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共模干扰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长勇 陈炟名 张云蕾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7,共7页
针对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共模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可夫(Markov)过程的三段式伪随机载波频率等效零矢量脉宽调制(PRF-AZSPWM)策略。在等效零矢量作用的基础上,该策略引入双态Markov链生成随机合成信号,使载波频率在一定范围内... 针对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共模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可夫(Markov)过程的三段式伪随机载波频率等效零矢量脉宽调制(PRF-AZSPWM)策略。在等效零矢量作用的基础上,该策略引入双态Markov链生成随机合成信号,使载波频率在一定范围内随机变化,同时选择合适的传递概率,将谐波能量扩展到更宽的频率范围。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有效降低了电驱动系统的共模干扰水平,并通过样机试验进一步证明了提出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驱动系统 共模干扰 伪随机 马尔可夫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栅极驱动电路的传导共模电磁干扰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岳乔治 彭晗 +1 位作者 童乔凌 康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79-2790,I0028,共13页
栅极驱动电路作为低压控制电路与高压功率电路连接的桥梁,决定了电力电子器件的可靠开关,同时也承受着强烈的电磁干扰。目前针对栅极驱动电路的传导电磁干扰问题的研究重点关注以“串扰”为代表的差模干扰,对共模干扰缺乏深入的分析。... 栅极驱动电路作为低压控制电路与高压功率电路连接的桥梁,决定了电力电子器件的可靠开关,同时也承受着强烈的电磁干扰。目前针对栅极驱动电路的传导电磁干扰问题的研究重点关注以“串扰”为代表的差模干扰,对共模干扰缺乏深入的分析。共模干扰传播路径多,频率范围广,影响范围大,是驱动电路中驱动信号的主要干扰源。为此,文中对驱动电路的传导共模干扰特征进行分析,重点关注功率器件开关电压过冲与高频振荡特性,采用梯形波与衰减正弦波建立干扰源模型;根据主电路架构与驱动架构,逐层深入建立共模干扰的多支路耦合网络模型并分析其宽频阻抗特性;选取共模干扰电流以及驱动信号干扰电压为表征对象,求解其传递函数并结合干扰源特征分析驱动电路故障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干扰源电压的高频振荡将产生严重的共模干扰。当其振荡频率与耦合路径阻抗谐振频率相同时,共模干扰将被放大,在驱动电路电磁兼容设计时需要格外注意。最后根据所建立的电磁干扰模型对栅极驱动电路的抗干扰设计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极驱动电路 传导电磁干扰 共模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干扰滤波器中共模扼流圈的高频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兰宇杰 曾晓辉 +1 位作者 陈为 陈庆彬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05-1815,共11页
在电磁干扰(EMI)滤波器的设计和功率变换器的EMI噪声预测中,共模扼流圈的精确建模至关重要。然而,在高频下受共模扼流圈寄生参数的影响,现有模型难以准确表征其滤波特性。该文分析现有模型的缺点在于无法完整反映共模扼流圈的内部电场特... 在电磁干扰(EMI)滤波器的设计和功率变换器的EMI噪声预测中,共模扼流圈的精确建模至关重要。然而,在高频下受共模扼流圈寄生参数的影响,现有模型难以准确表征其滤波特性。该文分析现有模型的缺点在于无法完整反映共模扼流圈的内部电场特性,因此根据共模扼流圈差模分量在高频下的插入损耗谐振点特性提出一种新的高频模型,该模型通过综合考虑端部和绕组中间寄生电容的影响从而完整表征差模分量的电场特性,并解析新模型电路结构给出模型中寄生参数的提取流程。实验结果表明,新模型在150 kHz~30 MHz下具有良好的拟合精度,证明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干扰 滤波器 共模电感 寄生参数提取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管正激变换器传导共模EMI特性分析
4
作者 彭长川 陈为 林苏斌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8-306,共9页
为了研究单管正激变换器传导共模EMI特性,降低单管正激变换器的共模噪声,对单管正激变换器的传导共模噪声传输机理进行分析。基于分析建立共模噪声路径模型,提出1种计算方法明确外接电容大小来改善共模噪声;同时针对传统计算二次侧感应... 为了研究单管正激变换器传导共模EMI特性,降低单管正激变换器的共模噪声,对单管正激变换器的传导共模噪声传输机理进行分析。基于分析建立共模噪声路径模型,提出1种计算方法明确外接电容大小来改善共模噪声;同时针对传统计算二次侧感应电荷量模型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计算模型,通过仿真验证表明理想条件下改进模型准确性较高;然后使用平衡绕组的方法降低流经变压器的共模噪声,并通过1台单管正激电源样机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了计算外接电容方法的有效性,及在绕组距离较近且绕组较密情况下,改进计算模型计算的电荷量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干扰 正激变换器 传导共模EMI特性 共模噪声抵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脉冲补偿的Buck DC/DC变换器共模EMI抑制方法
5
作者 罗嗣勇 毕闯 +3 位作者 陈允 张鹏飞 崔博源 成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32-2743,I0024,共13页
碳化硅场效应管(silicon carbide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iC MOSFET)在快速导通关断时会产生高的dv/dt和di/dt,进而对其他设备造成严重的共模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因此,为了提高... 碳化硅场效应管(silicon carbide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iC MOSFET)在快速导通关断时会产生高的dv/dt和di/dt,进而对其他设备造成严重的共模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因此,为了提高电力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该文通过分析SiC MOSFET同步Buck DC/DC变换器共模EMI产生机理,进而提出一种基于同步脉冲补偿(synchronous pulses compensation,SPC)的新型共模EMI抑制方法。首先,建立基于SiC MOSFET同步Buck DC/DC变换器的共模EMI模型,并得出SiC MOSFET开关波形与共模EMI噪声之间的函数关系;其次,建立SiC MOSFET开关波形简化时域模型并预测共模EMI噪声频谱,同时理论分析基于SPC的共模EMI抑制方法可行性并建立基于FPGA的同步脉冲注入实现方案;然后,在实验中讨论非理想SPC以及共模电感所产生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验证SiC MOSFET同步Buck DC/DC变换器的共模EMI模型准确性以及基于SPC的共模EMI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场效应管 电磁干扰 共模噪声 数字电磁干扰滤波器 同步脉冲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干扰对消EMI有源滤波模块设计
6
作者 许洋 张智奇 +2 位作者 樊晓冬 王德全 刘宇民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1-184,共4页
针对火控设备因开关电源电磁干扰所引起的辐射超标问题,基于差模与共模结合的混合抑制原理,运用电磁干扰对消技术,制作一款小型化的有源滤波模块。该模块尺寸为25.4 mm×25.4 mm×6.0 mm,满足低剖面及便于电路板集成的需求。经... 针对火控设备因开关电源电磁干扰所引起的辐射超标问题,基于差模与共模结合的混合抑制原理,运用电磁干扰对消技术,制作一款小型化的有源滤波模块。该模块尺寸为25.4 mm×25.4 mm×6.0 mm,满足低剖面及便于电路板集成的需求。经实测,其能够抑制10 kHz~10 MHz频段内电源干扰,满足GJB 151B相关电磁兼容要求。通过实测比较发现,与无源滤波相比,其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滤波性能稳定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源 EMI干扰 差共模滤波 电磁干扰对消 有源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装备电源变换系统高低压线缆串扰仿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熊瑛 李小健 +4 位作者 王彪 张莹 杜晓琳 聂秀丽 王天楠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6-172,共7页
电源变换系统中功率器件如MOSFET和IGBT开关管的高速切换将产生高幅值和宽频段的电磁干扰,是电动车辆最为常见也无法避免的电磁干扰源。同时,互连线缆是机电设备传递信号和能量的载体,是实现设备功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线缆的天线效应... 电源变换系统中功率器件如MOSFET和IGBT开关管的高速切换将产生高幅值和宽频段的电磁干扰,是电动车辆最为常见也无法避免的电磁干扰源。同时,互连线缆是机电设备传递信号和能量的载体,是实现设备功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线缆的天线效应使其成为设备产生电磁干扰的主要途径,是系统电磁兼容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为了分析高压电源变换系统对低压控制系统的电磁耦合,以某典型地面装备电源变换系统IGBT开关管产生的脉冲宽度调制波(PWM波)作为电磁干扰源,以实装线缆作为分析对象,构建高低压线缆串扰模型,仿真分析不同线缆对地距离、线缆间距条件下单线、屏蔽线、双绞线等多类低压线缆的近端串扰电压,得出低压线缆的抗干扰性,为系统线缆的布线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缆 电磁兼容 电源变换系统 线缆串扰 共模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环形变压器的小功率隔离型DC-DC变换器共模电磁干扰噪声建模与抑制 被引量:2
8
作者 惠琦 任小永 陈乾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126-7138,共13页
环形变压器具有隔离电容小、易于实现印制电路板(PCB)和集成电路(IC)等优点,在小功率隔离DC-DC变换器设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实际产品设计中,针对共模EMI噪声的准确预测和有效抑制是至关重要的,而变压器是隔离变换器共模EMI噪声的主要... 环形变压器具有隔离电容小、易于实现印制电路板(PCB)和集成电路(IC)等优点,在小功率隔离DC-DC变换器设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实际产品设计中,针对共模EMI噪声的准确预测和有效抑制是至关重要的,而变压器是隔离变换器共模EMI噪声的主要传播通路。然而,目前鲜有针对环形变压器共模电磁干扰(EMI)特性的相关研究,也缺乏针对性的噪声抑制方法。该文针对多种常见于小功率隔离型DC-DC变换器应用的环形变压器对称绕组结构,推导证明其具有统一的对称共模等效集总电容模型。该模型的参数易于获取,且可直接用于预测共模EMI噪声。分析了常用隔离变换器拓扑采用环形变压器时的共模噪声特性,同时给出噪声预测方法,并经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此外,还提出多种环形变压器的共模EMI噪声抑制方法并加以分析,所提方法已在两台样机上得到验证,共模噪声的抑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变压器 共模电磁干扰(EMI)噪声 隔离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变压器传导共模干扰分析与评估 被引量:3
9
作者 傅恺宁 涂江涛 陈为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3,共7页
为了搭建适合工程批量应用的高频变压器共模抑制特性评估平台,分析变压器的共模噪声传导机理,研究变压器通道上共模噪声的传导特性,评估变压器对共模噪声的抑制能力。首先,通过函数发生器产生高频跳变电位信号,将其施加于变压器原边绕... 为了搭建适合工程批量应用的高频变压器共模抑制特性评估平台,分析变压器的共模噪声传导机理,研究变压器通道上共模噪声的传导特性,评估变压器对共模噪声的抑制能力。首先,通过函数发生器产生高频跳变电位信号,将其施加于变压器原边绕组以模拟变压器的共模噪声传输特性;其次,采用示波器捕捉共模信号在采样电阻上产生的电压降的值,判断变压器对共模噪声的抑制效果,分析评估平台中采样电阻的阻值选取对评估结果的影响;最后,对比评估结果与传导电磁干扰频谱的测试结果,验证所提变压器共模抑制特性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变压器 共模 容性耦合 电磁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共模扼流圈的一种宽频精确建模方法及应用
10
作者 郭梦妍 王勇 +4 位作者 朱会强 满明远 惠琦 陈乾宏 任小永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786-9795,I0023,共11页
非晶磁芯的共模扼流圈由于具有高饱和磁密、高磁导率等特点,广泛用于各类开关电源中实现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抑制。与铁氧体共模扼流圈不同的是,非晶共模扼流圈磁导率的频率依赖性更强,精确建模更加困难。针对... 非晶磁芯的共模扼流圈由于具有高饱和磁密、高磁导率等特点,广泛用于各类开关电源中实现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抑制。与铁氧体共模扼流圈不同的是,非晶共模扼流圈磁导率的频率依赖性更强,精确建模更加困难。针对非晶共模扼流圈的共模通路,该文基于导纳分析提出一种基本RLC谐振电路附加3个并联RL分支的高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包含共/差模参数的非晶共模扼流圈的全电路宽频模型。该文给出特征点阻抗计算结合数值拟合的模型参数获取方法,仿真与测试结果验证模型在100 kHz~100 MHz的宽频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其中共模阻抗误差小于1 dB。最后,将模型应用于推挽变换器的EMI预测,减小EMI滤波器共模插入损耗在100 kHz~10 MHz的仿真误差,测试与仿真的共模频谱在150 kHz~30 MHz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高阶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模扼流圈 非晶 电磁干扰 开关电源 共模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PWM与无损吸收的开关电源EMI抑制研究
11
作者 时益龙 梁京章 +2 位作者 陈延明 孔繁镍 王振民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6-253,共8页
为了抑制常见BOOST PFC变换器的共模传导噪声,提出一种基于混沌扩频与无损吸收的BOOST PFC变换器共模传导EMI抑制方法。通过分析变换器传导EMI路径,建立共模干扰等效电路,阐明无损吸收抑制高频EMI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引入扩频技术,分析... 为了抑制常见BOOST PFC变换器的共模传导噪声,提出一种基于混沌扩频与无损吸收的BOOST PFC变换器共模传导EMI抑制方法。通过分析变换器传导EMI路径,建立共模干扰等效电路,阐明无损吸收抑制高频EMI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引入扩频技术,分析定频、周期以及混沌扩频PWM的频谱分布,论述混沌扩频技术运用于开关变换器抑制EMI的优异性。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定频PWM共模传导EMI频谱,无损吸收混沌PWM在100 kHz~1 MHz、1~30 MHz内分别有5~20 dBμV、12~22 dBμV的改善。该方法无需辅助开关管,通过吸收电路谐振实现开关管的零电压关断,针对无损吸收无法抑制中低频噪声的缺点,利用混沌扩频实现变换器共模噪声的进一步抑制。测试结果表明引进混沌PWM之后变换器输出纹波与效率波动范围都在1%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变换器 混沌扩频 无损吸收 共模干扰 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200J型动车组DC110V漏电误报检测故障研究
12
作者 张虎 张健穹 +2 位作者 李相强 王庆峰 王帅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9-194,共6页
CR200J型动车组运行以来,多次发生拖车DC110V漏电流检测报警问题,亟待进行故障原因分析与解决。从列车供电原理和直流漏电流传感器检测原理出发,对漏电报警的原因进行分析,首先通过漏电流传感器电流响应特性测试验证了漏电检测误报的可... CR200J型动车组运行以来,多次发生拖车DC110V漏电流检测报警问题,亟待进行故障原因分析与解决。从列车供电原理和直流漏电流传感器检测原理出发,对漏电报警的原因进行分析,首先通过漏电流传感器电流响应特性测试验证了漏电检测误报的可能性,然后开展动车组DC110V漏电故障在线监测试验,明确了该故障为漏电检测误报,最后结合DC110V回路对地阻抗特性试验,从电磁兼容角度对漏电检测报警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漏电检测报警并非真实漏电,漏电时刻DC110V供电线产生幅值较大的频率为2.0~4.5 kHz的共模干扰电流,且漏电报警车辆在该频段阻抗仅为3~8Ω,远小于正常车辆的阻抗28~40Ω,导致DC110V线路中2.0~4.5 kHz共模电流超过0.5 A,直流漏电流传感器检测到此干扰信号后不能滤除该信号,造成漏电检测误报警。根据漏电误报的产生原因,从干扰源抑制和检测方式两方面提出以下改进建议:改进DC110V线路滤波器在此频段阻抗特性,降低共模干扰幅值;优化直流漏电流传感器,减少传感器误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DC110V 漏电流传感器 在线监测 电磁兼容 共模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Y-Ⅰ型地电场仪的工频干扰抑制机制
13
作者 张兴国 王兰炜 +2 位作者 胡哲 张世中 张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9-216,共8页
为更好地抑制工频干扰对观测信号的影响,在分析工频干扰的来源、分类及其对观测的影响等基础上,对比分析常用的工频共模与工频串模干扰抑制方法,并在DCY-Ⅰ型地电场观测仪器的设计中采用过采样与多级数字滤波等方法抑制工频串模干扰,采... 为更好地抑制工频干扰对观测信号的影响,在分析工频干扰的来源、分类及其对观测的影响等基础上,对比分析常用的工频共模与工频串模干扰抑制方法,并在DCY-Ⅰ型地电场观测仪器的设计中采用过采样与多级数字滤波等方法抑制工频串模干扰,采用两级浮地的方式抑制工频共模干扰,对工频干扰起到了很好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场观测仪器 工频干扰抑制 共模干扰 串模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蔽电缆共模感应干扰的数值计算方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林福昌 姚宗干 +2 位作者 代新 黄斌 蒋政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9-11,共3页
根据两线传输线的响应方程式,提出了传输线响应的电路模型,利用链型集中参数等效电路计算传输线上各点的感应电压和电流。根据镜像原理得到了一种用于计算屏蔽电缆的共模干扰电压和电流的时域解的方法。
关键词 屏蔽 电缆 电磁感应 共模干扰 传输线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超声检测系统中消除电磁干扰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23
15
作者 刘素贞 李丽滨 +2 位作者 蔡智超 张闯 杨庆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4,共5页
电磁超声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探伤技术在恶劣工况条件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发射电路产生的以共模噪声为主的脉冲电磁干扰会影响检测电路的接收效果进而产生误检。针对该问题,设计了消除电磁干扰的硬件电路,构建了具有高速、高... 电磁超声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探伤技术在恶劣工况条件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发射电路产生的以共模噪声为主的脉冲电磁干扰会影响检测电路的接收效果进而产生误检。针对该问题,设计了消除电磁干扰的硬件电路,构建了具有高速、高共模抑制比、高输入阻抗以及低噪等特点的复合仪表放大器。电路用高速低噪双通道ADA4817-2作为输入增益级放大器,后接高共模抑制性能的AD8429仪表运放,提高了电路对噪声的抑制能力。在工况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电路能够实现共模噪声的有效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超声检测 电磁干扰 共模噪声 复合仪表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场对导线贯通屏蔽箱体内电路干扰的建模及仿真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旭 俞集辉 +1 位作者 李永明 汪泉弟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3891-3893,3954,共4页
应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对电磁脉冲作用下,导线贯通屏蔽箱体内电路上的耦合干扰电流进行了建模和仿真。结果表明,当有导线穿过屏蔽箱体时,箱体内电路上的耦合干扰电流会显著增强,贯通导线的长度、电磁干扰脉冲的入射角度对箱体内电路... 应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对电磁脉冲作用下,导线贯通屏蔽箱体内电路上的耦合干扰电流进行了建模和仿真。结果表明,当有导线穿过屏蔽箱体时,箱体内电路上的耦合干扰电流会显著增强,贯通导线的长度、电磁干扰脉冲的入射角度对箱体内电路上的干扰电流有着重要影响。并提出了用开口金属环抑制这种干扰电流的简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法 贯通导线 屏蔽箱体 共模干扰 电磁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逆变器的最小共模电压PWM控制 被引量:17
17
作者 袁佳歆 潘建兵 +1 位作者 饶斌斌 陈柏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2-48,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相逆变器抑制共模干扰最优PWM控制策略。该控制方法在常规空间矢量控制策略的基础上,采用构造零矢量的方法来减小逆变器输出的共模电压幅值,并通过免疫算法来计算最优的作用时间,使得三相逆变器输出波形THD最小。本文... 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相逆变器抑制共模干扰最优PWM控制策略。该控制方法在常规空间矢量控制策略的基础上,采用构造零矢量的方法来减小逆变器输出的共模电压幅值,并通过免疫算法来计算最优的作用时间,使得三相逆变器输出波形THD最小。本文介绍了算法各个操作步骤和零矢量构造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搭建了基于DSP控制器的动态实验平台进行小容量模拟实验,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所产生的最优PWM控制序列与常规空间矢量控制策略相比不仅能有效地抑制逆变器输出的共模电压幅值,还能明显减小逆变器输出波形的总谐波畸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算法 三相逆变器 控制策略 波形总谐波畸变率 共模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变压器电磁兼容性设计 被引量:16
18
作者 蔡辰辰 陆元成 邱荣斌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9-592,共4页
对于带变压器拓扑结构的开关电源来说,变压器的电磁兼容性(EMC)设计对整个开关电源的EMC水平影响较大。本文以一款反激式开关电源为例,阐述了其传导共模干扰的产生、传播机理。根据噪声活跃节点平衡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变压器EMC设计... 对于带变压器拓扑结构的开关电源来说,变压器的电磁兼容性(EMC)设计对整个开关电源的EMC水平影响较大。本文以一款反激式开关电源为例,阐述了其传导共模干扰的产生、传播机理。根据噪声活跃节点平衡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变压器EMC设计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该方法对传导电磁干扰(EMI)的抑制能力更强,且能降低变压器的制作成本和工艺复杂程度。本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形式的带变压器拓扑结构的开关电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源 EMC 共模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双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共模电磁干扰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曹海洋 姜子健 +1 位作者 沈建辉 李宝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25,共9页
以大功率双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为对象,研究各部分的高频模型和具体的共模传导干扰路径。首先分别建立共模干扰源数学模型、直流母线高频模型、电缆高频模型以及异步电动机高频模型,并对调速系统共模传导干扰路径进行详细分析;然后使用Ma... 以大功率双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为对象,研究各部分的高频模型和具体的共模传导干扰路径。首先分别建立共模干扰源数学模型、直流母线高频模型、电缆高频模型以及异步电动机高频模型,并对调速系统共模传导干扰路径进行详细分析;然后使用Matlab对变频调速系统的高频模型进行仿真,并利用工程中心的实验平台完成相关测试实验,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模型的正确性;最后设计了一种EMI滤波器,使得干扰得到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电平 共模干扰 双重傅里叶 高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断路器电弧电压数字化测试系统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安 周会高 齐忠毅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37,共3页
本文提出并建立了一套数字化的高压断路器电弧电压测试系统。通过采取措施 ,该系统能有效地工作于强电磁场干扰环境中 ,并在燃弧过程中定量测量电弧电压波形 ,在电弧熄灭后安全耐受暂态恢复电压。在电弧电压测量过程中 ,承载大电流母线... 本文提出并建立了一套数字化的高压断路器电弧电压测试系统。通过采取措施 ,该系统能有效地工作于强电磁场干扰环境中 ,并在燃弧过程中定量测量电弧电压波形 ,在电弧熄灭后安全耐受暂态恢复电压。在电弧电压测量过程中 ,承载大电流母线所产生的压降迭加在电弧电压上 ,通过采取硬件补偿措施 ,将母线压降抑制到最小 ,使被测电弧电压得以最大限度地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断路器 电弧电压 数字化测试系统 电磁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