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鸭瘟-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免疫效果分析
1
作者 吴鹏 袁阳 +5 位作者 冯轶 杨芸芸 王艳 杨颖 温贵兰 文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16,共7页
通过制备免疫效果优良的鸭瘟-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为水禽养殖中鸭瘟与巴氏杆菌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将多杀性巴氏杆菌(Pm)与鸭瘟病毒(DPV)根据筛选出的灭活条件灭活,添加弗氏佐剂乳化后制备为二联灭活疫苗,通过无菌试验和安全试... 通过制备免疫效果优良的鸭瘟-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为水禽养殖中鸭瘟与巴氏杆菌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将多杀性巴氏杆菌(Pm)与鸭瘟病毒(DPV)根据筛选出的灭活条件灭活,添加弗氏佐剂乳化后制备为二联灭活疫苗,通过无菌试验和安全试验检验其安全性,并以0.25 mL/只的剂量在0 d和14 d给小鼠分别接种二联灭活疫苗、市售鸭瘟疫苗、市售禽霍乱疫苗和生理盐水,于免疫后0、7、14、21、28 d采血,采用ELISA方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Pm抗体、DPV抗体、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6)的分泌水平。结果显示,筛选出的最佳灭活条件为甲醛终浓度0.2%、37℃灭活24 h;无菌检验显示无细菌菌落生长;安全性试验的免疫小鼠全部健活,且各脏器无明显病变;ELISA结果显示,二联灭活疫苗可以有效诱导小鼠产生Pm和DPV抗体,且效果优于市售Pm单苗或DPV单苗,能有效增强Th1细胞产生IFN-γ和IL-2,并抑制Th2细胞产生IL-4,较另外2种疫苗产生更低水平的IL-6。结果表明,制备的二联灭活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并且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为水禽Pm与DPV混合感染的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病毒 巴氏杆菌 二联灭活疫苗 安全性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结核棒状杆菌灭活苗对山羊的免疫效果评价
2
作者 邹安龙 吕红 +5 位作者 吴婵玉 李鑫灿 宋艳 钱虹宇 王芝英 周作勇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伪结核棒状杆菌(Cp)是羊体表脓肿及干酪样淋巴结炎(CLA)的重要病原,接种疫苗是防控Cp感染致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以Cp万州株(WZ)作为疫苗株,甲醛为灭活剂,ISA 201 VG为佐剂制备灭活苗,对山羊进行免疫,首免后28 d进行二免,二免后30 d以W... 伪结核棒状杆菌(Cp)是羊体表脓肿及干酪样淋巴结炎(CLA)的重要病原,接种疫苗是防控Cp感染致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以Cp万州株(WZ)作为疫苗株,甲醛为灭活剂,ISA 201 VG为佐剂制备灭活苗,对山羊进行免疫,首免后28 d进行二免,二免后30 d以WZ株攻毒,连续观察65 d。通过检测免疫和攻毒山羊的增质量、体温、血常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淋巴结脓肿数量及载菌量等,综合评价Cp灭活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受免山羊血清IgG抗体在首免后第3、4周和二免后第2~4周均显著升高,且二免IgG抗体明显高于首免。攻毒发现,对照组山羊体温在攻毒后7 d内均高于免疫组,攻毒后1~8周内对照组山羊增质量均低于免疫组,且免疫组山羊脓肿数量及Cp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提示该灭活苗免疫可缓解因Cp感染引起的山羊体质量下降及体温升高,减少Cp攻毒引起的脓肿数量和淋巴结Cp载菌量。综合表明:所制备Cp灭活苗可提高山羊的免疫水平,对该病原感染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结核棒状杆菌 灭活苗 山羊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猪肺炎支原体和猪瘟疫苗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马红伟 潘华春 +5 位作者 杨书敏 张可 杨红 蔺肖 阮坤祥 李家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5,共8页
为了评估不同免疫策略对猪场免疫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疫苗免疫程序,本试验将处于产前1个月的四胎次健康三元母猪随机分为2个组,A组(联合免疫组)母猪于产前27 d联合免疫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工程疫苗、猪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 为了评估不同免疫策略对猪场免疫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疫苗免疫程序,本试验将处于产前1个月的四胎次健康三元母猪随机分为2个组,A组(联合免疫组)母猪于产前27 d联合免疫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工程疫苗、猪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和猪瘟活疫苗(圆柯欣+柯喘宁+稳柯健),其所产仔猪于21日龄联合免疫圆柯欣、柯喘宁和稳柯健;B组(对照组)母猪于产前34和27 d分别免疫稳柯健、猪圆环病毒疫苗和猪肺炎支原体疫苗二联疫苗(圆-支二联疫苗),其所产仔猪于14日龄免疫圆-支二联疫苗,28日龄免疫稳柯健。统计和分析免疫各组临床指标、生产性能和持续性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疫苗后,2个组的母猪采食情况均正常;2个组的仔猪整体精神状态良好,哺乳情况正常,均未出现咳嗽和喘气等呼吸道疾病。在试验期间内,2个组的母猪的窝产健仔数和仔猪出生健仔均重并无差别。A组和B组的出生至23日龄死淘率、出生至50日龄死淘率分别为3.77%、5.11%和4.07%、5.43%,A组略优于B组。抗体监测结果显示,A组母猪的CSFV和PCV2抗体水平较B组无显著差异(P>0.05);A组仔猪的CSFV抗体阳性率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PCV2抗体水平在免疫早期阶段(21日龄)明显高于B组(P<0.05)。结果表明,猪圆环病毒2型、猪肺炎支原体和猪瘟疫苗可以联合免疫,且免疫后相互之间不干扰。该联合免疫策略在确保免疫效果的同时,简化了疫苗免疫程序,为确定最佳的疫苗免疫程序提供了有价值的临床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活疫苗 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工程疫苗 猪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 不同免疫程序 免疫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鲟“红嘴病”病原的分离及其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
4
作者 胡谋 黄雷 +5 位作者 姚嘉赟 徐洋 蔺凌云 沈锦玉 许式见 潘晓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72-1079,共8页
为研究杂交鲟“红嘴病”的病原,本研究对自然患“红嘴病”杂交鲟的肾脏、肝脏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对分离株经形态学观察、生化特性鉴定、16S rRNA基因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并将分离菌以1.0×10^(7)cfu/mL~1.0×10^(3)cfu/mL的剂... 为研究杂交鲟“红嘴病”的病原,本研究对自然患“红嘴病”杂交鲟的肾脏、肝脏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对分离株经形态学观察、生化特性鉴定、16S rRNA基因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并将分离菌以1.0×10^(7)cfu/mL~1.0×10^(3)cfu/mL的剂量感染健康杂交鲟,每日观察并记录鲟鱼的活力和死亡数,感染后10 d对各组发病鱼剖检并再次分离病原菌。采用SPSS 19.0的概率单位图解法计算该分离菌对杂交鲟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显示,从患病杂交鲟肾脏中分离到一株优势革兰氏阳性菌株KS2,呈卵圆形或圆形,成双或成链状排列。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株KS2与停乳链球菌停乳亚种的生化特征一致;PCR结果显示,从分离菌中扩增到约1 500 bp的16S r RNA基因片段,其与停乳链球菌停乳亚种16S rRNA基因的同源性达100%,二者在进化树中聚为一支。以上结果表明从杂交鲟中分离到一株停乳链球菌停乳亚种KS2株。感染试验结果显示,感染组发病鲟鱼均出现嘴部充血肿胀、肛门红肿等“红嘴病”典型症状,并从濒死鲟鱼肾脏中分离的细菌与原感染菌的形态、生化特征均一致;经计算分离菌株KS2对杂交鲟的LD50为3.83×10^(4)cfu/mL。结合上述结果判定菌株KS2为杂交鲟发病的病原菌。利用0.5%甲醛制备KS2菌株灭活疫苗,经安全性检验合格后将其以两种剂量(灭活前分别为1.0×10^(8)cfu/mL及1.0×10^(7)cfu/mL的菌液)免疫杂交鲟,分别于免疫后不同时间采血,采用试剂盒测定各组鲟鱼血清中C3补体和免疫球蛋白IgM的含量,免疫后90 d每组鱼分别经腹腔注射0.5 mL(1.0×10^(7)cfu/mL)停乳链球菌攻毒,通过观察记录10 d内鲟鱼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计算疫苗的相对保护率(RPS),评估该疫苗在实验室阶段对鲟鱼的免疫保护效果。在田间试验中利用该灭活疫苗(1.0×10^(8)cfu/mL)免疫58 637尾杂交鲟,另将66 544尾鲟鱼作为空白对照组,统计患“红嘴病”死亡鲟鱼的数量,评估该疫苗在田间试验阶段对鲟鱼的免疫保护效果。实验室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免疫后60 d和90 d,免疫组鲟鱼血清中C3补体和IgM的含量均显著高于PBS对照组(P<0.05),且免疫后30 d~90 d,高剂量免疫组鲟鱼血清中上述两个指标的含量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攻毒结果显示:高、低剂量灭活疫苗免疫组和对照组杂交鲟的RPS分别为75%、50%。灭活疫苗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免疫组杂交鲟因“红嘴病”死亡鲟鱼1 295尾,明显低于对照组死亡的3 799尾,死亡率降低了3.5%。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停乳链球菌停乳亚种是杂交鲟“红嘴病”的病原,对杂交鲟的致病性较强。首次制备鲟鱼源停乳链球菌灭活疫苗,通过实验室免疫保护试验和田间免疫试验证明该疫苗的免疫原性较强,能够刺激鲟鱼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反应,对鲟鱼的免疫保护效果较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为鲟鱼“红嘴病”疫苗的研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对该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 停乳链球菌 细菌鉴定 灭活疫苗 免疫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大蜡螟幼虫和小鼠感染模型筛选猪链球菌血清2、3和9型三价灭活疫苗候选菌株
5
作者 朋璐 张衡 +6 位作者 庞思琪 乔竹林 张小芬 谭臣 宋云峰 周锐 黎璐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77-4090,共14页
旨在评估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血清2、3、9型强毒株制备的三价灭活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使用大蜡螟幼虫感染模型和小鼠感染模型,从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中筛选出血清2、3和9型强毒株各1株(SS1803、SS1803024、SS1696),检测其生长曲线... 旨在评估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血清2、3、9型强毒株制备的三价灭活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使用大蜡螟幼虫感染模型和小鼠感染模型,从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中筛选出血清2、3和9型强毒株各1株(SS1803、SS1803024、SS1696),检测其生长曲线和毒力因子。将菌株分别灭活及混合灭活后与佐剂混合,用4×10^(7)CFU、8×10^(7)CFU SS1803、2×10^(8)CFU、5×10^(8)CFU SS1803024、1×10^(8)CFU、5×10^(8)CFU SS1696及三价灭活苗(2×10^(7)CFU SS1803^(+)1.5×10^(8)CFU SS1803024^(+)3×10^(7)CFU SS1696)分别对BALB/c小鼠进行两轮免疫,采集血清检测特异性抗体水平,分别用3种菌株致死剂量攻毒后观察小鼠免疫保护率,同时用亚致死剂量攻毒三价苗免疫组,测定小鼠血、脑、肺、脾的组织载菌量和细胞因子IL-6、IL-12水平,并观察脑、肺、脾、肾中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显示:3株疫苗候选菌株的毒力基因鉴定分别为SS1803:gapdh^(+)/sly^(+)/fbps^(+)/orf2^(+)/mrp^(-)/89K^(-)/gdh^(+)/epf^(+),SS1803024:gapdh^(+)/sly^(+)/fbps^(+)/orf2^(+)/mrp^(-)/89K^(-)/gdh^(+)/epf^(-),SS1696:gapdh^(+)/sly-/fbps^(+)/orf2^(+)/mrp^(-)/89K^(-)/gdh^(+)/epf^(-)。单价和三价疫苗免疫组均能产生对应免疫血清型的IgG抗体,以产生IgG1型抗体为主。三价疫苗免疫组能对2、3、9型3个菌株攻毒分别提供83.3%、66.7%和66.7%的保护率,能显著降低感染后小鼠组织中的载菌量,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组织病变程度。本研究筛选临床流行率高的2、3、9型强毒株,联合制备三价灭活疫苗,能够对小鼠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力,为猪链球菌多价疫苗的研发提供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疫苗候选菌株 三价灭活疫苗 免疫保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兽用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6
作者 高露 黄雅琳 +9 位作者 李盛琼 尹杰 翁周 杨天俊 王国镔 王凯 郑强 蒲亮 侯巍 阳爱国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2期118-123,共6页
为比较兽用疫苗市场常用狂犬病疫苗和在研新型疫苗的免疫效果,选择市场常用的4种灭活疫苗(CVS-11、Flury、PV-BHK21和SAD株)和高校研制中的口服疫苗(LBNSE)、基因工程重组疫苗(强化SAD)作为研究对象,将6种疫苗分别免疫狂犬病病毒抗体阴... 为比较兽用疫苗市场常用狂犬病疫苗和在研新型疫苗的免疫效果,选择市场常用的4种灭活疫苗(CVS-11、Flury、PV-BHK21和SAD株)和高校研制中的口服疫苗(LBNSE)、基因工程重组疫苗(强化SAD)作为研究对象,将6种疫苗分别免疫狂犬病病毒抗体阴性犬只,在免疫后30、180、365d采血,分别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口服疫苗在犬只体内并未产生有效的狂犬病病毒抗体;基因工程重组疫苗在免疫后30、180d时抗体合格率均为100%,但在365d时降至29%,未能维持一整年的保护作用。其余4种商品化灭活疫苗免疫后,犬只抗体合格率在3个时间点均为100%,且抗体浓度均极显著高于口服疫苗和重组疫苗(P<0.01);免疫后365d,SAD株免疫犬只的抗体浓度均值极显著高于CVS-11株和Flury株(P<0.01),PV-BHK21株显著高于Flury株(P<0.05)。结果表明,研制中的口服疫苗、重组疫苗免疫保护作用与传统灭活疫苗相比尚有差距;4种兽用商品化狂犬病灭活疫苗免疫效力较好,可以维持1年,但后期抗体浓度下降,需要每年及时免疫。本研究为狂犬病疫苗的选择和新型疫苗的研制及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疫苗 口服疫苗 灭活疫苗 抗体浓度 免疫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猪场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抗体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德清 李知夏 +7 位作者 曾香 罗伟 罗婷婷 徐春雨 农丽洁 梁龙华 米树运 覃国喜 《中国猪业》 2024年第4期44-49,共6页
为了解不同兽用生物制品企业生产的猪口蹄疫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更好地开展猪口蹄疫的免疫预防工作,选择4个不同企业生产的2类猪口蹄疫灭活疫苗,即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与猪口蹄疫OA二价灭活疫苗,每个企业疫苗免疫1500头仔猪,共免疫6000... 为了解不同兽用生物制品企业生产的猪口蹄疫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更好地开展猪口蹄疫的免疫预防工作,选择4个不同企业生产的2类猪口蹄疫灭活疫苗,即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与猪口蹄疫OA二价灭活疫苗,每个企业疫苗免疫1500头仔猪,共免疫6000头健康适龄仔猪,60日龄首免,90日龄加强免疫。先采血,后免疫,分别采集4组猪只首免前(60日龄)、一免后30 d(90日龄)、二免后30 d(120日龄)、二免后60 d(150日龄)、二免后90 d(180日龄)全血4 mL,每组每次随机采集30头,分离血清后进行抗体检测,以此评估抗体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2个企业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抗体评估效果,企业A优于企业B;在抗体离散度方面,企业A优于企业B。2个企业的猪口蹄疫OA二价灭活疫苗抗体评估效果,企业C优于企业D;抗体离散度,企业C与企业D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O型灭活疫苗 OA二价灭活疫苗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与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同时接种的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20
8
作者 朱子健 唐志芬 +4 位作者 杨金雨 闫丽辉 夏伟 付彤 朱庆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8-151,共4页
为评价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灭活疫苗同时免疫效果,本实验采用猪瘟活疫苗(细胞源)和PCV2灭活疫苗(LG株)两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和混合注射35日龄仔猪,于免疫后间隔3周、5周、7周、9周采血,通过猪瘟病毒(CSFV)抗体检测试... 为评价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灭活疫苗同时免疫效果,本实验采用猪瘟活疫苗(细胞源)和PCV2灭活疫苗(LG株)两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和混合注射35日龄仔猪,于免疫后间隔3周、5周、7周、9周采血,通过猪瘟病毒(CSFV)抗体检测试剂盒和PCV2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CSFV和PCV2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无论是两种疫苗同时颈部两侧分点分别注射,还是用PCV2灭活疫苗稀释CSFV活疫苗后混合免疫,免疫后3周CSFV和PCV2抗体均呈阳性,CSFV抗体滴度和PCV2抗体滴度于7周和9周达到峰值,与各疫苗单独免疫对照组抗体产生时间和滴度无明显差异。实验表明,两种疫苗可以同时注射或采用PCV2灭活疫苗稀释CSFV活疫苗进行免疫,均不影响各自免疫抗体的产生。因此,可以将PCV2灭活疫苗作为CSFV活疫苗的稀释剂,采用一次性注射的形式同时接种这两种疫苗,为简化这两种病临床疫苗免疫注射方面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活疫苗 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 同时接种 免疫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口疮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免疫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9
作者 田婷婷 李杰 +4 位作者 姚运亮 李前瑞 许君艳 赵燕青 陈德坤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20,共4页
从杨凌奶山羊养殖场羊口疮临床症状典型的奶山羊唇部结痂部位分离病毒,采用羊口疮病毒敏感的牛睾丸原代细胞进行病毒的增殖培养,将不同稀释度的羊口疮病毒液接种到牛睾丸原代细胞中,测定病毒滴度。将羊口疮病毒液用4mL/L甲醛溶液灭活48h... 从杨凌奶山羊养殖场羊口疮临床症状典型的奶山羊唇部结痂部位分离病毒,采用羊口疮病毒敏感的牛睾丸原代细胞进行病毒的增殖培养,将不同稀释度的羊口疮病毒液接种到牛睾丸原代细胞中,测定病毒滴度。将羊口疮病毒液用4mL/L甲醛溶液灭活48h,取少量样品,鉴定病毒灭活效果,并进行灭活疫苗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待孕羊分娩前42、28、14d分别免疫1次,均为颈部皮下注射,然后利用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法进行中和抗体的测定。结果显示,从羊口疮结痂中成功地分离出了病毒,其能够引起原代犊牛睾丸细胞病变;测得羊口疮病毒液滴度为108.1 TCID50/mL;灭活的病毒不能引起犊牛睾丸细胞病变,也未导致羔羊发生羊口疮;灭活病毒免疫孕羊后的中和抗体效价为1∶24,对羔羊的保护率为6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灭活疫苗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灭活油乳苗的制备及免疫效力测定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振华 李小康 +3 位作者 郭香玲 张春杰 刘凤军 王臣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8-391,共4页
鸭坦布苏病毒(DTMUV)为新出现的病毒,主要引起鸭的产蛋量急剧下降,甚至绝产。为评价其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本实验从产蛋下降综合征的病鸭中分离鉴定到一株DTMUV,经鸭胚增殖,测定其尿囊液中病毒含量为5×102.25ELD50/mL;采用该尿囊... 鸭坦布苏病毒(DTMUV)为新出现的病毒,主要引起鸭的产蛋量急剧下降,甚至绝产。为评价其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本实验从产蛋下降综合征的病鸭中分离鉴定到一株DTMUV,经鸭胚增殖,测定其尿囊液中病毒含量为5×102.25ELD50/mL;采用该尿囊液按照常规方法制备灭活油乳苗。将10日龄雏鸭分成4组,每组20只,分别免疫0.2 mL,0.5 mL,0.8 mL疫苗,以及PBS对照组,并于免疫后28 d攻毒。通过间接ELISA法检测鸭血清中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在免疫后7 d~21 d内,其中0.5 mL免疫组抗体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免疫21 d时,E玫瑰花环试验检测鸭血清中T淋巴细胞数量,结果 0.5 mL组玫瑰花环形成率为67.09±1.23%,极显著(p<0.01)于对照组(51.86±1.14%);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0.2 mL组免疫保护率为80%,0.5 mL和0.8 mL组疫苗保护率均为100%,而对照组雏鸭均表现为典型的DTMUV感染症状,其中3只死亡。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鸭坦布苏病灭活疫苗能够有效诱导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为进一步研究鸭坦布苏病疫苗提供了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灭活油乳苗 免疫保护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乙型脑炎病毒3种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免疫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1
作者 乔进平 赵明秋 +4 位作者 张学涛 李银光 李姗姗 刘薇 陈金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5-88,共4页
以GZ0409-31株乙脑强毒株作为抗原与白油佐剂、蜂胶佐剂、603纳米佐剂制备灭活疫苗,并对疫苗做了无菌检验和安全检验,灭活疫苗接种小鼠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将制备的乙脑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并且与市售乙脑弱毒活苗作对比.结果... 以GZ0409-31株乙脑强毒株作为抗原与白油佐剂、蜂胶佐剂、603纳米佐剂制备灭活疫苗,并对疫苗做了无菌检验和安全检验,灭活疫苗接种小鼠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将制备的乙脑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并且与市售乙脑弱毒活苗作对比.结果显示,白油佐剂灭活苗组和603纳米佐剂灭活苗组在第90 d抗体效价还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同期的弱毒活苗组抗体较低;弱毒活苗组IFNγ-含量较灭活苗组高,其中603纳米佐剂灭活苗组IFNγ-含量较其他灭活苗组高.用乙脑病毒强毒对免疫小鼠进行感染,白油佐剂灭活苗和603纳米佐剂灭活苗对小鼠的保护率均为100%(10/10),蜂胶佐剂灭活苗对小鼠的保护率为70%(7/10),对照组市售乙脑弱毒活苗对小鼠的保护率为100%(10/10).表明制备白油佐剂灭活苗和603纳米佐剂灭活苗对小鼠的保护率高,无排毒散毒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脑病毒 灭活疫苗 佐剂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氏气单胞菌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对锦鲤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亨利 莫金龙 +6 位作者 康元环 陈龙 毕建飞 张冬星 李芳芳 李影 单晓枫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0-113,I0007,共5页
为证明维氏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对锦鲤机体的免疫效果,应用福尔马林灭活法制备了维氏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对免疫后的锦鲤进行酸性磷酸酶活力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检测、吞噬活力等各项免疫指标的检测,并于试验第5周进行免疫保护力试验。... 为证明维氏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对锦鲤机体的免疫效果,应用福尔马林灭活法制备了维氏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对免疫后的锦鲤进行酸性磷酸酶活力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检测、吞噬活力等各项免疫指标的检测,并于试验第5周进行免疫保护力试验。结果显示,酸性磷酸酶活力在试验开始后有所上升,在第2周达到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上升,并在第2周达到最高;经观察,第3周开始白细胞的数量增多,吞噬活性同时增大;抗体效价于第3周达到最大值,并持续一段时间;免疫4周后攻菌检测免疫保护力,测得试验组的相对免疫保护率RPS为86.4%。上述结果表明,维氏气单胞菌灭活疫苗能够诱导锦鲤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并能形成一定保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氏气单胞菌 灭活疫苗 锦鲤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鸡白细胞介素-2对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牛泽 任晓峰 +3 位作者 曾岩 刘明 卢春颖 李广兴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23,共4页
为研究重组鸡白细胞介素-2(IL-2)对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苗的免疫效果,将重组IL-2蛋白和禽流感灭活疫苗联合免疫14日龄SPF鸡,免疫后每周测定一次血清抗体效价﹑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最后计算攻毒保护率。试验结果表明:重组IL-2蛋白具有增强... 为研究重组鸡白细胞介素-2(IL-2)对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苗的免疫效果,将重组IL-2蛋白和禽流感灭活疫苗联合免疫14日龄SPF鸡,免疫后每周测定一次血清抗体效价﹑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最后计算攻毒保护率。试验结果表明:重组IL-2蛋白具有增强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作用,提高了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增加了脾脏T淋巴细胞CD4+﹑CD8+亚群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细胞介素-2 禽流感灭活疫苗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佐剂制备的鸡坦布苏病毒灭活疫苗免疫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宇卓 李嘉萍 +6 位作者 李银 黄欣梅 赵冬敏 韩凯凯 杨婧 刘青涛 毕可然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60-63,共4页
以不同材料为佐剂制备坦布苏病毒灭活疫苗,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鸡不同时间抗体产生的情况,以选择最佳制苗佐剂。取40只1月龄SPF鸡,随机分成8组,以不同的佐剂组合制备疫苗,免疫7个组(包括白油组、白油+IL-2组、铝胶组、铝胶+IL-2组、蜂... 以不同材料为佐剂制备坦布苏病毒灭活疫苗,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鸡不同时间抗体产生的情况,以选择最佳制苗佐剂。取40只1月龄SPF鸡,随机分成8组,以不同的佐剂组合制备疫苗,免疫7个组(包括白油组、白油+IL-2组、铝胶组、铝胶+IL-2组、蜂胶组、蜂胶+IL-2组、IL-2组),另设不免疫对照1个组,分别于免疫前及免疫后1周、2周、3周和4周采血,用已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ELISA抗体,比较不同佐剂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以白油+IL-2作为佐剂组的灭活疫苗效果最好,产生的抗体水平优于其他各组,免疫后3周ELISA抗体可达到1∶800以上,是较理想的制备坦布苏病毒灭活疫苗的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 坦布苏病毒 灭活疫苗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佐剂对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免疫辅佐效力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费磊 岳华 汤承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0-223,共4页
不同种类的佐剂对同种抗原的免疫辅佐效力不同。为筛选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灭活疫苗的理想佐剂,本研究制备了4种不同佐剂的MO灭活疫苗,分别免疫成年家兔,用MO间接血凝试剂盒测定免疫后1~9周血清抗体效价。检... 不同种类的佐剂对同种抗原的免疫辅佐效力不同。为筛选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灭活疫苗的理想佐剂,本研究制备了4种不同佐剂的MO灭活疫苗,分别免疫成年家兔,用MO间接血凝试剂盒测定免疫后1~9周血清抗体效价。检测结果显示,4种疫苗在免疫后都能迅速产生抗体,其中用MO Buonavoglial’s和ISA-760佐剂疫苗免疫家兔,产生抗体均于免疫后第3周达到高峰((5.67±0.70)log2,6.00log2),到第9周时维持抗体高峰(6.00log2,(6.00±1.00)log2);MO ISA-206和白油佐剂疫苗免疫抗体均于免疫后第4周达到高峰((4.33±0.57)log2,5.00log2),至第9周下降约1个滴度。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ISA-760、Buonavoglial’s佐剂对MO的免疫增强效力显著优于ISA-206和白油佐剂(P<0.05),是MO灭活疫苗的理想候选佐剂,为高效MO灭活疫苗的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支原体 灭活疫苗 免疫效力 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PRRS灭活疫苗(NVCD-JXA1株)对仔猪免疫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占松鹤 朱良强 +5 位作者 何长生 江定丰 刘华 郑举 王非 王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9065-9066,9096,共3页
[目的]研究PRRSV灭活疫苗(NVDC-JXA1株)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3个厂家生产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NVDC-JXA1株),对28~90日龄仔猪进行免疫,观察免疫应激反应,监测抗体变化。[结果]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免疫仔猪后,免疫副反应... [目的]研究PRRSV灭活疫苗(NVDC-JXA1株)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3个厂家生产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NVDC-JXA1株),对28~90日龄仔猪进行免疫,观察免疫应激反应,监测抗体变化。[结果]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免疫仔猪后,免疫副反应均较小,无过敏症状出现。南京天邦、内蒙金宇疫苗分别在免疫后14、90d检测到抗体,浙江易邦疫苗在免疫后14、60d检测到抗体。抗体维持时间为15~30d。同一厂家生产的疫苗免疫相同日龄仔猪,正常剂量、加倍剂量处理的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明显。不同免疫日龄仔猪,抗体检出阳性率不同,55日龄以上仔猪的抗体产生早,抗体阳性率高。[结论]该研究为安徽地区猪蓝耳病疫苗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活疫苗 仔猪 抗体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鸡新城疫油佐剂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梁华丽 华炯钢 +2 位作者 徐辉 顾亚仙 何永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418-422,共5页
比较研究了鸡新城疫(ND)二价灭活苗、ND灭活苗、进口ND灭活苗、ND强毒(CNDV)灭活苗和ND克隆-30弱毒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不同ND疫苗首次免疫鸡所产生的抗体有差异,ND二价灭活苗免疫鸡的抗体上升最快,免疫后20d左右可达到最高... 比较研究了鸡新城疫(ND)二价灭活苗、ND灭活苗、进口ND灭活苗、ND强毒(CNDV)灭活苗和ND克隆-30弱毒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不同ND疫苗首次免疫鸡所产生的抗体有差异,ND二价灭活苗免疫鸡的抗体上升最快,免疫后20d左右可达到最高峰。1日龄免疫,14日龄攻毒,ND二价灭活苗、ND灭活苗的保护率分别为5/5,4/5;10日龄和10日龄以上免疫,免疫后7d或7d以上攻毒,ND二价灭活苗、ND灭活苗、进口ND苗的保护率分别为4/5~5/5,2/5~5/5,0/5~2/5。攻毒后ND二价灭活苗、进口ND灭活苗免疫的与对照鸡的肛棉拭子NDV阳性数分别为0/5,5/5,5/5。结果表明,ND二价灭活苗免疫效果优于进口ND灭活苗、ND强毒灭活苗,稍优于ND灭活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新城疫灭活疫苗 新城疫抗体 攻毒试验 免疫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增强剂提升猪用灭活疫苗免疫效力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波 张道华 +5 位作者 唐应华 常晨 刘国阳 华涛 张雪花 侯继波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共5页
为评价免疫增强剂对猪细小-乙脑二联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提升作用,将免疫增强剂以伴侣形式与疫苗共同混合免疫5~6月龄阴性后备母猪和种公猪,检测其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增强剂与疫苗混合免疫后1周抗体全部转阳,免疫后1~6月平均抗体效... 为评价免疫增强剂对猪细小-乙脑二联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提升作用,将免疫增强剂以伴侣形式与疫苗共同混合免疫5~6月龄阴性后备母猪和种公猪,检测其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增强剂与疫苗混合免疫后1周抗体全部转阳,免疫后1~6月平均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不含免疫增强剂的常规疫苗组,表明该免疫增强剂能够显著提升猪细小-乙脑二联灭活疫苗对后备母猪和种公猪的免疫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增强剂 猪细小病毒 猪乙脑病毒 灭活疫苗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重组联合疫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瑞红 李广学 +6 位作者 张贺秋 凌世淦 姚智燕 修冰水 贺峰 杨建岭 魏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87-691,共5页
目的:研究一种基于丙型肝炎病毒(HCV)多个抗原的重组联合疫苗。方法:将三种HCV重组抗原F4HVR1、HCV-T和HCV-E1混合,联合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检测血清抗体滴度;第三次免疫后10天杀死一半小鼠,取脾细胞,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细... 目的:研究一种基于丙型肝炎病毒(HCV)多个抗原的重组联合疫苗。方法:将三种HCV重组抗原F4HVR1、HCV-T和HCV-E1混合,联合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检测血清抗体滴度;第三次免疫后10天杀死一半小鼠,取脾细胞,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用ELISPOT法检测分泌IFN-γ和IL-4的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和CD8+T细胞;最后一次免疫后2周,在免疫小鼠的背部皮下注射1.0×106个SP2/0-NS3细胞,考察联合免疫对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F4HVR1+HCV-T+HCV-E1联合免疫诱导了高滴度的HCV-E1和F4HVR1特异性的IgG抗体以及高水平的CTL活性;与单独免疫相比,联合免疫诱导了平衡的Th1/Th2免疫应答;而且联合免疫后能显著预防SP2/0-NS3对小鼠的攻击。结论:F4HVR1+HCV-T+HCV-E1诱导了保护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有望开发为一种有效的重组HCV联合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联合疫苗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理株伊氏锥虫灭活苗交叉免疫保护及免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祥生 王德昭 +3 位作者 刘全 陈林 王黎煜 何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57-160,共4页
用伊氏锥虫湖北株和广西株制备纯虫灭活苗和含血灭活苗,经小鼠1次、2次免疫,再经强毒伊氏锥虫湖北株、广西株和江苏株交叉攻击。结果湖北株纯虫灭活苗2次免疫鼠,对同株(湖北株)获得30/30保护,对异株即广西株和江苏株分别... 用伊氏锥虫湖北株和广西株制备纯虫灭活苗和含血灭活苗,经小鼠1次、2次免疫,再经强毒伊氏锥虫湖北株、广西株和江苏株交叉攻击。结果湖北株纯虫灭活苗2次免疫鼠,对同株(湖北株)获得30/30保护,对异株即广西株和江苏株分别获0/10和7/10保护,该苗一次免疫鼠对同株仅获得5/10保护。广西株纯虫灭活苗2次免疫鼠对同株(广西株)获20/20保护,对异株即湖北株和江苏株分别获得0/10和4/10保护。含血湖北株伊氏锥虫灭活苗对同株无保护作用,13只免疫小鼠全部死亡,对江苏株(异株)为9/10死亡。对照小鼠全部发病死亡。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说明,纯虫灭活苗经两次免疫后对伺株虫体产生坚强的免疫保护作用,免疫保护率达100%,不同地理株伊氏锥虫因抗原变异现象出现不同的免疫保护作用。两次免疫接种小鼠其免疫保护效果比一次免疫的效果好。疫苗中如含有大量非特异物质,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将完全丧失。稳定试验表明,灭活苗在室温下保存1个月,在4℃、-20℃下保存6个月,免疫效果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氏锥虫 灭活苗 交叉免疫保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