓芳明 何怡刚 +2 位作者 张朝龙 冯伟 吴可汗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94-998,共5页
电容式传感器被广泛地应用在集成传感器的设计中。近年来,随着无线传感器与射频识别技术的迅速发展,低功耗传感器及其接口电路设计成为热点。低功耗接口电路设计中往往采用低的电源电压,然而当器件工艺进入纳米时代后,低的电源电压使得... 电容式传感器被广泛地应用在集成传感器的设计中。近年来,随着无线传感器与射频识别技术的迅速发展,低功耗传感器及其接口电路设计成为热点。低功耗接口电路设计中往往采用低的电源电压,然而当器件工艺进入纳米时代后,低的电源电压使得在电压幅度域处理传感器信号的传统接口电路设计所允许的电压范围进一步降低。针对这种挑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全数字电容式传感器接口电路。该设计基于锁相环原理,将传感器信号处理转移到频率域,因此该设计可以采用全数字结构。设计的接口电路结合湿度传感器,采用中芯国际0.18μm CMOS工艺流片,后期测试结果显示,该接口电路在芯片面积、线性度及功耗上获得了优异性能。尤其是在0.5 V电源电压下,整个接口电路只消耗了1.05μW功率,相比传统传感器接口电路功耗性能获得了极大提升,此设计确实为低功耗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传感器 全数字接口电路 锁相环 cmos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昼夜视觉的微光CIS 被引量:2
7
作者 潘京生 郭一亮 +4 位作者 顾燕 李燕红 孙建宁 张勤东 苏德坦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1-187,共7页
CMOS图像传感器(CIS)相比于CCD图像传感器具有可集成更多功能和集成度以及更小的系统尺寸、重量和功耗及成本(SWa P-C)的优势,CIS技术的最新进步,特别在低读出噪声和高灵敏度的突破,使其不仅达到了相当于CCD图像传感器的图像性能,同时... CMOS图像传感器(CIS)相比于CCD图像传感器具有可集成更多功能和集成度以及更小的系统尺寸、重量和功耗及成本(SWa P-C)的优势,CIS技术的最新进步,特别在低读出噪声和高灵敏度的突破,使其不仅达到了相当于CCD图像传感器的图像性能,同时也将其微光使用限定推进到了微光条件,介绍了一种高灵敏度低噪声大动态范围的微光CIS组件,具备从白天到多云残月夜晚的实时单色成像能力,可作为一种在微光成像性能和SWa P-C优选的可见光近红外(VIS-NIR)昼夜成像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夜视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有源像素传感器 cmos图像传感器 微光cmos图像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通门传感器接口ASIC设计(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董长春 陈伟平 周治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51-1655,共5页
基于磁通门传感器的二次谐波选择法原理,采用0.6μm,N-well标准模拟CMOS工艺,设计并实现了磁通门传感器专用集成电路接口(ASIC)。这种集成磁通门接口电路能够减小传统分立元件接口电路的体积,降低系统能耗,满足航天、军事等领域的微型... 基于磁通门传感器的二次谐波选择法原理,采用0.6μm,N-well标准模拟CMOS工艺,设计并实现了磁通门传感器专用集成电路接口(ASIC)。这种集成磁通门接口电路能够减小传统分立元件接口电路的体积,降低系统能耗,满足航天、军事等领域的微型化、低功耗需求。在分析磁通门传感器结构和特点的基础上,完成了激励电路及检测电路的设计,芯片面积为2.0mm×2.0mm,并采用HSPICE对电路各部分功能及其指标进行验证。对与微型磁通门探头集成的电路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测量范围为±90μT时,灵敏度可达16.5mV/μT;在5V电源电压下,其功耗为35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通门传感器 专用接口电路 cm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彩色CIS数据接口的低功耗编码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毅 杨银堂 文博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8-573,共6页
为有效降低彩色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数据输出接口的动态功耗,对输出接口信号的活动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同色像素信号高六位相关性高、活动性低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编码方法.该方法通过比较当前与前一同色像素信号,决定是... 为有效降低彩色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数据输出接口的动态功耗,对输出接口信号的活动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同色像素信号高六位相关性高、活动性低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编码方法.该方法通过比较当前与前一同色像素信号,决定是否保持当前接口信号的高六位,从而显著降低接口信号的活动性.仿真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接口的动态功耗降低了2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图像传感器 数据接口 总线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裂缝自动识别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段中兴 周建 +1 位作者 陈胜 裴可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6年第10期60-62,66,共4页
在室内环境下,利用混泥土试验模块,设计一种基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感器件的装置来进行隧道裂缝自动识别试验。将裂缝图像灰度值分布作为衡量自动识别的重要指标,分析有效像素、检测距离、光照强度等因素对自动检测性能的影... 在室内环境下,利用混泥土试验模块,设计一种基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感器件的装置来进行隧道裂缝自动识别试验。将裂缝图像灰度值分布作为衡量自动识别的重要指标,分析有效像素、检测距离、光照强度等因素对自动检测性能的影响。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有效像素和检测距离对图像分布的特征影响不大;有效像素增大,检测距离减小,相应的检测性能增加;光照强度不仅对裂缝图像灰度分布特征影响大,对自动检测性能也有显著的影响,光照强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裂缝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 自动识别 检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频闪自动检测算法的实现及对比分析研究
11
作者 陈孟儒 张宇弘 《机电工程》 CAS 2008年第11期16-19,共4页
为解决交流光源给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电子产品中的基于电子滚动快门的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传感器带来的频闪问题,提出了频闪自动检测的改进方案及新方案。阐述了三种频闪自动检测的算法(分别是:频率分量提取方式,幅度... 为解决交流光源给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电子产品中的基于电子滚动快门的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传感器带来的频闪问题,提出了频闪自动检测的改进方案及新方案。阐述了三种频闪自动检测的算法(分别是:频率分量提取方式,幅度调制解调方式,Harr小波方式)及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实现,并对三种方案在性能及实现代价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Harr小波方式在性能及代价上相对其他两种方法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闪自动检测 电子滚动快门 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图像传感器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ain induced changes in performance of strained-Si/strained-Si1-yGey/relaxed-Si1-xGex MOSFETs and circuits for digital applications
12
作者 Kumar Subindu Kumari Amrita Das Mukul K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233-1244,共12页
Growing a silicon(Si) layer on top of stacked Si-germanium(Ge) compressive layer can introduce a tensile strain on the former, resulting in superior device characteristics. Such a structure can be used for high perfor... Growing a silicon(Si) layer on top of stacked Si-germanium(Ge) compressive layer can introduce a tensile strain on the former, resulting in superior device characteristics. Such a structure can be used for high performance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 circuits. Down scaling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MOSFETs) into the deep submicron/nanometer regime forces the source(S) and drain(D) series resistance to become comparable with the channel resistance and thus it cannot be neglected. Owing to the persisting technological importance of strained Si devices, in this work, we propose a multi-iterative technique for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strained-Si/strained-Si_(1-y)Ge_y/relaxed-Si_(1-x)Ge_x MOSFETs and its related circuits in the presence of S/D series resistance, 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simulator that can faithfully plo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vice and related digital circuits. The impact of strain on device/circuit performance is also investigated with emphasis on metal gate and high-k dielectric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cmos) HIGH-K dielectric material inverter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MOSFETs) SiGe series resistance str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