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技术路线及针对性地震波成像处理方法技术
1
作者 王华忠 曾同生 +2 位作者 吴成梁 许荣伟 项健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432,共17页
以塔里木盆地塔河和顺北等探区为代表的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许多突破,在7000 m以深的深层和超深层层系钻遇高产油气藏。但关于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的关键技术还有待开展系统的研究和总结。虽然中浅层和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的目标本质... 以塔里木盆地塔河和顺北等探区为代表的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许多突破,在7000 m以深的深层和超深层层系钻遇高产油气藏。但关于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的关键技术还有待开展系统的研究和总结。虽然中浅层和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的目标本质上都是优质油气藏,但是在深层超深层油气藏勘探中,波与介质相互作用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因而,首先需要变革地震激发、接收及炮检排列方式。与此同时,关于深层超深层油气地震勘探的理念和方法都要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对来自地下介质中同一个反(散)射点不同炮检对的反(散)射地震子波的同相位叠加成为了深层超深层地震波成像的核心理念。首先,分析了深层超深层油气藏探测物理机制的变化,然后,分析这种物理机制的变化对地震数据采集技术提出的新挑战,并据此给出针对深层超深层油气藏探测的地震数据采集方法技术。针对地震数据预处理,提出了强噪声弱信号情形下的噪声压制方法技术;针对地震波成像处理,提出了关于中层、深层和超深层地质体成像所需的速度建模的方法技术体系。最后,以保真和高分辨率成像道集为中心,提出了叠前数据域与叠前成像域数据处理的等价性和针对深层超深层油气藏高精度地震波成像的合理方法技术组合,使成像结果尽可能满足深层超深层油气藏刻画与评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超深层油气地震勘探 波与介质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 保真和高分辨率成像道集 勘探地震介质系统的线性 同相位叠加 高精度速度建模技术路线 高精度地震波成像技术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入射角叠前密度反演在白云岩优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2
作者 叶泰然 李俊 +3 位作者 丁蔚楠 龙凡 杨建礼 刘春雨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3-1213,共11页
川西坳陷三叠系雷口坡组雷四上亚段发育潮坪相低渗致密白云岩储层,该套储层埋藏深(5600~5900 m)、厚度薄(相对地震分辨率)、纵向多层叠置、横向储层厚度和物性变化快、储层与围岩波阻抗差异小,白云岩优质储层预测难度大。研究区测井数... 川西坳陷三叠系雷口坡组雷四上亚段发育潮坪相低渗致密白云岩储层,该套储层埋藏深(5600~5900 m)、厚度薄(相对地震分辨率)、纵向多层叠置、横向储层厚度和物性变化快、储层与围岩波阻抗差异小,白云岩优质储层预测难度大。研究区测井数据的岩石物理分析结果表明,密度对该区优质储层最敏感。首先基于目的层储盖层的测井数据开展了Zoeppritz近似线性方程误差分析、AVO道集正演和全入射角道集叠前密度反演的可行性研究,并与基于部分叠加的叠前密度反演方法即叠前同时反演方法进行了对比。在对实际叠前偏移道集优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适用于研究区的Zoeppritz近似线性方程,并优选参数(包括v_(P)/v_(S)、道集切除参数和入射角参数)开展全入射角叠前密度反演,得到高质量的密度数据体,并与部分叠加的叠前密度反演得到的密度数据体进行了对比。将全入射角叠前密度反演得到的密度反射率数据应用于后续的密度高分辨率反演,该反演结果得到了雷四上亚段两套优质储层预测结果的证实,11口后钻井揭示的储层厚度和物性的符合率均超过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OEPPRITZ方程 误差分析 可行性 道集 全入射角 部分叠加 叠前反演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线域弹性阻抗反演在阿姆河右岸碳酸盐岩气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天择 王红军 +5 位作者 张良杰 张文起 谢明贤 雷明 郭强 张雪锐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5,共10页
阿姆河右岸阿盖雷气田中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储层勘探难度大、地震反射能量弱、地震资料信噪比低。以储层特征及岩石物理分析为基础,通过叠前道集优化处理、井-震联合低频阻抗建模以及叠前射线域弹性阻抗反演方法,对该地区... 阿姆河右岸阿盖雷气田中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储层勘探难度大、地震反射能量弱、地震资料信噪比低。以储层特征及岩石物理分析为基础,通过叠前道集优化处理、井-震联合低频阻抗建模以及叠前射线域弹性阻抗反演方法,对该地区含气储层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阿盖雷气田中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储层主要为台地前缘缓坡相碳酸盐岩,岩性主要为砂屑灰岩和生屑灰岩,储集空间以孔隙-裂缝型为主,具有低孔、低渗和非均质性强的特征;有效含气储层主要表现为低纵波阻抗、低剪切模量、低体积模量特征,剪切模量对含气储层的敏感程度最高。②通过预测剔除去噪,奇异值分解去噪和谱平衡能量补偿手段对叠前道集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去除异常振幅等高频及随机噪音,提升有效信号强度并增强远偏移距AVO特征;井-震联合建模方法通过引入低频层速度解决因地震数据低频信息缺失而造成的反演多解性问题,提高了反演精度的同时有效表征了储层横向变化;叠前射线域弹性阻抗反演方法在研究区应用效果好,纵、横波阻抗反演体在纵、横向上均表现出较高的分辨能力,预测的含气储层厚度与测井解释的成果吻合度达85%以上,反演体显示气层的横向连续性较差,符合缓坡滩沉积特征。③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东部和西南部的未钻区域有多处明显的含气显示;上部Gap—XVhp段含气显示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线域弹性阻抗反演 碳酸盐岩储层 叠前道集优化 井-震联合 岩石物理分析 Gap—XVhp 卡洛夫—牛津阶 侏罗系 阿盖雷气田 阿姆河右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波分解的叠前煤层压制方法及应用
4
作者 秦德文 胡伟 +2 位作者 李键 李琴 石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174-10183,共10页
西湖凹陷X区平湖组地层煤层广泛发育,且具有厚度薄、层数多、阻抗低的特征,在地震上呈现的强振幅掩盖了砂泥岩的地震响应特征,从而降低了砂岩储层的预测精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子波分解的叠前煤层压制方法,首先对叠前道集进行子波... 西湖凹陷X区平湖组地层煤层广泛发育,且具有厚度薄、层数多、阻抗低的特征,在地震上呈现的强振幅掩盖了砂泥岩的地震响应特征,从而降低了砂岩储层的预测精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子波分解的叠前煤层压制方法,首先对叠前道集进行子波分解,得到一系列具有不同中心频率的带有Ricker子波意义的窄带道集,再针对窄带道集具有的不同煤层响应特征分别实施相应的处理,其中低频道集薄煤层响应弱,无需进行针对性的压煤处理,高频道集煤层地震响应特征明显,通过强振幅衰减法对煤层强能量进行压制,最后将处理后的各频段信号重构得到煤层压制后的道集,在此基础上开展储层预测,预测精度得到明显提升,为煤系地层的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道集 煤层压制 强振幅衰减 子波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地震数据的平面波深度偏移法 被引量:24
5
作者 陈生昌 曹景忠 马在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21-826,共6页
提出了一套基于平面波分解的波动方程叠前地震数据深度偏移方法 .通过对共炮点道集和共偏移距道集地震数据的平面波分解 ,分别得到适用于单平方根波场外推方程和双平方根波场外推方程的共ps(炮点坐标平面波参数 )平面波道集和共ph(偏移... 提出了一套基于平面波分解的波动方程叠前地震数据深度偏移方法 .通过对共炮点道集和共偏移距道集地震数据的平面波分解 ,分别得到适用于单平方根波场外推方程和双平方根波场外推方程的共ps(炮点坐标平面波参数 )平面波道集和共ph(偏移距坐标平面波参数 )平面波道集 .在对共炮点道集和共偏移距道集地震数据的平面波分解时 ,不需要进行通常意义下的τ p变换计算 .通过对共ps 平面波道集和共ph 平面波道集的偏移效果对比 ,我们认为在速度弱横向变化介质中 ,两种平面波道集偏移方法的效果相当 ,但对于速度强横向变化介质 ,共ps 平面波道集偏移方法的效果要优于共ph 平面波道集偏移方法 .在计算效率方面 ,共ps 平面波道集偏移方法与共ph 平面波道集偏移方法基本相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地震数据 平面波分解 偏移 共炮道集 共偏移距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变换的吸收衰减技术在含气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王小杰 印兴耀 吴国忱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42,112,共6页
地层品质因子Q值反映了介质的吸收衰减特性,是检测气藏的重要参数。当研究区地质情况较复杂,存在如火成岩等高阻抗体时,难以区分强振幅是由含气还是高阻抗体引起。首先利用相似背景分离技术对地震资料进行预处理,去除与地层特征无关的信... 地层品质因子Q值反映了介质的吸收衰减特性,是检测气藏的重要参数。当研究区地质情况较复杂,存在如火成岩等高阻抗体时,难以区分强振幅是由含气还是高阻抗体引起。首先利用相似背景分离技术对地震资料进行预处理,去除与地层特征无关的信息;然后对叠前地震资料进行S变换,得到S域时频谱,再利用S域谱比法逐道求取频谱比斜率值;最后通过线性回归得到零偏移距地层Q值。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叠前地震资料含有丰富的地层信息和S变换具有较高的时频分辨率等优点。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地震资料提取地层Q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含气区Q值比较低,异常现象明显,在非含气区例如高阻抗体处Q值比较高,无异常现象,从而更真实地反应出地层的吸收特征,提高了含气储层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道集 相似背景 频谱比 S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维红 林春华 +1 位作者 王建民 刘淑芬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3-487,492,共6页
叠前时间偏移和AVO反演相结合的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技术为岩性和隐蔽性油气藏勘探提供了较为有效的储层识别方法。依据弹性波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平面纵波入射的反射和透射Zoeppritz方程,给出了计算弹性参数的公式。算法实现的基本原理是:首... 叠前时间偏移和AVO反演相结合的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技术为岩性和隐蔽性油气藏勘探提供了较为有效的储层识别方法。依据弹性波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平面纵波入射的反射和透射Zoeppritz方程,给出了计算弹性参数的公式。算法实现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将叠前时间偏移的共反射点(CRP)道集转化为角道集;然后基于角道集应用最小平方方法进行优化求解,得到各弹性参数剖面;最后通过计算结果建立地质模型,并进行反演,进而进行储层描述和含油性预测。利用理论模型对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方法的计算误差较小。将方法应用于复杂陆相断陷盆地地震资料反演,并与商业软件的反演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方法的分辨率较高,钻井资料证实其储层预测精度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OEPPRITZ方程 弹性参数 角度道集 陆相断陷盆地 叠前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法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64
8
作者 程玖兵 王华忠 马在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9-395,共7页
为了处理横向强变速介质中的深度成像问题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共炮道集的优化系数的傍轴近似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算子 ,并在基于反射系数估算的成像条件下 ,可实现叠前深度偏移成像 .该算子具有方程阶数低且能对陡倾角成像的特征 ,并采用有... 为了处理横向强变速介质中的深度成像问题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共炮道集的优化系数的傍轴近似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算子 ,并在基于反射系数估算的成像条件下 ,可实现叠前深度偏移成像 .该算子具有方程阶数低且能对陡倾角成像的特征 ,并采用有限差分法波场延拓 ,能适应速度场的任意变化 .当在频率 -空间域进行计算时 ,相对于纯粹的时间 -空间域有限差分算法有计算效率高、成像方便的优点 .脉冲响应测试和对Marmousi模型进行的叠前深度偏移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炮道集 叠前深度偏移 傍轴近似方程 有限差分 频率-空间域 地质构造成像 地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反射面道集偏移速度建模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振春 姚云霞 +1 位作者 马在田 王华忠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6-414,共9页
共反射面 (CRS)叠加是一种与宏观速度模型无关 ,仅依赖于近地表速度的地震成像方法 .其通过地震三参数的优化实现地震成像 .本文推导了基于CRS叠加得出的优化三参数与偏移速度之间的解析关系 ,提出了在CRS道集通过优化三参数实现速度估... 共反射面 (CRS)叠加是一种与宏观速度模型无关 ,仅依赖于近地表速度的地震成像方法 .其通过地震三参数的优化实现地震成像 .本文推导了基于CRS叠加得出的优化三参数与偏移速度之间的解析关系 ,提出了在CRS道集通过优化三参数实现速度估计的CRS道集偏移速度建模方法 .模型试算表明 ,这种速度建模方法效率较高 ,速度分析精度取决于优化三参数的精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反射面 CRS 地震成像 叠加 道集 偏移速度建模 优化三参数 层剥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资料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巧与效果——以埕南断裂带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建明 杨品荣 +1 位作者 王立军 高维衣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6期7-9,共3页
针对常规地震资料处理中 ,叠后时间偏移不能解决倾斜界面的非共反射点叠加 ,以及叠前深度偏移对速度模型的要求太高等问题 ,在胜利油区车镇凹陷埕南断裂带 ,应用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 ,解决了陡倾角断面及中、古生界资料的成像等难题 ,... 针对常规地震资料处理中 ,叠后时间偏移不能解决倾斜界面的非共反射点叠加 ,以及叠前深度偏移对速度模型的要求太高等问题 ,在胜利油区车镇凹陷埕南断裂带 ,应用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 ,解决了陡倾角断面及中、古生界资料的成像等难题 ,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 叠前时间偏移处理 技巧 成像 偏移速度 CMP道集 CIP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O属性分析技术在垦东北部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学芳 张金亮 王金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2-586,共5页
本文针对AVO属性分析中普遍存在的角道集资料信噪比低的问题,使用了将角道集部分叠加后再将多个部分角叠加数据体作为AVO处理输入数据的解决方法,进行了AVO属性处理,并对垦东北部馆上段Ⅳ、Ⅴ砂组进行了AVO属性分析,结果表明横波阻抗及... 本文针对AVO属性分析中普遍存在的角道集资料信噪比低的问题,使用了将角道集部分叠加后再将多个部分角叠加数据体作为AVO处理输入数据的解决方法,进行了AVO属性处理,并对垦东北部馆上段Ⅳ、Ⅴ砂组进行了AVO属性分析,结果表明横波阻抗及μρ数据对岩性识别效果突出,泊松比及大角度叠加地震数据对油气响应敏感,其中利用大角度叠加地震数据沿层提取的油气检测平面图与实钻结果吻合率高达93%。为减少AVO属性分析技术的多解性,提高勘探成功率,本文总结出以地质研究为基础、多信息综合应用的AVO属性综合分析方法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O属性 角道集 部分角叠加 泊松比 岩性识别 油气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龙凤山气田致密砂岩含气性预测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瑞磊 杨勤林 +1 位作者 田建华 朱建峰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4-881,共8页
松辽盆地龙凤山气田营城组发育河流相致密砂岩储层,主力气层营Ⅳ砂组具有孔渗低、单砂体薄(3~5m)、非均质性强、弹性参数差异小等特点,优质储层识别和预测难度大。基于研究区岩样测试和岩石物理分析,优选致密含气砂岩的敏感弹性参数组合... 松辽盆地龙凤山气田营城组发育河流相致密砂岩储层,主力气层营Ⅳ砂组具有孔渗低、单砂体薄(3~5m)、非均质性强、弹性参数差异小等特点,优质储层识别和预测难度大。基于研究区岩样测试和岩石物理分析,优选致密含气砂岩的敏感弹性参数组合;通过叠前道集振幅恢复处理和叠前地质统计反演获取高分辨率的敏感弹性参数体,并利用贝叶斯分类方法识别致密含气砂岩。识别结果与实钻井结果吻合度较高,提高了薄层致密含气砂岩的预测精度,为后期开发井位部署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岩石物理 叠前道集优化 叠前地质统计反演 贝叶斯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叠前角道集子波反演 被引量:21
13
作者 岳碧波 彭真明 +1 位作者 洪余刚 邹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16-3123,共8页
本文探讨了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在叠前地震角道集子波反演中的应用.在基本最优PSO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粒子更新速度进行平滑滤波的改进最优粒子群算法.由于代表子波的粒子的维数较大,如果粒子的各维元素相互独立,将导致粒子速度更新紊... 本文探讨了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在叠前地震角道集子波反演中的应用.在基本最优PSO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粒子更新速度进行平滑滤波的改进最优粒子群算法.由于代表子波的粒子的维数较大,如果粒子的各维元素相互独立,将导致粒子速度更新紊乱,影响搜索速度.通过对粒子速度进行三点均值滤波,加强了单个粒子各维元素的相互联系,并防止了粒子速度逃逸,使粒子更快地向有利于最优解的位置收敛.该方法应用于叠前角道集子波的反演中,取得了较好的子波反演效果,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道集子波 叠前反演 最优粒子群 速度均值滤波 全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VSP数据高效偏移成像的超道集方法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生昌 王汉闯 陈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237,共6页
当前的三维VSP地震数据偏移成像实现都是在共炮点道集或共检波点道集中逐个道集循环进行的,计算效率相对较低.根据三维VSP观测系统中炮点和检波点布置的特殊性和地震波场满足线性叠加的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三维VSP数据的高效偏移成像方... 当前的三维VSP地震数据偏移成像实现都是在共炮点道集或共检波点道集中逐个道集循环进行的,计算效率相对较低.根据三维VSP观测系统中炮点和检波点布置的特殊性和地震波场满足线性叠加的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三维VSP数据的高效偏移成像方法,即首先通过对三维VSP共接收点道集进行地震数据的广义合成得到一种超道集,然后在共接收点道集的波场深度外推过程中逐步应用多震源波场对超道集进行偏移成像,即利用一次波场深度外推循环完成对所有共检波点道集数据的偏移成像.通过三维VSP模型数据与实际地震数据的偏移成像试验验证了这种高效的超道集偏移成像方法可取得与常规共检波点道集相当的偏移成像效果,还具有极高的计算效率,其计算量与单个共检波点道集的偏移成像计算量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VSP 共检波点道集 线性叠加 超道集 高效 偏移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谱蓝化提频技术在乍得Baob油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贤兵 赵俊杰 +3 位作者 晋剑利 李香玲 刘含阳 蒋兰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43-1348,1166,共7页
乍得Baob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强,砂体变化快,由于原始地震资料分辨率低、井震相关性较差,造成砂体间隔层识别及岩性边界识别难度较大。针对此问题,在资料处理过程中采用叠前谱蓝化提频技术,以测井反射系数频谱和道集正演模型频谱的趋势作... 乍得Baob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强,砂体变化快,由于原始地震资料分辨率低、井震相关性较差,造成砂体间隔层识别及岩性边界识别难度较大。针对此问题,在资料处理过程中采用叠前谱蓝化提频技术,以测井反射系数频谱和道集正演模型频谱的趋势作为目标,恢复叠前地震道集数据中衰减严重的高频能量,在有效频带范围内最大程度地提高地震数据的分辨率,同时运用井震相关度定量质控处理结果。经过提频处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井震相关性及对薄层的识别能力均有所提高。在乍得Baob油田应用实例表明,叠前谱蓝化提频处理技术为精细刻画该区储层及隔层的展布提供了高分辨率和高可靠性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谱蓝化提频处理 叠前道集优化 井震标定定量质控 地震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道集优化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熊晓军 简世凯 +1 位作者 李翔 刘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62,共8页
从提高AVO计算精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针对叠前道集"去噪-拉平-切除"组合的优化处理技术。首先,进行目的层段叠前道集的有效波与干扰波的特征分析;然后,采用四阶多项式拟合去噪方法消除目的层段的随机噪声,再采用非地表一... 从提高AVO计算精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针对叠前道集"去噪-拉平-切除"组合的优化处理技术。首先,进行目的层段叠前道集的有效波与干扰波的特征分析;然后,采用四阶多项式拟合去噪方法消除目的层段的随机噪声,再采用非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方法对目的层段的道集同相轴进行拉平处理,最后,优选目的层段的有效入射角度范围对大偏移距拉伸畸变的道集进行切除。在渤海某区实际应用表明,优化后的道集及叠加剖面的信噪比有一定的提高,且目的层段的AVO曲线特征更明显,得到的AVO属性预测结果与实钻情况更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道集 优化处理 层拉平 叠加剖面 AVO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逆时偏移中不同域共成像点道集偏移噪声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可洋 吴清岭 +3 位作者 范兴才 陈树民 李来林 刘振宽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2期118-124,共7页
地震波逆时成像方法通常输出2种共成像点道集:一种是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另一种是共成像点角度道集。开展了针对地震波逆时偏移的2种共成像点道集波场特征及其差异的数值实验。以倾斜界面模型和复杂的Marmousi模型为例,合成了2种共成像... 地震波逆时成像方法通常输出2种共成像点道集:一种是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另一种是共成像点角度道集。开展了针对地震波逆时偏移的2种共成像点道集波场特征及其差异的数值实验。以倾斜界面模型和复杂的Marmousi模型为例,合成了2种共成像点道集,其中角度道集是在逆时延拓过程中采用波印廷矢量制作的。计算结果表明,在速度模型准确的情况下,2种共成像点道集均可拉平,其中偏移噪声在偏移距道集上的分布规律较差,不利于后续的精细处理,而在角度道集上的偏移噪声主要集中在90°附近的高角度区域,对小角度范围内的地震道进行叠加时,逆时成像剖面的信噪比和地层的刻画能力均可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低频噪声能量与界面的反射系数存在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叠前逆时偏移 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 共成像点角度道集 噪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复杂条件下弹性波非倾斜叠加精确束偏移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黄建平 袁茂林 +2 位作者 李振春 方伍宝 岳玉波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63,共8页
目前,随着勘探开发逐渐转向地表和地下双复杂区域,非分离多波多分量数据的偏移成像成为地震数据处理的一个难题。为此,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发展了一种双复杂条件下的弹性波非倾斜叠加精确束偏移方法。首先,基于地表倾角信息和非倾斜叠... 目前,随着勘探开发逐渐转向地表和地下双复杂区域,非分离多波多分量数据的偏移成像成为地震数据处理的一个难题。为此,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发展了一种双复杂条件下的弹性波非倾斜叠加精确束偏移方法。首先,基于地表倾角信息和非倾斜叠加地震数据,直接在接收点处出射弹性动力学高斯束并计算解耦的反向延拓矢量波场;其次,根据互相关成像条件以及纵、横波的偏振特性,进行P波和转换S波高斯束偏移成像,并对转换S波成像进行极性校正。典型双复杂构造模型的偏移试算和角道集提取分析结果以及与常规方法成像结果的对比表明,弹性波精确高斯束偏移方法消除了常规方法由于束中心位置与接收点位置之间距离较大所致的振幅误差,验证了弹性波非倾斜叠加精确束偏移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复杂 弹性波 非倾斜叠加 束偏移 角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波偏移、分角度成像与AVA道集生成 被引量:9
19
作者 崔兴福 刘卫东 +2 位作者 刘桂宝 陈湛文 张关泉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6期615-620,共6页
基于波场延拓的叠前深度偏移是实现复杂构造地质体成像的可靠方法,但存在着计算量大、对观测系统适应性差等缺点。平面波偏移是利用波动方程实现精确叠前成像的另一类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地表延迟放炮的方式生成平面波震源,利用下行... 基于波场延拓的叠前深度偏移是实现复杂构造地质体成像的可靠方法,但存在着计算量大、对观测系统适应性差等缺点。平面波偏移是利用波动方程实现精确叠前成像的另一类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地表延迟放炮的方式生成平面波震源,利用下行波方程进行波场正向延拓得到下行波场;对地表采集的炮集记录,以组合延迟放炮的方式叠加,得到地表平面波记录,利用上行波方程进行波场反向延拓得到上行波场;二者互相关求和,实现平面波地下波场成像。分析表明:平面波成像技术的精度与单平方根算子的共炮点道集偏移和双平方根算子的共中心点道集偏移相当,但计算速度要快得多,且易于并行计算。二维Mamousi模型数值计算表明,射线参数的范围和间隔是影响平面波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不同角度入射的平面波对最终成像结果的贡献是不同的,据此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射线参数进行平面波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平面波偏移 分角度成像 AVA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度域叠前时间偏移:非均匀介质中的单程波方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卢宝坤 张剑锋 蒲泊伶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795-3804,共10页
从单程波方程出发,推导出角度域叠前时间偏移的走时、入射波与反射波夹角、成像幅值计算方法;构建了可直接生成角度域成像道集的叠前时间偏移方法与偏移流程.文中定量分析了速度梯度对走时、角度、幅值的影响,给出了可更好考虑介质非均... 从单程波方程出发,推导出角度域叠前时间偏移的走时、入射波与反射波夹角、成像幅值计算方法;构建了可直接生成角度域成像道集的叠前时间偏移方法与偏移流程.文中定量分析了速度梯度对走时、角度、幅值的影响,给出了可更好考虑介质非均匀性的角度、幅值计算方法.理论模型以及实际数据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时间偏移 角道集 单程波 速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