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oMFA方法建立预测35种苯砜基羧酸酯衍生物对发光菌急性毒性的构效关系模型
1
作者 冯惠 于洪锋 冯长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9-295,共7页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建立35种苯砜基羧酸酯衍生物对发光菌急性毒性(-lgEC_(50))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训练集中30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12个化合物(含模板分子1及新设计的6个分子)作为模型验证。已建立的...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建立35种苯砜基羧酸酯衍生物对发光菌急性毒性(-lgEC_(50))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训练集中30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12个化合物(含模板分子1及新设计的6个分子)作为模型验证。已建立的3D-QSAR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_(cv)^(2))、非交叉验证系数(R^(2))分别为0.665、0.960,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该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贡献率依次为70.0%、30.0%,表明影响急性毒性(-lgEC_(50))的主要因素是取代基的疏水性和空间契合,其次是库仑力、氢键及配位。基于三维等势图,设计了6个对发光菌具有较高急性毒性的分子,有待生物学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砜基羧酸酯衍生物 发光菌 急性毒性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氮杂环类润滑油添加剂CoMFA-QSTR及CoMSIA-QSTR抗磨损性能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9
2
作者 刘登辉 杨奇 +4 位作者 王锐涛 王越 戴康 贺军波 高新蕾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1-429,共9页
依据摩擦学定量构效关系理论(QSTR),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这两种方法研究了含氮杂环类润滑油添加剂的抗磨损性能的摩擦学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TR),并建立了相应的3D-QSTR模型.结果表明:仅利... 依据摩擦学定量构效关系理论(QSTR),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这两种方法研究了含氮杂环类润滑油添加剂的抗磨损性能的摩擦学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TR),并建立了相应的3D-QSTR模型.结果表明:仅利用静电场构建CoMFA或CoMSIA模型时,模型预测能力最好,r^2,q^2均大于0.5.根据CoMFA或CoMSIA模型等高线图分析得出:分子静电场对含氮杂环类润滑油添加剂的抗磨损性能影响最大,在特定区域的引入带负电荷或带正电荷的基团将有助于抗磨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学定量构效关系 润滑油添加剂 抗磨损性能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芳烃对呆鲦鱼急性毒性的CoMFA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冯长君 杨伟华 沐来龙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2-645,650,共5页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研究硝基苯类化合物结构与呆鲦鱼的急性毒性的关系,考察了网格结构和探针原子对构效关系的影响。建立了它们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用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K原子为探针,并固定步长为0.2 nm),发现影响生物...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研究硝基苯类化合物结构与呆鲦鱼的急性毒性的关系,考察了网格结构和探针原子对构效关系的影响。建立了它们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用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K原子为探针,并固定步长为0.2 nm),发现影响生物毒性的立体场、静电场的贡献分别为0.480、0.520,该模型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平方q2为0.452,非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平方R2为0.951。在CoMFA基础上引入疏水参数lgKow,以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C l原子为探针,其立体场、静电场、疏水场的贡献分别为0.317,0.307,0.376。所得模型的q2=0.866,R2=0.994,并用该模型预测了标题化合物的急性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芳烃 呆鲦鱼 急性毒性 疏水性参数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芳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的CoMFA和HQSAR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兵 邹建卫 +3 位作者 郑柯文 刘海春 曾敏 俞庆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04-1210,共7页
用CoMFA和HQSAR两种QSAR方法研究了50个乙内酰脲类分子的定量构效关系.本研究从构象搜索所得的低能结构出发构建化合物分子的构象,建立CoMFA模型,并进行了全空间搜索.HQSAR本质上是一种二维的QSAR方法,与CoMFA方法相比,该方法在数据处... 用CoMFA和HQSAR两种QSAR方法研究了50个乙内酰脲类分子的定量构效关系.本研究从构象搜索所得的低能结构出发构建化合物分子的构象,建立CoMFA模型,并进行了全空间搜索.HQSAR本质上是一种二维的QSAR方法,与CoMFA方法相比,该方法在数据处理方面,比CoMFA方法快捷,并且可重复性好.两种方法均得到了较好分析结果,CoMFA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值为0.815,HQSAR的q2值为0.893.这些方程有力地说明了该类分子在(R,R)-N-3,5-dinitrobenzoyl-1,2-diamine型手性固定相上拆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今后类似拆分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芳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 comfa HQSAR 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 手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FA,CoMSIA,HQSAR方法研究四氢异喹啉衍生物的定量构效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相玉红 肖爱婧 张卓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8-93,共6页
应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法(CoMSIA)和全息定量构效关系法(HQSAR)对21种四氢异喹啉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分别考察了不同的叠合方法对场分析方法(CoMFA和CoMSIA)、不同场的组合方式... 应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法(CoMSIA)和全息定量构效关系法(HQSAR)对21种四氢异喹啉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分别考察了不同的叠合方法对场分析方法(CoMFA和CoMSIA)、不同场的组合方式对CoMSIA、不同的碎片参数对HQSAR模型构建的影响.根据CoMFA和CoMSIA模型的等值线图、HQSAR模型的原子贡献图,提出了改进四氢异喹啉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选择性的方法,为合成新型药物分子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异喹啉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场分析法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法 全息定量构效关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omer CoMFA方法对芳基硫代吲哚衍生物的分子建模与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仝建波 吴鲁阳 +2 位作者 曹旭 雷珊 马养民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1-545,共5页
采用Topomer CoMFA方法对30个芳基硫代吲哚衍生物进行三维定量关系研究,建立了3D-QSAR模型,所得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外部验证的复相关系数Qext2分别为0.562,0.878,0.985,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 采用Topomer CoMFA方法对30个芳基硫代吲哚衍生物进行三维定量关系研究,建立了3D-QSAR模型,所得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外部验证的复相关系数Qext2分别为0.562,0.878,0.985,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Topomer CoMFA模型等势面提供的立体场与静电场可视化图像,直观的揭示了这一系列化合物中不同取代基结构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运用这些信息进行分子设计,在理论上获得了5个具有较高活性的新化合物,该QSAR的实验结果可为合成新药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位体比较分子场分析 芳基硫代吲哚衍生物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FA方法用于α-氧代环十二烷基磺酰胺的QSAR研究
7
作者 谢桂荣 汪晓平 +2 位作者 王道全 苏阳 周家驹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7-24,共8页
本文将比较分子场分析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方法 ,即 Co MFA方法用于 α-氧代环十二烷基磺酰胺 QSAR研究 ,建立了较好的模型。根据模型的立体场和静电场要求设计了一批化合物 ,其中多数化合物预报的杀菌活性较高 ,... 本文将比较分子场分析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方法 ,即 Co MFA方法用于 α-氧代环十二烷基磺酰胺 QSAR研究 ,建立了较好的模型。根据模型的立体场和静电场要求设计了一批化合物 ,其中多数化合物预报的杀菌活性较高 ,为进一步合成和筛选该类化合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SAR研究 α-氧代环十二烷基磺酰胺 杀菌活性 比较分子场分析 comfa方法 构效方法 构效关系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氯联苯生物富集因子的CoMFA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冯惠 何红梅 +1 位作者 陈艳 冯长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64,共4页
文章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研究了31种多氯联苯在鱼体内生物富集因子(lg BCF)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根据配体的原子契合叠合,获得具有统计显著性的训练集(含26个化合物) CoMFA模型。此3D-QSAR模型的主成分数为4,交叉验... 文章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研究了31种多氯联苯在鱼体内生物富集因子(lg BCF)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根据配体的原子契合叠合,获得具有统计显著性的训练集(含26个化合物) CoMFA模型。此3D-QSAR模型的主成分数为4,交叉验证系数Q2值为0.595,非交叉验证系数R2值为0.901,F检验值为47.551。不仅表现出显著的统计质量,而且还表现出令人满意的预测能力。该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贡献率依次为45.1%、54.9%。基于CoMFA等高线图,多氯联苯的lg BCF主要取决于氯原子在苯环上的位置,其次才与氯原子数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生物富集因子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吩并嘧啶衍生物抗胃癌活性的CoMFA模型与分子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唐自强 冯惠 冯长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40,共6页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建立25种噻吩并嘧啶衍生物抗胃癌活性(pM)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训练集中20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6个化合物(含模板分子)作为模型验证.已建立的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_(cv)^(2))...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建立25种噻吩并嘧啶衍生物抗胃癌活性(pM)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训练集中20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6个化合物(含模板分子)作为模型验证.已建立的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_(cv)^(2))、非交叉验证系数(R^(2))分别为0.369、0.831,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该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贡献率依次为40.9%、59.1%,表明影响抗胃癌活性(pM)的主要因素是取代基的库仑力、氢键及配位,其次是取代基的疏水性和空间位阻.基于此研究结果,设计了4个具有较高抗胃癌活性的新化合物,有待医学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吩并嘧啶衍生物 抗胃癌活性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芳烃对梨形四膜虫急性毒性的CoMFA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自强 冯长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7-332,共6页
研究45种硝基芳烃对梨形四膜虫急性毒性的半数生长抑制浓度负对数值(pIC 50)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建立训练集的3D-QSAR模型,其判定系数(R 2)为0.932,交叉验证系数(Q 2)为0.738,表明模型具有... 研究45种硝基芳烃对梨形四膜虫急性毒性的半数生长抑制浓度负对数值(pIC 50)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建立训练集的3D-QSAR模型,其判定系数(R 2)为0.932,交叉验证系数(Q 2)为0.738,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该模型的立体场和静电场对pIC 50值的贡献率依次为39.0%和61.0%。基于CoMFA等势图,揭示了2,3位上键合负电基团是影响硝基芳烃对梨形四膜虫急性毒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芳烃 梨形四膜虫 急性毒性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啶并嘧啶衍生物抗乳腺癌活性的CoMFA模型 被引量:5
11
作者 冯惠 石春玲 冯长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85-1389,共5页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建立25种吡啶并嘧啶衍生物抗乳腺癌活性(pIC)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训练集中20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6个化合物(含模板分子)作为模型验证。已建立的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cv^2)...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建立25种吡啶并嘧啶衍生物抗乳腺癌活性(pIC)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训练集中20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6个化合物(含模板分子)作为模型验证。已建立的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cv^2)、非交叉验证系数(R^2)分别为0.467、0.891,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该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对pIC的贡献率依次为40.8%、59.2%。基于此研究结果,设计了4个具有较高抗乳腺癌活性的新化合物,有待医学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并嘧啶衍生物 抗乳腺癌活性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FA研究培氟沙星均三唑硫醚衍生物抗增殖活性与分子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惠 秦正龙 +1 位作者 李靖 冯长君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52,共5页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建立24种培氟沙星均三唑硫醚衍生物对小鼠白血病细胞(L1210)抗增殖活性(pIC)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训练集中20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8个化合物(含模板分子22及新设计的3个分子)作为...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建立24种培氟沙星均三唑硫醚衍生物对小鼠白血病细胞(L1210)抗增殖活性(pIC)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训练集中20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8个化合物(含模板分子22及新设计的3个分子)作为模型验证。已建立的3D-QSAR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cv2)、非交叉验证系数(R2)分别为0.659和0.926,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该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贡献率依次为72.8%及27.2%,表明影响抗增殖活性(pIC)的主要因素是在苯环的4-位上引入小体积的负电性基团。基于三维等势图,设计了3个具有较高抗增殖活性的分子,有待医学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氟沙星均三唑硫醚衍生物 小鼠白血病细胞 抗增殖活性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嘧啶衍生物抗癌活性的CoMFA研究与分子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惠 冯长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60-1764,共5页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研究21种取代嘧啶衍生物对乳腺癌抑制活性(S_M)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训练集中18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8个化合物(含17号模板分子和新设计4个分子)作为模型验证。所建CoMFA模型的交...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研究21种取代嘧啶衍生物对乳腺癌抑制活性(S_M)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训练集中18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8个化合物(含17号模板分子和新设计4个分子)作为模型验证。所建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_(cv)^(2))、非交叉验证系数(R^(2))分别为0.525、0.974,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该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贡献率依次为69.9%、30.1%,表明影响抗乳腺癌活性(S_(M))的主要因素是取代基的疏水性和空间位阻,其次是取代基的库仑力、氢键及配位作用。基于此研究结果,设计了4个具有较高抗乳腺癌活性的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嘧啶衍生物 抗乳腺癌活性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三维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嘧啶苯磺酰脲衍生物除草活性的CoMFA模型
14
作者 冯惠 石春玲 +1 位作者 李靖 冯长君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5-69,75,共6页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研究24种嘧啶苯磺酰脲衍生物(Pyrimidinyl benzene sulfonylurea derivatives)除草活性(pIC50)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根据配体的原子契合叠合,获得具有统计显著性的训练集(含20个化合物)CoMFA模型...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研究24种嘧啶苯磺酰脲衍生物(Pyrimidinyl benzene sulfonylurea derivatives)除草活性(pIC50)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根据配体的原子契合叠合,获得具有统计显著性的训练集(含20个化合物)CoMFA模型。此3D-QSAR模型的主成分数为4,交叉验证系数(Q2)值为0.703,非交叉验证系数(R2)值为0.968,F检验值为114.614,统计质量和预测能力令人满意。该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贡献率依次为79.1%和20.9%。基于CoMFA等高线图,在苯环的2-位上引入体积较大的负电性基团,有利于提高嘧啶苯磺酰脲衍生物除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嘧啶苯磺酰脲衍生物 除草活性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oMFA方法和CoMSIA方法研究儿茶酚转甲基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15
作者 艾纯芝 杨凌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172-1172,共1页
AIM: Inhibitors of 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 (COMT) have always been administered to improve the bioavailability of L-Dopa in the treatment of Parkinson disease (PD). A new three-dimensional quantitative structure-... AIM: Inhibitors of 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 (COMT) have always been administered to improve the bioavailability of L-Dopa in the treatment of Parkinson disease (PD). A new three-dimensional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3D-QSAR) analysis is performed to correlate the molecular fields with percent inhibition values. METHODS: Three predictive models were derived based on 36 previously reported COMT inhibitors employing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CoMFA) and comparative molecular similarity indices analysis (CoMSIA) methodologies. RESULTS: The CoMFA model and CoMSIA model with steric and electrostatic field yielded cross-validated rcv2 0.585 and 0.528 respectively, whereas the conventional rncv2 were 0.979 and 0.891. The CoMSIA model with hydrophobic field exhibited rcv2 0.544 and rncv2 0.930. CONCLUSION: The derived models from CoMFA and CoMSIA all exhibit good prediction for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validations. The individual inspection of 3D contours generated from these models helps in understanding the possible region for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of molecules to improve the inhibitory bioactivity. The 3D-QSAR models may be useful in designing and predicting novel COMT inhibi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fa方法 CoMSIA方法 儿茶酚转甲基酶抑制剂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磺酰脲类化合物除草活性的3D-QSAR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宝雷 马宁 +3 位作者 王建国 马翼 李正名 李永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7-581,共5页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方法对所合成的新磺酰脲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3D-QSAR分析.两种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对化合物的除草活性预测能力均较好,所得三维等值线图为合成高活性的化合...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方法对所合成的新磺酰脲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3D-QSAR分析.两种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对化合物的除草活性预测能力均较好,所得三维等值线图为合成高活性的化合物能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酰脲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与大鼠GABA受体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及其3D-QSAR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任天瑞 沈斌 +2 位作者 裴剑锋 汪永生 向文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46-549,共4页
采用 DISCOtech方法 ,用 7个大鼠 γ-氨基丁酸 (GABA) A 受体抑制剂和 1 1个家蝇 GABAA 受体抑制剂分别建立了其药效团模型 ;用 Co MFA方法建立了 2 2个大鼠 GABAA 受体抑制剂和 2 9个家蝇 GABAA 受体抑制剂的 3 D-QSAR模型 ,模型的交... 采用 DISCOtech方法 ,用 7个大鼠 γ-氨基丁酸 (GABA) A 受体抑制剂和 1 1个家蝇 GABAA 受体抑制剂分别建立了其药效团模型 ;用 Co MFA方法建立了 2 2个大鼠 GABAA 受体抑制剂和 2 9个家蝇 GABAA 受体抑制剂的 3 D-QSAR模型 ,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 2 6和 0 .679,验证了药效团模型的合理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A受体 药效团模型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呋喃类N-肉豆蔻酰基转移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杰 盛春泉 +6 位作者 张珉 宋云龙 陈军 余建鑫 姚建忠 缪震元 张万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7-291,共5页
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系统地研究了40个苯并呋喃类N-肉豆蔻酰基转移酶(NMT)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在CoMFA研究中,考察了网格点步长对模型统计结果的影响.在CoMSIA研究中,研究了各种分... 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系统地研究了40个苯并呋喃类N-肉豆蔻酰基转移酶(NMT)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在CoMFA研究中,考察了网格点步长对模型统计结果的影响.在CoMSIA研究中,研究了各种分子场组合、网格点步长和衰减因子对模型统计结果的影响,发现立体场、静电场、疏水场和氢键受体场的组合可得到最佳模型.所建立的CoMFA和CoMSIA模型的交叉相关系数q2值分别为0.759和0.730,均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利用CoMFA和CoMSIA模型的三维等值线图直观地解释了化合物的构效关系,阐明了化合物结构中苯并呋喃环上各位置取代基对抑酶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结构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呋喃 NMT抑制剂 抗真菌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 比较分子相似 性指数分析(CoMS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的6-萘甲基取代HEPT类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何严萍 胡海荣 +3 位作者 许辽萨 孟歌 范康年 陈芬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4-258,共5页
采用分子对接方法得到了一系列 6-萘甲基取代 HEPT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分子与 HIV-1逆转录酶复合物模型 ,从中抽取出抑制剂分子的活性构象 ,进一步应用 Co MFA和 Co MSIA方法建立了具有较好预测能力的 3 D-QSAR模型 ,深入探讨了这些化合物... 采用分子对接方法得到了一系列 6-萘甲基取代 HEPT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分子与 HIV-1逆转录酶复合物模型 ,从中抽取出抑制剂分子的活性构象 ,进一步应用 Co MFA和 Co MSIA方法建立了具有较好预测能力的 3 D-QSAR模型 ,深入探讨了这些化合物的定量构效关系 ,为进一步的药物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 ,以化合物 1 3及其相应的 β异构体 2 4为代表 ,结合量子化学从头算分子轨道理论方法考察了它们的前线轨道 ,为阐明 α和 β系列化合物的活性差异提供了理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词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 HEPT类似物 分子对接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 比较分子相似因 子分析(CoMSIA) 量子化学从头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A_A五种亚型受体与BZ配基的3D-QSAR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陆爱军 刘冰 +1 位作者 刘海波 周家驹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8-493,共6页
GABAA受体是中枢神经系统内重要的抑制性受体,有广泛的神经生理活性.由于镇静/抗惊厥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得其中苯并二氮杂作用位点尤为重要.我们用比较分子场法(CoMFA)对一系列咪唑苯并二氮杂类化合物(BZ)与五种重组受体亚型的... GABAA受体是中枢神经系统内重要的抑制性受体,有广泛的神经生理活性.由于镇静/抗惊厥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得其中苯并二氮杂作用位点尤为重要.我们用比较分子场法(CoMFA)对一系列咪唑苯并二氮杂类化合物(BZ)与五种重组受体亚型的亲和力进行了结构活性关系研究,得到的一组模型都有较高的交叉验证系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非交叉验证的一组PLS模型.用该组模型对随机选择的6个化合物组成的测试集进行了预测,都得到了相当满意的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一组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本研究对于设计高亲和力的BZ受体的配基和研究GABAA受体的模型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A 中枢神经系统 抑制性 受体 神经生理活性 抗惊厥药物 咪唑苯并二氮杂 比较分子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