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栅极驱动电路的传导共模电磁干扰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岳乔治 彭晗 +1 位作者 童乔凌 康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79-2790,I0028,共13页
栅极驱动电路作为低压控制电路与高压功率电路连接的桥梁,决定了电力电子器件的可靠开关,同时也承受着强烈的电磁干扰。目前针对栅极驱动电路的传导电磁干扰问题的研究重点关注以“串扰”为代表的差模干扰,对共模干扰缺乏深入的分析。... 栅极驱动电路作为低压控制电路与高压功率电路连接的桥梁,决定了电力电子器件的可靠开关,同时也承受着强烈的电磁干扰。目前针对栅极驱动电路的传导电磁干扰问题的研究重点关注以“串扰”为代表的差模干扰,对共模干扰缺乏深入的分析。共模干扰传播路径多,频率范围广,影响范围大,是驱动电路中驱动信号的主要干扰源。为此,文中对驱动电路的传导共模干扰特征进行分析,重点关注功率器件开关电压过冲与高频振荡特性,采用梯形波与衰减正弦波建立干扰源模型;根据主电路架构与驱动架构,逐层深入建立共模干扰的多支路耦合网络模型并分析其宽频阻抗特性;选取共模干扰电流以及驱动信号干扰电压为表征对象,求解其传递函数并结合干扰源特征分析驱动电路故障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干扰源电压的高频振荡将产生严重的共模干扰。当其振荡频率与耦合路径阻抗谐振频率相同时,共模干扰将被放大,在驱动电路电磁兼容设计时需要格外注意。最后根据所建立的电磁干扰模型对栅极驱动电路的抗干扰设计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极驱动电路 传导电磁干扰 共模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管正激变换器传导共模EMI特性分析
2
作者 彭长川 陈为 林苏斌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8-306,共9页
为了研究单管正激变换器传导共模EMI特性,降低单管正激变换器的共模噪声,对单管正激变换器的传导共模噪声传输机理进行分析。基于分析建立共模噪声路径模型,提出1种计算方法明确外接电容大小来改善共模噪声;同时针对传统计算二次侧感应... 为了研究单管正激变换器传导共模EMI特性,降低单管正激变换器的共模噪声,对单管正激变换器的传导共模噪声传输机理进行分析。基于分析建立共模噪声路径模型,提出1种计算方法明确外接电容大小来改善共模噪声;同时针对传统计算二次侧感应电荷量模型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计算模型,通过仿真验证表明理想条件下改进模型准确性较高;然后使用平衡绕组的方法降低流经变压器的共模噪声,并通过1台单管正激电源样机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了计算外接电容方法的有效性,及在绕组距离较近且绕组较密情况下,改进计算模型计算的电荷量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干扰 正激变换器 传导共模EMI特性 共模噪声抵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模阻抗的双馈异步发电机转子绕组绝缘在线监测
3
作者 郑大勇 乐振春 +5 位作者 常玉红 谢欢 桂林 陆格野 党智敏 张品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91-2799,I0029,I0030,共11页
与传统同步励磁发电机相比,双馈异步电机转子绕组受力复杂,绝缘磨损更为严重,因此其绝缘问题更需关注。目前,转子绝缘问题只能通过转子绕组短路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事后保护性切除,无法实现绝缘老化预警。基于此,提出一种利用转子侧变流器... 与传统同步励磁发电机相比,双馈异步电机转子绕组受力复杂,绝缘磨损更为严重,因此其绝缘问题更需关注。目前,转子绝缘问题只能通过转子绕组短路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事后保护性切除,无法实现绝缘老化预警。基于此,提出一种利用转子侧变流器产生的开关电压谐波和对应的漏电流谐波响应,对转子绕组绝缘共模等效阻抗进行在线测量的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在线监测转子绕组绝缘等效参数的变化,实现转子绕组绝缘老化非侵入式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异步发电机 绝缘老化 转子绕组 在线监测 共模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舰船推进的中压新型三电平多相H桥变频器共模电压抑制策略研究
4
作者 鲁斌 胡亮灯 +2 位作者 裘呈熠 龙齐杰 郭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644-5656,I0027,共14页
针对舰船直流10 kV新型三电平多相H桥串联变频器共模电压抑制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梳理新型直流串联H桥型变频器共模电压与零序电压的转换关系,并给出共模电压和零序电压等效电路;其次,基于载波翻转策略,提出一种适合三电平H桥型变频器... 针对舰船直流10 kV新型三电平多相H桥串联变频器共模电压抑制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梳理新型直流串联H桥型变频器共模电压与零序电压的转换关系,并给出共模电压和零序电压等效电路;其次,基于载波翻转策略,提出一种适合三电平H桥型变频器的共模电压抑制方法,该方法可在不恶化输出零序电压及中点电压平衡性能的基础上,实现共模电压优化抑制;最后,搭建12相三电平H桥串联变频器及其配套感应电机仿真模型及试验平台,并对所提共模抑制策略予以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保证零序电压、中点电压平衡性能不变的前提下,可降低共模电压峰值,且理论分析、仿真和试验三者吻合良好。该文所提共模电压抑制策略实现简单,可推广到其他多相H桥型变换器共模电压抑制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模电压抑制 三电平多相H桥串联变频器 载波翻转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 十二相感应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变压器传导共模干扰分析与评估 被引量:3
5
作者 傅恺宁 涂江涛 陈为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3,共7页
为了搭建适合工程批量应用的高频变压器共模抑制特性评估平台,分析变压器的共模噪声传导机理,研究变压器通道上共模噪声的传导特性,评估变压器对共模噪声的抑制能力。首先,通过函数发生器产生高频跳变电位信号,将其施加于变压器原边绕... 为了搭建适合工程批量应用的高频变压器共模抑制特性评估平台,分析变压器的共模噪声传导机理,研究变压器通道上共模噪声的传导特性,评估变压器对共模噪声的抑制能力。首先,通过函数发生器产生高频跳变电位信号,将其施加于变压器原边绕组以模拟变压器的共模噪声传输特性;其次,采用示波器捕捉共模信号在采样电阻上产生的电压降的值,判断变压器对共模噪声的抑制效果,分析评估平台中采样电阻的阻值选取对评估结果的影响;最后,对比评估结果与传导电磁干扰频谱的测试结果,验证所提变压器共模抑制特性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变压器 共模 容性耦合 电磁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频变特性的共模电感宽频段阻抗建模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连振珠 傅恺宁 陈为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6,共9页
共模电感由绕组和磁芯组成,锰锌铁氧体可以作为共模电感的磁芯,其高频参数的频变特性使共模电感的阻抗特性在150 kHz~30 MHz内呈非线性。针对传统共模电感集总电路模型与实测阻抗特性存在较大偏差,难以准确预测共模电感在高频段阻抗特... 共模电感由绕组和磁芯组成,锰锌铁氧体可以作为共模电感的磁芯,其高频参数的频变特性使共模电感的阻抗特性在150 kHz~30 MHz内呈非线性。针对传统共模电感集总电路模型与实测阻抗特性存在较大偏差,难以准确预测共模电感在高频段阻抗特性的问题,分析磁芯材料参数与绕组绕制方式对共模电感高频阻抗特性的影响;从共模电感分布电容特性的角度阐述磁性材料参数与绕组结构对分布电容大小的作用机理;提出考虑磁芯相关频变参数的共模电感宽频段阻抗仿真建模方法,结合阻抗测试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模电感 分布电容 阻抗特性 仿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车载充电机的三相四线制差共模集成电感——一种带“准十字”差模磁支路的差共模集成电感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海军 卢增艺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5-330,共6页
随着环保、节能意识不断深入人心,对新能源电动汽车及其车载充电机的要求越来越高。磁性元件作为车载充电机中一类重要的元器件,也相应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研究。针对车载充电机抗电磁干扰滤波电路中三相四线制差共模电感的集成进行... 随着环保、节能意识不断深入人心,对新能源电动汽车及其车载充电机的要求越来越高。磁性元件作为车载充电机中一类重要的元器件,也相应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研究。针对车载充电机抗电磁干扰滤波电路中三相四线制差共模电感的集成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基于电源应用背景、差共模电感集成原理及业界和学术界已有集成方案的对比分析,提出1种采用“准十字”差模磁支路的三相四线制差共模集成电感,通过对集成电感单体的磁场特性分析、偏磁情况下的电气性能研究及上机测试,验证了所提集成方案的有效性,可显著减小三相不平衡电流情况下差模磁支路的偏磁问题并有效帮助电源改善抗电磁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十字” 磁集成 差模 共模 三相四线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WM驱动系统中感应电动机共模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姜艳姝 徐殿国 +1 位作者 刘宇 赵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9-155,共7页
PWM逆变器在应用中会产生共模电压。共模电压在IGBT的高速开关期间产生高频充放电电流。这个电流通过电机内部的寄生电容产生流入地线的漏电流。漏电流过大将对电源产生电磁干扰;感应的轴电压过高还会使电机轴承过早毁坏,从而影响系统... PWM逆变器在应用中会产生共模电压。共模电压在IGBT的高速开关期间产生高频充放电电流。这个电流通过电机内部的寄生电容产生流入地线的漏电流。漏电流过大将对电源产生电磁干扰;感应的轴电压过高还会使电机轴承过早毁坏,从而影响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为研究共模电压的危害及方便分析相应的抑制策略的效果,建立了高频感应电机的共模模型,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动机 共模电压 电机 轴电压 漏电流 PWM逆变器 充放电 寄生电容 IGBT 电磁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电磁干扰分析的共模扼流圈高频模型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恒林 钱照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45-1849,1856,共6页
共模扼流圈的高频特征极大地影响了电磁干扰(EMI)滤波器抑制传导EMI噪声的性能.为了准确地评估和预测EMI滤波器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150 kHz^30 MHz阻抗测量的共模扼流圈高频建模方法,建立了可用于EMI性能分析的差模模型和共模模型.采... 共模扼流圈的高频特征极大地影响了电磁干扰(EMI)滤波器抑制传导EMI噪声的性能.为了准确地评估和预测EMI滤波器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150 kHz^30 MHz阻抗测量的共模扼流圈高频建模方法,建立了可用于EMI性能分析的差模模型和共模模型.采用Foster网络来表示共模模型参数随频率而变化的特征,并且通过一个实例给出了共模扼流圈的高频集总参数模型.通过比较共模扼流圈插入损耗的测量结果和仿真结果,证实了所提出的共模扼流圈高频建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模扼流圈 共模电感 差模电感 寄生电容 Foster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机组连锁脱网事故机理初探 被引量:131
10
作者 叶希 鲁宗相 +3 位作者 乔颖 李兢 王丰 罗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17,共7页
风电机组连锁脱网事故是集群风电迅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之一。针对中国频繁发生的风电机组连锁脱网事故,对事故机理进行初步研究。首先,分析连锁脱网事故的典型发展过程及时空尺度;然后,构造集群风电接入系统的理论原型,研究风电... 风电机组连锁脱网事故是集群风电迅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之一。针对中国频繁发生的风电机组连锁脱网事故,对事故机理进行初步研究。首先,分析连锁脱网事故的典型发展过程及时空尺度;然后,构造集群风电接入系统的理论原型,研究风电机组共模跳闸机理及事故演化发展主导因素;最后,基于实际电网参数及拓扑结构,重演风电机组连锁脱网事故,从重载工况下网架结构电压稳定性、双馈风电机组运行方式2个角度分析风电机组连锁脱网事故频发的原因,提出相应改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连锁脱网 集群风电 共模跳闸 事故演化过程 重载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调整共模噪声源阻抗并优化EMI滤波器性能的方法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培康 郑峰 +4 位作者 杨小瑜 张钰 王骏飞 乔彦鹏 彭根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3-1000,共8页
提出一种调整变换器共模噪声源阻抗的方法。通过在对称式Boost变换器的耦合电感上加入平衡绕组,并在平衡绕组的末端加入平衡阻抗实现。对比不同噪声源阻抗下变换器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频谱,实验结果验证了该... 提出一种调整变换器共模噪声源阻抗的方法。通过在对称式Boost变换器的耦合电感上加入平衡绕组,并在平衡绕组的末端加入平衡阻抗实现。对比不同噪声源阻抗下变换器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频谱,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文中所涉及的端口网络均采用散射参数(S参数)来描述,变换器的寄生电容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基于测得的S参数和寄生电容的仿真结果,建立平衡阻抗和EMI滤波器共模插入损耗之间的关系,并对平衡阻抗的取值进行预测。论文提出的方法可扩大噪声源端的阻抗失配,同时增大EMI滤波器的共模插入损耗。本方法的优势在于即使EMI滤波器的元件布局及其参数是固定,其性能仍可以通过调整平衡阻抗进行优化。因此,有效减少了传统EMI滤波器的重复设计过程,同时也避免了EMI滤波器的过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干扰 对称式Boost变换器 耦合电感 平衡绕组 共模噪声阻抗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实现两组池板独立MPPT控制的新型双逆变器光伏并网变流器 被引量:9
12
作者 尹靖元 金新民 +2 位作者 杨捷 吴学智 李金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7-105,共9页
为了实现光伏系统大容量高效率的运行需求,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双逆变器串联的光伏并网变流器拓扑。通过建立双逆变器串联系统的数学模型,得出了在光伏系统中抑制共模漏电流的调制方法,进而实现了对双直流侧电压的稳定控制和两组串联光伏... 为了实现光伏系统大容量高效率的运行需求,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双逆变器串联的光伏并网变流器拓扑。通过建立双逆变器串联系统的数学模型,得出了在光伏系统中抑制共模漏电流的调制方法,进而实现了对双直流侧电压的稳定控制和两组串联光伏池板的独立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MPPT),有效降低光伏系统的初始成本并提升发电效率。文中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系统 双逆变器串联 共模电压差 最大功率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干扰源特征的GTEM辐射干扰测量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宇环 赵阳 +4 位作者 颜伟 邱晓晖 陈旸 孙红艳 娄鑫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62-169,1,共8页
针对吉赫兹横电磁波(gigahertz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GTEM)小室辐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测试精度较低及辐射源特征无法识别的问题,提出了基于Wilson算法、Lee算法和近场波阻抗理论的辐射源特征分析方法,... 针对吉赫兹横电磁波(gigahertz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GTEM)小室辐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测试精度较低及辐射源特征无法识别的问题,提出了基于Wilson算法、Lee算法和近场波阻抗理论的辐射源特征分析方法,并根据不同的辐射源特征分别提出了基于极差均值算法的共模辐射噪声测试方法以及基于方差算法的差模辐射噪声测试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文中方法能够有效判断辐射源特征,提高辐射EMI测试精度,为辐射EMI测试与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兼容 吉赫兹横电磁波小室 共模辐射 差模辐射 测量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规则采样策略的变换器传导干扰预测 被引量:5
14
作者 魏克新 梁斌 岳有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8-212,共5页
提出了非对称规则采样策略下的变换器差模和共模干扰源预测模型,使用频域计算的方法推导了2种干扰源的频谱;总结了差模、共模干扰在变换器开关频率及其倍数频率附近的分布规律,从而对比研究了不同调制比下2种干扰的变化关系,得到了相应... 提出了非对称规则采样策略下的变换器差模和共模干扰源预测模型,使用频域计算的方法推导了2种干扰源的频谱;总结了差模、共模干扰在变换器开关频率及其倍数频率附近的分布规律,从而对比研究了不同调制比下2种干扰的变化关系,得到了相应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Saber软件对一个三相整流器系统的传导干扰进行了时域仿真和频域验证,仿真试验验证了理论预测的正确性。该方法可有效推广到逆变器干扰源的分析预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规则采样 共模 差模 噪声源 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脉冲高电压测量探头的地电位隔离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卫兵 卿燕玲 +4 位作者 王敏华 付佳斌 孙奇志 杨礼兵 丰树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34-2238,共5页
为了消除脉冲功率装置放电时地电位抬升对测试系统造成的影响,在测量探头和测量设备之间使用了共模电感。对等效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探头输出的信号,该共模电感等效为传输线;对于共模信号等效为一个较大的电感,可以实现探... 为了消除脉冲功率装置放电时地电位抬升对测试系统造成的影响,在测量探头和测量设备之间使用了共模电感。对等效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探头输出的信号,该共模电感等效为传输线;对于共模信号等效为一个较大的电感,可以实现探头地电位隔离。共模电感使用绕制在磁芯上的同轴电缆制作,并进行了快脉冲信号传输和地电位隔离效果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该共模电感的响应时间为5.4ns,隔离了约10kV的脉冲高压,确保了示波器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高电压 测量探头 地电位隔离 共模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共模电流抑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勇 陈全世 陈伏虎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06-1210,共5页
针对电动汽车中沿电缆和底盘传导的共模电流是电动汽车产生电磁干扰的重要原因,分析了共模电流传导回路的阻抗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频率范围内(1~30MHz),共模回路存在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分别导致共模电流出现极大值和极小值。为... 针对电动汽车中沿电缆和底盘传导的共模电流是电动汽车产生电磁干扰的重要原因,分析了共模电流传导回路的阻抗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频率范围内(1~30MHz),共模回路存在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分别导致共模电流出现极大值和极小值。为了抑制共模电流,基于互感原理开发了一种有源共模电感,与传统电感相比,有源电感具有较大的电感量和较好的高频特性,有源电感在电缆的适当位置可以产生最佳的共模电流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磁干扰 共模电流 有源共模电感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模耦合效应的电机绕组过电压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幸善成 吴正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74-177,共4页
高du/dt的PWM电压将会在电机内部产生共模耦合效应,并在电机内部的共模耦合回路形成共模耦合电流,共模耦合电流流过电机绕组时,将引起电机绕组电压的畸变,并产生电压过冲。与电机端子的过电压一样,影响电机绕组的绝缘。该文从电机内部... 高du/dt的PWM电压将会在电机内部产生共模耦合效应,并在电机内部的共模耦合回路形成共模耦合电流,共模耦合电流流过电机绕组时,将引起电机绕组电压的畸变,并产生电压过冲。与电机端子的过电压一样,影响电机绕组的绝缘。该文从电机内部共模耦合效应的角度分析和计算了电机绕组的过电压,建立高频情况下电机内部的共模等效电路集总参数模型,给出共模耦合电流和电机绕组电压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共模耦合电流对电机绕组电压的影响,并通过仿真和实验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 逆变器 共模耦合效应 共模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ost电感反相绕组法的共模噪声抑制特性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苏斌 周云 +1 位作者 张丽萍 陈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46-1956,共11页
反相绕组法是抑制Boost变换器传导共模噪声的有效方法,但影响反相绕组法噪声抑制能力的因素很多,机理复杂,目前尚缺乏明确的反相绕组法优化设计的方法。针对大匝比反相绕组法,通过对共模噪声抑制机理的深入分析,建立大匝比反相绕组法的... 反相绕组法是抑制Boost变换器传导共模噪声的有效方法,但影响反相绕组法噪声抑制能力的因素很多,机理复杂,目前尚缺乏明确的反相绕组法优化设计的方法。针对大匝比反相绕组法,通过对共模噪声抑制机理的深入分析,建立大匝比反相绕组法的插入损耗数学模型。基于插入损耗数学模型,明确补偿电容、漏感、反相绕组匝数是影响大匝比反相绕组法噪声抑制能力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低频段共模噪声抑制效果最优原则的大匝比反相绕组法的设计方法。通过优选补偿电容、减小漏感、增大反相绕组等效匝比与漏感比值的方法,可扩大有效频段带宽,极大改善大匝比反相绕组法共模噪声抑制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大匝比反相绕组法可有效抑制Boost电路传导共模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绕组 插入损耗 漏感 共模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直流母线开绕组异步电机零序环流抑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淑英 姚乐 +2 位作者 张兴 李浩源 谢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688-3698,共11页
相比于传统的单逆变器驱动异步电机调速系统,双逆变器供电开绕组异步电机(open-end winding induction motor,OEW-IM)系统具有容错性高、拓扑结构灵活、直流侧电压等级低等优点。但是,当双逆变器采用共直流母线接线方式时,共模电压会... 相比于传统的单逆变器驱动异步电机调速系统,双逆变器供电开绕组异步电机(open-end winding induction motor,OEW-IM)系统具有容错性高、拓扑结构灵活、直流侧电压等级低等优点。但是,当双逆变器采用共直流母线接线方式时,共模电压会通过直流母线形成环流,产生额外损耗,影响系统效率和带载能力,加剧系统的老化。逆变器非理想因素和电机零序反电动势是产生零序环流的主要原因。该文针对共直流母线OEW-IM中零序环流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共模电压可控的空间矢量PWM调制方案。通过对单台逆变器共模电压的主动控制,实现对零序环流的抑制。同时,该空间矢量调制方案能够较好地抑制逆变器对地共模电压,进而有益于电机轴电流的抑制。通过构建共直流母线OEW-IM仿真和实验平台,对所提零序环流抑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绕组异步电机 双逆变器驱动 共模电压 零序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电机传导干扰频段Π型共模等效模型 被引量:12
20
作者 安群涛 姜保军 +1 位作者 孙力 赵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73-79,共7页
脉宽调制(pulsewidth modulation,PWM)逆变器产生的共模电压会在感应电机内部的寄生耦合回路中产生共模耦合的漏电流和轴电流,带来显著的负面效应。为研究PWM驱动系统的共模电磁干扰,在分析电机内部寄生参数的基础上,指出感应电机绕组... 脉宽调制(pulsewidth modulation,PWM)逆变器产生的共模电压会在感应电机内部的寄生耦合回路中产生共模耦合的漏电流和轴电流,带来显著的负面效应。为研究PWM驱动系统的共模电磁干扰,在分析电机内部寄生参数的基础上,指出感应电机绕组可视为均匀传输线,且共模电流沿绕组传播时的阻抗为定值。据此提出一种构建感应电机传导干扰频段高频共模等效电路的实验方法,并建立新型π型等效电路,适用于分析和预测PWM电机驱动系统整个传导干扰频段(0.15~30MHz)的传导共模电磁干扰。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 脉宽调制驱动系统 共模电磁干扰 传导干扰 π型等效模型 均匀传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